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宇宙4日食和月食课件教科版
六年级下册科学课件第三单元 宇宙| 教科版 (共29张PPT)

❖ 14.为了便于辨认,人们把看起来相互之间距离保 持(不变 )的星星分为一群,划分不同区域,根据 其(形态),想象成人、动物或其他物体的形状, 并且给它们命名。
❖ 15.夏季的天空中有许多的亮星,其中三颗星构成 了一个巨大的三解形,人们称之为(夏季大三角)。
❖ 11、排序。
❖ 将下列天体及天体系统按所占空间的大小按由小到 大的顺序进行排列。(太阳系、太阳、地球、月球、 宇宙、银河系、总星系)
❖ 从小到大的顺序是:(月球、地球、太阳、太阳系、 银河系、总星系、宇宙)。
12、填图题(请在下图相应的方框内写出太阳系中的 八大行星,并概括它们的特点。)。
第6课和第7课、在星空中(一、二)
❖ 1、月球地貌的最大特征,就是分布着许多大大小 小的( 环形山 )。
❖ 2、环形山大多是(圆形 ),有单个的,有几个挤叠在 一起的,也有大环套小环的。
❖ 3、环形山有的直径不足 ( 1千米 ) ,有的直径达到 (几百千米)。
❖ 4、由于月球表面上缺乏(大气)和( 水 ),所以月球表 面形态特征能够得到长期保存。
❖
9、传说中的“天狗吃月亮”其实(月食)现象,原 因是月(球、太阳、地球正好排成一条直线 )。
❖ 10.简述日食形成的过程。
❖ 答:当月球运动到太阳和地球中间,如果三者正好 处在一条直线上时,月球就会挡住太阳射向地球的 光,在地球上处于影子中的人,只能看到太阳的一 部分或全部看不到,于是就发生了日食。
13、He who seize the right moment, is the right man.谁把握机遇,谁就心想事成。21.8.2621.8.2602:58:4902:58:49August 26, 2021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日食和月食示意图画法及其原理

全食 偏食
日
月
地
半影 本影
全食 偏食
日
地
月
月
本影
半影
►在有欢声笑语的校园里,满地都是雪,像一块大地毯。房檐上挂满了冰 凌,一根儿一根儿像水晶一样,真美啊!我们一个一个小脚印踩在大地毯 上,像画上了美丽的图画,踩一步,吱吱声就出来了,原来是雪在告我们 :和你们一起玩儿我感到真开心,是你们把我们这一片寂静变得热闹起来 。对了,还有树。树上挂满了树挂,有的树枝被压弯了腰,真是忽如一夜 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真好看呀! ►冬天,一层薄薄的白雪,像巨大的轻软的羊毛毯子,覆盖摘在这广漠的 荒原上,闪着寒冷的银光。
日食和月食是怎样形成的
• 发生日全食是因为太阳靠近月球轨道与地球轨道 的的一个交点,而同时月球在距此点的最近的点 上。发生日环食是因为太阳靠近月球轨道与地球 轨道的的一个交点,而同时月球在距此点的最远 的点上。食既从初亏开始,就是偏食阶段了。月 亮继续往东运行,太阳圆面被月亮遮掩的部分逐 渐增大,阳光的强度与热度显著下降。当月面的 东边缘与日面的东边缘相内切时,称为食既。此 时整个太阳圆面被遮住,因此,食既也就是日全 食开始的时刻。
►走进颐和园,眼前是繁华的苏州街,现在依稀可以想象到当年的热闹场 面,苏州街围着一片湖,沿着河岸有许多小绿盘子里装着美丽的荷花。这 里是仿照江南水乡--苏州而建的买卖街。当年有古玩店、绸缎店、点心铺 等,店铺中的店员都是太监、宫女妆扮的,皇帝游览的时候才营业。我正 享受着皇帝的待遇,店里的小贩都在卖力的吆喝着。 ►走近一看,我立刻被这美丽的荷花吸引住了,一片片绿油油的荷叶层层 叠叠地挤在水面上,是我不由得想起杨万里接天莲叶无穷碧这一句诗。荷 叶上滚动着几颗水珠,真像一粒粒珍珠,亮晶希望对您有帮助,谢谢 晶的。 它们有时聚成一颗大水珠,骨碌一下滑进水里,真像一个顽皮的孩子!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日食和月食》

先亏的 类型 看到的
方向
样子
日 日月地 分 初一 几分钟 先缺西 三种 旁边有
食 地月日 地区 新月
日冕
月 日地月 半个 十五 一个多 先缺东 二种 暗弱的
食 月地日 地球 满月 小时
古铜色
以上
【选一选】
1.月食可能发生的日期是 ( C. )
A.可以在任何一天 B.在农历每月的初一
C.肯定在满月时
日偏食
(2) 月 球 挡 住 了部分的太阳
光时,发生日
偏食。
日环食
(3)月球挡住了 中间的太阳光时, 发生日环食。
日食发生之时
★ 日 、月 、地三者几乎在同一直线
★ 日食必定发生在农历初一
日食发生的几率
全世界每年最多可发生5次日食,最少2次。但 对于某一地点而言,平均每三年左右就可以看 到一次日偏食,三百多年才能看到一次日全食。
• 4、日食在农历的初一,月食只能发生在农历十五、 十六。
当堂检测题
• 一、判断题
• 1、日食一般发生在农历初一。(√ ) • 2、日食有两种,即日环食和日全食。(× ) • 3、日食一年发生2到3次,最多发生10多次。(×)
• 4、月球在圆缺变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形状叫月食。
(×)
• 5、月相圆缺变化一个周期的时间大约是一个星期。
2.日食在农历的哪一天可能发生?
农历初一
继续
月球围绕地球转;地球围绕太阳转。当月球围绕地球转到
太阳和地球中间,三个天体大致成一条直线的时候,月球 的影子就会投在地球上。处在月影里的人,由于被月球挡 住了视线,就看不见太阳或只能看见一部分太阳,这就是 日食。
日食的类型
(1)月球挡住了
(1日)月全球食挡住了全部的太阳光时全 发,部生发的日生太全日阳食全光时, 食
日食和月食-科学优质课课件

• 日食和月食的简介 • 日食和月食的科学原理 • 日食和月食的观测方法 • 日食和月食的科学应用 • 总结与展望
01
日食和月食的简介
日食和月食的定义
日食
当地球、月球和太阳处于一条直线上 时,月球会遮挡住太阳,导致太阳的 某一部分或全部消失在地球上,这种 现象称为日食。
月食
当地球、月球和太阳处于一条直线上 时,地球会遮挡住太阳照射到月球的 光线,导致月球的一部分或全部变暗 ,这种现象称为月食。
日食和月食的分类
日食分类
根据日食发生时太阳被遮挡的程度,日食可以分为全食、偏食和环食三种类型。 全食时太阳全部被月球遮挡;偏食时太阳只有部分被遮挡;环食时太阳被月球遮 挡后形成一个光环。
天文学的贡献
天文学的发展不仅丰富了人们对宇宙的认识,还为科学研 究、航天探索等领域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日食和月食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01
验证科学理论
日食和月食是天文现象中的重要事件,通过对它们的观察和研究,科学
家们可以验证和完善天体运动规律、光学的原理等科学理论。
02 03
探索太阳和月亮的物理性质
05
总结与展望
日食和月食的总结
日食的形成原理
日食是当月球运动到太阳和地球之间时,三者正好在一条直线上,月球挡住太阳射向地球 的光而形成的天文现象。根据月球遮挡太阳的程度,日食可以分为全食、偏食和环食等类 型。
月食的形成原理
月食是当地球运动到太阳和月球之间时,三者正好在一条直线上,地球挡住太阳射向月球 的光而形成的天文现象。月食可以分为全食、偏食和半影月食等类型。
日食和月食发生时,太阳、地球和月亮会形成不同的几何关系,这为科 学家们提供了研究太阳和月亮物理性质的机会,如太阳黑子、日冕物质 抛射等现象。
《日食和月食》PPT课件(第2课时)

C.“天狗吃月”现象
D.月球的月相变化的现象
2.月食时阴影部分的轮廓是圆弧,这可以证明下列哪一星球是
பைடு நூலகம்
圆的( C ) A.月球
B.太阳
C.地球
D.以上都是
3.关于日食和月食的下列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C ) A.发生日环食时的月、地距离比发生日全食时的大 B.我们观察不到月环食是因为月球距地球较近,月球较小 C.发生日全食时,地球上任何地方都不能看到日偏食 D.发生月全食时,由于地球大气散射太阳光,月面并不完 全黑暗
月食的轮廓是弯曲的圆弧,说明什么? 地球是一个球体
1.发生月食时,日、地、月三者应处于怎样的位置?时间一般 在农历哪一天? 发生月食时,地球处于太阳与月球的中间,即在农 历的十五、十六。
2.为什么月食不是每个月都会发生?
由于月球绕地球运动的轨道平面与地球绕太阳运动的轨道平 面有一个夹角,这使得地球并不是每月都有机会恰好处于太 阳与月球连线的中间。因此不是每个月都会发生月食。
被食部分 农历十五 为古铜色 十六满月
日地月 成一直线
数小时
月相
月球亮面 朝地球 角度变化
看不见部 分为黑色
任何一天
任意位置
29.53天
课堂小结
日、地、月 三者在一条 直线,地球居中
形成过程
形成的原理
月食
月全食和 月偏食
类型
课堂练习
1.月全食是一种( B ) A.月球被太阳遮掩的现象
B.月球被地球的影子遮掩的现象
4.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
(1)该图反映的现象是__月___食___。 (2)图中月球处于A时,将发生_月__全___食__现象。 (3)当月球再次进入A时,至少需要__2_9__.5_3__日。 (4)月球处于A时,月相是__满__月____。
六年级科学下《三 宇宙 日食和月食》公开课课件_3

4、日食和月食【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日食和月食是太阳、地球、月球三个天体运动形成的天文现象。
2、月球运行到太阳和地球中间,地球处于月影中时,因月球挡住了太阳照射到地球上的光形成日食。
而月食则是月球运行到地球的影子中,地球挡住了太阳射向月球的光。
过程与方法:1、使用模拟实验的方法研究日食和月食的成因。
2、对模拟实验中的现象实行细致的观察。
3、根据模拟实验中的现象实行逻辑推理,推测日食和月食的成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验科学实验的严谨、客观和乐趣,意识到设计科学研究方案的重要性。
2、能够大胆地想象,表达自己的想法。
3、意识到模拟实验与推测和客观真实是有一定差别的。
4、意识到天文现象是能够被人们理解的。
【教学重点】日食和月食是太阳、地球、月球三个天体运动形成的天文现象。
【教学难点】根据模拟实验中的现象实行逻辑推理,推测日食和月食的成因。
【教学准备】相关日食和月食信息的图片、照片、课件、录像资料、书籍等;乒乓球、玻璃球、手电筒、观察记录表;要求学生在课前收集相关日食【教学过程】一、理解日食发生的过程及特点。
1、设疑激趣:同学们,我们先来讲一个故事:公元前6世纪,在爱琴海东岸,两大部落发生了历时5年的战争。
古代天文学家泰勒斯非常痛恨这场无谓的战争,决心利用预测日全食来结束战争。
据说,泰勒斯分别见过基亚克萨雷斯和阿利亚德二世两位国王,并告诉他们说:“上天对你们的战争已经很不高兴了,如果还不停止,上天将会通过太阳来警告你们。
”没想到,这两个国家的人都把泰勒斯当成了疯子,没人理会他。
公元前585年5月28日,米底王国和吕底亚王国的战争实行到第六个年头,一场大的会战在双方之间展开。
战役刚一开始,天空中突然出现异样。
太阳慢慢“变”了形,一个黑影一点一点地把整个太阳“吞”了下去。
士兵们顿时很恐慌,以为上天的“惩罚”将至,纷纷扔掉手上拿着的武器,一些人还跪下来膜拜。
基亚克萨雷斯和阿利亚德二世马上下令停止战斗,此时两位国王深信日全食是一个预兆,表明上天反对这场战争。
教科六年级科学下《三宇宙日食和月食》公开课课件1

教课内容:教科版六下第三单元?宇宙单元?第4课学情剖析:从教材单元整体剖析,?日蚀和月食?一课是在学生理解了月相成因的根基上的后续,是宇宙单元中的第4课。
有助于成立起有关宇宙系统的模型。
学生已经知道了地球和月球自转及公转的方向——自西向东逆时针运动,月相知识等。
以及地球、月球、太阳三者简单的互相运动关系。
日蚀、月食虽已经是学生听闻过或个别察看过的天文现象,但对其详细高深的内容,形成的原由等不认识。
教课目的:科学观点:日蚀和月食是日、地、月三个天体运动形成的天文现象;月球运转到太阳和地球中间,地球处于月影中时,因月球挡住了太阳照耀到地球上的光形成了日蚀;而月食那么是月球运转到地球的影子中,地球挡住了太阳射向月球的光。
象推行仔细的察看;依据模拟实验中的现象推行逻辑推理,推断日蚀和月食的成因。
3感情态度与价值观:体验科学实验的谨慎、客观和乐趣,意识到设计科学研究方案的重要性;可以勇敢地想象,表达自己的想法;意识到模拟实验及推断和客观真切是有必定差别的;意识到天文现象是可以被人们理解的。
4教课要点:5利用模拟实验等方法,使学生理解日蚀和月食是日、地、月三个天体运转的地点关系形成的天文现象。
6教课难点:依据模拟实验中的现象推行逻辑推理,推断日蚀和月食的成因。
7教课方案理念:8经过表现生活中真切、奇异的天文现象,指引学生发现此中的疑问。
此刻六年级的学生多数知道是月球挡住了太阳,因此重在让学生自行获得凭证来解说。
9经过察看剖析太阳被挡住时黑影的特色,模拟日、月食实验自己获得凭证,推行解说。
利用课件,在科学家的研究成就中进一步获得证明、完美。
充足表达自主10研究、合作沟通的学习方式,在研究活动中建构科学观点。
进一步激发、指引学生正确观看日蚀、月食。
11教课准备:12全班:日、月食课件、录像;13分组:乒乓球、玻璃球、手电筒、实验记录单。
14和老师一同做一个数字接龙的游戏,学生先数,每次可以数一到两个数字,谁先数到六谁就赢。
教科六年级科学下《三 宇宙 日食和月食》公开课课件_4

一、教材分析《日食和月食》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四课时的教学内容,本课分为“了解日食现象”、“推测日食的成因”、“推测月食的成因”三个部分。
从教材的角度来说,把这两种现象作为学生们学习的主题,有三个目的:一是因为这两种现象对学生有吸引力;而是这两种现象都涉及了本单元要建立起的基本概念,即天体是运动着的,月食和日食的成因是地球、太阳、月球三者之间的相对运动形成的;三是培养学生从现象到本质的逻辑推理水平,本课是学生们在学习了“地球的运动”以及“在太阳下”两个单元以后理解发展的必然方向,从这个意义上说,这个部分内容是学生理解天体运动的典型材料,也是本单元学习的一个基础部分。
教材上是以一副简单的日食发生过程图来告诉学生日食发生的特点,不过这样的导入似乎对学生情感的体验不够,所以将其改为以古代战争故事和日食的故事为教学起点,引领学生的情感一步一步地理解日食的特点,加上根据学生课前已对月食和日食有相关的资料收集或学生原有的对天体运动的了解,所以便展开有效的推测,在此过程中产生知识面上的冲突,经过严谨的实验方案设计实行展开实验,最终得出科学的概念,学生在经历一个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中,逐步形成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和水平,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学情分析(1)认知:从学生对日食和月食产生的知识方面也有一定水准的了解,部分学生能够作一个初步的解释,而且学生对月球、地球、太阳三者之间的相对运动关系在本课前有一定的理解,还在五年级时学习了光是沿着直线传播的,具备这两个条件还不够,知识还只停留在形象的表达上,对两种现象容易混淆。
(2)情感、态度、价值观:日食和月食是学生们听说过或观察过的两种感兴趣的天文现象,相对来说学生对月食了解的多一些,而对日食听说的不多。
学生并不会因为感兴趣而就会有秩序的完成实验,需要教师充分利用这份兴趣来做引导。
(3)探究:学生在操作模拟实验方面应该仍然存有较多的问题,如模拟实验时月球的公转、纸太阳放在脑后认为没有产生月食等问题,此外学生缺乏制定实验方案意识,所以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后,学生对操作方面的素养要有一个明显的提升,能够合理地分工合作,严谨、细致地实行逻辑推理和解决科学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