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信念的含义与特征

合集下载

第二讲 理想与信念

第二讲  理想与信念

【案例】其实和你一样
其实和你一样 ——上世纪90年代,在一趟开往西
部的火车上,梳着分头、戴着近视眼镜的他看上去朝气 蓬勃,内心却带有微微的彷徨。那时的他严肃乏味,常 常独坐好几个小时不说话。后来转行做主持人,1998年 他第一次主持的电视节目播出时,他发现自己说的话几 乎全被导演剪掉了。他让身为制片人的妻子准备了一个 笔记本,把自己在主持中存在的问题一一记录下来,哪 怕是最细微的毛病都不肯放过,然后逐条探讨、改正。 即使今天其身价已过4亿,成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主持人, 他仍未放弃面"本"思过。
理想的特征
(4)可能性
理想的内容要符合事物发展的客观 规律,具有实现的可能,否则,它就是 空想、幻想。
(5)超前性
未来城市
探测器
理想虽然立足现实,但它又高于现实,是对 已有现实的一种把握和预见。因此,它是指向未 来的,是对未来的憧憬与想象。
理想的类型
从主体上:个人理想、社会理想 从性质上:崇高理想、庸俗理想 从时序上:近期理想、长远理想 从内容上:社会政治理想、道德理想、 职业理想、生活理想
其实和你一样--5年前的他是一个防盗系统安装工程师,依 他的说法,“就是跟水电工差不多的工作”,“有时候装监视系 统要先挖洞,一旦想到歌词就赶快写一下!”当年的他就是这么 边干活边写词,半年积累了两百多首歌词,他选出一百多首装订 成册,寄了100份到各大唱片公司。“我当时估计,除掉柜台小 妹、制作助理、宣传人员的莫名其妙、减半再减半地选择性传递, 只有12.5份会被制作人看到吧,结果被联络的几率只有1%。”其 实那1%就是100%!1997年7月7日凌晨,他正准备去做安装防盗工 作,有人打电话给他,那个人叫吴宗宪,同时走运的还有另一个 无名小卒--周杰伦。从他和周杰伦合作的歌没人要,到要曲不要 词,慢慢地曲词都要,之后单独邀词,但还会有三四个作者一起 写,直到最后指定要他的词。

理想信念的定义和特征

理想信念的定义和特征

理想信念的定义和特征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具有现实可能性的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

对理想涵义的理解,应当把握以下几点:第一,理想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一定社会生产方式的产物。

生产力水平不同,社会实践的深度、广度不同,人们追求的目标也就不同。

第二,理想是人类特有的对自己生命活动的规划。

人能够对自我实践行为的价值取向进行选择,从而来规划自己的生命活动、决定自己的奋斗目标。

这是一种由客观的物质现象所决定的人类特有的精神现象,实际上也就是人生理想的确立和追求。

第三,理想是以客观现实发展的可能性来展示明天的现实,是真善美的有机统一。

科学的理想必须建立在客观现实发展可能性的基础上,以一种历史的必然趋势来展示明天的现实。

理想与空想、幻想不同。

空想尽管也是人们对未来的一种想象,但它是脱离实际的主观臆想,是不可能变为现实的。

幻想虽然反映人们的一定需要和愿望,但一般离现实比较远,不表现为确定的努力追求的目标。

理想是真的,又是善的,也是美的。

第四,理想植根于主体需要与现实需要之间的矛盾。

人类是一个充满需要的特殊群体,而人类对需要的追求是永无止境的。

现实世界只能在相对意义上满足人的需要,而不能从绝对意义上满足所有人的全部需要。

人始终存在着一种不断要求超越现实和自身不完善的强烈愿望,它激发着主体力求超越现实的时间和空间,跨越历史的界限,去探索和追求更加美好的未来。

2、理想的特征:第一,理想具有现实可能性。

从形式上看,理想是主观的精神现象,主体的需要、价值、人生观等影响着理想的形成。

但从内容上看,理想又具有客观的因素。

理想是对客观现实的自觉反映,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它的内容是客观的而不是主观的,它最终是能够实现的。

要想使理想真正变成现实,还需要一定的客观条件和主观努力。

在有些情况下,人们没有实现自己的理想,这并不意味着这些理想不具有现实的可能性,而往往是由于人们的努力不够,或方法不当。

理想信念的含义与特征是什么

理想信念的含义与特征是什么

理想信念的含义与特征是什么?1.理想的含义与特征(1)理想的含义: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有可能实现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的向往与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

(2)理想的特征:①理想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产物。

它必然带着特定历史时代的烙印,在阶级社会中,还必然带着特定阶级的烙印。

②理想源于现实,又超越现实。

理想在现实中产生,但它不是对现状的简单描绘,而是与奋斗目标相联系的未来的现实,是人们的要求和期望的集中表达,它激励着人们在现实生活中一步步地为实现理想目标而奋斗。

(3)理想和空想的比较:科学的理想不同于人们头脑中的空想。

空想尽管也是人们对未来的一种想象,但它是脱离实际的主观臆想,没有实现的可能性。

科学的理想是人的主观能动性与社会发展客观趋势的一致性的反映,它是人们在社会实践基础上,对社会历史发展客观规律的正确把握,因而对人们有着巨大的感召力,对社会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4)理想的分类:理想是多方面和多类型的。

从不同的角度审视,可以把理想划分为许多类型:从理想的性质和层次上划分,理想有科学理想和非科学理想、崇高理想和一般理想等;从理想的时序上划分,理想有长远理想和近期理想等;从理想的对象上划分,理想有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等;从理想的内容上划分,理想有社会政治理想、道德理想、职业理想和生活理想等。

(5)理想的重大作用:理想是现实性和预见性的统一。

一方面,理想是人们一定社会实践的产物,同时它又超越了今天的实践;另一方面,理想必须通过人们的实践活动才能实现,同时它又指明了进一步实践的方向。

2.信念的含义与特征(1)信念的含义:信念是认知、情感和意志的有机统一体,是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心理态度和精神状态。

(2)信念的特征:信念具有高于一般认识的稳定性,人们的某种信念一旦形成,就不会轻易改变。

然而,信念的稳定性也不是绝对的,科学的信念必然会随着客观实际的改变而与时俱进,不断充实、调整和完善,在不断变化的现实考验中变得更加稳定、更加坚强。

理想信念的科学内涵

理想信念的科学内涵

理想信念的科学内涵理想信念是人类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人们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

它不仅影响着个人的成长和发展,也决定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前进方向和力量源泉。

一、理想信念的内涵理想信念是指人们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它是一种精神力量,能够激发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推动人们不断前进。

理想信念具有以下特点:1. 目标性:理想信念必须具有明确的目标,它所向往和追求的是一个个具体的、可行的目标。

2. 现实性:理想信念不是空中楼阁,它建立在现实的基础上,是人们对现实的认识和理解。

3. 超越性:理想信念是人们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它超越了现实,是一种超越性的精神力量。

4. 稳定性:理想信念一旦形成,就会在人们的思想中稳定下来,不会轻易改变。

二、理想信念的分类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将理想信念分为不同的类型:1. 根据理想信念的对象不同,可以分为个人理想信念和社会理想信念。

个人理想信念是指人们对个人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如对职业、家庭、生活的追求;社会理想信念是指人们对社会生活、社会制度的向往和追求,如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世界和平的追求。

2. 根据理想信念的时间不同,可以分为短期理想信念和长期理想信念。

短期理想信念是指人们短期内想要实现的目标;长期理想信念是指人们长期内想要实现的目标。

3. 根据理想信念的性质不同,可以分为积极理想信念和消极理想信念。

积极理想信念是指能够促进人们积极向上、不断前进的信念;消极理想信念是指能够引导人们走向消极、颓废的信念。

三、理想信念的作用理想信念在人类生活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它具有以下作用:1. 指引方向:理想信念能够为人们指明前进的方向,使人们有目的、有计划地实现自己的目标。

2. 激发动力:理想信念能够激发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人们为了实现目标而不断努力。

3. 强化意志:理想信念能够强化人们的意志力,使人们更加坚定地追求自己的目标。

请分别阐释理想、信念的内涵与特征

请分别阐释理想、信念的内涵与特征

请分别阐释理想、信念的内涵与特征
理想和信念是人们内心中深处最深邃的思想,它们驱动着我们继续追求,与梦想不期而遇。

理想是人们心中追求的内外表象,它是我们追求的目标和实现的过程。

它代表了一种彼此
包容而充满激情的大胆想法,可以激发我们追求美好更高的生活,帮助我们实现自我价值。

信念是人们价值观念的总结,它将理想转化为深厚的情感,由经过长时间的历史积淀而成。

信念具有坚定的方向性、集体性、唯一性和一致性,可以为人们提供怎样行动的具体指导,从而引导他们实现真正的价值。

那么,理想和信念的内涵和特征是什么呢?
理想的内涵是梦想、追求,它给人们以力量、希望和激情,引领我们向梦想的远方奔跑。

同时,理想具有可见性、可实现性和可持续性,它能让人们将今天的实现延伸到明天,为
未来做准备。

而信念的内涵则是人们价值观的总结,主导着人们的思考和行动。

信念在持久的过程中形成,能够传播一种与价值共生的文化,是人们心意的阐释和激励。

它也是你把自己包裹在
其中,无论贫穷、痛苦和失意,不畏惧,继续保持勇往直前的精神。

总之,理想和信念是人们心中深层的情感,它们驱动着我们对人生发自内心的追求。

理想具有可见性、可实现性和可持续性,给人们以力量、希望和激情,而信念则是价值观的具
体指导,能够传播文化与价值共生的信仰,集体性和唯一性坚定地在人们的思想和行动中
引领前行的方向。

思修第四讲+理想与信念

思修第四讲+理想与信念
(1)树立奋斗目标; (2)正确归因 ; (3)善于灵活应变和情绪转移; (4)增强挫折承受力; (5)合理宣泄。
对失败的归因
控制性
可控制性
不可控制性
部位 内部 外部
稳定
不稳定
稳定
不稳定
持久努力
一时努力
能力
他人持久努力 他人一时努力 他人能力
心境疲倦 他人心境
他人偏见
他人帮助
任务难度 运气机遇
3、艰苦奋斗是实现理想的重要条件
坚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
第三节 在实践中化理想为现实
一、正确理解理想与现实的关系 二、坚持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统一 三、在实现中国梦的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
一、正确理解理想与现实的关系
1、辩证看待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2、实现理想的长期性、艰巨性、曲折性; 3、艰苦奋斗是实现理想的重要条件;
1、辩证看待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中的顺境与逆境
理想的实现是一个过程
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成功实践
1848年 《共产党宣言》
诞生
1917年 第一个 社会主义 国家建立
二战后 一批
社会主义 国家兴起
20世纪80年代末 90年代初 东欧剧变
苏联解体
社会主义运动的历史进程,充分印证了社会理想实现 的道路是长期的、艰巨的和曲折的。
正确对待理想实现过程中的顺境与逆境
思考题
• 结合自身实际,谈谈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 长成才的重要意义。
• 如何认识个人理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 同理想的关系?
• 联系历史与现实,谈谈对实现理想的长期 性、艰巨性和曲折性的认识。
• 如何认识立志高远与始于足下的关系?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考文献

有什么样的理想信念

有什么样的理想信念

第一章
第三节 架起通往理想彼岸的桥梁
第一章
一、立志高远与始于足下
立志当高远。立志做大事。立志须躬行。
第一章
二、认清实现理想的长期性、艰巨性与曲折性 理想的实现是一个过程。
正确对待实现理想过程中的顺境与逆境。 理想的实现需要有献身精神。 1.要充分认识理想实现过程的长期性、 曲折性和艰巨性。 2.要正确看待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理想,就是人们从自然人 转变为文明的、社会的、历史
的人的精神发展过程中的一个
重要标志。
2.理想的特征
(1)理想具有实现可能性 (2)理想具有时代性 (3)理想具有阶级性 (4)理想具有超前性 (5)理想具有实践性
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是相
互联系、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 的。它们不理想过程中的顺境与逆境


顺境时,迎浪潮而快上, 乘顺风而勇进,抓住机遇, 不断丰富与完善自己; 逆境时,处低谷而力争, 受磨难而奋进,总结经验, 以失败为成功之母。
三、在实践中把理想化为现实
1.正确认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是实现理想的思
想基础。 2.坚定的信念是实现理想的意志条件。 3.勇于实践、艰苦奋斗是实现理想的根本途径。
第一章
树立远大理想
坚定科学信念
第一节
理想信念与大学生成长成才
理想信念是人的心灵世界的核心。 有无理想信念,有什么样的理想信念, 决定了人生是高尚充实,还是庸俗空虚。 追求远大理想、坚定科学信念,是大学 生健康成长、成就事业、创造生活、开 拓未来的精神支柱和前进动力。
一、理想信念的含义与特征
1.理想的含义:理想是人们在实践
共同的向往和追求。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我国建设
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理想信念

理想信念

从内容上区分:
社会政治理想——对未来社会制度和政治结构的 设想、追求和向往; 道德理想——指人们所向往和追求的理想人格, 做人标准; 职业理想——人们对未来职业的选择和要达到何 种成就的向往和追求; 生活理想——人们对一定的生活方式、生活标准、 以及对物资生活、精神生活、家庭生活的向往和 追求。
古代文明 近代的半殖民地半封 Nhomakorabea国家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成功实践
文化大革命的失败实践
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成功
实践
4、确立马克思主义的信念
(1)科学性:

科学的唯物主义 宏大的历史视野 深入的人性关怀 人类自由的追求
马克思主义具有持久的生命力
(2)持久的生命力 出现于19世纪,与时俱进,不断完善和发展 总结、吸收、借鉴、融合各种优秀的思想文化成果 根据变化的形势不断进行及时合理的调整
(1) 赫胥黎:《美丽新世界》
(2) 奥威尔:《1984》
3 扎米亚京:《我们》
奥斯卡.王尔德说:“一张没有乌托邦的世界地图是丝
毫不值得一顾的。”
如何理解这句话?
三 理想的类型
从性质和层次上分:
科学理想,非科学理想 崇高理想,一般理想 从时序上分: 长远理想,近期理想 从对象上分: 个人理想,社会理想
二 理想与空想
1、空想(utopia)

(托马斯.莫尔)
乌托邦:试图将若干可欲的价值和实践呈现
于一理想的国家或社会,并促成这些价值和 实践。(空想社会主义)
历程: 从《理想国》——《乌托邦》 理解: 从空间——时间 原因:
1 地理大发现 2 进化论 3 科技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理想信念的含义与特征
理想信念是人们内心深处对于自己和社会需要追求的高尚目标和价值观念。

它们是人
们对于事物本质和真理的认识,以及对于美好生活和社会的期望。

理想信念的特征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
1. 高尚追求:理想信念通常是对于道德、真理和善的追求,它们是人们内心深处的崇
高愿望,代表了对于美好生活和社会的向往。

2. 指导行为:理想信念是人们行为与决策的重要指导,它们在人们的生活中起到了道德、伦理和行为规范的作用。

3. 崇高价值观:理想信念代表了人们对于价值的承诺和关注,它们包括了对于人权、
平等、正义、自由、和谐、善良等价值观念的追求。

4. 持久性:理想信念是人们内心深处的信念,它们是对于人生和社会长期追求的结果,因此具有持久性和稳定性。

5. 社会价值:理想信念不仅是个体的内心追求,也是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动力,它们在
社会中具有广泛的影响力,能够引领和激励人们为实现理想而努力。

总之,理想信念是人们内心深处对于高尚目标和价值观念的追求,它们具有崇高、指
导行为、持久、社会价值等特征。

理想信念的存在和实践对于个体和社会的发展都具
有重要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