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自带AD实现触摸屏转换(触摸屏)(AD转换)

合集下载

ad转换方法

ad转换方法

ad转换方法
ad转换方法:
1、对于ALE 信号是上升沿有效,锁存地址并选中相应通道。

clk:时钟信号,可由单片机ale信号分频得到。

2、而对于ST 信号来说是下将沿有效有效,然后开始转换。

A/D 转换期间ST为低电平。

3、这时候我们还需要知道EOC 信号,也就是高电平结束,输出高电平,表示转换结束。

扩展资料
4、然后对于OE 信号来说是高电平允许输出有效,允许输出转换结束。

电压输出DAC。

AD转换就是模数转换。

顾名思义,就是把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

主要包括积分型、逐次逼近型、并行比较型/串并行型、Σ-Δ调制型、电容阵列逐次比较型及压频变换型。

A/D转换器是用来通过一定的.电路将模拟量转变为数字量。

模拟量可以是电压、电流等电信号,也可以是压力、温度、湿度、位移、声音等非电信号。

但在A/D转换前,输入到A/D转换器的输入信号必须经各种传感器把各种物理量转换成电压信号。

如何用自带AD实现触摸屏转换(触摸屏)(AD转换)

如何用自带AD实现触摸屏转换(触摸屏)(AD转换)

LIU_XF (原创)如何用自带AD实现触摸屏转换(触摸屏)(AD转换)摘要:在人机界面中,触摸屏越来越流行,一般情况下,都需要一个触摸屏控制器或者触摸屏接口芯片来实现触摸屏的AD转换,但对于某些单片机系统,它并不带有触摸屏控制器,也不想增加外扩触摸屏芯片的成本,则可以用自带的AD来实现触摸屏的转换。

本文将以LPC2478平台介绍如何利用自带AD实现触摸屏AD转换及滤波的处理。

介绍:在开始之前,我们来补充一点触摸屏的知识,下面是一个四线电阻屏在屏的四周我们可以看到触摸屏的引线,可分别找出引脚的排列,我的触摸屏排列是XL,YD,XR,YU,由于我定义的0座标是在左上角,因此我将XL定义为X-,XR定义为X+,YU定义为Y-,YD定义为Y+。

在电路里,我们将X-和Y-接在LPC2478的通用IO上,X+和Y+接到LPC2478的AD引脚上。

现在,我们来看看触摸屏转换的原理step1:如何检测触摸事件的发生将X-,X+,Y-,Y+配置成GPIO模式,Y+和Y-设置为推挽输出‘1’,这样Y便成了一个高电平平面,再将X+浮空输入,X-设置为下拉输入;如下图:由于触摸屏的电阻是远小于R1(LPC2478自带下拉电阻)的,因此当触摸屏X Y有接触时,X-端会产生一个高电平,因此触摸事件的发生,就是通过检测这个高电平而得知的。

当然触摸屏按下和松开会有抖动,需要进行滤波处理,原理很简单,这里就不介绍了,看附件里的代码吧。

step2:检测X的值触摸事件发生后,我们要开始进行AD转换了,首先我们确定X的座标值。

将X+ X-设置为推挽输出,X+输出‘1’,X-输出‘0’,Y-设置为FLOAT输入,Y+设置为AD输入这样,AD转换出来的就是X的值。

当然,AD转换也是要滤波的,我采用的是中值滤波法,大家还是看代码吧。

step3:检测Y的值同step2一样的方法,可检测出Y的值。

step4:AD转换为键值/******************************************************************** 函数功能:触摸屏键值转换入口参数:返回:备注:********************************************************************/ void TouchScrConvert(TOUCH_SCR_STATUS *p_status){Int32U x_pixels;Int32U y_pixels;Int8U f_x=0,f_y=0;//无效值,直接返回==//如果超过范围==//xif(p_status->TouchScrX<=TOUCH_SCR_MIN_X_ADC){p_status->TouchScrX = 0; f_x=1;}elseif(p_status->TouchScrX>=TOUCH_SCR_MAX_X_ADC){p_status->TouchScrX = TOUCH_SCR_H_SIZE;f_x=1;}//yif(p_status->TouchScrY<=TOUCH_SCR_MIN_Y_ADC){p_status->TouchScrY = 0; f_y=1;}elseif(p_status->TouchScrY>=TOUCH_SCR_MAX_Y_ADC){p_status->TouchScrY = TOUCH_SCR_V_SIZE; f_y=1;}//--//--x_pixels = p_status->TouchScrX;y_pixels = p_status->TouchScrY;if(f_x==0){x_pixels = (x_pixels - TOUCH_SCR_MIN_X_ADC)*TOUCH_SCR_H_SIZE;x_pixels /= TOUCH_SCR_DELTA_X_ADC;}if(f_y==0){y_pixels = (y_pixels - TOUCH_SCR_MIN_Y_ADC) * TOUCH_SCR_V_SIZE; y_pixels /= TOUCH_SCR_DELTA_Y_ADC;}p_status->TouchScrX = (Int16U)x_pixels;p_status->TouchScrY = (Int16U)y_pixels;}关于触摸屏压力的检测其实,对于触摸屏来说等效电路应该是这样Rt是接触电阻,由于它是与R3串联接入AD的,因此它可以被忽略,但这个Rt 并非是无用,对于检测触摸压力还是有用的,因为对于有些PDA快速手写需要辩别触摸的压力,用下面的方法则可以实现结语:用自带AD,省去了外扩触摸屏芯片,节省了成本,也缩小了PCB面积。

ad转换的基本算法

ad转换的基本算法

ad转换的基本算法1. 什么是ad转换ad转换(Ad Conversion)是指将广告展示或点击行为转化为实际的业务指标,如注册、购买等,以衡量广告投放效果的一种算法。

ad转换算法在互联网广告领域中被广泛应用,可以帮助广告主评估广告效果、优化广告投放策略和提高投放效率。

2. ad转换算法的基本原理ad转换算法的基本原理是通过统计和分析广告展示和点击行为数据,将这些行为转化为具体的业务指标。

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ad转换算法。

2.1 基于规则的算法基于规则的ad转换算法是一种简单但有效的方法。

它根据预先设定的规则,对广告展示和点击行为进行分类,并将其转化为相应的业务指标。

例如,可以设定一个规则,如果用户点击广告后产生了注册行为,则将该点击行为转化为注册指标。

2.2 基于回归分析的算法基于回归分析的ad转换算法是一种更为精确的方法。

它通过建立一个统计模型,将广告展示和点击行为与实际的业务指标之间的关系进行建模。

通过对模型进行拟合和验证,可以预测和估计广告投放对业务指标的影响程度。

这种算法可以帮助广告主更准确地评估广告效果和优化投放策略。

2.3 基于机器学习的算法基于机器学习的ad转换算法是一种较为复杂但有效的方法。

它利用机器学习算法对广告展示和点击行为数据进行训练和学习,从而自动发现其中的模式和规律,并将其应用于转化预测和优化决策中。

这种算法可以根据数据的特征和模式进行自适应调整,从而提高转化预测的准确性和效果。

3. ad转换算法的应用ad转换算法在互联网广告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下面介绍一些常见的应用场景。

3.1 广告效果评估ad转换算法可以帮助广告主评估广告的效果和效益。

通过将广告点击和展示行为转化为实际的业务指标,广告主可以了解广告对业务的影响程度,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决策和优化。

3.2 广告投放优化ad转换算法可以帮助广告主优化广告投放策略。

通过分析广告展示和点击行为的特征和模式,算法可以发现哪些广告素材、渠道和时段对业务指标的影响最大,从而指导广告主进行广告投放的调整和优化,提高广告投放效率。

51ad转换模块原理

51ad转换模块原理

51ad转换模块是一种常见的模块化电子设备,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子系统中。

该模块的主要功能是将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以便与模拟电路进行交互。

在本文中,我们将详细介绍51ad转换模块的原理和工作方式。

一、引言51ad转换模块是一种基于51单片机的模块化设备,它通过将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实现了数字与模拟电路之间的数据传输。

在如今的电子系统中,数字信号处理已经变得非常普遍,但是仍然存在很多需要模拟信号进行处理的场景,因此51ad转换模块的应用非常重要。

二、基本原理51ad转换模块的基本原理是利用模数转换器(ADC)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然后通过数模转换器(DAC)将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

这样就可以实现数字信号与模拟信号之间的转换。

1. 模数转换器(ADC)模数转换器是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的关键部件。

它通过采样和量化的方式对输入的模拟信号进行数字化处理。

具体来说,ADC首先对模拟信号进行采样,即按照一定的时间间隔对信号进行抽样。

然后,采样到的信号经过量化处理,即将连续的模拟信号转换为离散的数字信号。

最后,通过编码器将离散的数字信号转换为二进制代码,以表示原始的模拟信号。

2. 数模转换器(DAC)数模转换器是将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通过解码器将数字信号转换为相应的模拟信号。

具体来说,DAC中的解码器将二进制代码转换为模拟信号的幅度值。

然后,这个幅度值通过一个滤波器进行平滑处理,得到最终的模拟信号。

三、工作方式51ad转换模块的工作方式可以分为输入和输出两个过程。

1. 输入过程在输入过程中,外部模拟信号通过输入端口进入模块。

首先,模拟信号经过一个低通滤波器进行预处理,滤除高频噪声和杂散信号。

然后,经过模数转换器(ADC)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

转换后的数字信号被传输到51单片机中进行处理。

2. 输出过程在输出过程中,经过处理的数字信号从51单片机中传输到数模转换器(DAC)。

实验一、AD转换和触摸屏工作原理

实验一、AD转换和触摸屏工作原理

实验一、A/D转换和触摸屏工作原理一、实验目的了解44B0处理器的A/D转换和触摸屏工作原理.二、实验内容本次试验使用JEDIView集成开发环境 ,编写A/D转换程序,结合触摸屏传递上来的电压值转换成接触点的坐标。

三、预备知识JEDIView 调试环境的使用方法触摸屏的工作原理Samsung44B0数据手册中的A/D转换的介绍四、实验设备及工具(包括软件调试工具)硬件:Micetek 44B0 实验系统PowerProbe JTAG仿真器PC机 Pentumn100以上软件:PC机操作系统win98、win2000、winXPJEDIView集成开发环境五、实验步骤1.了解Samsung44B0 ARM CPU上的A/D转换工作方式2.了解触摸屏的工作原理.3.编写源程序、编译、下载、调试4.观察实验现象1.了解Samsung44B0 ARM CPU上的A/D转换工作方式.Samsung44B0 ARM CPU上集成有8路10位的A/D转换器,这8个外部管脚只能用于A/D输入口,不能复用.与A/D转换器相关的寄存器有:需要注意的是44B0的A/D转换器的输入电压范围是0-2.5V, 实用时注意电压匹配.2.了解触摸屏的工作原理.EV44B0-II利用S3C44B0的PORTE的bit4~7为输出,对场效应管进行配置,用外部中断3,结合AIN0,AIN1对触摸屏的X,Y方向值进行采样。

Figure 1-1 TSP Interface Circuit with S3C44B0X程序说明:该实验包括四个程序:44binit.s,44btest.c,44blib.c和tp.c,其中44binit.s, 44btest.c和44blib.c在上节中已说明。

tp.c是触摸屏的主程序和中断服务程序,主程序主要是配置中断向量,开中断,并配置I/O口,使整个电路处在一触摸就进入中断的状态。

中断程序是判别为分别配置I/O口,使AIN0,AIN1分别采样到触摸点的X,Y的A/D值。

单片机ad转换原理

单片机ad转换原理

单片机ad转换原理单片机AD转换原理。

单片机(Microcontroller)是一种集成了微处理器、存储器和各种输入输出设备的微型计算机系统。

在很多电子设备中,单片机都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而AD转换(Analog to Digital Conversion)则是单片机中非常重要的功能之一,它可以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使得单片机可以对外部的模拟信号进行采集和处理。

本文将介绍单片机AD转换的原理及相关知识。

AD转换的原理是利用单片机内部的模数转换器(ADC)来实现的。

模数转换器是一种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的电路,它可以将模拟信号的大小转换为相应的数字值。

在单片机中,模数转换器可以通过一定的采样和量化过程,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并输出到单片机的数据总线上,以便单片机进行进一步的处理。

在进行AD转换时,首先需要对模拟信号进行采样。

采样是指在一定时间间隔内对模拟信号进行取样,获取其大小。

这样可以将连续的模拟信号转换为离散的信号。

然后,对采样后的信号进行量化。

量化是指将连续的模拟信号转换为一系列离散的数字值。

在单片机中,量化通常是按照一定的精度和分辨率进行的,精度越高,分辨率越大,转换后的数字值越接近原模拟信号的真实数值。

单片机中的ADC模块通常由输入端、采样保持电路、比较器、计数器、数字转换器和控制逻辑等部分组成。

当单片机需要进行AD转换时,首先需要将模拟信号输入到ADC的输入端,然后ADC会对输入信号进行采样和量化,最终输出转换后的数字信号。

在这个过程中,ADC的控制逻辑会根据预设的转换精度和采样频率等参数,控制ADC的工作状态,以保证转换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在实际应用中,单片机的AD转换功能被广泛应用于各种测控系统、仪器仪表、传感器等领域。

通过AD转换,单片机可以对外部的模拟信号进行采集和处理,实现数据的数字化和处理,为系统的控制和监测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同时,单片机的AD转换功能也为各种信号处理算法和数字信号处理提供了基础,为系统的功能和性能提升提供了可能。

51单片机ad转换程序解析

51单片机ad转换程序解析

51单片机ad转换程序解析1.引言1.1 概述概述部分旨在介绍本篇文章的主题——51单片机AD转换程序,并对文章的结构和目的进行简要说明。

51单片机是指Intel公司推出的一种单片机芯片,它广泛应用于嵌入式系统中。

而AD转换则是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的过程,是嵌入式系统中的重要功能之一。

本文将详细解析51单片机中的AD转换程序。

文章结构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将给读者介绍本篇文章的内容和结构安排,正文部分将详细讲解51单片机AD转换程序的相关要点,而结论部分将总结正文中各个要点的内容,以便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51单片机AD转换程序的实现原理。

本文的目的在于向读者提供一份对51单片机AD转换程序的详细解析,使读者能够了解51单片机的AD转换功能以及如何在程序中进行相应的设置和操作。

通过本文的学习,读者将掌握如何使用51单片机进行模拟信号的采集和处理,为后续的嵌入式系统设计和开发提供基础。

在下一节中,我们将开始介绍文章的第一个要点,详细讲解51单片机AD转换程序中的相关知识和技巧。

敬请期待!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主要是对整篇文章的框架和内容进行介绍和归纳,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文章的组织和内容安排。

本文以"51单片机AD转换程序解析"为主题,结构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主要包括概述、文章结构和目的三个方面。

首先,通过对单片机AD转换程序的解析,来讲解其实现原理和功能。

其次,介绍文章的结构,帮助读者明确整篇文章的主要内容和组织方式。

再次,阐明文章的目的,即为读者提供关于51单片机AD转换程序的详尽解析和指导,帮助读者深入了解该技术并进行实际应用。

正文部分则分为两个要点,即第一个要点和第二个要点。

第一个要点可以从AD转换的基本概念入手,介绍51单片机AD转换的原理和流程。

包括输入电压的采样、AD转换器的工作原理、ADC的配置和控制等方面的内容。

在此基础上,深入解析51单片机AD转换程序的编写和调用方法,包括编程语言、寄存器的配置、数据的获取和处理等。

ad转换电路的工作原理

ad转换电路的工作原理

ad转换电路的工作原理
AD转换器(Analog to Digital converter)是一种电路,可以将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子产品中。

AD转换器的工作原理是将模拟信号进行采样、量化、编码三个步骤,并最终将其转换成数字信号输出。

首先,AD转换器会对信号进行采样,即按照一定时间间隔对信号进行取样,将连续的模拟信号变成离散的信号。

采样率是确定采样间隔的重要参数,通常采用的采样频率为信号频率的倍数。

接下来,采样得到的信号会被量化处理。

量化就是将连续的模拟信号按照一定的步长进行划分,变成若干个离散的数值。

步长是由 AD 转换器的分辨率决定的,数值范围也由分辨率决定。

在量化过程中,精度越高,分辨率越细,就可以更精确地表示模拟信号。

最后,采样和量化后的信号需要进行编码。

编码是将已经量化的信号转换成对应的二进制编码,从而使得计算机可以处理数字信号。

编码方式有两种,即串行式编码和并行式编码。

串行式编码逐位将模拟信号输出成二进制码,速度较慢;而并行式编码会同时进行多个采样点的编码,速度更快。

综上所述,AD转换器是将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的重要电路。

通过采样、量化、编码三步骤,可以将模拟信号精确地转换成数字信号,从而方便计算机进行处理和传输。

在各种电子产品中广泛应用,成为数字信号处理的重要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LIU_XF (原创)如何用自带AD实现触摸屏转换(触摸屏)(AD转换)
摘要:
在人机界面中,触摸屏越来越流行,一般情况下,都需要一个触摸屏控制器或者触摸屏接口芯片来实现触摸屏的AD转换,但对于某些单片机系统,它并不带有触摸屏控制器,也不想增加外扩触摸屏芯片的成本,则可以用自带的AD来实现触摸屏的转换。

本文将以LPC2478平台介绍如何利用自带AD实现触摸屏AD转换及滤波的处理。

介绍:
在开始之前,我们来补充一点触摸屏的知识,下面是一个四线电阻屏
在屏的四周我们可以看到触摸屏的引线,可分别找出引脚的排列,我的触摸屏排列是XL,YD,XR,YU,由于我定义的0座标是在左上角,因此我将XL定义为X-,XR定义为X+,YU定义为Y-,YD定义为Y+。

在电路里,我们将X-和Y-接在LPC2478的通用IO上,X+和Y+接到LPC2478的AD引脚上。

现在,我们来看看触摸屏转换的原理
step1:如何检测触摸事件的发生
将X-,X+,Y-,Y+配置成GPIO模式,Y+和Y-设置为推挽输出‘1’,这样Y便成了
一个高电平平面,再将X+浮空输入,X-设置为下拉输入;如下图:
由于触摸屏的电阻是远小于R1(LPC2478自带下拉电阻)的,因此当触摸屏X Y有接触时,X-端会产生一个高电平,因此触摸事件的发生,就是通过检测这个高电平而得知的。

当然触摸屏按下和松开会有抖动,需要进行滤波处理,原理很简单,这里就不介绍了,看附件里的代码吧。

step2:检测X的值
触摸事件发生后,我们要开始进行AD转换了,首先我们确定X的座标值。

将X+ X-设置为推挽输出,X+输出‘1’,X-输出‘0’,Y-设置为FLOAT输入,Y+设置为AD输入
这样,AD转换出来的就是X的值。

当然,AD转换也是要滤波的,我采用的是中值滤波法,大家还是看代码吧。

step3:检测Y的值
同step2一样的方法,可检测出Y的值。

step4:AD转换为键值
/******************************************************************** 函数功能:触摸屏键值转换
入口参数:
返回:
备注:
********************************************************************/ void TouchScrConvert(TOUCH_SCR_STATUS *p_status)
{
Int32U x_pixels;
Int32U y_pixels;
Int8U f_x=0,f_y=0;
//无效值,直接返回==
//如果超过范围==
//x
if(p_status->TouchScrX<=TOUCH_SCR_MIN_X_ADC)
{
p_status->TouchScrX = 0; f_x=1;
}
elseif(p_status->TouchScrX>=TOUCH_SCR_MAX_X_ADC)
{
p_status->TouchScrX = TOUCH_SCR_H_SIZE;f_x=1;
}
//y
if(p_status->TouchScrY<=TOUCH_SCR_MIN_Y_ADC)
{
p_status->TouchScrY = 0; f_y=1;
}
elseif(p_status->TouchScrY>=TOUCH_SCR_MAX_Y_ADC)
{
p_status->TouchScrY = TOUCH_SCR_V_SIZE; f_y=1;
}
//--
//--
x_pixels = p_status->TouchScrX;
y_pixels = p_status->TouchScrY;
if(f_x==0)
{
x_pixels = (x_pixels - TOUCH_SCR_MIN_X_ADC)*TOUCH_SCR_H_SIZE;
x_pixels /= TOUCH_SCR_DELTA_X_ADC;
}
if(f_y==0)
{
y_pixels = (y_pixels - TOUCH_SCR_MIN_Y_ADC) * TOUCH_SCR_V_SIZE; y_pixels /= TOUCH_SCR_DELTA_Y_ADC;
}
p_status->TouchScrX = (Int16U)x_pixels;
p_status->TouchScrY = (Int16U)y_pixels;
}
关于触摸屏压力的检测
其实,对于触摸屏来说等效电路应该是这样
Rt是接触电阻,由于它是与R3串联接入AD的,因此它可以被忽略,但这个Rt 并非是无用,对于检测触摸压力还是有用的,因为对于有些PDA快速手写需要辩别触摸的压力,用下面的方法则可以实现
结语:
用自带AD,省去了外扩触摸屏芯片,节省了成本,也缩小了PCB面积。

对于一般的单片机来说都有自带AD,应用还是蛮广泛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