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验允许误差表
试验允许误差表

误差 类别
绝对误差 相对误差 绝对误差 相对误差 绝对误差 相对误差
绝对误差
绝对误差(g)=测定值-真实值
相对误差%=绝对误差/真实值*100%
±0.02g/cm3 ±3.0% 筛余≤20.0%的为±1% 筛余>20.0%的为±2% 筛余≤5.0%的为±0.5% 筛余>5.0%的为±1% ±3.0% 初凝±15min 终凝±30min ±7.0% ±5.0% ±12J/g ±0.5% ±0.10% ±0.15% ±0.003% ±0.15% ±0.20% ±5min ±5mm 80um±1.0%;200um±0.5% ±0.30%(±0.25%) ±0.15% ±0.02g/cm3 ±5.0% 筛余≤20.0%的为±1.5% 筛余>20.0%的为±2.5% 筛余≤5.0%的为±1% 筛余>5.0%的为±1.5% ±5.0% 初凝±20min 终凝±45min ±9.0% ±7.0% ±18J/g ±1.5% ±0.10% ±0.30% ±0.005% ±0.30% ±0.30% ±8min ±8mm / / / 试验-标准
试验项目
水泥密度 水泥比表面积 水泥45um筛筛余 水泥80um筛筛余 标准稠度用水量 凝结时间 抗折强度 抗压强度 水化热 白度 不溶物 水泥烧失量 水泥氯离子 水泥三氧化硫 水泥(熟料)氧化镁 油井水泥稠化时间 胶砂流动度 生料细度 生料氧化钙 生料氧化铁
允许误差范围 同一试验室不大于 不同试验室不大于
CJJ90质量允许偏差标准表格

.第五节边沟、边坡第3.5.1 条边坡一定平坦、坚固、稳固、禁止贴坡。
第3.5.2 条边沟上口线应齐整、直顺,沟底应平坦,边沟排水应畅达。
第3.5.3 条土质、石质边沟、边坡同意误差应切合表 3.5.3 的规定。
土质、石质边沟、边坡同意误差查验濒率序号项目同意误差查验方法范围点数( m )1不陡于2边坡坡度20设计规定用坡度尺量,每侧计一点20mm2沟底高程20-30mm用水平仪具丈量,每侧计一点3不小于2沟底宽20设计规定用尺量,每侧计一点.第四章基层第一节砂石基层第 4.1.1 条表面应坚固、平坦,不得有浮石、粗细料集中等现象。
第 4.1.2 条用 12t以上压路机碾压台轮迹深度不得大于5mm.第 4.1.3 条砂石基层允误差应切合表 4.1.3 的规定。
砂石基层同意误差表查验标准同意误差序号项目查验方法(mm )范围点数+201厚度10001用尺量-10%路< 912平坦度1520m宽9~152用 3 直尺量取最大值(m )> 1533宽度不小于40m1用尺量设计规定4中线高±2020m1用水平仪具丈量±20路< 925横坡且横坡差20m宽9~154用水平仪具丈量不大于±0.3%(m )> 1566△压实≥10001灌沙法密度t/第二节碎石基层第 4.2.1 条表面应坚固,平坦,嵌缝料不得浮表面或齐集形成一层。
第 4.2.2 条用 12t以上压路机碾压后,轮迹深度不得大于5mm 。
第 4.2.3 条碎石基层同意误差应切合表 4.2..3的规定。
碎石基层同意误差表同意误差查验标准序号项目查验方法( mm )范围点数1厚度±10%10001用尺量路< 912平坦度15mm20m宽9~152用 3 直尺量取最大值(m )> 1533宽度不小于40m1用尺量设计规定4中线高程±20mm20m1用水平仪具丈量±20路< 925横坡且20m宽9~154用水平仪具丈量不大于±0.3%(m )>6嵌≥缝△压实6不10001灌沙法密度嵌≥缝第六节石灰、粉煤灰类混淆料基层第石灰、粉煤灰类混淆料应拌和平均,色彩调解一致。
修约__铁路工程试验精度允许偏差要求

铁路工程试验精度允许偏差要求6.1 粗集料试验6.1.1筛分试验1.质量的称量精确至1g,筛余质量精确至0.1%,分计筛余百分率精确至0.1%,累计筛余百分率精确至1.0%,不需平行试验。
2.各筛分筛余量及筛底存量的总和与筛分前试样的总质量相比,其相差不得超过1.0%。
6.1.2粗集料密度及吸水率试验1.质量的称量精确至1g,表观密度、紧密密度精确至10kg/m3。
2.表观密度取两次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试验结果之差大于20kg/m3,须重新试验。
对吸水率不得超过0.2%。
6.1.3压碎指标值试验质量的称量准确至1g, 压碎指标值精确至0.1%,以三次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值。
6.1.4针片状含量试验质量的称量精确至1g, 针片状含量精确至0.1%。
不需平行试验。
6.1.5含泥量(泥块含量)试验质量的称量精确至1g, 含泥量(泥块含量)精确至0.1%。
两次结果差值不超过0.2%。
6.2 细集料试验6.2.1 筛分试验1质量的称量精确至1g,筛余质量精确至1g, 分计筛余百分率精确至0.1%,累计筛余百分率精确至1%,细度模数精确至0.01(算术平均值精确至0.1),如两次试验的细度模数之差超过0.20时,须重新试验。
2各筛分筛余量及筛底存量的总和与筛分前试样的总质量相比,其相差不得超过1%。
6.2.2 表观密度试验1质量的称量精确至1g,表观密度取两次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精确至10kg/m3。
2二次结果差值大于20kg/m3,须重新试验。
6.2.3 堆积密度及紧密密度试验1质量的称量精确至1g, 堆积密度及紧密密度精确至10kg/m3。
2孔隙率取两次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精确至1%。
6.2.4 含泥量(泥块含量)试验1质量的称量精确至0.1g, 含泥量(泥块含量)精确至0.1%。
2两次含泥量结果超过0.5%时, 须重新试验。
3两次泥块含量结果超过0.4%时, 须重新试验。
6.2.5云母含量试验质量的称量精确至0.01g,云母含量精确至0.1%。
金属维氏硬度试验第1部分试验方法

9.7 压痕中心间距和压痕中心至边 缘距离
由于压头压入试样表面时压痕周围的金属 经历塑性变形,产生应变硬化.如两个压痕距 离太近,后一个压痕会受前个压痕周围硬化 区的影响,造成硬度测量不准确.由于压痕周 围的硬化区大小与压痕的对角线长短相关, 所以,安全的压痕中心的距离应以压痕对角 线的倍数规定,见标准中7.6条.
试验后试样背面不应出现可见痕迹. • 小截面试样或外形不规则的试样,可将
试样镶嵌或采用专用支撑台进行试验. • 试样表面应平坦,光滑,无氧化皮及外来
物.
7 试验
• 试验温度: 试验在室温10℃~35℃下进行,对 于温度要求严格的试验,室温应为23 ℃±5 ℃.
• 试验力:按照标准中表4的规定选用试验力. • 试样支承面应清洁无异物.试样支承应稳固,试
试验力F/N
允许误差/%
F≥1.961
±1.0
0.09807≤F<1.961
±1.5
9.2 压痕对角线测量误差
硬度计压痕测量误差和测量装置分辨力对 硬度的影响其形式相同:
HV 2 d 2
HV
d
规定压痕测量装置分辨力和最大允许误差 见表2 :
表2 压痕测量分辨力和允许误差
对角线长度 d/mm
9.4 试样表面粗糙度影响
试样表面机加工粗糙度对压痕测量影响主要是粗
糙度差的表面造成压痕对角线端点不清晰,使得测 量数据分散性大.为了能减小这种影响,建议试样 的表面粗糙度为:
表3 表面粗糙度
试样
粗糙度Ra/ m
显微维氏硬度试样
0.1
小负荷维氏硬度试样
0.2
维氏硬度试样
0.4
9.5 试样最小厚度
• 在曲面试样上测定的结果应按附录B进行修 正.
机械表的走时误差标准

机械表的走时误差标准为了更好的帮助我们了解机械表走时误差标准,在此之前,我们先了解一下:依据国家轻工行业标准QB/T 1249《机械手表》的规定,手表机心和走时误差分为哪几类。
机心分类Ⅰ型:手表机心装配直径大于20mmⅡ型:手表机心装配直径为16mm~20mmⅢ型:手表机心装配直径小于16mm(公司暂无此类产品)走时误差分类面上实走日差:指手表上满发条后,在试验环境中手表表盘向上放置24小时与标准时计进行比对的差值。
瞬时日差:手表上满发条后的15min~60min期间内,使用机械表测试仪分别测出手表各个位面的瞬时日差。
机械表走时不准什么范围内是可以接受的?目前钟表的走时误差的行业标准是这样的不同的机心分类,误差的标准不一样,罗西尼的手表一般男表用的是Ⅰ型机心,女表用的是Ⅱ型机心。
维修手表的师傅测误差的时候,一般是用仪器测的瞬时日差。
你是否认真留意过,在我们罗西尼《用户手册及保修卡》上有这样一段话:“机械手表完全依靠机械结构来保证走时精度,因此和石英手表的走时精度有一定差距。
按照国家轻工行业标准QB/T1249中对优等机械手表的规定,男表面上实走日差(指在试验环境中手表表盘向上放置24小时的走时误差)为-10~+25秒/天,女表面上实走日差为-15~+40秒/天。
”罗西尼机械手表采用优质机械机心,所有手表在出产前都对手表进行了非常严格的精度测试,确保每一个手表都能将走时误差控制在行业标准的优等品标准。
误差是累计的,所以佩戴机械表要定期校准走时。
影响机械表走时的因素01动力因素自动机械表是利用手臂的摆动给手表上链,如果佩戴者运动量较低,会造成上链不足,进而影响机械表走时准度,平时在活动量足够的情况下,最好佩戴8个小时以上,闲置的手表需要定期给手表上链,让手表正常运转,降低手表老化程度。
所以机械手表需要不定时的手动上链,防止动力不足。
同时也可以在手表走时出现误差之后,通过上链的方式观察是否是因为动力不足造成的走时不准。
水泥允许误差表

目
项
验
试
围
范
差
误
许
允
别
类
验
试
同一试验室
不大于
不同试验室
不大于
误差类别
水泥密度
±0.02 g/cm3
±0.02 g/cm3
绝对误差
水泥比表面积
±3.0%
±5.0%
相对误差
水泥45μm筛筛余
筛余≤20.0%的为±1%
筛余>20.0%的为±2%
筛余≤20.0%的为±1.5%
筛余>20.0%的为±2.5%
绝对误差
水泥80μm筛筛余
筛余≤5.0%的为±0.5%
筛余>5.0%的为±1.0%
筛余≤5.0%的为±1.0%
筛余>5.0%的为±1.5%
绝对误差
标准稠度用水量
±3.0%
±5.0%
相对误差
凝结时间
初凝:±15min
终凝:±30min
初凝:±20min
终凝:±45min
绝对误差
抗折强度
±7.0%
±9.0%
相对误差
抗压强度
±5.0%
±7.0%
相对误差
水化热
±12 J/g
±18 J/g
绝对误差
白度
±0.5%
±1.5%
不溶物
±0.10%
±0.10%
水泥烧失量
±0.15%
±0.30%
水泥氯离子
±0.003%
±0.005%料)氧化镁
±0.20%
±0.30%
油井水泥稠化时间
±5min
±8min
胶砂流动度
±5mm
修约__铁路工程试验精度允许偏差要求

铁路工程试验精度允许偏差要求6.1 粗集料试验6.1.1筛分试验1.质量的称量精确至1g,筛余质量精确至0.1%,分计筛余百分率精确至0.1%,累计筛余百分率精确至1.0%,不需平行试验。
2.各筛分筛余量及筛底存量的总和与筛分前试样的总质量相比,其相差不得超过1.0%。
6.1.2粗集料密度及吸水率试验1.质量的称量精确至1g,表观密度、紧密密度精确至10kg/m3。
2.表观密度取两次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试验结果之差大于20kg/m3,须重新试验。
对吸水率不得超过0.2%。
6.1.3压碎指标值试验质量的称量准确至1g, 压碎指标值精确至0.1%,以三次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值。
6.1.4针片状含量试验质量的称量精确至1g, 针片状含量精确至0.1%。
不需平行试验。
6.1.5含泥量(泥块含量)试验质量的称量精确至1g, 含泥量(泥块含量)精确至0.1%。
两次结果差值不超过0.2%。
6.2 细集料试验6.2.1 筛分试验1质量的称量精确至1g,筛余质量精确至1g, 分计筛余百分率精确至0.1%,累计筛余百分率精确至1%,细度模数精确至0.01(算术平均值精确至0.1),如两次试验的细度模数之差超过0.20时,须重新试验。
2各筛分筛余量及筛底存量的总和与筛分前试样的总质量相比,其相差不得超过1%。
6.2.2 表观密度试验1质量的称量精确至1g,表观密度取两次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精确至10kg/m3。
2二次结果差值大于20kg/m3,须重新试验。
6.2.3 堆积密度及紧密密度试验1质量的称量精确至1g, 堆积密度及紧密密度精确至10kg/m3。
2孔隙率取两次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精确至1%。
6.2.4 含泥量(泥块含量)试验1质量的称量精确至0.1g, 含泥量(泥块含量)精确至0.1%。
2两次含泥量结果超过0.5%时, 须重新试验。
3两次泥块含量结果超过0.4%时, 须重新试验。
6.2.5云母含量试验质量的称量精确至0.01g,云母含量精确至0.1%。
金属维氏硬度试验第1部分试验方法

测量装置的估测能 力
0.0002 0.5%d
最大允许误差
±0.0004mm ±1.0%d
9.3 压头横刃影响
压头横刃对维氏硬度的影响:
HV HV
100c2 4
2d
2 2
d
c
从式(4)可以看到,横刃增加引起硬度大的增 加,尤其压痕对角线d在小范围时,影响尤其 明显,也就是说,小压痕范围影响较明显.
5 硬度计
• 硬度计、压头、压痕测量装置均应符合国 标GB/4340.2-1999规定的要求.
6 试样
• 试样表面粗糙度 建议: 维氏硬度试样: Ra0.4 m 小负荷维氏硬度试样: Ra0.2m 显微维氏硬度试样:建议Ra0.1 m
• 试样最小厚度 试样最小厚度应为压痕对角线长度的 1.5d.
9.4 试样表面粗糙度影响
试样表面机加工粗糙度对压痕测量影响主要是粗
糙度差的表面造成压痕对角线端点不清晰,使得测 量数据分散性大.为了能减小这种影响,建议试样 的表面粗糙度为:
表3 表面粗糙度
试样
粗糙度Ra/ m
显微维氏硬度试样
0.1
小负荷维氏硬度试样
0.2
维氏硬度试样
0.4
9.5 试样最小厚度
试样厚度不足够时,试验测得的维氏硬度结 果会偏低.所以标准中规定试样或试验层厚 度应至少为压痕对角线的1.5倍,试验后试样 背面不出现变形痕迹.标准中附录A给出了 试样最小厚度-试验力-硬度的关系图.根据 该图确定试验条件下的最小试样厚度.
9.6 试验力保持时间影响
试验已经表明,维氏硬度测量结果受试验力 保持时间长短的影响.硬度低的试样,试验力 保持时间达30s后硬度下降才变得不明显, 但并未完全停止下降.所以,对试验力保持时 间应作规定,见标准中7.4条. 试验力保持时间对硬度测量结果的影响总 的趋向是,硬度随保持时间增长而降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0% 初凝:±15分钟 终凝:±30分钟 ±7.0% ±5.0% 80µm±1.0%;200µm ±0.5% ±0.25% ±0.15% ±0.15% ±0.15% ±0.10% ±0.20% ±0.003%
±5.0% 初凝:±20分钟 终凝:±45分钟 ±9.0% ±7.0%
±0.30% ±0.20% ±0.10% ±0.30% ±0.005%
绝对误差 绝对误差 绝对误差 绝对误差 绝对误差
注:其他试验项目允许误差按有关标准要求执行。
试验允许误差表
试验类别
同一试验室不大于
试验项目
不同试验室不大于
误差类别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水泥比表面积 水泥密度 水泥细度(45µm)
±3.0% ±0.02g/cm3 筛余≤20.0%的为± 1% 筛余>20.0%的为± 2%
±5.0% ±0.02g/cm3
筛余≤20.0%的为±1.5% 筛余>20.0%的为±2.5% 筛余≤5.0%的为±1.0% 筛余>5.0%的为±1.5%
相对误差 绝对误差 绝对误差
水泥细度(80µm) 标准稠度用水量 凝结时间 抗折强度 抗压强度 生料细度 氧化钙 氧化铁 水泥烧失量 水泥三氧化硫 不溶物 MgO 水泥CL离子
筛余≤5.0%的为±0.5% 筛余>5.0%的为±1.0%
绝对误差 相对误差 绝对误差 相对误差 相对误差 绝对误差 绝对误差 绝对误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