鸳鸯蝴蝶派言情小说与当代言情小说的对比

合集下载

鸳鸯蝴蝶派言情小说与当代言情小说的对比

鸳鸯蝴蝶派言情小说与当代言情小说的对比

鸳鸯蝴蝶派言情小说与当代网络言情小说的对比民初的鸳鸯蝴蝶派小说是中国近现代文学史上一个重要的文学现象,它上承清末小说界革命,下启五四小说新潮。

而鸳鸯蝴蝶派最具代表性的作品类型就是言情小说,这也是它在当时乃至很长一段时间遭人诟病的原因。

而近几年来,网络言情小说的发展蔚为壮观,首发网站的言情小说数量迅猛增加,小说网站迅速崛起,其点击量与知名度不断提升,本土言情小说作者正在成长并渐成气候,部分作者拥有稳定的读者群,市场上出现了一批有较高文字审美水平的作品。

当下的通俗文学中的言情小说和清末明初的鸳鸯蝴蝶派文学都是传播媒介发展之后追求相应经济效益的必然结果,它们都是作家成为市场的一个输出单位后的产物,二者所处时代所给与的相对宽松的舆论环境为其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条件,一个世纪后的今天鸳鸯蝴蝶派虽然已经消亡,但是当代的网络言情小说仍与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虽然不能说是鸳鸯蝴蝶派的延续,但它们基于的相同文化现象,都不是当时社会上的主流文化。

他们之间有着相似之处,但更多的是差异。

一、商业运作方式。

作为文学史上“鸳鸯蝴蝶派”的代表刊物,《礼拜六》在当时十分畅销,编者之一周瘦鹃曾回忆说:“民初刊物不多,《礼拜六》曾经风行一时,每逢星期六清早,发行《礼拜六》的中华图书馆门前,就有许多读者在等候着。

门一开,就争先恐后地涌进去购买,这情祝倒像清早争一争买大饼油条一样。

”《礼拜六》第1期的销量曾达两万份,这在当时是非常罕见的,其影响力可见一斑。

从客观上看,清末民初出版业的发达和小说期刊的繁荣,使小说能够广泛、迅速地在大众读者群中流播。

传播范围的扩大和传播速度的加快,拉近了文学与接受群体的距离。

《礼拜六》拥有强大的编辑队伍和作家群,这是一个刊物的生命之源,《礼拜六》聚集了当时文坛上几乎全部的通俗文学作家,既有专业作家,又有大量的机关、商行、企事业职员和大中学校学生及社会青年。

《礼拜六》所包含的小说类型也十分多,特别是到后期,但是仍以言情小说为主体。

鸳鸯蝴蝶派与其进步意义

鸳鸯蝴蝶派与其进步意义

鸳鸯蝴蝶派与其进步意义10120110120 杨雨晴【摘要】:鸳鸯蝴蝶派是上世纪初诞生于十里洋场的一个文学流派,它以言情小说为主要题材,热衷于描写才子佳人的爱情故事。

鸳鸯蝴蝶派在上世纪上半叶曾经十分的活跃,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个通俗文学流派逐渐走向没落。

这是时代决定的,也是它自身局限性所决定的。

大多数论及鸳蝴派的文章多注重了它的局限性,然而,在其局限性的反面,也有其进步性。

鸳蝴派曾经的辉煌就能很好地说明它也有积极的一面。

本文就鸳蝴派以及鸳蝴派的发展演变和其进步意义展开讨论。

【关键词】:鸳鸯蝴蝶派、进步意义一、鸳鸯蝴蝶派鸳鸯蝴蝶派是指清末民初专写才子佳人题材的文学派别,所谓“卅六鸳鸯同命鸟,一双蝴蝶可怜虫”据说是他们的常用语词,故被用来命名。

《礼拜六》是1914年开始办的一种娱乐小仙周刊,前后出满二百期。

两者合在一起,很能代表这一类文学。

故称鸳鸯蝴蝶派——礼拜六派。

该派的代表人物有包天笑、徐枕亚、张恨水、吴双热、吴若梅、程小青、孙玉声、李涵秋、许啸天、秦瘦鸥、冯玉奇、周瘦鹃等。

不过一些作家只承认自己是礼拜六派,而不承认自己是鸳蝴派。

例如周瘦鹃就只承认自己是礼拜六派,他在《闲话(礼拜六)》里说:“我是编辑过《礼拜六》的,并经常创作小说和散文,也经常翻译西方名家的短篇小说,在《礼拜六》上发表的。

所以我年轻时和《礼拜六》有血肉不可分开的关系,是个十十足足、不折不扣的礼拜六派。

”并说,“至于鸳鸯蝴蝶派和写作四六句的骈俪文章的,那是以《玉梨魂》出名的徐枕亚一派,礼拜六派倒是写不出来的。

当然,在二百期的《礼拜六》中,未始捉不出几对鸳鸯几只蝴蝶来,但还不至于满天乱飞遍地皆是吧!”包天笑则在《壬寅杂诗》的《鸳鸯蝴蝶派》一首下注道:“1959年出版的《中国文学史》,大谈其鸳鸯蝴蝶派,说我是这个派的主流。

又说我‘作品体裁多样,长篇、短篇、话剧、诗歌,无不染指’。

读之不胜愧悚。

最近上海友人又赠我以魏绍昌所编《鸳鸯蝴蝶派研究资料》一书,厚厚一巨册,当然对我亦无恕词。

对鸳鸯蝴蝶派的评价

对鸳鸯蝴蝶派的评价

对鸳鸯蝴蝶派的评价鸳鸯蝴蝶派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股重要流派,它形成于明代中期,以杨慎、冯梦龙等人为代表。

鸳鸯蝴蝶派作品以描写妇女命运为主题,以细腻而真实的笔触,深情而动人的情感,展现了妇女在封建社会中的困境与悲剧。

鸳鸯蝴蝶派作品的评价有好有坏,下面我将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

鸳鸯蝴蝶派作品的价值在于其对封建社会的揭露和批判。

这些作品通过对妇女命运的真实描写,揭示了封建社会中妇女地位的低下和受压迫的境遇。

例如,《鸳鸯蝴蝶梦》中的林黛玉、贾元春等人物,展现了妇女在家族和社会中的无奈与无力,引起了读者对封建礼教的反思。

因此,鸳鸯蝴蝶派作品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和历史价值。

鸳鸯蝴蝶派作品的艺术价值也不容忽视。

这些作品以细腻入微的描写和丰富多彩的人物形象,塑造了一批鲜活的人物形象,让读者能够感同身受地体验到他们的喜怒哀乐。

作者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情感表达,使作品更具感染力和艺术张力。

例如,在《红楼梦》中,贾宝玉、林黛玉等人物的形象栩栩如生,令人难以忘怀。

这种艺术魅力使得鸳鸯蝴蝶派作品成为经久不衰的经典之作。

然而,鸳鸯蝴蝶派作品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由于作品的情节较为复杂,人物众多,读者在阅读时容易感到疲惫和困惑。

其次,一些作品中对妇女的描写过于悲观和消极,缺乏对妇女力量和智慧的正面呈现,这种片面的描写容易让人产生误解和偏见。

总的来说,鸳鸯蝴蝶派作品以其真实的描写和深情的情感,对封建社会中妇女命运进行了深刻的思考和批判,具有重要的社会和艺术价值。

虽然存在一些问题,但这并不能否定它的独特魅力和深远影响。

鸳鸯蝴蝶派作品以其对人性的思考和情感的表达,使读者在阅读中产生共鸣和共情,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瑰宝。

张爱玲爱情小说与鸳鸯蝴蝶派的比较

张爱玲爱情小说与鸳鸯蝴蝶派的比较

张爱玲爱情小说与鸳鸯蝴蝶派的比较——人性观上对鸳鸯蝴蝶派的超越2012300000041汪汝文张爱玲对人性悲剧的深刻体验赋予她的文章不同寻常的人性观点。

她的人性观抛开了政治、道德的外衣,向读者展现她所直面的人性本真。

首先,我们可以通过张爱玲相对于鸳鸯蝴蝶派对人性描写的突破来表现她作品中的人性观。

张爱玲和鸳鸯蝴蝶派有着不可割舍的联系。

鸳鸯蝴蝶派是发端于20世纪初叶的上海“十里洋场”的一个文学流派。

他们最初热衷的题材是言情小说,写才子和佳人“相悦相恋,分拆不开,柳荫花下,象一对蝴蝶,一双鸳鸯”。

以后的张爱玲在言情的题材取向、女性主题、传统笔法上对其有所传承,但在对人性的描写上,张爱玲以其细腻的笔触为我们刻画了人物在情感矛盾中人性的复杂变化,展示出人性的本真。

鸳蝴小说以言情为主,以文学的娱乐性、消遣性、趣味性为标志。

代表人物徐枕亚就曾说“有口不谈家国,任它鹦鹉前头;寄情只在风花,寻我蠹鱼生活”。

其背后深藏着的是一个遣愁、排闷的动机, 这类小说没怀多少“济世”抱负, 其叙事的目的在于泄情和消闲。

到了《礼拜六》时代,周瘦鹃更是声称, 他叙述的故事“是给看官们时时把玩,给大家快活快活,忘却那许多不快活的事。

”鸳蝴作品中很少有关于具体人性的描写,往往只是从大的方面展示其想要表现的“男女恋爱自由”观念,加之普遍的“缘情顽艳,触绪缠绵”的情节来吸引读者的兴趣,忽视了在西方思想和传统礼教冲突下感情中具体的人性变化。

如鸳蝴作家徐枕亚的代表作《玉梨魂》描写了青年何梦霞与寡妇梨娘的凄美哀婉、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最终梨娘殉情而死。

这一悲剧性的爱情的描写引触了读者的眼泪,却没有从更深的角度引起读者对人性的进一步思考。

尤泣红的《碧梦痕》以《红楼梦》为蓝本,描写了公子文梦书与小姐蓝贞碧坎坷、悲剧性的爱情经历,最后蓝贞碧屈从家庭酿成悲剧。

这类故事多采取传统的文化视角来认识现实,局束于殉情或屈从的悲惋结局,使许多作品往往流于表象的揭露而缺少深刻的思想内容。

_鸳鸯蝴蝶派_小说的历史定位与文化心理分析

_鸳鸯蝴蝶派_小说的历史定位与文化心理分析

广东社会科学 2008年第2期鸳鸯蝴蝶派小说的历史定位与文化心理分析*耿传明[提 要]鸳蝴派小说是一种在民初共和语境下的追求个人感性解放的文学潮流,革命与言情对他们来说并不矛盾,是一体两面的关系。

情爱乌托邦在共和时代具有了新的特色,那就是一种将情爱乌托邦付诸实践的诉求。

爱情在鸳蝴派小说中具有一种超越性的精神意味,是作为精神信仰的替代物而出现的。

鸳蝴派小说代表着一种审美主义的生存方式,它在文学史上的命运沉浮,与现代性文化的内在差异与张力有关。

[关键词]鸳鸯蝴蝶派 共和 情爱 乌托邦 历史定位 文化心理[中图分类号]I206 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114X(2008)02-0150-07郑逸梅在他的!梅庵谈荟∀中曾这样谈及民国初年的鸳鸯蝴蝶派: 新文化家所诋之鸳鸯蝴蝶派,徐枕亚、吴双热其代表也。

实则时代不同,好尚异致,本不能一笔抹煞,而以陈腐斥之。

夫昔日之所谓新,今日视之故为旧,然则今日之所谓新安知其不有再新者其而代之乎#新与旧的确具有相对性,但五四新文学反对、否定鸳蝴派显然还有更深层的理由。

就清末民初的文坛来看,鸳蝴派小说显然也是其时代文学精神的代表,有它不同于传统的 新意存在。

如果我们把晚清的政治小说视为追求公理的启蒙现代性的先声,那么我们也同样必须把鸳蝴派小说视为追求人的感性解放的审美现代性的前兆,因为此两者之间虽有冲突但也具有内在的同生、共在关系。

相对于传统,他们代表的都是一种 新的追求,对合理的社会的追求和对感性快乐、幸福生活的追求。

由此说来,在20世纪文学中大行其道的 革命+恋爱模式在清末民初已初露端倪,革命高涨之时,恋爱依附于革命之中,或者说革命承诺了这种感性的解放。

在革命告一段落之时,感性解放的主题就凸现出来,成为人们的关注中心。

鸳蝴派小说正是在民初共和初现但终未竟其功的大背景下产生的,被共和革命所唤起的人们在混乱纷扰中感到国事已不可为,转*本论文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现代中国乌托邦小说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07BZ W052)。

由言情小说发展看女性意识嬗变

由言情小说发展看女性意识嬗变

由言情小说发展看女性意识嬗变从中国言情小说发展上看,鸳鸯蝴蝶派小说在传统小说女性认命、五四时期女性觉醒反抗、现代时期女性对婚恋和话语权的探索想象的一步步嬗变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如果说它将女性意识从女性作为传统男性附庸的桎梏中解放出来,那么现代网络言情小说则完成了女性对爱情婚恋幻想和两性关系的自我审视与定位。

中国言情小说一直备受社会各阶层青睐,在“互联网+”大数据时代网络媒介飞跃发展之际,网络言情小说深受读者追捧。

如今网络言情小说,在鸳鸯蝴蝶派小说基础上结合社会时代背景,呈现多元化色彩。

它承载着创作主体和接受客体的共同意识,这一转变是社会网络开放性和自由性共同作用结果,真实反映了当下社会女性对爱情、社会地位的直观感受。

一、鸳鸯蝴蝶派小说中女性意识的苏醒许多人将鸳鸯蝴蝶派小说与言情小说画等号,其实它只是擅长书写以才子佳人为例的言情小说,隶属于言情小说概念范畴。

其实“言情小说是中国旧体小说的一种,又称狭邪小说或才子佳人小说。

以讲述男女之间的爱情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爱情的心理、状态、事物等社会生活的文学体裁”。

鸳鸯蝴蝶派小说是民初小说和五四时期小说的过渡环节,魏绍昌曾说:“在民国初年至‘五四’以前这一时期,文艺杂志、大报副刊、各种小报,几乎是鸳鸯蝴蝶派的一统天下。

”女性开始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活动,她们观察到的不再是男性眼中的女性,而是女性眼中的自己,追求其在客观世界中的存在价值。

被称为鸳鸯蝴蝶派言情小说开山之作的《玉梨魂》(徐枕亚著)就是在这一特定环境中产生的。

故事讲述了乡村年轻教师何梦霞与借住主人家寡妇媳妇白梨影不为世俗礼法容忍的悲剧爱情。

从中可以看出当时女性自我意识已经开始苏醒,她们不再满足于男性附庸地位,追求婚恋自由。

受“五四运动”影响,鸳鸯蝴蝶派从传统寡妇守节、从一而终到自由反抗和争取解放,女性意识已经突破传统的道德樊篱,回归自我思考。

二、网络言情小说中女性意识觉醒在传统文化中,女性处于弱势地位,女性形象也一直被掌握文學话语权的男性塑造加工。

鸳鸯蝴蝶派小说的现代性研究

鸳鸯蝴蝶派小说的现代性研究
鸳鸯蝴蝶派小说 的现代性研究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汇报人:XX
目录
01
单击添加目录项标题
02
鸳鸯蝴蝶派小说的历史背景
03
鸳鸯蝴蝶派小说的主题内容
04
鸳鸯蝴蝶派小说的艺术特色
05
鸳鸯蝴蝶派小说说的价值与意义
01
添加章节标题
章节副标题
02
鸳鸯蝴蝶派小说的历史背景
章节副标题
对现代社会的启示
鸳鸯蝴蝶派小说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对现代社会也有一定的启 示作用。
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可以启发现代人思考人生和社会问 题。
小说的语言和表达方式,对现代文学创作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小说的主题和思想,可以启发现代人思考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关 系。
对个体生命的思考
关注个体生命:通过描绘个体生命,展现人性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现代元素:小说 中也融入了许多 现代元素,如西 方文化、科学知
识、现代观念等, 展现了现代文明 的进步和发展。
交融方式:小说 通过传统与现代 的交融,展现了 新旧交替时期的 社会风貌和人文 精神,表达了作
者对传统与现代 的思考和感悟。
04
鸳鸯蝴蝶派小说的艺术特色
章节副标题
叙事风格的特点
注重情节的曲折 性和复杂性
反思社会现实:通过个体生命的遭遇,反思社会现实和时代背景
探索人生意义:通过个体生命的追求和挣扎,探索人生的意义和价 值 传承文化精神:通过个体生命的故事,传承传统文化精神和价值观 念
对文学创作的借鉴意义
鸳鸯蝴蝶派小说注重情感表达,为现代文学创作提供了情感表达的借鉴
鸳鸯蝴蝶派小说注重情节的曲折和复杂,为现代文学创作提供了情节设计的借鉴 鸳鸯蝴蝶派小说注重人物形象的塑造,为现代文学创作提供了人物塑造的借鉴 鸳鸯蝴蝶派小说注重语言的优美和生动,为现代文学创作提供了语言表达的借鉴

鸳鸯蝴蝶派小说的现代性研究

鸳鸯蝴蝶派小说的现代性研究

理论综述
后现代性是指对现代性观念的批判和反思,它认为现代性所倡导的理性、进步、 自由等观念不过是一种假象,而真正的现实是充满不确定性和相对性的。后现 代性强调差异、多元性、不确定性、流动性等概念,试图通过对传统观念的解 构和颠覆来寻找新的认识世界的方式。
唐德里罗小说的后现代性分析
1、小说叙述方式
唐德里罗小说的后现代性对当代文学评论标准也产生了影响。传统的文学评论 标准往往注重情节、人物和主题等要素,但在后现代主义的影响下,文学评论 标准开始发生变化。评论家们开始小说的叙述方式、文化元素、意义不确定性 等方面,这些要素在唐德里罗的小说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因此,唐德里罗小 说的后现代性对当代文学评论标准产生了影响,使得评论家们更加注重小说的 多元化和复杂性。
创新与发展。例如,利用技术对文本进行分析和解读,为读者提供更加个性化 的阅读服务;运用虚拟现实技术为读者提供沉浸式的阅读体验等。此外,随着 跨文化交流的加深,鸳鸯蝴蝶派小说将与世界各地的文学进行更广泛的对话与 融合,从而拓展其发展空间。
总之,鸳鸯蝴蝶派小说的现代性表现在诸多方面,其在当代文学中的地位和影 响不容忽视。未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技术的不断进步,鸳鸯蝴蝶派小说 将在不断创新与发展中焕发出更加璀璨的艺术光彩,为中国的文学繁荣做出贡 献。
结论与展望
鸳鸯蝴蝶派小说的现代性不仅体现在内容上的创新和形式上的突破,更在于其 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的提升。现代性的探索与实践使得鸳鸯蝴蝶派小说在当代 文坛上依然占有一席之地,并对中国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展望未来,鸳鸯蝴蝶派小说将继续以独特的魅力影响着当代文学。首先,随着 中国文化的国际化,鸳鸯蝴蝶派小说将有更广阔的舞台展示其多元化的艺术风 格和民族特色。其次,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新媒体的发展,鸳鸯蝴蝶派小说将不 断尝试新的传播方式和阅读体验,如电子书、网络连载由于篇幅限制文章被截 断,下面继续展示文章的后半部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鸳鸯蝴蝶派言情小说与当代网络言情小说的对比民初的鸳鸯蝴蝶派小说是中国近现代文学史上一个重要的文学现象,它上承清末小说界革命,下启五四小说新潮。

而鸳鸯蝴蝶派最具代表性的作品类型就是言情小说,这也是它在当时乃至很长一段时间遭人诟病的原因。

而近几年来,网络言情小说的发展蔚为壮观,首发网站的言情小说数量迅猛增加,小说网站迅速崛起,其点击量与知名度不断提升,本土言情小说作者正在成长并渐成气候,部分作者拥有稳定的读者群,市场上出现了一批有较高文字审美水平的作品。

当下的通俗文学中的言情小说和清末明初的鸳鸯蝴蝶派文学都是传播媒介发展之后追求相应经济效益的必然结果,它们都是作家成为市场的一个输出单位后的产物,二者所处时代所给与的相对宽松的舆论环境为其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条件,一个世纪后的今天鸳鸯蝴蝶派虽然已经消亡,但是当代的网络言情小说仍与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虽然不能说是鸳鸯蝴蝶派的延续,但它们基于的相同文化现象,都不是当时社会上的主流文化。

他们之间有着相似之处,但更多的是差异。

一、商业运作方式。

作为文学史上“鸳鸯蝴蝶派”的代表刊物,《礼拜六》在当时十分畅销,编者之一周瘦鹃曾回忆说:“民初刊物不多,《礼拜六》曾经风行一时,每逢星期六清早,发行《礼拜六》的中华图书馆门前,就有许多读者在等候着。

门一开,就争先恐后地涌进去购买,这情祝倒像清早争一争买大饼油条一样。

”《礼拜六》第1期的销量曾达两万份,这在当时是非常罕见的,其影响力可见一斑。

从客观上看,清末民初出版业的发达和小说期刊的繁荣,使小说能够广泛、迅速地在大众读者群中流播。

传播范围的扩大和传播速度的加快,拉近了文学与接受群体的距离。

《礼拜六》拥有强大的编辑队伍和作家群,这是一个刊物的生命之源,《礼拜六》聚集了当时文坛上几乎全部的通俗文学作家,既有专业作家,又有大量的机关、商行、企事业职员和大中学校学生及社会青年。

《礼拜六》所包含的小说类型也十分多,特别是到后期,但是仍以言情小说为主体。

这些保证在内容上吸引了读者,也保证了质量。

其次,巧妙的商业化运作也扩大了刊物的影响,增加了销售量。

确立稿酬制度,使作家获得了稳定的收入来源,并大大刺激了他们的创作欲望,使作家的职业化成为可能,也为刊物的稿源提供了保证。

《礼拜六》的编者利用巧妙的宣传、营销策略,策划一个与众不同的刊名,然后围绕刊名做文章,扩大刊物的知名度。

《礼拜六》发行之初的若干期,每期必有一篇文字是围绕“礼拜六”这一特定的时间概念而作。

《礼拜六》1921年复刊后,打出了一句广告语:“宁可不取小老媳,不可不看《礼拜六》。

”这一惊人之语,虽然招致了许多批评,但也吸引了众多的目光,这就是现在的炒作,由此也可以看出编者重视刊物宣传的经营理念的先进性。

第三,《礼拜六》用低价位来使读者更容易接受,这些运作手段使得《礼拜六》在当时盛况空前。

而一个世纪后的今天,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言情小说的传播媒介已经多元化了,除了传统的杂志和书,还出现网络这个巨大推手。

大部分言情小说都是在各个网站上连载的,然后根据受欢迎程度来决定是否进行出版,这也保证了作品来源十分广泛,并非作家才可以写小说。

同时,各大网站使出浑身解数力捧自己的作家,通过推荐文和排行榜吸引读者,完善的网络系统也使得出版社能够准确把握读者的意向,减少了出版的盲目性。

目前国内主要的小说网站有小说阅读网、潇湘书院、红袖添香、晋江原创网、幻剑书盟、豆瓣读书、榕树下,起点中文网等。

特别是晋江原创网,出现了很多著名的言情小说作者,像明晓溪、匪我所思、顾漫和飞天红猪等。

文学网站和图书公司合作,由图书公司策划出版,虽然为新人出书有风险,但是作家在女性读者中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使得机会大于风险,悦读纪的成功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与此同时,在网络上作者可以很好地与读者沟通,随时了解读者对作品的看法,甚至调整小说的情节发展。

读者也可以更进一步地了解作者,造成对作者和作品的双重选择,还为书的出版进行了宣传。

准确定位女性读者,一般的小说都是前一小部分是免费的,后面的关键章节则是需要付费的,很多小说就是在前面几章吊足读者的胃口,从而促使读者去购买下面的章节,尽管网络十分方便,还是有很多读者选择买书,方便阅读和收藏,相对于其他纯文学的书,言情小说的书的价位是比较低的,特别是在当当、卓越等网站上能以很低的价格买到,言情小说的销量是十分可观的。

当下网络上十分火的九把刀,与矛盾文学奖获得者在同一天进行签售,九把刀的“络绎不绝”和茅盾文学奖获得者的“门可罗雀”形成了鲜明对比,使得该作家直呼“作家的力量越来越小了”。

当代网络言情小说的传播途径更广泛,推销手段也更先进,来源也十分广泛,作家不在是集群来创作了,更多的是分散,直接与文学网站和出版社建立合作关系,通常是现有名后出版,鸳鸯蝴蝶派的则是先出版后出名。

且鸳鸯蝴蝶派的读者群更广泛一些,当代的网络言情小说主要的受众是青少年,晋江原创网上的主体读者便是15到19岁的女性,虽然当代的网络言情小说数量少和造势上都比鸳鸯蝴蝶派的更为迅猛,但质量上也呈现出泛滥的趋势。

两者存在时代差异,但它们在它们所处的社会的宣传和商业化推销手段都死十分高明的。

二、男性作者到女性作者的变化。

鸳鸯蝴蝶派的作家都是男性作家,他们很多是江浙沪的读书人,由于科举制度的取消,他们不得不外出谋生,他们中有很多就来到上海,当报社的编辑或者写小说。

同时清末民初是社会巨变期,辛亥革命给中国带来希望,但革命远未达到人们所期望的效果,敏感文人心中极为失望痛苦,哀婉的言情小说为文人表达对政治的失败提供了一个途径,使他们借爱情悲剧来发泄彷徨、懊丧的情绪,鸳鸯蝴蝶派小说家试图通过对爱情的歌颂来表达对个性的追求和对精神自由的强烈渴望,也使小说充分亲近平民,引起读者的共鸣,从而唤起人们去认清社会现实,推动人们积极寻找精神出路。

这些男性作家大多都有很高的古文修养,并且能够译作西方的作品,其中既有像林琴南那种不懂外语的“翻译家”,也有真正懂外语的。

他们的作品写的是当时主流知识分子所鄙夷的香艳故事,其文笔也是非常不错的。

而且当时西方言情小说的介入,带来了悲剧性结尾的新模式,更是契合了当时作家们的心态,所以出现了一批具有浓郁悲情氛围的言情小说,打破了中国传统言情小说“大团圆”式的结局,为“五四”以后融入更多社会内容的社会言情小说打下了基础。

他们对于女性的关怀也仅仅局限在女性解放上,更何况女性解放了,婚姻爱情自由了,他们是最大的受益者。

他们强调爱情对人的影响和爱情的伟大,他们将爱情作为人生至高的目标,但女性仍旧是男性世界中的附庸品,他们笔下的女性都是一个个的人,有情感有血肉的人,女人既可以对某个男人爱到能舍弃生命,愿意代替男人承受苦难,也可以是逢场作戏,骗取钱财的妓女。

他们的作品更多的是关注社会上的婚姻爱情问题,并没有过多深入到个体的爱情体验。

很多作品都是反映旧道德对男女爱情和婚姻的迫害,批判包办婚姻,崇尚自由恋爱,这和他们的经历是分不开的,徐枕亚的《玉梨魂》便是取自他的亲身经历,还有周瘦鹃和张恨水都是深受包办婚姻之苦的作家,他们基于这样的体验写出来的作品让很多青年感通身受,他们主张“发乎情而止于礼”,美国学者佩里·林克在他的专著《鸳鸯蝴蝶派—二十世纪初期的中国城市通俗文学》中分析《玉梨魂》说,作品虽然一再向读者提出不要沉溺于情的警告,但这:“几乎没有在青年读者中唤起任何对浪漫爱情的鉴戒。

恰恰相反,它引起了读者对‘情’的更加迷恋”。

他们是站在男性视角和基于社会现实写的爱情,但是里面已经包含了很多自由和民主的东西,让青年们大为称快,同时缠绵悱恻的才子佳人的故事情节也使读者大快朵颐,这里面有着他们对社会发展的迷茫以及社会在他们身上打下的烙印。

他们是男人,永远不会仅仅站在爱情之内,也不能离开社会之外,他们内心其实仍旧渴望建功立业,也渴望自由和爱情,他们的问题永远是社会的问题。

当下的言情小说作家基本上全是女性,她们一些是专职写小说的,还有绝大一部分是将小说作为副业的,这点与鸳鸯蝴蝶派的作家没有太多不同,并且随着言情小说数量的激增,一般的作者的稿酬是不高的。

从言情小说的创作到出版基本上都是经由女性之手,女性写作,女性编辑,女性管理网站,最后的读者也是女性,晋江原创网就是这样运作的。

新世纪的女性作家是有很强的性别平等意识的,她们更关注自身在爱情和社会上的定位,女性解放使她们越来越不甘心作为男性的附属品,不论是经济上还是爱情上,都渴望得到主导权,她们强调在两性交往上女性的独立自主性。

传统的言情小说一直都是强调女性的从属地位,信奉男性权利,渴望男性救赎,例如琼瑶的作品,女性就是男性的附庸,只不过她们有了自主选择的权利,强调爱情的力量,也可以说是强调那些男主角与普通男性的不同,他们更尊重女性,他们更懂得欣赏女性的美,女性的魅力和美好实际上还是通过男性来得以释放的,这除了有性别平等的问题,更是女性在爱情中的定位,这些都日渐被女性作家和读者所反思。

当下的女性作家已经懂得女性在爱情中的独立性,女主角们不再是被动的,通常是一女N男,现实生活中两性关系的落差早就了言情小说中的甜蜜梦境,在言情小说中,女性成为关注的焦点,女性也可以去改变和创造历史,女性在社会生活中的影响越来越大,女性可以在男性世界中却攫取利益,两性之间除了男女关系那一层,多了利益的往来和冲突,这种微妙的关系被放大后,使得小说中女性的权利大大增加,而这体现在言情小说中就是婚姻的结局,这是女性对权利获取的幻想,她能令读者信服“她有控制他的某种权利,既然他的伟大的权利最终被一妇女所利用”,只有她才能唤起他的欲望,一直处于强势的他不得不丢盔弃甲,女性在其中获得满足感。

当代的言情小说是女性意识的觉醒,也是社会发展和进步的体现。

结语,都市文学在我国都市化的历史进程中穿越了尘烟雾霭的遮蔽后终于露出了自己渐清晰的面庞,追溯都市文学的源流,鸳鸯蝴蝶派应该是绕不过去的渊源。

网络言情小说虽然不是鸳鸯蝴蝶派的延续,但两者都消解了文学的崇高性及重大意义元素,小说观念的世俗化成为历史的必然,从文学发展的自身规律看,娱乐消遣是小说与生俱来的本能意义,是小说的当行本色,他们都是都市文化的消费品。

鸳鸯蝴蝶派的消亡也能给今天的言情小说提供一些参考,如今的网络言情小说面临这模式化和色情化的诸多问题,如果可以正确调整,随着女性受教育程度的提高与数量的扩大,言情小说的发展空间值得想象。

目前大陆言情小说,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还需要经过更多的沉淀与品质的提升,要提高审美趣味,虽然当今没有民初那么多政治因素来制约言情小说的发展,倘若一味地向低俗化发展,则会对青少年的成长带来不利影响,在社会主流文化上的地位便会降低。

从形式上说,已经有很多言情小说被改编成电影电视剧了,所以实现创利形式的多样化也是今后言情小说发展的方向之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