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老年人运动养生主要形式与方法
中老年人必知的365个养生法

中老年人必知的365个养生法1. 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合理搭配膳食,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和全谷类食物,适量摄入优质蛋白质和健康脂肪。
•控制盐、糖和油的摄入量,避免过度食用加工食品。
•多喝水,保持身体水分平衡。
2. 定期进行体检•每年进行一次全面体检,及时发现潜在疾病。
•注意随身携带身份证件、健康卡等重要医疗信息。
3. 坚持适量运动•每天进行适量有氧运动,如散步、跳舞、太极拳等。
•增加力量训练,保持肌肉强度和灵活性。
4. 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确保每晚7至9小时的高质量睡眠时间。
•创造一个安静、舒适的睡眠环境。
5. 积极应对压力•学会放松自己,如通过冥想、瑜伽等方式。
•与家人和朋友保持良好的沟通。
6. 注意心理健康•培养兴趣爱好,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
•如有需要,及时咨询专业心理咨询师。
7. 合理安排日常生活•均衡工作和休息时间,避免过度劳累。
•定期进行眼部保健操和颈椎保健操。
8. 防范意外事故•注意家居安全,避免摔倒和滑倒。
•出门时注意交通安全,尽量避免夜间单独外出。
9. 维护口腔卫生•定期刷牙、漱口,并定期到口腔医院进行检查。
•避免吸烟和过度饮酒。
10. 养成良好的社交习惯•参加社区活动、志愿者工作等,丰富自己的社交圈子。
•维持与亲友之间的联系。
……通过以上365个养生法,中老年人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全面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
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定期体检、适量运动和良好的睡眠习惯是保持身体健康的基础。
同时,积极应对压力、关注心理健康,合理安排日常生活和防范意外事故也是至关重要的。
维护口腔卫生和社交习惯也能提高生活质量。
中老年人应该将养生作为一项长期而持续的任务,通过坚持不懈地实施这些养生法,可以更好地享受晚年生活,并延缓衰老过程。
同时,与家人和朋友共同关注养生,相互照顾和支持,也能增进亲情和友情。
希望以上365个养生法能够帮助中老年人更好地保持身心健康,度过幸福健康的每一天!参考文献: 1. 中国老龄协会. (2019). 365个养生法. 人民邮电出版社. 2.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2019). 中老年人健康管理指南. 3. 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 (2019). 中老年人健康与养生指南.注意: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养生方法需根据个人实际情况和医生建议进行调整。
退休后需要运动保持健康

退休后运动保持健康
通过运动来保持身体健康是退休后重要的生活内容之一,以下是一些具体的建议:
1.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项目: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和兴趣选择喜欢的运动,
例如太极拳、瑜伽、慢跑、快走、游泳等。
这些运动既可以增强心肺功能,又能提高身体的柔韧性和力量。
2.坚持定期运动: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或者75分钟
高强度有氧运动。
同时加强力量训练,提高肌肉力量。
即使不能达到这个标准,每天几分钟的散步也有助于保持身体健康。
3.注重运动的质量:运动时要注意正确的姿势和呼吸方式,避免运动伤害。
对于一些老年人来说,开始运动前进行适当的热身和拉伸非常重要。
4.结合多种运动:不要只做一种运动,多样化的运动有助于身体的全面发展。
例如,可以结合游泳、快走和力量训练等。
5.保持运动的趣味性:为了保持对运动的热情,可以尝试不同的运动项目,
或者在运动中加入一些游戏元素,使运动变得有趣。
6.注意运动的强度和时间:运动的强度和时间要根据个人情况来定,不要过
度运动。
感到疲劳或不适时,应适当休息或减少运动量。
7.与家人朋友一起运动:与家人朋友一起运动可以增加运动的乐趣和动力,
同时也可以促进社交互动和增加亲情友情。
8.关注身体的反应:在运动过程中,要时刻关注身体的变化和反应,如出现
不适应或疼痛等症状,应立即停止运动并寻求医生的建议。
总之,通过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项目、坚持定期运动、注重运动的质量、结合多种运动、保持运动的趣味性、注意运动的强度和时间、与家人朋友一起运动以及关注身体的反应等方法,可以帮助退休后保持身体健康。
中医运动养生方法

中医运动养生方法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中医运动养生方法》的内容,具体内容:中医传统运动养生法,形式多样,既有自成套路的系统健身法,又有形式多样的民间自成风格的健身法,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整理的,欢迎大家阅读。
"生命在于运动②能预防心脑血管疾病;③能增强呼吸机能;④能预防骨折;⑤能控制体重;⑥有助于消化;⑦能保持肌肉正常运动;⑧能调节神经;⑨能使皮肤柔软、有光泽;⑩能使四肢运动协调。
常用运动保健方法有:散步、打太极拳、练气功、打门球、骑自行车、面壁蹲墙法、调身锻炼法、劳动锻炼法等。
中医运动养生1、劳动锻炼这里指的劳动是指体力劳动,恩格斯指出:"劳动创造了人本身"。
具有正常劳动能力的年轻人固然要劳动,老年人也应时常小劳,这才符合养生之道。
劳动能够舒展筋骸,流畅气血,调济精神,强身健体。
中医运动养生2、散步或跑步散步与跑步是最简单易行的运动方法,从古代来看,多开展散步,而对跑步则不大提倡,其实这两种运动方法具有相似的作用。
前人对散步的作用、时间、要求、均作了较详细的论述。
"步主筋,步则筋舒而四肢健";饭后"缓行数百步,散其气与输其食,则磨胃而易腐化";闲暇"散步所以养其神";睡前散步"是以动求静",有助于入睡。
并要求散步时安闲自如,行不言语。
现代养生学对跑步作了许多观察与研究,确认跑步对人体是一种正常的生理兴奋剂,是一种较好的防疾治病方法。
至于跑步以多快的速度最适宜,如何控制速度,研究者认为改善机体功能的跑步应根据情况进行,持续跑步3-4分钟后,安静时脉搏次数不应少于跑步时的一半。
无论是散步或是跑步,都贵在坚持,适量,这才是达到养生效果的保证。
中医运动养生3、导引导引是一种以肢体运动与呼吸运动相结合的古代健身方法。
导引的内容比较丰富,它主要包括古导引式、华佗五禽戏、天竺国按摩法、波罗门导引十二法,易筋法、简化导引法、太极拳等方法。
中老年人必知的365个养生法

中老年人必知的365个养生法全文共四篇示例,供您参考第一篇示例:中老年人是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们的身体健康对整个家庭和社会都至关重要。
正因如此,中老年人的养生问题备受关注。
在百忙之中,无法勤于运动健身,中老年人常常会以虚弱的健康状态度过余生。
养生并不仅仅是靠运动和锻炼,中老年人还需关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以下是365个中老年人必知的养生法,希望对中老年人的健康有所帮助。
1. 每日早晚刷牙,注意口腔卫生,预防口腔疾病。
2. 多吃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如水果、蔬菜等,提高免疫力。
3. 保持室内通风,保持空气清新,预防呼吸道感染。
4. 远离烟草,避免二手烟的危害。
5. 积极参与社交活动,保持心情愉快,预防孤独和抑郁。
6. 定期体检,及时发现和预防疾病。
7. 多喝水,保持身体水分充足。
8. 睡眠时间要足够,保持良好的睡眠质量。
9. 控制饮食,避免过量摄入高脂肪、高糖食物。
10. 积极参加文娱活动,开心快乐。
11. 多晒太阳,增加维生素D的摄入。
12. 多吃含钙丰富的食物,预防骨质疏松。
13. 学习放松身心的方法,缓解压力和焦虑。
14. 注意保暖,防止受凉感冒。
15. 合理安排饮食,做到五谷细粮、荤素搭配。
16. 多进行户外活动,呼吸新鲜空气。
17. 少吃咸味食品,减少高血压的风险。
18.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定时起床、规律作息。
19. 爱护眼睛,远离辐射,避免长时间盯着屏幕。
20. 学会合理应对老年疾病,不要盲目听信传言。
21. 多吃补肾壮阳的食物,增强身体功能。
22. 注意保护关节,避免运动损伤。
23. 每天保持心理活动,以健脑功。
24. 多吃蔬菜水果,多摄入膳食纤维。
25. 避免长期处于低氧环境,有条件的话适当进行户外活动或上山爬坡。
26. 不要过度疲劳,适当休息,保持体力和精力。
27. 合理摄入脂肪,选择植物油为食用油。
28. 保持皮肤的清洁,注重皮肤保养。
29. 多吃坚果,增加脑部营养。
30. 注意预防中老年白内障,避免长时间盯着阳光。
中老年人必知的365个养生法

中老年人必知的365个养生法摘要:一、引言1.中老年人养生的重要性2.养生法对于中老年人的帮助二、养生的基础知识1.饮食养生2.运动养生3.心理养生4.睡眠养生5.生活习惯养生三、具体的养生方法1.饮食养生方法2.运动养生方法3.心理养生方法4.睡眠养生方法5.生活习惯养生方法四、养生的注意事项1.饮食养生的注意事项2.运动养生的注意事项3.心理养生的注意事项4.睡眠养生的注意事项5.生活习惯养生的注意事项五、总结1.养生的重要性2.各种养生方法的介绍3.养生对于中老年人的意义正文: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中老年人开始注重养生。
养生对于中老年人来说,不仅能够帮助他们保持健康,还能够让他们延缓衰老,提高生活质量。
本文将介绍中老年人必知的365 个养生法,帮助中老年人更好地养生。
一、引言中老年人养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各项机能开始逐渐衰退,各种疾病也开始逐渐增多。
因此,中老年人必须重视养生,通过各种养生法来保持健康。
养生法对于中老年人来说,能够帮助他们延缓衰老,提高生活质量。
二、养生的基础知识养生的基础知识包括饮食养生、运动养生、心理养生、睡眠养生和生活习惯养生。
这些养生方法是中老年人养生的基础,也是他们保持健康的关键。
1.饮食养生饮食养生是指通过合理的饮食来保持健康。
中老年人应该多吃蔬菜、水果、粗粮等食物,少吃油腻、高热量、高脂肪的食物。
2.运动养生运动养生是指通过运动来保持健康。
中老年人应该进行适量的运动,如散步、太极拳、瑜伽等,以增强身体素质,防止疾病的发生。
3.心理养生心理养生是指通过调整心态来保持健康。
中老年人应该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避免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的影响。
4.睡眠养生睡眠养生是指通过保证充足的睡眠来保持健康。
中老年人应该保证每天充足的睡眠,以保证身体和精神的健康。
5.生活习惯养生生活习惯养生是指通过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来保持健康。
中老年人应该戒烟限酒,避免过度劳累,保持良好的生活作息。
农村老人锻炼方法

农村老人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进行锻炼:
1. 散步:每天早晨或傍晚时分,选择一个安全的地方,如田间小路或公园,进行散步。
步行可以增强心肺功能,促进血液循环,同时也有助于消耗热量。
2. 骑自行车:骑自行车是一种有氧运动,可以锻炼腿部肌肉和心肺功能。
农村地区通常交通较为宽松,适合老人骑行。
3. 做家务:农村老人可以通过做家务来进行锻炼,如扫地、擦桌子、洗衣服等。
这些活动可以增加身体的活动量,消耗能量,同时也有助于保持关节灵活性。
4. 种菜或养鸡养鱼:农村老人可以利用自家的闲置土地或院子,种植一些蔬菜或养殖鸡鱼等。
这样不仅可以增加身体活动量,还可以提供新鲜的食材,增加户外活动的乐趣。
5. 参加农活:农村老人可以参与一些农村生活中的劳动活动,如种田、收割、晒谷等。
这些活动可以锻炼全身肌肉,提高身体的耐力和力量。
6. 参加广场舞或太极拳:农村地区通常有一些广场或公共场所供老
人进行广场舞或太极拳等活动。
这些活动可以锻炼身体的柔韧性和平衡性,同时也可以结交新朋友,增加社交活动。
无论选择哪种锻炼方法,农村老人都应根据自身身体状况和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并逐渐增加运动强度,注意安全。
在进行锻炼前,最好咨询医生的建议。
中老年养生的方法和好处386

中老年养生的方法和好处386《中老年养生的方法和好处 386》人到中老年,身体机能逐渐下降,养生就显得尤为重要。
正确的养生方法不仅能让中老年人拥有健康的体魄,还能提高生活质量,享受美好的晚年生活。
接下来,咱们就一起探讨一下中老年养生的方法和好处。
一、饮食养生1、营养均衡中老年人的饮食要注重营养均衡,多摄入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的食物。
比如,鱼肉、鸡肉、蛋类、豆类等富含优质蛋白质;新鲜的蔬菜和水果能提供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全谷物、薯类等富含膳食纤维,有助于促进肠道蠕动,预防便秘。
2、控制食量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的新陈代谢速度会变慢,所以中老年人要控制食量,避免暴饮暴食。
每餐七八分饱为宜,这样既能减轻肠胃负担,又能预防肥胖和相关疾病。
3、清淡饮食减少油、盐、糖的摄入,避免食用过于油腻、辛辣和刺激性的食物。
多采用清蒸、煮、炖等烹饪方式,保持食物的原汁原味。
4、多喝水每天保证充足的水分摄入,有助于维持身体的正常代谢和生理功能。
中老年人尤其要注意,不要等到口渴了才喝水。
二、运动养生1、选择适合的运动中老年人应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选择适合的运动项目,如散步、太极拳、瑜伽、游泳等。
这些运动强度适中,既能锻炼身体,又不会对关节造成过大的压力。
2、适度运动运动要适度,避免过度劳累。
一般来说,每周运动 3-5 次,每次30-60 分钟为宜。
3、坚持运动养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运动也需要持之以恒。
只有坚持运动,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三、睡眠养生1、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中老年人每天应保证 7-8 小时的睡眠时间。
良好的睡眠有助于恢复体力、增强免疫力。
2、创造良好的睡眠环境保持卧室安静、舒适、黑暗和温度适宜。
选择合适的床垫和枕头,也能提高睡眠质量。
3、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睡前避免剧烈运动、避免使用电子设备、避免进食过多或过少。
可以通过泡热水澡、听轻音乐等方式放松身心,帮助入睡。
四、心理养生1、保持乐观的心态中老年人要学会调整心态,积极面对生活中的各种变化和挑战。
运动养生-中老人广场健身操

文章导读大多数人们现在应该都知道广场舞是可以锻炼身体的,并且还不会让中老年人感觉到生活变得特别的无聊,最重要的就是人们到了中年以后体重总是会快速的上升,稍不注意就很可能使得自己身材走形的,这样的话就会让自己引起一些疾病的出现,因为自己身体当中有太多的脂肪就会引起脂肪肝产生,甚至是一些三高疾病的。
<img src="https:///20161114/4fdab625d89ea246f7607c2754211c44.jpg" title="中老人广场健身操的动作有哪些" alt="中老人广场健身操的动作有哪些">健美操是控制中年以后体重迅速发胖较好的健身项目。
国内外流行的健美操大致分为6类:按不同年龄编制的系列健美操;按不同性别编制的男女健美操;按人数多少编制的单人、双人和集体健美操;按塑造形体和改善体姿与体态的健美操;按锻炼身体各个部位的健美操;按以徒手或轻器械运动方式的健美操。
综上所述,健美操是融体操、音乐、舞蹈于一体的追求人体健康与美的运动项目,因此,健美操具有体育、舞蹈、音乐、美育等多种社会文化功能。
腰腹减肥法方法:直立,两腿分开约1米,脚尖向前。
深呼吸,缓缓将左手举过头,吐气,身体缓缓向右侧倾倒,右手放在右腿侧,正常呼吸,保持该动作5—10秒钟。
深呼吸,缓缓将身体复位,吐气,放下手臂,放松。
交换右手臂做同样的动作。
作用:坚实腹部和腰部,放松后背。
①25个仰卧起坐,放松全身,准备下一个动作。
②左右腿各做50个垂直举腿。
③举两个2.27千克(5磅)重的哑铃,左、右臂各举25次。
④跳跃100下,手臂同时保持向前平行伸直。
找到与自己相对应的体形,再做如上动作,1周至少要做4次完整的练习,10天后就可以获得明显的效果。
不光如此中老年人广场健身操这种运动方式还可以锻炼肌肉的,会有很多的中老年人都想要去减肥的,这种运动就能够让他们腹部,还有腰部的肌肉得到很好的放松,而且还不会让赘肉一直堆积在腹部当中的,因为如果是腹部堆积太多赘肉的话就很容易导致心脏疾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沙井驿街道景宜家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老年人运动养生主要形式与方法
何为运动养生?
注重运动锻炼是我国古代养生保健学的一个鲜明的特色。
早在远古时代,人们以舞蹈的形式舒展筋骨,祛除病邪。
据《吕氏春秋》记载:“昔陶唐之始,阴多滞伏而湛积,水道壅塞,不行其原,民气郁阏而滞着,筋骨瑟缩不达,故作为舞以宣导之。
”青海出土的新石器时代马家窑文化遗物舞蹈纹彩陶盆内壁绘有五人携手起舞的画面。
《黄帝内经》《诸病源候论》《黄帝内经太素》均有相关记载。
明清时期武术运动得到了很大的丰富和发展,其矫健优美的姿态、龙腾虎跃的动作,极有利于身体的全面锻炼,再加上武术特有的防身技击作用,历来为人们所重视,流传甚广。
运动养生主要形式与方法
运动养生的形式方法多种多样,《抱朴子》说:“或伸屈,或俯仰,或行卧,或倚立,或踯躅,或徐步,或吟,或息,皆导引也。
”可分为操术、拳术、械术、游戏等几大类。
操术是单一动作的成套组合,如五禽戏、八段锦、十二段锦、十六段锦、小劳术、易筋经、少林内功、壮腰八段功、体功、祛病延年二十势、练功十八法等。
拳术是动作连贯而紧密的徒手技法操练,如舒缓柔和、轻灵圆活的太极拳;姿势舒展、动作快速的长拳;步稳势猛、刚强有力的南拳;朴实无华、刚健有力的少林拳;动作简练、发力较刚的形意拳;身灵步活、势势连绵的八卦掌;动作紧凑、节奏鲜明的查拳;放长出远、发力顺达的通背拳等。
械术主要借助于特制器械来进行。
如勇猛快速、刚强有力的刀术;轻快敏捷、灵活多变的剑术;缠绕圆转、轻灵稳健的枪术;勇猛快速、全身协调的棍术等。
游戏是将运动寓于娱乐、兴趣之中,有的还带有很强的竞技性和对抗性。
如举重、拔河、游泳、拍掌、拍球、扯铃(抖空竹)、捶丸、t陀螺、跳绳、跳橡皮筋、踢毽子、爬竿、滑梯、翘板、秋千、滚铁环、放风筝、划船、骑射等。
传统运动养生的特点
传统运动养生法的主要原则是动静结合,意气相依,内外兼修,身心并重。
静则收心纳意,轻松自然,全神贯注,以培育正气,即在精神舒畅和情绪安宁的状态下锻炼;动则强筋壮骨,滑利关节,行气活血,疏经通络,以壮形体,调脏腑。
动以养形,静以养神;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动中静”,即在运动时要保持精神宁静的状态,要全神贯注;“静中动”,要保持呼吸的自然和谐,只有动静结合,意、气、体三者紧密配合,才能炼精化气生神,内养脏腑气血,外壮筋骨皮肉。
叩齿法
叩齿是一种空口咀嚼运动,很早就被应用于养生法中。
咀嚼并非单纯的进食动作,而是涉及神经、血管、肌肉、骨骼、关节、腺体等多方面的口腔运动,不但可壮骨坚齿,又促进津液分泌,而且对增强面部肌力,滑利下颌关节,保持皮肤健康,改善脑血流,促进视力发育,帮助消化等方面都有好处;进食时经常细嚼慢咽对“减肥”也有一定帮助。
《养生类纂》引用古代多种文献,说明“齿宜数叩”,“朝暮叩齿,以会身神”的道理,并详尽地介绍了打天钟、捶天磬、鸣天鼓等叩齿保健的具体操作方
法。
其后,叩齿一法也被众多养生保健功法所吸收融会,得到了广泛的运用。
【操作方法】
(1)揉颊:用两手掌大鱼际分别按揉两侧颊部(包括下关和颊车穴)。
(2)叩齿:闭口缓颊,空口咀嚼,使上下齿互相叩击。
(3)搅海:舌尖抵上腭,使舌作上下左右活动。
(4)咽津:将口中唾液缓缓咽下。
【注意事项】
叩齿幅度不宜太大,速度不宜过快,避免咬伤颊黏膜和舌部。
按摩脚底穴位养生
按摩脚底穴位养生是活动足踝及踩压足底部穴位的一种健身方法。
有舒筋和络、行气活血、健脾和胃、益肾养肝、散寒除湿等作用。
据《吕氏春秋》记载,上古时代以舞蹈来健身祛病,舞是指手的动作,蹈是指足的动作。
《黄帝内经》“按”之法也包括足的动作。
马王堆帛书《五十二病方》有“以巾摩足”来补气的方法,《医说》也有用两足“搓滚舒筋”法治疗小腿部骨折后遗症的记载。
【操作方法】
(1)转摇法:取坐位,屈伸趾、踝,转摇踝关节。
(2)搓滚法:取坐位,将一段长30~40厘米的粗大竹管横置于地,足踏其上,屈伸膝踝关节,做前后来回的搓滚动作。
也可置圆球在足底下,然后搓滚转动。
(3)摩擦法:取坐位或卧位,两足相互揉擦,着重于足掌的涌泉、然谷、公孙和足背的太冲、中封、冲阳、丘墟,以及足跟的照海、大钟、水泉、仆参等穴。
(4)踩踏法:取坐位或立位,在细沙、鹅卵石等铺就的地面或特制的凹凸踏板、滚筒上踩踏,使足底部穴位受到适度的按压,也可穿用特制的有齿拖鞋。
(5)踮动法:直立踮足,足跟离地,使全身重量着力于足尖部,维持数秒钟后,再将足跟着地,使全身重力后移。
如此反复多次,可改善下肢血运情况。
(6)架搁法:将足搁置于适当高度的物体上。
转睛法
转睛法又称运眼法、运睛法,是运转眼球以保护视力的一种方法。
运睛法除有明目作用外,对诱导入静也有良好效果。
《逍遥子导引诀》载“运情除目翳”一法:“伤热伤气,肝虚肾虚,则眼昏而生翳,日久不治,盲瞎必矣。
每日睡起时,跃坐凝息,塞兑(口)垂帘(眼睑),将双目轮转十四次。
紧闭少时,忽然大睁。
行久之不替,内障外翳自散。
切忌色欲并书细字。
”清代尤乘《寿世青编》说:“凡病者,每于未行前,平身仰卧,闭目运瞳六十四次。
”《修龄要旨>《类修要诀》《夷门广牍>《遵生八笺》《红炉点雪》等书中均有载录。
【操作方法】
口眼轻闭,运转眼球,先按顺时针方向,后按逆时针方向轮转14次。
再紧闭双目片刻后,忽然大睁。
然后可配合望远,眼保健推拿等法,以加强效果。
【注意事项】
应用转睛法锻炼,必须持之以恒,平时应注意用眼卫生。
四种良好的“散步”方式
我们都知道经常散步,对于维持身体健康有着莫大的好处。
但是如果方法掌握不当就会得到适得其反的效果。
那么如何散步才能达到养身保健的效果呢?首先保持昂首挺胸的身姿,其次是放松全身,最后从容缓步而行走,期间两上肢自然摆动。
良好的散步步伐可以分为以下四种
(1)徐步:步行速度缓慢,每分钟60~80步。
(2)快步:步行速度稍快,每分钟80~100步。
(3)逍遥步:走走停停,信步悠然,不拘形式,随随便便。
(4)弹簧步:一足后跟轻轻着地,然后将身体重心前移,使前脚掌踮起而足跟上提,两足交替,反复而行。
弹簧步可在散步中穿插进行。
经常散步对养生保健有什么好处?
散步是指自然而无拘束地漫步缓行,以强身保健的一种养生方式。
《老老恒言》卷一认为:“散步者,散而不拘之谓,且行且立,且立且行,须得一种闲暇自如之态。
卢纶诗‘白云流水如闲步’是也。
”古代很早就认识到散步有益于健康。
如《战国策》:“老臣今者殊不欲食,乃自强步,日三四里,少益耆食,和于身也。
”《诸病源候论》提到消渴病患者要“先行一百二十步,多者千步,然后食之”。
古代导引健身法中有“步引”一类,《抱朴子》曾提到“徐步”为导引的一种。
民间也有清明“踏青”,重阳“登高”,春秋“远足”,也皆此类。
一般认为“想得开”、“睡得着”、“吃得下”、“走得动”是长寿的基本条件。
“百练走为先”,散步有益于健康。
首先使全身肌肉、关节活动起来,促进血液循环;继而将呼吸、循环、消化、泌尿、内分泌、神经系统带动到活跃状态,调整脏腑器官的生理效能,促进新陈代
谢。
因此,散步可增强心脏功能,加强血管弹性,加大肺活量,促进胃肠消化吸收,改善脑血流,消除疲劳状态和紧张情绪,增强肌肉韧带的张力和弹性以保持肢体关节的灵活性。
散步这种“快乐的健身走”还有益于陶冶情操,去除烦闷忧虑,保持乐观开朗,使内心世界平和安详,快乐富足。
如能配合自我按摩等法则效果更好。
沙井驿街道景宜家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