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脑血管疾病——比癌症更可怕

合集下载

1种病比癌症藏得深,比癌症更可怕【健康必备常识】

1种病比癌症藏得深,比癌症更可怕【健康必备常识】

1种病比癌症藏得深,比癌症更可怕
文章导读
\n 心脑血管疾病是人类健康的第一杀手。

在城市中,每10个死亡病例就有4个是死于心血管病,比肿瘤死亡率还高。

如何从源头早期预防心脑血管病?如何避免心脑血管疾病的加重?
\n 成人每100个人中有25.5个患高血压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院长、广州心血管疾病研究所所长、主任医师刘世明教授曾在一次讲座中介绍,心脑血管疾病已成为人类健康的第一杀手。

除城市外,农村地区的心血管病引起的死亡更占44%。

农村近几年的心血管病死亡率直线上升,目前已超过城市。

他说,根据2015年8月公布的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4年,中国成人高血压患病率达25.5%,也就是说,18岁以上的每100个人中就有25.5 个患高血压。

而在1958年,全国的高血压患病率仅为5%。

全国现在共有心血管病人2.9亿,其中高血压患者就占2.7亿。

“高血压是整个心脑血管疾病防治中的第一道防线。

”刘世明介绍,血压降下来,脑血管中风可以减少45%左右,冠心病、心梗减少20%,控制好血压,对预防日后心脑血管疾病的效益是非常高的。

\n。

心脏疾病是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头号杀手

心脏疾病是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头号杀手

努力维护健康的心脏环境心脏疾病是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头号杀手,全球每10例死亡病例中就有1例因心血管疾病造成。

它的危害无年龄、身份、地域之分,已经日益成为世人关注的一个热点。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到2020年,中国每年因心血管疾病死亡的人数将可能达到400万。

为提醒人们的重视,使人人拥有健康的心,享受快乐人生,世界心脏联盟(WHF)确定了每年一次的“世界心脏日”(World Heart Day,WHD)。

1999年9月24日,第一个WHD正式设立,其目的是为了在世界范围内宣传有关心脏健康的知识,并让公众认识到生命需要健康的心脏。

从2011年开始在全球各地的90多个国家和地区,每年9月的最后一个星期日被定为WHD,以此来宣传心脏病的致病因素,鼓励人们摒弃不良饮食习惯和不良嗜好,选用健康的生活方式。

WHD永恒主题为“健康的心,快乐人生”。

WHF于今年8月6日宣布,2014世界心脏日的主题是:“健康的心脏环境”。

WHF认为,每一个人都有权生活和工作在利于心脏健康的环境中,并享有休闲和运动时间和场所。

WHF曾预计,至2025年前的全世界范围内,在25岁以上的成年人中,每3个人就会有1人将罹患心血管疾病。

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已远远高于包括癌症、艾滋病在内的其他疾病,堪称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第一杀手”。

健康的心脏源于健康的生活、工作、娱乐环境。

现在,舆论对个人的指责已经够多了,当一个人心脏发生问题,就会被指责抽烟,吃得太多,缺乏锻炼。

但是,在这些行为的背后,常常是因为生活环境让人们更容易选择不健康的行为。

比如,生活在都市的人们发现,含有过多的盐、糖、添加剂的加工食品远比天然健康食品的供应更多更丰富,缺乏时间和场所进行体育和休闲运动;而远离都市的人们往往无法享受最先进的医疗保健服务,并且较少得到健康生活指导。

因此现在更迫切的是,人们需要认识到他们有权生活在利于心脏健康的环境中。

在2014年世界心脏日(9月29日)来临之际,作为长期奋斗在与心脏疾病抗争一线的心内科医生我们呼吁国家政府与百姓一起关注心脏健康,关注自己享有健康的生活环境的权利。

心脑血管疾病健康的第一杀手

心脑血管疾病健康的第一杀手

[心脑血管疾病健康的第一杀手]心脑血管疾病――健康的第一杀手l 八十年代初,世界卫生组织(WHO)宣布:心脑血管疾病是人类健康的“第一杀手”!总死亡率达60. 72%,心脑血管疾病健康的第一杀手。

每5个死亡人口中,就有3人死于心脑血管疾病。

l 我国卫生部《1997年全国卫生事业发展情况统计公报》公布:我国城市人口心脑血管疾病的死亡率达38%,列居第一。

由于年龄、生理和心理压力、生活方式、健康意识等原因,广大中老年朋友已经步入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期。

心脑血管疾病的致病原因很多,但充分的医学研究证实高血脂、血稠、动脉硬化是心脑血管疾病的根源祸首。

高血脂、血稠导致血液流通不畅,过多的脂肪在血管壁上不断沉积,造成血管硬化,管腔狭窄,日久天长便引发高血压、脑血栓、冠心病等。

所以说,心脑血管疾病看似发病急骤,其实确有着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

心脑血管疾病在发病前,有许多前期征兆,但由于表现较轻,容易被误认为是身体衰老的正常表现而被忽视。

这也使得许多患者平时看似非常健康,即突然发病的悲剧不断发生。

发现如下症状您已步入疾病:头晕、头痛、血脂升高、血液粘稠、嗜睡、精力不足、记忆力减退、脑供血不足;偶发性指(趾)尖、肢体麻木、无力、心悸、气短胸闷等。

什么是高血脂?血浆中一种或多种脂类成分的含量高出正常上限的状态,即为高血脂。

形成高血脂的主要原因是膳食中的脂肪总量尤其是饱和脂肪酸过多。

很多人有高血脂却无任何自觉症状,只有体检时才能够被发现。

但高血脂却实实在在地威胁着人们的健康,研究表明,高血脂与动脉硬化有着直接的关系。

动脉硬化与心、脑血管疾病:动脉硬化是指动脉内壁增厚、失去弹性、血流逐渐受阻等为特征的一组病变,主要标志是在患处因胆固醇和胆固醇酯积聚形成脂肪斑块。

高血压是导致动脉硬化的重要原因。

动脉硬化在全身的动脉上均可发生,但尤以心脏冠状动脉硬化及脑动脉硬化最危及人的生命。

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是心血管疾病中最常见、危害性最大的一种;脑动脉硬化引起的缺血性脑坏死,中医简称之为“中风”,西医称之为“脑卒中”,是脑血管疾病中最严重的一种,患者1/3不能存活,即使存活,多数亦会有丧失生活能力和后遗症。

《保护骨骼健康》

《保护骨骼健康》
整理ppt
2.定量超声骨质量分析仪——骨质疏松普查 的重要手段。准确测定骨密度、骨骼弹性, 还能预测骨折风险,测试无痛快速,通过 检测了解骨骼状况,为预防和治疗提供依 据,是普查骨质疏松的工具。
3.实验室检查和临床表现结合分析。
整理ppt
目前,各大医院常用的骨密度测量方法均 是利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和超声骨密度仪 测试
整理ppt
老年人发生骨质疏松的主 要原因是什么?
体内性激素浓度降低。 钙的摄取量减少。 维生素D不足。 身体运动量减少。 其它:如个体差异、生活习惯等。
整理ppt
骨质疏松症分类
一般分两大类,即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和继 发性骨质疏松症。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又可 分为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和老年性骨质疏松 症。
整理ppt
【骨质疏松症如何诊断】
骨质疏松在早期一般没有症状,血钙测定 并不能真实反映骨质状态,所以定期检查 骨密度对防治骨质疏松非常必要。
整理ppt
1.双能X线骨密度仪 ——骨质疏松诊断金标 准。可用于成人和儿童骨密度检测,还可 用于全身肌肉/脂肪成分评估,双侧髋关节、 正位及侧位脊柱、前臂的骨密度检测,骨 科手术分析软件,治疗效果检测及复查软 件。
整理ppt
骨质疏松是老年人特有的现 象吗?
骨质疏松是身体的一种状态。它可以是条件 下的正常现象,也可能是某些疾病的表现 形式。 所以骨质疏松决非老年人特有的现 象,它可见于各年龄层的人群。
整理ppt
骨质疏松与年龄有什么关系?
骨质疏松与年龄有直接关系。年龄大小在很 大程度上决定了骨质疏松的性质(或病因)。 透过发病者年龄的分析,医师们能够大致 判定引起骨质疏松的原因。最新研究表明, 在我国一直被认为是老年人特有疾病的骨 质疏松症,实际上在儿童时期就已存在。

心脑血管疾病的危害及防治

心脑血管疾病的危害及防治

降脂药
对于血脂异常患者,使用降脂药物有 助于降低心脑血管疾病风险。
05
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
药物治疗
抗血小板药物
降脂药物
如阿司匹林,用于预防血栓形成,降低心 脑血管事件风险。
如他汀类药物,有助于降低血脂水平,稳 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降压药物
降糖药物
针对高血压患者,选用合适的降压药物, 控制血压在正常范围。
建立急救体系
建立高效的心脑血管疾病急救体系,提高救治成功率。
政策与法规的支持与推动
制定相关政策
制定有利于心脑血管疾病预防与控制的相关政策,如控烟、 限酒、减盐等。
完善法律法规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对不健康食品、烟草广告等进行限制, 为公众创造一个健康的外部环境。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针对糖尿病患者,选用适当的降糖药物, 控制血糖水平。
非药物治疗
健康饮食
遵循低盐、低脂、低糖、高纤维的饮食原则 ,增加蔬菜、水果摄入。
适量运动
根据个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如散步 、慢跑、游泳等,保持适量运动。
控制体重
保持体重在正常范围,避免肥胖及相关代谢 性疾病。
戒烟限酒
戒烟限酒是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措施, 有助于降低心脑血管事件风险。
症状。
脑功能损害
心脑血管疾病可能导致脑功能损害 ,影响认知、情感和行为等方面。
长期卧床
心脑血管疾病可能导致长期卧床, 增加感染、肌肉萎缩等并发症的风 险。
03
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
不可改变的危险因素
年龄
随着年龄的增长,心脑 血管疾病的风险逐渐增
加。
性别
男性比女性更容易患心 脑血管疾病。

心脑血管疾病——人类致残、致死的“头号杀手”

心脑血管疾病——人类致残、致死的“头号杀手”
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工作节奏的加快,心脑血管 疾病已成为威胁中老年人健康和长寿的第一号杀手。心 脑血管疾病患者越来越多,越来越趋于年
轻化。可以说,心脑血管疾病的危害相当大,一点不亚 于癌症。心脑血管意外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特别是50 岁以上中老年人健康的常见病,但目前
发现这病也年轻化状态,40岁左右有这方面的病也很多, 甚至二十几岁就有轻微病症,即使应用目前最先进、完 善的治疗手段,仍可有50%以上的
患者75%不同程度丧失劳动能力,40%重残!我国脑中风病 人出院后第一年的复发率是30%,第五年的复发率高达 59%。而二级预防做得较好
的美国仅为10%。由于我国医疗保险覆盖人群小,脑中风 病人的复发率与国际平均水平相比要高出1倍!服用可靠药 物长期防治脑中风的患者与停药
的患者相比,复发率要降低80%以上,死亡率降低90%以 上。长期用药超过三年以上的患者80%以上无复发危险, 极少数轻复发!当然,心脑血
脑血管意外幸存者生活不能完全自理!全世界每年死于心 脑血管疾病的人数高达1500万人,居各种死因首位。心 脑血管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病已成为人类死亡病因最
高的头号杀手,也是人们健康的“无声凶煞”!心脑血管 疾病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高, 并发症多”—“四高一多”的特点,
目前,我国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已经超过2.7亿人! 我国 每年死于心脑血管疾病近300万人,占我们国每年总死亡 病因的51%。而幸存下来的
管疾病的危害远不止这些。当今社会,人们的压力都很 大,心脑血管疾病应多注意预防。
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
甘露七十味珍珠丸 /qishiweizhenzhuwan/ ty79htvv

心脑血管疾病论文

心脑血管疾病论文

大作业题目:心脑血管疾病目录摘要。

1一.心脑血管疾病的病因。

21.高血压。

22.血液黏稠.。

23.吸烟.。

24.血管壁平滑肌细胞非正常代谢.。

2二.心脑血管疾病的症状。

31.心血管疾病。

32.脑血管疾病.。

3三.心脑血管疾病的检查。

3四.心脑血管疾病的诊断.。

3五.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

31.保持心态平衡.。

32.适当运动.。

33.空气负离子治疗.。

34.其他。

4六.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

41.防止栓塞。

42.患者晨练应注意的问题。

43.注意饮食习惯.。

44.多吃富含精氨酸的食物.。

45.控制血压和血脂是关键.。

46.进补要适度.。

4七. 如何把握住心脑血管疾病的前兆摘要所谓心脑血管疾病就是心脏血管和脑血管的疾病统称,泛指由于高脂血症、血液黏稠、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等所导致的心脏、大脑及全身组织发生缺血性或出血性疾病。

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特别是50岁以上中老年人健康的常见病,即使应用目前最先进、完善的治疗手段,仍可有50%以上的脑血管意外幸存者生活不能完全自理,全世界每年死于心脑血管疾病的人数高达1500万人,居各种死因首位。

关键字:高血脂,血液粘,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50岁,老年人大脑,心脏及全身组织发生缺血性或出血性疾病心脑血管疾病的病因1.高血压长期高血压可使脑动脉血管壁增厚或变硬,管腔变细。

当血压骤升时,脑血管容易破裂发生脑出血;或已硬化的脑部小动脉形成一种栗粒大小的微动脉瘤,当血液波动时微动脉流破裂而造成脑出血;或高血压加快动脉硬化过程,动脉内皮细胞液受到损伤,血小板易在伤处聚集,又容易形成脑血压栓,引发心脑血管疾病。

2.血液黏稠现代生活节奏紧张,家庭、事业的压力越来越大,人们的情绪也愈来愈不稳定;同时,过量饮酒、摄入太多食物脂肪、缺少必要的运动,加之生活环境的污染,空气中的负离子含量急剧下降,摄入体内的负离子也就不足,这些因素直接导致人体新陈代谢速度减慢,血液流速会减慢,血粘度迅速升高,造成心脑供血不足,如果不及时预防、调理,将会引发冠心病、高血压、脑血栓、脂肪肝等心脑血管疾病。

心脑血管疾病比癌症更可怕

心脑血管疾病比癌症更可怕

接触有害化学物质、辐射等职业人群。 年龄较大、免疫力低下的人群。
癌症的危害性
癌症具有较高的致死率,给患者的 生命安全带来严重威胁。
癌症治疗费用较高,给患者家庭带 来经济负担。
癌症治疗过程往往会给患者带来极 大的痛苦和不便。
癌症容易影响患者的心理和精神状 态,导致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
04
心脑血管疾病与癌症的比较和 分析
高危人群的比较
总结词
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危人群范围更广,包括高血压、高血脂、吸烟等人群。而癌症的高危人群主要是老年人和有 家族病史的人群。
详细描述
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危人群包括高血压、高血脂、吸烟、肥胖、糖尿病等人群,这些因素都与生活习惯有关,因 此范围更广。而癌症的高危人群主要是老年人和有家族病史的人群,相对而言范围较窄。因此,从高危人群的 比较来看,心脑血管疾病的潜在风险更大。
心脑血管疾病和癌症的早发现 、早诊断、早治疗
心脑血管疾病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定期体检
定期进行身体检查,包括 血压、血脂、血糖等指标 ,有助于及早发现心脑血 管疾病的风险。
关注症状
留意自己或家人是否有心 脑血管疾病的症状,如胸 闷、胸痛、头晕等,一旦 出现症状应及时就医。
健康生活方式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 均衡饮食、适量运动、戒 烟限酒等,可以降低心脑 血管疾病的风险。
治疗难度大: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难度较大,很多患者即使得到及时治疗也可能 留下后遗症。
癌症的危害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心脑血管疾病和癌症的危害性
恶性程度高
癌症是一种恶性肿瘤,具有浸润和转移的 能力,容易侵犯周围组织器官。
对生命的威胁
癌症如果不及时治疗,会对患者的生命造 成严重威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脑血管疾病——比癌症更可怕
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显示:三高是继战争、饥饿和瘟疫后,对人类健康最大的威胁。

说到人类寿命的第一杀手,你可能认为是癌症,其实不是,而是动脉老化。

我国心脑疾病患者已经超过2.7亿人,每年死于心脑血管疾病近300万人,占我国每年总死亡病因的51%。

心脑患者疾病的致死率逐渐上升,已成为头号杀手!
心脑血管疾病——比癌症更可怕
在我国,3秒钟就确诊一名高血压患者;每30秒钟,就有一名高血粘引发的脑梗塞;每12秒就有一名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被夺去生命;每5个因病去世的人,有2个是心脑血管疾病……在我们身边,被心脑血管病这一人类“第一杀手”夺去生命的报道屡见不鲜。

心脑血管疾病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高,并发症多”即“四高一多”的特点,已成为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无声凶煞”!它起病隐匿,有人心肌缺血时毫无症状;它发病迅速,虽然动脉硬化的过程需要几年甚至数十年,但几分钟内就可发生心绞痛及心梗。

很多患者因缺乏足够的心理准备,导致死亡率极高,比起癌症来更让人猝不及防,因此比癌症更可怕。

中央电视台《新闻1+1》白岩松报道:中国心脑血管疾病超过2亿人,占我国每年总死亡人数1/3,并且以每年以千万人的速度增加。

在每年中国死亡人数当中,慢性病的比例占到了85%,这意味着什么?攀达康认为,这说明我们一方面在努力地改善着我们的生活,另一方面全民族在用不好的生活方式上演慢性自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