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用车车联网白皮书-中国汽研
《国家车联网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指南(智能网联汽车)(

《国家车联网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指南(智能网联汽车)(2017)》编制说明一、背景与概述(一)定义与内涵智能网联汽车(Intelligent&Connected Vehicles,简称“ICV”)是指搭载先进的车载传感器、控制器、执行器等装置,并融合现代通信与网络技术,实现车与X(人、车、路、云端等)智能信息交换、共享,具备复杂环境感知、智能决策、协同控制等功能,可实现“安全、高效、舒适、节能”行驶,并最终可实现替代人来操作的新一代汽车。
(二)国内外技术及产业发展现状作为汽车与信息、通信等产业跨界融合的重要载体和典型应用,智能网联汽车代表了汽车技术和产业未来发展的方向,也是国际汽车产业未来竞争的重要阵地。
包括欧、美、日在内的汽车工业发达国家和地区都将智能网联汽车作为汽车产业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通过加强共性技术研发、示范运行、标准法规、政策鼓励等综合措施引导和促进产业发展,并在智能网联汽车发展方面构建了协调、协作机制。
在规划和战略层面,美国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开始,通过实施“智能交通系统(ITS)”项目,支持智能网联汽车相关技术和产业发展,2009年和2014年分别以网联化和自动驾驶为重点发布战略研究计划,并于2016年发布自动驾驶汽车政策指南。
欧盟议会早在1984年即通过关于道路安全的决议,并于1988年正式启动了“车辆安全专用道路设施(DRIVE)”项目,持续资助对智能网联汽车相关技术研发和应用。
2015年,欧盟发布GEAR2030战略,聚集汽车、IT、通信、保险和政府等方面,重点关注高度自动化和网联化驾驶领域等推进及合作。
日本政府也将自动驾驶和车车通信作为重要方向和目标,通过车辆信息与通信系统(VICS)、先进安全汽车(ASV)等项目支持技术研发与应用。
2014年,日本发布《战略性创新创造项目(SIP)》,将自动驾驶作为十大战略领域之一。
在技术和产品层面,欧、美、日等国家和地区的整车企业,如奔驰、宝马、沃尔沃、通用、福特、特斯拉、丰田、日产等已经实现先进驾驶辅助系统,正在普及推动PA级自动驾驶产品的商业化,部分高端品牌已计划推出CA级自动驾驶产品;各国在整个产业链上的合作日益加强,相互持股与并购的情况日益普遍,通信、信息、电子、整车等行业深度融合发展。
新产品、新技术构筑商用车“护城河”

封面故事新产品、新技术构筑商用车“护城河”文 / 本刊记者 刘通以创新链、产业链、生态链打好协同战、系统战,通过不断导入新技术、新产品,打造安全、韧性、绿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供应链,是推动我国商用车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
经过多年发展,依托健全的产业体系和规模优势、成本优势,中国商用车品质得到大幅提升;同时在新能源、智能网联等领域取得先发优势,这为中国商用车品牌下一步更好地参与全球竞争提供了足够底气。
然而,当前国际形势与产业格局复杂多变,自然环境、地缘政治冲突、逆全球化等因素的巨大冲击,造成的国际贸易不畅、芯片短缺、原材料涨价、断点卡点频现以及国内供应链发展不均衡等问题日益严峻。
在2024中国商用车论坛“新产品、新技术助力商用车供应链创新发展”分论坛上,与会嘉宾围绕我国商用车供应链发展现状及趋势、商用车供应链的新产品与新技术、软件和解决方案等展开交流封面故事探讨,助推我国商用车产业高质量发展。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专务副秘书长罗军民主持论坛。
商用车产业转型升级势在必行2023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会议,将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列为九项重点任务之首,强调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
在今年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里,“新质生产力”也被频频提起。
从行业角度看,商用车供应链脱碳加速推进、跨界深度融合、边界不断拓展、数字化加速转型的趋势愈发清晰。
在新能源方面,2023年我国商用车新能源渗透率为11.3%,新能源商用车目前正处在政策与模式驱动阶段,部分场景纯电动车全生命周期成本已展现出优势。
未来几年将进入技术与成本驱动的模式,以用户全生命周期价值最大化为导向驱动运营价值提升、技术升级和供应链创新发展。
预测2025年新能源商用车渗透率将达到15%,2030年将达到30%以上。
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东风商用车技术中心中心长沈彬认为,从目前的行业发展趋势以及乘用车高度内卷情况来看,商用车新能源化进程将会比预期的更快。
C-V2X国内现状分析

C-V2X国内现状分析我国C-V2X发展基础与现状近年来,我国在汽车制造、通信与信息以及道路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均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汽车产业整体规模保持世界领先,自主品牌市场份额逐步提高,核心技术不断取得突破。
信息通信领域则涌现一批世界级领军企业,通信设备制造商已进入世界第一阵营,在国际C-V2X、5G等新一代通信标准的制定中也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在国家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宽带网络和高速公路网快速发展、规模位居世界首位,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可面向全国提供高精度时空服务。
我国具备推动C-V2X产业发展的基础环境,能够进一步推动C-V2X技术产业化发展和应用推广。
国内各行业协会和标准化组织高度重视我国C-V2X标准的推进工作,包括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CCSA)、全国智能运输系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TC/ITS)、中国智能交通产业联盟(C-ITS)、车载信息服务产业应用联盟(TIAA)、中国汽车工程学会(SAE-China)及中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创新联盟(CAICV)等都已积极开展C-V2X相关研究及标准化工作。
初步形成了覆盖C-V2X标准协议栈各层次、各层面的标准体系。
C-V2X产业链从狭义上来说主要包括通信芯片、通信模组、终端与设备、整车制造、解决方案、测试验证以及运营与服务等环节,这其中包括了芯片厂商、设备厂商、主机厂、方案商、电信运营商等众多参与方。
此外,若考虑到完整的C-V2X应用实现,还需要若干产业支撑环节,主要包括科研院所、标准组织、投资机构以及关联的技术与产业。
1.通信芯片:提供支持C-V2X 的通信芯片。
如华为双模通信芯片Balong 765;大唐的PC5 Mode 4 LTE-V2X 自研芯片;高通的9150 LTE-V2X 芯片组。
2.通信模组:提供将通信芯片及外围器件集成的通信模组。
如华为基于Balong 765芯片的LTE-V2X 商用车规级通信模组ME959;大唐基于自研芯片的PC5 Mode 4 LTE-V2X 车规级通信模组DMD31;移远联合高通发布的LTE-V2X 通信模组AG15;高新兴推出的支持LTE-V2X 的车规级通信模组GM556A。
车联网平台系统

车联网平台系统戎辉;王文扬;高夕冉【摘要】This paper introduces components of the internet of vehicle system, its terminal, background system, software applications and their functions.%介绍车联网平台系统的组成,阐述车载终端、后台系统以及软件应用等各部分功能。
【期刊名称】《汽车电器》【年(卷),期】2016(000)010【总页数】3页(P19-21)【关键词】车联网;车载T-BOX;后台系统;手机APP【作者】戎辉;王文扬;高夕冉【作者单位】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天津 300300; 河北工业大学,天津300132;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天津 300300;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天津3003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463.6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很多国家进入了汽车化社会的时代,而汽车化社会带来的诸如交通阻塞、交通事故、能源消费和环境污染等社会问题正在日趋恶化。
在探索既维护汽车化社会,又缓解其所带来的问题的过程中,借助现代化科技改善交通状况,以达到“保障安全、提高效率、改善环境、节约能源”为目的的“智能交通系统”概念便逐步形成,而车联网正是实现智能交通的一个重要技术手段。
现有的车载系统技术存在很多的改进空间,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客观需求。
所以需要一个改进的车联网系统,来实现在网络平台上对所有车辆的属性信息和静、动态信息进行提取和有效利用,以及根据不同的功能需求,对所有车辆的运行状态进行有效监管和提供综合服务。
以车辆、服务平台作为终端,依托无线通信技术,通过实现车与路、车与车主、车主与车主、车主与第三方服务商的有效连接,从而为车辆提供多种服务(如远程起动车辆、打开空调、调整座椅等)以及对车辆的有效监控。
如图1所示,车联网平台系统主要包含3部分:车载终端T-BOX、后台系统及手机APP。
车路协同应用场景分析

车路协同应用场景分析【摘要】本文试图厘清车联网、无人车、网联车、车路协同等概念,同时重点讨论了车路协同的主要应用场景。
希望有所帮助。
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汽车产业的深度融合,智能网联汽车正逐渐成为全球汽车产业发展的战略制高点。
我国高度重视智能网联汽车发展,智能网联汽车成为关联众多重点领域协同创新、构建新型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载体,并在塑造产业生态、推动国家创新、提高交通安全、实现节能减排等方面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
伴随我国智能网联汽车发展的是一系列全新的概念,车联网、智能汽车、无人驾驶汽车、自动驾驶汽车、车路协同等等,让人们目不暇接。
本文试图对这些概念进行一下梳理,同时提出车路协同应用的主要场景。
一、几个定义(1)车联网(IOV,Internet of Vehicles)车联网是以车内网、车际网和车载移动互联网为基础,按照约定的通信协议和数据交互标准,在车-车、车辆与互联网之间,进行无线通讯和信息交换,以实现智能交通管理控制、车辆智能化控制和智能动态信息服务的一体化网络,它是物联网技术在智能交通系统领域的延伸。
早期的车联网叫做T elematics。
Telematics是远距离通信的电信(Telecommunications)与信息科学(Informatics)的合成词,按字面可定义为通过内置在汽车、航空、船舶、火车等运输工具上的计算机系统、无线通信技术、卫星导航装置、交换文字、语音等信息的互联网技术而提供信息的服务系统。
简单的说就通过无线网络将车辆接入互联网,为车主提供驾驶、生活所必需的各种信息。
(2)智能汽车(Intelligent Vehicles)就是在普通车辆的基础上增加了先进的传感器(雷达、摄像)、控制器、执行器等装置,通过车载传感系统和信息终端实现与人、车、路等的智能信息交换,使车辆具备智能的环境感知能力,能够自动分析车辆行驶的安全及危险状态,并使车辆按照人的意愿到达目的地,最终实现替代人来操作的目的。
车联网简介

InteCare行翼通简介
InteCare行翼通是上汽集团与中国电信联合开发的新一代人车互动技术,它的作用是 能够让车辆、驾驶员、乘客、货物等处于实时动态的监护与调度之中; 能够让管理部门、车辆运营主体、乘客及货物的相关方等进行实时动态的主动与被动 管理; 能够利用全球互联网的资源为商用车运营及运营管理服务; 能够不断进行远程优化升级。
程故障报修和服务网络支持。 维保管理:通过管理车辆运行实时动态,制订更为精准的保养维修计划,减少人工劳动,
降低维修成本。 车线匹配管理:通过对车辆运行数据与运行路线的综合匹配,实现人、车、线最优配置,
提升效益。
G-BOS的四大客户利益
管理智能:通过对“人、车、线”三者的匹配进行深入分析,实现优化匹配; 用数据说话,减 少人工劳动,提高管理效率,提升管理精度,实现管理智能化。
客户与集团调度中心即可使用独立账号从互联网在任何地方访问G-BOS 智慧运营系统,及时了解车辆运行情况,驾驶操控是否存在违规行为,实时 跟踪车辆运行轨迹,车辆是否需要维修保养,从而制定相应的策略,更可随 时向前段运营车辆发送各类指令,进行实时的调度管控。
同样的系统也可根据客户要求,自动化生成各种类别、各时间段、各种 形式的管理报告,从而满足客户对长期运营规划所需要的数据支持与决策依 据。
卡车“车联网”陆续登场 2011年4月12日,福田汽车联合北斗卫星位置服务供应商、3G无线通讯供应商、网
络软件开发商、网络设备提供商等产业链资源,成立了以中国自主品牌为主的“北 京汽车物联网产业联盟”。 2011年12月,陕汽集团推出“天行健”车联网系统,标志着国内卡车企业正式进入 “智能化”领域。
车的传感器网络分为车内传感器网络和车 外传感器网络。车内传感器网络是向人提供关于车 的状况信息的网络,比如远程诊断就需要这些状况 信息,以供分析判断车的状况;车外传感器网络就 是用来感应车外环境状况的传感器网络,比如防碰 撞的传感器信息、感应外部环境的摄像头。
协同创新_推进中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

我国智能网联汽车发展现状国家层面政策频出我国高度重视智能网联汽车发展,从顶层设计到管理政策再到实施方案,出台了一揽子产业发展促进政策。
2015年5月,国务院发布《中国制造2025》,明确提出要掌握汽车信息化、智能化核心技术,提升智能控制等核心技术的工程化和产业化能力,形成从关键零部件到整车的完整工业体系和创新体系。
2017年4月,工信部、国家发改委、科技部联合发布《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明确要完善创新体系,建设智能网联汽车等汽车领域制造业创新中心;实施智能网联汽车技术路线图,明确近、中、远期目标,支持汽车共享、智能交通等关联技术的融合和应用;加大智能网联汽车关键技术攻关,开展智能网联汽车示范推广,加快智能网联汽车法律法规体系建设。
2018年12月,工信部发布《车联网(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行动计划》,明确构建能够支撑有条件自动驾驶(L3级)及以上的智能网联汽协同创新推进中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文 杨顺 秦义勇近年来,随着5G、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突飞猛进,世界各国纷纷加速推进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发展及应用落地。
我国高度重视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自2016年启动智能网联汽车测试示范区建设以来,北京、上海、深圳、重庆、广州、无锡等地政府因地制宜推出相关政策、展开实践探索,迄今已累计开放超过2万公里测试道路,发放测试牌照超过3000张。
然而面对政策法规滞后于行业发展、核心零部件长期依赖进口、关键开发工具被国外垄断及自动驾驶车辆路权、人机共驾伦理等方面的问题,我国智能网联汽车行业应如何进一步完善政策法规、建设应用场景、建立核心优势?无线通信技术)在部分高速公路和城市主要道路的覆盖,开展5G-V2X示范应用,建设窄带物联网(NB-IoT)网络,构建车路协同环境。
2019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交通强先开展智能汽车测试,国标准智能汽车的技术创新、产业生态、基础设施、法规标准、产品监管和网络安全体系基本形成。
计算机行业车联网系列报告(三):商用车有望落地重磅新政策,智能网联迎来量价齐升

商用车有望落地重磅新政策,智能网联迎来量价齐升 行业评级:增持报告日期: 2020-11-09行业指数与沪深300走势比较[Table_Author] 分析师:尹沿技执业证书号:S0010520020001 邮箱:**************联系人:赵阳执业证书号:S0010120050035邮箱:***************** 联系人:夏瀛韬执业证书号:S0010120050024邮箱:************** [Table_Report] 相关报告1.《华安证券_公司深度_安全环保增效,商用车车联网开拓者》2020-07-092.《华安证券_公司深度_从信息化迈向智能化,商用车车联网龙头》2020-09-09 3.《华安证券_事件点评_Q3净利润增速超预期,商用车智能网联确定性强》2020-10-22[Table_Summary] 事件回顾 2020年11月3日,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和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的部署要求,有效提升道路运输管理服务质量和水平,优化营商环境,交通部起草了《道路运输条例(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现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意见反馈截止时间为2020年12月2日。
意见稿要求加装智能网联设备,重卡存量约700万,每年新增120多万。
政策要求12吨以上的载货车辆应当按照有关规定配备具有行驶记录功能的卫星定位装置和智能视频监控装置,并接入符合标准的监控平台。
道路运输经营者应当采取技术措施防止疲劳驾驶。
我们认为,乐观估计政策明年上半年正式落地,后装上半年开始启动,前装下半年进入规模化安装。
12吨以上重卡目前国内存量在700万辆左右,2019年新增117万辆,2020年有望突破160万辆,未来几年基本会保持在每年新增120万辆以上,市场空间大。
利用技术手段强化主动安全,新增智能网联设备单车价值量约1800元。
主动安全是商用车智能网联驱动力,商用车智能终端以智能监控和ADAS 为代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收集、记录 数据为主
导航和车辆状 态监控为主
2.0 人车交互
云端
数据计算、 分析
管理端
数据收集和 反馈
提供主机厂支持、
车队管理、司机 用车等服务
3.0 车车交互/万物互联
云端
数据搜集/处 理/运算预测
自动驾驶 智慧交通
智慧家居
云 > OEM自有平台 管 > 2G/3G、GPS/北斗、车内网… 端 > 车载导航、通讯模块
商用车车联网定义
商用车车联网定义:车联网从1.0阶段的"基础连接",到目前2.0阶段 以"人车交互"为核心,并逐渐向3.0阶段的"车车交互/万物互联"发展
商用车车联网概念定义
车联网:基于车载设备通过无线通信技术对商用车车辆运行和使用提供服务,以“云-管-端”三部分作为核心组成
1.0 基础连接
云端
数据传输 管理端
车联网体系框架:建立完 成车联网发展体系
工信部出台车联网道 路测试管理规范并确 定车联网通信频段
助力各省步入车联网道 路测试阶段
北京、江苏等地提出 车联网产业规模目标
2021年,车联网相关产值 突破1000亿元;车联网用 户渗透率达到40%
资料来源:罗兰贝格
6
中国商用车车联网行业概览 发展历程
中国商用车车联网发展经历了从“政策监管驱动”向“市场需求驱 动”的逐步转型,历史发展过程中留下的行业痛点有待逐步解决
2011
2013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交通部《道路运输车 辆动态监督管理办法》
扩大“两客一危”监管范 围:强制重型载货车及牵 引车安装符合标准卫星定 位装置
发改委、交通部 《促进智能交通发 展实施方案》
推进V2X标准及设备 规范:北斗系统推广、 开展无线频段分配
工信部、国标委《车 联网标准体系建设》
商用车车联网发展历程与行业痛点
商用车车联网发展特征
行业发展痛点
“政策驱动、监管为主”
> 以政策法规为主要驱动 因素的发展模式下,以 满足定位等基础监管功 能为主
实现功能 单一
> 定位等基础监管功能无法满足客户真实使用需求 > 除必要监管需求,客户使用意愿不高
> 客户真实付费激活率和续费使用率较低
“标准未定、设备不一”
特征
搭载简单的车载联网硬件终端, 以数据收集为主,配套服务较少
资料来源:罗兰贝格
> OEM自建平台/第三方独立平台 > 4G/5G、 GPS/北斗、LTE-V… > 车机、OBD、TBOX…
终端硬件功能提升,并针对各类 需求服务搭载相关功能模块
目前商用车车联网所在主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阶段
> 第三方独立平台/企业联盟平台 > 方式多元、标准统一的通讯… > 传感器、ADAS硬件、路侧终端…
数据挖掘 不足
> 以监管为主的数据收集未能深入对行业需求数据进行采集 > 碎片化、孤岛化数据无法深入交叉分析获得数据价值 > 主机厂下游车队用户跨品牌车队组合,无法打通车队管理
资料来源:罗兰贝格
工信部出台新能源 商用车车载终端搭 载要求
新能源商用车必须搭载 符合要求的终端并建立 监测平台
吉林、湖北车联网 配套基础设施建设 要求
推动车联网配套设施建 设;国家级智能网联汽 车示范区
工信部、信息化部 《车联网产业发展行 动计划》
2020年完成车联网用户渗透 率达到30%以上;2020年后 5G-V2X实现商业规模化应用
数据深度挖掘带来全行业价值, 并实现自动驾驶、万物互联
5
中国商用车车联网行业概览 政策梳理
从2011年开始,国家和地方政府围绕商用车车联网发展出台一系列 政策,主题从围绕“安全监管”到“标准制定”再到“市场鼓励”
商用车车联网政策汇总梳理
2011- 安全监管
2015
推动“两客一危一重” 等前装市场快速发展
A. 中国商用车车联网行业概览 B. 中国商用车车联网现状与发展趋势 C. 中国商用车车联网发展启示
4 14 38
2
执行摘要
> 中国商用车车联网市场正在经历从“政策监管驱动”向“市场需求驱动”逐步转型,未来受关键技术发 展、下游行业需求、各类玩家参与驱动将保持快速发展
– 商用车利润来源将不断向后市场转移,相比乘用车,商用车车联网盈利模式更为清晰;从商用车 的全生命周期管理角度来看,车联网对TCO潜在成本优化空间巨大,潜在市场价值可达万亿
> 从北美、欧洲等成熟市场发展经验来看,中国商用车车联网市场在单车价值等方面还有较大增长空 间,同时在数据深入挖掘利用、上下游合作分工等领域有借鉴发展意义
– 形成针对行业痛点和核心需求的解决方案,并通过深度挖掘数据价值带来增值服务是制胜关键
– 主机厂和第三方玩家可通过安全的协议和技术通道实现数据共享,方便用户并最大化数据价值
– 预计2025年中国商用车车联网硬件及服务市场规模达~806亿元 (CAGR ≈ 28%),从产业链角度看来, 围绕商用车全生命周期管理和行业降本增效增值服务的运营服务是未来的行业核心价值所在
– 快递快运、汽车物流、电商、危化运输等下游应用行业受不同行业特征驱动,在成本、安全、货 物管理和增值服务等领域呈现出不同需求和发展趋势
2015- 标准制定
2017 提出建立车联网硬件、 通讯等统一标准
2018- 市场鼓励
2019 对车联网基础设施、联 网渗透率等提出要求
交通部、工信部对 《加强道路运输车 辆动态监管工作》
“两客一危”车辆要求 安装有行驶记录功能的 卫星定位装置
国务院《积极推进 “互联网+”行动指 导意见》
提出应制定车联网技 术研发和标准,加快 技术研发、应用及标 准化
> 由于各地方政府要求差 异以及行业标准完善度 有待提升,前装、后装 设备数据接口不统一
硬件安装 重复
> 单一功能(如定位、锁车、车队管理等)均须安装不同硬件 > 不同使用方由于接口不开放对同一数据需求重复安装硬件 > 重复安装提高成本及管理难度且设备利用率低
“收集为主、利用不足”
> 以监管要求的数据收集 和实时上传为主要目的, 缺少对数据的交叉分析 和深度价值挖掘
> “提升协作整合能力” 和 “赋能下游行业发展”将成为未来商用车车联网行业两大关键趋势
– 形成安全高效的数据共享机制、丰富产业链上下游协作方式,并通过深入挖掘数据价值、制定行 业大数据指数等方式赋能行业精细管理和效率提升需求
资料来源:罗兰贝格
3
A. 中国商用车车联网行业 概览
中国商用车车联网行业概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