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光互补、渔光互补光伏电站一站式解决方案-2015.4.11
农光互补光伏发电复合利用方案

农光互补光伏发电复合利用方案农光互补光伏发电复合利用方案是一种利用农田空间进行光伏发电的方案,其中光伏发电系统与农业种植相结合,实现共同利用土地资源的目的。
该方案的具体实施内容如下:1. 光伏发电系统布设:在农田或农业基地的空闲地区布设光伏发电板,利用太阳能转化为电能进行发电。
选取合适的太阳能发电模组和逆变器,保证发电效率和电能稳定供应。
2. 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将光伏发电系统与农业种植结合,进行农光互补布局。
在光伏发电板下方合理安排农作物的种植,利用太阳能发电板的遮阴作用和光照均匀性,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3. 智能农业管理系统:结合物联网技术和智能传感器,建立智能农业管理系统,实现对农作物生长环境的实时监测和自动调控。
通过数据分析和预警功能,提前发现病虫害等问题,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益和稳定性。
4. 实现资源共享:农田空地的利用不仅仅是光伏发电,还可以与其他农业经营项目共同利用。
例如可以利用农田空地建设养殖场、蔬菜大棚等,实现土地资源的多元化利用,提高农业产业的综合效益。
5.政策支持与示范工程:制定支持农光互补光伏发电复合利用的政策措施,鼓励农民参与和投资,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
同时,建立农光互补光伏发电复合利用的示范工程,向社会宣传其经济、环保和社会效益,推动其在农业领域的推广应用。
农光互补光伏发电复合利用方案可以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增加农民收入,减少农业对化石能源的依赖,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同时,光伏发电系统对环境没有污染,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通过合理的规划和管理,可以实现农光互补光伏发电复合利用的共赢局面。
农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方案

农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方案随着能源问题的凸显和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光伏发电作为一种清洁能源的方式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
在农业领域,农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应运而生,这是一种将农田与光伏发电相结合的利用方式。
本文将详细介绍农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的背景、原理以及实施方案。
一、项目背景传统的农田只能种植农作物,但是在实际运营中,农田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频繁灌溉导致水资源的浪费以及土地肥力的下降等。
而光伏发电作为一种新型的能源利用方式,在解决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农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应运而生,既可以解决农田的实际问题,又能够为农民带来经济效益。
二、项目原理农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利用光伏发电系统搭建在农田上,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为农田提供电力。
在电力供应的同时,利用光伏板的遮阳性能,减少夏季农田的水分蒸发速度,提高土壤湿度,降低农作物生长的水分需求。
同时,光伏板的阴影可以减少农田的温度,防止农作物受高温侵害。
农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通过光伏板的遮荫作用,实现了农田节水、防温、抗倒伏等多重效益。
三、项目实施方案1.选址:选择适宜的农田作为项目建设的地点,应优先考虑土地空闲、阳光资源丰富、水资源状况等因素。
2.设计方案:根据所选农田的实际情况,确定光伏板的布置方式、数量以及其他电力设备的配置,确保发电系统的正常运行。
3.施工安装:在选定的农田上进行光伏板的布置和电力设备的安装,确保设备的良好连接和稳定性。
4.投运管理:光伏发电系统投入使用后,需要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和维修,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和发电效率。
5.经济效益评估:对农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的经济效益进行评估,包括发电量、发电成本、节水效果以及农田的产量等指标。
四、项目优势1.经济效益:农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可以为农田提供经济效益,通过太阳能的转化,产生电力供应农民使用,并将多余的电力卖给电网,实现了能源的自给自足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2.生态效益:通过光伏板的遮荫作用,能够减少农田的水分蒸发速度,提高土壤湿度,降低农作物生长的水分需求,同时减少农田的温度,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增加农田的产量。
农光互补渔光互补光伏电站一站式解决方案

农光互补渔光互补光伏电站一站式解决方案农光互补和渔光互补光伏电站是一种光伏发电方式,通过在农田或渔场上搭建光伏发电设备,实现农业和渔业资源的共享利用,提高土地的综合利用效率。
与传统的分散式光伏电站相比,农光互补和渔光互补光伏电站具有更高的综合效益,能够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
农光互补和渔光互补光伏电站一站式解决方案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光伏电站的设计和建设。
解决方案提供了光伏电站的设计和建设方案,包括选址、光伏设备的选择和布局、接入电网等。
这其中需要考虑到农田和渔场的实际情况,确保光伏电站的建设与利用环境的协调。
其次,光伏电站的运维和监控。
光伏电站的日常运维和设备的监控是确保光伏发电系统正常运行的重要环节。
解决方案提供了定期的维护和检修计划,确保光伏电站的设备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并及时检测和修复故障。
再次,光伏发电与农业、渔业的协调管理。
光伏电站的建设需要与农业和渔业的生产活动协调一致,确保光伏电站的建设不会对农田和渔场的正常生产造成干扰。
解决方案提供了光伏发电与农业、渔业的协调管理方案,确保光伏电站的建设与农田和渔场的实际情况相适应。
最后,解决方案还提供了相关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支持。
政府在农光互补和渔光互补光伏电站建设方面提供相应的政策支持和优惠政策,鼓励农民和渔民参与光伏发电项目。
同时,解决方案还提供了资金支持和融资渠道,帮助农民和渔民获得光伏发电项目所需的资金和贷款。
农光互补之渔光互补模式解读

农光互补之渔光互补模式解读农光互补之渔光互补模式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新型农业养殖模式,它将光伏发电和渔业、农业相结合,实现了资源的互补利用,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本文将对农光互补之渔光互补模式进行解读,分析其优势和应用前景。
农光互补之渔光互补模式是指在光伏电站上方建设养殖水面,并利用太阳能发电的同时,为养殖提供光线,提高水域养殖的产量和品质。
这种模式利用了太阳能的高能量密度和地面养殖的优势,充分发挥资源的互补效应,减少土地占用和对环境的影响,实现了农业、养殖、能源的可持续发展。
首先,农光互补之渔光互补模式可以有效解决土地资源紧张的问题。
传统的农业养殖模式需要大量的土地用于种植或养殖,而渔光互补模式则利用了光伏电站上方的空间,减少了土地占用,节约了土地资源。
光伏电站可以利用太阳能发电,不仅可以满足自身的用电需求,还可以将多余的电力输送到电网,提供给周边居民使用,使得土地的利用效率得到了显著提高。
其次,农光互补之渔光互补模式可以提高养殖产量和品质。
在光伏电站的底部设置水面,在水下加装光线导入装置,可以为水域内的养殖物提供足够的阳光照射。
阳光是养殖物生长的重要因素之一,光照充足可以促进养殖物的光合作用和新陈代谢,提高其生长速度和食用价值。
另外,光线的透明度和稳定性也可以通过光照调控系统进行调整,从而使养殖物的生长环境更加稳定和适宜。
再次,农光互补之渔光互补模式可以提供额外的经济收益。
光伏电站具有可再生能源的特点,通过发电可以产生经济效益。
而在光伏电站上方搭建养殖水面,则可以为养殖户提供额外的经济收入。
养殖水面可以用于养殖各种各样的水产品,如鱼类、虾类等,这些水产品可以作为商品出售,为养殖户带来稳定的收入。
此外,光伏电站的建设和养殖水面的搭建也可以创造就业岗位,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
最后,农光互补之渔光互补模式具有良好的环境效益。
光伏电站是清洁能源的代表,发电过程不产生污染物和温室气体,具有较低的碳排放。
渔光互补光伏电站的方案设计项目

渔光互补光伏电站的方案设计项目1. 项目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需求不断增加,传统化石能源的消耗对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开发利用新能源已经成为我国能源结构调整的重要方向。
光伏发电作为一种清洁、可再生的新能源,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近年来,光伏发电与渔业养殖的结合,即渔光互补光伏电站,逐渐受到关注。
本项目旨在设计一套渔光互补光伏电站的方案,实现光伏发电与渔业养殖的有机结合,提高土地利用率,促进新能源的发展。
2. 项目目标1. 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2. 实现光伏发电与渔业养殖的互补发展,提高经济效益。
3. 降低光伏发电对环境的负面影响,促进生态可持续发展。
4. 设计方案具备较高的技术水平和示范推广价值。
3. 项目内容1. 光伏发电系统- 太阳能电池组件选型及配置- 光伏支架设计- 逆变器及并网设备选型- 系统电气设计2. 渔业养殖系统- 养殖池设计- 养殖品种及养殖技术研究- 水质管理及环保处理3. 电站运行管理及维护- 电站运行模式及调度策略- 电站安全防护措施- 电站维护保养计划4. 经济性分析及效益评估- 投资估算及成本分析- 收益预测及风险评估- 投资回收期计算4. 技术路线1. 光伏发电系统- 结合当地气候条件、光照资源,选择高效、稳定的太阳能电池组件。
- 采用固定支架或跟踪式支架,提高光伏发电系统的发电效率。
- 选择性能优良的逆变器及并网设备,确保光伏发电系统的稳定运行。
2. 渔业养殖系统- 根据养殖品种的生长需求,设计合理的养殖池结构及规模。
- 研究养殖技术,提高渔业养殖产量和质量。
- 采用环保处理技术,降低养殖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
3. 电站运行管理及维护- 结合光伏发电系统和渔业养殖系统的特点,制定合理的运行模式及调度策略。
- 加强电站安全防护措施,确保电站安全稳定运行。
- 制定电站维护保养计划,定期对电站进行检修和维护。
4. 经济性分析及效益评估- 综合考虑光伏发电系统的投资成本、运行成本、收益等因素,进行投资估算及成本分析。
农光互补渔光互补光伏电站一站式解决方案

农光互补渔光互补光伏电站一站式解决方案农光互补和渔光互补光伏电站是一种光伏发电系统,利用农田或渔业用地与光伏发电相结合,形成互补共生的模式。
这种解决方案能够提高土地利用率,促进农业和渔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还可以增加光伏发电的装机容量,提高能源供应的稳定性。
农光互补光伏电站的建设是将光伏组件安装在农田中,既不影响农作物的种植,又能够提供电力。
这种解决方案可以解决农村地区电力供应不足的问题,为农田提供清洁能源。
另外,农光互补电站还可以通过光伏发电系统的覆盖,有效减少农作物的耗水量,提高农田的节水效率。
光伏发电系统还可以降低温室效应,减少农作物的病虫害,提高农田的生产能力。
渔光互补光伏电站的建设是将光伏电池板安装在养殖池塘或渔业种植区域上方,利用太阳能为池塘或种植区提供照明和电力。
这种解决方案可以解决能源供应不足、土地利用率低的问题。
通过渔光互补光伏电站,可以提供池塘和种植区的电力需求,改善农村和渔业地区的能源状况。
在光伏电站上还可以种植一些栖息地友好的植物,促进水体的净化,提高水产养殖的产量。
农光互补和渔光互补光伏电站的建设还可以通过政府的支持和资金投入来推动。
政府可以提供补贴和税收优惠,鼓励农民和养殖户建设光伏电站。
此外,政府还可以提供技术支持,培训农民和养殖户的光伏发电和维护技能,提高他们的光伏电站的效率和可靠性。
总之,农光互补和渔光互补光伏电站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解决方案。
它不仅可以提供清洁能源,解决电力供应问题,还可以促进农业和渔业的发展,改善农村地区和渔业地区的能源状况。
政府和社会应该共同努力,推动农光互补和渔光互补光伏电站的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光伏电站农光互补项目实施方案

光伏电站农光互补项目实施方案实施方案:光伏电站农光互补项目一、项目概述二、项目设计1.项目规模:光伏电站与农业种植场地面积相等,光伏电站占地约200亩。
2.电站设计:光伏电站采用透明光伏板,并采用架空式布局,以确保下方种植农作物的光照充足。
3.农作物选择:根据气候条件、市场需求等因素选择适宜的农作物进行种植,如小麦、大豆、玉米等。
4.农作物布局:光伏电站下方采用行间种植方式,增加土地利用率。
5.管理措施:设立专门管理团队,负责光伏电站及种植农作物的日常管理工作,包括光伏板清洁、农作物灌溉、施肥等。
三、项目优势1.资源共享:利用光伏电站光照产生的电能,为种植农作物提供所需能量,实现能源的共享利用。
2.土地利用率提高:通过在电站下方种植农作物,实现光伏发电与农业生产的双重效益,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
3.环境保护:利用光伏发电代替传统能源,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保护生态环境。
4.增收机会:项目为农民提供了增收机会,通过参与农作物种植、农产品销售等环节,提高农民收入。
四、项目实施步骤1.项目前期准备:确定项目可行性,并制定详细的实施计划,包括选址、设计等。
2.资源准备:筹集项目所需的资金、土地、设备等资源,并进行相关合同签订。
3.光伏电站建设:进行光伏电站的设计,选购光伏板材料,并进行施工安装。
4.农作物种植准备:进行土地平整和改良,选择适宜的种植农作物,并进行肥料施用等准备工作。
5.光伏电站农作物种植:在光伏电站下方进行农作物的种植,并进行灌溉、施肥等管理措施。
6.日常管理:设立专门管理团队,负责光伏电站和农作物的日常管理工作,包括光伏板清洁、农作物施肥等。
7.农产品销售:开展农产品销售工作,与农产品加工企业、超市等建立合作关系,确保农产品销售渠道畅通。
五、项目效益评估1.经济效益:节约能源成本,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土地利用率,推动当地经济发展。
2.环境效益:减少传统能源的消耗,降低碳排放,减少环境污染。
3.社会效益:增加农民就业机会,提高农民收入水平,改善农村居民生活质量。
农光互补之渔光互补模式解读

2015光伏新政策中有关于农光互补项目的内容,目前农光互补模式丰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农光互补模式可概括为十大类:菌菇光伏模式、渔光互补模式、蔬菜(瓜果)光伏模式、畜禽(牧业)光伏模式、林光模式、药材光伏模式、生态光伏模式、热电光模式、服(“三产”)光模式休闲观光旅游、水利光模式。
下面是关于渔光互补模式的详细介绍:
目前有几种分类,是封闭式、开放式、飘浮式和跨越式。
飘浮式的水深在七八米的时候,不可能打桩,这样成本太高。
【图】渔光互补分类
【图】漂浮式
水上浮体太阳能发电系统电:池板、“浮体架台”;连接架台、“连接板(桥接板)”和用于固定两者的“紧固带”构成,可在每个浮体架台上,以10度的设置角度一张张安装外形尺寸为宽(1500~1700mm)×进深(980~1000mm)×高(35~50mm)的太阳能电池板。
【考虑因素】:
一般建设在湖泊,河,池塘,溪,煤矿塌陷区,稻田养鱼等地区。
放养方式,喂料方式,捕捞方式,遮光方式(比例),漂浮物影响。
【图】模拟“渔光互补”遮光对黄颡鱼采食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监控技术>>智慧光伏云iSolarCloud
基于J2EE企业级开发平台
可以支持100+GW电站规模的接入与管理
采用最新的云平台技术,实时大数据分析,实现整套系统数据分析与计算 BI商业智能分析平台已经有过超过5年以上的开发经验
* 34
监控技术>> iSolarCloud云平台架构
农光互补、渔光互补光伏电站 一站式解决方案
宋诗 2015年4月11日
目录
1. 农、渔光互补分布式光伏介绍 2.
分布式光伏系统关键技术 分布式光伏系统典型方案设计
3.
*
2
分布式光伏发电类型
鱼塘、湖泊 农业大棚 工业屋顶
-调度管理、远动系统; -对时方式、通信协议、 -信息传输、安全防护
-母线保护
-频率电压异常紧急控制装置 -孤岛检测和防孤岛保护
3 2 1
接入系统 设计要求
4 5
-功率控制、电能质量监测
系统一次
-接入系统方案划分原则 -接入电压等级 -接入点选择 -典型方案
计量与结算
-计费系统 -关口点设置
-设备接口
* 39
监控技术>>智能大数据分析
B I 电站巡检
计划 使用场景和分析,执行资源、库存及资产规划 其它数据 关联 聚类 分类 预测 执行 根据优化的规划执行维护 性能日志
预测性模型 传感器数据 预测性维护数据
基于多种方法计算故障可能性
产生分数及建议 与维护规划整合 优化 定义决策优化
光伏发电输出波动 加上储能系统后 光伏发电平稳输出
光伏发电
~-
储存和释放蓄电 池的能量来保持 光伏发电的输出 稳定 储能系统
电力系统
*
电网接入技术>>需要满足国网及各地方电网的要求
系统通信
-通道要求、通信方式
-通信设备供电 -通信设备布置
系统综保
-线路保护
系统调度自动化
•10kV/35KV并网,容量小于20MW
•10kV/35KV并网,容量小于20MW
•10kV/35KV并网,容量大于300kW
荒山荒地
商业屋顶
户用屋顶
•10kV/35KV并网,容量小于20MW
•380V并网,容量300kW左右
•220V或380V并网,容量在8kW以下
*
逆变技术>>逆变器具备SVG功能
动态闭环无功控制功能 逆变器具备SVG功能 确保并网点功率因数大于0.95,主动支撑电网稳定性 无需增加额外的无功补偿装置,减少用户投资
功率因数
关口表有功
逆变器发无功
系统原理框图
实时调节曲线
*
逆变技术>>逆变器具备SVG功能
D G
电网关注
D G
*
农、渔光互补分布式光伏特点
特 点 挑 战
中东部城市,日照条件差; 地区补贴政策的差异
影响电站投资收益,需要从系 统角度降低LCOE,提高PR
投资方关注
*
农、渔光互补分布式光伏项目
宁夏石嘴山20MW光伏农业大棚并网电站
25年
运行保障
• 采集、实时处理,存储、WEB服务均采用集群分布式架构 • 接入电站数据增多,查询速度不下降 * 可线性扩展 35 • 系统容量从1GW~100GW
监控技术>>全面掌控
■ 世界地图方式:
在地图上标记所有电站的详细位置。 不同颜色代表电站的目前健康状态。 点击电站标记显示运行数据。
某5MW屋顶电站功率因数控制情况
系统无控制时月度功率因数为0.509
系统增加自动功率因数控制后月度功率因数为0.972
*
逆变技术>>逆变器具备SVG功能
自动有功控制(P(f))
自动无功控制(Q(u)),多种方式可选
*
逆变技术>>逆变器具备储能接口
项目地点:宁夏石嘴山 • 时间:2014年 • 装机容量:20MW • 逆变器:SG1000TS
*
农、渔光互补分布式光伏项目
肥东县浪波塘20MW渔光互补光伏电站 肥东县下塘镇20MW渔光互补光伏电站
项目地点:安徽合肥 时间:2015年(在建) 装机容量:20MW+20MW
*
农、渔光互补分布式光伏项目
江苏响水沿海100MW光伏电站
项目地点:江苏响水 时间:2014年 装机容量:100MW 机器: SG1000TS
*
农、渔光互补分布式光伏项目
江苏盐城100MW光伏电站
项目地点:江苏盐城 时间:2014年 装机容量:100MW 机器: SG1000TS
*
电网接入技术>>解列与孤岛保护
并网点低压、低频或者停电
时,主动切断出线柜断路器,
与逆变器自身孤岛保护配合工 作,确保系统安全。
*
电网接入技术>>智能电网调度技术
光纤专线、GPRS/3G/4G网络、北斗卫星等多种方式,需要满足各地电力公司不同的规范要求。
•解列与孤岛保护
•电能质量在线监测 •智能调度接口
*
直流保护技术>>火灾防范
农业大棚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因产品质量、设计缺陷问题引发的火灾不容忽视
直流拉弧 局部温升 产生火灾
拉弧检测和保护
防拉弧和智能组串扫描汇流箱
智能组件扫描
*
分布式光伏系统关键技术
直流保护技术
•智能组件 •拉弧检测和保护 •防拉弧和智能组串扫描 汇流箱 •光伏专用直流熔丝和防 雷器
逆变技术
• 更低的并网谐波 • 高转换效率
电网接入技术
•综合保护设计
监控技术
• 组件级监控与管理 • 分布式多用户监控 •智能运维服务
•组串监测;
•PID效应消除功能 •高精度漏电流保护 •具备SVG功能 •多种通讯技术 •具备储能接口
■ 电站列表方式:
数据对比性更强、数据可指定回溯。 制定电站可展开全天运行数据。 电站数据根据实时更新。
*
监控技术>>快速精准故障定位
电站级 方阵级
1号方阵
电站A
电站B
2号方阵
逆变级 组串级
1-1-1组件
1-1逆变器
1-2逆变器
2-1逆变器
2-2逆变器
1-1-2组件
用户直接投资结算
投资者投资电站
第三方投资多方结算
投资收益 投资收益 补贴 补贴
电费
电费
发电给电网
电费
发电给企业
发电给电网
光伏电站常用结算方式,直接获得上网电费与国家补 贴
商业屋顶电站常用结算方式,在获取上网电费和国 家补贴同时,对附近企业供电
* 41
监控技术>>清结算系统
电站信息 物理通道 省/地电力调度中心
并网设备状态 并网点电压 并网点电流 有功功率 无功功率 发电量
电力光纤
GPRS/3G/4G
RETAIN FOR LIFE!
卫星
*
电网接入技术>>电能质量在线监测
电能质量在线监测:电压,电流,功率谐波,频率,三相不平衡,间谐波,电压波动与闪变, 暂态等.可记录并存储至少一年数据。
系统保护
直流拉弧现象
智能直流汇流箱PVS-16M
* 16
直流保护技术>>逆变器集成光伏专用直流熔丝和防雷器
直流采用光伏专用II级防雷器 a,电压保护水平 Up高达4kV b,总放电电流 Itotal高达40kA
Boost旁路后,如果有一路组串发生短路故障,其他组串和母线电容上的 能量将通过短路点形成回路。如无熔丝保护,无法切断故障点,对组件、 线缆及回路上的其他器件存在非常大的安全隐患,甚至会引发火灾
*
目录
1.
农、渔光互补分布式光伏介绍
2. 分布式光伏系统关键技术
3.
分布式光伏系统典型方案设计
* 11
分布式光伏系统结构
电池板 直流汇流 逆变 交流汇流 升压 接入 电网
绝缘检测和防雷保护
监控系统
www.sungrowpowerபைடு நூலகம்com
客 服 人 员
专 家 团 队
运 维 团 队
现 场 运 维
维 修 人 员
* 38
监控技术>>故障管理
■ 平台故障管理:
判断关联故障、列表显示根源故障 知识库根据故障给出维修意见 规范化标准化消缺流程管理
■ 线下维修人员APP:
实时上报故障
Web端与APP互动 故障问题APP内置交流平台
*
监控技术>>智能运维监控系统
电站本地监控端
管控端
小型鱼塘、农业大棚电站
电子大屏展示 数据挖掘分析
中型鱼塘、农业大棚电站
远程专家诊断
值班人员工作台
社 交 圈 APP
大型鱼塘、农业大棚电站
* 32
iSolarCloud
1-1-3组件
1-2-1组件
1-2-2组件
2-2-1组件
2-2-2组件
组 串
组 件
设备故障毫秒级数据录波分析
*
监控技术>>自动化巡检消缺
实时故障告警
故障预处理
售后维修处理
日常 巡检 处理 预案
低级 故障 对应 预案
中级 故障 对应 预案
高级 故障 对应 预案
预防 接收主动的维护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