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宁波鄞州区土地面积和财政总收入数据专题报告2019版
宁波概况以及商业发展现状

一、宁波概况以及商业发展现状宁波简称“甬”,位于东海之滨,经济发达的长江三角洲南翼,毗邻上海、杭州,是中国对外开放城市、享有省一级经济管理权限的计划单列城市、具有制定地方性法规权力的“全国较大的市”,是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和国家优秀旅游城市。
全市辖象山、宁海两个县,余姚、慈溪、奉化三个县级市,市区设海曙、江东、江北、鄞州、镇海、北仑六个区,全市总面积9363平方公里,总人口543万。
改革开放以来,宁波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成为国内经济最活跃的地区之一。
2007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3564.5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突破6568美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82.5亿元;调整出口退税因素后,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为561.2亿元。
2006年宁波综合实力在全国219个地级以上城市中名列第8位,在中国社科院发布的《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中,宁波综合竞争力在2004、2005和2006年连续三年名列内地城市第6名,福布斯杂志公布的《大陆最佳商业城市》,宁波连续两次名列前十强。
中国社科院2005年公布《中国城市金融生态环境评价》,宁波仅次于上海,名列第二,被评为城市金融生态一级城市。
港口作为宁波发展最大的资源优势,2006年完成货物吞吐量3.1亿吨,位居中国大陆港口第二位,世界港口第四位,集装箱吞吐量706.8万标箱,继续保持全国第四位,世界集装箱港口前二十强。
宁波是长江三角洲南翼重要的经济中心城市,是中国华东地区重要工业城市,也是浙江省经济中心。
宁波工业基础扎实,产业配套完善,优势产业包括纺织服装(服装、家纺、装饰用与工业用纺织业)、汽车配套产业(汽车关键零部件)、日用家电业(吸油烟机、空调器、洗衣机和热水器)、输变电设备制造业(高压输变电设备和智能化开关设备)和机械工业(模具业和塑料机械业)。
随着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作为服务业重要组成部分的宁波商业日新月异,突飞猛进。
宁波是具有悠久历史的商贸城市,自秦朝开始,商贸往来已见端倪,至唐朝渐成规模,与扬州、广州并称中国三大对外贸易港口,宋时又与广州、泉州同列为对外贸易的三大港口重镇,明末清初,则成“百货咸备、商号林立”的繁荣景象。
经营情况报告范文(必备6篇)

经营情况报告范文(必备6篇)近年来,玉屏镇紧紧围绕转变农业经营方式,以土地流转为载体,加大政策扶持,大力培育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和农业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初步形成了以专业大户和家庭农场为基础,合作经济组织为纽带,多种生产经营主体共生的农业经营格局,有力推动了农业规模经营,现代农业加快发展。
一、发展现状1、农民专业合作社。
全镇共12家,经工商登记注册的7家,涉及种、养、加及供销服务等众多领域,其中种植业4个、畜牧业5个、渔业2个、加工运输仓储业1个、其他行业2个。
其中康淋农产品加工专业合作社于20xx年度获县级先进示范社;成员总数200余人,户均纯收入高于全镇农民户均收入2倍以上。
其缺点是制度不够健全,尚有部份未通过工商注册。
2、家庭农场。
现有家庭农场5家,还未经工商登记注册,农场通过示范引领、土地流转、雇工等形式带动农户生产经营,经营面积100余亩,户均纯收入高于全镇农民户均收入3倍以上。
3、专业大户。
全镇专业大户已成为农村中当前比较有活力和影响的新型经济体,现有9户,其中种植业5户、养殖业2户、其他2户,户均纯收入高于全县农民户均纯收入倍以上。
二、作用和成效1、加速了土地流转,解决了“谁来务农”的问题。
新型经营主体通过租赁土地,农户以土地入股等形式,加速了土地流转,充分利用了农村的“四荒”,同时也避免了农村土地的撂荒问题;同时新型经营主体带动全镇800余户,有力构建起“经营主体+农户”的有机衔接的利益共同体和产业链条,解决了“谁来务农”的问题。
2、优化社会服务,拓展“怎样务农”的途径。
在各类经营主体的带动下,玉屏镇努力打造“一村一品”,产业实现全覆盖,由传统生产经营模式逐步向产加销一体化经营方向转变,由单一要素合作向劳动、技术、资金、土地等多要素合作方向转变,由各自为阵向联合发展推进,提高了农业组织化程度,促进了分工分业和规模经营,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提高,现代农业基础不断巩固和优化,实现了提质增效。
宁波市(市辖区)绿地面积和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3年数据分析报告2019版

宁波市(市辖区)绿地面积和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3年数据分析报告2019版前言本报告主要收集权威机构数据如中国国家统计局,行业年报等,通过整理及清洗,从数据出发解读宁波市绿地面积和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现状及趋势。
宁波市绿地面积和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数据分析报告知识产权为发布方即我公司天津旷维所有,其他方引用我方报告均需要注明出处。
宁波市绿地面积和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数据分析报告深度解读宁波市绿地面积和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核心指标从绿地总面积,公园绿地面积,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等不同角度分析并对宁波市绿地面积和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现状及发展态势梳理,相信能为你全面、客观的呈现宁波市绿地面积和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价值信息,帮助需求者提供重要决策参考及借鉴。
目录第一节宁波市绿地面积和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现状 (1)第二节宁波市绿地总面积指标分析(均指市辖区) (3)一、宁波市绿地总面积现状统计 (3)二、全国绿地总面积现状统计 (3)三、宁波市绿地总面积占全国绿地总面积比重统计 (3)四、宁波市绿地总面积(2016-2018)统计分析 (4)五、宁波市绿地总面积(2017-2018)变动分析 (4)六、全国绿地总面积(2016-2018)统计分析 (5)七、全国绿地总面积(2017-2018)变动分析 (5)八、宁波市绿地总面积同全国绿地总面积(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 (6)第三节宁波市公园绿地面积指标分析(均指市辖区) (7)一、宁波市公园绿地面积现状统计 (7)二、全国公园绿地面积现状统计分析 (7)三、宁波市公园绿地面积占全国公园绿地面积比重统计分析 (7)四、宁波市公园绿地面积(2016-2018)统计分析 (8)五、宁波市公园绿地面积(2017-2018)变动分析 (8)六、全国公园绿地面积(2016-2018)统计分析 (9)七、全国公园绿地面积(2017-2018)变动分析 (9)八、宁波市公园绿地面积同全国公园绿地面积(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 (10)第四节宁波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指标分析(均指市辖区) (11)一、宁波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现状统计 (11)二、全国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现状统计分析 (11)三、宁波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占全国建成区绿化覆盖率比重统计分析 (11)四、宁波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2016-2018)统计分析 (12)五、宁波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2017-2018)变动分析 (12)六、全国建成区绿化覆盖率(2016-2018)统计分析 (13)七、全国建成区绿化覆盖率(2017-2018)变动分析 (13)八、宁波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同全国建成区绿化覆盖率(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 (14)图表目录表1:宁波市绿地面积和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现状统计表 (1)表2:宁波市绿地总面积现状统计表 (3)表3:全国绿地总面积现状统计表 (3)表4:宁波市绿地总面积占全国绿地总面积比重统计表 (3)表5:宁波市绿地总面积(2016-2018)统计表 (4)表6:宁波市绿地总面积(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4)表7:全国绿地总面积(2016-2018)统计表 (5)表8:全国绿地总面积(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5)表9:宁波市绿地总面积同全国绿地总面积(2017-2018)变动对比统计表 (6)表10:宁波市公园绿地面积现状统计表 (7)表11:全国公园绿地面积现状统计表 (7)表12:宁波市公园绿地面积占全国公园绿地面积比重统计表 (7)表13:宁波市公园绿地面积(2016-2018)统计表 (8)表14:宁波市公园绿地面积(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8)表15:全国公园绿地面积(2016-2018)统计表 (9)表16:全国公园绿地面积(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9)表17:宁波市公园绿地面积同全国公园绿地面积(2017-2018)变动对比统计表(比上年增长%)10表17:宁波市公园绿地面积同全国公园绿地面积(2017-2018)变动对比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10)表18:宁波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现状统计表 (11)表19:全国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现状统计分析表 (11)表20:宁波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占全国建成区绿化覆盖率比重统计表 (11)表21:宁波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2016-2018)统计表 (12)表22:宁波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2017-2018)变动分析表(比上年增长%) (12)表23:全国建成区绿化覆盖率(2016-2018)统计表 (13)表24:全国建成区绿化覆盖率(2017-2018)变动分析表(比上年增长%) (13)表25:宁波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同全国建成区绿化覆盖率(2017-2018)变动对比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14)第一节宁波市绿地面积和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现状宁波市绿地面积和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现状详细情况见下表(2018年):表1:宁波市绿地面积和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现状统计表注:本报告以国家各级统计部门数据为基准,并借助专业统计分析方法得出。
鄞州区

经济
综述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综述
2022年,鄞州区(含高新区)地区生产总值2734.8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增长3.0%。分产业看,第一产 业增加值30.7亿元,增长3.8%,第二产业增加值751.2亿元,增长3.0%,其中工业增加值606.3亿元,增长3.0%, 第三产业增加值1952.9亿元,增长3.0%。三次产业结构为1.1:27.5:71.4。
植被
鄞州区植被种类有维管束植被151科、896种,其中蕨类植物24科、92种;稞类植物8科、44种;被子植物19 科、760种;苔藓植物48科、165种。木本植物以壳斗科、樟科、山茶科、木兰科和冬青科居多,其次为蔷薇科、 杜鹃科、豆科、茜草科、金缕梅科、大戟科、忍冬科、木犀科和野莱莉科等。
森林植被属浙闽山丘甜槠、木荷林区,是典型的常绿阔叶林地带。区内主要树种针叶树有马尾松、黑松、杉 木、金钱松、湿地松、火矩松、雪松、水杉、池杉、落羽杉、柳杉、侧柏、罗汉松、日本扁柏等,阔叶树有木荷、 枫香、枫杨、檫树、香樟、银杏、女贞、珊瑚、麻栎、苦楝、杨、柳等,灌木树种有栎类、杜鹃、乌饭、桤子、 木姜子等:竹类有毛竹、淡竹、刚竹、角竹、雷竹,经济树种有柑橘、杨梅、枇杷、桃、柿、李、梨、板栗、榧 树、乌柏、油桐、油茶等,花木类有广玉兰、茶花、五针松、樱花、红枫等。
鄞州区本级(简称区本级)地区生产总值2355.1亿元,增长2.6%。三次产业增加值分别为30.5、632.6和 1692.0亿元,增长3.9%、1.4%和3.1%,其中工业增加值512.4亿元,增长1.2%,三次产业结构为 1.3:26.9:71.8。
财政
2021年,鄞州区(含高新区)财政总收入494.4亿元,增长8.3%,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94.2亿元,增长7.6%。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增长15.1%,利税总额186.7亿元,增长19.9%,利润总额145.0亿元,增长25.6%。全社 会用电量109.1亿千瓦时,增长13.5%,其中工业用电量51.8亿千瓦时,增长11.7%。固定资产投资增长7.3%,其 中,项目投资和房地产开发投资分别增长17.5%和3.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64.3亿元,增长9.7%,其中,限 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385.9亿元,增长13.7%。外贸进出口总额2455.7亿元,增长15.8%,其中,出口额1829.9亿 元,增长18.5%,进口额625.7亿元,增长8.7%;合同利用外资13.4亿美元,增长163.4%,实际利用外资6.7亿美 元,增长30.4%。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余额分别为和亿元,增长13.6%和13.5%,其中人民币存、贷款余额分 别为9664和亿元,增长16.3%和11.1%。
长三角考察报告调查报告

长三角考察报告调查报告长三角考察调研报告 10 月 28 日至 11 月 7 日,市政府办考察组一行4 人,赴“长三角”地区考察,先后到了浙江、上海、江苏、安徽等省市的一些沿江地区,主要看了苏州、扬州、南京、芜湖等城市。
苏州毗邻上海,辖 7 区 5 市,总面积 8488 平方公里,总人口 584 万;扬州地处长江北岸,辖 3 区 3 市 1 县,总面积 6638 平方公里,总人口 470 万;南京是江苏省会,副省级城市,总面积 6597 平方公里,户籍人口 572 万;芜湖位于安徽省东南部,辖三县两区,总面积 3317 平方公里,总人口230 万。
总的来看,这几个城市的经济发展各具特色,其发展模式,在江苏、安徽两省,乃至在全国,都有比较强的代表性,给了我们很深的印象和启示。
录为以下一些方面,以为借鉴。
(一)发展的客观依据与主观努力。
苏州,古代与杭州并称天堂。
我们也不能不为其今天的发展和变化而惊叹。
统计表明,苏州一个地级市,以占全国0.9‰的国土面积和4.5‰的人口,创造了占全国4%的生产总值、5%的财政收入、7.7%的外贸总额。
2003 年,苏州的国内生产总值在全国地级以上城市中位居第五,仅次于上海、北京、广州、深圳;工业总产值位居第二,仅次于上海;地方财政普通预算收入位居第六,仅次于上海、北京、深圳、广州、天津。
现在不用说地级城市,就是副省级城市、直辖市,普通的也难以和苏州一比,特殊是苏州的新加坡工业园区,其建设和发展,彻底是新的模式。
苏州的发展靠什么?可能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他们搞经济研究的同志分析,苏州的发展主要靠三条:一是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
紧邻上海,浦东搞开辟,大项目到了浦东,中小项目感到在上海成本高,到周边一看,被苏州留住。
二是上世纪七十年代到八十年代,乡镇企业的发展打下了工业经济的基础。
他们那时候形成的四大名品牌,孔雀电视机、春花吸尘器、香雪海冰箱、长城电扇,现在都已经和世界 500 强企业合资。
41宁波市鄞州区城乡空间布局规划...

第一章项目概况1.宁波市鄞州区概况1.1 区位鄞州区位于以上海为核心的长江三角洲经济圈南翼,浙江省东部沿海。
疆域在东径121°08′-121°54′,北纬29°37′-29°57′之间。
版图轮廓呈蝴蝶状,从东、西、南三面紧围宁波老市区,西北与西部与余姚接壤,南部紧邻奉化,东南临象山港与象山隔水相望。
东西向最大长度74公里,南北最大宽度32.3公里。
区界周长269公里,其中有海岸线25.66公里。
全区总面积1380.54平方公里,其中陆地面积1327.04平方公里,象山港水域面积53.5平方公里。
1.2 自然概况鄞州区境内的大地构造属闽浙地盾的东北部,地层分布以中生代的火山岩居多。
境内地貌东南部与西部为丘陵与山地,中部为宽广的平原,总形势呈马鞍形。
东南部丘陵山地面积为375.48平方公里,有太白、福泉、金峨诸山,以太白山最高,主峰高程海拔656.9米。
西部丘陵山地面积353.98平方公里,属于括苍山系天台山脉的四明山,绵亘数县,从西向东插入本区西部,层峦迭嶂,诸峰雄峙,最高峰奶部山海拔高程915米。
中部位为奉化江两岸,总面积532.60平方公里,并以奉化江为界分为鄞东南平原和鄞西平原两部分。
这里平畴无垠,绿原广袤,河渠如网。
鄞州区海域分布于区域的最东端,属象山港海湾的一部分,其东北为北仑区海域,西南为奉化市海域,东南为象山县海域。
鄞州区地处低纬度带,属北亚热带与中亚热带过渡区域的季风气候区,因濒临东海又带有海洋性气候特征。
本地四季分明,夏无酷热,冬无严寒,热量较充足,雨量丰沛,冬夏季风交替显著。
全年无霜期238天,年平均气温16.2℃。
年平均降水量1386.2毫米,总蒸发量1303.4毫米,相对湿度82%。
本区主要灾害性天气有台风、暴雨、久雨、伏旱、寒潮和霜冻等。
1.3 资源概况鄞州区土壤大体可分三类:东南部沿海地区多盐碱土,宜种棉花;中部平原地区属水稻土,适合种水稻、席草等;西部山区多黄壤,缺少有机质,宜种茶叶、竹木、果树、杂粮。
浙江省宁波余姚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与支出数据研究报告2019版

浙江省宁波余姚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与支出数据研究报告2019版前言本报告主要收集权威机构数据如中国国家统计局,行业年报等,通过整理及清洗,从数据出发解读宁波余姚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与支出现状及趋势。
宁波余姚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与支出数据研究报告相关知识产权为发布方即我公司天津旷维所有,其他方引用我方报告均需要注明出处。
宁波余姚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与支出数据研究报告深度解读宁波余姚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与支出核心指标从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等不同角度分析并对宁波余姚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与支出现状及发展态势梳理,相信能为你全面、客观的呈现宁波余姚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与支出价值信息,帮助需求者提供重要决策参考及借鉴。
目录第一节宁波余姚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与支出现状 (1)第二节宁波余姚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指标分析 (3)一、宁波余姚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现状统计 (3)二、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现状统计 (3)三、宁波余姚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占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重统计 (3)四、宁波余姚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16-2018)统计分析 (4)五、宁波余姚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17-2018)变动分析 (4)六、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16-2018)统计分析 (5)七、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17-2018)变动分析 (5)八、宁波余姚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6 第三节宁波余姚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指标分析 (7)一、宁波余姚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现状统计 (7)二、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现状统计分析 (7)三、宁波余姚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占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统计分析 (7)四、宁波余姚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016-2018)统计分析 (8)五、宁波余姚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017-2018)变动分析 (8)六、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016-2018)统计分析 (9)七、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017-2018)变动分析 (9)八、宁波余姚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同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10图表目录表1:宁波余姚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与支出现状统计表 (1)表2:宁波余姚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现状统计表 (3)表3: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现状统计表 (3)表4:宁波余姚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占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重统计表 (3)表5:宁波余姚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16-2018)统计表 (4)表6:宁波余姚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4)表7: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16-2018)统计表 (5)表8: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5)表9:宁波余姚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17-2018)变动对比统计表6表10:宁波余姚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现状统计表 (7)表11: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现状统计表 (7)表12:宁波余姚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占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统计表 (7)表13:宁波余姚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016-2018)统计表 (8)表14:宁波余姚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8)表15: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016-2018)统计表 (9)表16: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9)表17:宁波余姚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同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017-2018)变动对比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10)。
赴浙江学习考察报告

赴浙江学习考察报告篇一:赴浙江考察报告隆阳区局赴浙江考察学习报告‘考察组(2021年10月25日)为全面深入开展“桥头堡建设,隆阳怎么办”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进一步开阔思路,创新招商引资方式,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提高对外来投资企业的服务水平。
10月15日至11月21日,我局组织考察团,在副局长段克丽的带领下,赴浙江金华、义乌、海宁三地,就工业园区建设、招商引资项目和区域经济发展进行考察,其中重点考察了海宁经编工业园、义乌国际小商品批发市场、中国皮革城、浙江茂华投资集团。
这次考察时间虽然是走马观花,但收获很大,既有感性的体会更有理性的认识,考察组全体同志在思想上都受到了一次强烈的震撼,责任感、压力感和危机感空前增强。
现将考察情况报告如下:一、基本情况金华市是浙江省工业强市。
金华充分发挥现有加工制造业的特色优势,实行量的扩张与质的提升并举,传统产业改造提高与高新技术产业加快发展并举,着力培育产业集群。
强化自主创新能力,强化民营经济与外资的融合发展,加快建设浙中先进制造业基地。
着力推动大中型优势专业市场对产业的带动作用,以市场国际化促进经济国际化,以市场优势强化产业优势,以市场影响力提升城市产业竞争力,充分发挥市场优势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全方位带动作用。
考察组在金华市重点考察了浙江茂华投资集团,就针对在我区投资建设的保山国际商贸城项目的地域条件、资源条件及相关招商引资政策开展了讨论及对接。
董事长陈小华承诺派人在11月28日前完成在保山的公司注册,争取12月18日进行项目开工奠基仪式。
义乌市积极扶优扶强扶特,壮大优势行业、规模企业和优势产品,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企业和产品,培育出服装、饰品、拉链、毛纺、针织、印刷、制笔、工艺品、化妆品、玩具等一批优势行业和产品,形成了具有区域特色的块状经济。
考察团主要考察了义乌小商品批发市场,对其运行管理模式和经济发展模式进行了调查。
海宁经济发达,是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之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江省宁波鄞州区土地面积和财政总收入数据专题报告
2019版
序言
宁波鄞州区土地面积和财政总收入数据专题报告从土地面积,财政总收入等重要因素进行分析,剖析了宁波鄞州区土地面积和财政总收入现状、趋势变化。
借助对数据的发掘及分析,提供一个全面、严谨、客观的视角来了解宁波鄞州区土地面积和财政总收入现状及发展趋势。
宁波鄞州区土地面积和财政总收入专题报告数据来源于中国国家统计局等权威部门,并经过专业统计分析及清洗而得。
宁波鄞州区土地面积和财政总收入数据专题报告以数据呈现方式客观、多维度、深入介绍宁波鄞州区土地面积和财政总收入真实状况及发展脉络,为需求者提供必要借鉴及重要参考。
目录
第一节宁波鄞州区土地面积和财政总收入现状 (1)
第二节宁波鄞州区土地面积指标分析 (3)
一、宁波鄞州区土地面积现状统计 (3)
二、全省土地面积现状统计 (3)
三、宁波鄞州区土地面积占全省土地面积比重统计 (3)
四、宁波鄞州区土地面积(2016-2018)统计分析 (4)
五、宁波鄞州区土地面积(2017-2018)变动分析 (4)
六、全省土地面积(2016-2018)统计分析 (5)
七、全省土地面积(2017-2018)变动分析 (5)
八、宁波鄞州区土地面积同全省土地面积(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 (6)
第三节宁波鄞州区财政总收入指标分析 (7)
一、宁波鄞州区财政总收入现状统计 (7)
二、全省财政总收入现状统计分析 (7)
三、宁波鄞州区财政总收入占全省财政总收入比重统计分析 (7)
四、宁波鄞州区财政总收入(2016-2018)统计分析 (8)
五、宁波鄞州区财政总收入(2017-2018)变动分析 (8)
六、全省财政总收入(2016-2018)统计分析 (9)
七、全省财政总收入(2017-2018)变动分析 (9)
八、宁波鄞州区财政总收入同全省财政总收入(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 (10)
图表目录
表1:宁波鄞州区土地面积和财政总收入现状统计表 (1)
表2:宁波鄞州区土地面积现状统计表 (3)
表3:全省土地面积现状统计表 (3)
表4:宁波鄞州区土地面积占全省土地面积比重统计表 (3)
表5:宁波鄞州区土地面积(2016-2018)统计表 (4)
表6:宁波鄞州区土地面积(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4)
表7:全省土地面积(2016-2018)统计表 (5)
表8:全省土地面积(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5)
表9:宁波鄞州区土地面积同全省土地面积(2017-2018)变动对比统计表 (6)
表10:宁波鄞州区财政总收入现状统计表 (7)
表11:全省财政总收入现状统计表 (7)
表12:宁波鄞州区财政总收入占全省财政总收入比重统计表 (7)
表13:宁波鄞州区财政总收入(2016-2018)统计表 (8)
表14:宁波鄞州区财政总收入(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8)
表15:全省财政总收入(2016-2018)统计表 (9)
表16:全省财政总收入(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9)
表17:宁波鄞州区财政总收入同全省财政总收入(2017-2018)变动对比统计表(比上年增
长%)10表17:宁波鄞州区财政总收入同全省财政总收入(2017-2018)变动对比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10)
第一节宁波鄞州区土地面积和财政总收入现状
宁波鄞州区土地面积和财政总收入现状详细情况见下表(2018年):表1:宁波鄞州区土地面积和财政总收入现状统计表
第二节宁波鄞州区土地面积指标分析
一、宁波鄞州区土地面积现状统计
表2:宁波鄞州区土地面积现状统计表
二、全省土地面积现状统计
表3:全省土地面积现状统计表
三、宁波鄞州区土地面积占全省土地面积比重统计分析表4:宁波鄞州区土地面积占全省土地面积比重统计表
四、宁波鄞州区土地面积(2016-2018)统计分析
表5:宁波鄞州区土地面积(2016-2018)统计表
五、宁波鄞州区土地面积(2017-2018)变动分析
表6:宁波鄞州区土地面积(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六、全省土地面积(2016-2018)统计分析
表7:全省土地面积(2016-2018)统计表
七、全省土地面积(2017-2018)变动分析
表8:全省土地面积(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八、宁波鄞州区土地面积同全省土地面积(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表9:宁波鄞州区土地面积同全省土地面积(2017-2018)变动对比表(比
上年增长%)
第三节宁波鄞州区财政总收入指标分析
一、宁波鄞州区财政总收入现状统计
表10:宁波鄞州区财政总收入现状统计表
二、全省财政总收入现状统计分析
表11:全省财政总收入现状统计表
三、宁波鄞州区财政总收入占全省财政总收入比重统计分析表12:宁波鄞州区财政总收入占全省财政总收入比重统计表
四、宁波鄞州区财政总收入(2016-2018)统计分析
表13:宁波鄞州区财政总收入(2016-2018)统计表
五、宁波鄞州区财政总收入(2017-2018)变动分析
表14:宁波鄞州区财政总收入(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六、全省财政总收入(2016-2018)统计分析
表15:全省财政总收入(2016-2018)统计表
年份指标数量(亿元)
七、全省财政总收入(2017-2018)变动分析
表16:全省财政总收入(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八、宁波鄞州区财政总收入同全省财政总收入(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
表17:宁波鄞州区财政总收入同全省财政总收入(2017-2018)变动对比表(比上年增长%)
2018 6.08% 1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