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性学习:轻叩诗歌大门教案
综合性学习《轻叩诗歌的大门》教案

综合性学习《轻叩诗歌的大门》教案教学背景教育的目的在于提供多元化的学习体验,让学生在不同的领域中培养自身的专注力、思考力和创造力。
而语文教育作为重要的一环,不仅应该让学生掌握基础的语文知识和运用技能,更要让学生在美感中获得启发和成长。
本教案结合学生实际情况,以《轻叩诗歌的大门》为主题,为学生设计一节综合性学习的语文课。
教学目标1.了解诗歌的特点和形式,探索诗歌的美感和意义;2.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3.增强学生的语感和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思维能力;4.建立学生的审美意识,提高学生的文艺素养。
教学内容课前导入教师首先向学生介绍《轻叩诗歌的大门》这篇文章的主题和基本情况,让学生能够对该篇文章有初步的认识。
课堂活动一:诗歌朗读教师向学生介绍什么是诗歌,指导学生朗读一首诗歌,让学生感受诗歌的语言和韵律。
然后教师邀请学生们朗读自己喜欢的诗歌,让学生在阅读诗歌中获取快乐,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和语感。
课堂活动二:韵律感知教师向学生介绍诗歌的基本构成与特色,让学生对平仄、押韵等概念进行初步了解,并邀请学生分别朗读两首押韵和不押韵的诗歌,让学生感知韵律对诗歌的影响。
然后教师请学生们跟读一首平仄规律明显的古体诗,让学生感受古诗的节奏和韵律,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
课堂活动三:创作诗歌教师向学生介绍现代诗歌的风格和表现形式,鼓励学生从自身的感受和生活中汲取创作的灵感。
然后教师提供一些押韵和主题的限制,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创作。
学生完成创作后,可以向其他同学朗读并互相评价,从而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课堂活动四:诗歌欣赏教师让学生欣赏一些著名的诗人的作品,并指导学生对诗歌进行分析和解读。
通过欣赏和分析,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的意义和美感,并促进学生的思考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
课后拓展教师可以安排学生进行更深入的诗歌鉴赏和创作活动,例如参加学校或社区的诗歌比赛,或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文学馆等,以便进一步加强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文化素质。
《综合性学习:轻叩诗歌大门》教案

《综合性学习:轻叩诗歌大门》教案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了解中外诗人创作的优秀现代诗,感受诗歌的魅力。
2.通过阅读报纸、杂志、书籍和上网查找等方式,收集自己喜欢的现代诗。
教学过程一、回顾单元主题。
1.(出示单元主题)分小组有感情地诵读本单元4首诗。
说说这几首诗有什么共同特点?预设:读起来朗朗上口、悦耳动听,很有节奏感。
2.你还读过哪些现代诗?选择你最喜欢的一首,读给大家听。
(生各抒己见)3.导入:走进诗歌之中,我们的心也会沾染文学的气息;走进诗歌之中,我们的心也会如诗般纯净动人。
这次综合性学习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诗歌的王国,轻叩诗歌大门。
【设计意图】紧扣本单元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采用诵读策略,引起学生的阅读期待,实现“轻叩诗歌大门”这一主题活动的目标。
二、明确小组任务。
1.根据情况进行现场分组(“喜爱的诗人”“中国现代诗”“外国诗”“叙事诗”“抒情诗”)✓每组限六人,超出的同学请自行换组。
✓自由推选组长,呼声最高的同学为所在组组长。
✓限时两分钟。
2.确定诗歌主题,认真解读课本“活动提示”,明确本次任务。
(1)(出示《断章》《七律·长征》《云》)归纳现代诗的特点。
(2)讨论交流“现代诗”的简单分类。
按韵律分:格律诗、自由诗。
按体裁分:童话诗、寓言诗、散文诗、韵脚诗等。
按长短分:长诗、短诗、小诗等。
按内容分:叙事诗、抒情诗。
(3)拓展:还可以从哪些方面收集自己喜爱的诗歌。
3.确定收集诗歌的方法和形式。
预设:采用阅读报纸、杂志、书籍和上网查找等方式。
【设计意图】想要深入了解现代诗,首先得明确任务,让学生通过朗读,最终了解现代诗的简单分类,最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畅谈自己想要收集的内容,在学生心中埋下“组”的概念,明白了这次综合性学习要“做什么”。
三、拓展阅读。
1.分组利用图书馆、网络教室等信息渠道收集诗歌。
收集到后,用准备好的摘抄本,工整地抄写下来。
2.利用课余时间采用多种形式继续收集并记录。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通过各种形式收集自己喜爱的诗歌,是对知识的丰富和拓展,尊重了学生的学习差异,尊重了学生的个性差异,培养了学生团结合作的能力。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综合性学习—轻叩诗歌的大门》教学设计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综合性学习—轻叩诗歌的大门》教学设计综合性研究——轻叩诗歌的大门【教学目标】:1.通过搜集和阅读诗歌,增强对诗歌的兴趣,感受诗歌的特点。
2.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3.通过朗读诗歌、欣赏诗歌、学写童诗等活动,感受诗歌的魅力。
【教学重点】:举办诗歌朗诵会,让学生初步感受诗歌的魅力。
【教学难点】:举办诗歌朗诵会,让学生初步感受诗歌的魅力。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诗一样的国度诗一样的年龄诗一样的风景诗一样的时代……诗,已经是美的化身诗如海洋广阔无边她是那么美丽那么迷人让我们开启诗歌探究的风帆采集那五彩斑斓的彩贝吧2.轻叩诗歌的大门生活中处处有诗歌.天真的儿歌、朴实的民歌,常在我们耳边回想。
我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家。
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已经有两千多年的汗青;从古至今涌现出XXX、XXX、XXX、XXX等许多巨大的诗人。
世界上其他国家也都有巨大的诗人。
XXX、XXX、XXX……他们的优秀诗篇,为各国人民传诵。
在此次综合性研究中,我们开展汇集诗歌,观赏诗歌,朗诵诗歌等举动,进一步了解诗歌,感受诗歌的魅力。
二、综合性研究的内容读教材44页,说说本次综合性研究的内容?本次综合性研究引导学生走进丰富多彩的诗歌世界,通过汇集和整理诗歌、观赏诗歌、朗诵诗歌、写作童诗等举动,进一步了解诗歌,感受诗歌的魅力。
本次综合性研究可以采用小组举动联合的形式开展。
“轻叩诗歌的大门”分成“合作编小诗集”和“举行诗歌朗诵会”两大板块。
在本单元研究的过程中,老师已经布置学生汇集有关的诗歌和仿写创作诗歌。
三、制定活动计划制定计划都需要做些什么?1.学生根据平时的兴趣爱好自由组合分小组,三到五为一小组,小组成员进行分工。
2.根据活动内容制定活动计划,活动时间、活动内容、参加人员、分工情况等。
(提示:讨论时要作好分工,如共同商讨活动过程,一人制定出活动计划;专人负责整理搜集的材料,专人负责编写诗集,专人负责组织诗歌诵读活动。
《综合性学习:轻叩诗歌大门》教学设计

《综合性学习:轻叩诗歌大门》教学设计《综合性学习:轻叩诗歌大门》教学设计在平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听说过或者使用过一些比较经典的诗歌吧,诗歌具有音韵和谐,节奏鲜明,读起来朗朗上口的特点。
那什么样的诗歌才是大家都称赞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综合性学习:轻叩诗歌大门》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综合性学习:轻叩诗歌大门》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能多渠道收集喜欢的诗歌并摘抄,通过阶段性交流,进一步丰富现代诗收集的渠道和类型,加深对诗歌的感受和体验。
2.结合本单元学习,尝试通过续写、仿写等方式写一写诗,表达自己的感受,并和同学交流。
3.能对自己收集的诗歌进行整理,初步学习整理资料的方法。
与同学合作编小诗集。
4.举办班级诗歌朗诵会,能用合适的语气朗读,表情、体态自然大方。
教学过程1.产生积累诗歌的兴趣,能多渠道收集喜欢的诗歌并摘抄。
出示一些诗集封面,明确活动任务:把喜欢的诗摘抄下来,尝试做一本属于自己的诗集。
提供范例时,首先要在诗歌内容上多动脑筋,精心选取选材多样、内容有趣、形式活泼的诗作激起学生收集、摘抄现代诗的浓厚兴趣。
1.出示教师的诗歌摘抄本,一页页展示给学生看,并相机作如下提示:(1)学生拿出课前准备好的硬卡纸,按要求摘抄《短诗三首》中自己最喜欢的一首短诗。
(2)学生摘抄作品全班展示,按以下内容对同学的摘抄进行评价,满分为五颗星:通过诗歌摘抄本的阶段性交流,进一步丰富现代诗收集的渠道和类型,加深对诗歌的感受和体验。
1.本单元已经学习了四篇课文:《短诗三首》《绿》《白桦》《在天晴了的时候》,这些现代诗,或展现了画面,或饱含着情感,让人忍不住一读再读。
许多同学收集并摘抄了自己喜欢的诗歌,和我们分享最打动你的一首现代诗吧。
2.组织学生用朗读的方式分享自己摘抄的诗歌,并说一说自己喜欢这首诗的理由。
交流分享中,要真实呈现学生的摘抄本,主要分享方式是朗读,重点帮助学生通过交流,进一步丰富收集现代诗的渠道和摘抄的类型。
六年级语文上册 综合性学习《轻叩诗歌的大门》教案 新人教版

教案:六年级语文上册综合性学习《轻叩诗歌的大门》第一章:诗歌的定义与特点一、教学目标:1. 了解诗歌的定义和特点;2. 能够分析诗歌的语言、形象和情感;3. 培养对诗歌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诗歌的定义:诗歌是一种文学形式,以音乐性的语言表达情感和思想;2. 诗歌的特点:语言简练、富有节奏和韵律,形象生动,情感丰富。
三、教学步骤:1. 引入:让学生分享他们对诗歌的理解和印象;2. 讲解:介绍诗歌的定义和特点,举例说明;3. 实践:让学生阅读一首诗歌,分析其语言、形象和情感;四、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理解程度;2. 收集学生的阅读笔记和分析报告;3. 评估学生对诗歌欣赏的能力。
第二章:诗歌的形式与结构一、教学目标:1. 了解诗歌的不同形式和结构;2. 能够分析和创作不同形式的诗歌;3. 培养对诗歌形式和结构的敏感度。
1. 诗歌的形式:抒情诗、叙事诗、散文诗等;2. 诗歌的结构:总分总、总分、首尾呼应等。
三、教学步骤:1. 引入:让学生讨论他们对诗歌形式和结构的了解;2. 讲解:介绍诗歌的不同形式和结构,举例说明;3. 实践:让学生阅读一首诗歌,分析其形式和结构;4. 创作:让学生尝试创作一首具有特定形式和结构的诗歌;四、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理解程度;2. 收集学生的阅读笔记和分析报告;3. 评估学生对诗歌形式和结构的敏感度。
第三章:诗歌的修辞手法一、教学目标:1. 了解诗歌中常见的修辞手法;2. 能够分析和运用诗歌中的修辞手法;3. 培养对诗歌修辞手法的认识和运用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比喻:通过比较两个不同的事物来表达意义;2. 拟人:赋予非人类事物以人的特征和情感;3. 排比:使用相同的句式或结构来强调意义;4. 反问:用问句表达肯定或否定的意义。
1. 引入:让学生分享他们对诗歌修辞手法的了解;2. 讲解:介绍诗歌中常见的修辞手法,举例说明;3. 实践:让学生阅读一首诗歌,分析其中使用的修辞手法;4. 运用:让学生尝试在写作中运用所学的修辞手法;四、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理解程度;2. 收集学生的阅读笔记和分析报告;3. 评估学生对诗歌修辞手法的认识和运用能力。
综合性学习:轻叩诗歌大门-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综合性学习:轻叩诗歌大门-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
案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本次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诗歌的概念,明确诗歌与其他文体的区别。
2.让学生能够朗读诗歌,并能理解、感受、欣赏诗歌的意境。
3.让学生体验诗歌创作的过程,激发创意和想象力,提高写作水平。
4.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团体协作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让学生能够理解、感受、欣赏诗歌的意境,提高朗读和口语表达能力。
2.教学难点:让学生体验诗歌创作的过程,激发创意和想象力,提高写作水平。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环节
教师出示诗歌《小鱼儿》,请学生仔细听,想象诗歌中的场景,感受诗歌的意境。
2. 感受环节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首诗歌,朗读、理解并表演诗歌。
3. 创作环节
1.学生小组内互相讨论,发挥想象力,以“春天”为题,共同创作一首诗歌。
2.学生分组表演自己所创作的诗歌。
4. 总结环节
教师针对本次课程的学习目标,提出问题进行讨论:诗歌与散文、小说的区别是什么?为什么诗歌具有更强的感召力?如何才能朗读、演绎好一首诗歌?
四、教学安排
本次教学为一课时,具体安排如下:
教学环节时间
导入5分钟
感受15分钟
创作25分钟
总结10分钟
五、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自主探究,提高了自己的写作水平和口语表达能力。
但是,在创作环节,由于学生对于诗歌的创作较为陌生,教师需要给予更细致的指导和帮助。
下一次教学中,需要更加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需求,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计划的调整。
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综合性学习:轻叩诗歌大门》(教案)

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综合性学习:轻叩诗歌大门》(教案)教学内容本节课的内容选自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主题为《综合性学习:轻叩诗歌大门》。
课程旨在引导学生初步感知诗歌的韵律、节奏,通过对诗歌的朗读、理解和欣赏,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学素养。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等方式,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诗歌的热爱,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情趣。
教学难点1. 诗歌的韵律、节奏感的把握。
2. 学生对诗歌情感的深入理解和体验。
教具学具准备1. 诗歌教材。
2. 多媒体设备。
3. 诗歌朗诵音频。
4. 小组合作学习工具。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诗歌朗诵音频,引导学生初步感受诗歌的韵律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诗歌朗读: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诗歌,指导学生注意诗歌的节奏、韵律,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3. 诗歌理解: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自主阅读、小组讨论等方式,深入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和情感。
4. 诗歌欣赏: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诗歌的相关背景资料,引导学生欣赏诗歌的意境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5. 小组合作:学生分组进行诗歌朗诵表演,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6. 总结与反思: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课后反思。
板书设计1. 诗歌的基本概念。
2. 诗歌的韵律、节奏。
3. 诗歌的理解与欣赏。
4. 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要性。
作业设计1. 朗读并背诵本节课学习的诗歌。
2. 写一篇关于诗歌欣赏的小作文。
3. 准备一首自己喜欢的诗歌,下节课进行诗歌朗诵表演。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诗歌的朗读、理解和欣赏,使学生初步感受到了诗歌的魅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能力,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歌的内涵,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情趣。
同时,教师还需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综合性学习:轻叩诗歌大门》教案

《综合性学习:轻叩诗歌大门》精品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诗歌的基本特点,感受诗歌的魅力。
2. 通过阅读和创作诗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审美能力。
3. 培养学生热爱诗歌,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好,勇于表达自己的情感。
二、教学内容1. 诗歌的基本特点:韵律、节奏、意象、情感。
2. 诗歌的分类:古代诗歌、现代诗歌、儿童诗歌等。
3. 诗歌的创作方法:抒发情感、描绘景象、讲述故事。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诗歌的基本特点,能够欣赏和分析诗歌。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独立创作诗歌,善于运用诗歌表达自己的情感。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索诗歌的魅力。
2. 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具体诗歌实例,掌握诗歌的基本特点。
3. 采用创作实践法,鼓励学生亲自动手创作诗歌,提高表达能力。
五、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收集各类诗歌实例,制作教学课件。
2. 学生准备:预习诗歌相关知识,准备参与课堂讨论和创作。
六、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播放一首优美的诗歌朗诵,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
2. 学习诗歌基本特点:引导学生学习诗歌的韵律、节奏、意象、情感等基本特点。
3. 欣赏诗歌:分析几首具有代表性的诗歌,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魅力。
4. 诗歌创作实践:让学生尝试创作一首小诗,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
5. 分享与评价:学生互相分享自己的创作,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七、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包括学生的参与度、理解程度和创作水平。
教师还应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八、课后作业1. 让学生收集一首自己喜欢的诗歌,下节课分享给同学。
2. 尝试在家里创作一首小诗,可以是关于家人、朋友或者风景的。
九、单元评价本单元学习结束后,教师应组织一次诗歌创作比赛或者诗歌朗诵比赛,以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
教师还应关注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诗歌创作和欣赏,了解学生对诗歌的热爱程度。
十、教学拓展1. 组织诗歌欣赏活动,如诗歌朗诵、诗歌知识竞赛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综合性学习:轻叩诗歌大门
教学目标
1.合作编小诗集。
思考编排的内容以及怎样编排,增强对诗歌的兴趣,感受诗歌的特点。
按标准给诗歌分类,并给诗集取个好听的名字,制作好封面和目录,装订后在班里展示。
2.举办诗歌朗诵会。
朗诵诗歌时表情、手势要自然,能够用恰当的语气读出诗歌的情感。
通过朗诵诗歌、欣赏诗歌等活动,进一步了解诗歌,感受诗歌的魅力。
教学重点
合作编小诗集。
举办诗歌朗诵会。
教学难点
表情、手势自然,能用恰当的语气读出诗歌表达的情感。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
学生搜集诗歌
教学课时
1课时
2.教师: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有诗歌,天真的儿歌、朴素的民歌……我们在前面已经收集、创作了许多诗歌,你一定还想更多地了解诗歌,那就让我们走进综合性学习中一起去轻叩诗歌的大门吧!
二、编小诗集,交流展示。
1.教师导入:同学们,在前一段的学习中,咱们不仅收集了许多诗作,还自己动手写了诗、当了小诗人!这么多我们喜欢的诗犹如一颗颗散落的珍珠,现在就让我们来编本诗集,把这些珍珠穿成一串美丽的项链吧!
2.小组合作编辑。
(1)准备好选入诗集的诗,可以编入搜集到的诗或故事,也可以编入自己写的诗,还可以是同学写的诗。
(2)可以从诗人、内容、形式等角度给诗歌分类,可以配上插图,还可以用书法形式展示喜欢的诗。
(3)可以请父母、老师或同学写序。
(4)引导学生注意封面设计的精美、诗集名字的引人注目,编排好目录。
3.成果展示。
(1)教师:诗集编好了,请各小组把诗集放在展示台上,并派代表介绍。
(2)指导学生评一评,可从书写、编排、美观等方面评。
(3)选出优秀的诗集交流,可以在学校里展示,开展班级之间的交
流,还可以请家长参观和评议。
三、朗诵诗歌,抒发情感。
1.教师:读一首好诗,如饮一杯美酒;读一首好诗,如品一杯香茗。
诗中有“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浩然正气;诗中有“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的盎然生机;诗中有“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的深厚友情;诗中有“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旷达胸襟。
让我们在诵读吟咏中升华感情,陶冶性情,收获快乐。
现在,让我们在诗歌朗诵会上倾吐我们的诗情吧!
2.全班分组讨论开好诗歌朗诵会的有关事宜。
(1)确定内容,诗歌朗诵会朗诵的诗,可以是搜集到的诗,也可以是自己写的诗。
(2)小组内商定形式,可以展示,也可以比赛。
(3)全班商议可以是小组合作参加,也可以是小组初选后推荐代表参加。
(4)确定朗诵的形式,要丰富多样,可以个人朗诵,可以男女生对诵,可以小组合诵,可以是诗表演,还可以是配乐诗朗诵。
(5)组织分工,力求每个同学或小组都有任务,如,推选主持人、环境布置、编排节目单、化妆,人人为班级朗诵会出力。
(6)确定时间、地点、形式、评委等。
3.温馨提示:朗诵诗歌时,表情、手势要自然,能用恰当的语气读出诗歌表达的情感。
4.制作一张班级朗诵会安排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