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月

合集下载

关于中秋月亮的明诗

关于中秋月亮的明诗

关于中秋月亮的明诗《中秋月》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二、衍生注释:“暮云”就是傍晚时分的云彩。

“溢清寒”这里是说月亮散发着清冷的光辉,好像这种清寒都要满溢出来了。

“银汉”指的是银河,银河本来是浩瀚且嘈杂(星辰众多)的概念,但这里说“无声”,更显寂静。

“玉盘”就是把月亮比作白玉做的盘子,很形象地描绘出中秋月又圆又亮的样子。

三、赏析:主题上,这是以中秋月为核心展现岁月无常的感怀。

从情感来说,充满了一种对眼前美好景色的珍惜,但又夹杂着对未来的不确定和担忧。

诗人看到中秋明月的美丽,想到这样美好的时刻不是常常能有的,现在有共同赏月之人相伴,可明年此时又会在哪里观看明月呢?表现手法上,前两句先营造氛围,用暮云散去,银河映衬下的明月出场,画面感很强。

后两句直抒胸臆,简单却深刻地表达出对人生聚散无常的感慨,转折自然,从美好的眼前景象突然转到对明年未知的担忧。

四、作者介绍:这首诗的作者是苏轼。

苏轼那可是北宋顶呱呱的大文豪啊,他的一生坎坷多多,被贬来被贬去的。

可是他乐观豁达,这在他的诗词中也常常体现出来。

他写词、写诗、写散文都超级厉害,书法也是一绝。

无论是描写自然风光、人情世故还是抒发自己的情感郁闷,他的笔如有神助,所以这首中秋月也在众多诗词中脱颖而出,能够把中秋的那种独特感受写得那么深刻动人。

五、运用片段:1. 中秋佳节,一家人聚在一起赏月。

可是爷爷却有点伤感,他望着天上如同玉盘般的明月说:“古人讲'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咱们一家人现在这么团团圆圆的,可得好好珍惜啊,这岁月变化太快,谁知道以后的中秋是什么样子。

”一家人被爷爷的话触动,都默默点头。

2. 在学校举办的中秋诗会上,小李站起来朗诵:“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他小小的铺垫后又接着感慨:“就像我们同学们,现在能齐聚一堂共度中秋,可毕业后呢?真如苏轼说的‘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让我们珍惜此刻的相伴时光。

古词《中秋月-中秋月》(作者徐有贞)原文全文、诗意赏析及意思翻译

古词《中秋月-中秋月》(作者徐有贞)原文全文、诗意赏析及意思翻译

中秋月·中秋月
徐有贞[明代]
中秋月。

月到中秋偏皎洁。

偏皎洁,知他多少,阴晴圆缺。

阴晴圆缺都休说,且喜人间好时节。

好时节,愿得年年,常见中秋月。

标签
婉约、月亮、中秋节
译文
注释
皎洁:形容月光明亮。

阴晴圆缺都休说,且喜人间好时节。

好时节,愿得年年,常见中秋月。

赏析
此词之声律,上片全同《忆秦娥》,下片只末句多一字。

作者使下片首句与上片末句顶针,复以下片末句与上片首句衔接,往复回环,有如回文。

虽少伤纤巧,但亦颇见匠心。

关于作者
徐有贞(1407~1472)初名珵(chng),字元玉,号天全,吴县(今江苏苏州)人,祝允明外祖父。

宣德八年进士,授翰林编修。

因谋划英宗复位,封武功伯兼华盖殿大学士,掌文渊阁事。

后诬告杀害于谦、王文等,独揽大权。

因与石亨、曹吉祥相恶,出任广东参政。

后为石亨等诬陷,诏徙金齿(今云南保山)为民。

亨败,得放归。

成化初,复官无望,遂浪迹山水间。

书法古雅雄健,山水清劲不凡,撰有《武功集》。

中秋月古诗原文解释

中秋月古诗原文解释

中秋月古诗原文解释
1.【问题】中秋月古诗原文解释。

【答案】
【原文】中秋月
万里清光不可思,添愁益恨绕天涯。

谁人陇外久征戍?何处庭前新别离?
失宠故姬归院夜,没蕃老将上楼时。

照他几许人肠断,玉兔银蟾远不知。

【翻译】白话译文
看到万里明亮的月光,不要见月便心猿意马、展开想象的翅膀。

假如驰骋想象,便会平空生出许多愁恨,这许多愁恨几乎遍绕天涯。

谁在陇上之外长久地驻守边塞,在哪个庭院之前,就要迎来同亲人的分离。

被人抛弃的姬妾,在这天夜里回到自己的老家;被拘留在异国的老将军,登上楼台远望自己的家乡。

圆月照着多少人怀着离愁别恨。

伤心到了极点地过中秋,明亮的圆月是绝对不会知道的。

中秋月晏殊翻译

中秋月晏殊翻译

中秋月晏殊翻译晏殊《中秋月》一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

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

【注释】①霜影:皎洁的月光。

羁人:羁旅他乡的人。

向隅:独自朝着角落,这里是孤独寡欢之意。

②素娥:指月中嫦娥。

玉蟾、桂花:传说月中有蟾蜍、桂花。

【译文】一轮明月静静地洒下皎洁的清辉,庭院里梧桐树轻轻地摆弄着自己的影子。

在这寂寞的中秋夜,飘泊的旅人只能独坐灯火阑珊的角落。

天上宫阙,今夕又如何?素洁的嫦娥呵,你真的无怨无悔?夜夜相伴清冷的玉蟾、孤寂的桂花。

【集评】今·金性尧:“用李商隐《嫦娥》的‘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和《月夕》的‘兔寒蟾冷桂花白,此夜姮娥应断肠’句意。

李诗是有寄托的,联系到前面选的《寓意》,则这首《中秋月》可能亦有寄托。

”(《宋诗三百首》第24页)【总案】中秋佳节,是吉祥、团圆的节日,民间传统有祭月、赏月的习俗。

可这又是个最易触动愁情的节日,游子离人面对一轮明净的圆月,怎不惆怅、忧伤?此诗便笼罩着这一层淡淡的哀怨。

首联“一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立刻将人引入凄清的氛围之中。

家家户户,欢声笑语,唯有诗人独自向隅,愣愣地注视着月影的移动。

“转”字暗示出诗人“独向隅”的时间之久。

尾联忽发奇想,不说自己“孤冷”、“怅恨”,却说“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

天上、人间离别的滋味,该是一样的。

诗人替素娥设想,抒自己的情怀,表达含蓄、委婉。

此诗化用李商隐的诗意,而浑成自然,不着痕迹,诚如《艇斋诗话》云:“晏元献小词为本朝之冠。

”然小诗“亦有风致,不减唐人”。

这首七绝可让人一睹晏诗的风采。

《中秋月》的意思

《中秋月》的意思

《中秋月》的意思
小朋友们,今天咱们来聊聊“中秋月”的意思。

你们知道吗,“中秋月”呀,就是中秋节那天晚上的月亮。

中秋节是一个很特别的节日哦,每到这个时候,一家人都会聚在一起,一边吃着好吃的月饼,一边看天上的月亮。

中秋月特别圆,特别亮,就像一个大大的银盘子挂在天上。

我记得有一年中秋节,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坐在院子里看月亮。

月亮照亮了整个院子,地上好像铺了一层银色的霜。

中秋月还代表着团圆和思念。

有些叔叔阿姨因为工作的原因不能回家和家人一起过节,他们看到中秋月的时候,就会想起远方的亲人。

小朋友们,你们喜欢中秋月吗?
《中秋月》的意思
小朋友们,咱们接着说“中秋月”。

中秋月很美很美,有时候它周围会有一些淡淡的云彩,就像给月亮穿上了一件漂亮的纱裙。

我给你们讲个小故事吧。

有一只小兔子,中秋节这天它自己在森林里,它看到了又圆又亮的中秋月,就想起了和爸爸妈妈一起度过的快乐时光,心里有点难过。

但是它知道,就算不在一起,大家看着同一个月亮,心也是连在一起的。

中秋月就是这样,能让人们的心靠得更近。

《中秋月》的意思
小朋友们,咱们再来讲讲“中秋月”。

中秋月还会给夜晚带来光明。

有一次,我晚上出去玩,正好是中秋节,月亮特别亮,我都能看清路上的小石子。

而且,中秋月好像有一种魔力,能让人们变得很温柔,很开心。

大家看着月亮,心里充满了希望和美好。

小朋友们,这就是“中秋月”的意思,它不仅是天上的月亮,更是我们心中的温暖和期待。

中秋月古诗

中秋月古诗

中秋月古诗《中秋月古诗》
长空皎月照人间,中秋佳节倍喜欢。

满天繁星闪烁亮,月光如水洒花园。

家家户户赏月明,喜团圆寄思念。

圆月高悬挂天际,美丽光辉溢彩辉。

团圆乐此欢聚会,亲朋好友齐欢喜。

赏月山中一轮满,明亮辉映落花栏。

儿童玩赏谜语乐,捉影摘花聊无烦。

月光如墨闪烁中,云雾遮挡更心慌。

正中秋月红豆夜,群星坠落心志狂。

祈福忏悔齐聚会,团圆敬重美中秋。

饼、糖、蟹、果满满,喜庆气氛洋溢香。

亲友共度浓丝意,甜美故事引笑声。

醉卧美人欢度夜,月光满地泪浸溢。

思妇人儿归来早,人怨情长此堪泣。

女儿在家人未见,青春懵懂迷人眼。

月明星稀泪满眼,此情此景两相连。

分泪相思夜更深,月色如霜心似忍。

父母在此思着你,万般深意永不比。

为你祈祷心愿真,衷心敬爱永不迷。

中秋岁月时光快,笔下散发向月赞。

不论是谁赏月明,团圆盛会喜洋洋。

中秋佳节任选起,愿家兴旺福无疆。

唐诗中秋月古诗

唐诗中秋月古诗

唐诗中秋月古诗《静夜思》作者:李白(唐)诗文: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八月十五夜月》作者:杜甫(唐)诗文: 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

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

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

《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作者:韩愈(唐)诗文: 纤云四卷天无河,清风吹空月舒波。

沙平水息声影绝,一杯相属君当歌。

君歌声酸辞且苦,不能听终泪如雨。

洞庭连天九疑高,蛟龙出没猩鼯号。

十生九死到官所,幽居默默如藏逃。

下床畏蛇食畏药,海气湿蛰熏腥臊。

昨者州前捶大鼓,嗣皇继圣登夔皋。

赦书一日行万里,罪从大辟皆除死。

迁者追回流者还,涤瑕荡垢清朝班。

州家申名使家抑,坎轲只得移荆蛮。

判司卑官不堪说,未免捶楚尘埃间。

同时辈流多上道,天路幽险难追攀。

君歌且休听我歌,我歌今与君殊科。

一年明月今宵多,人生由命非由他。

有酒不饮奈明何。

《中秋月》作者:白居易(唐)• • • • • • •诗文: 万里清光不可思,添愁益恨绕天涯。

谁人陇外久征戍,何处庭前新别离。

失宠故姬归院夜,没蕃老将上楼时。

照他几许人肠断,玉兔银蟾远不知。

《中秋月》作者:张祜(唐)诗文: 碧落桂含姿,清秋是素期。

一年逢好夜,万里见明时。

绝域行应久,高城下更迟。

人间系情事,何处不相思。

《中秋月》作者:刘禹锡(唐)诗文: 天将今夜月,一遍洗寰瀛。

暑退九霄净,秋澄万景清。

星辰让光彩,风露发晶英。

能变人间世,翛然是玉京。

《中秋月》作者:王建(唐)诗文: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中秋月》作者:李商隐(唐)诗文: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中秋月》作者:曹松(唐)诗文: 无云世界秋三五,共看蟾盘上海涯。

直到天头天尽处,不曾私照一人家。

• • • • • • • • • • •。

古诗中秋月李峤

古诗中秋月李峤

古诗中秋月李峤
古诗《中秋月》(李峤)
圆月共相随,白云不相离。

天心空穿净,夜景更疑迷。

宝地珠轮落,花青玉箭垂。

若非洞府客,谁与自争辉。

解读:
这是唐代文人李峤创作的一首古诗,描绘了中秋夜晚圆月高悬的景象。

诗中通过描绘月亮、云和夜景,表达了作者对秋月之美的赞美和对宇宙之奥秘的思考。

首句“圆月共相随,白云不相离”直接点明了诗篇的主题。

圆月高悬天空,伴随着移动的白云。

圆月代表着秋夜的明亮,也象征着人们追求完美的内心追求。

白云则如同轻纱,飘逸自由,与月亮共同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

接下来的两句“天心空穿净,夜景更疑迷”则揭示了夜空的奥秘。

作者称月亮“天心”,意喻月亮高悬天空,仿佛穿越了天空的层层障碍,照耀着大地。

而夜景则被形容为迷离不清,使人产生种种疑问和猜测。

最后两句“宝地珠轮落,花青玉箭垂”用以形容月亮的华美。

宝地和珠轮象征着月亮的珍贵和辉煌,花青和玉箭则暗示了秋夜中月亮的鲜明和高耸。

这些形象让人不禁想起了神话人物后羿
射日的传说,使得诗中的月亮充满神秘和传奇色彩。

最后一句“若非洞府客,谁与自争辉”则让人回过味来。

洞府客指的是仙人,表示只有仙人才能在洞府中观赏到如此美丽的中秋月光。

作者以此提醒人们,虽然我们不能成为仙人,但我们可以通过欣赏月亮、感受自然,来领略到世间的美好和奇妙。

通过这首诗,作者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中秋夜晚的美景,表达了对月亮之美的赞美和对宇宙奥秘的思考。

整首诗意境优美,意蕴深远,给人以美好的视觉和心灵享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甜甜的。
中秋夜
中秋夜/ 亮光光/ 家家户户赏月忙 摆果饼/ 烧线香/ 大家一起拜月亮 分红柿/ 切蛋黄/ 赏罢月亮入梦乡 乘火箭/ 月宫逛/ 看看咬一口/ 香 又甜/ 教我如何不想念
盼中秋/ 等月圆/ 月饼端 上我心欢
不等爷奶慢/ 不管弟妹玩/ 我先把上一快解解谗
中 秋 节
月姐姐 月姐姐,多变化,初一二,黑麻麻, 初三四,银钩样,初八九,似龙牙, 十一二,半边瓜,十五银盘高高挂。 中秋月,净无瑕,圆如镜子照我家。
象山夜月 水底有明月, 水上明月浮。 水流月不去, 月去水还流。
月下独酌
李白
花间一壶酒,
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
对影成三人。
水调歌头(节选)
4、送一个圆圆的饼,献一 颗圆圆的心,寄一份圆圆的 情,圆一个圆圆的梦。中秋 节快乐!
啊/ 月饼好好吃个遍/ 管 它肚子愿不愿
1、又是一年月圆夜,月下为你许三愿: 一愿美梦好似月儿圆,二愿日子更比月 饼甜,三愿美貌犹如月中仙。
2、清风带去我的祝福,明月捎走我的问 候,送你一丝风儿,赠你一缕月儿,风 月无边,人间有情,中秋快乐!
3、中秋到了,送你一个月 饼。第一层:关心!第二层: 体贴!第三层:浪漫!第四 层:温馨!中间夹层:甜蜜! 祝你天天都有一个好心情! 永远开心!
〔宋〕苏轼 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 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 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
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爱照镜子的月亮
月亮爱照镜子 每次经过小河边 她都不忘记留下自己的影子 看看今天 是胖了?还是瘦了?
中秋节
中秋节, 天,蓝蓝的, 风,轻轻的, 月亮,明明的, 月饼,圆圆的。 孩子的脸, 花儿似的。 孩子的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