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计基础》作业修改

合集下载

西南石油大学《机械设计基础》(II)48学时作业参考

西南石油大学《机械设计基础》(II)48学时作业参考

第二章 平面机构的自由度和速度分析习 题2-2抄画图2-26所示机构简图,补注构件号、运动副符号、计算自由度F 。

若有局部自由度、复合铰链、虚约束,请在图上明确指出。

解:活动构件n=4A 处为复合铰链,3’处为虚约束,无局部自由度。

2214243 23=⨯-⨯-⨯=--=HL P P n F(a) 周转轮系解:活动构件n=82为无局部自由度,无复合铰链,无虚约束11111283 23=⨯-⨯-⨯=--=HL P P n F(b) 锯木机机构解:活动构件n=6D 处为复合铰链,有3个转动副,无虚约束,无局部自由度。

1317263 23=⨯-⨯-⨯=--=HL P P n F(c) 连杆齿轮组合机构解:活动构件n=9无复合铰链,无虚约束,无局部自由度。

10113293 23=⨯-⨯-⨯=--=HL P P n F(d) 多杆机构解:活动构件n=7A 、B 、C 、D 处为复合铰链,四处的转动副数均为2,无虚约束,无局部自由度。

2318273 23=⨯-⨯-⨯=--=HL P P n F(e) 连杆齿轮组合机构解:活动构件n=7滚子5和9处存在局部自由度,同时D’处为虚约束,无复合铰链。

1219273 23=⨯-⨯-⨯=--=HL P P n F(f) 凸轮连杆机构图2-26 几种机构运动简图2-3画出图2-27所示机构的运动简图并计算自由度F 。

试找出原动件,并标以箭头。

解:活动构件n=3无复合铰链,无局部自由度,无虚约束。

1014233 23=⨯-⨯-⨯=--=HL P P n F图2-27(a )解:活动构件n=4无复合铰链,无局部自由度,无虚约束。

1115243 23=⨯-⨯-⨯=--=HL P P n F图2-27(b )解:活动构件n=3无复合铰链,无局部自由度,无虚约束。

1014233 23=⨯-⨯-⨯=--=HL P P n F图2-27(c )图2-27 几种机构运动简图2-4试绘制图2-28所示机构的运动简图,并计算其机构的自由度F 。

(完整版)《机械设计基础》答案

(完整版)《机械设计基础》答案

《机械设计基础》作业答案第一章平面机构的自由度和速度分析1-11-21-31-41-5自由度为:11 19211)0192(73')'2(3=--=--+⨯-⨯=--+-=FPPPnFHL或:1182632 3=-⨯-⨯=--=HLPPnF1-6自由度为11)01122(93')'2(3=--+⨯-⨯=--+-=FPPPnFHL或:11 22241112832 3=--=-⨯-⨯=--=HLPPnF1-10自由度为:1128301)221142(103')'2(3=--=--⨯+⨯-⨯=--+-=F P P P n F H L或: 122427211229323=--=⨯-⨯-⨯=--=HL P P n F1-1122424323=-⨯-⨯=--=HL P P n F1-13:求出题1-13图导杆机构的全部瞬心和构件1、3的角速度比。

1334313141P P P P ⨯=⨯ωω11314133431==P P ω1-14:求出题1-14图正切机构的全部瞬心。

设s rad /101=ω,求构件3的速度3v 。

s mm P P v v P /20002001013141133=⨯===ω1-15:题1-15图所示为摩擦行星传动机构,设行星轮2与构件1、4保持纯滚动接触,试用瞬心法求轮1与轮2的角速度比21/ωω。

构件1、2的瞬心为P 12P 24、P 14分别为构件2与构件1相对于机架的绝对瞬心1224212141P P P P ⨯=⨯ωω121214122421r P P ==ω 1-16:题1-16图所示曲柄滑块机构,已知:s mm l AB /100=,s mm l BC /250=,s rad /101=ω,求机构全部瞬心、滑块速度3v 和连杆角速度2ω。

在三角形ABC 中,BCA AB BC∠=sin 45sin 0,52sin =∠BCA ,523cos =∠BCA , 045sin sin BCABC AC=∠,mm AC 7.310≈s mm BCA AC P P v v P /565.916tan 1013141133≈∠⨯===ω1224212141P P P P ωω=s rad AC P P P P /9.21002101001122412142≈-⨯==ωω1-17:题1-17图所示平底摆动从动件凸轮1为半径20=r 的圆盘,圆盘中心C 与凸轮回转中心的距离mm l AC 15=,mm l AB 90=,s rad /101=ω,求00=θ和0180=θ时,从动件角速度2ω的数值和方向。

新版《机械设计基础》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新版《机械设计基础》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解:齿轮1与手动链轮A相连,系杆H与起重链轮B相连,求传动比iAB即为求i1H。挂钩不动,可看作机架。
此为周转轮系中的行星轮系(中心轮3固定),其转化轮系的传动比为:
将 代入得:iAB=i1H=10。
6-12在图6-12所示的电动三爪自定心卡盘传动轮系中,设已知各轮的齿数为 , , , ,试求传动比 。
分三种情况讨论,其一:AB是最短杆,则有:AB+ BC>CD+ AD,
得:60>AB>30;其二:AB不是最短杆也不是最长杆,则AD为最短杆,有:AD+ BC>AB+CD,得:90>AB>60;其三:AB是最长杆,则有:
AD+AB>BC+CD,得:AB>110,又为了满足该机构能成为一个四杆机构,需保证:
传动比
6-10题6-10图(a)、(b)分别为两个不同结构的锥齿轮周转轮系,已知z1=20,z2=24, =30,z3=40,n1=200 r/min,n3=-100 r/min。试求两轮系中行星架H的转速nH的大小和方向。
解:(a) ,代入已知数据得: ;
(b) ,代入已知数据得: 。
6-11在题6-11图所示的手动葫芦中,A为手动链轮,B为起重链轮。已知z1=12,z2=28, =14,z3=54,求传动比iAB。
(2)如图标出了蜗杆1和锥齿轮3的受力,其余齿轮受力简化未标出,自己补上。
题11-5图
第12章带传动
12-1带传动中的弹性滑动与打滑有何区别?对传动有何影响?影响打滑的因素有哪些?如何避免打滑?
解:弹性滑动是由于带的弹性变形和拉力差而引起的带与带轮之间的局部滑动;打滑是因为过载引起的带与带轮之间的整体滑动。弹性滑动是带传动中不可避免的固有现象,而打滑是带传动的一种失效形式,是应当避免,也可以避免的。影响打滑的因素包括:带和带轮间的摩擦系数、包角、初拉力、带的类型等,增大摩擦系数、包角、初拉力,选用V带代替平带等,可以避免打滑。

济南大学泉城学院2021年普通专升本统一考试机械设计基础 结构设计与改错题题库

济南大学泉城学院2021年普通专升本统一考试机械设计基础  结构设计与改错题题库

密级★启用前考试类型:专业综合能力山东省2021年普通高等教育专升本考试专业综合能力测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院校科目及题型:济南大学泉城学院《机械设计基础》结构设计与改错题
该题库为本校专升本专业综合能力测试题库的一个题型的题库,该考试科目有多个常见题型题库。

该科目为闭卷考试,时间120分钟,考试后需要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座号填写到试卷规定的位置上,并将姓名、考生号、座号填(涂)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
2.答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一、结构设计与改错题
1.指出图示轴系的结构错误或不合理之处,并简要说明理由(齿轮采用油润滑,轴承采用脂润滑)。


答:见下图。


2.指出如图1所示轴系的结构错误,齿轮采用油润滑,轴承为脂润滑(用笔圈出错误之处,并注明错
误名称,不要求改正)。

图1
答:①缺挡油环;
②套杯左端凸肩内径太小,拆卸外圈困难;
③轴径太大,内圈无法从右侧装入;
④两外圈间缺套筒,右轴承外圈无轴向固定;
⑤轴径太大;
⑥弹性挡圈无法调整轴承间隙(改为圆螺母调整);
⑦缺调整垫片;
⑧缺轴上配合零件的定位轴肩;
⑨间隙太大;
⑩精加工面过长,应加工成阶梯轴;
⑪缺调整垫片。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补修大作业10年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补修大作业10年

沈阳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10秋(本科)机制及自动化专业《机械设计基础》补修课程大作业姓名学号一、单项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机器中各运动单元称为()A.零件 B.部件C.机件 D.构件2.在平面机构中,每增加一个低副将引入()A.0个约束 B.1个约束C.2个约束 D.3个约束3.曲柄摇杆机构处于死点位置时,角度等于零度的是()A.压力角 B.传动角C.极位夹角 D.摆角4.铰链四杆机构中,若最短杆与最长杆长度之和小于其余两杆长度之和,则为了获得曲柄摇杆机构,其机架应取()A.最短杆 B.最短杆的相邻杆C.最短杆的相对杆 D.任何一杆5.凸轮机构的从动件选用等速运动规律时,其从动件的运动()A.将产生刚性冲击 B.将产生柔性冲击C.没有冲击 D.既有刚性冲击又有柔性冲击6.当两个被联接件之一太厚,不宜制成通孔,且联接不需要经常拆装时,宜采用()A.螺栓联接 B.螺钉联接C.双头螺柱联接 D.紧定螺钉联接7.普通平键的工作面是()A.顶面 B.底面C.侧面 D.端面8.一对渐开线圆柱齿轮要正确啮合,一定相等的是()A.直径 B.宽度C.齿数 D.模数9.按承受载荷的性质分类,减速器中的齿轮轴属于()A.传动轴 B.固定心轴C.转轴 D.转动心轴10.角接触球轴承和圆锥滚子轴承的轴向承载能力随接触角α的增大而()A.增大 B.减小C.不变 D.增大或减小随轴承型号而定二、计算题33图所示机构的自由度,若含有复合铰链、局部自由度和虚约束,请明确指出。

(20分)三、题37图所示为一偏置滚子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凸轮的实际廓线为一个圆,圆心为O1,凸轮的转动中心为O。

(1)画出基圆rb、偏距圆e、理论廓线;(2)画出从动件在图示位置时的压力角α和位移s。

(15分)四、已知一对正常齿渐开线标准外啮合直齿圆柱齿轮传动,其模数m=5mm,齿顶高系数,压力角α=20°,中心距a=300mm,传动比i12=3,试求两轮的齿数z1、z2,分度圆直径d1、d2,齿顶圆直径da1、da2。

北航轴的结构设计改错——机械设计基础

北航轴的结构设计改错——机械设计基础

北航轴的结构设计改错——机械设计基础(总9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机械设计基础——轴的结构设计改错一、指出图中结构不合理之处,并改正。

1、答案:1)左端轴承处的弹性挡圈去掉。

2)右端轴承处轴肩过高,应改为低于轴承内圈。

3)齿轮右端用轴套固定,与齿轮配合的轴头长度应小短于齿轮轮毂宽度。

4)左端轴承处应有越程槽。

5)联轴器没固定,左端应改为轴肩固定。

6)右端轴承改为轴套定位。

7)与齿轮配合处的键槽过长,应短于其轮毂宽度。

8)齿轮应改为腹板式结构。

9) 将联轴器的周向固定,改为键联接。

2、答案:主要结构错误:1)与齿轮处键槽的位置不在同一母线上;2)端盖孔与轴径间无间隙;3)左轴承端盖与箱体间无调整密封垫片;4)轴套超过轴承内圈定位高度;5)三面接触,齿轮左侧轴向定位不可靠;6)键顶部与齿轮接触;7)无挡油盘;8)两轴承端盖的端面处应减少加工面。

3、答案:1)轴承内外圈剖面线方向不一致,应改为方向一致;2)左端轴承用轴肩定位,且轴肩不高于轴承内圈;3)齿轮没有轴向固定,改为左端用轴环,右端用轴套固定;4)与左端轴承配合的轴段上应有砂轮越程槽;5)联轴器没有轴向定位,应必为用轴肩定位;6)右端轴承改为加大定位和固定,且低于轴承内圈;7)与齿轮配合的轴段应有键槽;8)齿轮改为腹板式结构性9)轴的右端键槽过长,改为短于联轴器的孔的长度。

4、答案:1)左边轴肩高于轴承内圈;2)与齿轮配轴段太长,齿轮轴向未定位;3)齿轮与轴承间缺套筒;4)右边轴肩过高超过轴承内圈;5)右端盖与轴接触;6)右端盖处缺少密封圈;7)皮带轮周向定位缺键槽;;8)皮带轮孔未通。

5、答案:此轴系有以下6个方面13处错误:1)轴承类型配用不合适:左轴承为角接触轴承,角接触轴承不能单个使用;2)转动件与静止件直接接触:轴身与右端盖之间无间隙;3)轴上零件未定位、未固定:套筒未可靠的固定住齿轮;联轴器轴向未固定;联轴器周向未固定;4)工艺不合理:轴外伸端无轴肩,轴承不易装;装轴承盖箱体的加工面与非加工面没有分开;轴承与轴承座之间无调整垫片,轴承的轴向间隙无法调整;轴上的键槽过长;左轴承处轴肩过高,轴承无法拆卸;5)润滑与密封问题:轴承脂润滑而无挡油环;端盖上无密封件;6)制图投影错误箱体孔投影线未画6、答案:1)轴肩过高;2)无轴向定位;3)不能准确定位;4)套筒定位轴承不合理;5)静止件和活动件相碰。

机械设计基础作业集题解详细版(推荐文档)

机械设计基础作业集题解详细版(推荐文档)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机械设计基础作业集题解陈立德、姜小菁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前言本“机械设计基础作业集题解”是“机械设计基础作业集”的配套辅助教学资料, 其编写的目的为:对学生而言, 可自我检查学习掌握程度;对教师而言, 在批改时可有一个统一标准, 便于检查。

现必须说明两奌:1. 有些作业题难以迠立标准答案, 故不一定为唯一答案;2. 由于思考与分析题设立的目的为深化教学内容等, 故对一般水平的学生可不按排作业, 故此题目暂不作题解。

参加本作业集题解编写工作的有陈立德、姜小菁、罗卫平、胡云堂、凌秀军、卞咏梅等,金陵科技学院陈立德、姜小菁任主编。

鉴于编著水平有限,书中难免有不妥之处,恳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2012.2目录绪论 (1)分析与思考题 (1)第1章机械设计概述 (1)一.判断与选择题 (1)二.填充题 (1)三.思考与分析题 (1)第2章摩擦、磨损及润滑概述 (2)一、判断与选择题 (2)二、填充题 (2)三、思考与分析题 (2)四、简答题 (2)第3章平面机构的结构分析 (4)一.判断与选择题 (4)二.填充题 (4)三.思考与分析题 (4)四.简答题 (4)五.设计计算与分析题 (5)第4章平面连杆机构 (6)一、判断与选择题 (6)二、填充题 (6)三、思考与分析题 (6)四、简答题 (7)五、设计计算与分析题 (7)第5章凸轮机构 (9)一.判断与选择题 (9)二.填充题 (9)三.思考与分析题 (9)四.简答题 (9)五.设计计算与分析题 (10)第6章间歇运动机构 (11)一、判断与选择题 (11)二、填空题 (11)第7章螺纹连接与螺旋传动 (12)一.判断与选择题 (12)二.填充题 (12)三.思考与分析题 (13)四.简答题 (13)五.设计计算与分析题 (14)六.结构设计与分析题 (16)第8章带传动 (18)一、判断与选择题 (18)二、填空题 (18)三、思考与分析题 (18)四、简答题 (19)五、设计计算与分析题 (21)第9章链传动 (23)一.判断与选择题 (23)二.填充题 (23)三.思考与分析题 (23)四.简答题 (24)五.设计计算与分析题 (24)第10 章齿轮传动 (26)一、判断与选择题 (26)二、填充题 (27)三、思考与分析题 (28)四、简答题 (28)五、设计计算与分析题 (31)六、结构设计与分析题 (33)第11章蜗杆传动 (36)一.判断与选择题 (36)二.填充题 (36)三.思考与分析题 (36)四.简答题 (37)五.设计计算与分析题 (38)第12章齿轮系 (41)一、判断与选择题 (41)二、填充题 (41)三、思考与分析题 (41)四、简答题 (41)五、设计计算与分析题 (42)第13章机械传动设计 (43)分析与思考题 (43)第14章轴和轴毂连接 (44)一、判断与选择题 (44)二、填充题 (44)三、思考与分析题 (44)四、简答题 (44)五、设计计算与分析题 (45)六、结构设计与分析题 (45)第15章轴承 (49)一.判断与选择题 (49)二.填充题 (49)三.思考与分析题 (50)四.简答题 (50)五.设计计算与分析题 (51)六.结构设计与分析题 (53)第16章其他常用零、部件 (55)一、判断与选择题 (55)二、填充题 (55)三、思考与分析题 (55)四、简答题 (55)五、设计计算与分析题 (56)第17章机械的平衡与调速 (57)一.判断与选择题 (57)二.填充题 (57)三.思考与分析题 (57)四.简答题 (57)五.设计计算与分析题 (59)第18章机械设计CAD简介 (59)分析与思考题 (59)机械设计基础自测试题(I) (60)一、填充题(20%,各题占2%) (60)二、计算题(18%) (60)三、问答题(52%) (61)四、结构分析题(10%) (62)机械设计基础自测试题 (II) (64)一、填充题(20%,各题占2%) (64)二、计算题(35%) (64)三、问答题(35%) (65)四、结构分析题(10%) (66)机械设计基础自测试题 (Ⅲ) (67)一、填充题(20%,各题占2%) (67)二、计算题(35%) (67)三、问答题(35%) (68)四、结构分析题(10%) (69)绪论分析与思考题0.1机器的特征有哪三个?0.2机器与机构有何区别?0.3构件与零件有何区别?试各举出三个实例。

机械设计基础轴结构改错1 (2)

机械设计基础轴结构改错1 (2)
4
轴系结构改错
图中有三处错误, 请改正。
错误原因 1. 键太长,右端套筒 无法装入。 2. 轮毂上键槽未开通, 右端齿轮无法装入。
3. 同一轴上的两个平 键应布置在同一母
1
234
1.键过长;
6
7
5.应加密封垫圈,端盖和轴应留 有间隙
6.应设一轴肩,便于轴承安装;
2.过定位,轮毂宽应大于配合轴段长度; 7.应在轴上开设联轴器定位台肩;
3.轴承内圈轴向定位台肩过高; 4.箱体端面应留出和端盖接触的凸台;
8.轴头应开设键槽。
6
例4:指出下图中的结构错误,并简单说明错误原因。
答:此题中的错误主要有: ①装轴承段不需用螺母定位; ②轴肩过高,轴承无法拆卸; ③齿轮轴向不能定位; ④齿轮无法装配; ⑤精加工轴过长,轴承不好装拆; ⑥轴承端盖和轴之间应留有间隙; ⑦联轴器无法轴向定位; ⑧键槽应开在同一母线上; ⑨齿轮周向无定位; ⑩轴承和轴颈之间属于过盈配合, 不需键联接。
习题课 轴的结构分析
1
轴的结构设计
轴结构设计的主要任务:根据轴上零件的安装、定位和 固定以及制造工艺等因素。合理确定轴的结构形状和尺寸。 轴结构设计的主要要求
① 制造安装要求:轴应便于加工,轴上零件要易于装拆 ② 定位要求:轴和轴上零件要有准确的工作位置 ③ 固定要求:各零件要牢固而可靠地相对固定 ④ 改善受力状况:合理布置轴上零件,减小应力集中
7
2
轴系结构改错
图中有四处错误, 请改正。
错误原因 1.轴肩太高,滚动 轴承无法拆卸。
2.轴上未留退刀槽 ,不便于螺纹加工。
3.轴承左边造成过 定位。 4.圆螺母无法装入。
3
轴系结构改错
图中有三处错误, 请改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17 第一章一、判断题1、根据交连四杆机构各杆的长度,级可判断其类型。

()2、铰链四杆机构中,传动角越大,机构的传力性能越好。

()3、曲柄为原动件的摆动导杆机构,一定具有急回作用。

()4、一个铰链四杆机构,通过机架变换,一定可以得到曲柄摇杆机构、双曲柄机构以及双摇杆机构。

()5、四杆机构的止点位置即为该机构最小传动角的位置。

()6、曲柄摇杆机构运动时,无论何机构为主动件,一定有急回作用。

()7、摆动导杆机构的压力角始终为0°。

()8、曲柄为原动件的曲柄滑块机构中,曲柄与导路中线垂直的两位置之一,即为最小传动角的位置。

()9、四杆机构有无止点位置,与何构件为原动机无关。

()10、极位夹角就是从动件在两个极限位置时的夹角。

()二、选择题1、曲柄滑块机构有止点存在时,其主动件为何构件?()A、曲柄B、滑块C、曲柄与滑块均可2、在摆动导杆机构中,若曲柄为原动件且作等速转动时,其从动导杆作那种运动?()A、往复变速摆动B、往复等速摆动3、四杆机构处于止点时,其传动角γ为多少?()A、0°B、90°C、0°<γ<90°4、为使机构能顺利通过止点,常采用高速轴上安装什么轮来增大惯性?()A、齿轮B、飞轮C、凸轮5、曲柄为原动件的对心曲柄滑块机构,其行程速比系数为多少?()A、大于1B、小于1C、等于16、对曲柄摇杆机构,当曲柄为原动件时,其最小传动角的位置在何处?()A、曲柄与连杆的两个共线位置之一B、曲柄与机架的两个共线位置之一C、摇杆的两个极限位置之一7、铰链四杆机构ABCD各杆的长度分别为Lab=40mm ,Lbc =90mm,Lcd=55mm,Lad=100mm。

若取AB杆为机架,则该机构为何机构?()A、双摇杆机构B、双曲柄机构C、曲柄摇杆机构8、已知对心曲柄滑块机构的曲柄长Lab=20mm,问该机构的行程H为多少?()A、H=20mmB、H=40mmC、20mm<H<40mm9、ABCD为等腰梯形,它属于何种机构?()A、双摇杆机构B、双曲柄机构C、曲柄摇杆机构10、当曲柄为原动件时,下述那种机构具有急回作用?()A、平行双曲柄机构B、对心曲柄滑块机构C、摆动导杆机构P29 第二章一、判断题1、凸轮机构的压力角越大,机构的传力性能就越差。

()2、凸轮机构中,从动件按等加速等减速运动规律运动时会引起柔性冲击。

()3、滚子从动件盘形凸轮的基圆半径是指凸轮理论轮廓曲线上的最小回转半径。

()4、凸轮工作时,从动件的运动规律与凸轮的转向无关。

()5、凸轮机构出现自锁是因为驱动的转矩不够大造成的。

()6、同一凸轮与不同端部形式的从动件组合运动时,其从动件运动规律是一样的。

()7、凸轮轮廓确定后,其压力角的大小会因从动件端部形状的改变而改变。

()二、判断题1、凸轮机构中,从动件在推程时按等速规律上升,将在何位置发生刚性冲击?( )A、推程开始点B、推程结束点C、推程开始点和结束点2、图2-24为凸轮机构从动件升程的速度线图,该运动规律为何种运动规律?()A、等速B、等加速等减速C、等加速3、设计凸轮时,若工作行程中的最大压力角αmax>[α]时,选择下列那种方案可减小压力角?()A、减小基圆半径B、增大基圆半径C、加大滚子半径P53 第四章一、判断题1、V带的基准长度是指在规定的张紧力下,位于带轮基准直径上的周线长度。

()2、V带型号中,截面尺寸最小的是Z型。

()3、带轮转速越高,带截面上的最大拉应力也相应增大。

()4、带传动不能保证传动比准确不变的原因是易发生打滑现象。

()5、为了保证V带传动具有一定的传动能力,小带轮的包角通常要求大于或等于120°。

()6、V带根数越多,受力越不均匀,故设计时一般V带不应超过8~10根。

()7、V带传动的张紧轮最好布置在松边外侧靠近大带轮处。

()8、为降低成本,V带传动通常可将新、旧带混合使用。

()二、选择题1、V带比平带传动能力大的主要原因是什么?()A、带的强度高B、没有接头C、产生的摩擦力大2、带传动的打滑现象首先发生在何处?()A、大带轮B、小带轮C、大、小带轮同时出现3、设计时,带速如果超出许用范围应该采取何种措施?()A、更换带型号B、降低对传动能力的要求C、重选带轮直径4、带传动的中心距过大将会引起不良后果?()A、带会产生抖动B、带易磨损C、带易疲劳断裂5、带轮常采用何种材料?()A、钢B、铸铁C、铝合金6、V带轮槽角应小于带楔角的目的是什么?()A、增加带的寿命B、便于安装C、可以使带与带轮间产生较大的摩擦力7、带传动采用张紧装置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增加包角B、保持初拉力C、提高寿命P60 第五章一、判断题1、链条的节距标志其承载能力,因此对于承受较大载荷的链传动,应采用大节距单排链。

()2、选择链条型号时,依据的参数是传递的功率。

()3、链传动常用的速度范围在5m/s <v<25m/s之间。

()4、链传动属于啮合传动,所以它能用于瞬时传动比恒定的场合。

()二、选择题1、链传动属于何种传动?()A、具有中间柔性体的啮合传动B、具有中间挠性体的啮合传动C、具有中间弹性体的啮合传动2、滚子链传动中,尽量避免采用过渡链节的主要原因是什么?()A、制造困难B、价格贵C、链板受附加弯曲应力3、链传动工作一段时间后发生脱链的主要原因是什么?()A、链轮轮齿磨损B、链条铰链磨损C、包角过小P94 第六章一、判断题1、机器中广泛采用渐开线齿轮是因为只有渐开线齿轮才能保持传动比恒定不变。

()2、对于标准渐开线圆柱齿轮,其分度圆上的齿厚等于齿宽。

()3、只要齿数、模数和压力角均相等,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的基圆直径就一定相同。

()4、对于两个压力角相同的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若它们的分度圆直径相等,则这两个齿轮就能正确啮合。

()5、对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当其齿数小于17时,不轮用何种方法加工都会产生根切。

()6、齿轮传动中。

轮齿因弯曲疲劳强度不足而折断是由于作用在齿轮上变化的弯曲应力值超过了轮齿材料的弯曲疲劳极限引起的。

()7、在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传动中,忽略齿面的摩擦力,则轮齿间受有法向力、圆周力和径向力三个力的作用。

()8、对于一对齿轮传动,其中许用接触应力小的那个齿轮接触疲劳强度较低。

()9、标准圆柱齿轮传动中,大齿轮的齿根弯曲疲劳强度一定高于小齿轮。

()10、齿轮传动中,齿根弯曲应力的大小与材料无关,但弯曲强度的高低却与材料种类有关。

()11、一般情况下,标准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的模式越大,其齿数系数Yf就越小,轮齿的弯曲强度就越高。

()二、选择题1、用一对齿轮来传递两平行轴之间的运动时,若要求两轴转向相同,应采取何种措施?()A、外啮合B、内啮合C、齿轮与齿条啮合2、机器中的齿轮采用最广泛的齿廓曲线是哪一种?()A、圆弧B、直线C、渐开线3、根据渐开线形成原理,直线KN是什么线?()A、渐开线K点的法线B、渐开线K点的切线C、渐开线K点的轨迹线4、渐开线在基圆上的压力角为多少度?()A、0°B、20°C、90°5、对于一个正常齿制的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若齿数Z=19,如测得该齿轮轮齿齿根圆直径d f =82.3mm,则该齿轮的模数m是多少?()A、m = 4mmB、m = 4.98mmC、m = 5mm6、齿轮传动的重合度为ε多少,才能保证齿轮机构传动的连续性?()A、ε≤0B、0<ε<1C、ε≥17、斜齿圆柱齿轮的模数、压力角、齿顶高系数和径向间隙系数在哪个面上的值为标准值?()A、法面B、端面C、轴面8、渐开线斜齿圆柱齿轮的法向参数与端面参数之间正确的关系式是什么?()A、m t =m n cosβB、m n=m t cosβC、m n=m t tanβ9、某斜齿圆柱齿轮的法向参数m n=5mm,齿数z =40,压力角αn= 20°,螺旋角β=10°24′,正常齿制,该齿轮的分度圆半径r是多少?()A、100mmB、98.63mmC、101.67mm10、齿轮传动中,齿面点蚀常发生在那种场合?()A、润滑良好的闭式软面齿面齿轮传动中B、闭式硬齿面齿轮传动中C、低俗、重载的齿轮传动中11、某汽车闭式齿轮传动中的大、小齿轮,其工作条件为:中等功率,速度较高,传动比i=1.2,承受较大的冲击载荷,要求尽可能缩小结构尺寸,宜选用何种材料和热处理方式?()A、45调质钢B、40Cr表面淬火C、20Cr 表面渗碳淬火12、斜齿圆柱齿轮传动中,主动轮转向已经确定,当改变两轮的螺旋方向时,作用在两轮上力的方向将如何变化?()A、Ft和Fa都改变方向B、Ft不改变方向,Fa改变方向C、Ft改变方向,Fa不改变方向P112 第七章一、判断题1、锥齿轮只能用来传递两正交轴之间的运动和动力。

()2、为计算和测量方便,锥齿轮以大端参数为标准值。

()3、蜗杆传动一般适用于传递大功率、大速比的场合。

()4、起重设备中提升机常采用具有自锁性的蜗杆传动。

()5、蜗杆传动中,蜗杆的头数Z1越少,其传动的效率越低。

()6、蜗杆分度圆直径计算公式为d=mz1。

()7、蜗杆传动中,为了获得更好的散热效果,常把风扇装在涡轮轴上。

()二、选择题1、直齿锥齿轮规定何处的模数为标准值?()A、大端B、小端C、齿宽中点处2、下面所列的诸因素中,那个和标准直齿锥齿轮传动的齿面接触应力值有关?()A、模数B、齿形系数C、锥距3、一标准蜗杆传动的中心距为320mm,涡轮齿数48,蜗杆头数2,则蜗杆模式m是多少?()A、5mmB、10mmC、6.3mm4、铸铝青铜作涡轮材料时,其许用接触应力[σH]与什么因素有关?()A、与涡轮的铸造方法有关B、与涡轮转速的大小有关C、与涡轮传动滑动速度的大小有关5、欲提高蜗杆传动的效率,可采用那种办法?()A、减少导程角B、增加蜗杆直径系数C、增加蜗杆头数Z1值P121 第八章一、判断题1、车床上的进给箱、运输机中的减速器和行星齿轮都属于轮系。

()2、所谓惰轮,是指在轮系中不起作用的齿轮。

()3、至少有一个齿轮的几何轴线是作既有自转又有公转运动的轮系,成为行星轮系。

()4、将行星轮系转化为定轴轮系后,其各构件间的相对运动关系发生了变化。

()5、i H13为行星轮系中1轮对3轮的传动比。

()二、选择题1、图8-14所示轮系属于那种轮系?()A、行星轮系B、定轴轮系C、混合轮系2、图8-15所示轮系,当Ⅰ轴的转速和转向已定,则Ⅲ轴的转速和转向如何?()A、Ⅲ轴的转速、转向与Ⅰ轴相同B、Ⅲ轴与Ⅰ轴转速、转向都不同C、Ⅲ轴的转速同Ⅰ轴,但转向相反3、图8-16所示轮系中,哪是太阳轮?哪是行星轮?()A、2、3为太阳轮,4为行星轮B、3为太阳轮,4、5为行星轮C、1、3为太阳轮,4、5为行星轮4、图8-17所示是哪类轮系?()A、定轴轮系B、行星轮系C、混合轮系5、i H13=(n1-n H)/(n3-n H)= -Z3/Z1是下列哪种情况传动比的计算式?()A、行星轮系的B、转化轮系的C、定轴轮系的P131 第九章一、判断题1、机构示意图绘制时不必按严格的比例,主要用于对机构进行运动可行性分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