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世界的气候(一)
世界的气候1

世界的气候(一):气候的形成、分布及判断朔城区一中景华府 2013.8.6 一、影响气候的因素二、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成因及特点1.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思考:①只分布在北半球(南半球基本没有)的气候?②只分布大陆西岸(东岸基本没有)的气候?③只分布在大陆东岸(西岸没有)的气候?④分布大洲最多的气候类型是?2.气候类型的成因、分布规律及特点分析(1)四种热带气候统计图气候类型分布规律纬度海陆分布地区气候特点形成原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2)两种亚热带气候统计图气候类型分布规律纬度海陆分布地区气候特点形成原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3)三种温带气候统计图气候类型分布规律纬度海陆分布地区气候特点形成原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4)一种亚寒带气候与两种寒带气候统计图气候类型分布规律(地区)气候特点形成原因(5)几种非地带性气候的分布:A、远离赤道的热带雨林气候在地球上有四处,即非洲________岛东部、____东北部、______高原东南部和中美洲东北部。
【成因】B、赤道地区的热带草原气候___________高原,本应是___________气候,却形成热带草原气候。
【成因】C、西风带内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南美高原位于__________山脉____侧,距海洋较近,并处于西风带内,却形成了温带大陆性气候。
【成因】D、大陆东岸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如澳大利亚东南部及新西兰南北二岛的温带海洋性气候。
【成因】E、南半球缺失苔原带和针叶林带【成因】3.气候类型判断方法(1)气候类型的判读规律第一步:“冷热”定“半球”。
最高气温月出现在7月或8月(或最低气温月出现在1月或2月)是在_____半球;最高气温月出现在1月或2月(或最低气温月出现在7月或8月)是在_____半球。
第二步:以“温”定“带”。
(根据最冷月或最热月均温值,确定热量带。
)>15℃:热带气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最冷月均温0℃~15℃:亚热带气候(__________、__________)+温带海洋性气候-15℃~0℃:温带其它的气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最热月均温<10℃:寒带气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三步:以“水”定“型”。
《世界的气候》PPT优质课件1

感谢观看,欢迎指导!
生活中温度小知识:
• 居室温度保持在20-25℃; • 皮肤的舒适温度为33℃; • 饭菜的温度为46-58℃; • 饮水时的温度为44-59℃; • 洗澡水的温度为34-39℃。
一、气温的变化
1、气温 指大气温度或大气的冷热程 度。 一般用℃来表示
平均气温
a 、日平均气温: b 、月平均气温: c 、 年平均气温:
世界高温中心在哪个洲? ——非洲
撒哈拉沙漠
世界最寒冷地方在哪个洲? ——南极洲
-25℃
5℃
世界一月海平面气温分布图
(2)同纬度地带,冬季陆地气温 低 ,海洋气温 高 。 夏季陆地气温 高,海洋气温 低。
同学们知 道吗?
c
b
A
a
海洋
B
陆地
等温线图
如果a>b>c ,则该地位于__北___半球 的_夏_季___季节。
•
2、班组完工后,对产品的保护进行系 统管理 ,对班 组已完 成并形 成系统 功能的 产品, 经验收 后,即 组织人 力、物 力和相 应的技 术手段 进行产 品保护 ,直至 形成最 终产品 ,并指 派专人 看护直 至交付 业主使 用为止 。
3 、张岱年在哲学研究上取得的巨大 成就, 跟他学 生时代 对中外 哲学典 籍的深 入研究 、名师 的指导 、好学 深思的 品性有 关。
气温℃
3 4 5 6 7 8 9 10 11 12
8 15 22 26 28 27 20 16 8 1
30 25 20 15 10
5 0 -5
-10 1 2 3 4 5 6 7 8 91011 12月份
1、绘制坐标 2、标出各月气温
3、连接成平滑曲线
二、气温的分布
八上地理第二章知识点

南北纬30°-40°的 夏季炎热干燥、冬季 地中海气候 大陆西部 温和多雨
温带季风气 亚欧大陆东部 候
温带海洋性气 温带地区的大陆西部 候
亚热带 常绿硬 叶林
温带落 叶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叶 林
温带落叶 阔叶林 温带草原 温带荒漠 针叶林
夏季暖热多雨、冬季 寒冷干燥
冬温夏凉,全年降水均匀
温带大陆性气 温带地区的大陆内部 候 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 北冰洋沿岸 南极大陆和格陵兰岛的 寒带冰原气候 大部分地区 寒带苔原气候
最冷月平均气温 <0℃
2.3气候与人类活动 1.气候对农业的影响最为显著。 2.一个地区的气候特征,往往决定了这个地区适宜种植 哪些作物,养殖何种牲畜。(种类及分布地区) 3.气候还影响到农业耕作制度。降水少的地方需要灌溉 发展种植业,而降水过多或过少都会影响农作物的收成 4.气候发生异常会造成洪涝、干旱和寒潮等灾害。需要 加强对气候的监测,以减少灾害带来的损失 5.气候不但影响人们的饮食习惯和服饰,也影响各地房 屋建筑。
第二章 世界气候
2.1 世界的气温和降水 1.一天中的陆地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午后2点左右,最低 气温出现在日出之前。 2.一年中北半球陆地月平均最高气温是7月份,最低气 温是1月份,南半球相反。 3.世界气温的影响因素及分布规律: (1)纬度位置:气温从赤道向两极逐渐降低_。(低纬 度气温高,高纬度气温低_) (2)海陆位置:同一纬度地区,夏季陆地气温高于海 洋,冬季陆地气温低于海洋。 (3)洋流因素:暖流经过气温较高,寒流经过气温较 低 (4)地形因素:气温随着海拔升高而降低,海拔每升 高100米,气温下降0.6℃
高原、高山气 中、低纬度海拔较高的 候 某些高原、高山地区
夏热冬寒,全年干燥少雨
世界的气候类型特征及其气温和降水图[清晰归纳)

世界的气候类型特征及其气温和降水图
气候类型气候特点分布规律自然景观
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赤道附近热带雨林
热带草原气候终年高温,分干湿两季热带雨林的南北两侧热带草原
热带沙漠气候终年炎热干燥北回归线附近大陆的内部和西岸热带荒漠
热带季风气候终年高温,分旱雨两季亚洲南部、东南部热带(季)雨林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南北纬30°~40°大陆东岸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南北纬30°~40°大陆西岸亚热带常绿硬叶林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亚洲东部温带落叶阔叶林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温和多雨,降水和气温年际
变化小
南北纬40°~60°大陆西岸温带落叶阔叶林
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冷夏热,全年降水稀少,气温
年较差大。
亚欧大陆、北美大陆内部亚寒带针叶林、温带草原、
温带荒漠
寒带气候终年寒冷,降水稀少南北极圈以内地区苔原、冰原气候。
世界的气候(第1课时)精品教案

《世界的气候》教学方案第1课时一、教学目标1.阅读气温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描述气候特征,掌握分析气候特征的方法。
2.了解世界各地不同的气候是由于各地气温和降水的差异造成的。
3.运用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初步学会阅读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图,建立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分布的空间概念。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运用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初步学会阅读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图,建立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分布的空间概念。
【教学难点】阅读气温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描述气候特征,掌握分析气候特征的方法。
三、教学策略气候是初中地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需要把握基础,适时适度的安排运用各种图表、数据分析气候事物和现象的练习,提高学生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本节课主要内容为“气候的地区差异”,气温和降水是气候的两大要素,气温降水的地区差异,导致了气候的地区差异。
这节课将从现象出发,概括出世界上各地有冷热、干湿不同的组合,定性说明有多种气候类型。
四、教学流程柱状图的概念。
引导学生通过判读气温曲线降水柱状图来分析气候的特征。
1. 读气温曲线图,分析冷热状况2. 读降水柱状图,分析干湿状况3. 综合冷热干湿,归纳气候特征图,掌握气候特征的分析方法,锻炼学生读图析图能力环节三认识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慧眼识图】阅读四幅不同景观图片,总结气候类型的分布是有规律的阅读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 观察图中一共有多少种气候类型2. 读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找出主要分布在热带、温带、寒带的气候类型,并填在表格中。
3. 读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找出主要分布在温带地区亚欧大陆东岸、内部、西岸的气候类型,并填在下表中。
分组讨论,选出代表回答问题:学习在地图中找到有效信息,思考并回答问题通过阅读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分析回答问题,提高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以及合作探究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概括明确:1.热带气候类型: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热带季风气候;2.温带气候类型: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3.寒带气候类型:寒带气候。
世界的气候

世界的气候世界各地的气候很不相同,有的地方终年炎热,四季常绿;有的地方长冬无夏,终年寒冷;有的地方干旱少雨,沙漠方广布;有的地方冬季寒冷,降水稀少,夏季炎热,雨水集中。
这种情况,主要是因为各地所处的纬度位置不同,以及由此产生的不同的气压带、风带所影响而形成的。
气压带地球表面接受太阳辐射能量的多少,一般随纬度的高低而不同。
这就使各地气压的高低也不一样,形成几个高低不同的气压带。
1、赤道低气压带在赤道附近大约南北纬5°之间的地区,获得的太阳辐射能量多,气温高,接近地面的空气受热膨胀而上升,气压下降,形成赤道低气压带。
2、副热带高气压带在南北纬30°附近,气流从高空下降,使低空的空气密集,气压升高,形成南北两个副热带高气压带,也叫回归高气压带。
3、副极地低气压带在南北纬60°附近,介于副热带高气压带和极地高气压带之间,存在一个相对的低气压带,叫副极地低气压带。
4、极地高气压带在南北两极附近,由于气温终年很低,空气冷重,气压较高,形成南北两个极地高气压带。
这样,整个地球上便有三个低气压带和四个高气压带。
风带我们知道,流水总是由水位高的地方流向水位低的地方。
空气的流动情况也有些类似,总是由气压高的地方流向气压低的地方,这就形成了风。
高气压带的空气流向低气压带,就形成了风带。
1、信风带从副热带高气压带吹向赤道低气压带的定向风,由于地球的自转,风向发生偏转,在北半球向右偏,成为东北信风;在南半球向左偏,成为东南信风。
终年吹着信风的地带,叫信风带。
2、西风带从南北两个副热带高气压带吹向副极地低气压带的风,偏转成为西风。
在南北纬40°—60°盛行西风的地带,叫极地东风带。
信风带和西风带对世界气候的影响很大。
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由于太阳光在地球表面的直射点一年之内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所以赤道低气压带也在赤道南北两侧来回移动。
北半球夏季时,赤道低气压带移到赤道与北纬10°之间;北半球冬季时,赤道低气压带移到赤道与南纬10°之间。
中图版八年级地理上册2.2《世界的气候类型》教学设计

中图版八年级地理上册2.2《世界的气候类型》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世界的气候类型》是中图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二节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介绍了世界主要的气候类型及其分布。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和掌握各种气候类型的特点、分布区域以及气候类型的形成原因。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气候类型的划分依据:气温和降水2.世界主要的气候类型:热带雨林气候、热带沙漠气候、热带草原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寒带气候、高山高原气候3.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赤道附近热带气候,两极附近寒带气候,中纬度地区温带气候,高山高原气候4.气候类型的形成原因: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地球的运动、五带划分等基础知识,对气候有一定的认识。
但学生对气候类型的划分依据、分布规律及形成原因的理解和掌握还有待提高。
此外,学生对气候类型的实际应用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需要加强。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气候类型的划分依据、分布规律及形成原因,能识别世界主要的气候类型;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讨论等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增强学生关爱环境、保护地球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气候类型的划分依据、分布规律及形成原因;2.难点:气候类型的形成原因及其在实际中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素材,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3.合作学习法:分组讨论,共同完成任务,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包含图片、视频、动画等素材的课件;2.教学素材:收集相关的气候类型图片、视频等素材;3.练习题:准备针对本节课内容的练习题,以便进行巩固和拓展。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世界各地的气候景观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气候的多样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世界的气候ppt课件

综合该地冷热和干 湿的状况,归纳该 地气候特征:冬季 温和多雨,夏季炎 热干燥。
读降水量柱状图, 分析一地的干湿 状况。
该地降水量12、1、 2 月在100mm 以 上, 6、7、8 月在 30mm 以下。由此 得出:该地冬季多 雨,夏季少雨。
二、世界主要气候类型
从纬度以“水”定型 ①年雨型——终年降水多且季节分配均匀 热带雨林气候( >2000 mm); 温带海洋性气候(700 mm左右,冬雨稍多)。 ②夏雨型——夏季多雨,冬季少雨 热带草原气候(750—1000 mm,最高月降水量400 mm以下); 热带季风气候(>1500 mm,最高月降水量400 mm以上);亚热带季风 气候( >800 mm); 温带季风气候(>400 mm)。 ③冬雨型——夏季干燥、冬季多雨 地中海气候( 300—1000 mm)。 ④少雨型——终年降水稀少 热带沙漠、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略集中于夏季); 亚寒带与极地气候。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纬度位置
赤道地区某地
南极地区某地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海陆位置
60°N 40°N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地形
A坡降水多还是B坡降水多?为什么? A坡降水多。因A坡位于迎风坡,多地形雨。
影响气候的因素(小结)
纬度 位置
海陆 位置
地形
对气温的影响
对降水的影响
纬度高,气温低; 纬度低,气温高。
分布地区
气候类型
热带
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热带季风气候。
温带
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地中海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海洋性
气候。
寒带
寒带气候
热带气候类型的主要分布地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世界的气候
2012年10月30日
1.天气的描述是如何的?
2.气பைடு நூலகம்的描述是如何的?
天气: 是一个地方短时间里阴晴、风雨、冷热的大气状 况,它是时刻变化的。 气候: 是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一般变化不大。
气候的两大要素:气温和降水
基本要素的概念理解:
1.气温日变化 3.气温日较差 2.气温年变化 4.气温年较差
0 0
1
4 A
7
10 月份
7 B
10 月份
图2-2-6
两城市各月降水量柱状图
读图指南: 1.试比较A、B两地年降水量大小。 2.分析比较A、B两地降水的季节变化特点。
1.下图反映全球一月份等温线分布规律的是(
)
2. 右图为一大尺度等温线分布图,若a>b,阴影部分 为陆地,则图中所示为:( )
A.北半球冬季等温线分布 B.南半球夏季等温线分布 C.南半球七月等温线分布 D.南半球一月等温线分布
a
b
3.四幅图中,表示北半球暖流的是(
)
练习1:下图是某个区域等温线分布图,请 判断这个区域是在南半球还是北半球,一 月还是七月,为什么? 等温线判读技巧: 北半球
10º C
15º C
1.定半球
20º C
温度向北越来越 低是北半球;向南越 来越低是南半球 2.定季节 7月大陆北凸海 向南;1月大陆南凸 海向北。
七月
A
B
陆地
海洋
等温线像这样封 闭形状,如果中 心气温低,表示 这里是低温中心; 反过来,就是高 温中心。
一、气温的变化与分布
思考:
气候类型 气温日较差 气温年较差 最高气温月 最低气温月
大陆性 海洋性
大 小
大 小
7月 8月
1月 2月
B D
E F C A
1.从赤道到两极,气温有什么变化规律(如A至B)?变化原因是什么? 2.同纬度的海洋和陆地气温是否相投(如C和D)?为什么?
3.纬度相同的陆地上两点(如E,F)?为什么?
思考
B
A0℃
中国陆地1月份 C 请问描述影响等温线走向的因素?
答:AB段东西走向,主要是由纬度位置,太阳辐射影响的;
BC段是东北——西南走向,主要是由于地形因素影响的。
二、降水的变化与分布
降水量/毫米 100
降水量/毫米 300
80
250
200
60 80 150 40 100
20
50 0 1 4
24 ℃ 4℃ 8℃ 12℃ 20 ℃
等温线密集的地 方,气温差别大; 等温线稀疏的地 方,气温差别小。
16 ℃
16 ℃
图2-2-4
气温的水平分布
读图指南: 1.影响等温线弯曲的因素有哪些? 2.影响等温线走向(延伸方向)的因素有哪些?
小结
1.纬度位置:等温线是与纬线平直且由低纬向高 纬递减。 2.地形:陆地等温线弯曲,单一因素等温线与等 高线平行,地势高等温线向低纬凸。 3.海陆位置:单一海陆位置影响,等温线与海岸 线平行;如有洋流经过,洋流流向就是等温线 凸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