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技术在食品安全现场快速检测中的应用

合集下载

拉曼光谱仪在食品安全中的使用

拉曼光谱仪在食品安全中的使用

拉曼光谱仪在食品安全中的使用
拉曼光谱仪体积小、操作简单,非专业检测人员能快速掌握操作方法,测定时间短,只需数秒就能完成样品的检测,同时不需复杂的前处理,因此可广泛应用于食品安全现场检测。

光谱仪
配合专用拉曼增强剂,可检测食品中所含的多种非法添加物和农兽药残留100余项,如三聚氰胺,苏丹红、孔雀石绿、瘦肉精、毒死蜱等,其中,三聚氰胺方法检测限为0.2mg/L;苏丹红方法检测限为1mg/L;孔雀石绿方法检测限为5μg/L、毒死蜱方法检测限为0.1mg/L。

拉曼光谱仪提供的农、兽药拉曼光谱图谱库,苏州申贝仪器有限公司自行研发采集。

其标准品主要由Dr.Ehrenstorfer(DR)、sigma公司下的Riedel-deHan(RDH)、日本林纯药株式会社三家公司提供,共计642种农药、兽药。

每一种农兽药除标准拉曼光谱图外,还包含其基本信息(包括英文通用名、中文通用名、CASNO.、分子结构式、分子式、标准品购买厂商、货号、纯度、理化性质、用途),每一张拉曼谱图都标出特征峰位置。

传统拉曼技术检测灵敏度低,无法实现物质的痕量检测,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ERS)技术基于拉曼散射效应,以特定表面增强试剂为基底对一些样品分子进行检测。

这项技术不仅能提供被检测物详细的结构信息,同时将信号强度明显提高,以高出常规拉曼技术104~107的灵敏度,实现对痕量物质的检测。

食品安全检测仪专用软件
食品安全检测拉曼光谱仪配有专用测试软件,可实现已知物的鉴定和未知物的检测,同时具有上百种常见食品添加剂、农兽药残留谱图库,客户还可根据需要自行采集物质的谱图入库,以供后续测。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技术研究及其应用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技术研究及其应用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技术研究及其应用近年来,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技术(Surface-Enhanced Raman Spectroscopy,SERS)作为一种非常有效的表征方法,被广泛应用在许多领域中。

本文旨在介绍SERS技术的研究现状、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

一、SERS技术发展现状SERS是拉曼散射(Raman scattering,RS)理论与化学增强效应(Chemical Enhancement Effect)的相互作用,所谓增强效应是指当分子接触到金属或者金属纳米颗粒表面之后,其表面电子的振荡会与分子的振动模式相互耦合,从而使得拉曼信号强度增强了数百倍。

近年来,不断有学者在SERS基础理论研究方面持续发掘,其中包括表面等离子体效应、表面局域化电等效应、表面声子极化效应等等。

在SERS技术的应用上,SERS的发展离不开现代纳米技术的发展与突破,现在已经可以合成出各种形状、大小和组成的金属纳米颗粒,例如为SERS提供高灵敏度的银、金纳米颗粒。

与此同时,SERS也有着丰富的应用场景,如医疗诊断、环境污染监测、食品安全等。

二、SERS在医疗诊断中的应用SERS技术在医学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特别是在分析人体流体样本方面展现出巨大潜力,如分析血清、口腔分泌物、尿等。

血清是一种重要的生物样本,血清中存在着大量复杂混杂的小分子成分,如脂质、代谢产物等等,因此快速而准确地判断血清样本的种类和性质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利用SERS技术,可以通过聚集的金属纳米颗粒的占据作用,从混合的血清中筛选出不同成分的分子。

比如Adamczyk等人使用SERS技术分析了血清中的藻血蛋白和网膜素,取得了不错的结果。

三、SERS在环境污染监测中的应用SERS技术在环境污染监测中具有显著的优越性。

传统的检测方法在检测环境中的有毒化学物质时会受到环境干扰、样品类型、检测费用等等许多限制,而SERS技术可以通过减少杂质对检测的干扰来解决这些问题。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在化学品鉴定中的应用研究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在化学品鉴定中的应用研究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在化学品鉴定中的应用研究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技术是一项新兴的光谱分析技术,它可以通过表面增强效应,使弱信号变得可见,提高光谱信号强度,并且对于微量样品也可以得到较好的检测结果。

近年来,随着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它在化学品鉴定方面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技术最早是由Fleischmann等人在1974年提出的,它是一种结合了拉曼光谱和纳米材料表面增强效应的分析技术,其基本原理是通过在纳米材料表面产生电磁场增强效应,使样品的拉曼信号得到增强,从而提高信噪比、提高光谱灵敏度和分辨率,实现对分析物的快速、准确鉴定。

目前,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化学品的鉴定和检测中,例如,食品、药品、化妆品、有机物、无机物等样品的分析。

这一技术的主要应用领域是环境检测、食品安全、药物开发和制造等领域,其中环境检测领域的应用最为广泛,因为环境中的化学品种类繁多,含量较低,往往需要对大量的样品进行检测。

此外,在爆炸物、毒品等领域也有广泛的应用。

举例来说,在环境检测领域中,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技术被用于水体中常见有毒化学品的检测。

例如,有机氯农药是一种常见的水体污染源,它会对水中的生物产生毒性影响,因此需要对其进行准确的检测。

使用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技术可以检测出极小量的有机氯农药残留,并且可以准确地鉴定出其种类和含量。

同时,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技术还可以应用于食品安全领域。

食品中可能存在着各种化学物质,如杀虫剂、重金属、添加剂等,它们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的威胁。

通过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技术,可以快速、准确地检测出食品中的化学物质,并且可以鉴定其种类和含量。

此外,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技术还可以用来检测药物的制造过程中是否存在着某些有害物质。

药品制造过程中需要使用各种化学试剂,如果试剂中含有有毒物质,则会对药品的质量和安全性产生影响。

通过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技术,可以快速、准确地检测出制药过程中的化学物质,并且可以对试剂进行有效的质量控制,保证药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表面增强拉曼的原理及应用

表面增强拉曼的原理及应用

表面增强拉曼的原理及应用1. 概述表面增强拉曼(Surface-enhanced Raman scattering,SERS)是一种非常强大的光谱技术,可用于检测微量物质的存在和分析。

它通过在表面上形成非常小的金属结构,增强了物质的拉曼散射信号,使其变得更容易检测和分析。

本文将介绍表面增强拉曼的原理以及其在多个领域的应用。

2. 原理表面增强拉曼的原理是基于拉曼散射现象以及金属表面等效电荷振荡的效应。

拉曼散射是当光与物质相互作用时,光子会与物质中的分子发生能量交换,导致光的频率和强度的微小改变。

而金属表面的等效电荷振荡则可以产生电场增强效应,使得物质的拉曼散射信号被大幅增强。

3. 实现方式为了实现表面增强拉曼效应,需要在金属表面上形成一些特殊的结构,如纳米颗粒、纳米棒、纳米壳等。

这些结构可以通过多种方法制备,如溶液合成、电化学沉积、光刻和电子束曝光等。

制备出的结构具有高度的吸收和散射能力,可以增强物质的拉曼散射信号。

4. 应用领域表面增强拉曼技术在多个领域有广泛的应用,以下是一些典型的应用领域:4.1 化学分析表面增强拉曼技术在化学分析中有着重要的应用。

由于其高灵敏度和选择性,可以用于检测和分析微量的有机物、无机物和生物分子。

例如,可以用于食品安全领域的农药残留检测、水质监测和环境污染分析等。

4.2 生物医学表面增强拉曼技术在生物医学领域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可以用于细胞分析、蛋白质标记和药物控释等研究。

此外,还可以通过表面增强拉曼技术进行肿瘤诊断和药物疗效监测。

4.3 环境监测表面增强拉曼技术可用于环境监测和污染物分析。

可以通过监测空气中的微量有害气体、土壤中的重金属离子等,实现对环境污染的快速检测和评估。

4.4 材料科学表面增强拉曼技术在材料科学领域也有广泛的应用。

可以用于研究材料的表面结构和性质,例如薄膜、纳米颗粒和涂层材料等。

可以通过分析拉曼光谱,了解材料的成分、晶格缺陷和界面特性。

5. 未来发展趋势表面增强拉曼技术在过去几十年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但仍然存在一些挑战和改进空间。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技术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探索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技术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探索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技术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探索食品安全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对食品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需要更加精确、快速、可靠的食品安全检测技术来保障消费者的权益。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光谱分析技术,在食品安全检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发展。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技术。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urface-Enhanced Raman Spectroscopy,SERS)是传统拉曼光谱技术的改进版,通过在质体表面引入特殊的纳米结构,可以显著增强激发光谱的强度,提高其灵敏度和检测能力。

SERS技术具有高灵敏度、快速分析、无需标记、可定量分析等优点,适用于多种材料和环境下的表面分析。

在食品安全检测中,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技术具有以下几方面的应用探索:1. 食品成分分析:食品成分是判断食品是否符合标准的重要依据。

利用SERS技术可以对食品中的蛋白质、糖类、脂肪等成分进行快速分析和定量检测。

研究人员利用金纳米颗粒制备的SERS基底,成功实现了对食品中多种成分的定量测定,如葡萄糖、胆固醇、氨基酸等。

这为食品质量的评价和食品安全的监测提供了有力的方法支持。

2. 食品真实性检测:食品真实性是指食品是否符合其标称的成分和特性。

食品行业中的假冒伪劣问题严重影响了消费者的权益。

通过SERS技术,可以对食品中的添加剂、农药残留和防腐剂等进行快速检测,从而判断食品的真实性。

研究人员利用SERS技术成功鉴别了蜂蜜中的添加剂和花生油中的其他油脂成分,为食品真实性的检测提供了科学依据。

3. 食品质量评价:食品质量评价是通过对食品中各种成分和特性的定量分析,判断食品质量是否符合标准。

利用SERS技术可以实现对食品中微量物质的快速、定量检测。

比如,研究人员利用纳米结构修饰的SERS技术成功检测了奶粉中的微量重金属元素,为食品质量的评价提供了有效手段。

4. 食品安全监测:食品安全监测是指对食品中潜在的有害物质或微生物进行检测,判断食品是否符合健康和安全的标准。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技术在食品安全现场快速检测中的应用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技术在食品安全现场快速检测中的应用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技术在食品安全现场快速检测中的应用欧普图斯(苏州)光学纳米科技有限公司(OptoTrace®,光纳科技®)摘要:本文综述了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技术在食品安全检测领域中的应用,具体介绍了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技术用于快速检测三聚氰胺、苏丹红Ⅰ号、孔雀石绿等违禁添加剂。

利用光纳科技开发的RamTracer®系列便携式激光拉曼光谱仪和拥有专利技术的表面增强试剂以及芯片(NanoDog®),通过简单的样品前处理手段,即可实现对食品中非法添加剂和过量添加剂进行现场实时检测。

其中,三聚氰胺标准品系统检测时间小于1分钟,方法检测限为2mg/L;苏丹红Ⅰ号标准品系统检测时间约为1分钟,方法检测限为10μg/L;孔雀石绿标准品系统检测时间约为2分钟,方法检测限为1μg /L。

因而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技术提供了食品安全领域现场快速检测的应用前景。

概述:拉曼光谱(Raman Spectroscopy) 分析技术是以拉曼效应为基础建立起来的分子结构表征技术,其谱线位置(位移值)、谱线数目、和谱带强度等直接反映了基于化学分子键的延伸和弯曲的振动模式信息,进而可以了解分子的构成及构象信息。

20世纪60年代随着激光的问世并引入到拉曼光谱仪作为光源之后, 拉曼光谱技术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出现了很多新的拉曼光谱技术,从而应用到许多领域。

光纳科技研发的RamTracer®系列便携式激光拉曼光谱仪体积远小于普通大型激光拉曼光谱仪,便于携带,适应现场检测需求,内置高容量可充电锂电池,可在现场持续工作约5小时以上;光源采用785nm稳频激光,功率可在0-300mW范围内连续调节,能够根据不同检测对象的性质进行实时调整;该系列激光拉曼光谱仪的光谱范围可达100cm-1-3300cm-1,可检测绝大多数常见物质,而6cm-1的高分辨率可解析复杂结构的分子信息,即便是检测含有多成份的混合物,也能得到清晰易辨识的拉曼谱图。

拉曼光谱技术在食品质量安全检测中的应用

拉曼光谱技术在食品质量安全检测中的应用

拉曼光谱技术在食品质量安全检测中的应用作者:黄旻捷刘文冰任桂友杨婷来源:《现代食品·上》2019年第08期摘要:近几年,食品安全问题愈加引起人们的关注,在食品安全检测过程中,拉曼光谱技术具有操作简单、方便等特点,被各企业广泛应用。

基于此,本文提出了将拉曼光谱技术应用在食品质量安全检测中的成分检测、农药残留检测、技术创新方面,以加强拉曼光谱技术在食品质量安全检测中的应用,提高食品安全。

关键词:拉曼光谱技术;食品质量安全检测;荧光背景Abstract:In recent years, food safety issues have aroused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in the process of food safety testing, Raman spectroscopy technology has a simple operation, such as the important role, is widely used by various enterprises. Based on this, this paper put forward three kinds of application of Raman spectrum technology in food quality and safety inspection:composition detection, detection of pesticide residues and innovative technology, so as to strengthen the application of Raman spectrum technology to improve food safety.Key words:Raman spectroscopy; Food quality and safety inspection; Fluorescent background中图分类号:TS207.3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所食用的食物愈加丰富,其成分、品种具有较大的差异性,现如今,人们越来越重视食品的安全性,在食品安全检测过程中,拉曼光谱技术能够检测出食物中的杀虫剂、含油量等,但仍需要技术人员深入研究,提高拉曼光谱技术在食品检测中的有效性。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技术在食品安全快速检测中的应用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技术在食品安全快速检测中的应用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技术在食品安全快速检测中的应用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技术(Surface-Enhanced Raman Spectroscopy,SERS)在食品安全快速检测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SERS结合了拉曼光谱技术和表面增强效应,可以在非常低的浓度下检测物质,具有高灵敏度、快速、非破坏性等特点,可以快速准确地鉴定和检测食品中的有害物质,保障食品安全。

以下是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技术在食品安全快速检测中的应用方面的一些例子:
1.检测食品添加剂:SERS可以有效检测食品中的添加剂,如防腐剂、色素、甜味剂等。

通过建立针对特定添加剂的SERS数据库,可以快速准确地识别和定量分析食品中的添加剂,确保食品的安全和合规性。

2.鉴别农药残留:SERS可以用于检测食品中农药残留量。

通过对农药分子与金属纳米颗粒进行结合,可以增强拉曼信号,使得农药的检测灵敏度提高。

这有助于及时发现和控制农药残留超标的食品,保障人们的健康和食品安全。

3.检测食品中的有害微生物:SERS可以帮助快速鉴定食品中的有害微生物,例如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

通过对微生物表面成分的分析,可以快速确定食品中是否存在致病微生物,从而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减少食品安全风险。

4.食品质量评估:SERS可以用于食品质量评估,如检测
食品中的脂肪、蛋白质、糖分等成分含量。

通过建立相应的SERS标准曲线,可以快速定量分析食品中各种成分的含量,从而评估食品的质量和营养价值。

总的来说,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技术在食品安全快速检测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它可以提高食品安全监管的效率和准确性,帮助减少食品中的有害物质,保障公众的健康和食品安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技术在食品安全现场快速检测中的应用
欧普图斯(苏州)光学纳米科技有限公司(OptoTrace®,光纳科技®)
摘要:
本文综述了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技术在食品安全检测领域中的应用,具体介绍了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技术用于快速检测三聚氰胺、苏丹红Ⅰ号、孔雀石绿等违禁添加剂。

利用光纳科技开发的RamTracer®系列便携式激光拉曼光谱仪和拥有专利技术的表面增强试剂以及芯片(NanoDog®),通过简单的样品前处理手段,即可实现对食品中非法添加剂和过量添加剂进行现场实时检测。

其中,三聚氰胺标准品系统检测时间小于1分钟,方法检测限为2mg/L;苏丹红Ⅰ号标准品系统检测时间约为1分钟,方法检测限为10μg/L;孔雀石绿标准品系统检测时间约为2分钟,方法检测限为1μg /L。

因而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技术提供了食品安全领域现场快速检测的应用前景。

概述:
拉曼光谱(Raman Spectroscopy) 分析技术是以拉曼效应为基础建立起来的分子结构表征技术,其谱线位置(位移值)、谱线数目、和谱带强度等直接反映了基于化学分子键的延伸和弯曲的振动模式信息,进而可以了解分子的构成及构象信息。

20世纪60年代随着激光的问世并引入到拉曼光谱仪作为光源之后, 拉曼光谱技术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出现了很多新的拉曼光谱技术,从而应用到许多领域。

光纳科技研发的RamTracer®系列便携式激光拉曼光谱仪体积远小于普通大型激光拉曼光谱仪,便于携带,适应现场检测需求,内置高容量可充电锂电池,可在现场持续工作约5小时以上;光源采用785nm稳频激光,功率可在0-300mW范围内连续调节,能够根据不同检测对象的性质进行实时调整;该系列激光拉曼光谱仪的光谱范围可达100cm-1-3300cm-1,可检测绝大多数常见物质,而6cm-1的高分辨率可解析复杂结构的分子信息,即便是检测含有多成份的混合物,也能得到清晰易辨识的拉曼谱图。

RamTracer®-200-WF/P型便携式激光拉曼光谱仪
在开发高性能便携式激光拉曼光谱仪的基础上,光纳科技还领先性地将研发力量投入到了推广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ERS)检测技术和应用上,以应对在微量检测领域,尤其是食品安全领域低浓度违禁添加剂的检测需求,用来弥补普通拉曼方法无法快速检测微量样本的问题。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技术是利用微量分子吸附于Cu、Ag、Au等纳米金属颗粒或具有纳米级粗糙度的电极表面,使其拉曼光谱信号增强104~109倍,从而获得较好的信号响应,因而该技术也常被称作纳米增强拉曼光谱;SERS技术是一种新的微量测试技术,可以在分子水平上研究材料分子的结构信息,如银纳米粒子,银胶体粒子上的联喹啉等。

光纳科技应用专利技术自主研发的NanoDog®表面增强拉曼纳米试剂和芯片,通过优化纳米特性尺度进一步使检测灵敏度的级别提高到ppb水平,使微量以至于痕量物质检测成为可能。

1拉曼光谱方法在食品安全领域的应用
1.1三聚氰胺
三聚氰胺(Melamine)是一种重要的氮杂环有机化工原料,是重要的尿素后加工产品。

作为“三鹿事件”的元凶,三聚氰胺这个化工产品频繁出现在公众的视野里。

由于三聚氰胺具有较强的黏性,吃到人体
中,容易在体内吸附形成结石的草酸、鞣酸及钙等物质,并沉积在泌尿系统中。

长期服用过量的含三聚氰胺的食品就易形成结石,甚至导致膀胱癌。

2008年10月15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发布了《原料乳中三聚氰胺快速检测液相色谱法》(GB/T22400-2008) 国家标准,规定了三聚氰胺的快速检测方法的检测定量限。

但上述国家标准中的检测方法成本高、送检周期长,难以满足如今高通量,大范围的三聚氰胺检测需求;而用于三聚氰胺检测的ELISA试剂盒,尽管该方法的检测成本相对液相色谱便宜,但该方法很容易产生假阳性,检测时间长,检测结果的判定受人为因素影响且不够稳定,而且检测结果无法以数字化形式永久保留。

光纳科技针对社会需求,研发了一整套完备的表面增强拉曼检测方法,可快速检测液态奶中是否含有三聚氰胺,且重现性良好,检测结果不受人为因素影响且可以数字化形式永久记录下来。

样品前处理简单,全程检测时间最长仅为5分钟,实样检测限为2mg/L,且检测成本不到ELISA三分之一,设备操作相对简捷,十分适合奶站及企业生产现场的快速检测。

2008年10月10日我们分别与合作单位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和北京工业大学参加了由科技部、质检总局、卫生部和农业部组织的生鲜奶中三聚氰胺快速方法统一测试(有关情况可参考《中国科学新闻》,“三聚氰胺检测玄机重重” ,10月31日,等文章):
检测技术要求:1、检测限小于或等于2mg/Kg(L)
2、样品检测时间小于30分钟(包括前处理)
光纳科技盲测结果:
1、检测限1mg/Kg(L)
2、9个盲样检测时间1.5小时,样品平均检测时间10分钟(包括前处理)
3、检测结果100%正确。

我们的盲测结果拉曼图谱如下:
如上图所示,将不同浓度三聚氰胺插标牛奶测得的谱图进行比较,712cm-1附近的峰为三聚氰胺的特征峰,从图上可以看出空白牛奶在712cm-1附近基本观测不到拉曼峰,随着浓度逐渐升高,特征峰的强度也逐渐升高,并呈现一定的线性关系。

应用便携拉曼系统对牛奶中的三聚氰胺进行检测,只需取少量牛奶样品进行处理后,即可进行检测,一般来说从样品处理到得出检测结果,前后全程约为3分钟;而对于三聚氰胺在鲜牛奶中的快速筛查检测全程可短于2分钟。

该方法检测限为2mg/L(低于国家标准限量的2.5mg/L),检测全程简便快速,并可进行现场检测。

因而拉曼方法符合对大批量牛奶样品中三聚氰胺含量进行现场快速筛查评估的要求,有望解决现时牛奶中三聚氰胺检测通量严重不足的实际问题以及现场检测的需求。

1.2苏丹红
苏丹红属于偶氮类化学合成染料,主要是用于石油、机油和其他的一些工业溶剂中,目的是使其增色,也用于鞋、地板等的增光。

由于其化学结构的性质决定了它具有致癌性,对人体的肝肾器官具有明显的毒性作用,1995年欧盟(EU)等国家已禁止其作为色素在食品中进行添加,对此我国也明文禁止。

但由于苏丹红用后不容易褪色,这样可以弥补辣椒放置久后变色的现象,保持辣椒鲜亮的色泽,因此一些企业将玉米等植物粉末用苏丹红染色后,混在辣椒粉中,以降低成本牟取利益。

当前苏丹红的检测国家标准(GB/T 19681-2005)采用的是高效液相色谱法,其检测步骤主要是通过层析浓缩等步骤分离出苏丹红并通过液相色谱仪进行检测,这种方法同样存在着检测周期长,样品处理繁琐等不足。

光纳科技针对辣椒粉中掺入的苏丹红Ⅰ号,研发了一套相对简单的前处理手段,通过有机萃取和转化,有效地去除萃取液中其他成分对于苏丹红Ⅰ号拉曼信号的干扰,并开发了专用的表面增强试剂;现阶段,利用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法,使用RamTracer®-200-WF/P激光拉曼光谱仪,苏丹红Ⅰ号的标样检测限达到了10μg/L,系统检测时间约为1分钟;检测辣椒粉中的苏丹红Ⅰ号,实际样品检测全过程不超过25分钟,检测限为10mg/L。

苏丹红Ⅰ号在辣椒粉中的检测结果
1.3孔雀石绿
孔雀石绿为金属光泽的结晶体,极易溶于水,水溶液呈蓝绿色。

它可用作杀菌、驱虫剂,是药用染料中抗菌效力较强的一类,属于三苯甲烷类染料,一般用于防治鱼类水霉病、烂鳃病以及寄生虫病等。

孔雀石绿具有潜在的致癌性,美国、日本以及英国等许多国家已禁止用于水产养殖业。

由于孔雀石绿在水产养殖中抗菌效果较好,价格低廉,使得不少业户还在小范围使用,因此对于孔雀石绿的监控就显得格外重要。

近几年我国因药物残留出口的动物源性食品屡遭禁运,欧盟派到中国的专家组,曾多次强烈要求中国政府对孔雀石绿残留进行监控。

而我国目前还没有稳定可靠的检测孔雀石绿残留的快测方法,因此开发该药在水产动物残留检测方法非常必要。

当前我国关于检测孔雀石绿的国家标准(GB/T 19857-2005)采用的是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以及高效液相色谱法,该方法检测限低(0.5-2μg/L),适用于不同的检测样本,但耗时长,无法在现场检测,检测成本高,且要求实验员有较高的专业水平。

光纳科技针对养殖水体中的孔雀石绿的检测开发了一套适合表面增强拉曼检测的样品处理过程,并专门研制了特异性检测孔雀石绿的增强试剂,该系统对于孔雀石绿的标样检测灵敏度达到了1μg/L,系统检测时间约为2分钟;实际样品检测全过程不超过30分钟,当样品中可能含有较高浓度(大于100μg/L)时,无需前处理且用约1分钟即可检测到孔雀石绿的存在,本方法对实验员的专业技术要求不高,非常适合于现场快速检测。

孔雀石绿的检测结果
2展望
表面增强拉曼检测非常适用于食品安全中对微痕量非法添加物的现场、快速检测。

它是快速的,准确的和灵敏的,且具有重现性良好,样品前处理简单,检测时间短,检测成本低,系统小型便携,设备操作相对简便等优点。

目前,该技术已成为分析化学、生物学、药学和生命科学等领域的重要研究手段,正在表现出在食品安全领域的现场快速检测微量化学物的优越能力。

预计不久的将来,这一检测
技术必将在更多领域中得到应用。

光纳科技将自主研发的RamTracer®系列高性能激光拉曼光谱仪和增强试剂及纳米芯片相结合,为食品安全领域急迫的现场快速检测需求提供了领先的解决方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