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要关心和爱护全体学生

合集下载

我对关爱学生的理解

我对关爱学生的理解

我对“关爱学生”的理解关爱不是一种口号,而是体现在教师教育活动中的一种观念,一种态度,一种习惯。

一、关爱学生要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

教师对学生的关爱,其真正意义在于对全体学生施以慈爱之心。

学生是活泼爱玩的青少年,学习不是他们的全部。

教师在教育过程中,不仅要了解他们的学习状况,更要积极与他们进行沟通,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生活习惯、兴趣爱好等等,既要了解他们作为一个群体的共性,又要清楚他们的个性,既要全面考虑,又要个体对待。

这才是真正的关心爱护全体学生。

学生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他们有思想,有要求,有缺点,有不足,会犯错……但教师自己也不是完人,所以教师对待学生不能苛刻,不能用一个模式来塑造全体。

当学生有失误或者哪方面表现不佳时,教师要尊重学生,善于引导,而不是一味的责骂和嫌弃,这样只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引发逆反情绪和对抗行为,也暴露出教师的偏狭和无能。

公平与公正是关爱学生的基本原则。

没有公平与公正就没有真正的“关爱”。

教师在进行教学、奖惩、评价等时,对全体学生必须持民主与尊重的态度;对不同性别、年龄、出身、智力、个性、相貌以及关系密切程度不同的学生,能够作到一视同仁、同等对待,不以个人的私利和好恶作标准。

教师做到这一点,才能说是在真正意义上做到了“关爱学生”。

二、关爱学生要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

教师对学生的严格要求应该适度,做到“严之有度”。

严格要求学生,就是指教师在学生面前严格落实为人处事的准则、行为习惯的养成、道德水准的提升,要在第一时间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不折不扣指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改正错误。

这个过程不会是一帆风顺的,总有学生做不到位,正如老师所说的按下葫芦起来瓢。

在严格要求的过程中千万不要伤害学生,切忌不能简单粗暴,让学生感觉到老师在教育和帮助他,在具体的实施中注意调控好自己的心态和行为:变痛恨为痛心、发怒为宽容、责骂为劝慰、殴打为抚摸、训斥为商量、罚站为请坐、冷漠为热情等等。

关爱学生是师德的灵魂

关爱学生是师德的灵魂

“关爱学生是师德的灵魂”关爱学生。

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对待学生。

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

不讽剌、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摘目最新颁布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一)只有爱学生,才能体现出教师的职业道德,有了爱学生的思想,教师才能够使自己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中去,才能有利于树立高尚的道德品质,自觉地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弥补业务水平的不足之处,充实自己的教学能力;爱可以信任和了解自己的学生,建立起平等和协调的师生关系。

只有爱学生,才能真正了解学生,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做到因材施教、因人而教,爱是情感中最积极的,最能体现人性本善的一种态度,作为教育工作者就是要用自己的爱去感染身边的每一位学生,让爱在校园里的每一个角落,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互相传递,使学生在充满爱的环境中快乐成长,去争取更大的进步。

对学生深切的爱,正是许多教育工作者取得成功的秘诀所在。

只有爱学生,才知道“尊重学生的人格”。

认识到每个学生都是一个有独立人格的个体。

“教”与“学”的关系是一种制度性的授受关系。

但也是一种人格上完全平等的人际关系。

在教学中才会充分尊重学生能力、观点和想法。

所采取的教学行为才不会有损害学生的人格和尊严。

(二)爱学生是用心与学生沟通、塑造学生美好心灵。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和高尚的道德情感,是教师获得成功的基础,也是学生成长的需要。

爱学生,首先,我们应该力争做到尊重学生的自尊心。

我们必须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和积极的因素,诱导他们用积极的东西克制消极的东西,要给予不同的表扬和鼓励,使学生的自尊心得以强化。

课堂教学的过程也是师生感情相互交流的过程,我们教师只有饱含着对学生深深的爱,才能引起学生对我们的敬重和信任,才能在建立起的师生情感桥梁之上步入知识的海洋,共同学习、探究知识的奥秘。

有了爱,孩子们才乐意接受我们讲的知识并努力把它们转化成自己的行动的指南和解决问题的动力。

关爱学生是师德修养的灵魂

关爱学生是师德修养的灵魂

第三讲关爱学生是师德修养的灵魂08 师德规范中第三条,关爱学生中要求教师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

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

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

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苏联教育家赞可夫说过:当教师必不可少的,甚至几乎是最主要的品质,就是热爱儿童。

一位教师曾经说过:如果没有爱,教育在开始的时候,就已经结束了。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教育的灵魂。

热爱学生是教师所特有的一种职业情感,是良好的师生关系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搞好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因素,也是教师应具备的道德品质。

一、师爱是学生成长的力量之源关爱学生,是指教师能从高度的责任心和社会责任感出发,关心爱护学生,严格要求教育学生,为国家、为社会培养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

1 、教师对学生的爱,是学生成长的力量之源,是激发学生向上的动力。

教师对学生的爱,与一般的人与人之间的爱有所不同,它并非来源于血缘关系,也并非来源于教师的某种单纯的个人需求,而来源于人民教师对教育事业的深刻理解和高度责任感,来源于教师对教育对象的正确认识、满腔热情和无限希望。

教师对学生的爱,是学生成长的力量之源,是激发学生向上的动力。

教师所面对的是渴望认同、渴望呵护与关爱的稚嫩的心灵,教师的一举手,一投足,一个信任的目光,一个爱抚的动作,都会给学生以情感上的滋润,行为上的激励,甚至会影响学生的一生。

爱的情感犹如师生之间架起的一座桥梁,又如涓涓细流,进入学生的心田;它像一场春雨,能滋润干枯的荒漠,萌发一片绿洲。

全国优秀教师曹苏芬,在浙江省磐安县新渥镇中心小学任教 17 年来,始终坚持一个信念:教育事业是一项爱的事业,爱教育事业首先体现在爱教育对象——学生上。

她接任的班级有名学生叫吕正强,母亲早逝,父亲久病在床,还有年迈的奶奶需要照料。

看到别的孩子都得到父母的呵护,吃得好,玩得开心,吕正强常常伤心地偷偷抹泪。

班主任的关怀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班主任的关怀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班主任的关怀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一个班主任,关怀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我们的重要职责之一、我们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业进步、心理健康、人际关系和身体健康等方面。

只有做到全面关怀,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成长和发展。

首先,学业进步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

作为班主任,我们需要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发现并解决学习问题。

我们可以与学生进行定期的学业谈话,思考问题,寻找解决方案。

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长,给予他们更多的学习机会和挑战。

例如,组织辅导班、讲座和竞赛等活动,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动力。

同时,我们还可以帮助学生制定学习计划和目标,指导他们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并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以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积极性。

此外,人际关系对学生全面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为班主任,我们应该关注学生之间的相处问题,并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我们可以通过班会、团队活动和社团组织等方式,让学生在团队合作中培养交流和合作能力,增进彼此之间的理解和友谊。

我们还可以组织一些团队建设活动,以促进学生之间的沟通和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领导能力。

此外,我们还可以对学生进行积极健康的引导,帮助他们正确地面对和解决人际关系问题,提高自己的社交能力。

总之,班主任的关怀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

我们应该关注学生的学业进步、心理健康、人际关系和身体健康等方面,并通过各种方式给予他们全方位的关怀和支持。

只有做到全面关怀,我们才能帮助学生实现全面发展,成为有道德、有文化、有健康、有潜力的人。

班主任要真心实意的关爱每一个学生

班主任要真心实意的关爱每一个学生

班主任要真心实意的关爱每一个学生。

班主任爱学生,首先必须尊重学生。

尊重学生要以信任学生和理解学生为前提。

将学生当作一个平等的对象来看待。

班主任不要以老师自居,动辄就训斥、挖苦、讽刺学生。

人都是有自尊的,老师要象保护自己的眼睛一样保护学生的自尊心。

对学生要公平,一视同仁,不能因为学生成绩的好差、相貌的美丑、经济条件的好差而对学生另眼相看。

对学生要始终表现出关注和热情,巧妙地对学生进行奖励和批评。

这样同学们就会觉得在这个集体中有温暖、有希望,从而更加热爱这个集体。

班主任爱护班级,关心学生不应表现在语言上,更重要的要落实到行动上。

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使学生无时无刻不在感受到班主任的关心与爱护。

只要班主任能真情付出,学生必然会真情相报.。

爱护学生,培植心灵的师德师风总结

爱护学生,培植心灵的师德师风总结

爱护学生,培植心灵的师德师风总结在“爱护学生,培植心灵”的师德师风活动中,我感触很深,现总结如下:首先,教师应当热爱每一个学生,能够以父母般的感情对待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教师对学生的态度,应当是和蔼的,又是严峻的。

深入了解学生的心理特征,个性,才能和倾向,更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教学,教师应当深入地观察学生的言语,行为和活动,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体罚学生会使儿童心情压抑,沮丧和消沉,对儿童的成长产生非常消极的后果。

与此相反,我应该强调应用奖励的办法,认为对儿童(尤其是那些脆弱或缺乏自信心的儿童)加以赞扬,对儿童发展是十分有利的。

其次,教师应具有广博的知识,应该终生学习,具有崇高科学精神,树立终生学习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质和教育教学水平。

只有这样的教师,才能真正履行教师的职责,培养出完美的雄辩家。

第三,教师应当熟悉所教学科的内容,又能熟练地应用教学方法。

只有深刻地理解所教内容,才有可能有效地教学,也能应用良好的教学方法,才能促进学生更好地掌握教学内容,为此,我要做到爱岗敬业,忠诚人民教育事业,对工作高度负责,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不得敷衍塞责。

应经常向学生提出问题,促进学生积极思考,解决学习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培养学生的独立性,以防事事依赖别人的坏习惯,简洁明了地讲授知识,只有这样,才能逐步培养学生思维的创造性。

总之,既然选择了这一职业,就要爱我的职业,爱我的学生,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兢兢业业,尽心尽责,以心换心,以爱博爱,倾我所有,去换取明天的桃李芬芳。

加强师德修养即是社会赋予我们教师的责任,也是我们教师适应教育改革开放的必然需要。

做个”尊重学生、爱护学生、关爱学生、“的优秀教师

做个”尊重学生、爱护学生、关爱学生、“的优秀教师

做个“尊重学生、爱护学生、关心学生”优秀教师赵各庄镇赵各庄小学:刘春艳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根本保证,遵守师德风范,爱岗敬业、乐于奉献、教书育人、廉洁从教、为人师表的崇高师德风尚,以优良的师风带动教风,促进学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校的发展。

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在众多的职业选择中,我们最终选择了教师职业,这既是一种缘分,也是客观事实。

所以,我们必须在今后的工作中牢记自己当初的职业选择,应该自觉自愿地从心理上、精神上,更要从行动上,接受并尊重这样的选择,不能站在这山,望着那山,或者若即若离,貌合神离。

否则,我们就将始终处于一种被动而且十分痛苦的境地,于人于己都非常不利。

当前,由于受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有悖师德的现象屡禁不止,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民教师良好的整体形象。

例如:教师急于求成,往往口不择言,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因做错题而罚抄卷子,迟到就罚大扫除等变相体罚学生的现象时有发生;教师不公平地看待学生,把学生清晰地分为三六九等,做不到一视同仁?对优等生“笑脸相迎”,对后进生“横眉立目”,给学生造成极大的心理伤害。

总之,导致师德失范现象的因素很多,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教师教育理念陈旧,其理念还停留在应试教育的框框里,只注重学生的智育发展,忽视了学生人格培养,没有注意心灵的沟通。

二是教师缺乏良好的心理品质,而教育学生恰恰需要良好的心理品质,心理品质的缺乏会造成轻者对学生恶语中伤,重者对学生体罚。

三是在利益的驱使下急功近利,缺少爱心,不会关爱学生。

四是教育评估机制目前仍以应试成绩为核心,教师面对各方面的压力,延缓了师德建设的进程。

师德形成决非一种表面的具体行为。

任何一种师德表现都能折射出深层的东西,它包含着人才观、学生观、质量观、管理观、学习观、评价观等一系列相关理念在内的综合观念。

一句话,有什么样的教育理念,就有什么样的师德表现。

面对新的情况,在推进素质教育,倡导更新教育理念的同时,怎样树立新时期的师德形象,已成为广大教师面临的重要课题,我想讲以下三点:一、转变教育理念,实施差异教育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发展的主体。

对学生的关心爱护

对学生的关心爱护

对学生的关心爱护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关心和爱护学生是每个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和使命。

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尽力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关注他们的身心健康,培养他们的兴趣爱好,引导他们健康成长。

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是非常重要的。

健康的身体是学生学习的基础。

我们应该时刻关注学生的身体状况,发现并及时解决他们的健康问题。

例如,学生们在课堂上出现头晕、乏力等不适症状时,我们应该及时询问并给予合理的帮助。

此外,我们还可以定期组织体育活动,增强学生的体质,提高他们的身体素质。

关心学生的学业进步也是我们的职责所在。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学习特点和难点,我们应该因材施教,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中的困惑。

在课堂上,我们要耐心倾听学生的问题,解答他们的疑惑,确保每个学生都能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

此外,我们还可以提供一些学习方法和技巧,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关心学生的兴趣爱好也是非常重要的。

学生的兴趣爱好不仅可以丰富他们的校园生活,还可以培养他们的个性和创造力。

我们应该多方面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为他们提供丰富多样的课外活动。

例如,对于喜欢音乐的学生,我们可以组织音乐社团或者开设音乐课程,让他们有机会发展自己的音乐才华;对于喜欢运动的学生,我们可以组织各类体育比赛,激发他们的运动热情。

通过这些活动,我们可以更好地发现学生的潜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

我们还应该关心学生的心理健康。

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常常会面临各种困扰和压力,我们应该及时关注他们的心理状态,并提供必要的心理辅导。

例如,对于遇到学习压力的学生,我们可以开展心理疏导活动,帮助他们调整心态,缓解压力。

此外,我们还可以定期与学生进行谈心,了解他们的困惑和烦恼,给予积极的引导和支持。

对学生的关心爱护应该贯穿于教育的始终。

只有真正关心爱护学生,才能够激发他们的潜力,帮助他们健康成长。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时刻牢记这一使命,为学生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要关心和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做学生的良师益友,保护学生的安全,关心学生的健康,不讽刺、不挖苦、歧视学生。

对于差生要抓其闪光点,调动差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的能力得到充分的发展。

我认为未来的教师是科研型的,,因此,我们要不断的充实自己,面对求知欲极强的学生,我们要关心,爱护、教育他们,想要给孩子一碗水,我们必须有一桶水,同时教师要成为研究者,要随时给自己充电,参加教研活动和教师积极探讨教学问题。

在实践中不断的反思总结,反思,终身学习,在反思中成长不断的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