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蝴蝶的分类

合集下载

蝴蝶科普知识资料大全

蝴蝶科普知识资料大全

蝴蝶科普知识资料大全
蝴蝶是脊椎动物门昆虫纲鳞翅目中的一种。

它们是美丽迷人的生物,因其美丽的色彩和华丽的翅膀而备受人们喜爱。

蝴蝶在生物学、自然界和文化中都具有重要意义。

分类学
蝴蝶属于鳞翅目,是昆虫类中最大的一类,分为三个分支:鳞翅亚目、异翅亚目和包蛾亚目。

目前已经发现了超过18,000种蝴蝶。

生物特征
蝴蝶体形像飞鸟,身体分头、胸、腹三部分,腹部末端有一个钩形器。

蝴蝶前翅有一个膜翅和四个鳞翅。

后翅只有一个膜翅。

蝴蝶可以感知光线、温度、声音和气味等信息。

它们的触角上有许多感受器,可以帮助它们识别周围环境。

生活习性
蝴蝶是一种昼行性动物,喜欢在白天活动。

它们靠花蜜和水生活,也会吸取果汁和树液。

蝴蝶的翅膀颜色和纹路是吸引异性的关键。

它们通过舞蹈和化学物质来进行交流。

蝴蝶的幼虫感觉敏锐,可以识别食物、预防敌害和调节生长。

它们通过蛹壳来保护自己。

生态学
蝴蝶对人们的生活具有重要影响。

它们是花卉的主要传粉者之一,还有助于维持生态平衡。

同时,它们的生态系统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

文化意义
蝴蝶在文化中一直都是一种强烈的象征。

在美国和欧洲,蝴蝶代表自由和幸福。

在亚洲文化中,蝴蝶代表着爱情和美好的未来。

总之,蝴蝶是一个迷人的物种,它们的生物特征和生态系统都值得我们探究。

通过对蝴蝶的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自然界的多样性。

关于蝴蝶的资料

关于蝴蝶的资料

关于蝴蝶的资料关于蝴蝶的资料一、蝴蝶的分类和特点蝴蝶是昆虫中的一种,它们属于鳞翅目,分布于世界各地,约有15,000种。

蝴蝶的翅膀由丝状鳞片组成,因此它们得名为鳞翅目。

蝴蝶身体极其细长,触角长且弯曲,下颚呈管状,可以吸食花蜜或其它液体食物。

二、蝴蝶的生命周期和习性蝴蝶的生命周期有四个阶段:卵、幼虫、蛹和成虫。

蝴蝶幼虫为毛虫,可以吃许多不同的植物,每个种类的蝴蝶都有它们独特的食草习性。

在幼虫期间,蝴蝶会不断地蜕皮长大,并在最后一次蜕皮之前变成蛹。

当蛹成熟后,成虫会从蛹中孵化出来,打破蛹,展开翅膀,迎接它的新生命。

三、蝴蝶与人类的关系蝴蝶和人类之间有着长久而复杂的关系。

在许多文化中,蝴蝶都象征着生命的重生和青春的美好。

而在科学上,蝴蝶也是被广泛研究的对象,因为它们对生态系统的稳定和环境的改变非常敏感。

此外,蝴蝶也是人们生活中的常见景象。

在森林中漫步、花草丛中漫游、公园游玩、田间农地劳作等处,蝴蝶随处可见,为我们带来了无尽的快乐和惊喜。

四、世界著名的蝴蝶世界上有许多著名的蝴蝶,其中最著名的几种有:王蝶、赤带凤蝶、亚历山大蓝闪蝶、紫斑蝶等。

这些蝴蝶在生态和保护方面都有着重要的意义,成为了许多国家重点保护的物种。

总之,蝴蝶是一个美丽而神奇的生命体,它们在自然界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保护蝴蝶,就是保护我们珍爱的这个星球,保护与我们息息相关的自然环境。

希望大家从现在开始,多关注、多了解生活中的蝴蝶,为它们积极呼吁、宣传、支持保护工作,为创造美好的未来,尽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

蝴蝶的分类

蝴蝶的分类

蝴蝶的分类
一、蝴蝶的分类
蝴蝶是昆虫之一,它们分布广泛而且种类繁多,约有一万种,大部分分布在热带地区,大量地出现在南美,亚洲,非洲,澳大利亚和印度次大陆。

在蝴蝶的分类上,它们可以分为四大科:蛺蝶科(Papilionidae)、裳蛾科(Nymphalidae)、蛾科(Hesperiidae)和耳蝶科(Pieridae)。

1、蛺蝶科(Papilionidae)
蛺蝶科有一千多种,它们拥有明亮艳丽的色彩,有着巨大的翅膀,雄蝴蝶有着最壮观的外表,而雌性蝴蝶则比雄性蝴蝶体型小一些。

蛺蝶科比较活跃,它们可以快速飞行,活泼,是大多数蝴蝶科的代表种。

例如:斑蝶、黑蝶、猪绒蝶、斑翅蝶和瑞士蝴蝶等等。

2、裳蛾科(Nymphalidae)
裳蛾科是最具特色的蝴蝶之一,它们的色彩与蛺蝶科不一样,飞行较慢,雌性蝴蝶翅膀较大。

裳蛾科它们的外形变化很大,有的像小蚂蝗,有的像驼蝶,一般飞在花间,偶尔也可以向太阳光下飞行。

例如:驼蝶、天蝶、紫蛱蝶、灰斑蝶等等。

3、蛾科(Hesperiidae)
蛾科是蝴蝶中少量的种类,它们是一种以草为检材的蝴蝶,它们的形态和蛺蝶科很相似,但翅膀比较小,雌性蝴蝶头部的特征也比较小,走路比飞行让它们更有特色,有的种类的蛾科蝴蝶可以跳跃。

例如:小黄蝶、小紫蝶、小黑蝶、细蝶等等。

4、耳蝶科(Pieridae)
耳蝶科的蝴蝶以花蜜为食,它们比较慢活跃,翅膀的颜色以白色为主,有的像小蝴蝶,有的像小白蝴蝶,呈现出不同程度的白色,耳蝶科的蝴蝶以饮食花蜜为特征,是一种不太活跃的蝴蝶。

例如:小白蝴蝶、绢纹蝴蝶、棉花蝴蝶和绣眼蝴蝶等等。

中国的蝴蝶分类与鉴定

中国的蝴蝶分类与鉴定

中国的蝴蝶分类与鉴定【最新版】目录一、引言二、中国蝴蝶的分类与鉴定方法1.亚科、族、属的分类特征2.翅脉和雄性外生殖器的研究三、中国蝴蝶的代表属性1.绢眼蝶属2.妹粉蝶属3.玳眼蝶属4.艳眼蝶属四、结论正文一、引言蝴蝶是一种美丽的昆虫,其丰富的种类和绚丽的色彩吸引了许多科学家和爱好者的关注。

中国的蝴蝶资源十分丰富,目前已知的种类超过 1300 种。

对这些蝴蝶进行分类和鉴定是一项重要的研究工作,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和保护蝴蝶资源。

本文将介绍中国蝴蝶的分类与鉴定方法,并以绢眼蝶属、妹粉蝶属、玳眼蝶属和艳眼蝶属为例,详细描述它们的分类特征。

二、中国蝴蝶的分类与鉴定方法1.亚科、族、属的分类特征中国蝴蝶的分类系统主要依据亚科、族和属的特征进行分类。

亚科是蝴蝶分类的基本单位,族是亚科下的一个分支,属则是族下的更小的分类单位。

中国蝴蝶的亚科分为锤角亚科、蛱蝶亚科、凤蝶亚科、粉蝶亚科、眼蝶亚科等,各亚科有其独特的特征。

例如,锤角亚科的蝴蝶前翅呈锤形,蛱蝶亚科的蝴蝶后翅有尾状突起。

在属的鉴定中,主要依据翅脉和雄性外生殖器的特征。

翅脉是翅膀上的黑色线条,它们的形状、数量和位置是鉴定蝴蝶种类的重要依据。

雄性外生殖器则是鉴定蝴蝶种类的另一个重要器官,其形状和结构因种类而异。

2.翅脉和雄性外生殖器的研究在鉴定蝴蝶种类时,翅脉和雄性外生殖器的研究至关重要。

中国蝴蝶的翅脉图已有 368 幅,其中包括 300 多幅翅脉和 88 属的雄性外生殖器解剖图。

这些图谱为鉴定蝴蝶种类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三、中国蝴蝶的代表属性1.绢眼蝶属绢眼蝶属是中国蝴蝶中的一个代表性属,其特点是翅长卵形,外缘圆形,脉纹黑色。

前翅脉纹基部不加粗,除 r1 脉发自中室外,r2 脉、r3 脉与 r4 脉均从 r5 脉梳状分出,中室内有叉状纹。

中室阔而长,长度超过前翅长度的 1/2。

2.妹粉蝶属妹粉蝶属为高山种类,小型种类。

其特点是须及胸部多粗毛,前、后翅卵形,半透明,脉纹黑色。

蝴蝶的分类知识

蝴蝶的分类知识
主要分布在热带、亚热带,全世界已记载的约80种, 中国已知15种。
六、眼蝶科 SATYRIDAE
小型或中型的蝴蝶,颜色暗而不鲜艳,多为灰褐, 黄褐或黑褐色,少数红色或白色。翅上通常有较醒目的外 横列眼状斑或圆纹。
头小;复眼光滑或有毛;下唇须长,通常向上,末节 向下,侧扁而有密毛;触角多变化,端部明显呈短锤状, 有的不太显著。前足退化,毛刷状,缩在胸部下不能行走; 雄蝶跗节只1节,被有鳞毛;雌蝶1节以上,但决不超过5 节;无爪。中后足正常,胫节有成对的端距,跗节5节, 有强刺,有爪及中垫与长垫。
翅大而阔;前翅前缘弧形弯曲;中室短阔,闭式,下 角突出;R脉4或5条,R2脉常从R5脉分出。后翅外缘平 滑或波状;中室开式;臀区大,凹陷,可容纳腹部,A脉2 条,无尾突;反面常有眼斑。雄蝶后翅臀褶上有发香鳞。
生活在密林、竹丛中,或早晚活 动;飞翔呈波浪式,忽上忽下,较易 捕捉,可通过熟果实诱得。
寄主植物为单子叶植物,如棕科。
不少种类呈性二型,也有季节型。成虫需补充营养, 喜吸食花蜜,或在潮湿地区浅水滩边吸水。多数种类 以蛹越冬,少数种类以成虫越冬。有些种类喜群栖。
寄生植物主要为十字花科、豆科、白花菜科、蔷薇 科植物,有的为蔬菜或果树的重要害虫。 全世界都有分布,全世界已记载1241 种,中国已知129种 。
四、斑蝶科 DANAIDAE
本科种类均产于高山上,耐寒力强,有的在 雪线上面贴地面飞翔,行动缓慢,容易捕捉,少 数种类分布在低海拔的山顶。
寄主植物主要为景天科及紫堇、延胡索等。
主要分布在古北区及东洋区。全世界已记载 的52种,中国已记载35种。
三、粉蝶科 PIERIDAE
中等大小的蝴蝶,色彩较素淡,多为白 色或黄色,有黑色斑,少数有红色或橙色,前翅顶 角常黑色。

蝴蝶的分类

蝴蝶的分类

蝴蝶的分类根据蝴蝶的特征和进化的程度,全世界的蝴蝶可分为4总科、17科、分列如下:★弄蝶总科Hesperoidea☆弄蝶科Hesperiidae☆缰弄蝶科Euschemonidae☆大弄蝶科Megathymidae★凤蝶总科Papilionoidea☆凤蝶科Papilionidae☆绢蝶科Parnassiidae☆粉蝶科Pieridae★蛱蝶总科Nymphaloidea☆灰蝶科Lycaenidae☆蚬蝶科Riodinidae★灰蝶总科Lycaenidea☆喙蝶科Libytheidae☆眼蝶科Satyrldae☆环蝶科Amathusiidae☆斑蝶科Danaidae☆闪蝶科Morphidae☆蛱蝶科Nymphalidae☆袖蝶科Heliconiidae☆珍蝶科Acraeidae☆绡蝶科Ithomiidae上述分类中、大弄蝶、绡蝶、闪蝶、袖蝶、缰弄蝶五科中国均无分布。

凤蝶科和闪蝶科是最有美学价值和经济价值的蝴蝶,其次为蛱蝶科、粉蝶科、绢蝶科、斑蝶科、环蝶科等。

按照生态环境来划分,还可将蝴蝶分为以下类型:森林蝶类、沼泽蝶类、森林草原蝶类、农业植物蝶类。

中国的蝴蝶中国蝴蝶种类丰富,尤其是在亚热带地区。

常见的科有:凤蝶科:大型蝶类,色彩艳丽,后翅一般有尾带,更增娉妍。

多产于热带、亚热带地区,食芸香科、繖形科植物。

有时成害,如黄凤蝶、玉带凤蝶等。

粉蝶科:中等体型,一般为白、黄、橙等色。

白粉蝶和Pieris napi均为害十字花科蔬菜,树粉蝶为害果树。

蛱蝶科:已知5000种以上,是蝶类中为数最多的一科。

前足退化,无爪,翅叠于背上。

易于识别。

稻眼蝶幼虫为害稻和竹,前翅有2眼纹,如日月,故又名日月蝶。

灰蝶科:小型蝶类。

翅色有蓝、绿、青铜等色,带金属光泽。

幼虫大都植食性,少数能捕食蚧或蚜。

绢蝶科:本科昆虫翅薄半透明,无尾,一般白色或带有花纹,极为娟丽,为山栖性,多在寒冷地区。

环蝶科:大型或中型的种类,翅展最小在50毫米以上最大达到200毫米触角短细,端部膨大不显著。

蝴蝶品种及名称大全

蝴蝶品种及名称大全

蝴蝶品种及名称大全蝴蝶,是昆虫界中一类美丽而神奇的昆虫,它们的翅膀上绘制着各种各样的图案,犹如大自然的画家。

蝴蝶的种类繁多,每一种都有着独特的外表和习性。

下面,我们就来一起了解一下蝴蝶的品种及名称大全。

1. 蝴蝶的分类。

蝴蝶的分类非常复杂,它们属于昆虫纲鳞翅目,目前已知的蝴蝶种类超过了一万种。

根据其外表和习性的不同,可以将蝴蝶分为几大类,包括,粉蝶科、灰蝶科、蛱蝶科、凤蝶科、弄蝶科等等。

每一类蝴蝶都有着独特的特点,下面我们将逐一介绍各类蝴蝶的品种及名称。

2. 粉蝶科。

粉蝶科是蝴蝶中的一大类,它们的翅膀上通常覆盖着一层细小的鳞粉,给人一种柔和的感觉。

在粉蝶科中,有着许多种类,如,云粉蝶、青粉蝶、紫粉蝶、黄粉蝶等等。

每一种粉蝶都有着独特的颜色和纹路,让人目不暇接,美不胜收。

3. 灰蝶科。

灰蝶科的蝴蝶,身体通常较小,翅膀上的颜色以灰色为主,故得名“灰蝶”。

在灰蝶科中,有着许多种类,如,青灰蝶、黄灰蝶、红灰蝶、紫灰蝶等等。

它们的翅膀上常常绘制着精致的纹路,给人一种文雅的感觉。

4. 蛱蝶科。

蛱蝶科的蝴蝶,通常具有较大的翅膀,飞行时非常华丽。

在蛱蝶科中,有着许多种类,如,大白蛱蝶、小黄蛱蝶、紫红蛱蝶、绿蓝蛱蝶等等。

它们的翅膀上常常绘制着醒目的颜色,给人一种活泼的感觉。

5. 凤蝶科。

凤蝶科的蝴蝶,通常具有较大且美丽的翅膀,犹如凤凰展翅一般。

在凤蝶科中,有着许多种类,如,大紫凤蝶、红黄凤蝶、蓝绿凤蝶、金银凤蝶等等。

它们的翅膀上常常绘制着华丽的图案,给人一种高贵的感觉。

6. 弄蝶科。

弄蝶科的蝴蝶,通常具有较长的触角和独特的飞行习性。

在弄蝶科中,有着许多种类,如,黄翅弄蝶、白眉弄蝶、红腹弄蝶、蓝尾弄蝶等等。

它们的翅膀上常常绘制着夺目的色彩,给人一种灵动的感觉。

总结。

蝴蝶是大自然的精灵,它们的种类繁多,每一种都有着独特的外表和习性。

通过本文的介绍,相信大家对蝴蝶的品种及名称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让我们一起珍惜大自然赋予我们的这份美好吧!。

蝴蝶的分类

蝴蝶的分类

蝴蝶的分类蝴蝶是昆虫中最为美丽的一类,也是最受人喜爱的昆虫之一。

它们的翅膀上有着丰富多彩的图案和颜色,展翅飞舞的姿态令人赞叹。

根据形态、习性、分布等不同特征,蝴蝶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一、白粉蝶科白粉蝶科是蝴蝶中的一个大科,包括了很多的物种,它们的前翅和后翅上通常有白色的粉末状鳞片,因此得名。

白粉蝶科的种类繁多,分布广泛,有些物种是农业害虫,有些是观赏性蝴蝶,如大白粉蝶、斑粉蝶、网脉粉蝶等。

二、灰蝶科灰蝶科是蝴蝶中的一个大科,它们的前翅和后翅上通常有灰色或棕色的图案和鳞片。

灰蝶科的物种数量非常多,分布广泛,有些物种是观赏性蝴蝶,也有一些是农业害虫。

比较著名的灰蝶科物种有橙斑眼灰蝶、黄粉蝶、黄斑蓝灰蝶等。

三、蛱蝶科蛱蝶科是蝴蝶中的一个大科,它们的前翅和后翅上通常有绚丽多彩的图案和鳞片,展翅时非常美丽。

蛱蝶科的物种数量很多,分布广泛,有些物种是观赏性蝴蝶,有些是农业害虫。

著名的蛱蝶科物种有斑蝶、小白点蛱蝶、古北大蛱蝶等。

四、凤蝶科凤蝶科是蝴蝶中的一个大科,它们的前翅和后翅上有丰富多彩的图案和鳞片,展翅时非常美丽。

凤蝶科的物种数量相对较少,但分布广泛,有些物种是观赏性蝴蝶,有些是农业害虫。

著名的凤蝶科物种有大凤蝶、玉带凤蝶、金斑蝶等。

五、弄蝶科弄蝶科是蝴蝶中的一个大科,它们的前翅和后翅上通常有绚丽多彩的图案和鳞片,展翅时非常美丽。

弄蝶科的物种数量较多,分布广泛,有些物种是观赏性蝴蝶,有些是农业害虫。

著名的弄蝶科物种有大白斑蝶、小环蝴蝶、黄粉蝶等。

蝴蝶是一类非常美丽的昆虫,它们的形态、习性、分布都非常丰富,被广泛地关注和研究。

随着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蝴蝶的数量也在不断减少,我们应该更加重视蝴蝶的保护,让这些美丽的昆虫得以生存和繁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谈谈蝴蝶的分类
寿建新
蝴蝶在飞舞、探吸花蜜的过程中,既帮助植物传授花粉,又以其自身斑斓的色彩图案,点缀了大自然,维护了自然界的生态平衡。

在分类学上,蝴蝶属于昆虫纲、鳞翅目类的昆虫。

鳞翅目包括两个亚目:锤角亚目(蝶亚目)和异角亚目(蛾亚目)。

它们的通俗名称,前者叫蝶类,后者叫蛾类。

全世界鳞翅目昆虫约20万种,蝶类仅占其十分之一。

关于蝴蝶的分类,早在1735年瑞典博物学家林奈(Linne,1707-1778)就进行了研究,他把各种蝴蝶统统归于一属,称“凤蝶属papilio”。

1758年林奈创立了“二名法”的生物学名,即一个物种的学名由两部分组成,前一个词为该生物的属名,后一个词为该生物的种名,二者合在一起才是完整的学名。

例如Papilio machaon是金凤蝶的学名,其中第一个词是属名,第二个词是种名。

有时在学名之后,加上定名人的姓和年号,这是表示最初给该物种命名的人及命名的时间。

至于亚种,则写在种名之后。

学名是通用于全世界的名称,每种生物只有一个有效的学名,各地以自己习惯和语言命名的称为“俗名”,俗名常有多个。

学名遵循优先权原则,如一个生物有两个以上学名时,后者称“同物异名”,是无效的。

生物学名规定用拉丁语书写,第一个词是属名,规定它的第一字母须大写,在文法上必须是名词、单数、主格。

第二个词是种名,小写,在文法上可以是形容词、名词的属格、同位名词或动词的分词。

种名形容词必须和属名的性、数、格相一致。

属的地位改变时,种名要随着变。

名词的属格、同位名词不变。

印刷时字体:属名、种名、亚种、变种和异常型用斜体,命名者、年号、属以上的分类名称用印刷字体。

从而使包括蝴蝶在内的生物命名方法确立起来。

但林奈当时没有设科,其分类方法也不完善。

因此,以后许多学者对蝴蝶进行了更为细致地分类。

不但将近似的种集合为“属”,再将近似的属集合为“科”,由科集合成“目”。

还在科的上面设“总科”,科的下面设“亚科”,亚科下面设“族”,更有在种的下面设“亚种”、“变种”或“型”的。

经过J. C.Fabricius、P. Cramer、E. Donovan、C.Hewitson、W. F. Kirby等六十五位昆虫学家的努力,世界蝴蝶分类系统在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已初步建立起来。

根据文献记录,1875年之前,相继创设的蝶类属名约1105个(包括同物异名在内),其中大多数是在1850年之前创设的,而现今记载的蝶类属名约1855个。

世界蝴蝶分类系统是随着新种不断发现、人们记载的蝴蝶数量不断增多以及研究工作不断深化而逐步完善起来的。

J. C.Fabricius(1794年)时代记载的蝴蝶种类仅为1147种,到了W. F. Kirby(1871年)的目录中记载的蝴蝶总数为7695种,而现在记载的蝴蝶种类已超过17000种。

其间,科(亚科)、属发生分化、归并,新的科(亚科)、属确立,旧的被新的科(亚科)、属所取代,一些亚科或属提升为科,一些种提升为属,一些亚种提升为种。

分歧虽然存在,但总体上深化了对蝴蝶分类系统的认识。

世界蝴蝶分类系统研究最为全面的文献当属德国昆虫学家A. Seitz主编的《世界大鳞翅目》巨著,书中把世界蝴蝶按古北区、印澳区、美洲区和非洲区分卷出版,每册均有蝴蝶原色图版,为进一步研究打下了基础。

20世纪70-90年代,澳大利亚蝴蝶专家B. D’Abrera对世界蝴蝶以澳洲区、非洲区、新热带区、
东洋区、全北区出版共15卷蝴蝶分册,使分类研究更为细致。

2001年他又出版了《世界蝴蝶简明图谱》,为世界蝴蝶的普及宣传做出了突出贡献。

目前蝶类研究已进入种下分类,采用细胞学、分子生物学等手段。

使蝴蝶分类工作更为细致、深入。

中国蝴蝶分类研究起步较晚,新中国成立前的研究工作,多数是外国人做的。

1798年,E.Donvan出版了《中国之昆虫》,这是第一部描述我国蝴蝶的著作。

1892—1894年,英国学者J.H.Leech出版了《中国、日本及朝鲜之蝶》一书,记载中国蝴蝶594种。

我国的蝴蝶研究是从1919年开始的,第一篇文章是辛树帜和薛德焴合写的。

20世纪30年代,王启虞、周尧、吴玉州等对浙江、四川和广东蝴蝶进行了分类记述。

1938年胡经甫发表了《中国昆虫名录》第四卷,记载中国蝴蝶1243种,其根据是A.Seitz的《世界大鳞翅目》。

新中国成立后,蝴蝶分类研究长期冷冷清清,直到1985年中国大陆只发表了李传隆的《蝴蝶》(1958)、《万里扑蝶》(1980)及其六篇报告《中国蝶类小志》(1955---1985),周尧的《太白山蝶类及垂直分布》和《陕西的蝶类》一书。

中国大陆第一本蝴蝶彩色图谱是周尧1978年撰写的《鳞翅目.蝶类》,书中对陕西省180多种蝴蝶进行了描述和分类研究。

90年代以后,随着周尧教授主编和编著的《中国蝶类志》(1994年)、《中国蝴蝶分类与鉴定》(1998年)、《中国蝴蝶原色图鉴》(1999年)三大著作问世之后,中国蝴蝶分类系统业已建立起来。

然而,对世界蝴蝶分类系统的研究,我国仍是空白。

由于长期闭塞,国内的昆虫馆、蝴蝶馆很少有外国蝴蝶标本,因之限制了人们的研究。

1990年7月,寿建新、周尧出版了《世界蝴蝶邮票》一书。

该书通过世界各地发行的邮票上的蝴蝶研究整理,第一次将世界蝴蝶分为17科(南美的大翅蝶科Brassolidae并入环蝶科Amathusiidae),将中国蝴蝶分为12科,阐明了各科的特点,绘制其翅脉图,编制了世界蝴蝶2总科(弄蝶总科Hisperoidea和凤蝶总科Papilionoidea)及17科的检索表 ( 参阅《世界蝴蝶邮票》一书第20页),从而初步构建了全世界蝴蝶的分类系统。

与此同时,逐一鉴定了100多个国家反映在邮票上的有代表性的蝴蝶323种,记述了它们的学名、特征、分类地位和分布,并首次给外国蝴蝶拟订了中文名称,这就为以后的研究创造了条件。

国内外昆虫学家对蝴蝶研究采用不同的分类方法。

如澳大利亚蝴蝶专家 B. D’Abrera把世界蝴蝶分为13科(弄蝶总科除外);英国学者David.Carter1992年将世界蝴蝶分为5科,即:弄蝶科Hisperidae、凤蝶科Papilionidae、粉蝶科Pieridae、蛱蝶科Nymphalidae、灰蝶科Lycaenidae);李传隆教授把世界蝴蝶分为16科。

为了和国际接轨,结合我国习惯,周尧、寿建新总结了国内外多数学者的意见,在《中国蝶类志》(1994年)和《中外蝴蝶邮票》(2000年)(见《中外蝴蝶邮票》23页)一书中,进而将世界蝴蝶分为4总科及l 7科。

这4总科及l 7科的名称及隶属关系是:
凤蝶总科,包括凤蝶科、绢蝶科、粉蝶科。

蛱蝶总科,包括眼蝶科、环蝶科、闪蝶科、斑蝶科、绡蝶科、蛱蝶科、珍蝶科、袖蝶科。

灰蝶总科,包括喙蝶科、蚬蝶科、灰蝶科。

弄蝶总科,包括缰蝶科、大弄蝶科、弄蝶科。

其中以弄蝶总科为最原始,因缰蝶科的后翅有翅缰,为蝶类从蛾类分化的联系;翅脉不分叉,亦为原始特征。

凤蝶总科次之,因其前足发达。

灰蝶总科、蛱蝶总科最为进化,因其前足特化。

在这一分类系统中,大弄蝶科、绡蝶科、闪蝶科、袖蝶科只分布于新热带区,缰蝶科分布于澳洲区,以上5科中国均无分布。

可见,蝴蝶的进化是从有翅缰到无翅缰、二触角基部远离到基部接近、翅脉由简而繁的方向发展的。

与此同时,触角、足、唇须的形态、翅样式、斑纹及外生殖器结构也发生了变化。

因此,鉴别蝴蝶应以分类学为依据,首先鉴别到科,然后鉴别到亚科、属,最后确定到种。

蝴蝶分类工作有四个任务:一是种的鉴定;二是国家和地区志的完成;三是分类系统的建立;四是探索物种进化的原因和道路。

现在许多国家都有自己的蝶类志,这样后人才能补充、订正、深入研究各个领域。

随着蝴蝶新种地发现和描述,分类研究地深入,人们就会根据蝴蝶血缘的亲疏,继而鉴别和研究全世界的蝴蝶。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大量外国蝴蝶标本涌入国内,这为观赏、了解、鉴别外国蝴蝶创造了条件。

现在国内的昆虫馆、蝴蝶馆中的外国蝴蝶许多没有中名,已有的中名也十分混乱,因此迫切需要研究世界蝴蝶的分类系统并做好中文命名工作,以利于昆虫研究、生物教学、科普及国内外学术交流。

这是我国生物科学赶超国际水平的基础工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