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水质监测及评价

合集下载

海洋环境监测与评估技术研究成果展示工作报告

海洋环境监测与评估技术研究成果展示工作报告

海洋环境监测与评估技术研究成果展示工作报告一、引言海洋环境监测与评估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是保护海洋生态系统、确保海洋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基础工作。

本报告旨在展示我们团队在海洋环境监测与评估技术领域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并对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讨论。

二、成果概述1. 海洋环境监测技术我们团队以遥感技术为基础,结合无人机、卫星、船载传感器等多种监测手段,实现了对海洋环境参数如水质、叶绿素浓度、温度、盐度等的高精度监测。

通过数据分析与处理,能够及时掌握、预测和评估海洋环境的变化情况。

2. 海洋环境评估技术在海洋环境评估方面,我们开发了一套综合评估指标体系,包括生物多样性、水质、沉积物质量、海岸带变化等方面。

通过定量评估海洋环境的质量状况,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并为海洋资源的合理开发和保护提供支持。

三、具体研究成果展示1. 水质监测与评估通过对海洋水体中各种物理化学指标的监测与评估,我们能够快速判断水质的好坏,并对可能存在的污染源进行识别与溯源。

我们的研究成果已应用于多个海洋保护区的管理与决策中。

2. 海洋生物多样性监测基于遥感数据和水下声纳技术,我们开发了一套海洋生物多样性监测方法。

通过对海洋生物种类、密度和分布的分析,我们可以对不同区域的生物多样性进行比较,并为保护海洋生态系统提供科学依据。

3. 海岸带与海洋生态系统演变研究我们利用卫星遥感数据和高精度激光雷达技术,对海岸带的演变进行定量分析,并模拟了不同场景下海岸带变化的情况。

这些研究成果为海岸带生态系统的管理与保护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四、展望与挑战在展示了我们团队在海洋环境监测与评估技术方面的成果后,我们也清楚地认识到这个领域依然存在诸多挑战。

例如,数据收集和处理的复杂性、传感器和设备精度的提升、监测与评估方法的标准化等问题都需要我们进一步努力。

然而,我们相信通过不断的研究和创新,这些挑战将能够被克服。

五、结论海洋环境监测与评估技术是保护海洋生态系统和可持续利用海洋资源的重要手段。

海洋生态系统的生态环境监测与评估技术

海洋生态系统的生态环境监测与评估技术

海洋生态系统的生态环境监测与评估技术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等环境因素的不断恶化,海洋生态系统的保护和监测变得愈发重要。

生态环境监测与评估技术在维护海洋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健康方面起着关键作用。

本文将介绍海洋生态系统的生态环境监测与评估技术,并展示其对海洋资源保护和生态平衡维护所带来的重要影响。

一、海洋生态系统监测技术1.船载调查技术船载调查技术是目前最为常用的海洋生态系统监测技术之一。

通过装备传感器设备以及采集各类实验数据,船载调查可以对海洋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水质等进行全面观测和评估。

这项技术通常包括水下摄像、声呐测量以及采集海洋样本等。

2.遥感监测技术遥感监测技术通过利用卫星或其他航空设备获取远距离采样数据,来实时观测和评估海洋生态系统的状态。

这项技术可以检测海洋表面温度、海洋生物分布、海洋污染程度等,并通过数据分析和处理,为生态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3.声学监测技术声学监测技术是一种非侵入性的监测手段,通过记录和分析水下声波信息来获得海洋生态系统的各类数据。

这项技术主要应用于监测海洋生物的分布、迁徙以及物种数量等重要信息,为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提供有力支持。

二、海洋生态系统评估技术1.生境评估技术生境评估技术旨在评估海洋生态系统各类生境对生物的适应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通过对海洋生境质量、环境变化等方面的评估,可以了解生境对生态系统的重要性以及潜在风险。

这项技术可以为制定保护策略和管理计划提供依据。

2.生态健康评估技术生态健康评估技术旨在评估海洋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生态健康状态。

通过对海洋生态系统中的各类生物和环境指标进行监测和分析,可以评估海洋生态系统的整体健康程度,为生态保护和环境修复提供决策依据。

3.生物多样性评估技术生物多样性评估技术是对海洋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进行评估与监测的一种方法。

通过对海洋生物的物种多样性、数量变化和生态位分布等进行综合性评估,可以了解海洋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状况,并为制定生态保护措施和管理方案提供依据。

海洋水质基本监测参数

海洋水质基本监测参数

海洋水质基本监测参数海洋水质监测是评估海洋环境状况、保护海洋生态系统和促进可持续海洋发展的重要手段。

其中,海洋水质监测参数是反映海洋生态系统水质状况的关键指标,能够反映海水中的各种污染物质。

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海洋水质基本监测参数。

1. pH值pH值是指海水中酸碱度的大小,是衡量海水是否酸性、碱性或中性的重要参数。

海洋生物对pH值非常敏感,一些生物只能在特定的pH范围内进行生长和生存。

当海水的酸性或碱性过高时,会对海洋生物的生物化学反应产生不良影响,危害海洋生态平衡。

2. 盐度盐度是指海水中盐分的含量。

海水的盐度主要由氯化物、硫酸盐、碳酸盐、钠、镁、钾和钙等离子体组成。

盐度会影响海洋生物的生存环境和海洋物理条件。

例如,高盐度水域中的水无法提供足够的水分给植物和动物,从而导致它们生长受限。

3. 溶解氧浓度溶解氧浓度指海水中的溶解氧含量。

溶解氧对鱼类、甲壳类等水生生物的呼吸作用非常重要。

如果水中溶解氧含量较低,将会导致海洋生物的窒息和死亡。

此外,溶解氧还与有机物分解、氧化还原反应等海洋物理、化学生态环境过程有关。

4. 氨氮含量氨氮是海水中的一种有机污染物,主要来源于废水排放、农业和食品加工等。

氨氮含量过高会引起海洋中的蓝藻和海藻大量繁殖,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并产生大量有毒代谢产物,对海洋生态系统造成严重影响。

氮含量是指海水中各种氮化合物含量的总和。

氮化合物主要来自于城市和工业废水污染。

氮在海洋中和其他元素一起参与生态过程,在海洋生态系统中具有重要的功能和作用。

而氮的不当排放和过度使用也会导致海水富营养化,导致产生有害赤潮和菌藻增生。

磷含量是指海水中无机磷含量的浓度。

磷酸盐是一种重要的肥料,但过量的排放会导致海水富营养化,并引发病毒、细菌和其他微生物的大量繁殖,从而危害海洋生态系统。

海洋环境监测评价技术的国际标准与规范比较

海洋环境监测评价技术的国际标准与规范比较

海洋环境监测评价技术的国际标准与规范比较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推进和人类活动的不断增加,海洋环境的状况愈发引起人们的关注。

海洋环境监测评价技术的发展对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维护人类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此背景下,各国纷纷制定了一系列的国际标准与规范,以确保海洋环境监测评价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首先,国际海洋环境监测评价技术的标准与规范主要体现在采样与分析、数据处理与解读、评价方法与指标三个方面。

在采样与分析方面,国际标准与规范要求采用先进的采样技术和分析方法,以确保获取的样本具有高质量和可靠性。

例如,国际海洋环境监测评价技术标准要求使用现代化的水下无人机、浮标等设备进行样本采集,以获取准确的水质、水温、盐度等参数。

同时,标准还规定了合适的分析方法和仪器设备,以确保样本的分析结果准确可靠。

在数据处理与解读方面,国际标准与规范强调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科学的处理和解读。

例如,标准要求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质量控制,以排除人为误差和采集偏差。

此外,标准还规定了数据的存储和共享方式,以增加数据的可访问性和可利用性。

这样可以保证海洋环境监测评价的数据可信度和可比性,便于各国开展合作和进行科学研究。

在评价方法与指标方面,国际标准与规范要求使用统一的评价方法和指标体系,以实现不同地区之间的评价结果的可比性。

例如,标准要求使用统一的海洋环境质量评价指标,如水质类别、富营养化程度、生物多样性等,以便于各国之间对海洋环境进行对比和评估。

此外,标准还要求对所采用的评价方法进行科学验证和精确度评估,以确保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各国在海洋环境监测评价技术的国际标准与规范上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然存在一些差异和挑战。

首先,在采样与分析方面,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资源和技术水平存在差距,导致采样方法和仪器设备的选择和使用有所不同。

其次,在数据处理与解读方面,不同国家和地区使用的软件和算法也有所差异,这可能导致数据之间的不兼容性和解读结果的不可比性。

海洋生态环境的监测与评估

海洋生态环境的监测与评估

海洋生态环境的监测与评估作为地球上最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海洋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不可低估。

对于人类来说,海洋为我们提供了鲜美的海鲜和无限的娱乐和旅游资源。

但是,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增长,海洋生态环境也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影响和威胁。

因此,对海洋生态环境的监测和评估变得非常必要。

一、海洋生态环境的监测为了对海洋生态环境进行监测和评估,我们需要有一定的监测系统和技术手段。

这些技术手段包括:1. 遥感技术。

遥感技术能够帮助我们观测海洋环境,包括水温、水质、悬浮物和海洋生物等。

这种技术可以通过卫星和飞机等手段进行。

2. 声纳技术。

声纳技术可以帮助我们在水下观测海洋环境,包括海底地形、海洋生物及其数量等。

这种技术广泛应用于海洋科学和海洋资源管理等领域。

3. 在线监测。

在线监测是指将传感器等设备安装在海洋中,通过无线网络将数据传输到地面的中心服务器。

这种技术能够提供实时的数据,并且可以监测到一些短时间内发生的事件。

以上技术手段能够帮助我们对海洋生态环境进行监测,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数据的精确度和监测的局限性。

二、海洋生态环境的评估海洋生态环境的评估是对海洋生态环境所进行的综合性评价。

评估的目的是了解环境的状况、识别环境的问题和风险,以及发现和实施保护、修复和管理环境的最佳方法。

海洋生态环境评估的重点包括:1. 海洋污染评估。

海洋污染评估是评估海洋环境中污染物的种类、来源、污染程度和影响。

评估还可以提供建议,包括防止或减少污染、加强监测和监管、恢复或修复受损海洋生态系统等方面的建议。

2. 海洋生态系统评估。

海洋生态系统评估是评估海洋生态系统的物种、生态位、系统稳定性等的总体情况和影响。

根据评估结果,可以采取措施保护、恢复和管理海洋生态系统。

3. 海洋生物资源评估。

海洋生物资源评估是对海洋生物资源进行定量和定性评估,包括种类、分布、数量、质量,以及生物对环境的响应等。

这种评估可以帮助决策者制定管理策略,以维护重要的渔业资源。

海洋功能区环境质量标准

海洋功能区环境质量标准

海洋功能区环境质量标准一、水质指标1. 水质监测点位设置:在海洋功能区内,应根据不同区域的环境特点、生态系统复杂性和保护目标等因素,合理设置水质监测点位。

2. 水质指标及其评价方法:应包括物理、化学、生物等方面的水质指标,并根据国家或地方规定的标准方法进行评估。

3. 水质恶化趋势预警:通过对历史数据的分析,对水质恶化趋势进行预警,及时采取措施,保障海洋功能区的环境质量。

二、沉积物质量指标1. 沉积物质量指标的确定:根据海洋功能区的类型和保护目标,确定沉积物质量指标,包括重金属、有机污染物、石油等有害物质的含量。

2. 沉积物质量指标的评价方法:采用国家或地方规定的标准方法,对沉积物质量进行评估。

3. 沉积物质量对海洋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的影响:沉积物质量恶化会导致海洋生态系统失衡,影响海洋生物的生存和人类健康。

三、生物体质量指标1. 生物体质量指标的确定:根据海洋功能区的特点和保护目标,确定生物体质量指标,包括生物体的营养成分、有害物质含量等。

2. 生物体质量指标的评价方法:采用国家或地方规定的标准方法,对生物体质量进行评估。

3. 生物体质量对海洋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的影响:生物体质量下降会导致海洋生态系统失衡,影响海洋生物的生存和人类健康。

四、海洋大气质量指标1. 海洋大气质量指标的确定:根据海洋功能区的环境和保护目标,确定海洋大气质量指标,包括大气中的有害物质、氧气含量等。

2. 海洋大气质量指标的评价方法:采用国家或地方规定的标准方法,对海洋大气质量进行评估。

3. 海洋大气质量对人类健康、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影响:海洋大气质量恶化会导致空气污染、气候变化等问题,对人类健康、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五、海洋噪声质量标准1. 海洋噪声质量标准的确定:根据国家或地方的相关规定,结合海洋功能区的环境特点,制定海洋噪声质量标准。

2. 海洋噪声质量标准的评价方法:通过测量和数据分析,对海洋噪声质量进行评价。

近岸海洋水质监测和水生态系统保护方法

近岸海洋水质监测和水生态系统保护方法

近岸海洋水质监测和水生态系统保护方法近岸海洋水质监测和水生态系统保护是保护海洋环境和维护水生态系统稳定的重要任务。

随着经济和人口的不断增长,近岸海域面临着日益严重的水污染和生态破坏的威胁。

因此,建立有效的水质监测体系和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一些重要的近岸海洋水质监测和水生态系统保护方法。

一、近岸海洋水质监测1.水样采集与分析对近岸海洋的水质进行监测需要采集一定数量和深度的水样,并进行分析。

常见的监测指标包括溶解氧、 pH值、浊度、氨氮、亚硝酸盐、硝酸盐和磷酸盐等。

此外,还需要监测有机污染物如重金属、有机磷和有机氯等。

2.自动监测系统近年来,自动监测系统在近岸海洋水质监测中得到广泛应用。

这些系统能够连续监测关键水质参数,并实时传输数据,提高监测的效率和准确性。

自动监测系统的安装位置应遍布海洋区域,以全面监测海洋水质变化。

3.遥感技术遥感技术是一种无接触的水质监测方法,能够提供大范围和高分辨率的水质信息。

通过获取红外光谱和可见光谱信息,分析海洋水体的温度、色素含量和叶绿素浓度等指标。

遥感技术的优势在于快速获取信息,适用于大范围的监测和评估。

二、水生态系统保护方法1.建立保护区和人工湿地建立近岸海洋的保护区和人工湿地是一种重要的水生态系统保护方法。

保护区的建立可以限制捕捞和破坏性活动,保护海洋生物的栖息地。

而人工湿地则可以增加近岸海洋的自然滤波系统,净化海水和提供栖息地。

2.控制污染源减少污染源的排放是保护近岸海洋水质的关键。

工业企业应建立和执行严格的污染物排放标准,确保废水经过必要的处理才能排入海洋。

此外,加强农业的管理和监管,控制化肥和农药的使用,减少非点源污染对近岸海洋的影响。

3.海洋生态修复对已经受到污染和破坏的近岸海洋,需要进行生态修复。

生态修复可通过重建海底植物、人工投放海洋生物和人工鱼礁等方式实现,以恢复海洋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

此外,对于受损的滨海湿地,及时进行生态修复工作也是重要的保护措施。

海洋环境质量评价标准(2023)

海洋环境质量评价标准(2023)

海洋环境质量评价标准(2023)海洋环境质量评价标准是评估和监测海洋环境质量的重要依据,对于保护海洋生态系统、维护人类健康和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增加,海洋环境受到了越来越多的污染和破坏,为了高效地管理和保护海洋环境,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是必要的。

海洋环境质量评价标准通常包括水质、底质、生物和景观等几个方面的评估指标。

水质是评价海洋环境的重要指标之一,包括水体的溶解氧、盐度、温度、浊度等参数的测量。

通过对水质指标的监测和分析,可以评估水体的健康状况和水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

底质是另一个重要的评价指标,它反映了海洋底部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底质评价包括底质类型、有机碳含量、重金属含量等指标的测定。

底质的状况不仅可以反映海洋环境的质量,而且对于海洋生物栖息地的建立和维护也具有重要意义。

生物评价是评估海洋环境质量的关键指标之一。

通过对海洋生物区系的调查和监测,可以获取生物多样性、种群结构、生态功能等信息,从而揭示海洋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常用的生物评价方法包括鱼类调查、底栖动物调查、浮游动物调查等。

景观评价是评估海洋环境质量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评估海洋景观的状况和质量,可以判断海洋区域的环境整体情况和景观特征。

海洋景观评价的指标包括景观的多样性、连通性、饱满度等。

海洋环境质量评价标准的制定需要考虑到不同海洋区域的特点和需求,并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调整和完善。

评价标准的制定应将科学性、可操作性和可持续性作为基本原则,以促进环境保护工作的实施和效果的达到。

总之,海洋环境质量评价标准是保护海洋环境和推动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工具。

制定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对于监测海洋环境的变化和制定有效的环境保护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相信随着海洋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提高和科技的发展,未来的海洋环境质量评价标准将会更加完善和科学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样消解的方式
湿法
干法
酸式消解法
1.HNO3 2.HNO3-HClO4 3.HNO3-H2SO4 4. H2SO4 –H3PO4 5.H2SO4 –KMnO4 6.多元消解
碱式消解法
1.NaOH-H2O2 2.NH3.H2O-H2O2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干灰化法
(一)湿式消解法
1. 硝酸消解法 对于较清洁的水样,可用硝酸消解。
闭端颠倒温度表----海水温度 开端颠倒温度表----海水深度 结构:主温表---双端式水银温度表
副温度表—水银温度表,用于订正 因环境温度改变而引起的主温表读数 变化
4-1. 闭端颠倒温度表的技术规格
二、嗅和味----感官法
① 100mL水样,放于250mL锥形瓶中,振荡后从瓶
口嗅水的气味,按下表记录强度,并尝味。
2. 硝酸-高氯酸消解法 两种酸都是强氧化性酸,联合使用可消解含难
氧化有机物的水样。 3. 硝酸-硫酸消解法 两种酸都有较强的氧化能力,其中硝酸沸点低,
而硫酸沸点高,二者结合使用,可提高消解温度和 消解效果。常用的硝酸与硫酸的比例为5∶2。
4.硫酸-磷酸消解法
两种酸的沸点都比较高,其中硫酸氧化性较强, 磷酸能与一些金属离子如Fe3+等络合,故二者结合消 解水样,有利于测定时消除Fe3+等离子的干扰。
(二)干灰化法
又称高温分解法。其处理过程是:取适量水样于 白瓷或石英蒸发皿中,置于水浴上或用红外灯蒸干, 移入马福炉内,于450~550℃灼烧到残渣呈灰白色, 使有机物完全分解除去。取出蒸发皿,冷却,用适量 2%HNO3(或HCl)溶解样品灰分,过滤,滤液定容 后供测定。
本方法不适用于处理测定易挥发组分(如砷、汞 、镉、硒、锡等)的水样。
海洋环境监测与评价
第四章 海洋水质监测
➢水质的物理性质的测定 ➢水质中金属化合物的测定 ➢水质中非金属无机物的测定 ➢水质中有机化合物的测定
第一节 海水物理性质的测定
水温 嗅味 透明度 色度 浑浊度 pH值
一、水温
(一) 表层水温表法---表层海水温度测定
温度范围:-5℃~+40℃,分度0.2 ℃, 水银温度计
② 上述水样煮沸,立即取下锥形瓶,稍冷后嗅、
尝味
表4.2 嗅、味强度等级表
等级 0 1
2 3 4 5
强度 无
微弱
弱 明显
强 很强
说明 无任何气味 一般人难以察觉,嗅觉灵敏者
可以察觉
一般人刚能察觉 已能明显察觉 有显著的嗅味 有强烈的恶嗅或异味
三、透明度----透明圆盘法 定义:海水透明度为白色透明度盘在海水中的 最大可见深度。 透明度盘是直径30cm的白色木质或金属圆盘。 盘下固定5kg铅锤,盘上系标有长度的绳索。 方法:在主甲板的背阳光处,将透明度盘垂直 放入水中,至盘刚看不见,再拉盘到隐约可见 时,所读取的绳在水面的标记值。单位米。读 取一位小数,重复2~3次,取平均值。
样品预处理的原则:
➢最大限度去除干扰物 ➢回收率高 ➢操作简便省时 ➢成本低、对人体和环境无影响
样品预处理的方法:
➢水样消解、富集和分离
一、消解法
当测定含有机物水样的无机元素时,需消解处理。 得到清澈、透明、无沉淀的样品并且不引入其他待 测和干扰组分。
消解法分为
➢ 湿式消解法(利用各种酸或碱进行消解) ➢ 干灰化法(干式分解法、高温分解法)
消解操作的注意事项
➢ 分解样品要完全; ➢ 待测组分勿损失; ➢ 干扰物质勿引入; ➢ 过程平稳免伤害; ➢ 消解操作需通风; ➢ 含有机物的热溶液勿直接加入高氯酸。
二、富集与分离
从大量试样中搜集欲测定的少量物 质至一较小体积中,从而提高其浓 度至其测定下限之上。
六、pH
➢ 方法:pH计法 ➢ 要求:应在取样后6h内测定;加入1滴Hgcl2后密
封可保存两天。
图4-3 pH测定示意图
第二节 水样预处理
预处理的目的
➢破坏有机物 ➢溶解悬浮性固体 ➢将各种价态的待测元素氧化成单一高价态或
转变成易于分离的无机化合物。最终使待测 组分达到测定方法和仪器要求的形态、浓度 和消除共存组分干扰的试样体系。
(1)湿式消解法
湿式消解法-1
适用水样:较清洁水样
适用水样:含Fe3+等干扰离子的水样
湿式消解法-2
NaOH-H2O2、NH3·H2O-H2O2
7.碱分解法
当用酸体系消解水样造成易挥发组分损失时,可 改用碱分解法,即在水样中加入氢氧化钠和过氧化氢 溶液,或者氨水和过氧化氢溶液,加热煮沸至近干, 用水或稀碱溶液温热溶解。
测定方法
(一) 浊度计法 (二) 分光光度法 (三) 目视比浊法
(一)浊度计法 以一定光束照射水样,其透射光的强度与无浊纯 水透射光的强度相比较而定值。 (二)分光光度法 透射水样的光束可被悬浊颗粒散射和吸收而消减, 光的消减量与浊度成正相关。(l=450nm) (三)目视比浊法 利用浊度与透视度成反比关系,水样与标准系列 进行透视度比较。
5.硫酸-高锰酸钾消解法
该方法常用于消解测定汞的水样。高锰酸钾是强 氧化剂,在中性、碱性、酸性条件下都可以氧化有机 物,其氧化产物多为草酸根,但在酸性介质中还可继 续氧化。
6.多元消解法
为提高消解效果,在某些情况下需要采用三元以 上酸或氧化剂消解体系。例如,处理测总铬的水样时 ,用硫酸、磷酸和高锰酸钾消解。
采用位置:离船0.5m, 水层0~1m 方法:感温3min左右,快速提出水面读 数。两次测量结果的平均值。
风浪大的情况下,用水桶取水,将表层 水温计放入水桶
注意事项:
a) 船只的影响;读数时的视线并避免阳光直射;冬季 避免冰及雪球;采样水桶容积5-10L并不易导热;温度 表定期检定。
(二) 颠倒温度表法---表层下水温
四、水色---比色法
定义:海水水色是指在透明度值一半的深度处,白 色透明度盘上所显现的海水颜色。 比色:同水色计最相似的色号比较得到当前海水色 号数; 水色计是由蓝、黄、褐色三种溶液按一定比例配制 成的22支不同色级,并密封在内径8mm,长100mm无 色玻璃管内,以白色衬底。
五、浑浊度
浊度是反映水体中的不溶解物质对光线透过时 阻碍程度的指标。国标GB17378.4-2007规定,1L纯 水中含高岭土1mg的浊度为1°。测定浊度的方法有目 视比浊法、分光光度法、浊度计法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