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器械处理操作流程

合集下载

口腔科诊疗器械清洗消毒工作流程

口腔科诊疗器械清洗消毒工作流程

口腔科诊疗器械清洗消毒工作流程一、前言口腔科诊疗器械的清洗消毒是口腔医疗机构质量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医疗安全、患者健康和医护人员的职业安全。

为了确保诊疗器械的清洗消毒质量,提高医疗服务水平,本文详细介绍口腔科诊疗器械的清洗消毒工作流程。

二、预处理1. 治疗结束后,及时将使用后的器械进行预处理。

用敷料或酒精棉球擦拭器械表面的血渍、污渍、粘接剂、补牙材料等残留物。

2. 器械保湿存放或尽快密闭送至消毒室,避免污物干结,影响清洗消毒质量。

三、器械回收分类1. 器械回收时需密闭回收并做好保湿处理,尤其是工作端,可放于盛有多酶溶液的回收清洗架,并置于回收盒加盖暂存;也可用喷雾式酶保湿剂进行保湿处理。

2. 回收容器应在每次使用后清洗,消毒,干燥备用。

3. 回收时注意做好个人防护,检查手套有无破损,采取标准预防措施,禁止用手直接接触锐器尖端,避免针刺伤的发生。

车针等小器械与手机等器械应分类处理。

四、手工清洗操作步骤1. 冲洗:将器械置于流动水下冲洗,初步去除污染物。

2. 刷洗、擦洗:冲洗后的器械需用酶清洗液进行浸泡,浸泡时液面需淹过器械,保持充分湿润。

再进行刷洗、擦洗。

3. 终末漂洗:刷洗、擦洗后,再用纯化水冲洗。

五、清洗质量检查1. 清洗后的器械应进行外观检查,确保表面无污渍、血渍、蛋白残留等。

2. 采用ATP荧光检测仪对清洗后的器械进行检测,确保ATP值低于规定标准。

六、消毒1. 根据器械材质选择合适的消毒剂,如含氯消毒剂、过氧化氢消毒剂等。

2. 将清洗后的器械放入消毒液中浸泡,确保消毒剂浓度和浸泡时间符合规定。

3. 消毒后的器械进行干燥处理,确保器械表面无水分残留。

七、灭菌1. 选择合适的灭菌方法,如高压蒸汽灭菌、环氧乙烷灭菌、过氧化氢等离子体灭菌等。

2. 按照灭菌设备操作规程进行灭菌,确保灭菌参数和时间符合规定。

3. 灭菌后的器械进行生物监测,确保灭菌效果。

八、保存1. 灭菌后的器械放入避光干燥的无菌柜中保存,确保无菌状态。

口腔诊疗器械的处理流程

口腔诊疗器械的处理流程

口腔诊疗器械的处理流程1.清洗:清洗是整个处理流程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其目的是去除器械表面的有机污染物、血液、唾液及其他污垢。

清洗器械的方法有手洗和机洗两种:手洗法:首先,将器械置于一个储物盒或容器中,避免交叉污染。

然后,将器械依次浸入洗涤液中,沾洗涤刷清洗,用清水冲洗干净,并进行视觉检查,确保清洗彻底。

机洗法:机洗器械时,需要使用专门的清洗设备。

首先将器械放入清洗篮中,将清洗篮放入清洗机,添加清洗剂进行清洗。

清洗结束后,将器械取出,用清水冲洗干净,并进行视觉检查,确保清洗彻底。

2.消毒和包装:消毒是口腔诊疗器械处理流程中的关键环节,其目的是杀灭细菌和其他微生物,保证器械的无菌状态。

常用的消毒方法有高温高压灭菌法、化学消毒法及等离子消毒法等。

灭菌包装是将消毒后的器械进行有效包装,以保证其无菌状态的重要环节。

灭菌包装材料常用的有纸盒、塑料袋、纸质包装袋等。

包装时需要将器械放入灭菌包装袋中,并进行适当的密封处理。

3.储存:器械处理完毕后,需要将其分类储存。

不同种类的器械需要分开存放,以避免交叉感染。

储存区域应保持干燥、通风,并定期进行清洁和消毒。

4.使用:在使用器械时,医护人员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首先,查看包装是否完好。

如发现包装破损、过期,应立即更换。

(2)使用前,应先进行可视检查,确保器械无污垢、无损坏。

(3)使用后,将器械进行清洗、消毒处理。

如果是一次性器械,应及时丢弃。

口腔诊疗器械的处理流程需要严格遵守上述步骤,以保证器械的清洁、无菌和安全使用。

此外,还要根据各种器械的特点和要求,选择合适的消毒方法和包装方式,确保其品质和使用效果。

同时,医护人员应定期接受相关培训,提高对器械处理流程的理解和操作水平,确保患者的安全和健康。

口腔器械消毒灭菌标准操作规程

口腔器械消毒灭菌标准操作规程

口腔器械消毒灭菌标准操作规程一、目的为确保患者安全,预防交叉感染,提高口腔诊疗服务质量,制定本标准操作规程。

本规程适用于口腔医院、诊所等口腔诊疗场所的口腔器械消毒灭菌工作。

二、原则1. 遵循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口腔器械消毒灭菌技术操作规程。

2. 实行分类管理,根据器械的污染程度和风险等级进行相应的消毒灭菌处理。

3. 采用有效的消毒灭菌方法,确保器械达到无菌状态。

4. 加强人员培训,提高消毒灭菌操作技能。

5. 做好消毒灭菌记录,便于追踪和质量控制。

三、操作步骤1. 预处理(1)医生每次治疗结束后及时踩脚闸冲洗管腔30秒,将手机置于流动水下冲洗,初步去除表面污染物。

(2)使用者及时卸下污染手机,用湿棉球及时擦除手机表面肉眼可见的污物,放入诊室污染器械回收容器中暂存。

(3)清洗人员清点收取使用过的手机,将污染器械回收容器送至清洗间。

2. 清洗(1)无全自动手机清洗机的清洗1)冲洗:将手机置于流动水下冲洗,初步去除表面污染物。

2)洗涤:冲洗后,用酶清洁剂浸泡2~5分钟后刷洗、擦洗。

部分手机冲洗后可放进超声清洗器内加酶清洗3~5分钟。

3)漂洗:洗涤后,在流动水下冲洗或刷洗。

管腔用高压水枪或注射器冲洗。

4)终末漂洗:漂洗后,用软水、纯化水或蒸馏水冲洗。

管腔内用高压水枪或注射器冲洗。

5)清洗后手机放入网筐中准备干燥。

(2)有全自动手机清洗机的清洗1)检查自动清洗机工作性能及酶清洗剂、中和剂、增亮剂是否足够。

2)将手机头逐个平稳地插入手机清洗机专用插孔,进行充分有效清洗。

3. 干燥将手机逐个从网筐或清洗机中取出,使用高压气枪或注射器吹干管道、风轮轴承表面水分,也可注入75%乙醇干燥。

4. 消毒用75%乙醇消毒手机内外表面。

5. 内部保养使用全自动注油设备向手机内部注入专用的手机清洁润滑油,若使用手工式注油,宜选用喷雾型清洁润滑油。

6. 干燥注油后器械外表应及时擦干,管腔内应用机械烘干、压力气枪吹干,不得自然晾干。

口腔疗器械的消毒灭菌与监测流程

口腔疗器械的消毒灭菌与监测流程
根管器械:根管扩大器、各类根管锉、各类根管 扩孔钻、根管充填器等。
(八)消毒与灭菌
高度危险口腔器械
手术器械:包括种植牙、牙周手术、牙槽外 科手术用器械,种植牙用和拔牙用牙科手机 等
其它器械:牙科车针、排龈器、刮匙、挖匙 电刀头等
(八)消毒与灭菌
中度危险口腔器械 semicritical dental instruments
(八)灭菌与消毒方式—高压蒸汽灭菌
注意事项: 最好同类物品同时灭菌 包装不宜过大,器械不
大于7.0KG, 织物不大于2.5KG,放在
最上方
织物
其他
裸消器械
物品摆放
(八)消毒与灭菌
小型灭菌器使用要求
B类灭菌周期:用于所有有包装的和无包装的实心 负载、A类空腔负载和多孔渗透负载的灭菌。
S类灭菌周期:用于制造商规定的特殊灭菌物品, 包括无包装实心负载和至少以下一种情况:多孔渗 透性物品、小量多孔渗透性条状物、A类空腔负载 、B类空腔负载、单层包装物品和多层 包装物品
清洗是灭菌的前提和基础
(四)清 洗
常用清洗方法:
自动清洗机 超声清洗器 手工淸洗
(四)清 洗
尽量使用自动化清洗设备。
提高清洗的效果及效率 减少护士发生职业暴露
(四)清 洗——自动清洗机
自动清洗机
工作原理和洗碗机类 似,利用高温水再循 环和去污剂联合作用, 以消除器械上有机物 质
(五)检查
损坏或形的器械应及时更换
(六)注油、保养——手工
关节处油纱布涂油、擦净余油
(六)注油、保养——手工
手机注油
擦净余油
(六)注油、保养——机 器
注油时间:每支35秒钟 提高工作效率 密闭装置减少污染 注油完毕擦净余油

口腔器械清洗消毒灭菌操作规程

口腔器械清洗消毒灭菌操作规程

口腔器械清洗消毒灭菌操作规程口腔器械清洗消毒灭菌操作规程第一步:收集、分检、毁形与传送1、收集在收集污染的器械时,椅旁护士需要仔细检查各类器械零件是否完备,核对数量及类别后交清洗消毒室。

对于特殊器械,如碧兰麻注射器、外科手术钳、正畸去戴环钳等,消毒护士需要在登记表上做特殊标记,以免造成收发错误。

为了做到收发正确无误,对于特殊器械,必须建立特殊器械收取、发入登记表。

2、分检、毁形将回收的污染物品首先进行初步分人,将各诊室的特殊专业器械分开浸泡,做到分类明确,器械物品不混淆。

对于已经使用的一次性医疗器械,先采用1:200的84消毒液初步浸泡,再毁形后由装入利器盒待收。

如遇传染病(肝炎、结核)等患者使用过的器械需特殊处理,用1:50的84消毒液隔离浸泡30分钟后再毁形,医疗器械隔离浸泡后再清洗灭菌。

3、传送在工作中严格划分三个区域,即:污染区、清洁区、无菌区。

由清洁区进入无菌区需摘取、更换手套并换鞋,以确保预防交叉感染。

器械物品的传送要由污到净,单向循环,不得逆流与交叉穿梭。

第二步:清洗消毒凡接触过病原微生物的物品,不易洗涤的器械(如玻璃板、带残留水门汀的器具和调和刀、托盘等)在进入加热、清洗前应先以化学消毒剂处理,去除剩污材料,同时进行预清洗一遍,再统一进入加热清洗/消毒机,选择操作程序彻底清洗。

1、去污污物除不净不仅影响去除热原效果,对于仪器也有损坏作用,因此须高度重视。

在清洗玻璃板和调刀时,用竖力将玻璃板及调刀上残留的水门汀粘固剂去除,并用竖刷蘸适量的洗涤剂(去污粉、消毒液等)初步处理。

对于带血器械上的血污,需要用1:200的84消毒液浸泡10分钟,再用竖刷掉。

牙科车针(特别是外科手术车针)由于操作中软组织卷覆表面,刷洗时用小牙刷或钢丝刷清车针工作端,必要时用镊子去除覆盖软组织,使工作端没有任何异物。

2、摆放:将污染的手机和器械按照不同的要求分别放入清洗和消毒机内的手机插座、插入架、网盒及下层蓝筐内。

口腔器械清洗消毒与灭菌效果检测制度与流程

口腔器械清洗消毒与灭菌效果检测制度与流程

口腔器械清洗消毒与灭菌效果检测制度与流程一、目的确保口腔器械的清洗、消毒与灭菌工作达到国家和行业标准,保障患者安全,预防交叉感染,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二、制度与流程1. 清洗消毒与灭菌工作应当由经过专业培训的医护人员负责。

2. 口腔器械在使用后应当立即进行分类处理,将锐利器械放入利器盒,可回收器械分类放置,棉球、纸杯、吸唾等用物按照规范进行处理。

3. 器械的清洗应在流动水下进行,以去除表面污染物。

4. 使用多酶清洗剂对精密器械进行超声荡洗,时间为180秒。

其余器械放入0.5%的多酶溶液中浸泡3-5分钟。

5. 从酶液中取出器械,用流动水下刷洗表面。

6. 将器械放入配有消毒泡腾片的溶液中浸泡10分钟。

7. 器械经流动水下彻底冲洗后,放入干燥箱进行干燥,或用清洁毛巾擦干表面。

8. 对手机以及有轴节的器械进行保养,如剪刀、持针器、牙钳等。

9. 器械在灭菌前应进行分类包装。

预真空压力蒸汽灭菌(2.1kg/cm2,134度,4分钟)。

10. 灭菌后的器械应放入避光干燥的无菌柜中保存。

11. 口腔器械的清洗、消毒与灭菌效果应定期进行监测。

监测方法包括物理监测、化学监测和生物监测。

12. 物理监测:检查灭菌器的压力、温度和时间等参数是否符合要求。

13. 化学监测:定期检查消毒剂的浓度,以确保其有效性。

14. 生物监测:每月进行一次生物监测,使用枯草杆菌黑色变种作为测试菌种,检查灭菌效果。

15. 一旦发现灭菌效果不合格,应立即进行调查,找出原因,并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

16. 记录清洗、消毒与灭菌的所有过程,包括器械的种类、数量、处理时间、监测结果等,以备查阅。

17. 定期对清洗、消毒与灭菌工作进行质量评估,以持续改进工作流程,提高灭菌效果。

三、培训与教育1. 对口腔器械清洗、消毒与灭菌工作的医护人员进行专业培训,确保其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

2. 定期组织培训课程,更新医护人员对国家和行业标准的认识,提高其专业素养。

3. 开展灭菌知识宣传教育,提高医护人员对灭菌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口腔器械清洗消毒标准操作流程

口腔器械清洗消毒标准操作流程

口腔器械清洗消毒标准操作流程口腔器械清洗消毒是口腔医疗卫生工作中极为重要的一环,其标准操作流程对于保证患者口腔健康和安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下面我们就口腔器械清洗消毒的标准操作流程进行详细介绍。

1.检查器械首先,在清洗消毒之前,需要对口腔器械进行检查,确认器械表面无明显的残渍或者污垢。

如果发现器械表面有残渍或者污垢,应当先进行初步清洗,然后再进行消毒处理。

2.分类整理将检查合格的器械进行分类整理,把相同种类的器械分开放置。

这样有利于进行后续的清洗消毒作业,提高处理效率。

3.预处理对于有机物残留较多的器械,需要先进行泡沫预处理。

将器械浸泡于预处理液中,让其充分浸透,软化和溶解器械表面的有机物残留。

通常预处理液为生化洗涤剂或者酶类洗涤剂,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合理稀释比例,加热温度和浸泡时间。

浸泡时间通常不少于30分钟,时间过长时,可能会对器械造成腐蚀。

4.清洗预处理完毕后,就可以进行清洗工作了。

清洗需要使用洗涤剂和清洗刷对器械进行细致而彻底的清洗。

通常情况下,洗涤剂为烷基苯磺酸钠类或者十二烷基硫酸钠类。

使用时应当根据洗涤剂的说明书进行正确的使用,注意浓度和工作温度的控制。

清洗刷需要选择大小合适的刷子,对器械进行表面和内部的清洗。

清洗的时间通常不少于2分钟,可以根据器械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

5.消毒清洗完毕后,进行器械的消毒工作。

口腔器械的消毒常使用热水消毒、化学消毒和高压蒸汽灭菌等方法。

具体的消毒方法需要根据不同的器械种类和具体的使用要求来选择。

下面简要介绍几种常用的消毒方法。

热水消毒是指将器械浸泡于80摄氏度以上的开水中进行消毒。

该方法简单易行,消毒效果较好,对不耐高温的器械也适用。

但该方法要求水质干净,消毒时间较长,且对器械有一定的腐蚀作用。

高压蒸汽灭菌是指将器械放入高压蒸汽器中进行消毒。

该方法消毒效果好,对器械的腐蚀作用小,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消毒方式。

但是设备成本高,操作要求严格,操作人员需要接受专门的培训。

口腔诊疗器械的处理流程

口腔诊疗器械的处理流程

口腔诊疗器械的处理流程口腔诊疗器械的处理流程是口腔医生和卫生工作者日常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正确处理和消毒口腔器械可以有效减少感染传播的风险,确保患者的口腔健康和安全。

本文将介绍口腔诊疗器械处理流程的具体步骤和注意事项。

1. 器械分类:口腔诊疗器械可以根据其特点和用途进行分类,常见的包括手术器械、注射器、钳子和拔牙器械等。

不同器械在处理过程中需要采取不同的方法和措施。

2. 器械清洁:首先,将使用过的器械进行清洁,以去除表面的血液、唾液和其他污物。

可以使用温水和中性清洁剂进行清洗,确保彻底清除器械的外部污染。

在清洗过程中,可以使用刷子或清洗器具辅助清洁。

3. 器械消毒:清洗完毕后,进行器械的消毒是处理流程的关键一步。

消毒可以杀灭大部分微生物,减少感染风险。

常见的器械消毒方法包括化学消毒和热消毒。

化学消毒主要采用的是高效杀菌消毒液,如过氧乙酸、氯己定和醋酸等。

将清洗后的器械浸泡在消毒液中一定时间,确保充分接触,以达到消毒的效果。

消毒液的使用需要注意浓度和使用时间,根据不同器械的要求进行处理。

热消毒主要采用高温蒸汽或高压灭菌器进行,可以有效杀灭各种微生物,包括病毒和细菌。

使用高压灭菌器时,确保器械暴露在高温高压条件下一段时间,以杀灭潜在的病原体。

4. 器械包装和储存:消毒完毕的器械需要进行包装和储存,以保持其无菌状态。

可以使用无菌包装袋或无菌容器,确保在存放和使用前不再受到污染。

在包装时,注意将器械妥善封装,避免二次污染。

5. 器械使用:当需要使用器械时,取出包装好的无菌器械,拆封并进行必要的检查。

确保器械没有破损、杂质或陈旧迹象。

如果发现有问题,应立即更换新的器械,以保证使用的安全和有效性。

6. 器械丢弃:一次性器械使用后需要直接丢弃,不能再进行处理和消毒。

对于可重复使用的器械,需要严格按照处理流程进行清洁、消毒和包装,确保下次使用时的安全和无菌。

在口腔诊疗器械处理流程中,还有一些额外的注意事项需要注意:- 操作人员应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如手套、口罩和防护眼镜,以保护自己和患者的安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