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教案
苏教版国标本二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教案

苏教版第04册劳动与技术教案1、整理床铺教学目标:学会整理自己的床铺,逐步养成每天整理自己床铺的良好习惯。
教学准备:教师:小被子、小枕头和小床单各一。
学生:每人带一块手帕、一块大橡皮或沙包、一块布教学重点:教会学生整理床铺的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折叠被子的方法。
教学过程:㈠谈话揭题小朋友,你们每天起床穿好衣服后第一件事情应做什么?出示课题:今天我们一起学第1课《整理床铺》,齐读课题。
㈡看图说话,激发情趣1、我们大家一起看图,翻开第1页上面第一幅图。
图上画的是什么?解放军叔叔房间里有什么东西?这些东西整理得怎么样?2、小明的床铺整理得怎么样?3、你的床铺是谁整理的?你是怎么整理自己的床铺的?㈢学习整理床铺1、老师示范,边整理床铺边讲其方法。
2、练一练。
3、小结。
小朋友,我们已经学会了整理床铺。
那么,我们每天早晨起床后首先要把自己的床铺整理好,若有时间的话,还要帮助父母的床铺也整理好,这样,既能把我们的小手练得更灵巧,又能让父母高兴。
㈣作业从今天起,每天早晨整理床铺。
2、洗碗筷教学目标:学会洗碗筷,逐步养成做家务劳动的好习惯。
教学准备:教师:录像学生:少量的碗筷、一块清洁的洗碗布、一盆清洁水。
教学重点:学会洗碗筷的方法教学难点:擦洗碗筷时双手配合用力适当,擦去油渍冲洗干净。
教学过程:一、采用故事引入,启发学生要学会洗碗筷。
二、学洗碗筷1、示范洗碗筷看录像2、说说洗碗筷的过程,板书:一、擦洗、二冲洗、三擦干3、学生学洗碗筷4、比赛洗碗筷,并说明注意安全5、同学们现在我们学会了洗碗筷,你准备怎么做?6、如果碗筷油渍很多,怎样才能洗得干净。
三、整理。
3、打扫操场教学目标:掌握打扫操场的方法,学会正确使用清卫工具,养成注意公共卫生的良好习惯。
教学准备:教师:课文插图1的投影片学生:竹丝扫帚、畚箕等劳动工具。
教学重点:学会扫除操场上的纸屑、果壳,大的砖块等杂物。
教学难点:掌握打扫操场的正确方法。
教学过程:一、提问:我们可以在操场上干哪些事情?二、出示课文插图1、你们看,图上的小朋友在操场上干什么?他们玩得怎么样?2、怎么使不整洁的操场变得整洁,你们有办法吗?三、揭题:打扫操场1、操场上有哪些东西清除掉?2、怎样清除?3、教师讲解正确的打扫方法?四、分工,交代注意事项,各组练习打扫,老师注意观察指导。
二年级下册《劳技》全册教案

二年级下册《劳技》全册教案一、第一章节:了解劳动的意义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劳动的意义,认识到劳动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
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讨论、实例分析等方式进行教学。
二、第二章节:学习基本的劳动技能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劳动技能,如扫地、擦桌子、整理书包等。
2. 教学内容:通过示范和练习,使学生学会基本的劳动技能,并能够独立完成。
3. 教学方法:采用示范、练习、小组合作等方式进行教学。
三、第三章节:培养劳动习惯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实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式进行教学。
四、第四章节:学习劳动安全知识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劳动安全知识,提高安全意识。
2. 教学内容:通过讲解和实例分析,使学生了解劳动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问题,并学会如何避免和处理。
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实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式进行教学。
五、第五章节:参与劳动实践1. 教学目标:让学生参与劳动实践,体验劳动的乐趣和价值。
2. 教学内容:通过组织学生参与学校或家庭的劳动实践,使学生亲身体验劳动的过程和成果。
3. 教学方法:采用实践、观察、反思等方式进行教学。
六、第六章节:培养团队合作精神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学会在劳动中与他人合作。
2. 教学内容:通过小组劳动活动和游戏,使学生体验到团队合作的力量和乐趣。
3. 教学方法:采用小组合作、讨论、游戏等方式进行教学。
七、第七章节:学习简单的工具使用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并学会使用一些简单的劳动工具,如扫把、拖把、剪刀等。
2. 教学内容:通过示范和练习,使学生学会正确使用简单的劳动工具,并能够安全操作。
3. 教学方法:采用示范、练习、小组合作等方式进行教学。
八、第八章节:了解不同职业的劳动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不同职业的劳动内容和特点,培养对各种职业的尊重和认识。
2. 教学内容:通过图片展示、视频介绍等方式,使学生了解不同职业的劳动情况,认识到每一种劳动的重要性和价值。
二年级下册《劳技》全册教案

二年级下册《劳技》全册教案一、第一章:认识工具1. 教学目标:让学生认识常用的工具,如锤子、螺丝刀、钳子等,并了解它们的基本用途。
2. 教学内容:a. 介绍各种工具的名称和特点b. 讲解工具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c. 进行工具使用的安全教育3. 教学活动:a. 展示各种工具,让学生认识并说出它们的名称b. 演示工具的使用方法,让学生观摩并练习c.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工具使用的心得二、第二章:制作小玩具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造力,让学生学会使用简单的工具制作小玩具。
2. 教学内容:a. 介绍制作小玩具所需材料和工具b. 讲解制作步骤和技巧c. 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3. 教学活动:a. 展示制作小玩具的材料和工具,让学生认识并了解b. 讲解制作步骤,并进行示范c. 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教师巡回指导三、第三章:学习缝纫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生活技能,让学生学会基本的缝纫技巧。
2. 教学内容:a. 介绍缝纫所需设备和材料b. 讲解缝纫的基本技巧和步骤c. 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3. 教学活动:a. 展示缝纫设备和材料,让学生认识并了解b. 讲解缝纫技巧和步骤,并进行示范c. 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教师巡回指导四、第四章:种植花草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环境的态度,让学生学会基本的种植技巧。
2. 教学内容:a. 介绍种植花草所需知识和技巧b. 讲解种植步骤和注意事项c. 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3. 教学活动:a. 讲解种植花草的基本知识和技巧b. 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教师巡回指导c. 组织学生观察和记录植物的生长过程六、第五章:简单木工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造力,让学生学会使用简单的木工工具进行基本的木工操作。
2. 教学内容:a. 介绍木工工具的名称和特点b. 讲解木工操作的基本步骤和安全注意事项c. 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3. 教学活动:a. 展示木工工具,让学生认识并了解b. 讲解木工操作的基本步骤,并进行示范c. 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教师巡回指导七、第六章:烹饪入门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生活技能,让学生了解基本的烹饪知识,学会制作简单的食物。
二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教案

二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劳动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
2. 培养学生学会简单的劳动技能,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学会共同完成任务。
4.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珍惜劳动成果的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1. 第四章:我是小小劳动者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劳动的意义,培养学生的劳动兴趣。
2. 第五章:我们的校园教学重点:让学生学会爱护校园环境,维护公共卫生。
教学难点:如何培养学生自觉维护校园环境的良好习惯。
3. 第六章:家庭劳动乐趣多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家庭劳动的重要性,学会家庭劳动的基本技能。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在家中主动参与劳动,体验劳动的快乐。
4. 第七章:简单的劳动工具教学重点:让学生认识并学会使用简单的劳动工具。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正确使用劳动工具,确保劳动安全。
5. 第八章:合作完成任务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学会共同完成任务。
教学难点:如何组织学生合作劳动,提高劳动效率。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解法,让学生了解劳动的意义和基本技能。
2. 采用示范法,让学生直观地学会劳动方法。
3. 采用实践法,让学生亲自动手参与劳动,提高劳动能力。
4. 采用小组合作法,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会沟通、协作,共同完成任务。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参与劳动的积极性、主动性。
2. 学生掌握劳动技能的情况。
3. 学生合作完成任务的能力。
4. 学生对劳动价值观的认识和理解。
五、教学时间1. 第四章:我是小小劳动者——2课时2. 第五章:我们的校园——2课时3. 第六章:家庭劳动乐趣多——2课时4. 第七章:简单的劳动工具——2课时5. 第八章:合作完成任务——2课时六、第九章:照顾自己教学重点:让学生学会基本的自我照顾技能,如整理个人物品、清洁卫生等。
教学难点:如何教授学生独立完成自我照顾任务。
七、第十章:爱护公共设施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爱护公共设施的意识,学会正确使用和维护公共物品。
二年级下册《劳技》全册教案

二年级下册《劳技》全册教案第一章:认识劳动工具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常见的劳动工具,了解它们的特点和用途。
2. 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情感,提高学生的劳动技能。
教学内容:1. 介绍常见的劳动工具,如扫把、拖把、剪刀、锤子等。
2. 讲解劳动工具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教学活动:1. 展示各种劳动工具,引导学生认识并说出它们的名称。
2. 讲解劳动工具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示范操作。
3. 学生分组练习使用劳动工具,教师指导并纠正错误。
作业布置:1. 学生回家后,尝试使用劳动工具进行家务劳动,并和家长分享使用方法。
第二章:学习劳动技巧教学目标:1. 让学生学习并掌握一些基本的劳动技巧,提高劳动效率。
2. 培养学生合作劳动的意识,增强团队协作能力。
教学内容:1. 学习扫地、拖地、整理物品等基本劳动技巧。
2. 讲解劳动过程中的合作与协调重要性。
教学活动:1. 讲解并示范扫地、拖地、整理物品的技巧。
2. 学生分组进行劳动实践,互相学习、交流。
3. 组织学生进行劳动比赛,提高学生的劳动积极性。
作业布置:1. 学生回家后,尝试运用所学劳动技巧进行家务劳动,并和家长分享成果。
第三章:培养劳动习惯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到劳动的重要性,养成自觉劳动的习惯。
教学内容:1. 讲解劳动的意义和重要性,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
2. 学习时间管理方法,合理安排学习和劳动时间。
教学活动:1. 讨论劳动的意义和重要性,引导学生自觉参与劳动。
2. 学习时间管理方法,制定学习和劳动计划。
3. 学生分享自己的劳动心得和时间管理经验。
作业布置:1. 学生回家后,按照制定的计划进行学习和劳动,家长监督并签字确认。
第四章:热爱劳动,尊重劳动者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劳动者的辛苦,培养尊重劳动者的意识。
2. 培养学生热爱劳动,乐于助人的品质。
教学内容:1. 讲解劳动者的辛苦和付出,引导学生尊重劳动者。
2. 学习助人为乐的精神,培养乐于助人的品质。
西师版小学二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全册教案

西师版小学二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全册教案目标本教案的目标是引导二年级学生理解劳动与技术的概念,培养他们锻炼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本教案共分为六个单元,每个单元包含以下内容:单元一:劳动与技术- 介绍劳动与技术的概念- 分享劳动与技术的重要性和作用单元二:日常生活中的劳动与技术- 探究日常生活中使用到的劳动与技术- 分析不同劳动与技术对生活的影响和改变单元三:手工劳动- 研究简单的手工劳动技巧- 制作简单的手工作品单元四:农耕劳动- 了解农耕劳动的过程和技术- 分析农耕劳动对农业发展的作用单元五:交通运输- 探究不同的交通工具和运输方式- 分析交通运输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单元六:科学技术- 了解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应用- 分享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的改变教学方法- 教师讲解:通过简明而生动的语言讲解劳动与技术的概念和相关知识点。
- 互动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他们对劳动与技术的理解和日常生活中的例子。
- 实践活动:安排学生实际动手操作,如制作手工作品等。
- 观察体验:组织学生参观农田、工厂或科技展览等,以更直观地了解劳动与技术的应用和影响。
教学评估为了评估学生对劳动与技术的理解程度和能力,可以采用以下评估方法:- 小测验:设计简单的选择题或填空题,检验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和相关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 作品展示:要求学生展示自己制作的手工作品或进行实际操作展示。
- 问答互动:进行课堂问答,考察学生对劳动与技术的深入理解和应用能力。
参考资源- 《小学劳动与技术教育课程标准》- 《西师版小学二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教材》以上是针对西师版小学二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全册的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劳动与技术的概念,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教学调整和优化,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最新二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教案

回顾本学期所学内容和成果展示
01
学习了基本的劳动技能 ,如扫地、擦桌子、整 理书包等。
02
掌握了简单的手工制作 技能,如剪纸、粘贴、 折纸等。
03
了解了植物生长的基本 知识,并进行了种植实 践。
04
完成了多个实践性作业 ,如制作小手工、整理 个人物品等。
分析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
部分学生在劳动技能方面掌握不够熟练 ,需要加强练习。
创造机会
家长可以积极为孩子创造家庭劳 动的机会,如让孩子参与家务、
种植花草、饲养宠物等。
提供资源
家长可以为孩子提供必要的劳动 工具和设备,如扫帚、拖把、烹 饪器具等,让孩子在劳动中感受
到成就感。
鼓励尝试
家长应鼓励孩子尝试不同的劳动 方式和任务,让孩子在多样化的
劳动体验中锻炼成长。
鼓励孩子在家中承担适当家务
学习折纸的基本方法,如双三 角形折法、鹤的基本折法等, 并能完成一些简单的折纸作品 。
了解纸艺制作在日常生活中的 应用,如装饰、礼品包装等。
布艺制作:缝纫基础、布偶玩具等
学习基本的缝纫技能,如穿针引 线、打结、平针缝等。
了解布艺制作的基本流程和所需 材料,如布料、填充物、线等。
制作简单的布偶玩具,如小熊、 小兔等,并学习如何给布偶玩具
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劳动与技术课程不仅注重学生的知识 传授和技能培养,还注重学生的情感 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培养,促进学 生的全面发展。
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 的劳动技能和技术知识,提高学生的 技术素养和实践能力。
本学期教学目标与任务
1 2 3
知识与技能目标
通过本学期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劳动 技能和技术知识,如简单的木工、缝纫、烹饪等 技能。
小学二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教学计划

小学二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教学计划全文共5篇示例,供读者参考小学二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教学计划篇1一、学生现状分析:二年级共五个班,学生经过去年美术学习,对美术有了一定的认识,知道美术不止是画画,还包括制作、欣赏。
学生对美术有一定的兴趣,学生比较活跃。
由于学生的年龄小耐性较差,因此对待作业的态度不够仔细。
二、教学内容分析:(一)全册教材简析:第二册美术教材共有20课,分造型与表现、设计与应用、欣赏与评述、综合与探索等课型,其中综合与探索课比重较大,主要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和绘画、手工制作技能的探索(二)、教学总目标:(1)、认知目标:通过轻松的教学游戏,让学生认识和了解形形色色的作画方法;认识和了解绘画基础知识。
(2)、智力能力目标:培养学生造型技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对美好事物的感知能力。
(3)、思想品德目标: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用美学的眼光去观察事物;进一步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
(三)教材中重点、难点(简要分析):本册的重点在于促进学生学习主体性的发挥和个性的张扬。
难点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前提兼顾学生个性发展和知识技能两方面的需要,循序渐进的传授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提高学生的生活技能,直接参与并亲身经历各种社会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寻找各种材料,表达自己丰富多彩的想象。
(四)教学的主要措施:1、教师方面:做学生发展的组织者、促进者,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放手让学生去实践、去思考、去探索、去讨论、去创作,鼓励学生通过自己的想象展示作品。
2、学生方面:充分利用身边的各种材料及所学知识,动脑筋制做作品,学会合作,并妥善保存自己的设计作品。
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开阔视野,增长社会经验。
三、教学进度表:周次课题1、添画2、给画游戏3、纸盒变家具4、和妈妈在一起5、茂密的花6、吊饰7、节节虫8、出壳了9、头饰设计10、艺术作品中的动物11、我的收藏卡12、假如我是巨人13、拓印树叶真有趣14、做笔筒15、画夜景16、画影子17、认识身边的树18、给画中的节日19、我喜欢的鸟小学二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教学计划篇2一、全册教学目标:(一)绘画1、学习记忆画、想象画的画法,用这些形式表现自己熟悉的、喜爱的事物,体会表现的喜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年级劳动教案1、打扫校园教学目的:学习打扫校园,创造干净整洁的校园环境。
工具、材料:扫帚、撮箕、水桶、铁铲、竹竿等。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二、学学做做卫生委员分派清扫任务(一)打扫操场(二)清扫水沟(三)清扫墙壁注意不要让灰尘落入自己的眼睛。
三、想想练练参加清扫校园的劳动,比一比,看谁的清扫任务完成得最好。
2、打扫操场教学目标:掌握打扫操场的方法,学会正确使用清卫工具,养成注意公共卫生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学会扫除操场上的纸屑、果壳,大的砖块等杂物。
教学难点:掌握打扫操场的正确方法。
教学准备:教师:课文插图1的投影片学生:竹丝扫帚、畚箕等劳动工具。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提问:我们可以在操场上干哪些事情?二、出示课文插图1、你们看,图上的小朋友在操场上干什么?他们玩得怎么样?2、怎么使不整洁的操场变得整洁,你们有办法吗?三、揭题:打扫操场1、操场上有哪些东西清除掉?2、怎样清除?3、教师讲解正确的打扫方法?四、分工,交代注意事项,各组练习打扫,老师注意观察指导。
五、小结劳动情况把工具收拾好,放回原处;把手洗干净;表扬劳动中干得好,积极的小朋友。
3、整理学校小花园教学目的:学会整理花园,爱护花草树木,维护小花园。
工具、材料:铁铲、簸箕、锄头、铁锹、扫帚等。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学校美丽的小花园,将校园装饰得绚丽多姿。
爱护校园的花草树木,整理、维护小花园,是我们每一个小学和责任和义务。
二、学学做做(一)修理小路:需要将小路修整成中间高、两边低的龟背形。
(二)清除杂物和杂草。
(三)摆放花木:把开花的盆栽花卉摆放到供大家观赏的适宜地方;没有开花的盆栽花卉,应摆放在适宜它们生长的环境中。
三、想想练练1、为什么要把花园里的小路整修成中4、爱护图书教学目标:知道要爱护图书的道理,学会修补图书,养成爱护图书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使学生知道如何爱护图书教学难点:教会学生根据图书破损状况进行修补的方法。
教学准备:准备一批要修补的图书,以及修补图书时用的剪刀,胶水、纸等用具。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揭题:二、明理1、我们为什么要爱护图书?2、我们怎么来爱护图书?3、练习:评一评,谁对谁错三、修补图书1、教师示范:找出几种破损状况不同的图书边讲边修补2、分四人小组:拿出准备好的破损的图书,进行修补。
5、制作玩具望远镜教学目标:学会制作玩具望远镜,初步具有利用废弃物品制作小玩具的能力,培养节俭的行为习惯。
教学重点:学习制作玩具望远镜的方法。
教学难点:如何在瓶底钻个洞。
教学准备:1、每人两只果奶瓶,10cm×8cm的白卡纸或铅画纸一张,印好剪折的图样,胶水、剪刀。
2、范例玩具望远镜一、二架3、小黑板一块,写上谜语一则。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猜谜语,揭示课题1、小朋友,老师有一则谜语要让你们猜猜,你们能猜出来吗?2、认识望远镜的基本构造二、制作指导1、引导学生看课文插图,说说玩具望远镜该怎么做,需要哪些材料。
2、指导制作:师边示范边讲解玩具望远镜的制作过程,并让学生跟着老师一起做。
三、作品展览并总结1、作品展览,把学生们的玩具望远镜放在展览桌上,大家一起评比。
2、师生总结:刚才,大家的望远镜都做得很好,现在小朋友们手中都有一架望远镜了,大家都很高兴,而且我们也知道用废弃物品来制作各种各样的玩具,即可以节省钱,又可以玩,真是一举两得啊!四、做游戏做小小的侦察兵6、可爱的瓶娃娃教学目标:1、初步掌握制作瓶娃娃的方法,尝试根据材料制作不同的瓶娃娃。
2、享受制作瓶娃娃的乐趣,感受合作的力量与乐趣,体验创造的魅力。
教学重点:掌握制作瓶娃娃的方法,在制作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创新能力。
教学难点:尝试根据材料制作不同的瓶娃娃。
教学准备:1、每人准备1—2只小瓶子、白纸、水彩笔、剪刀、胶水、零碎布头和各色橡皮泥若干。
2、教师准备范例瓶娃娃两个。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揭题:由洋娃娃引入话题,出示瓶娃娃范例,揭示课题,激发学生的制作兴趣。
二、学习制作过程(1)观察教师做的或者书本上的瓶娃娃,猜想是怎么做出来的,指名说。
(2)教师补充介绍制作方法。
三、小组合作制作(1)自由组合成3—5人的合作小组,教师帮助协调。
(2)提出小组合作目标(即要求):A、制作出2—4只瓶娃娃,最好不重复B、在制作过程中互帮互助,人人动手参与C、注意保持小组所在地的地面卫生(3)小组合作制作瓶娃娃,教师巡回指导。
四、展示欣赏以小组为单位,上讲台展示劳动成果。
五、小结(1)就制作过程中学生的参与态度、付出努力的程度等以及展示的情况做简单小结。
(2)鼓励学生做个有心人,善于利用身边没有用的东西,变废为宝7、制作气象记录表教学目标:1、继续掌握剪圆形的技能,学会制作气象记录转盘。
2、培养学生观察和记录气象的兴趣,初步懂得一些知识。
教学重点:教会学生制作天气转盘教学难点:掌握把几个圆片组合在一起的方法。
教学准备:教师:幻灯片、大转盘、改进转盘、寒暑表。
学生:铅画纸、剪刀、图钉、橡皮、彩色纸、彩色笔3支。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回忆:今天是什么天气?昨天呢?前天呢?上个星期一呢?2、启发思维:那有什么办法帮我们记住前几天的天气情况?3、揭题:今天学第7课二、认识气象记录表1、明确记录表内容。
气象记录表上有哪些内容呢?日期、星期、气温、天气。
2、示范填写把今天的天气情况填上去。
3、学生试填及剪下记录表请把今天的天气情况记一记,并剪下记录表三、制作转盘1、了解天气情况及气象符号。
2、实际操作1)出示转盘2)分步制作3)说说4)评评5)议议6)玩玩四、课外延伸,启发思维1、教师说,学生转。
2、讨论:四人小组讨论,汇报3、出示改进的转盘8、公路旁的标志牌教学目标:了解公路旁各种标志牌的用处,要爱护标志牌,初步学会识别公路旁的各种标志牌,接受交通安全的教育。
教学重点:使学生初步学会识别公路旁的各种标志牌。
教学难点:知道公路旁各种标志牌的用处。
教学准备:1、标志牌的教具卡片2、案例录音。
3、自行车、汽车、大型客车、行人的图片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录音引入1、听录音思考:拖拉机为什么会把小强撞死?2、讨论小结3、揭题:9、公路旁的标志牌二、认识课本上的四种标志牌1、出示,这就是一张反向弯路标志牌,说说它是什么样儿的?2、像这样三角形、黄底、黑框、黑图案的称为警告标志。
3、警告标志提醒司机注意地形,就减速慢行,必要时鸣笛。
看图说说反向弯路标志牌有什么作用?4、司机看见这个标志牌应该怎么做?5、出示图说这个标志是怎样的?6、这是禁令标志,是对车辆或行人禁止或加以限制的标志。
7、看图说说这个标志禁止什么?司机应该怎么做?三、举一反三,认识配套卡片上的标志1、随回答板书:指示标志。
2、分小组学习卡片上的标志牌名称和用途。
3、检查自学情况。
四、总结谈话,指导行为1、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认识了哪些标志牌?2、公路旁的标志牌有什么用处?3、公路旁的标志牌用处真大,我们该怎样对待它?同桌讨论怎样爱护标志牌?9、保管好钥匙教学目标:知道家庭安全要保管好房门钥匙的道理,养成保管好钥匙的习惯。
教学重点:使学生知道要注意家庭安全,必须保管好房门钥匙。
教学难点:养成保管好钥匙的习惯。
教学准备:挂图一幅,房门钥匙一把。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引导学生看课文插图,再让学生说说为什么要保管好房门钥匙?怎样保管好钥匙?二、组织学生讨论平时应该如何注意家庭安全,为什么不能随便乱扔、乱放房门钥匙,也不能把钥匙交给陌生人。
说说自己平时是怎么保管钥匙的。
三、组织学生做保管好钥匙的情景表演:一个小朋友在玩耍时乱扔房门钥匙,结果回不了家了;另一个脖子上挂着钥匙的小朋友帮助一位丢失钥匙的小伙伴找回了钥匙,他告诉小伙伴今后一定要保管好钥匙,不要乱丢乱放。
四、小结。
10、做个好邻居教学目标:知道邻居之间要互相帮助、和睦相处的道理,初步学会处理日常生活中的邻里关系,初步具有邻居间互相帮助的思想品德。
教学重点:使学生知道邻居之间应该和睦相处的道理。
教学难点:学习处理邻居相互关系的具体做法。
教学准备:课前了解学生在家里和邻居关系的情况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引导学生看课文插图1,让学生说说图中的意思和邻居间要和睦相处的道理。
二、引导学生看课文插图2,说说邻居家晒着稻谷,天下雨了,丁丁是怎样做的。
然后请几位学生说说自己是怎样帮助邻居做好事的。
三、组织学生做课堂作业:评一评图3中的两个画面,哪样做是对的,哪样做是错的。
四、小结。
11、注意公共卫生教学目标:使学生认识随地吐痰、乱丢果壳和纸屑、乱倒污水赃物、随地大小便是不卫生、不文明、不道德的行为,要求学生做到在公共场所要注意公共卫生。
教学重点:初步掌握注意公共卫生的具体要求。
教学难点:培养注意公共卫生的习惯。
教学准备:1、注意公共卫生挂图一张。
2、收集学生中注意公共卫生和不注意公共卫生的事例。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教师启发学生讨论哪些场所是公共场所(影剧院、医院、码头、车站、公园、街道、工厂、学校、广场等)。
二、结合本班事例组织学生讨论哪些行为是讲究公共卫生的,哪些是不注意公共卫生的行为的?(随地吐痰、乱扔果壳纸屑、乱倒污水赃物、随地大小便等)这种行为为什么是不对的?(不卫生、不文明、不道德)三、要求学生做到在公共场所要吐痰入盂,果壳纸屑丢入果壳箱,污水赃物倒入阴沟下水道或者垃圾箱,大小便上厕所。
注意公共卫生,做一个讲卫生、讲文明、讲道德的好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