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浙江新高考学考考纲-考试标准历史(学考选考标准word版)

合集下载

2017浙江省新高考方案解读二 学考选考规则

2017浙江省新高考方案解读二 学考选考规则
以卷面分100分的分布确定等级赋分(21级 对应21个赋分分值)。

几个概念的界定
概念区分3:学考与选考的次数与时间 学考与选考是同时进行的,实行一卷两考。
(学考也安排在每年的4月与10月)
成绩评定
学考:以卷面分70分的分布确定比例等级(5级)。 选考:以卷面分100分的分布确定等级赋分(21级对应21个赋分分值)。 (以合格为前提 )
学考 选考
以卷面分70分的分布确定比例等级 A、B、C、D、E 5个等级,E 为不 合格。以卷面得分为依据, A、B、 C等按15%、30%、30%最接近的 累计比例划定,E等比例不超过5%。
浙江省深化高校考试 招生制度综合改革试点 方案(2017新方案)
解读(二)
2016.9.11
总体方案介绍
几个概念的界定
概念区分1:学考(毕业考)、选考与必考(高考) 学考 卷面分70分 加试卷面分30分 高考选考 卷面分 100分——七选三
高考必考 卷面分 150分——语数外 考试内容: 学考:必修部分的基本要求 选考:加试题30分(必修的发展要求+限定选修) 概念区分2:等级与等级赋分

2017浙江新高考学考考纲 考试标准历史(学考选考标准word版)

2017浙江新高考学考考纲 考试标准历史(学考选考标准word版)

历史一、考试性质与对象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是在教育部指导下.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实施的全面衡量普通高中学生学业水平的考试。

其主要功能一是引导普通高中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必修和选修课程教学要求;检测高中学生的学业水平,监测、评价和反馈高中教学质量;二是落实《浙江省深化高校考试招生制度综合改革试点方案》要求,学业水平考试成绩既是高中学生毕业的基本依据,又是高校招生录取的重要依据。

高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实行全省统一命题、统一施考、统一阅卷、统一评定成绩,每年开考2次。

考试的对象是2014年秋季入学的高中在校学生,以及相关的往届生、社会人员和外省在我省的异地高考学生。

《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暨高考选考科目考试标准·历史》是依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和《浙江省普通高中学科教学指导意见·历史(2014版)》的要求,按照学业水平考试和高考选考科目考试的性质和特点,结合本省高中历史教学的实际制定而成的。

二、考核目标、要求与等级(一)知识考核要求知识考核要求分四个层次,从低到高依次为识记、理解、分析、综合,其含义如下:a一识记:再认或再现重要的历史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历史结论、不同历史时期的基本特征、基本线索及历史图表等历史基础知识。

b一理解:领会、领悟和解释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概念、历史结论及不同历史时期的基本特征、基本线索等。

c一分析:分析、比较和概括相关历史知识,把握各历史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区别其本质,概括其特点。

d一综合:对不同专题、课的相关的历史知识进行归纳、评析,运用唯物史观和所学知识、方法,说明论证有关问题。

(二)能力考核要求能力考核要求分为四个方面十二类,分别表述如下:1.获取和解读信息(1)理解试题所提供的图文材料和答题要求。

(2)整理材料,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

(3)对有效信息进行完整、准确、合理的解读。

2.调动和运用知识(1)辨别历史事实,做出历史解释。

(新高考)浙江省高中历史学考+选考标准(命题范围完整版)

(新高考)浙江省高中历史学考+选考标准(命题范围完整版)
③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④三大政治制度的建立及其意义
b
c
b
c
⑤中共七届二中全会的内容和意义
b
▲2.政治建设的曲折历程及其历史性转折
①“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政治制度的破坏
②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内容和意义
③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主要成就
b
c
d
▲3.“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及其实践
①“一国两制”的构想
③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④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主要战役
⑤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及其意义
b
b
c
b
c
三、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2.辛亥革命
①中国同盟会的成立
②武昌起义的爆发
③中华民国的建立
④《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⑤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b
b
b
b
c
▲3.新民主主义革命
①五四运动
②中国共产党“一大”
③民主革命纲领的制定
历史学考+选考考试标准
必修第一册
专题
知 识 条 目
考试要求
必考
加试
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1.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①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基本内容
②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b
c
▲2.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
①秦的统一
②郡县制和皇帝制度的建立
b
b
▲3.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
①汉代“刺史”的设置
②唐朝三省六部制
▲1.巴黎和会
①巴黎和会的召开及美英法日的图谋
②巴黎和会与中国五四运动的关系
③《凡约》的主要内容、客观作用和局限性

2017浙江新高考学考考纲 考试标准数学(学考选考标准word版)

2017浙江新高考学考考纲 考试标准数学(学考选考标准word版)

精心整理数学一、考试性质与对象浙江省普通高中数学学业水平考试是在教育部指导下,由省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实知识与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注数学学科的主干知识和核心内容,关注数学学科与社会的联系,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

充分发挥数学作为主要基础学科的作用,既考查中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又考查对数学思想方法、数学本质的理解水平.全面检测学生的数学素养。

1.知识要求知识是指《教学指导意见》所规定的必修课程中的数学概念、性质、法则、公式、公理、定理以及由其内容反映的数学思想方法。

对知识的要求从低到高分为四个层次,依次为:了解、理解、掌握、综合应用,其含义如下:(1)了解:要求对所列知识的含义有初步的、感性的认识,能记住和识别数学符号、思想方法,综合解决较复杂的数学问题和实际问题。

这一层次所涉及的主要行为动词有:熟练掌握,综合解决问题等。

2.能力要求数学具有严密的逻辑性、结论的确定性和应用的广泛性等特点,在培养学生能力的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数学学科考试既要考查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方法、基本活动经验,又要考查考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运算求解能力、数据处理能力、综合应用能力。

(1)逻辑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是指通过对事物观察、比较、判断、分析、综合,继而进行归纳、概括、抽象、演绎、推理,准确有条理地表达自己思维过程的能力。

运算求解能力是指能根据法则、公式进行正确运算、变形的能力;根据问题的条件和目标,寻找多种途径.并能比较不同途径的特点,设计较为适合的方法进行运算、变形的能力;根据要求进行估计和近似计算的能力。

运算求解能力主要考查对算式进行的计算、变形,对几何图形的几何量的计算求解,对数值的估值和近似计算等的能力。

进一步考查对条件分析、方向探究、公式选择、步骤确定等一系列过程中运算求解的能力。

(4)数据处理能力数据处理能力是指对各种形式的数据进行收集、整理、筛选、分类、计算、操作及分析的能力,能从数据中得出有用的信息,并做出合理判断。

高一历史学考(浙江专用):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高一历史学考(浙江专用):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五、中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和地方管理制度演变的特点 1.不断加强君主的个人专制。中央的权力日渐集中于皇 帝手中,这一过程充分体现了君主专制的本质。它在中央层 面上所体现出的机构分工是既协调又牵制,既提高办事效率 又进一步加强君权。它一直影响到后世,尤其是六部的设置 及其职责划分,一直沿用了下来。 2.强化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中央对地方实行多层次、多
解析:西周天子由诸侯之长变为诸侯之君(即君臣之名分确定),天 子的尊严因此确立。宗法制确立了君臣的名分等级,天子处在宗
主地位, 地位最尊贵, 故 A 项正确; 分封制下天子“为诸侯之君”, 但不是这种政治风格形成的制度基础,故 B 项错误;郡县制确立 于秦朝,察举制开始于西汉,均不符合时间限制。Fra bibliotek答案:A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返回
[知考纲· 明考情]
返回
考点 1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一、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基本内容 1.分封制 (1)目的:巩固西周的统治。 (2)内容:
分封对象 诸侯权力 诸侯义务 初期封国 王族、功臣、先代贵族 在封国内拥有世袭统治权 向周天子定期朝贡并提供军赋和力役 齐、鲁、燕、卫、宋、晋等
答案:D
返回
2.(2016· 浙江 4 月学考)周初分封而建的鲁国,曾诞生过大思想家 孔子。观察下图,鲁国位于 ( )
A.① C.③
B.② D.④
返回
解析:①是齐国,②是鲁国,③是燕国,④是楚国,故选 B 项。
答案:B
返回
3.(2015· 浙江 10 月学考)周灭商后,以崭新的政治风格实行统治, “由是天子之尊,非复诸侯之长,而为诸侯之君。”形成这种 政治风格的制度基础主要是 A.宗法制 C.郡县制 B.分封制 D.察举制 ( )

(完整word版)浙江2017年4月高中历史选考[卷]和参考答案解析

(完整word版)浙江2017年4月高中历史选考[卷]和参考答案解析

2017年4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历史试题选择题部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中国农业从远古洪荒走来,经历了“刀耕火种”、“牛耕铁犁”等阶段。

下列项中属于“刀耕火种”阶段的耕作工具有①石斧②耧车③骨镰④曲柄锄A.①③B.①④C.②③D. ②④2.谈到西汉的政权建设,史家常以“汉承秦制”作论。

下列项中能体现该论断的是A.皇帝制与郡县制B.郡县制与刺史制C.皇帝制与封国制D.丞相制与刺史制3.中国古代典籍十分重视技术经验的总结。

下列项中,同时介绍指南鱼和火药配方的是A.《抱朴子》B.《武经总要》C.《萍洲可谈》D.《梦溪笔谈》4.北宋画家论及山水画的创作,提出“春山烟云绵联,人欣欣;夏山嘉木繁阴,人坦坦;秋山明净摇落,人肃肃;冬山昏霾翳塞,人寂寂。

”该认识反映的中国山水画的特征是A.注重对客观自然景物的逼真摹写B.强调以花鸟为主要描绘内容C.注重用画面传达主观情致与神韵D.强调人物为核心的布局构图5.日本所藏中国宋代提举两浙路市舶司“公凭”(官方文书)记载:泉州客商李充“自己船一只”,“往日本国”,随船货物有象眼四十匹、生绢十匹、白绫二十匹及大量瓷器。

该史料反映了宋代A.商贸活动不再受到官府的监管B.中日之间官民互惠贸易的繁荣C.“朝贡”贸易体制尚未发展起来D.“海上丝绸之路”商品外销情况6.明清之际,黄宗羲提出振聋发聩的主张“天下为主,君为客”,顾炎武揭示了“私天下”的危害,王夫之则猛烈抨击“孤秦”、“陋宋”。

上述思想A.是思想文化走向近代化的先声B.说明了儒家思想主流地位旁落C.反映了君主专制制度不断削弱D.在批判融合中形成新理学思想体系7.清初两淮和两浙的盐商家庭总共不及1000家,而到乾隆末年,盐商家庭却已产生了280余名进士,占全国进土总数的1.88%。

这一现象反映了A.商人谋求转变社会地位B.盐商经济实力迅速提高C.士贵商贱观念已被打破D.商人得到政府优厚待遇8.有学者痛陈:“当20世纪揭开帷幕的时候,中国是那样贫穷、衰败,任人摆布,仿佛已经奄奄一息,濒临灭亡的边缘。

浙江省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标准大纲历史选修4选修6

浙江省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标准大纲历史选修4选修6

选修4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家1.统一中国的第一个皇帝秦始皇(1) 秦统一六国(加试b)(2) 确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加试b)(3) 巩固国家统一的主要措施(加试b)(4) 秦始皇的功过(加试c)2.大唐盛世的奠定人唐太宗(1) “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加试c)(2) “贞观之治”的主要表现(加试b)(3) “贞观之治”对中国古代社会发展的重大作用(加试c)3.统一多名族国家的捍卫者康熙帝(1) 平定三藩之乱和噶尔丹叛乱(加试b)(2) 统一台湾和加强对蒙藏地区的管理(加试b)(3) 抗击沙俄侵略(加试b)(4) 康熙帝在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中的作用(加试c)二、东西方的先哲1.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1) 孔子的生平(加试b)(2) 孔子在政治、教育、文化等方面的基本思想与主张(加试c)(3) 孔子在中国及世界思想史上的地位与影响(加试c)3.古希腊文化的集大成者亚里士多德(1) 亚里士多德生平事迹(加试b)(2)亚里士多德对世界思想文化的贡献(加试c)三、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杰出人物1.英国革命的领导者克伦威尔(1)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背景(加试b)(2) 克伦威尔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主要活动(加试b)(3) 克伦威尔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功与过(加试c)2.美国国父华盛顿(1) 华盛顿在美国独立战争时期和建国初期的主要事迹(加试b)(2) 华盛顿的优秀品质与历史贡献(加试c)3. 一代雄狮拿破仑(1) 拿破仑的主要政治活动和军事活动(加试b)(2) 拿破仑对欧洲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加试c)(3) 拿破仑的功与过(加试c)四、亚洲觉醒的先驱1.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1) 孙中山为民主共和而斗争的主要史实(加试b)(2) 孙中山的优秀品质及其在20世纪中国社会巨变中的历史作用(加试c)2.圣雄甘地(1) 甘地领导“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主要事迹(加试b)(2) 甘地在印度民族解放运动中的历史作用(加试c)五、无产阶级革命家1. 科学社会主义的奠基人马克思(1) 马克思的主要革命活动(加试b)(2) 马克思的主要理论贡献(加试c)(3) 马克思的优秀品质(加试c)3.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缔造者列宁(1) 列宁领导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基本史实(加试b)(2) 列宁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方面的贡献(加试c)4.新中国的缔造者毛泽东(1) 毛泽东在民主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的历史贡献(加试c)(2) 毛泽东的革命探索精神、创新精神和求实品质(加试c)5. 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1) 邓小平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历史贡献(加试c)(2) 邓小平作出的巨大理论贡献和实践创新精神(加试c)六、杰出的科学家2.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1) 詹天佑的主要生平事迹及其为中国铁路事业发展作出的重大贡献(加试b)(2) 詹天佑的科学精神和爱国情操(加试c)4. 近代科学之父牛顿(1) 牛顿的成长历程、主要科学成就及其对人类社会发展的重大贡献(加试b)(2) 牛顿严谨的科学态度与勤奋的探索精神(加试c)5.20世纪的科学伟人爱因斯坦(1) 爱因斯坦的成长历程、主要成就及其对人类社会发展的重大贡献(加试b)(2) 爱因斯坦脚踏实地进行科学研究和勇于进行科学创新的精神(加试c)选修6 世界文化遗产荟萃一、全人类共同的宝贵财富—世界文化遗产1.世界文化遗产的由来(1)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重大举措及意义(加试c)(2) 《世界遗产公约》、《世界遗产名录》、《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加试b)(3) 确认世界遗产的重要原则和世界文化遗产登录标准(加试c)2. 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1) 世界文化遗产的价值和保护原则(加试c)(2) 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重大意义(加试c)(3) 文化自然环境与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关系(加试c)二、古代埃及的历史遗产1.雄伟的金字塔群(1) 埃及金字塔的概念和吉萨金字塔建筑群(加试b)(2) 胡夫金字塔主要建筑成就和狮身人面像的艺术成就(加试b)(3) 古埃及金字塔建筑成就的意义(加试c)三、古代希腊罗马的历史遗迹1. 雅典卫城与奥林匹亚遗址(1) 雅典卫城的主要建筑及其价值(加试c)(2) 帕特农神庙的建筑艺术成就和人文精神内涵(加试c)(3) 奥林匹亚遗址在古希腊的主要功能及地位(加试b)2. 古罗马城的建筑艺术成就(1) 罗马古城的悠久历史(加试b)(2) 古罗马建筑群的代表性遗址、建筑特色及艺术成就(加试c)四、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遗产1. 佛罗伦萨的文化遗产(1) 文艺复兴时期佛罗伦萨经济、文化发展的背景(加试b)(2) 文艺复兴时期佛罗伦萨著名文化遗产及其建筑风格、艺术特色和人文主义精神(加试c)(3) 佛罗伦萨在文艺复兴中的地位和作用(加试c)2. 罗马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遗产(1) 圣彼得大教堂的历史、宗教、建筑和艺术等方面成就(加试b)(2) 西斯廷小教堂中的著名壁画作品(加试b)(3) 米开朗基罗、拉斐尔、贝尔尼尼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加试d)五、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代表1. 世界建筑的奇迹万里长城(1) 秦长城、汉长城、明长城(加试c)(2) 长城的建筑风格、结构和规模(加试b)(3) 长城的文化内涵及其在中国历史发展中的作用和影响(加试c)2. 秦始皇陵及兵马俑(1) 秦始皇陵的结构布局和历史文化内涵(加试b)(2) 秦陵兵马俑的布局、阵容及其所反映的历史状况(加试b)(3) 秦陵兵马俑所体现的高超技术和艺术震撼力(加试c)3. 世界屋脊上的布达拉宫(1) 布达拉宫的建筑特色(加试c)(2) 布达拉宫、大昭寺等建筑的藏汉合璧风格(加试c)(3) 藏汉人民民族团结的精神文化内涵(加试c)4. 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典范——明清故宫(1) 北京明清故宫的布局结构、主要特点和文化内涵(加试c)(2) 北京故宫三大殿和内廷建筑的地位和特色(加试c)(3) 北京故宫所体现的宫殿建筑技艺和建筑风格(加试c)5. 瑰丽的夏宫——颐和园(1) 颐和园的修建历史、布局结构和主要特点(加试c)(2) 颐和园的园林建筑技艺和古典园林建筑风格(加试c)8. 古色古香的平遥古城(1) 平遥古城的历史、建筑布局及文化内涵(加试c)(2) 平遥古城中的古民居特点和古建筑研究价值(加试c)(3) “日升昌”票号创立的背景及其文化内涵(加试c)9. 清新典雅的皖南古村落(1) 西递、宏村古村落的历史和特点(加试c)(2) 西递、宏村古村落水系及其徽派建筑的成就和特征(加试c)(3) 西递、宏村古村落体现的文化内涵(加试c)六、中国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昆曲1. 古雅的昆曲(1) 昆曲及水磨腔、折子戏等概念(加试b)(2)“花部”与“雅部”之争(加试b)(3) 昆曲诞生、兴衰的过程(加试b)(4) “近代百戏之祖”(加试c)2. 昆曲的拯救和保护(1) 昆曲独特的文化价值(加试c)(2)昆曲的拯救与保护(加试c)七、具有警示意义的世界文化遗产1. 殖民罪恶的见证——戈雷岛(1) 西方殖民者进行奴隶贸易的见证地(加试b)(2)殖民主义的罪恶(加试b)(3) 戈雷岛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原因(加试c)2. 德国法西斯的杀人工厂——奥斯维辛集中营(1) 德国法西斯对犹太人的种族灭绝罪行(加试b)(2)奥斯维辛集中营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意义(加试c)(3) 人类为吸取历史教训、避免重蹈历史覆辙而做出的努力(加试c)。

【高考试卷】2017年浙江新高考选考历史学科试题(word版)

【高考试卷】2017年浙江新高考选考历史学科试题(word版)

绝密★考试结束前2017年11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历史试题选择题部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古代有学者论及中国早期国家的的政治制度,谓:“周之子孙,苟不狂惑者,莫不为天下之显诸侯。

”这反映了A.神权与王权相结合B.最高执政集团权力的高度集中C.血缘关系亲疏不再作为权力分配依据D.政治权力的分配采用分封制和宗法制2.在中国思想文化第一个枝繁叶茂期,有思想家针对“百家异说”局面,认为人的认识应当力避“私(偏爱)其所积,唯恐闻其恶也;倚其所私,以观异术,唯恐闻其美也”。

其观点旨在表达A.倡导独立思考精神 B.不同学派应相互竞争C.吸收各家思想精华D.理论认识应格物致知3.水利是农业的命脉。

右图所示人物主持的水利工程闻名于世,历苍黄风雨,惠泽中华民族两千余载,堪称世界水利工程的典范。

这一水利工程是A.灵渠B.都江堰C.郑国渠D.白渠4.有学者认为,古代丝绸之路的意义不仅使中国的丝绸远销罗马为中心的地中海世界,更大的贡献还在于沟通了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

下列项中反映东西方交流的有李冰石像①中国造纸术经丝路传到欧洲②美洲马铃薯、玉米传到欧洲③中国印刷术沿海上丝路传到日本④中国瓷器经丝路远销欧洲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5.汉武帝时期,设立中央官学,培养《五经》博士,“自此以来,公聊大夫士吏彬彬多文学之士矣”。

中央官学的建立A.推动了儒家思想正统地位的确立B.结束了大富豪子嗣垄断官位的局面C.有利于学生思想创新和个性发展D.促进了百家争鸣局面的进一步发展6.韩愈谈到人生“喜怒窘穷,忧悲愉佚,怨恨思慕,酣醉无聊不平,有动于心”时,提到一些文人往往通过一种书体挥洒性情,某书法大家作品被其誉为“变动犹鬼神,不可端倪”,堪称一代法书。

韩愈所赞誉的书体是A.小篆B.楷体C.行书D.草书7.中国古代皇帝制度建立后,围绕集权与分权,官僚体制不断调整和变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浙江新高考学考考纲-考试标准历史(学考选考标准word版)
一、考试性质与对象
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是在教育部指导下.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实施的全面衡量普通高中学生学业水平的考试。

其主要功能一是引导普通高中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必修和选修课程教学要求;检测高中学生的学业水平,监测、评价和反馈高中教学质量;二是落实《浙江省深化高校考试招生制度综合改革试点方案》要求,学业水平考试成绩既是高中学生毕业的基本依据,又是高校招生录取的重要依据。

高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实行全省统一命题、统一施考、统一阅卷、统一评定成绩,每年开考2次。

考试的对象是2014年秋季入学的高中在校学生,以及相关的往届生、社会人员和外省在我省的异地高考学生。

《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暨高考选考科目考试标准·历史》是依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和《浙江省普通高中学科教学指导意见·历史(2014版)》的要求,按照学业水平考试和高考选考科目考试的性质和特点,结合本省高中历史教学的实际制定而成的。

二、考核目标、要求与等级
(一)知识考核要求
知识考核要求分四个层次,从低到高依次为识记、理解、分析、综合,其含义如下:
a一识记:再认或再现重要的历史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历史结论、不同历史时期的基本特征、基本线索及历史图表等历史基础知识。

b一理解:领会、领悟和解释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概念、历史结论及不同历史时期的基本特征、基本线索等。

c一分析:分析、比较和概括相关历史知识,把握各历史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区别其本质,概括其特点。

d一综合:对不同专题、课的相关的历史知识进行归纳、评析,运用唯物史观和所学知识、方法,说明论
证有关问题。

(二)能力考核要求
能力考核要求分为四个方面十二类,分别表述如下:
1.获取和解读信息
(1)理解试题所提供的图文材料和答题要求。

(2)整理材料,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

(3)对有效信息进行完整、准确、合理的解读。

2.调动和运用知识
(1)辨别历史事实,做出历史解释。

(2)理解历史事实,分析历史结论。

(3)说明和证明历史现象和历史观点。

3.描述和阐释事物与人物
(1)客观叙述历史事物,概括历史人物的活动。

(2)准确描述和解释历史事物的特征或评价历史人物。

(3)认识历史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并做出正确阐释。

4.论证和探讨问题
(1)运用判断、比较、归纳的方法论证历史问题。

(2)使用批判、借鉴、引用的方式评论历史观点。

(3)独立地对历史问题和历史观点提出自己的看法。

(三)品质考核要求
品质考核要求即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考核要求,具体分述如下:
(1)深刻理解人文主义精神.树立以人为本、善待生命的人文意识:具有健康的审美情趣,追求真善美的人生境界;具有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和健全的人格;树立崇尚科学的精神,坚定求真、求实和创新的科学态度。

(2)了解中国国情,热爱和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激发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自豪感,具有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社会责任感和爱国主义情感,树立为祖国现代化建设、人类和平与进步事业做贡献的人生理想。

(3)能够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地区、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汲取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具有全球史观、文明史观的意识和开放的世界意识。

三、考试内容与要求
《浙江省普通高中学科教学指导意见·历史(2014版)》中规定的必修模块基本要求的内容,属于高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必考题的范围;《浙江省普通高中学科教学指导意见·历史(2014版)》中规定的必修模块发展要求的内容和限定性选修模块内容.列入高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加考题的范围。

我省现行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l、2、3和选修3、4、6)中包含了上述知识内容。

以下采用表格的形式,具体列出普通高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的知识内容、考试属性(必考、加试)、考核要求(a_-识记、b一理解、c一分析、d一综合)等(表格中的▲符号为对应教科书某一课的标记)。

必修1
必修2
必修3
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选修6·世界文化遗产荟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