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结题报告封面

合集下载

课题结题报告格式要求

课题结题报告格式要求

课题结题报告的格式要求范文课题结题报告格式要求:1、课题结题报告背景及立项(800~1000字左右)2、课题结题报告简介(500字左右)3、课题结题报告主持人及课题结题报告实验学校建议包含以下部分:领导小组成员实验校起止时间4、课题结题报告的理论依据(500~800字左右)建议包含以下部分:理论依据课题结题报告研究目的与意义5、课题结题报告理论研究和探索(5000~8000字左右)6、课题结题报告研究的主要阶段成果(500~800字左右)7、课题结题报告终结成果目录8、参考文献课题结题报告组成部分:1、报告标题:课题名称+结题报告2、作者署名:单位+姓名(负责人或负责人和撰写人),署在标题的下面。

3、内容提要:主要观点、内容。

超过4000字的就要写内容摘要。

4、问题提出:意义(重要性和必要性,是对研究方案中的研究意义部分的深化)、理论依据、前人研究综述(包括研究方案中前人研究综述以及立项后又看到过的同类课题研究成果)。

5、研究过程:简单介绍研究经过、方法、步骤。

方案中的研究过程是一种假设,而结题报告中的研究过程是实际做的。

6、结果分析:摆事实,讲道理,对研究内容进行分析。

这块是结题报告的主体部分,应按原来设计的内容,分几个部分把自己已做的工作加以描述分析出来。

这些事情做后得到什么启发,得出什么规律性的东西,可以有数据分析、案例分析等。

7、成效分析:研究所取得的成绩、效果的分析。

成绩与效果的分析最好是对比分析,通过前测、中测、后测得到三组数据,最能反映表面出成效。

也可以通过具体案例的描述看出效果,如某个学生行为的变化,研究之前什么样的行为,通过一年的干预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把他们的行为描述出来。

8、问题思考:研究的特点,今后努力的方向。

充分肯定自己课题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看看还存在什么问题。

9、参考文献:引用(注释),参考他人的成果。

注释,即原滋原味地引用别人的成果的,要注出谁的文章,哪一年,哪一篇文章,第几页。

课题结题汇报PPT

课题结题汇报PPT

Page
24
小结反馈、当堂过关 检测反馈,联系生活
(5分钟)
环节四 检测反馈
题型要多样,量要适中,不能太多,以5分钟的题量为宜。
紧扣考点,具有针对性和典型性。 难度适中,面向全体,关注差异。可设置选做题部分,促 进优生成长。
规定完成时间,要求独立完成,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注重及时反馈矫正。
Page 25
page21课后反思课前准备34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精讲精练教学模式教师成长单击添加课前铺垫承上启下课前铺垫承上启下课前铺垫承上启下围绕主题设计导学5分钟学生得益检测反馈联系生活5分钟多层训练拓展应用15分钟实践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归纳总结15分钟小结反馈当堂过关巩固练习精练提高探索新知精讲恰问page22围绕主题设计导学5分钟课前铺垫承上启下情境导学复习导学目标导学page23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活动经验呈现现实背景
(二)2014.4区首届小学数学教师素养大赛
研究的背景
在我们的教学中,我们教师往往会犯一 个喜欢多讲得错误,觉得自己讲得多了,重 复的多了,学生就会理解的更透彻。其实不 然,一味灌输的知识是死板的;只有充分调 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主动参与、认真投 入的思考的东西才是“活”的,才能在他们 脑海里印象深刻。
研究背景
具体表现:
(1)过分注重书面讲解,而其它形式的讲解,如:动手操作、学生讲解、社会 实践等很少,甚至是没有,从而忽视了学生的数学表达能力、实践操作能力 的培养。 (2)无效、低效课堂普遍存在。传统的教学方法普遍存在“费时较多,收效较 低” 的现象,忽略了教与学的双边关系,忽略了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的教 学原则。 (3)还学生主体地位。教会学生学习,可以一改过去教师在上面讲得天花乱缀, 学生在底下昏昏欲睡的局面,课堂气氛开始活跃起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4)让新教师站稳讲坛。很多新教师刚刚从大学出来,很多新老师的课堂比较 松散,教学效果不好。 (5)灌输式的课堂教学。新课教学教师在讲解例题的时候,以灌输式的教学为 主,不敢放手让学生尝试,没有很好地通过问题启发学生思考。 (6)讲得多,练得少。由于教师上课讲得太多,没有时间让学生练习,或者练 习时间很短,结果又需要其他时间为学生补充练习,学生在题山题海中学习, 死记硬背,教师没有在课堂练习精心设计典型的题目,教会学生方法。

课题结题报告的基本版块和撰写要求

课题结题报告的基本版块和撰写要求
一、 (二) 3. (4) ⑤ 分标题后不用句号

成果汇编



一、封面 课题类别和编号、课题名称、课题承担单位、结题时间 二、目录 三、主报告 正文小四号,1.5倍间距;大标题(题目)三号,粗黑体;一级 子标题四号,黑体;二、三级标题与正文同字号,字体变。附件 如篇幅较多,正文可用五号,单倍间距,标题字号相应缩小。 四、附件 包括课题申报表、研究方案、立项通知、子课题研究报告、有较 强阶段特征的阶段研究报告、相关的研究论文、设计的相关材料 (如调查表),相关的个案研究报告、教学设计、活动设计、相 关成果的获奖证明及其他有关材料。(学生的作品一般不纳入汇 编,在附典型教案或课堂实录时,还应加上相关的点评
如《网络环境下的序列作文教学研究》 研究目标:
1.构建新型的基于网络环境的作文教学模式 2.建立完善系统的网络作文网站。

研究内容:
1.网络作文网站的建设研究。 2.提升学生信息技术素养的研究。 3.网络环境下作文教学基本模式研究。
研究的方法


以一种为主,要具体介绍方法的应用 案例研究法,问卷调查法,行动反思研究法,文献法,个案研究 法等。 如《小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研究》 本课题主要采用行动反思法。在研究过程中,根据研究的发 展需要,还将采用调查法、文献资料法、经验总结法、课例研究 法等多种研究方法。 行动反思法就是把行动中的问题作为研究课题,在实践中研究 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行动中验证、调整、改变行为,进行总结 和提炼。其程序:问题 — 学习 — 分析 — 设计 — 实践 — 反思 — 改进,其中“设计 — 实践 — 反思 — 改进”是一个 反复循环的持续过程。

结论和建议

哪些问题已经解决,哪些问题尚待研究 存在的问题和改进设想 这个部分内容陈述要求比较简单。但要求所找 的主要问题要准确、中肯。今后的设想,主要 陈述准备如何开展后续研究,或者如何开展推 广性研究等。

2-结题答辩-结题报告格式要求

2-结题答辩-结题报告格式要求

上海大学生创新活动计划项目结题报告要求及排版格式一、说明:1、申请结题的项目,需由项目负责人提交项目结题报告及项目成果。

2、报告内容主要包括项目研究内容、实施过程中采取的方法和思路、项目成果创新点等,还应包括课题组成员在能力培养、素质提高,特别是在创新思维和创新实践方面的体验和收获。

3、结题报告可由每位项目成员提交的项目成员研究报告综合整理而成,但各部分内容须有机结合,思路清晰,条理清楚。

全文字数不限,语言应凝炼,引用或介绍已有成果的篇幅不宜过长。

4、若有论文被公开发表,请同时提交论文电子版及稿件录用通知(电子版或复印件)。

若项目成果申请了专利,请提交专利申请书或专利授权书(复印件)二、页面设置:文章使用WORD排版,A4纸,上下左右页边距2.5cm。

全文段前、段后间距0行。

报告中的图要清晰,有图题,表格也须有表题。

图片和表格单倍行距,其他如摘要、正文等行距均为固定值20磅。

封面内容及格式见附件1,其他各部分排版格式见表1。

三、报告要素:封面、目录、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

目录:列出一、二、三级标题,单独成页。

摘要:摘要是课题研究内容的简介。

应简要、直接地说明研究的问题、所用的方法、产生的结果和主要结论,使读者看了摘要后能了解报告的概貌,300字内为宜。

摘要虽然放在报告的前面,但往往是最后写成的。

关键词:关键词3-8个,之间用逗号隔开。

正文:报告正文应按照一定的思路展开,并以标题标示文章各部分。

要体现课题组成员所做工作和思考,严禁拷贝、抄袭。

语言应当凝炼,要言之有物,忌拼凑篇幅。

要较详细地阐述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遇到的主要问题、所用的研究方法或手段、取得的成果,说明结果产生的条件及相关因素、可改进之处,以及参与人员的分工合作、体会和收获。

对于读者不容易了解或容易产生误会的地方,须明确加以解释。

正文可以参考如下几部分展开:1.课题由来或引言介绍为何要研究这个问题。

引言概括说明研究的目的、意义、理论框架及研究成果,并提出报告的中心观点。

科研课题结题汇报.PPT

科研课题结题汇报.PPT


18
课题研究目标
本课题研究目标是将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教育 教学各个领域,将信息技术与各学科教学相结合, 通过整合,转变教育理念,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 能力。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培训,自主学习提升自身 的素质;通过信息技术应用于各科教学,培养学生 的创新思维能力;通过信息技术培训、现代教育技 术能力提高,创造适应新世纪要求的新型教育教学 模式,提升学校的办学质量。
本课题的研究,将通过实践的探索与研究,结合本校的现代信息技术设备(农村
远程教育教室、网络教室、多媒体教室、班班通等),采取应用观察、经验总结和行 动研究法。从实践出发,强化理论、重在应用、总结推广,努力做到边学习、边应用、 边推广。

10
课题研究的对象及过程
研究对象:全体初中教师。
研究过程:(周期为二年)
农村中学教师教育信息技术能力培养研究
太平中心校课题成果汇报
夏邑县太平中心校课题组
汇报人:李 斌
2013年12月18日

1
课题名称:农村中学教师教育信息技术能力培养研究
课题立项号:2012017
课题类别:专项课题
学科分类:综合类
课题承担单位:夏邑县太平中心校
课题负责人:李斌夏 Nhomakorabea2
主要参与者
姓名 性别 年龄 专业职称 研究专长 学历学位 工作单位
践边修正,初步形成对有效性教学应用模式、教学有效性评价模 式的认识。
②初探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如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与学习的方 式方法。
③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利用现代远程教育优势,探索在信息
技术环境下,尝试在课堂教学中构建公平和谐的教学方法,初步 形成对“学生自主式多向互动”的教学应用模式的认识。

结题报告

结题报告
二、总结报告
主要内容提示:
1、预定计划执行情况如何?
2、成果内容以及研究方法有何特色,有何突破,有何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
3、有何不足与问题,有哪些问题,尚需、该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主要内容及重要观点;
2、该课题成果的学术价值、实践意义及社会影响;
3、课题成果的研究方法有何特色、有何突破、有何建树;
江西省中小学教育科研课题结题报告书
课题名称:
批准立项时间:
完成课题时间:
课题负责人:
所在单位(公章):
联系电话:
填表日期:
宁海县教师进修学校制
二00八年十月
一、基本情况
已完成成果名称
成果形式
成果鉴定时间
课题负责人及主要参加人员简历



姓名
职务
职称
研究专长
学历、
学位
主要参加人员
姓名
所在单位
专业技术职称
4、栏目由课题负责人撰写,1500字左右(有关配套材料可另附),篇尾由负责人签字。
四、经费使用情况
主要内容提示:
1、研究经费投入总量;
2、研究经费来源渠道;
3、研究经费使用情况。
课题负责人(签名)
所在单位(公章)
年月日
五、鉴定结论
主要内容提示
1、在总结概括鉴定专家个人意见的基础上,确认该课题成果是否通过鉴定;
2、该课题成果的突出特色、主要建树、学术价值及实践价值;
3、该课题成果及研究方法中尚存在的不足,如何修改、提高的具体意见与建议。
专家鉴定组组长签字
年月日
六、专家鉴定组名单
姓名
所在单位
专业技术职称
研究专长
七、核审批意见
宁海县教育局
年月日

课题封面及文档排版格式要求说明

课题封面及文档排版格式要求说明
2个字符。间距:段前0行、段后0行。行距:固定22磅。论证或论述提出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思路、对策和措施。
(十一)正文图表
使用MicrosoftExcel. 字号为小四号,字体为仿宋体,居中排列。间距:段前0行、段后0行。行距:固定18磅。
(十二)结束语
[23] 高能.提高职业培训质量的思考/article
/asp=109,2000-07-09
注:参考文献著录中的文献类别代码如下。
普通图书:M 会议录:C 汇编:G 报纸:N 期刊:J 学位论文:D 报告:R 标准:S 专利:P 数据库:DB 计算机程序:CP 电子公告:EB 文件资料:F
(四)摘要
概括性描述全文中心思想及解决的问题。字号为四号,字体为揩体,空2个字符。间距:段前自动、段后0行。行距:固定22磅。
(五)关键词
就文章内容选择3个以上5个以内关键词。字号为四号,字体为手揩体,空2个字符。间距:段前0行、段后自动。行距:固定22磅。
(六)二标题
字号为小三号,字体为黑体,空2个字符。间距:段前自动、段后0行。行距:固定22磅。序号为“一、”,依次类推。
4.专著中析出的文献
[序号]析出责任者.析出题名[A].见(英文用In):专著责任者.书名[M].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12]罗云.安全科学理论体系的发展及趋势探讨[A].见:白春华,何学秋,吴宗之.21世纪安全科学与技术的发展趋势[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1-5
5.学位论文
9.国际、国家标准
[序号]标准代号.标准名称[S].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1]GB/T 16159—1996.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96

课题研究结题报告样表

课题研究结题报告样表

课题研究结题报告样表分类:课题研究教育附录2:学生问卷调查表 1、你对数学学习感兴趣吗?2、你觉得高中数学好学吗?它与初中数学学习的最大区别是什么?3、你能适应高中数学的教学吗?4、数学学习遇到困难,你怎么办?5、你会用初中的学习方法学高中数学吗?效果如何?6、你喜欢什么样的数学老师?附录3:访谈记录访谈对象1:潘文建(西安高新一中初中数学教师) 访谈主题:初中数学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

访谈对象2:陈娟(西安市第四十中初中数学教师) 访谈主题:初中数学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状况。

通过对重点学校和普通学校老师的访谈,了解到不同学校,不同层次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情况。

为课题研究提供第一手的资料。

附录4:论文《如何做好新课标初高中数学的衔接》如何做好新课标初高中数学的衔接xx 高级中学 xxx摘要对新课标初高中数学的衔接问题进行了探讨,认为应从知识、能力、习惯与心理三个层面进行衔接与过渡。

主题词 知识的衔接 能力的衔接 习惯与心理的衔接在新课程高一数学的教学中,发现大部分学生一开始很难适应高中数学的教学,觉得知识难理解,课堂容量大,课堂节奏快,学习效果与初中差距较大,心理压力很大。

长期下去,慢慢就对高中数学产生畏惧和厌学.这一现象在各类高中学校的高一学生中是普遍存在的。

究其原因,主要是初高中数学的衔接没有做好,为了解决这一现实问题,我从多方面进行了深入调查研究,在教学中进行了实践,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要做好初高中数学的衔接,我认为主要做好以下三个层面的衔接。

一、知识的衔接作为新高一的教师要深入研究初中课程标准、初中教材,高中课程标准和教材,认真研究两者的不同与联系。

一定要清楚“九年制义务教育"新课改教材,其教学内容作了较大程度的压缩和删减,教材叙述方法比较简单,语言通俗易懂,直观性、趣味性强,结论容易记忆,学生掌握比较方便.而“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内容多,课时少,例题和练习简单,习题、复习参考题,特别是B 组题难度大,所谓的“新课标"辅导用书泛滥,题目偏、怪、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