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社会学的研究对象与学科体系_吴怀连

合集下载

农村社会学课件-第一章-绪论..

农村社会学课件-第一章-绪论..

社会学发展史上关于研究对象的两大分 歧:整体倾向和个体倾向。
总地来看, 社会学理论大致围绕着现代 人的社会行动和现代社会的结构之间关 系及其变迁这一中心展开,所不同的是 有的更注重于宏观的结构,有的更注重 于微观的行动。
我国社会学界定义
社会学是从变动着的社会系统整 体出发,通过人们的社会关系和 社会行为来研究社会的结构、功 能,发生发展规律的综合性社会 科学。
农村各类社会问题的出现也有深厚的文化根 源,对这些问题的揭示需要文化人类学的研 究方法,也需要文化人类学的研究结果。
5.与农村管理学的关系
农村社会管理学从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角 度来研究问题
农村社会学是从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 环境的关系等方面探讨农村社会发展的规 律。
农村社会学的研究成果为农村社会管理提 供了基础和依据
基层政权组织的建设与管理 农民群众组织的管理 经济组织的管理 农村人口的管理 农村教育的管理 农村社会秩序的管 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既是农村社会管理的重要方面,也 是农村社会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其他重要学科
家庭社会学 组织社会学 人口社会学 政治学 论理学
……
二、 农村社会学的基本领域和基本内容
(一)农村社会学研究的理论意义
1、丰富人类理论认识的内容。(经验与理论) 农村社会学在人们认识农村社会本质的方面开
创了新的理论研究空间。 2、检验和开拓社会学研究的空间。
将社会学理论成果运用于农村实践,本身就是 对原有社会学理论进行检验和再建设的过程。 3、有利于社会学的本土化 (农村问题的极端重要性)
社会过程
包括: 冲突的过程 适应的过程 变迁过程 控制过程。
转型时期,农村社会为整个社会发展 提供了动力。

《乡村社会学》复习资料

《乡村社会学》复习资料

《乡村社会学》复习资料一、单项选择题1.以乡村社会为研究对象的分支学科是(乡村社会学)2.乡村社会学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美国)3.被认为是首创的、合乎科学的、系统的乡村社会学研究报告—《一个农业社区的解剖》的作者是(加尔平)4.在我国最早的乡村社会学研究的标志是(《中国乡村生活—一个社会学的研究》)5.被认为是中国乡村社会学诞生标志的书是(《乡村社会学》)。

6.在实际研究乡村并做出理论性总结方面,对我国乡村社会学的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人(费孝通)7.20世纪20-30年代由知识分子倡导并参加的、以建设和复兴中国农村和解决农村问题为主旨的社会改良运动是(乡村建设运动)8.乡村建设运动的最有名的是山东乡村建设运动和华北平民教育运动,其领导人为(梁藗溟晏阳初)9.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乡村社会调查,1949年前,毛泽东关于农民问题的最著名的著作为(《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10.社会学在我国高等学校和研究机构恢复的时间是(1979年)11.在传统农村农业活动主要是指(农田种植)12.从我国行政管理体系来看,被认为是乡村的标准范围是(县以下)13.在乡村,尽管人们有多种方式获得维持自己生存的无知产品,但最主要的谋生手段是(农业)14.乡村社会成员的主体是(农民)15.一个人从出生到他成为一个基本合格的社会成员的过程是(基本社会化)16.一位村干部与乡镇干部、其他村干部和村名等人建立的角色关系,叫(角色丛)17.一个人同时担任了几个角色,而这些角色对个人的期待发生了矛盾,难以协调,这种现象称之为(角色冲突)18.人们通过相互交往形成的、由特定额相互关系联系在一起的共同体是(社会群体)19.人们群体生活主要是社会交往的结果,更具有(社会性)20人们通过直接的社会联系和心理沟通所形成的、人际关系比较亲密的社会共同体是(初级社会群体)21.与社会组织相比,初级社会群体的主要特征是(人际关系亲密)22.由父母与未婚子女组成的家庭是(核心家庭)23.由一对已婚子女及孙子女等组成的家庭是(主干家庭)24.由已婚的兄弟姊妹家庭组成的是(联合家庭)25.目前在我国乡村,干扰乡村基层政权的最主要的是(家族)26.执行一定的社会职能,完成特定的社会目标,有计划地联合起来的次级社会群体是《社会组织》27.建立在下级对上级的个人效忠,服从和信赖基础上的管理方式是《家长制》28.认为工人来厂做工的仅仅是为了挣钱,因此通过物质刺激激励工人勤奋工作,29提高效率的理论是《泰罗制》30.《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一书的作者是(法约尔)31.关于社会组织内部位分层、权利分等、分科设层,各司其职的组织结构形式和管理方式是(科层制)32.以土地入股、同意经营的农业经济合作组织是(初级社)33.乡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始于(1977年)34.乡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始于(安徽)35.乡村基层政权组织的主体是(乡镇人民政府)36.乡村自治组织是指(村民委员会)37.居住在某一地方的人们结成多种社会关系和社会群体,从事多种社会活动所构成的社会区域共同体是(社区)38.社区的发展变化是社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决定性的因素是(生产力)39.社区与社会相比,二者(社区外延小于社会)40.人类社会最原始的关系是(血缘关系)41.乡村城镇化的表现像是多种多样,其中最显著的特征是(乡村人口变为城镇人口)42.在许多发达国家出现大城市居民向小城镇或乡村迁移的现象,这种现象被称为(逆城市化)43.当前我国乡村城镇化的道路选择是(以大中城市为龙头,以小城镇为主体)44.标示生活方式的质的方向的范畴,反映生活方式质的规定性及其本质的和必45.然的特征是(生活质量)46.生活方式的最基本的构成要素是(生活主体、生活条件)47.决定生活方式的最主要因素是(社会制度)48.生活方式的自然基础因素是(自然环境)49.乡村居民社会生活的最基本方式是(文化娱乐方式)50.在发达国家和地区,人们的生活方式已经达到了(富裕型)51.国家通过立法由政府和社会对因社会、经济等原因使其基本生活受到损害的社会成员进行,以保障其基本生活的进行及增进其福利的制度是(社会保障)。

自学考试《农村社会学》试题及答案

自学考试《农村社会学》试题及答案

自学考试《农村社会学》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哪一项不是农村社会学的起源?A.人类学B.社会学C.经济学D.政治学正确答案:D.政治学。

2、农村社会学的研究对象不包括哪一项?A.农村人口B.农村组织C.农村文化D.城市人口正确答案:D.城市人口。

3、下列哪一项不是农村社会学的研究方法?A.实证研究法B.文献研究法C.定性研究法D.实验研究法正确答案:D.实验研究法。

二、多项选择题1、下列哪些是农村社会学的研究内容?A.农村家庭与婚姻B.农村政治与权力C.农村经济发展与规划D.农村文化与教育正确答案:ABCD。

2、下列哪些是农村社会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点?A.社会学与人类学的交叉点B.社会学与经济学的交叉点C.社会学与政治学的交叉点D.社会学与心理学的交叉点正确答案:ABC。

3、下列哪些是农村社会学的意义?A.有利于更好地了解农村、研究农村、服务农村正确答案:ABC。

三、简答题:简述农村社会学的定义及其研究内容。

正确答案:农村社会学是一门研究农村社会结构、功能、变迁及其与城市社会关系的社会科学。

它以农村社区为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包括农村社区的人口、组织、文化、经济、政治等方面,以及农村社区与城市社区的关系和互动。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劳动社会学》历年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关于劳动社会学的研究对象,错误的是()。

A.劳动过程中的社会关系B.劳动制度C.劳动组织D.劳动关系正确答案是:B.劳动制度。

2、劳动社会学的研究范围不包括()。

A.劳动就业B.劳动力市场C.劳动保障D.劳动管理正确答案是:D.劳动管理。

3、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劳动者出卖自己的劳动力成为雇佣工人。

这种不平等的劳动关系从根本上说源于()。

A.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B.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特点C.生产的社会化程度提高D.商品经济的发展正确答案是:A.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4、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劳动者之间的劳动关系的特点是()。

《农村社会学》平时作业及答案

《农村社会学》平时作业及答案

《农村社会学》平时作业及答案解析一、单选题1.提出社会学一词的社会学家是( )。

A.斯宾塞B.孔德C.韦伯D.迪尔凯姆2.以农村社会为研究对象的分支学科是的研究对象( )。

A.农业社会学B.农村社会学C.农村经济学D.农业推广学3.农村社会的主体是( )。

A.农村人口B.小商人C.农民D.乡镇企业工人4.由已婚的兄弟姐妹家庭组成的是( )。

A.核心家庭B.主干家庭C.联合家庭D.其他家庭5.农村自治组织是指( )。

A.乡镇党委会B.村党支部C.村民委员会D.乡镇人民政府6.在许多发达国家,出现了大城市居民向小城镇或农村迁移的现象,这种现象被称为( )。

A.过度城市化B郊区化 C.逆城市化 D.城乡融合8.社会问题都有许多成因,其中最主要的成因是( )。

A.政治条件B.经济基础C.文化基础D.社会关系或环境失调9.我国是一个缺水国家,人均占有淡水量仅为世界平均占有量的( )。

A.1/2B.1/3C.1/4D.1/510.判定越轨行为的标准是( )。

A.社会行为规范B.政治条件C.出身D.环境11.认为社会结构缺乏整合会造成极度紧张,从而引发失范行为的理论是( )。

A.失范理论B.手段-目标论C.标签论D.亚文化群体论12.社会保障的实质是( )。

A.政治保障B.精神保障C.安全保障D.经济保障13.社会救助体现的是( )。

A.集体主义精神B.平均主义精神C.互助主义精神D.人道主义精神14.被称为第一生产力的是( )。

A.科学技术B.劳动手段C.劳动工具D.劳动对象15.在社会现代化进程中,各国可能有不同的起点,不同的条件和社会制度,但现代化的道路相同,这种观点属于( )。

A.依附理论B.趋同理论C.均衡理论D.后工业社会论16.《农村社会学》创刊于( )。

A.1917年B.1935年C.1937年D.1951年17.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农村社会调查,1949年前,毛泽东关于农民问题的最著名的著作为( )。

朱启臻《农村社会学》(第2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 第一章~第三章【圣才出品】

朱启臻《农村社会学》(第2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 第一章~第三章【圣才出品】

第一章绪论1.1复习笔记一、农村社会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1.中外学者对农村社会学研究对象的不同看法(1)国外学者对农村社会学研究对象的认识,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①综合论派。

综合论派认为农村社会学是研究农村社会整体的,全面研究农村社会的各个方面及其相互关系。

主要代表人物是索罗金和齐默尔曼,他们把农村社会学的研究对象规定为:在与城市社会的比较中描述农村社会普遍而持久的各种社会关系,包括农村社会各部分之间、农村和城市之间、农村社会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

②特殊论派。

特殊论派认为农村社会学研究农村社会具体、特殊的问题,只研究农村社会某一特定的领域,认为只有这样才能使农村社会学与其他研究农村的学科相区别。

在美国农村社会学家中,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情况:a.主张以农村居民为农村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其代表人物是霍桑、纳尔逊和罗杰斯。

霍桑认为农村社会学研究对象应以农村居民的社会化为中心。

后两者关注的是处于农村社会群体或群体关系中的个人,尤其是罗杰斯强调要从农村的社会变迁中去研究群体关系中的人。

b.主张以农村社会心理为农村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其代表人物是威廉姆斯,他试图从社会心理的角度来研究、描述农村社会的生活。

c.主张以农村社会组织为农村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其代表人物是桑德森、鲁米斯和比格尔。

前者认为农村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只能是农村社会组织,并试图通过农村社会组织实施农村建设。

而后两者则更多地着眼于包括农村社会组织在内的农村社会体制或农村社会系统。

d.主张以农村社会问题为农村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其代表人物是泰勒和卡弗尔,他们认为农村社会学就是对农村居民的社会问题的研究,主张农村社会学去研究农村中那些无专门学科探讨的政治、宗教、伦理、教育等方面的问题并寻求解决途径。

(2)我国社会学者的认识我国农村社会学者对于农村社会学的研究对象也有不同的看法与观点,大体也分为两类:①农村社会学是应用社会学。

例如,童润之认为农村社会学应注重实际问题的阐明;乔启明也认为,农村社会学是研究农村社会问题的一种应用科学,以社会目光观察及解释农村人口的经济、文化、组织等复杂现象,以供指示农村社会活动之正当方向。

第一讲 导论:农村社会学研究的历史

第一讲 导论:农村社会学研究的历史

第一讲 导论:农村社会学研究的历史杨善华一、 农村社会学的研究对象首先应该说明的是,按我们现在的看法,农村社会学实际上应该看作是关于农村的社会学或者是用社会学的视角去研究农村的一门分支社会学,但因为以往都是这么命名的,所以为了叙述的方便,我们暂时也采用这样的命名。

农村社会学起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美国,因为当时美国的工业化和工业化导致的社会变迁给农村的社会生活带来了众多的问题。

在20--30年代,中国社会学的先驱也开始了对中国农村社会的研究。

但是,要给农村社会学下一个准确的定义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因为不管是从系统论或是结构功能主义的立场和视角还是从社会文化和制度变迁的视角去看农村社会,都无法将它完全包容。

所以以往农村社会学的教科书讨论的不是农村社会学的定义,而是农村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早期美国农村社会学有以农村中的社会问题为研究对象的,也有以农村居民的社会化(包括社会化的条件、单位、过程和动力)和农村的各种社会群体为对象的(唐忠新:1988)。

20年代末期,美国著名的社会学家索罗金和齐默尔曼在他们合著的《农村都市社会学原理》(1929年出版)一书中认为农村社会学应主要说明农村社会的特点,同时也要从整体上研究农村社会各部分之间、农村和城市之间、农村社会和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

另一个美国社会学家吉莱特认为农村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农村社会整体。

也有一些美国社会学家主张研究农村社会的某一个方面或某个局部。

沃格特认为农村社会学应该研究农村文化;纳尔逊认为应该研究农村中的群体关系和社会制度(吴怀连:1991)。

中国学者早期的如农村社会学的先驱杨开道先生,他说:“狭义地讲起来,农村社会学只是一种纯粹的社会科学,所研究的只是农村社会的全体,农村社会的常态,农村社会的基本现象。

”(他编著的《农村社会学》内容分为农村社会、农村社会的起源、农村社会的进化、农村社会的环境、农村社会生活和农村社会组织等几个部分)这说明他是主张研究农村社会生活全体的。

农村社会学

农村社会学
3、费孝通在《乡土中国》和《生育制度》等著作中深刻的论述了中国农村社会的本质特征:以“己”为中心的“差序格局”社会结构。 4、实地调查,也称为田野调查,是农村社会学家最常用的方法,研究者通过亲自深入农村进行观察来收集资料。 5、中国早期的农村社会学家更倾向于通过对村落社区得实地研究来了解中国农村。 6、农村社会学家李守经主编的《中国农村社会学》于1989年出版,是我国社会学恢复重建后的第一本农村社会学的教材。 7、本书认为农村社会学是研究农村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的社会学分支科目。 8、农村社会学的研究内容广泛,可以从农村社会结构、农村社会变迁、农村社会问题等三个方面来加以了解。 9、农村社会学起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美国。 10、1916年吉勒特出版了世界第一本农村社会学的教科书
41、基层自治组织的完善健全,是村民民主自治得以实现的关键 42、村民委员会是基层群众自治组织,由村民直接选举产生,实行社区自我管理 43、农村政治研究比较具有代表性的理论视角有国家与社会关系研究的框架、新政治经济学视角、制度主义视角等。 44、关于传统农村政治权利结构的观点主要有“士绅社会论”和“大共同体本位论” 45、村民自治的基本内容包括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四个方面 46、在当前阶段,村民直接参与本村重大事务决策的形式主要是村民会议或者是村民代表会议 47、目前我国已经建立了村民自治完整的制度框架体系,可以分为国家、地方和村三级层面 48、在中国农村地区,血缘宗族关系是形成宗族文化的最为重要的社会基础 49、农村文化是指在特定的农村社会生产方式基础之上,以农民为主体,建立在农村社区的文化,是农民文化素质、价值观、交往方式、生活方式等深层心理结构的反映 50、传统农村文化的特点:乡土性、封闭性、相对静态性、多样性
75、费孝通的小城镇建设思想:从“小城镇 大问题”到“小城镇 大战略”。 76、加快小城镇建设的建议:小城镇建设规模要适度;小城镇建设要有科学规划;小城镇建设要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建立健全小城镇健康发展的机制体制。 77、马克思和马克斯-韦伯的阶级理论和多元社会分层理论,为社会分层提供了最基本得理论模式和分析框架。 78、农民分化的原因:第一、联产承包家庭经营机制的形成和发展是中国农民分化的基本前提 第二、非农业与城镇、市场的发展,为离开土地的农民提供了新的载体和生存空间 第三、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和国际产业结构的升级,也为中国农民的分化提供了契机。 79、农民工一方面接受工业文明的熏陶,掌握一定的现代生产技能与工业知识;另一方面同土地、乡村、农业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他们身上集中反映着中国农民在转型社会中的基本特征,预示着农民的未来是一个充满希望的社会阶层。 80、对农民分化产生最大影响的是市场化进程。 81、怎么解决农民工问题:第一、必须更新思想,将农民工纳入中国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进程,确立科学合理的宏观思路和长远筹划。 第二、通过制度、法律和政策的变革,为切实解决农民工问题创造条件。 第三、针对农民工问题的复杂性、过渡性,国家在解决农民工问题时应当有长、中、近期的对应之策。 82、农村社会分层的划分标准并非固定不变,它随着农民的不断分化而与时俱进。 83、社会流动是指社会成员从一种社会地位或职业向另一种社会地位和职业的变动。 84、社会流动研究主要涉及三个方面的问题:第一、社会流动作为一个动态的分层体系,具有社会学方法论意义。第二、社会流动是一个宏观社会结构变迁的过程,它涵盖整个社会阶层在社会等级中的变化 第三、社会流动表现为单独的社会成员在社会分层体系中的位置、角色和属性的变化,体现着社会成员关系的转变。 85、社会流动的类型:垂直流动和水平流动(社会等级不同) 代内流动和代际流动(流动主体不同) 结构性流动和非结构性流动(引发流动原因不同) 86、美国农村社会流动的过程与农业现代化、工业化、城市化过程几乎是同步完成的,与英国一样,工业革命是美国农村社会流动的主要原因。 87、发达国家农村社会流动的经验:第一、加快加强城市建设,适应城市化进程 第二、正确引导农民工进城,管理和控制不合理的农民流动,避免过度流动对城市造成过大的压力。 第三、加强对城市中农村流动人口的教育和管理

简述农村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和基本内容

简述农村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和基本内容

简述农村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和基本内容我们知道,农村是我国改革开放中的一个特殊地区,它集中体现了我国最大、最基层的地域特征。

所以在学习中要更多地关注这方面的问题。

那么农村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和基本内容是什么呢?可以从下面几点来谈:一、研究对象。

可以这样说,不同时期农村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不一样的,但主要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农村社会结构。

2、农村社会过程。

3、农村社会变迁。

二、基本内容。

如果把农村社会看作是一个整体,那么它由经济、政治、文化、生态四个子系统构成。

其中最重要的是农村经济子系统。

农村经济又分为农业经济和非农产业两个子系统。

农村社会学的基本内容可概括为四个方面:农村经济;农村人口;农村家庭与婚姻;农村社区。

当然,农村社会学的研究内容还有很多,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以及新的研究成果的出现,这些内容会越来越丰富的。

所以,对农村社会学的研究来说,我们只能掌握其最基本的内容和研究范围。

我国当前农村的形势虽然好转了很多,但相对于城市,还是存在较大差距的。

因此,社会学专业的大学生要积极走入农村,多关注农村,参加社会实践,尤其是做一些调查性质的活动。

三、农村社会学的特点。

它是一门涉及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等多种学科的交叉性的边缘学科,具有综合性、动态性和应用性等特点。

所以农村社会学的研究方法也要根据其特点而定。

一般来说,农村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可分为三类:定性研究方法、定量研究方法和案例研究方法。

简单地说,农村社会学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研究领域的广泛性。

2、研究方法的多样性。

3、研究视角的多元性。

4、理论意义的复杂性。

5、功能定位的基层性。

所以,对农村社会学来说,通过社会学的学习,学生既可以获得扎实的学科理论基础,又可以学会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

同时,也要深刻认识到,无论是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生态等子系统还是农村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和基本内容都与城市社会有着本质的区别,即农村社会是一个以血缘关系和宗族关系为纽带的熟人社会,而不是像城市社会一样是一个法制健全的现代社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