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护服正确穿戴顺序

合集下载

标准的防护服穿脱顺序

标准的防护服穿脱顺序

标准的防护服穿脱顺序
首先,穿戴防护服前需要进行手部卫生。

使用洗手液或者消毒洗手液进行彻底
的手部清洁,确保双手干净无菌。

接下来,穿戴防护服的第一步是穿戴帽子和鞋套。

将帽子戴在头部,确保头发
完全被遮盖,然后穿戴鞋套,将鞋子完全覆盖。

第二步是穿戴口罩和手套。

戴口罩时要确保口罩与脸部紧密贴合,避免空隙。

手套要选择合适的尺寸,穿戴时要确保手部完全覆盖,避免裸露。

第三步是穿戴防护服上衣和裤子。

穿戴上衣时要确保上衣完全覆盖身体,袖口
要与手套紧密贴合,防止外界污染物进入。

穿戴裤子时要确保裤腿与鞋套完全贴合,避免外界污染物渗入。

最后,穿戴防护服的最后一步是戴上护目镜或面罩。

护目镜或面罩要选择透明、无死角的款式,戴上后要确保完全贴合面部,避免外界污染物进入。

在使用防护服时,一定要注意正确的穿脱顺序,避免因穿戴不当而导致防护服
失效,从而影响到工作或者医疗过程中的安全。

另外,穿脱防护服时要注意动作轻柔,避免破坏防护服的完整性。

在脱下防护服时,要特别注意避免接触外表面,避免污染自己的衣物或皮肤。

脱下防护服后,要及时进行手部卫生,彻底清洁双手。

总之,正确的防护服穿脱顺序对于保护个人安全至关重要。

只有正确穿戴防护服,才能有效地防止外界污染物对身体的侵害,确保工作和医疗过程中的安全。

希望大家在使用防护服时能够严格按照标准的穿脱顺序进行操作,确保自身和他人的安全。

医务人员防护用品穿戴程序

医务人员防护用品穿戴程序

医务人员防护用品穿戴程序进入传染病区应穿防护服(内层)、隔离衣(外层)、戴帽子、医用防护口罩、防护镜、手套、胶靴。

严格执行“三区”着装要求。

1、穿戴防护用品程序:(1)清洁区进入半污染区洗手-戴帽子-戴纱布或医用防护口罩-穿防护服(在隔离病区可先穿工作衣裤或刷手服,再穿防护服)-换工作鞋袜后-进入半污染区。

手部皮肤破损的带乳胶手套。

(2)半污染区进入污染区加戴一次性帽子一戴防护镜一戴纱布口罩者加戴外科口罩一穿隔离衣一戴手套-换胶靴-套靴套-进入污染区。

当为病人吸痰、气管切开、气管插管等可能被病人的分泌物及体内物质喷溅或飞溅的诊疗护理工作前,应带面罩或全面型呼吸防护器。

2、脱防护用品程序:(1)医务人员离开污染区(从污染区进入半污染区前)必须消毒双手一摘防护镜一摘外科口罩或医用防护口罩一摘一次性帽子一脱隔离衣-脱靴套-手套等物品,分别放置专用污物容器内一再次进行手清洁和消毒一半污染区。

(2)离开半污染区(从半污染区进入清洁区前)清洁、消毒双手一脱防护服一摘纱布口罩一帽子一脱胶靴一清洗和消毒双手后进入浴室卫生通过。

(3)更衣一离开清洁区。

3、医务人员穿脱防护用品的注意事项(1)用防护口罩可持续应用6—8小时,遇污染或潮湿及时更换。

(2)戴眼镜的医务人员在离开隔离区前应进行眼镜的消毒。

(3)医务人员接触多个同类传染病人时,隔离衣可连续应用,接触疑似病人必须一人一用一更换,当被血液、体液、污物污染时及时更换。

C.2 一次性防护服穿脱方法C.2.1 穿一次性防护服联体或分体防护服,应遵循先穿下衣,再穿上衣,然后戴好帽子,最后拉上拉锁的顺序。

C.2.2 脱一次性防护服C.2.2.1脱分体防护服时应先将拉链拉开(图C31)。

向上提拉帽子,使帽子脱离头部(图C32)。

脱袖子、上衣,将污染面向里放入医疗废物袋(图C33)。

脱下衣,由上向下边脱边卷,污染面向里,脱下后置于医疗废物袋(图C34、C35)。

图C31 图C32 图C33图C34 图C35C.2.2.2脱联体防护服时,先将拉链拉到底(图C41)。

穿个人防护用品的流程

穿个人防护用品的流程

个人防护装备穿脱顺序
(一)穿戴顺序
步骤1:手卫生,更换个人衣物穿工作服,去除个人用品如首饰、手表、手机等;穿工作鞋或胶靴,一次性工作帽;
步骤2:戴医用防护口罩,做气密性检查;
步骤3:戴内层手套(进行易导致严重污染的操作时),做气密性检查;
步骤4:穿防护服,确保防护服袖口覆盖内层手套袖口;
步骤5:穿防水靴套;
步骤6:戴防护头罩或防护面屏或护目镜;
步骤7:穿防水围裙或防水隔离衣(接触呕吐、腹泻或出血患者时佩戴);
步骤8:戴外层手套(覆盖防护服或防水隔离衣袖口),做气密性检查;
步骤9:检查确认穿戴效果,确保无裸露头发、皮肤和衣物,身体正常活动不影响诊疗等工作;医用防护口罩可用KN95及以上级别的颗粒物防护口罩替代。

步骤10:每次接触患者,消毒外层手套。

(二)脱摘顺序
步骤1:个人防护装备外层有肉眼可见污染物时应擦拭消毒;
步骤2:消毒外层手套;
步骤3:(如穿戴)脱防水围裙(如穿防水隔离衣,先脱外层手套或与隔离衣一起脱下),消毒外层手套;
步骤4:脱外层手套,消毒内层手套;
步骤5:摘防护面屏(护目镜),消毒内层手套;
步骤6:(如穿戴)摘防护头罩,消毒内层手套;
步骤7:脱防护服,同时脱下防水靴套,消毒内层手套;
步骤8:脱内层手套,手消毒,更换新的内层手套;
步骤9:消毒并更换工作鞋或胶靴,消毒内层手套;
步骤10:摘医用防护口罩和一次性工作帽,消毒内层手套;
步骤11:脱内层手套,洗手,手消毒;及时佩戴新的医用外科口罩;
步骤12:脱摘过程,如可能污染皮肤、粘膜,应及时消毒;
步骤13:换回个人衣物,有条件时淋浴。

防护服穿戴顺序

防护服穿戴顺序

穿戴防护用品应遵循的程序
①清洁区进入潜在污染区:洗手→戴帽子→戴医用防护口罩→穿工作衣裤→换工作鞋后→进入潜在污染区。

手部皮肤破损的戴乳胶手套。

②潜在污染区进入污染区:穿隔离衣或防护服→戴护目镜/防护面罩→戴手套→穿鞋套→进入污染区。

脱防护用品应遵循的程序:
①医务人员离开污染区进入潜在污染区前:摘手套、消毒双手→摘护目镜/防护面罩→脱隔离衣或防护服→脱鞋套→洗手和/或手消毒→进入潜在污染区,洗手或手消毒。

用后物品分别放置于专用污物容器内。

②从潜在污染区进入清洁区前:洗手和/或手消毒→脱工作服→摘医用防护口罩→摘帽子→洗手和/或手消毒后,进入清洁区。

③沐浴、更衣→离开清洁区。

考前须知
①医用防护口罩可以延续应用6小时-8小时,遇污染或潮湿,应及时更换。

②离开隔离区前应对佩戴的眼镜进行消毒。

③医务人员接触多个同类传染病患者时,隔离衣或防护服可连续应用。

④接触疑似患者,隔离衣或防护服应在接触每个患者之间进行更换。

⑤隔离衣或防护服被患者血液、体液、污物污染时,应及时更换。

⑥戴医用防护口罩或全面型呼吸防护器应进行面部密合性试验。

⑦隔离区工作的医务人员应每日监测体温两次,体温超过37.5℃及时就诊。

4.三级防护:适用于为实施可引发气溶胶操作的医务人员。

可引发气溶胶的操作包含气管内插管、雾化医治、诱发痰液的检查、支气管镜、呼吸道痰液抽吸、气管切口的护理、胸腔物理医治、鼻咽部抽吸、面罩正压通气〔如BiPAP和CPAP)、高频震荡通气、复苏操作、死后肺组织活检等。

除二级防护外,应当加戴面罩或全面型呼吸防护器。

防护服穿脱的正确顺序

防护服穿脱的正确顺序

防护服穿脱的正确顺序在一些特定的工作场合,如医院、化工厂、实验室等,人们需要穿戴防护服以保护自己免受外界环境的伤害。

正确的穿脱防护服的顺序非常重要,可以有效地降低受伤或受污染的风险。

下面就介绍一下防护服的正确穿脱顺序。

首先,穿戴防护服之前,需要先检查防护服的完好性。

确保没有破损和缝隙,以免外界的有害物质渗入。

同时,检查防护服的标识和规格是否符合当前工作环境的需求,选择合适的防护服。

接着,穿戴防护服时,要先将头部部分穿戴好。

这通常包括头套、帽子或面罩等,要确保与面部贴合密实,并且不会产生不适感。

头部部分的防护措施很重要,因为头部是我们最容易受伤的部位之一。

然后,穿戴防护服的上半身。

这包括上衣、外套、工作服等。

将上半身的防护服穿戴好后,要确保袖口、领口和下摆封闭得严实,不留空隙。

同时,注意调整防护服的松紧度,保证活动自如但不会影响到防护效果。

紧接着是穿戴防护服的下半身。

这包括裤子、裤装等。

同样要注意裤腰的松紧度和下摆的封闭,确保穿戴舒适且密实。

下半身的防护措施同样重要,不能忽略。

最后,穿戴防护服的鞋袜。

工作鞋、防护靴、袜子等也是防护装备的一部分,要选择合适的鞋袜,并穿戴得舒适贴合。

鞋袜的选择要根据工作环境的特点来确定,确保足部的安全。

穿戴完整套的防护服后,进行工作后要及时脱下来,避免长时间穿戴导致不适或劳损。

正确的脱防护服顺序也很关键,一般来说是与穿戴的相反顺序进行。

但需要注意,脱防护服时要避免接触到内部受污的部分,防止被有害物质污染。

综上所述,穿脱防护服的正确顺序对于确保工作安全和健康至关重要。

希望大家在工作中都能严格遵守相关规定,合理使用防护装备,保护好自己。

穿戴防护服的正确流程

穿戴防护服的正确流程

穿戴防护服的正确流程穿戴防护服的正确流程1. 准备•检查防护服的完整性和洁净度。

•清洁双手并戴上一次性手套。

•确保戴上适当的个人保护装备,包括护目镜或面罩、N95口罩和帽子。

2. 穿戴防护服1.将防护服展开,确保没有明显的破损或污染。

2.脱去外层衣物,包括衣服、鞋子和首饰,并将其妥善放置在指定的地方。

3.将脚套穿在鞋子上,确保鞋子和脚套完全贴合并牢固。

4.进入防护服,并确保上身完全包裹在内。

5.将袖口和裤脚与手套和鞋套牢固连接,确保防护服的所有部分都紧密贴合。

3. 调整防护服1.确保防护服的拉链或扣子完全封闭。

2.调整防护服的领口,确保与护目镜或面罩紧密贴合。

3.根据需要,调整防护服的头罩或帽子,将其牢固地系紧。

4. 穿戴其他个人保护装备1.戴上护目镜或面罩,确保其与防护服领口紧密接触。

2.将N95口罩正确地戴在脸上,确保鼻子和嘴巴完全覆盖。

3.戴上帽子,将头发全部扎起,确保全面遮盖头部。

5. 检查装备并进行最后确认1.仔细检查自己的个人保护装备,确保没有明显的松动或破损。

2.检查防护服是否牢固地贴合全身,并确保没有任何裸露的皮肤。

3.确保护目镜或面罩没有模糊或干净,口罩没有松动。

4.再次确认自己是否准备好进入工作区域。

6. 脱下防护服1.勿将污染的手部直接接触未被污染的防护服部分。

2.在无法触碰到脸部和头部的情况下,将手套从内部开始脱下。

3.将防护服从内部开始脱下,注意不要触碰到外部表面。

4.将脱下的防护服放置在指定区域等待处理。

5.定期洗手,彻底清洁双手。

7. 处理和清洁防护服1.将使用过的防护服放入指定的处理箱或袋内。

2.严格遵守相关的处理规程和程序。

3.根据规定进行清洁和消毒,确保防护服可以重新使用或处置。

结语穿戴防护服是保护自己免受污染和感染的重要步骤。

遵循正确的穿戴流程,确保防护服的有效性和个人安全。

记住,在处理和清洁防护服时,严格遵守规程和程序,以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健康安全。

穿防护服的流程及注意事项

穿防护服的流程及注意事项

穿防护服的流程及注意事项
防护服穿戴流程及注意事项:
一、穿戴防护服
1. 清洁及检查:先将原防护服洗涤,防护服涤上衣表层与背心有污渍时需分开清洗;将防护服拆解晾干,检查无裂、破损及使用寿命到期等情况;每件捆绑起来贴具体牌子,领口印出使用者姓名;
2. 穿着顺序:依次将衬衫-背心-短裤-套裤-底裤穿好;
3. 配戴周边物品:将防护帽、护目镜、防尘口罩、口罩固定圈、防护手套等,一一配戴好,保持牢固;
4. 将防护服胸前及背后,配以工作指定条码以及标志牌。

二、防护服注意事项
1. 防护服穿脱要轻拿轻放逐件配戴,不要拔、抓、拉扯;
2. 防护服不允许变更性质、涂装等;
3. 穿脱时尽量互不接触,穿脱齐全;
4. 耐磨服防护服不得大动幅的活动;
5. 务必勤换、清洗、防护服;
6. 使用防护服定期进行检测,以保证安全穿戴;
7. 工作未结束前,脱掉相关配件,但不得脱掉防护服。

医学观察防护服的正确穿戴

医学观察防护服的正确穿戴

医学观察防护用品的正确穿戴
穿防护服
穿分体式工作服(洗手衣)、七步洗手、戴N95口罩(做闭合实验)、戴帽子、穿防护服(撕掉粘条,封紧对襟)、戴护目镜(检查系带是否完好、弹性情况)、穿鞋套、七步洗手、戴无菌手套
体温的测量
治疗盘:笔、纸、耳温仪、体温表等
潜在污染区:有医废桶、黄色袋子3层包装、小桶浸泡护目镜(1000毫克每升含氯消毒液)、快速手消、无菌手套
墙上贴有:穿脱流程图
脱防护服
先脱手套、七步洗手、戴干净的手套、摘护目镜、解防护服(脱至肩部)、脱手套、七步洗手、脱防护服、摘鞋套(触及鞋套内面)、七步洗手、摘帽子(触及帽子内里)、摘口罩、七步洗手、医废袋第1层扎口、七步洗手、第2层扎口、七步洗手、大的黄色袋子盛放、小桶拿出来
用物准备:快速手消、N95口罩、一次性帽子、连体防护服、护目镜、鞋套、无菌手套2-3副
备注:上述用物中,只有护目镜可重复使用;每次用完后用1000mg/L 的含氯消毒液浸泡30分钟后清洗晾干备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折叠编辑本段分类构成
折叠编辑本段主要工作
撰写报纸广告、杂志广告、海报;撰写企业样本、品牌样本、产品目录;撰写日常宣传文案白领一族
文案白领一族
单页、各类宣传小册子;撰写DM直邮广告,包括信封、邮件正文;撰写电视广告脚本,包括分镜头、旁白、字幕;撰写电视专题片脚本;撰写电视广告的拍摄清单;撰写广播广告;将海外版广告文案作汉化(翻译);撰写广告歌词,或汉化(翻译)外文歌词;撰写各种形式的网络广告;为网站栏目命名;撰写网站内部文案;撰写手机短信广告;撰写各类广告作品的创意阐述;撰写广告口号;撰写产品包装文案,包括:品牌名、使用说明、产品成分等;为产品或品牌命名,并作创意阐述;为路演或活动命名,并作创意阐述;撰写活动请柬及活动现场宣传品上的文字;为各种礼品命名,并作创意阐述;为专卖店命名,并作创意阐述;撰写商店的橱窗或店内POP物料文案;撰写软文、新闻式、故事式、评论式;撰写策划书,或协助策划人员优化、润色方案文字;协助客户企业内刊的编辑,提供主题方向,审核文字。不同的环境对文案撰稿人有着不同的锤炼和要求。
8、洗手消毒
戴N95口罩要点:
先将头带每隔2-4厘米处拉松,金属鼻位向前。
一手托着口罩,扣于面部适当部位,另一手将口罩带戴在合适的部位(下方固定头帶越过头顶,固定于两耳下之颈后位置;上方固定头帶越过头顶,使其固定于头部后上方。)
双手指尖沿着鼻梁金属条,由中间至两边,慢慢向内按压,直至紧贴鼻梁。此过程中,双手不能接触面部任何部位
双手尽量遮盖口罩并进行正压出,即佩戴不当,须再次调校头带及鼻梁金属条;负压测试:双手遮着口罩,大力呼气。口罩中央会陷下,如有空气从口罩边缘进入,即佩戴不当,须再次调校头带及鼻梁金属条)
文案编辑词条
B添加义项?
文案,原指放书的桌子,后来指在桌子上写字的人。现在指的是公司或企业中从事文字工作的职位,就是以文字来表现已经制定的创意策略。文案它不同于设计师用画面或其他手段的表现手法,它是一个与广告创意先后相继的表现的过程、发展的过程、深化的过程,多存在于广告公司,企业宣传,新闻策划等。
文案来源于广告行业,是"广告文案"的简称,由copy writer翻译而来。多指以语辞进行广告信息内容表现的形式,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广告文案包括标题、正文、口号的撰写和对广告形象的选择搭配;狭义的广告文案包括标题、正文、口号的撰写。
在中国,由于各个行业发展都相对不够成熟,人员素质也参差不齐,这使得"文案"的概念常常被错误引用和理解。最典型的就是把文案等同于"策划",其实这是两种差别很大,有着本质区别的工作。只是由于文案人员常常需要和策划人员、设计人员配合工作,且策划人员也需要撰写一些方案,这使得很多人误认为文案和策划就是一回事,甚至常常把策划与文案的工作会混淆在一起(这也和发源于中国的"策划学"发展不够成熟有关)。
旧时衙门里草拟文牍、掌管档案的幕僚,其地位比一般属吏高。《老残游记》第四回:"像你老这样抚台央出文案老爷来请进去谈谈,这面子有多大!"夏衍《秋瑾传》序幕:"将这阮财富带回衙门去,要文案给他补一份状子。"
文案音译
文案英文:copywriter、copy、copywriting
文案拼音:wénàn
现代文案的概念: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文案
外文名称
Copy
1发展历程
2主要工作
3分类构成
4基本要求
5工作范围
6文案写法
7实际应用
折叠编辑本段发展历程
汉字"文案"(wénàn)是指古代官衙中掌管档案、负责起草文书的幕友,亦指官署中的公文、书信等;在现代,文案的称呼主要用在商业领域,其意义与中国古代所说的文案是有区别的。
在中国古代,文案亦作"文按"。公文案卷。《北堂书钞》卷六八引《汉杂事》:"先是公府掾多不视事,但以文案为务。"《晋书·桓温传》:"机务不可停废,常行文按宜为限日。"唐戴叔伦《答崔载华》诗:"文案日成堆,愁眉拽不开。"《资治通鉴·晋孝武帝太元十四年》:"诸曹皆得良吏以掌文按。"《花月痕》第五一回:"荷生觉得自己是替他掌文案。"
广告文案
广告文案
很多企业中,都有了的专职的文案人员,只有当需要搞一些大型推广活动、做商业策划案、写可行性分析报告等需求量大的项目时,才需要对外寻求合作。以往一般企业都会找广告、文化传媒等公司合作。这些公司一般都有专业的文案、设计团队,经验也相对丰富,但因为业务量大,范围广泛,在针对性方面会较为薄弱。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对专业文案的要求更加严格,逐渐衍生了一些专注于文字服务的文案策划公司。这类企业发展速度很快,大多数都是从工作室形式转型而来,也有从文化传播机构独立出来的。
防护服正确穿戴顺序:
1、戴口罩(N95):
2、戴帽子:此过程中,双手不能接触面部任何部位
3、穿防护服
4、戴防护眼镜:此过程中,双手不能接触面部任何部位
5、防护鞋(穿鞋套或穿胶鞋)
6、戴手套(将手套套在防护服袖口外面)
脱去防护服的步骤:
1、摘下防护眼镜:放入消毒液中
2、解开防护服拉链
3、摘掉手套:一次性手套应将里面朝外,放入黄色塑料袋中(橡胶手套放入消毒液中)
随着中国广告业二十余年的迅猛发展,广告公司的经营范围,操作流程,工作方式都在变化,文案的角色由无闻转为配角,现正昂首阔步走向台面,成为主角,从前一则广告多是由设计出计划,再配图之后,文案轮为完稿,一则广告的计划多是由文案与美工共同完成,然后各自分工。说起文案的地位,日本是从1992年意识到文案的重要性,台湾是1998年。2002年,大陆的一些中大型广告公司的老总几乎都在垂叹,好的文案太少了。好的文案往往愿意扎堆,从全国形式来看,这股潜规则正逐渐由华南广告重镇广州向华东中心上海转移。
4、脱掉防护服:里面朝外,放入污衣袋中
5、脱鞋套(或胶鞋):将鞋套里面朝外,放入黄色塑料袋中(如是胶鞋要放入消毒液中)(洗手)
注意:脱防护服的同时脱鞋套或胶鞋(步骤4和5同步)
6、脱帽子:将手指反掏进帽子,将帽子轻轻摘下,里面朝外,放入黄色塑料袋中或污衣袋中。
7、摘口罩:一手按住口罩,另一手将口罩带摘下,放入黄色塑料袋中,注意双手不能接触面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