推荐 汉语语言学必读书目

推荐 汉语语言学必读书目
推荐 汉语语言学必读书目

汉语语言学参考书目

[瑞士]费?德?索绪尔(1949)《普通语言学教程》,

(Course de Linguistique generale,第四版,巴黎)。

高名凯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一版。

[美]萨丕尔(1921)《语言论》(Language,纽约),

陆卓元译,商务印书馆1985年1版。

[美]布龙非尔德(1935)《语言论》(Language,伦敦);

袁家骅等译,商务印书馆,1985年第一版。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1991)《修辞学》,

罗念生译,三联书店。

[美]乔姆斯基(1979)《句法结构》,

邢公畹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年。

[英]戴维?克里斯特尔(2000)《现代语言学词典》,

沈家煊译,商务印书馆。

[英]利奇(1987)《语义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英]罗宾斯(1986)《普通语言学概论》,上海译文出版社。

[英]罗宾斯(1997)《简明语言学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岑麒祥, 1988,《语言学史概要》,北京大学出版社。

陈保亚,1993,《语言文化论》,云南大学出版社。

陈保亚,1996,《论语言接触与语言联盟—汉越(侗台)语源关系的解释》,语文出版社。陈保亚(1999)《20世纪中国语言学方法论》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陈承泽,1920,《国文法草创》,商务印书馆1957年版。

陈嘉映,2003,《语言哲学》,北京大学出版社。

陈亚川,郑懿德,2000,《吕叔湘著<汉语语法分析问题>助读》,语文出版社。

陈望道,1932,《修辞学发凡》,上海教育出版社1976年新1版。

邓思颖(2003)《汉语方言语法的参数理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邓晓华,1993,《人类文化语言学》,厦门大学出版社。

丁声树等(1961)《现代汉语语法讲话》北京商务印书馆

冯志伟,1987,《现代语言学流派》,陕西人民出版社。

冯志伟,2001,《计算语言学基础》,商务印书馆。

冯志伟,1985,《数理语言学》,知识出版社。

符淮青(1996)《词义的分析与描写》北京语文出版社

傅懋绩,1998,《论民族语言调查研究》,语文出版社。

高名凯,1948,《汉语语法论》,商务印书馆。

高名凯,1999,《语言论》,商务印书馆。

龚千炎(1987)《中国语法学史稿》北京语文出版社

郭成韬,1998,《中国古代语言学名著选读》,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郭锐(2002)《现代汉语词类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

哈平安,1998,《病理语言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何九盈,2000,《中国古代语言学史》,广东教育出版社。

何九盈,2000,《中国现代语言学史》,广东教育出版社。

胡明扬(主编),1988,《西方语言学名著选读》,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黄长著,2000,《各国语言手册(修订增补版)》,重庆出版社。

贾彦德,1987,《语义学导论》,北京大学出版社。

江荻,2002,《汉藏语言演化的历史音变模型》,民族出版社。

蒋绍愚,1989,《古汉语词汇纲要》,北京大学出版社。

孔江平,2002,《论语言发声》,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黎锦熙,1924,《新著国语文法》,上海商务印书馆。

李葆嘉,2003,《中国语言文化史》,江苏教育出版社。

李方桂,1968,《上古音研究》,商务印书馆1980年1版。

李如龙,2001,《汉语方言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林焘、王理嘉(1992)《语音学教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刘坚(主编),1998,《二十世纪的中国语言学》,北京大学出版社。

刘叔新,1990,《汉语描写词汇学》,商务印书馆。

刘润清、史蒂文?麦基、赵桐、阎晓天(编),1988,《现代语言学名著选读(上、下)》,测绘出版社。

陆俭明、沈阳,2004,《汉语和汉语研究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

陆俭明(1993)《现代汉语汉语句法论》北京商务印书馆

陆俭明(2003)《陆俭明选集》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陆俭明马真(1999)《现代汉语虚词散论(修订本)》北京语文出版社

罗常培, 1950,《语言与文化》,语文出版社1989年重印。

罗常培、王均,1981,《普通语音学纲要》,商务印书馆。

吕叔湘,1942,《中国文法要略》,商务印书馆1982年重印。

吕叔湘,1980,《语文常谈》,三联书店。

吕叔湘,1979,《汉语语法分析问题》,商务印书馆。

吕叔湘等,2000,《语法研究入门》,商务印书馆。

吕叔湘(1984)《汉语语法论文集(增订本)》北京商务印书馆马建忠,1898,《马氏文通》,中华书局1956年校注本。

马学良,1985,《语言学概论》,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

马学良等,1991,《汉藏语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

裘锡圭,1988,《文字学概要》,商务印书馆。

邵敬敏(1990)《汉语语法学史稿》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沈阳(1994)《现代汉语空语类研究》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沈阳(2000,主编)《配价理论与汉语语法研究》北京语文出版社

沈阳何元建顾阳(2000)《生成语法理论与汉语语法研究》黑龙江出版社

石定栩(2002)《乔姆斯基的形式语法》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

石毓智,1992,《肯定和否定的对称与不对称》,台湾学生书局。

宋国明(1997)《句法理论概要》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王理嘉(1991)《音系学基础》北京语文出版社

王洪君(1999)《汉语非线性音系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王力,1943,《中国现代语法》,中华书局。(参照:王力,1944,《中国语法理论》,商务印书馆;1946,《中国语法纲要》,开明书店。)

王远新,1993,《中国民族语言学史》,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参照王远新,1994,《中国民族语言学论纲》,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

吴安其,2002, 《汉藏语同源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吴宗济、林茂灿,1989,《实验语音学概要》,高等教育出版社。

伍铁平,1992,《语言学是一门领先的科学》,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

邢福义,1993,《文化语言学》,湖北教育出版社。

徐超,2001,《中国传统语言文字学》,山东大学出版社。

徐杰(2001)《普遍语法原则与汉语语法现象》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徐烈炯(1988)《生成语法理论》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徐烈炯(1990/1995)《语义学》北京语文出版社

徐通锵,1991,《历史语言学》,商务印书馆。

徐通锵,2000,《语言论—语义型语言的结构原理和研究方法》,东北师大出版社。

徐通锵,2001,《基础语言学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

薛凤生,1999,《汉语音韵史十讲》,华语教学出版社。

叶蜚声、徐通锵,1981,《语言学纲要》,北京大学出版社(参照:徐通锵、胡吉成,20 01,《<语言学纲要>学习指导书》,北京大学出版社)。

游汝杰,2003,《中国文化语言学引论》,上海辞书出版社。

袁家骅,2001,《汉语方言概要(第二版)》,语文出版社(参照北京大学中文系语言学教研室,1962,《汉语方音字汇》,文字改革出版社;1963,《汉语方言词汇》,语文出版社1995新版)。

袁毓林(1998)《语言的认知研究和计算分析》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袁毓林郭锐(1998,主编)《现代汉语配价语法研究(2)》北京大学出版社

詹卫东(2000)《面向中文信息处理方向的汉语短语结构规则研究》清华大学出版社

张延福,1999,《国外语言学通观(上、下)》,山东教育出版社。

赵元任(1959)《语言问题》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

赵元任(1968)《汉语口语语法》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周有光,1961,《汉字改革概论》,文字改革出版社。

周有光,1997,《世界文字发展史》,上海教育出版社。

朱德熙,1980,《现代汉语语法研究》,商务印书馆。

朱德熙(1982)《语法讲义》北京商务印书馆

朱德熙(1985)《语法答问》北京商务印书馆

朱德熙(1990)《语法丛稿》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朱民雄等,2002,《计算机语音技术(修订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考研】中国现当代文学必读书目清单

女性文学:陈染:《私人生活》林白:《回廊之椅》徐小斌:《双鱼星座》 港澳台文学:白先勇:《台北人》《纽约客》金庸:《金庸全集》 11、冯至:《我是一条小河》、《蛇》: Z! |/ V" d; k( B! j( }' U 12、闻一多:《死水》、《发现》、《口供》, G, ?3 ^( o/ P 14、李金发:《弃妇》 24、柔石:《二月》 J* G, ]$ k# M N2 ]$ j0 W 26、张天翼:《包氏父子》. p; d; a9 h2 q7 q/ n 27、艾芜:《山峡中》! A8 j: R- `1 y) x9 r& S- M8 G 28、萧红:《呼兰河传》4 k3 K4 s) m1 O7 f4 r! f/ Z" p( E 29、穆时英:《夜总会里的五个人》" a- n% x3 ?: E' u! W 30、施蛰存:《梅雨之夕》7 O/ A# l5 N3 a( _ 31、戴望舒:《雨巷》、《我的记忆》、《寻梦者》、《我用残损的手掌》 32、卞之琳:《断章》、《距离的组织》、《尺八》 33、何其芳:《预言》 34、臧克家:《难民》、《老马》) C9 K7 f2 A# L) F' a9 v' x; T 35、鲁迅:《灯下漫笔》、《纪念刘和珍君》、《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铸剑》、《采薇》 36、林语堂:《我的戒烟》! x: K; ?1 |/ t4 |/ R: @, p; ? 37、何其芳:《雨前》、《哀歌》 t+ U- j! K% @2 L. I: Q& L- Q& w 38、夏丏尊:《白马湖之冬》 39、丰子恺:《渐》7 o7 e, P1 b o; d3 s 40、夏衍:《包身工》 42、夏衍:《上海屋檐下》 44、张天翼:《华威先生》 51、艾青:《大堰河——我的保姆》、《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我爱这土地》、《太阳》3 W( a9 52、田间:《给战斗者》- A2 g) M' f4 _7 E 53、穆旦:《诗八首》 54、李季:《王贵与李香香》 55、梁实秋:《雅舍小品》(选)3 g+ Z1 y' V" B0 ]3 D3 Q( u, a. ~ 56、阳翰笙:《天国春秋》& o0 M' j# G+ q: i( E 57、夏衍:《芳草天涯》 58、陈白尘:《升官图》 59、贺敬之、丁毅等:《白毛女》8 B* @& z/ m9 j* k7 P 当代文学: 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当代文学史研究:问题与方法》《1956:百花时代》 陈思和《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整体观》 孟繁华、程光炜《中国当代文学发展史》 黄子平《灰阑中的叙述》(原名《革命·历史·小说》) 李杨《抗争宿命之路》《50-70年代中国文学经典再解读》 曹文轩《二十世纪文学现象研究》和《八十年代文学现象研究》(补充:《小说门》、《第二世界》) 孟繁华《共和国文学五十年

20110126 对外汉语教材(教日本人学习汉语) 第20单词

今年/今年. 明年/来年. 后年/再来年. 去年/去年 前年/一昨年 年龄/年齢. 2. 毕b ì业y a 卒業 3. 多du ō (副词) ① 用在疑问句里,问程度或数量,(大多接在形容词前面) →他多大年纪? 多重? 多远? ② 用在感叹句里,表示程度很高 →这个问题多不简单啊 那个老人多有精神啊。 4. 岁 (量词) 表示年龄的量词 歳 几岁/多少岁 5. 属sh ǔ (动词) =属sh ǔ相xi àng (生sh ēng 肖xi ào ) 十二支じゅうにしで,生まれた年を言い表すときに用いる. 她属羊,我属马/彼女はひつじ年で,私はうま年です. ? ね/鼠sh ǔ ? うし/牛niú ? とら/虎h ǔ ? う/兔t ù ? たつ/龙l ?ng ? み/蛇shé ? うま/马m ǎ ? ひつじ/羊yáng ? さる/猴hóu ? とり/鸡j ī ? いぬ/狗g ǒu ? い/猪zhū

7. 月yu a (名) ①( 時間の単位)月. → 一个月/ひと月.1か月 ② (暦の上の月順を表す)月. →1月,二月,三月…… 月亮 ムーン 8. 号h ào (量) 9. 生sh ēng 日r ì (名) 誕生日 10. 正zh ang 好h ǎo (副词/形容词) ① 副词 都合よく.折おり よく.あいにく. → 刚要出门,正好下雨了/出かけようとしたら,あいにく雨が降り出した. → 这次去西安出差,正好看看兵马俑。 こんど仕事で西安に行くから,兵馬俑へいばよう を見るのに好都合だ. ② 形容词 (時間?位置?大きさ?数量?程度などが)ちょうどよい. 这屋子大小正好/この部屋の広さはちょうどよい. 这双鞋合适吗?--正好/この靴は合いますか--ちょうどいいです. 11. 打d ǎ算suan (动词/名词) ① 动词:…するつもりだ.…する予定である.準備する.考える.企てる. → 你打算到哪儿去旅行?/あなたはどこへ旅行に行くつもりですか. 注意: “打算”は「…をもくろむ」「打算的だ」のように悪い意味でも用い ることができる.“为(人)打算”の形で「…の利益のために考える」 という意味で使われるが,“为”の後ろに“个人”や“自己”を伴 うと,「自分のために打算する」「打算的である」の意味で使うことができる. → 他为别人打算/彼は他人の利益を考える. 他为个人打算/彼は打算的だ. ② 名词: 意図.考え. 共同的打算/一致した考え. 各有各的打算/それぞれ自分の思惑がある 『比較』打算:计划 (1)“打算”が比較的気楽に使われるのに対し,“计划”は慎重に用 いられる. (2)“打算”はふつう成文化されないものに用い,“计划”は成文化 されるものに用いることが多い. 『比較』打算:企图(企てる) (1)“打算”には褒貶の色合いはないが,“企图”にはしばしば貶義 が含まれる.

教师阅读书目

教师阅读书目推荐 1.《陶行知文集》(陶行知著,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2.《给教师的建议》([苏]瓦·阿·苏霍姆林斯基著,杜殿坤译,教育科学出版社l999年版) 3.《和教师的谈话》([苏]B.赞科夫著,杜殿坤译,教育科学出版社l999年版)。 4.《论语译注》(杨伯峻译注,中华书局l980年版) 5.《斯宾塞的快乐教育》([英国]斯宾塞著颜真译海峡文艺出版社出版) 6.《普通心理学》(王雁) 7.《普通心理学》(曹日昌) 8.《认知发展心理学》(林崇德) 9.《我们怎样思维·经验与教育》(杜威) 10.《为思维而教》(郅庭瑾) 11.《关于思维的科学》(钱学森) 12.《学会生存——世界教育的今天和明天》(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编撰,华师大比较教育研究所译,教育科学出版社) 13.《周国平论教育》(周国平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4.《教育的理想与信念》(肖川著岳麓书社2002年版) 15.《教师不可不知的心理学》(唐全腾/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6.《山童岁月:通向孩子心灵的15条小径》(凌拂/著首 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17.《问题学生诊疗手册》(王晓春/著华东师范大出版社) 18.《班主任心育活动设计36例》(钟志农主编,教育科学 出版社) 19.《西方心理咨询经典案例集》(徐光兴主编,上海教育 出版社2003年版) 20.《重建师生关系》(史金霞/著中国轻工业出版 社 2012.9) 21.《学校的挑战:创建学习共同体》([日]佐藤学/著钟 启泉/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0.8) 22.《教师课堂实用手册:新老师教师教学与管理策略(第 二版)》 23.《爱满天下——陶行知文学传记》(周毅、向明著,江 苏教育出版社) 24.《新教育之梦》(朱永新,人民教育出版社) 25.《教育的奇迹》(朱永新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 26.《班主任工作漫谈》(魏书生著,漓江出版社1995年版) 27.《爱心与教育》(李镇西著,四川少儿出版社l998年版) 28.《向孩子学习》(孙云晓主编,晨光出版社1998年版) 29.《薛瑞萍教育教学问答》(薛瑞萍著,长春出版社)

历史学研究生必读书目

书目: 经学:春秋左传注(杨伯峻)春秋公羊传注疏孟子正义经学历史(皮锡瑞)经子解题(吕思勉)春秋繁露谷梁传新学伪经考白虎通五经异义礼记 史学: 正史(按顺序):后汉书(今文,好懂)史记汉书明史(要分辨秽史)三国志 断代: 先秦:先秦史(吕思勉)先秦史(翦伯赞)先秦上古史研究(顾颉刚)战国史(杨宽)以及刘起于关于尚书的研究还有先秦思想史十讲(忘了谁写的) 秦汉:秦汉史(吕思勉)秦汉史(翦伯赞)秦汉史(钱穆)秦汉魏晋史探微(田余庆)汉帝国的建立与刘邦军功受益阶层研究(李开元)秦帝国的崩溃(李开元)以及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秦始皇传汉高帝传光武帝传曹操刘备孙权三人单传诸葛亮大传 二十等爵制(西岛定生)察举制度史稿(阎步克)从爵本位到官本位(阎步克)士大夫政治衍生史稿(阎步克)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秦汉(严耕望) 两晋南北朝:两晋南北朝史(吕思勉)魏晋南北朝史(王仲若)魏晋南北朝史纲(韩国磐)北魏政治史(张金龙)魏晋南北哦朝史讲演录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魏晋南北朝(严耕望) 隋唐五代:隋唐五代史(吕思勉) 宋辽西夏:宋代经济史(漆侠)王安石传(梁启超)邓广明的一些书祖宗之法(邓小南) 元明清:明史讲义清史讲义(孟森)南明史(司徒林)(顾城)南明痛史 民国:民国史(李新)民国十年(唐德刚)袁世凯传(唐德刚)我只读了这些,或许还有一些忘记了,可以问我。我只注重秦汉和魏晋时期的史事。中华民国史(张宪文)子部:荀子集释论语集释 集部:杜工部集 理学:宋元学案明儒学案朱子大传 1、徐中舒编注:《左传选》,中华书局1963年。 2、米新夏主编:《史记选》,中华书局1990年。 3、冉德昭、陈直主编:《汉书选》,中华书局1962年。 4、王仲荦编注:《资治通鉴选》,中华书局1965年。 5、余嘉锡:《士说新语笺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 6、顾颉刚、史念海:《中国疆域沿革史》,商务印书馆1999年。

对外汉语教材分析

《<汉语初级强化课程>听说课本Ⅱ》教材分析 对外汉语教材经过多年的建设已经取得了相当的成绩,比如:教材的数量以较快的速度增长,教材的种类不断丰富:教材的编写的理论研究和经验总结也不断深入和加强;等等。但是,已有的初级汉语系列教材在教学内容,教学重点,结构、功能和文化的相互配合,课程之间的相互配套等方面还有许多需要改进的方面。因此,本套教材编者从教学实践出发,编写了这套《汉语初级强化教程》,为初级汉语教材建设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教材名称:《汉语初级强化教程》听说课本Ⅱ 编者:肖奚强朱敏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 内容简介:《<汉语初级强化课程>听说课本Ⅱ》是北大版外国留学生汉语本科规划教材语言技能类的基础强化教材,适合外国留学生汉语言专业本科生、进修生和汉语预科 生集中强化教学一学年试用。 教材类型:初级听说课本。 1.集听力课和口语课于一体的教材,注重培养学生实际生活中口语的听和说。教材中设置 了大量听说练习,强化训练学生的汉语听说能力。 2.作为初级汉语教材,课文内容更偏重于现实生活中的场景模拟。能够更多的指导学生解 决生活中遇到的口语问题,并进行适宜恰当的表达。 3.由于针对学生群体大部分母语为英语,所以本教材中注释基本为英语,包括课本条目注 释、生词解释、课文注释等。使学生能够清楚的理解课文内容,在课下也能更好的进行自我学习和提升。 4.该教材为汉语强化教程而编写,所以每节课都附有大量的习题,包括汉字读音,生词的 读写,词汇应用,造句子,进行口语对话练习等等。在做习题的同时进行强化训练能够取得快速并且良好的效果,以便达到汉语听说能力强化的教学目标。 主要特点: 《<汉语初级强化课程>听说课本Ⅱ》教材的特点可以总结为为三个结合:综合与听说相结合、结构与功能相结合,语言与文化相结合。 1 .汉语综合技能教学与听说技能教学相结合。在全面提高学生各方面汉语能力的同时突出 听说技能的培养,该教材可密切配合综合课本,注重词汇点与语法点的互现与循环。2. 将听说整合为一本教材,一门课程,同步强化,避免听说分课,教材不配套,教学互相 牵扯的弊端。综合汉语教材与听说教材的课文,在内容和形式上密切配合,相互容让,注重词汇和语法点的互现和循环。针对目前初级汉语教学中听力和说话分别开课,两门课的的教材、教学内容不配套现象严重(或互不相干或重复重叠)的现状,我们将听说和说整合为一本教材,一门课,改变目前听说分课,教材不配套,教学相互牵扯的现状。 3. 注重结构、功能与文化的结合,以结构为主线,辅以交际功能,穿插文化背景介绍,加 强教材的知识性、实用性和趣味性。尤其是每节课会话部分练习,在最后都会有一篇古诗,供学生朗读、学习。所选诗基本都是中国古代的名篇,以较简单的五言诗、七言诗为主。在每篇诗歌后都附有英语解释。虽然初级的学生对古诗的欣赏能力有待提高,但通过这种方式对中国古代文化进行推广、传播,也是一种恰当、高效的途径。 5.教材中的所有词汇、语法点均与汉语水平考试大纲、对外汉语教学大纲相对照,确保词 汇。语法学习的循序渐进,尽可能避免生词、语法的超纲。当然,对于学生学习和交际急需而现行大纲缺少或等级较高的词语,该教材也本着实用的原则,适当加入。 教材内容: 1.作为听说课本,课文内容都是与实际生活关系十分密切的日常对话,对学生口语应用场 景把握清晰,对学生融入中国环境,适应生活等有直接的好处。如第二十一课《我想开

教师阅读书目推荐

教师阅读书目推荐 1.《论语译注》(杨伯峻译注,中华书局l980年版) 2.《学记评注》(高时良编撰,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年版)3.《陶行知教育文集》(陶行知著,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4.《爱弥儿》([法]卢梭著,李平沤译,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5.《大教学论》([捷克]夸美纽斯著,傅任敢译,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6.《普通教育学:教育学讲授纲要》([德]赫尔巴特著,李其龙译,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7.《教育漫话》([英]约翰·洛克著,徐诚、杨汉麟译,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8.《民主主义与教学》([美]杜威著,王承绪译,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9.《给教师的建议》([苏]瓦·阿·苏霍姆林斯基著,杜殿坤译,教育科学出版社l999年版) l0.《和教师的谈话》([苏]B.赞科夫著,杜殿坤译,教育科学出版社l999年版)。 11.《当代教育学》(袁振国主编,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l2.《中国教育史》(修订本)(孙培青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l3.《外国教育史教程》(吴式颖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l4.《学与教的心理学》(皮连生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l5.《儿童发展》([美]劳拉·E·贝克著,吴颖等译,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l6.《教育社会学》(康宁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l998年版)l7.《德育新论》(鲁洁、王逢贤主编,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l8.《课程:基础、原理和问题》([美]艾伦·C·奥恩斯坦、费朗西斯·P·汉金斯著,柯森主译,钟启泉审校,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l9.《有效教学方法》([美]D·鲍里奇著,易东平译,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20.《教育研究方法导论》([美]杨雷迪斯·D·高尔著,许庆豫译,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21.《多元智能教与学的策略》(坎贝尔等著,王成全译,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年版) 22.《终身教育引论》([法]保尔·朗格朗著,周南照、陈树清译,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1985年版) 23.《教育——财富蕴藏其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编撰,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24.《学会生存——世界教育的今天和明天》(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编撰,华师大比较教育研究所译,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特殊教育学必读书目

特殊教育学必读书目 《新教育之梦》(朱永新)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7月版 2.《苏霍姆林斯基选集》[苏]苏霍姆林斯基著译者:蔡汀王义高祖晶主编,科学出版社出版,2001年8月. 3.《教育的经济价值》【美】舒尔茨著《教育的经济价值》,吉林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4.《终身教育引论》[法]保罗?郎格朗《终身教育引论》,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出版,1985年版.?? 5.《明日之学校》(杜威著,赵祥麟、王承绪编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年1月第一版) 6.《民主主义与教育》(写于1916),[美]杜威,王承绪译,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0年10月第1版 7.《教育和美好的生活》杨汉麟译,作者:(英)伯特兰.罗素出版社:河北人民出版社,2001年6月 8.《学习,别听学校的》(德国,菲拉.费.毕尔肯比尔著,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年9月 9.《西方教育学名著提要》单中惠杨汉麟主编,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2000年12月. 10.《西方心理学名著提要》主杨鑫辉主编,江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12月. 11.为了21世纪的教育――问题与发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编写,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12.《全球化与后现代教育学》[加]大卫》杰弗里.史密斯著,郭洋生译,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年 13.《世界教育思想地图》檀传宝主编,福建教育出版社2011 14.《教育为何是无用的》丹尼尔.科顿姆著,仇蓓玲卫馨译,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5年9月 15.《社会科学的哲学》张庆熊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1年10月 16.《特殊教育导论》Daniel, Kauffman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7.《特殊需要儿童教育导论》休厄德、肖非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04出版) 18.《中国特殊教育基础》陈云英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01出版)19.《特殊教育哲学基础》方俊明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05出版)20.《特殊教育基础》盛永进 21. 言语治疗学:康复治疗学专业李胜利华夏出版社2007-06出版 杂志: 《中国特殊教育》《现代特殊教育》《教育研究》《教育学报》

金融研究生必读书目和经典文献-国际金融学

金融研究生必读书目和经典文献-国际 金融学 国际金融 国际金融理论作者出处 1、购买力平价理论卡塞尔Cassel,G. 1916,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foreign exchanges”, Economic Journal 26,March: 62-5 2、资产组合平衡分析Branson Branson,” Asset market and relative prices in exchange rate determination”, 1977 3、利率平价理论 4、一价定律Izard Isard, p. 1979, “How far can we push the law of one pric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67 5、特里芬难题特里芬Triffen,R.1960, “ Golden and dollar crisis”,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6、M-F模型Mundell R.A Mundell R.A ,“The appropriate us e of monetary and fiscal policy under fixed exchange rate” IMF Staff Paper, 1962 7、格雷欣法则Thomas Gresham 1560, Thomas Gresham 1869, “The history of economics”, London: bliss, sands and Co. 8、J-曲线效应(J-curve effect) 麦吉Magee, S., 1973, “Currency contracts, pass-through , and devaluation” Brookings paper on economic Activity” 9、国际收支的吸收分析法(Absorption approach to the balance of payments) 亚历山大Alexander, S. S., 1952, “effects of devaluation on a trade balance”, 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Staff papers, Vol.2:263-78Alexander, S.S.,1959, “A simplified synthesis of elastic ties and absorption approaches”,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49:22-42 10、最优货币区理论(optimal currency areas) 蒙代尔Mundell,R.A.1961, “A theory of optimum currency areas”,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Septe mber:657-65 11、国际收支的弹性分析方法(Elasticities approach to the balance of payments) 查尔斯.比克迪克Bickerdike, C.F.1920, “The instability of foreign exchange” ,Economic Journal 30,March:118-22 12、抵补利率平价(covered interest parity) 凯恩斯Keynes,J.M,1923 “A tract on monet ary reform”, London: Macmillan 13、马歇尔-勒纳条件(Marshall-Lener Condition) 马歇尔Marshall,A.1923 “Money, credit and commerce” London: Macmillan 14、货币贬值的吸收方法悉尼.亚特兰大Alexander,S. 1952, “Effects of a devaluation on a trade balance” ,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St aff Paper 2 :263-78 15、货币贬值的货币方法蒙代尔Mundell,R.A. 1971, “monetary theory” pacific palisades: Good year 16、国际收支依赖性经济模型斯旺Swan, T.W. 1960, “Economic control in a dependent

小学教师必读书目100本

小学教师必读书目100本 一、教育名著 1、《陶行知文集》 2、《新教育之梦》 3、《中国古代教育论著选读》 4、《苏霍姆林斯基选集》 5、《教育的经济价值》 6、《终身教育引论》 7、《明日之学校》 8、《民主主义与教育》 9、《教育和美好的生活》 10、《爱弥尔》 11、《教育过程》 12、《教育过程最优化》 13、《课堂中的皮格马利翁》 14、《孩子们!你好!》 15、《学习,别听学校的》 16、《和老师的谈话》 17、《多元智能》 18、《斯宾塞的快乐教育》 19、《教育诗》 20、《大教育论》 21、《普通教育学》 22、《教育论》 23、《科学与教育》 24、《教育漫话》 25、《成功智力》 26、《人的教育》 27、《审美教育书简》 28、《早期教育与天才》 29、《西方教育学名著提要》 30、《西方心理学名著提要》 二、理论视野 31、《叶圣陶教育文集》 32、《陈鹤琴教育论著选》 33、《爱心与教育》 34、《顺生论》 35、《科学家论教育》 36、《教育——财富蕴藏与其中》 37、《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与明天》 38、《第五项修炼》 39、《向瑞吉欧学习什么》 40、《别国的学校和我们的学校》

41、《有效的管理者》 42、《中国教育思想史》 43、《外国教育思想史》 44、《教育基础》 45、《教育心理学》 46、《教育研究方法导论》 47、《心理学》 48、《儿童发展》 49、《学习理论》 50、《教育管理学》 51、《组织行为学》 52、《课程论》 53、《教育与心理测量》 54、《有效教学方法》 55、《领导学:理论与实践》 56、《亚洲“四小龙”课程实践研究》 57、《西方心理咨询经典案例集》 58、世界教育危机 59、《发现母亲》 60、《回答未来的挑战》 三、教改实践 61、《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62、《当前中小学教育改革中的六大焦点问题》 63、《教育中国——50名流素质教育访谈》 64、《素质教育学习提要》 65、《教师如何作质的研究》 66、《案例教学指南》 67、《当代教育学》 68、《教育理想与信念》 69、《我的教学生涯》 70、《李吉林小学语文情境教学—情境教育》 71、《向孩子学习》 72、《青浦教育实验》 73、《小学生心理辅导札记》 74、《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 75、《创造性思维与教学》 76、《讨论式教学法:实现民主课堂的方法与技巧》 77、《透视课堂》 78、《自主课堂:积极的课堂环境的作用》 79、《培养反思力》 80、《生活体验研究——人文科学视野中的教育学》 81、《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 82、《理论与战略:国际视野中的学校发展》 83、《关于美国教育改革的演讲》

教育学原理博士生必读书目(10-03)(1)

教育学原理学生必读书目 (标蓝色者为最重要,标红色者为第二重要) 2010年3月 基本理论类 《四书》《五经》《师说》《学记》 柏拉图《理想国》 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 康德:《论教育学》、《实践理性批判》、邓晓芒:《康德哲学讲演录》 涂尔干:《道德教育》 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 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确定性的寻求》《我们如何思维》 博尔诺夫:《教育人类学》 福柯:《规训与惩罚》 怀特:《教育的目的》 米德:《心灵、自我与社会》 塞尔:《心灵、语言与社会》 罗杰斯:《个人形成论》 马斯洛等:《人的潜能和价值》 郑石岩:《觉:教导的智慧》 钱穆:《现代中国学术论衡》 弗朗索瓦:《圣人无意》 Gauthier, D. (1963). Practical Reasoning Wenger, E. (1998). Communities of practice: learning, meaning, and identity 研究方法论类 米尔斯:《社会学的想象力》 吉登斯:《社会的构成》 范梅南:《教学机智》《生活体验研究》 波兰尼:《个人知识》《科学、信仰与社会》 赖尔:《心的概念》 库伯:《体验学习》 胡军:《知识论》 Phil Carspecken, 《教育研究的批判民俗志》 Gibbens et al. The New Production of Knowledge Urie Bronfenbrenner: Lewinian Space and Ecological Substance. Environments in developmental perspective: Theoretical and Operational Models. Joseph J. Schwab:The Practical 1: A language for curriculum;The Practical 2: Arts of Eclectic;The Practical 3: Testing and the Curriculum;The Practical 4: Something For the Curriculum Professors To Do Labov, The Metaphors We Live By James Gee, An Introduction to Discourse analysis: Theory and Method 1

(完整版)古代文学考研必读书目

先秦文学 上古神话 神话精卫填海夸父逐日刑天舞干戚鲧禹治 水女娲补天后羿射日 嫦娥奔月共工争帝盘古开辟海上神山女娲造人 诗经 诗经周南·关雎周南·芣苢周南·汉广邶风·凯 风邶风·谷风 邶风·静女鄘风·相鼠鄘风·载驰卫风·硕人卫风·氓 王风·黍离王风·君子于役郑风·叔于田郑风·子衿 郑风·野有蔓草郑风·溱洧秦风·蒹葭豳风·七 月豳风·鸱鴞 豳风·东山小雅·鹿鸣小雅·伐木小雅·采薇小雅·采芑 小雅·节南山小雅·巷伯小雅·何草不黄大雅·生民 周颂·噫嘻周颂·丰年 历史散文 尚书无逸 左传曹刿论战秦晋殽之战吴公子札来聘子产不毁乡校 国语邵公谏厉王弭谤叔向贺贫

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冯諼客孟尝君庄辛说楚襄王鲁仲连义不帝秦 燕昭王求士 诸子散文 ?/SPAN> 语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季氏将伐颛臾 墨子非攻上公输 孟子齐桓晋文之事天时不如地利有为神农之言者许 行鱼我所欲也 庄子逍遥游养生主胠箧秋水 荀子劝学成相赋篇 辞赋 屈原离骚九歌·湘夫人九歌·少司命九歌·山鬼九歌·国殇 九章·涉江九章·哀郢九章·橘颂天问招 魂远游 宋玉九辩(节选)高唐赋(节选)风赋登徒子好色赋对楚王问 秦汉文学 散文 吕不韦贵公察今 李斯谏逐客书

贾谊过秦论(上) 邹阳狱中上梁王书 司马迁项羽本纪孟尝君列传晁错论贵粟疏 班固苏武传 王充艺增篇 马第伯封禅仪记 辞赋 枚乘七发 贾谊吊屈原赋 司马相如子虚赋长门赋司马迁悲士不遇赋 张衡归田赋 赵壹刺世疾邪赋 诗歌 项羽垓下歌 刘邦大风歌 刘徹秋风辞 刘细君悲愁歌 辛延年羽林郎 梁鸿五噫歌

张衡四愁诗 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青青河畔草西北有高楼涉江采芙蓉迢迢牵牛星回车驾言迈 两汉乐府 乐府有所思上邪陌上桑焦仲卿妻 魏晋南北朝文学 诗歌 曹操蒿里行短歌行苦寒行观沧海龟虽寿 陈琳饮马长城窟行 阮瑀驾出北郭门行 徐幹答刘桢诗室思 刘桢赠从弟(汎汎东流水)其二(亭亭山上松)赠徐幹 王粲七哀诗(西京乱无象)其二(荆蛮非我乡) 蔡琰悲愤诗 曹丕燕歌行杂诗(西北有浮云) 曹植送应氏(步登北芒坂)其二(清时难屡得)白马篇美女篇野田黄雀行 赠白马王彪杂诗(高台多悲风)其二(仆夫早严驾)其三(飞观百余尺)

对外汉语教材推荐

对外汉语教材推荐 文/0606杨菲菲 找一本好的教材对对外汉语教学来说是非常重要的。现在的对外汉语教材市场已经呈现出鱼龙混杂的状态:许多东西没有创新,内容换汤不换药。有的不成系统,还有的实践性较差。教材的选用直接关系着课堂教学的好坏。本着实用性原则,这里给大家罗列一些比较好的教材,希望能对大家的实际教学活动有所帮助。 ☆成人短期教学: 《汉语口语速成》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适合6周及6周以下为教学周期的短期班教学使用。这是一套按照新的思路编写的供外国 人使用的基础汉语教材。这套教材由既相对独立而又有联系的三个课本组成。 《汉语口语速成》是为短期来华留学生编写、以培养学生口语交际技能为主的一套系列课 本。经过学习,他们将很快掌握与中国人进行口头交际的能力。这套书共分五册,适于具有“汉 语水平等级标准”中初、中、高三级五个水平的留学生的短期学习需求。但是有些知识联系的针对性不强,特别是看图说话部分,有时要求适用的词语搭配进图画里面会感觉很别扭。 《汉语会话301句》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此书是为初学汉语的外国人编写的速成教材。注重培养初学者运用汉语进行交际的能力,采用交际功能与语法结构相结合的方法编写。将现代汉语中最常用、最基本的部分通过生活中常 见的语境展现出来,使学习者能较快地掌握基本会话301句,并在此基础上通过替换与扩展练 习,达到能与中国人进行简单交际的目的,为进一步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考虑到成年人学习的特点,对基础阶段的语法部分,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加上浅显明了的例句作简明扼要的解释,使学习者能用语法规律来指导自己的语言实践,从而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练习项目多样,练习量也较大;复习课注意进一步训练学生会话与成段表达,对所学的语法进行归纳总结。各课的练习和复习课可根据实际情况全部或部

朱永新推荐教师阅读书目100种

朱永新推荐教师阅读书目100种 基础篇(30部) 1, 《论语译注》, 杨伯峻译注, 中华书局1980年版 2, 《学记评注》, 高时良编撰, 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年版 3, 《陶行知教育文集》, 陶行知, 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4, 《爱弥儿》, (法)卢梭著,李平沤译,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5, 《大教学论》, (捷克)夸美纽斯著,傅任敢译, 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6, 《普通教育学:教育学讲授纲要》, (德)赫尔巴特著,李其龙译, 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7, 《教育漫话》, (英)约翰·洛克著,徐诚、杨汉麟译, 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 年版 8, 《民主主义与教学》, (美)杜威著,王承绪译,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9, 《给教师的建议》, (苏)瓦&S226;阿&S226;&S226;苏霍姆林斯基著,杜殿坤译, 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10, 《和教师的谈话》, (苏)B.赞科夫著,杜殿坤译, 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11, 《当代教育学》, 袁振国主编, 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12, 《中国教育史》(修订本), 孙培青主编,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3, 《外国教育史教程》, 吴式颖主编, 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14, 《学与教的心理学》, 皮连生主编,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 15, 《儿童发展》, (美)劳拉·E·贝克著,吴颖等译, 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16, 《教育社会学》, 吴康宁主编, 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17, 《德育新论》, 鲁洁、王逢贤主编, 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18, 《课程:基础、原理和问题》, (美)艾伦·C·奥恩斯坦、费朗西斯·P·汉金斯著柯森主译,钟启泉审校, 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19, 《有效教学方法》, (美D&S226;鲍里奇著,易东平译, 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20, 《教育研究方法导论》, (美)杨雷迪斯·D·高尔著,许庆豫译, 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21, 《多元智能教与学的策略》, 坎贝尔等著,王成全译,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年版 22, 《终身教育引论》, (法)保尔·朗格朗著,周南照、陈树清译,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1985年版 23, 《教育——财富蕴藏其中》,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 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24, 《学会生存——世界教育的今天和明天》,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华师大比较教育研究所译, 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25, 《学会关心——教育的另一种模式》, (美)内尔·诺丁斯著,于天龙译, 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26, 《国际教育新理念》, 顾明远、孟繁华主编, 海南出版社2001年版 27, 《素质教育学习纲要》,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编, 三联书店200年版 28, 《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 教育部师范司编,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29, 《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 朱慕菊主编,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30, 《新教育之梦》, 朱永新,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教育学参考书目

教育学参考书目

一、“教育学原理”部分: 1、袁振国主编,《当代教育学》,教育科学出版社 2、全国12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教育学基础》,教学科学出版社 3、黄济、王策三,《现代教育论》,人民教育出版社 4、叶澜,《教育概论》,人民教育出版社 6、王道俊、王汉谰,《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7、《教育学》,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 8、《教育原理(修订版)》,孙喜亭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9、《教育原理》,袁振国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0、鲁洁,《教育学》,南京师范大学出版 11、郑金洲编写的《教育通论》 二、教育心理学部分 1、邵瑞珍主编,《教育心理学》,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 2、陈琦、刘儒德主编,《当代教育心理学》,北

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3、冯中良、伍新春等编著,《教育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4、《教育心理学》(教育分支学科丛书)吴庆麟,人民教育出版社 5、《教育心理学》,瞿葆奎,人民教育出版社 6、《教育心理学》,张春兴,浙江教育出版社 7、《教育心理学(第二版)》(张大均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 8、《教育心理学(第三版)》(皮连生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 9、李伯黍、燕国材,《教育心理学》,华东师大出版社 三、中外教育史部分 1、王炳照等编著,《简明中国教育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 2、孙培青编著,《中国教育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 3、吴式颖,《外国教育史教程》,人民教育出版社。 4、王天一,夏之莲,朱美玉《外国教育史(上下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5、袁振国主编的《中外教育史》 四、教育研究方法部分 1、裴娣娜,《教育研究方法导论》,安徽教育出版社 2、袁振国编著,《教育研究方法》,高等教育出版社 3、李秉德编著,《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人民教育出版社 4、叶澜,《教育研究方法论初探》,上海教育出版社 5、郑金洲,陶保平,孔企平,《学校教育研究方法》,教育科学出版社 6、杨小微主编,《教育研究的原理与方法》,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大纲》(教育部考试中心,高等教育出版社) 注:标黑体字部分为重点推荐书目。在完成这些教材的前提下,可以适当翻阅其他书目的知识以扩展知识面和扩大知识储备。

金融考研必看的10本经典书籍推荐

金融考研必看的10本经典书籍推荐 金融考研涉及的知识点非常多,要想全面抓牢,启航考研龙腾网校推荐以下十本书必不可少,一起看看吧。 1、曼昆《经济学原理》北京大学出版社 点评:很多人真正读懂西方经济学都是从曼昆的《经济学原理》开始的,因为有趣、易懂,“十大经济学原理”令人印象深刻,当年学萨缪尔森的经济学时感觉经济学像个严谨的老学究,读曼昆的就不一样了,像个会讲故事的朋友,即使不从事金融行业,相信你也会喜欢上她的。这绝对是一本让人拿得起,放不下的枕边图书。 2、弗雷德里克S.米什金《货币金融学》(原书第2版)机械工业出版社 点评:但凡从事金融行业的专业人士对这本书都不会感到陌生,这是金融专业第一本专业基础课教材。过去我国大学课程里叫“货币银行学”,后来随着金融业的发展,货币逐渐成为金融产品里的一部分而非全部,银行也是金融机构的一个分支,于是和国际接轨改成“金融学”或者“货币金融学”,其实是同一类书。弗雷德里克S.米什金是这个领域绝对的权威。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了这本书的另一个版本,但是最新版删去了非银行金融机构、衍生金融工具和金融行业内的利益冲突等章节,感觉不爽! 3、弗兰克J.法博齐《金融市场与金融机构基础》(原书第4版)机械工业出版社 点评:米什金也写过《金融市场与金融机构》,但我个人更倾向于这本由耶鲁大学弗兰克J.法博齐编写的《金融市场与金融机构基础》,因为米什金的长项在于货币理论研究方面,对于金融机构方面略逊,而且法博齐这本书也是耶鲁大学公开课的指定教材,本人很喜欢主讲教师罗伯特.席勒的谦逊、严谨与博学,还有他上课时不时的害羞模样。况且公开课网上视频随处可以下载,对照视频看书,会有在耶鲁大学上课的感觉呢! 4、滋维.博迪《投资学》(原书第7版)机械工业出版社 点评:还能找到比这本书更权威的吗?答案是否定的。如果说以前威廉.夏普版《投资学》还可以与之掰掰手腕的话,如今夏普版《投资学》第5版已经被定格在2002年的现实再一步证实:博迪版《投资学》已经是投资学领域绝对的NUMBER1,当之无愧的集大成者。但是第7版的翻译确实有些问题,英语好的朋友们可以找找对应的英文版。 5、斯蒂芬A.罗斯《公司理财》(原书第8版)机械工业出版社 点评:这本书对于国内公司金融领域的影响,看看街头书摊对于此书的盗版情况就可见一斑了。罗斯教授在1976年提出的的套利定价理论与威廉.夏普等人提出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一样成为了确定资产风险及其期望收益率之间关系的预测方法。这是可以陪伴你职场一生且受益无穷的经典图书。 6、保罗.克鲁格曼《国际经济学》(原书第8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点评:一说到国际经济学,我们就不得不提及保罗.克鲁格曼,这位特独行的普林斯顿大学教授。早在2008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之前,他编著的《国际经济学》就已经在我国各大高校被采用为教科书了。最

部分学校对外汉语考研参考书目汇总

部分学校对外汉语考研参考书目汇总 2008-08-23 16:57 北京师范大学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 33 叶蜚声《语言学纲要》、 伍铁平《普通语言学概要》、 黄伯荣《现代汉语》、 胡裕树《现代汉语》、 王力《古代汉语》、 张之强《古代汉语》(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游国恩《中国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 郭志刚《中国现代文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 上海师范大学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 30 张斌《新编现代汉语》(复旦大学出版社)、 叶蜚声《语言学纲要》 陈昌来、齐沪扬《应用语言学纲要》(复旦大学出版社)(复试:游国恩《中国文学史》、《中国文化要略》) 华东师范大学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 29 语言基础+作文 对外汉语教学未定 语言基础+作文 民俗学 5

文学基础+作文 文艺学 3 文学基础+作文 中国古代文学 11 文学基础+作文 汉语言文字学 9 汉语基础+作文 文学基础:《文学理论教程》童庆炳,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修订本)钱理群,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陈思和,复旦大学出版社; 《中国文学史》游国恩主编,人民文学出版社; 《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朱东润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 《外国文学史》郑克鲁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语言基础:《现代汉语》胡裕树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 《古代汉语》王力主编,中华书局; 《语言学纲要》叶蜚声、徐通锵,北京大学出版社。 汉语基础:《现代汉语》胡裕树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 《古代汉语》王力主编,中华书局; 《语言学纲要》叶蜚声、徐通锵,北京大学出版社。 上海外国语大学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 20 王德春《语言学概论》(外教社)、 胡裕树《现代汉语》

英语教师必读书目

Classroom-based Evaluation in Second Language Education 14【交际语言教学论Communicative Language Teaching】 15【外语与第二语言学习Foreign and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16【语言教师心理学初探Psychology for Language Teachers】 17【第二语言教师教育Second Language Teacher Education】 18【外语教师测试手册Testing for Language Teachers】19 【论语言教学环境The Context of Language Teaching】 20 【外语教学研究方法——教育统计学导读】 Understanding Research in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推荐阅读书目:Jane Arnold. 1999. Affect in Language Learning (外研社、人教社、剑桥大学出版社)(以下的几本都是上述出版社出版的系列丛书 Psychology for Language Teachers Foreign and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Action Research for Language Teachers Second Language Teacher Education Interactive Language Teaching Reflective Teaching in Second Language Classrooms 外语教育研究必须读的几本最新的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