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模块一信息技术基础及计算机软硬件系统
云南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信息技术复习资料全

目录模块一:信息技术基础模块二:计算机系统的硬件和软件模块三:计算机安全模块四:Windows操作系统模块五:网络基础模块七:数据处理模块六:文字处理的基本知识演示文稿的应用:一、word文字处理操作题二、数据处理操作题(Excel 电子表格题)三、多媒体作品制作操作题(powerpoint 制作题)模块一信息技术基础一、信息1、信息无处不在,它遍布于自然界、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
2、定义:信息是反映一切事物属性及动态的消息、情报、指令、数据和信号中所包含的容。
3、信息的表现形式是:声音、语言、文字、图形图像、视频、符号等。
4、承载信息的工具是信息的载体,比如,纸、收音机等5、物质、能量、信息是构成世界的三大要素。
二、信息的基本特征:载体依附性、传递性、共享性、时效性、可伪性、价值性等。
1、信息具有载体依附性:①信息是不可能独立存在的,必须依附于某种载体。
例如:交通标志依附于路牌,以符号表现信息;报纸依附于纸,以文字表现信息;广播、电视依附于电磁波,以声音、视频表现信息。
②同一个信息可以依附于不同的载体。
例如:起床的信息既可以通过闹钟的铃声,也可以通过别人叫醒。
文字信息既可以印刷在纸上,也可以刻在石碑上,还可以记录在计算机的外存储器中。
由于信息的载体依附性、使得信息还具有可存储性、可传递、可转换性。
2、信息具有共享性:信息可被多次重复使用,不会损耗和消失。
例如:奥运会的比赛直播,使得全球可以同时接收该直播信息,了解比赛情况。
3、信息具有时效性:信息往往反映的只是事物某一特定时刻的状态,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
例如:天气预报、交通地图、兑奖发票、股票等都有很强的时效性。
4、信息的价值相对性:对不同的信息接收者,信息的价值是不同的,这与信息接收者的需求密切相关,也于信息接收者的素质有关。
例如:对于一个准备到外地的旅游者来说,旅游目的地的各种信息,如旅游资源、气象等对他们来说非常重要;而对于一个只在本地居住的人来说,外地的气象信息可能根本没有用。
信息技术基础模块

中央处理器(CPU)
执行计算机指令和处理数据的核 心部件,包括运算器和控制器两 部分。
总线与接口
用于连接各个部件,实现数据传 输和通信。
计算机硬件设备的种类与功能
显卡
处理图形数据,将CPU传来的 数据转换为显示器可以识别的 格式,并输出到显示器上。
网卡
实现计算机与局域网或广域网 的连接,进行数据交换和通信 。
销和个性化推荐。
电子支付
通过电子支付方式,如支付宝、微信 支付等,实现安全、快捷的在线交易 。
供应链管理
借助信息技术手段,优化供应链管理 流程,提高库存周转率、降低物流成 本等。
信息技术在教育与培训中的应用
在线教育平台
搭建在线教育平台,如网易云课堂、腾讯课堂等,为学生提供丰富的 在线课程和学习资源。
维护
定期更新软件版本以修复漏洞和提升性能,及时 备份重要数据以防丢失,保持计算机系统的稳定 性和安全性。
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法
遇到软件故障或问题时,可以尝试重新启动软件 、卸载并重新安装、查看帮助文档或寻求技术支 持等方法进行解决。
04
网络技术基础
网络的基本概念与分类
网络定义
网络是由若干节点和连接这些节点的链路构成,表示诸多对象及其相互联系。
从计算机的出现到互联网的普及 ,再到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 能等技术的兴起,信息技术经历 了不断的发展和变革。
信息技术的重要性
提高生产效率
通过自动化和优化生产流程,信息技 术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增 强企业竞争力。
改变生活方式
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 面面,如在线教育、远程办公、电子 商务等,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信息技术在办公自动化中的应用
信息技术基础知识

模块一信息技术基础一、信息与信息技术1、信息含义信息,就是人类的一切生存活动和自然存在所传达出来的消息。
一切存在都有信息。
用语言、文字、符号、情景、图像、声音等所表示的内容统称为信息。
对人类而言,人的五官生来就是为了感受信息的,它们是信息的接收器,它们所感受到的一切,都是信息。
然而,大量的信息是我们的五官不能直接感受的,人类正通过各种手段,发明各种仪器来感知它们,发现它们。
信息以物质介质为载体,传递和反映世界各种事物存在的方式和运动状态的表征。
信息就是指以声音、语言、文字、图像、动画、气味等方式所表示的实际内容。
信息无处不在,信息、物质和能量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资源。
信息、物质和能量构成了世界的三大要素。
2、信息一般形态有文本、数据,声音、图像4种。
这4种形态可以相互转化,例如,照片被传送到计算机,就把图像转化成了数字。
3、信息的基本特征1)信息必须依附于某种载体。
信息部是要以某种形式(如文字、声音、图片,视频、符号等)表现出来,同时这些形式必须依附在一定的物质载体之上。
声音、文字、语言、图像、动画、气味是信息的载体。
由于信息的载体依附性,使得信息还具有可存储,可传递,可转换的特性。
2)信息有共享性。
包括硬件,软件,资源的共享。
如,多台电脑共用一台打印机。
学校机房里,学生机访问教师机上已共享的资源。
3)信息有时效性。
如天气预报、股票都有很强的时效性。
比如发票兑奖过期无效等。
4)信息的价值是相对的。
如天气预报只对出门的人有用,对不出门的人无价值。
5)信息有可伪性。
4、什么是信息技术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简称IT。
现代信息技术包括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
概念:信息的获取、理解、加工、处理、保存、传播过程中所用的方法、手段、工具的统称。
凡是能扩展人的信息功能的技术,都是信息技术。
它主要是指利用电子计算机和现代通信手段实现获取信息、传递信息、存储信息、处理信息、显示信息、分配信息利用信息等相关技术。
信息技术基础模块的组成要素

信息技术基础模块的组成要素信息技术基础模块是指构成信息技术基础的一系列基本组成部分,它们共同构建了现代信息时代的基础。
信息技术基础模块通常包括硬件、软件和网络三个重要组成要素。
本文将分别介绍这三个要素的含义和作用。
1. 硬件硬件是信息技术基础模块中最直接的部分,它包括计算机、服务器、存储器、输入输出设备等物理设备。
这些硬件设备通常由各种电子元器件组成,它们负责数据的输入、处理和输出。
其中,计算机是信息技术中最为重要的一种硬件设备,它能够执行各种复杂的计算和数据处理任务。
另外,服务器是一个专门用来提供网络服务的计算机,通常能够同时处理多个用户的请求。
存储器则用于存储计算机中的数据和程序,具有存储容量大、读写速度快的特点。
输入输出设备则用于和外部协同工作,例如键盘、鼠标、显示器、打印机等。
2. 软件软件是指计算机程序和相关的数据,它是信息技术基础模块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软件可以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两大类。
系统软件是指操作系统和相关的工具软件,它们提供了计算机硬件和其他软件之间的接口,管理计算机的硬件资源,为其他应用软件提供了运行环境。
应用软件则是为特定任务或用户需求而开发的软件,包括文字处理软件、图像处理软件、数据库软件、游戏软件等。
软件可以被安装在计算机的硬盘上,并通过计算机的操作系统来进行加载和运行。
软件开发的过程包括需求分析、软件设计、编码实现、测试和维护等多个阶段。
3. 网络网络是信息技术基础模块中连接和交流的关键要素。
它通过物理或无线的方式将计算机、服务器和其他设备连接在一起,使它们能够相互通信和共享资源。
网络可以分为局域网、地区网和广域网等不同规模的类型。
局域网是在较小的范围内建立的网络,通常用于家庭、办公室或学校等场所。
地区网则是连接多个局域网的网络,通常用于城市或地区内的连接。
广域网则是连接不同地区或国家的网络,通常用于实现远程通信和资源共享。
网络对于信息的传输和存储起着重要的作用,它承载着互联网的基础架构,使得信息可以在全球范围内快速传播。
《信息技术(基础模块)》01 信息技术应用基础

《信息技术(基础模块)》01 信息技术应用基础《信息技术(基础模块)》01 信息技术应用基础1.课程介绍1.1 课程目标1.2 课程大纲1.3 学习资源2.计算机硬件和软件基础2.1 计算机组成2.2 计算机操作系统2.3 计算机网络基础2.4 数据库基础3.信息系统与信息化应用3.1 信息系统概述3.2 信息化基础3.3 企业信息化管理3.4 信息化建设4.网页设计与开发基础4.1 网页设计原理4.2 基础4.3 CSS基础4.4 JavaScript基础5.数据库设计与管理基础5.1 数据库设计原理5.2 数据模型与关系数据库 5.3 SQL语言基础5.4 数据库管理与维护6.信息安全与网络安全基础6.1 信息安全概述6.2 网络安全基础6.3 信息安全管理6.4 安全防护措施7.信息技术的伦理与法律7.1 信息技术伦理7.2 信息技术法律法规7.3 个人隐私与信息保护7.4 数据安全与保护8.信息技术与社会8.1 信息技术发展对社会的影响8.2 信息技术与教育8.3 信息技术与医疗8.4 信息技术与商业附件:1.课程大纲2.网页设计案例3.SQL语言示例代码4.安全防护措施手册法律名词及注释:1.信息技术:指利用计算机、通信和其他信息技术手段对信息进行处理、存储、检索、传输和利用的过程。
2.信息化:指在组织、企事业单位的经营与管理活动中大量使用计算机系统和信息技术手段,从而提高工作效率、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的过程。
3.数据库:指按照一定的数据模型,将大量相关数据集中存放,并通过计算机系统进行管理和维护的集成数据集合。
4.信息安全:指对信息的机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进行保护,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使用、泄露、破坏和干扰。
5.数据安全:指对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保护,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修改、删除和泄露。
6.个人隐私:指个人的个人身份、财产状况、家庭情况、婚姻状况等不愿公开的个人信息。
7.信息保护:指对信息进行保密、完整性和可用性的综合保护措施,包括技术手段和管理制度。
信息技术基础模块(上册)(修订版)教案

信息技术基础模块(上册)(修订版)教案教学目标:1.理解信息技术基础的概念和重要性;2.学习计算机硬件、软件和网络的基本知识;3.掌握计算机的操作和基本应用技能;4.培养信息技术的基本素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信息技术基础概述a.信息技术基础的定义和意义b.信息技术基础的研究内容和方法论2.计算机硬件基础知识a.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b.中央处理器(CPU)和内存的功能和原理c.存储设备和输入输出设备的分类和特点d.主板和扩展插槽的作用和使用方法3.计算机软件基础知识a.操作系统的概念和功能b.常用的操作系统和其特点c.常用的应用软件和其功能d.网络安全软件和其作用4.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a.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和分类b.网络的拓扑结构和通信方式c.互联网的概念和组成d.常用的网络协议和其功能教学步骤:第一节课:1.导入: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什么是信息技术基础,为什么学习信息技术基础很重要。
2.呈现:介绍信息技术基础概述的内容,并展示相关实例和案例来说明其应用。
3.概念学习:学习信息技术基础的定义和意义,以及其研究内容和方法论。
第二节课:1.导入:复习上节课所学的内容,并进行相关问题的讨论和思考。
2.呈现:介绍计算机硬件基础知识的内容,并展示相关实例和案例来说明其应用。
3.概念学习:学习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以及中央处理器(CPU)和内存的功能和原理。
第三节课:1.导入:复习上节课所学的内容,进行相关问题的讨论和思考。
2.呈现:介绍计算机软件基础知识的内容,并展示相关实例和案例来说明其应用。
3.概念学习:学习操作系统的概念和功能,以及常用的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的特点和功能。
第四节课:1.导入:复习上节课所学的内容,进行相关问题的讨论和思考。
2.呈现:介绍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的内容,并展示相关实例和案例来说明其应用。
3.概念学习:学习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和分类,以及网络的拓扑结构和通信方式。
第五节课:1.导入:复习上节课所学的内容,进行相关问题的讨论和思考。
信息技术基础及计算机软硬件系统

关系模型的基本概念
关系模型由关系数据结构、关系操作集合和关系完整性约 束三部分组成。
关系数据结构
在关系模型中,现实世界的实体以及实体间的各种联系均用关系来表示。在用 户看来,关系模型中数据的逻辑结构是一张二维表,它由行和列组成。
关系操作
关系模型给出了关系操作的能力,但不对RDBMS语言给出具体的语法要求。关 系模型提供了丰富的关系操作,但基本操作主要有选择、投影和连接三种。
深度学习的常用模型
卷积神经网络(CNN)、循环神经网络(RNN)、 长短期记忆网络(LSTM)等。
深度学习的训练和优化方 法
反向传播算法、梯度下降算法、Adam优化 算法等。
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的应用前景
智能家居
通过语音识别、图像识别等技术,实 现家居设备的自动化和智能化。
智能医疗
通过数据分析、图像识别等技术,提 高医疗诊断的准确性和效率。
数据库的基本概念
• 数据:描述事物的符号记录称为数据。数据的种类有数字、文字、图形、图像 、声音、正文等。数据与其语义是不可分的。
• 数据库:数据库是长期存储在计算机内、有组织的、可共享的大量数据的集合 。数据库中的数据按一定的数据模型组织、描述和存储,具有较小的冗余度、 较高的数据独立性和易扩展性,并可为各种用户共享。
输入输出设备的性能指标:分辨率、打印速度等
计算机硬件系统的性能指标
运算速度
MIPS、FLOPS等
存储容量
Byte、KB、MB、GB、TB等
I/O速度
数据传输速率等
可靠性
MTBF(平均无故障时间)等
03 计算机软件系统
系统软件
操作系统
管理和控制计算机硬件 及软件资源,提供用户 与计算机之间的接口。
2024版《信息技术基础》课件

网络通信支持单向传输和双向传输, 包括单播、广播和组播等多种传输 方式。
常见网络通信设备与协议
网络通信设备
常见设备包括路由器、交换机、 集线器、网卡等,用于实现网络
连接和数据传输。
网络协议
常见协议包括TCP/IP、HTTP、 FTP、SMTP、POP3等,用于规 定网络通信中的数据传输格式和
数据库特点
数据共享性高、数据冗余 度低、数据独立性高、数 据安全性好等。
大数据存储与处理技术
大数据存储
01
针对海量数据的存储需求,采用分布式存储技术将数据分散存
储在多个节点上,提高存储效率和可靠性。
大数据处理技术
02
包括分布式计算、并行计算、数据挖掘等技术,用于对海量数
据进行高效处理和分析。
大数据应用
《信息技术基础》 课件
目录
• 信息技术概述 • 计算机系统组成 • 网络通信基础 • 数据处理与存储技术 • 办公软件应用技能 • 多媒体技术应用 • 信息系统开发与管理
01
信息技术概述
信息与信息技术定义
信息
信息是对事物属性、状态或关系的描 述,是用来消除不确定性或降低熵的 数据。它可以以文字、数字、图像、 声音等多种形式存在。
用于存储数据和程序,包括内存和外 存。内存速度快,但容量有限;外存 速度慢,但容量大。
输入设备
用于将数据和信息输入到计算机中, 如键盘、鼠标、扫描仪等。
输出设备
用于将计算机处理后的结果输出,如 显示器、打印机等。
计算机软件系统
系统软件
负责管理计算机硬件和软件资源, 包括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等。
外部设备配置及扩展能力 指计算机与外部设备的连接能力和扩 展槽的数量。外部设备配置越丰富, 计算机的功能越强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信息技术)模块一信息技术基础及计算机软硬件系统模块壹:信息技术基础及计算机软硬件系统1、理解信息及信息技术的概念、特点、信息和数据的不同;了解信息处理及信息技术的应用。
2、了解计算机发展的几个主要阶段及发展趋势。
3、关于计算机中信息的表示。
(1)知道计算机中为什么采用二进制;(2)掌握二进制和十进制之间的相互转换;(3)了解信息于计算机中的表示方法(字符和汉字的编码);(4)理解数据的存储单位(位、字节、字)及相互之间的换算关系。
4、掌握硬件系统的结构:CPU(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内存(ROM、RAM)、外存(硬盘、光盘、闪盘、软盘)}、输入设备、输出设备;掌握常用硬件设备的工作特点及作用。
5、理解什么是计算机软件;掌握计算机软件的分类;能够区分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理解计算机的简单工件原理(冯·诺依曼型计算机原理)。
6、了解计算机病毒的概念、特征(隐蔽性、潜伏性、传染性、激发性、破坏性)及壹般的防治方法。
计算机病毒的概念:是壹种干扰计算机系统正常工作和破坏程序、数据的,能潜伏和自行繁衍、传播的人为编制的特殊程序。
防治方法:不随便使用外来软件;对外来软盘必须先查毒后使用;不要于计算机上玩电子游戏;不要用非原始软盘引导系统,做到专盘专用;重要软件或数据必须要有备份;系统盘和重要文件要加以写保护;不要使用盗版光盘;给计算机系统安装病毒防火墙;定期对硬盘作检查;于互联网上下载软件和数据后,必须首先进行病毒检查。
使用计算机的道德规范:1、提倡文明用机,培养良好习惯;2、尊重知识产权,使用合法软件。
模块二:WINDOWS操作系统1、简介。
了解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及其分类,掌握WIN98操作系统的启动和退出,了解WIN98桌面的组成,掌握鼠标操作及任务栏和“开始”菜单的使用方法。
2、汉字输入。
掌握汉字输入的基本方法。
3、窗口及菜单。
掌握:(1)控制菜单按钮;(2)标题栏;(3)菜单栏;(4)活动窗口切换;(5)多任务和多窗口。
4、文件和文件夹。
熟练运用“我的电脑”或“资源管理器”进行文件(夹)的操作,内容包括:(1)文件(夹)的选定;(2)文件(夹)的浏览;(3)新建文件(夹);(4)文件(夹)的重命名;(5)文件(夹)的复制、移动、删除;(6)文件(夹)的查找;(7)回收站及其应用;(8)设置文件(夹)的属性。
5、控制面板。
了解它的基本功能:会“显示属性”设置、“时间和日期设置”及“安装和删除”程序的应用。
6、附件。
了解附件中记事本或写字板、画图等常用程序的使用方法。
模块三:文字处理1、WORD简介。
熟练掌握WORD的启动和关闭操作;了解WORD窗口界面;熟练掌握创建、打开、保存文档的方法。
2、文本的编辑。
熟练掌握:(1)特殊符号和公式的输入;(2)选定文本;(3)移动、复制和删除文本;(4)查找和替换;(5)文字的修饰;(6)段落设置;(7)页面设置;(8)插入页码;(9)分栏排版。
3、表格制作。
掌握:(1)创建表格;(2)编辑表格。
包括:选定、插入、删除、合且和拆分表格,行列的增加和删除、行高和列宽的调整。
4、插入对象。
掌握:(1)插入剪贴画、图片和艺术字的方法;(2)设置插入对象的格式和对象的编辑。
模块四:网络基础及其应用1、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知识。
应该:(1)了解网络的概念、基本功能、分类和计算机网络协议;(2)了解Internet的基本概念、发展及提供的服务;(3)理解IP地址、域名及统壹资源定位符的含义;(4)了解接入因特网的俩种基本方式,且初步学会拔号方式上网2、信息浏览及下载。
学会:(1)学会使用IE浏览器进行网页浏览、信息搜索;(2)掌握信息下载(图片、文字、文件、网页)的方法。
3、电子邮件的概念、格式、收发邮件。
4、因特网的其它应用。
初步学会利用网络学习的方法。
信息技术会考总复习题第壹部分基础题壹、单选题:(每题只有壹个正确答案)1、于WIN2000中要选中不连续的文件或文件夹,先用鼠标左击第壹个,然后按住()键,用鼠标左击要选择的各个文件或文件夹。
A.AltB.ShiftC.CtrlD.Esc2、INTERNET的传输协议是由壹组()协议组成。
A.TCPIPXB.IPXIPC.TCPFTPD.TCPIP3、WORD中显示有页号、节号、页数、总页数号的是()A.常用工具栏B.菜单栏C.格式工具栏D.状态栏4、下列关于计算机发展简史正确的说法是()A.世界上第壹台电子计算机属于晶体管计算机B.微型计算机属于计算机发展阶段的第三阶段C.微型计算机的主要元器件是大规模集成电路构成D.计算机根据规模和处理能力能够分为大、小、微型机。
5、关于计算机病毒的说法正确的是()A.计算机病毒分为文件、引导、宏病毒B.用干净软盘引导系统然后杀毒可清除引导病毒C.引导型病毒主要感染可执行文件D.目前防治计算机病毒的技术有特征码扫描和实时监控俩种6、下列不属于计算机硬件的是()A.内存B.CPUC.操作系统D.鼠标7、软盘被写保护后,这时能够进行的操作是()A.只能读不能写B.可读可写C.只能写不能读D.不能读不能写8、WIN2000采用()目录结构组织和管理文件A.树形B.网状C.环形D.层次9、于WORD中如果用户错误的删除了文本,可用常用工具栏中的()按钮将删除的文本恢复到屏幕上。
A.剪切B.粘贴C.撤消D.恢复10、下列有关软盘的说法错误的是()A.软盘应该保存于不易被挤压、污染的地方B.软盘能够定期用酒精或其它消毒水对其进行消毒C.于软盘上不能长期存放数据D.对于重要数据不能用软盘进行保存11、下列设备中,读写速度最快的是()A.硬盘B.RAMC.CD-ROMD.软盘12、下列对于计算机软件和硬件关系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A.软件是硬件功能的扩充B.硬件功能无法用软件实现C.硬件是软件的基础D.计算机系统由硬件和软件组成13、请指出网址中,GOV和CN的含义()A.商业、中国B.政府、中国C.教育、中国D.部门、中国14、下面的E-Mail地址无效的是()A.N.Z@B.Alive@C.ln.ram@ D.wang@fang@15、信息高速公路以()为干线A.电线B.普通电话线C.光纤D.电缆16、WORD文档所保存文件的扩展名是()A.WAVB.DOCC.BMPD.TXT17、学校网络机房属于()A.广域网B.局域网C.互联网D.网际网18、把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的过程叫()A.调制B.解调C.转换D.通讯19、给计算机或WIN2000用户加密码是为了防止()A.未经允许的访问B.病毒入侵C.蓄意盗窃D.意外事故20、二进制数1001所表示的十进制数是()A.7B.8C.9D.1021、于WORD中插入声音文件,应选择“插入”菜单中的()菜单项A.对象B.图片C.图文框D.文本框22、下列项目中,不能称为信息的是()A.电视中播放的奥运会比赛的金牌数B.计算机教科书C.报上登载的火箭发射成功的消息D.各班各科成绩23、于WORD编辑状态下,要删除某壹被选中的区域,能够按()A.BackspaceB.AltC.ShiftD.Ctrl24、要给整个页面加壹个花纹效果的边框,应该于“格式”菜单中单击“边框和底框”命令,然后()A.单击“边框”选项页,选择“设置”下的“三维”项B.单击“页面边框”选项,选择“线型”下的“艺术”项C.单击“底纹”选项,选择“图案”下的“式样”项D.单击“边框”选项页,选择“设置”下的“自定义”项25、壹个字节由二进制数中的()个位组成A.1B.2C.4D.826、IP地址是由壹组()位的二进制数组成A.8B.16C.32D.427、关于“文件”“文件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俩者均能重命名B.文件名壹般包括主文件名和扩展名,文件夹则没有扩展名C.删除文件夹之前必须先删除该文件夹下面的文件D.文件夹是方便管理文件的壹种方式28、下列不属于INTERNET信息服务的是()A.远程登录B.文件传输D.电子邮件C.网上邻居29、下列关于计算机病毒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计算机病毒是壹种特殊的系统软件B.加装防病毒卡的计算机不会感染病毒C.病毒能够通过计算机网络迅速传播D.杀毒软件能清除所有的病毒30、世界上第壹台电子计算机称为()A.ENIACB.NaeicC.EdvacD.Ineac31、WIN2000中,于菜单或菜单选项中,呈灰暗色的选项壹般表示()A.于当前状态下不起作用B.系统运行发生故障C.这些选项的处理程序没有装入D.处理程序本身有缺陷32、计算机的内存容量通常是指()A.RAM的容量B.RAM和ROM的总和C.软盘和硬盘的总和D.RAM、ROM、软盘、硬盘的容量总和33、于WIN2000中,有关文件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文件名中允许使用空格B.允许使用“$”C.允许使用“*”D.允许使用汉字34、于WIN2000中,采用拨号入网使用的软件是()A.拨号网络B.超级终端C.电话拨号D.之上均不是35、对于信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信息本身是壹些有形物质,如人体、报纸、书等B.信息必须以某种记录形式表示出来,如语音、文字、符号声音等C.信息必须寄存于某种传播媒体之中,如纸张、声波等D.信息于计算机中是以二进制形式存储和处理的36、以下哪个INTERNET主机于地理位置上是属于中国的()A.B.C.D.37、于WINDOWS系统中,拨号上网时除电脑、调制解调器之外,仍需要()A.网卡B.电话线C.电话机D.集线器38、WWW服务的传输协议是()A.HTTPB.FTPC.TCP/IPD.TELNET39、电子计算机最主要的工作特点是()A.高速度B.高精度C.记忆力强D.存储程序和程序控制40、于WIN2000中,关于“回收站”的叙述中,哪壹种是正确的()A.不论从硬盘仍是软盘上删除的文件均能够用“回收站”恢复B.不论从硬盘仍是软盘上删除的文件均不能用“回收站”恢复C.用DEL键从硬盘上删除的文件能够用“回收站”恢复D.用SHIFT+DEL键从硬盘上删除的文件能够用“回收站”恢复41、于WIN2000中,选取某壹菜单项后有“…”的选项,则表示()A.将弹出对话框B.已被删除C.当前不能使用D.该项正于起作用42、计算机执行的指令存放于机器的()中A.控制器B.存储器C.输入/输出设备D.运算器43、关于计算机网络资源共享描述最正确的是()A.共享通信线路B.共享硬件C.共享软件D.共享硬件和软件44、网址http://中的com的含义是()A.商业机构B.科研机构C.教育机构D.政府机关45、计算机能够对声音、图形、图像等进行处理,这属于计算机()方面的应用A.科学计算B.数据处理C.生产过程控制D.嵌入式应用46、WORD程序启动后,自动新建的文件的文件名是()A.文档1B.文件1C.docD.noname47、下列情况最不可能是计算机感染病毒后的症状的是()A.原来运行良好的程序突然出现异常现象或不合理的结果B.计算机的运行速度突然变慢C.程序文件长度增加或信息严重丢失D.浏览网页的速度特别慢48、下列关于1个字节描述正确的是()A.1个字节的存储空间能够容纳壹个半角字符B.1个字节的存储空间能够容纳壹个全角字符C.1个字节的存储空间大小和计算机字长无关D.1个字节等于1024个二进制位49、所谓“祼机”是指()的计算机,壹个完整的计算机系统是()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