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花鸡
茶花鸡养殖技术要点

茶花鸡养殖技术要点茶花鸡别称红原鸡、原鸡等,以植物的果实、种子、嫩竹、树叶、各种野花瓣为食,也吃白蚁、白蚁卵、蠕虫、幼蛾等,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茶花鸡养殖技术。
一、茶花鸡雏鸡养殖技术1、温度:第1~3天育雏室温度为33~34℃,以后逐日下降,每周下降1~2℃,以雏鸡均匀分布不堆迭为宜。
温度过低,鸡则堆迭于热源边,造成压死,温度太高,鸡则远离热源,张口呼吸、出汗。
保温热源可用红外线灯、电热管等。
2、饲喂:开食前先用万分之一的高锰酸钾饮水。
2~3小时再投喂全价小鸡料,敞开投料,供足清水,让其自由采食饮水。
3、密度:按每平方米60只,随著日龄的增加逐步降低。
如垫料潮湿,则要及时更换。
4、防病:主要预防白痢和球虫,可用千分之二的土霉素拌料或每只2000单位的青霉素和链霉素饮水,3天一交换。
二、茶花鸡中成鸡养殖与管理1、圈养:圈养即利用鸡舍配以运动场饲养,喂以饲料并配以青绿植物。
因原鸡仍保留野生原鸡喜欢上树的习惯,故应在鸡舍及运动场上搭建一些栖架供鸡只跳跃栖息。
2、散养:利用果园、树林地将鸡放养其中,适当搭建一些简易棚,供鸡只避风挡雨,遮荫避寒。
采用这种方法,鸡只除适当补饲外,让其在内觅食昆虫、野草,将大大提高商品鸡的品质和销售价,同时可大大减少果林地的病虫病,鸡粪又成了林地很好的有机肥料。
三、茶花鸡种鸡养殖技术要点1、饲喂:种鸡必须选择个体健康、品种特别突出、体形强健的鸡只,并在百日龄后限量饲喂,每天用粗蛋白含量13%的鸡料只喂一次,至5月龄进入产蛋期时逐步改用种鸡料投喂,让其自由采食,每隔3天添加适量的蛋鸡多维,服用3天,另添加氯化胆碱、矿物质等,多喂青饲料。
2、密度:茶花鸡种鸡养殖管理时要调整密度为5~7只/平方米,公母比例1:6~8,并逐步补充人工光照,每周增加半小时,直到光照时数为16~18小时。
浅谈茶花鸡的养殖管理

2017年第1期(下半月)农民致富之友 Nong Min Zhi Fu Zhi You264财经◎畜牧兽医1 茶花鸡简介茶花鸡在中国云南南部主要栖息于热带雨林、季雨林、落叶季雨林、混交林、次生林、灌丛、草坡、竹林等多种环境;在云南则生活于人造马尾松林、石灰岩山地常绿阔叶林及河谷阔叶林等;在广东和海南,它们大多栖息于海拔较低的山地丛林、橡胶园的防护林带及经济作物区地缘的灌丛之中。
除繁殖期外,常成群生活,大多为 3-5 或 6-7 只的小群活动,有时亦集成10-20只的大群。
性机警而胆小,危急时也振翅飞翔,每次飞行数十米至上百米远,落地后又继续潜逃。
晚上栖息于树上。
杂食性,主要以植物叶、花、幼芽、嫩枝、幼嫩竹笋、草莓、榕果、草子、浆果和种子为食,有时也到耕地啄食谷粒,甚至到村落附近的耕地上与家鸡混群觅食。
觅食方式也和家鸡相似,用爪刨和用嘴 啄,常常边走边觅食,尤其早晨和傍晚觅食活动最为频繁。
除植物性食物外,原鸡也吃各种昆虫和昆虫幼虫等动物性食物。
2 种公鸡的饲养管理2.1 小公鸡的选择 2.1.1 初选种雏鸡选留那些活泼健壮的,数量为选留母雏数的17%一20%。
2.1.2 筛选6—7周龄时,选择种公鸡的体重与其后代仔鸡的体重呈高度正相关。
,首先将那些鹦鹉嘴、歪颈、弓背、瘸腿、瞎眼等外貌不合格和体重小的淘汰,然后按体重大小,并结合胸、肌肉、大腿等的发育情况进行选留,将外貌合格、体重较大的公鸡,按母鸡选留数的12%一13%选留下来,其余淘汰(转为肉用仔鸡)。
2.1.3 精选转入种鸡舍时的选择。
这次淘汰数很少,只淘汰那些外貌明显不合格,如发育差、畸形和因断喙过多而喙过短的鸡。
公鸡按母鸡选留数的11%一12%留下。
2.2 温度、湿度、光照成年公鸡舍温度为15-20℃,;相对湿度为55%左右的环境中较为合适;光照时间为16h ,强度为10Lx 。
2.3 断喙人工授精用的公鸡要断喙;自然交配用的公鸡不能断喙,但要断趾,以免配种时抓伤母鸡。
茶花鸡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茶花鸡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摘要:茶花鸡是一种美丽的家禽,以其独特的花纹和温顺的性格而受到养殖者的喜爱。
本文介绍了茶花鸡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包括饲养环境、饲料管理、疾病预防等方面的内容,帮助养殖者正确养殖和管理茶花鸡,以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禽类养殖的乐趣。
正文:在家禽养殖中,茶花鸡以其独特的外观受到了越来越多养殖者的青睐。
对于刚开始养殖茶花鸡的朋友们来说,了解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是至关重要的,下面将详细介绍茶花鸡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一、饲养环境茶花鸡对酷热和寒冷的环境都不太适应,因此需要一个舒适的饲养环境。
在夏季,要给茶花鸡提供防暑设施,如树荫和水泥地面等;在冬季,要在鸡舍内增设保温措施,保持室内温度适宜。
另外,饲养场所选址要离空气污染源较远,并确保通风良好,保持空气流通。
二、饲料管理茶花鸡的饲料管理非常重要,对其健康和生产均有直接影响。
饲养者应该根据茶花鸡的生长周期和饮水量来科学搭配饲料。
饲料应保持新鲜,避免变质发霉,定期清理和消毒饲槽,避免疾病传播。
此外,为了补充营养,适量添加矿物质和维生素也是必要的。
三、疾病预防茶花鸡的抵抗力相对较弱,特别是年幼的茶花鸡更容易受到疾病的侵袭。
因此,养殖者应定期给茶花鸡进行预防针的注射,以提高其免疫力。
同时,定期检查茶花鸡的健康状况,一旦发现异常情况,要及时调整饲养环境或就医治疗。
四、群体管理茶花鸡是社交性禽类,因此群体管理非常重要。
在饲养茶花鸡时,应留意羽毛发展不良、相互争斗或保持孵化设备的清洁卫生。
同时,将同龄或相似体型的茶花鸡放在一起养殖,以减少不同鸡之间的竞争,提高饲养效益。
五、繁殖和孵化茶花鸡的繁殖和孵化是茶花鸡养殖的重要环节。
确保母鸡的饲养合理,并提供充足的营养,以保证蛋的质量。
对于茶花鸡的孵化,可以采用人工孵化或自然孵化,但无论哪种方式,都需要保温和湿度控制。
在孵化过程中,及时观察和处理异常情况,并做好记录。
六、销售和营销茶花鸡的销售和营销也是养殖者需要考虑的问题。
云南六大名鸡

云南六大名鸡1、盐津乌骨鸡(云南昭通盐津县)盐津乌骨鸡因有起源并主产于云南省盐津县而得名。
它集口味美、保健、药用之大成于一体,并主要生长和分布于乌蒙地区而故称“乌蒙珍禽”。
它是在盐津特定的自然环境高热高湿的气候条件下,经过长期的自然选育和精心培育而形成的一个地方珍禽,是云南省著名的地方良种。
其体格健壮结实,大小适中,具眼、冠、髯、脸、趾、皮肤、肉、崩及内脏皆乌的特征。
2、普洱瓢鸡(云南普洱市镇沅)瓢鸡俗称闭毛鸡,因无尾椎骨、尾棕骨、尾羽、镰羽、尾脂腺,尾部形状似瓢,故名瓢鸡;瓢鸡体型小而紧凑,尾部羽毛下垂,臀部丰腴圆滑,形似葫芦瓢。
瓢鸡体型独特,是我国稀有的地方鸡种之一,具有性情温顺、适应性强、易肥、产肉性能好,肉品质优良等特点。
但目前该品种数量少,繁殖性能较低。
3、西双版纳茶花鸡(云南德宏州芒市)西双版纳茶花鸡,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茶花鸡俗称原鸡、红原鸡、野鸡、烛夜。
公鸡体羽上体多红色,下体黑褐色。
母鸡体羽上体大都黑褐色,上背黄而具黑纹,胸部棕色闻名于中国西南地区,产于西双版纳周边地区的深山老林。
还有为什么取名茶鸡大家可以猜一猜,那是因为啼叫的声音像似再叫两朵茶花,故名茶花鸡。
茶花鸡羽毛亮丽,肉质鲜美,营养丰富,香味浓郁无腥味、富含多种氨基酸和微生素,具有滋补、补肾、益寿、美容等功效,是中老年,小孩孕妇的高级滋补膳食。
4、武定鸡(云南楚雄武定县])武定鸡主产于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的武定、禄劝两县,鸡体型高大,骨骼粗壮,腿粗,胫较长,肌肉发达,体躯宽而深,头尾昂扬,步态有力,由于全身羽毛较蓬松,更显得粗大。
壮鸡肉质鲜美,其名气早在明朝《云南通志》中已有记载。
5、无量山乌骨鸡(云南大理大理市)无量山乌骨鸡为地方优良品种,集中分布在以无量山为中心的区域,无量山乌骨鸡骨骼粗壮结实,腿粗,肌肉发达,脚有胫羽、趾羽,故称“毛脚鸡”。
南涧县委、县政府把无量山乌骨鸡列为最具开发潜力的特色产业。
无量山的乌骨鸡抗逆性和适应性较强,所以他的肉质有嚼劲,香郁,营养价值也是极高的。
高血统茶花鸡养殖方法

高血统茶花鸡养殖方法茶花鸡是一种以优美的外形和淡雅的毛色而闻名的鸡种。
高血统茶花鸡的养殖需要一定的经验和技巧,下面将介绍详细的养殖方法。
选择合适的品种和血统选择高血统的茶花鸡是养殖成功的第一步。
优质的茶花鸡应该具有良好的品种纯度和血统背景。
可以选择具有国家颁发的品种纯种证书的鸡苗,或者从可靠的养殖户那里购买高血统的鸡苗。
设计适合茶花鸡生活的鸡舍茶花鸡需要干净、宽敞和安静的环境来生活。
鸡舍应该有足够的空间供鸡群活动,通风良好,并且易于清洁。
鸡舍的地面应铺设木屑或麦秸,以吸收鸡粪和保持干燥清洁。
提供优质的饲料和水源茶花鸡的饮食应该均衡营养丰富。
可以选择专门为茶花鸡配制的饲料,其中包含必需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
此外,饮水器应保持清洁,并提供新鲜干净的水源。
精心管理饲养环境茶花鸡对养殖环境要求较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温度控制:茶花鸡极其敏感于温度变化。
鸡舍内应设有合适的温度调控装置,避免温度过高或过低对鸡群的影响。
2. 光照管理:茶花鸡需要充足的光照来保持正常的生理功能。
可以使用人工照明来补充不足的自然光照。
3. 疾病预防:茶花鸡容易受到多种疾病的侵袭,因此需要定期进行免疫和疫苗接种,保持鸡群的健康状态。
4. 卫生管理:定期清理鸡舍,清除鸡粪和积尘,保持环境的卫生与洁净。
注意茶花鸡的繁殖茶花鸡的繁殖主要通过孵化鸡蛋来实现。
以下是一些繁殖的注意事项:1. 选取优质的种鸡:对于种鸡的选择要挑选出产蛋量高,健康强壮并且具有好的血统的茶花鸡。
2. 鸡蛋的收集和贮存:及时收集鸡蛋,避免鸡蛋被损坏或者变质。
鸡蛋可以在15-20C的温度下贮存,但不要超过7天。
3. 孵化环境管理:孵化期一般为21天左右,需要提供合适的温湿度条件,可以使用孵化机或母鸡来孵化鸡蛋。
做好日常管理工作养殖高血统茶花鸡还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 定期检查鸡群:定期对鸡群进行健康检查,包括观察鸡的精神状态、是否有异常行为和明显的病征。
茶花鸡饲养技术是什么

茶花鸡饲养技术是什么一、西双版纳茶花鸡的特性作为家鸡的起源鸡种,茶花鸡具有以下特点及特性:(1)适应性强。
(2)有杂食性、耐粗饲、群居性等习性,非常适应单户散养和规模化饲养。
(3)肉质鲜美,营养丰富。
(4)生长速度快,饲养周期短。
二、茶花鸡雏鸡规模化养殖饲养管理1.育雏期(出壳35~40日龄):营养要求:根据培育的茶花鸡属半野生鸡的生长特点,原则上以本地饲料为主,结合科学饲养,育雏阶段投全价颗粒饲料,颗粒饲料的直径在0.3厘米左右,育雏期的饲料是将颗粒饲料再进行破碎,使其成为便于雏鸡采食的细小破碎料。
2.雏鸡饲养方式:有平养(地养及高床平养)和笼养两种。
在西双版纳多数地区5~9月为雨季,以提倡多层立体笼养(立体式网床)为好。
平养育雏是利用地面或搭架平养,在地面铺切碎的稻草、糠皮、锯木屑、干树叶或选用网眼适中的铁丝网、塑料网、木条搭架高床平养。
3.育雏期的饲养管理:为雏鸡营造最好的环境条件,保证温度、湿度、通风、照明、饲养密度适当。
经常观察雏鸡的精神状态、食欲、活动及粪便等情况,对病、弱鸡及时隔离观察、治疗,对病、死鸡进行无害化处理。
在预防或治疗鸡病时尽量采用中草药制剂与微生态制剂。
要求做到(1)适宜的环境温度与湿度;(2)补充光照;(3)开食开饮;(4)适时分群;(5)放牧;(6)放牧场地围栏。
三、茶花鸡育成期及育肥期的饲养管理1.育成期及育肥期(40~180日龄)营养要求:此阶段饲料可自己配制,补充野外自由觅食不足部分。
饲料配方玉米9.5%、稻谷8.2%、麸或小麦8%,薯类7.5%,豆粕9%、进口鱼粉7%(在出笼前15~20天内的饲料中禁止加鱼粉)、贝壳粉1.3%、多维25克,微量元素40克,同时添加糠麸、秕谷、青绿饲料,其中玉米、小麦可以经发芽饲喂。
可投喂人工繁殖的蚯蚓、蝇蛆、虫子等动物性食物,增加蛋白质营养,保持原鸡的原汁原味。
2.饲养方式:主要采取放牧饲养。
每天早中晚三餐投喂稻谷、玉米等谷物饲料,加以菜叶、牧草等青绿饲料。
茶花鸡

茶花鸡茶花鸡即原鸡,个体非常漂亮,是家鸡的野生祖先。
基本上处于野生状态,我国主要产于云南德宏、西双版纳、红河、文山四个自治州和临沧、思茅两地区。
原鸡是一种热带森林鸟类,主要栖息于海拔2000米以下的低山、丘陵和山脚平原地带的热带雨林、常绿和落叶阔叶林、混交林、次生林、竹林,以及林缘灌丛、稀树草坡等各类生境中,有时甚至出现在村落附近的耕地上。
特别喜欢在灌丛间活动。
在中国云南南部主要栖息于热带雨林、季雨林、落叶季雨林、混交林、次生林、灌丛、草坡、竹林等多种环境;在广西则生活于人造马尾松林、石灰岩山地常绿阔叶林及河谷阔叶林等;在广东和海南,它们大多栖息于海拔较低的山地丛林、橡胶园的防护林带及经济作物区地缘的灌丛之中。
雄鸡上体具金属光泽的金黄、橙黄或橙红色,并具褐色羽干纹。
脸部裸皮、肉冠及肉垂红色,且大而显著。
雌鸡上体大部黑褐色,上背黄色具黑纹,胸部棕色,往后渐变为棕灰色。
栖息于海拔1000米以下的热带森林、次生竹林中,集群生活。
以植物的果实、种子、嫩竹、树叶、各种野花瓣为食,也吃白蚁、白蚁卵、蠕虫、幼蛾等。
雄鸡独处,或与众雌鸡配偶,或其他雄鸡群栖。
取食于地面但飞行能力强,夜栖树上。
分布范围包括印度次大陆北部、东北部及东部,中国南部,东南亚,苏门答腊及爪哇。
引种至其他地区。
现为中国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茶花鸡除繁殖期外,常成群生活,大多为3-5只或6-7的小群活动,有时亦集成10-20中的大群。
性机警而胆小,看见人或听见声响便迅速钻入林中或灌丛中逃跑,危急时也振翅飞翔,每次飞行数十米至上百米远,落地后又继续潜逃。
晚上栖息于树上。
杂食性,主要以植物叶、花、幼芽、嫩枝、幼嫩竹笋、草莓、榕果、草子、浆果和种子为食,有时也到耕地啄食谷粒,甚至到村落附近的耕地上与家鸡混群觅食。
觅食方式也和家鸡相似,用爪刨和用嘴啄,常常边走边觅食,尤其早晨和傍晚觅食活动最为频繁。
除植物性食物外,原鸡也吃各种昆虫和昆虫幼虫等动物性食物。
【茶花鸡的市场销售如何】茶花鸡与原鸡的区别

《【茶花鸡的市场销售如何】茶花鸡与原鸡的区别》摘要:养殖基地责人田毅说,目前市场批发价3元斤,上月销售了3000多只,收入0多万元,目前,田毅计划以茶花鸡名打造品牌,积极拓展广州、重庆市场,茶花鸡肉质结实清香肉细嫩品质纯正营养价值高富含蛋白质、肽类、氨基酸和维生素、、、K 及核黄素、硫胺素等多种维生素我国市场济发展已取得定成就,种背景下,我国居民收入水平也不断增加,对食品安全问题也越越关,传统养鸡模式产出肉鸡已难以满足公众对食品安全与健康追以下是编整理关茶花鸡市场销售如何起看看吧!茶花鸡市场销售如何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和旅游业发展作优质鸡种且有较济效益版纳茶花鸡饲养量正逐年得到发展特别是近些年市场上型草鸡逐渐热销而美名外茶花鸡更是抢手因适发展茶花鸡养殖将给养殖者带较济效益盛夏玉屏治县茶花泉区,绿波起伏油茶林满目葱茏远远望,幢幢红瓦白墙别墅缀其让人想不到是,别墅住户是群身份高贵鸡这种方式养出鸡,品质,所以价格也养殖基地责人田毅说,目前市场批发价3元斤,上月销售了3000多只,收入0多万元田毅今年7岁,思南县人,学毕业外打工0年,他坐火车回途玉屏,被油茶良生态所吸引,萌生了发展林下养鸡念头说干就干03年,田毅邀约玉屏学共创业,初养殖场建玉屏朱场镇,方式是棚圈养今年,地方政府支持下,他将养殖场搬到茶花泉区,建起别墅,采取分散放养玉屏茶花泉区以油茶产业基础发展兴起,既是全省500工程农业区,又是旅游景区是铜仁市农业区景区化,农旅结合期建了鸡棚65,每能容纳00多只,基够用田毅边带记者参观养鸡别墅边介绍建鸡别墅要花7000多元,和前建鸡棚相比,无疑增加了成但田毅说分散建鸡棚,鸡群减少了病害传播,还景区增添了道景色虽然投入了,但品质起了;产量少了,产值还田毅扳起手指头算了笔账相投入,以前可以养000只,现只能养500只,但林下散养更生态,品质更优,每只能卖00元,而前只能卖到50元,所以产量虽减半,产值还相外,油茶林下养鸡,方面既能除虫,另方面鸡粪又能施肥,实现种植养殖多赢没特色便没市场,没品质便不能成品牌生态便是品质田毅告诉记者,很多茶花泉景区游玩游客,都会被别墅吸引,无形给他带收益目前,田毅计划以茶花鸡名打造品牌,积极拓展广州、重庆市场我们成立了合作社,有5社员,还发动村民起养殖田毅说,今年养殖计划是出栏3万只,终目标是年出栏0万只茶花鸡市场销售如何茶花鸡闻名我国西南地区产西双版纳周边地区深山老林由野生红色原鸡长期驯化选育而成是国不可多得原始鸡种因其啼声似两朵茶花故名茶花鸡它具有适应性强、饲养粗放、采食量少及成活率高等特茶花鸡属鸟纲雉科因其啼声似两朵茶花故名茶花鸡是我国特有珍禽品种茶花鸡是由红色野鸡驯养并采用等量留种法历十余年繁育而成现开始推广饲养、外貌特征茶花鸡体型矮羽毛紧贴躯体匀称近似船形头部清秀其冠多呈红色单冠少数呈豆冠或羽冠啄黑色眼有神色彩以黄色居多也有褐色和灰色肉垂红色腿脚黑色少数黑色带黄色公鸡羽毛除翼羽、主尾羽、镰羽黑色或黑色镶边外其余红色母鸡除翼羽、尾羽多数是黑色外其余羽毛麻褐色茶花鸡成年公鸡体重l~5公斤5月龄开啼;母鸡体重~公斤6月龄开产年产蛋l30~50枚蛋重约38克蛋壳呈深褐色二、济价值茶花鸡肉质结实清香肉细嫩品质纯正营养价值高富含蛋白质、肽类、氨基酸和维生素、、、K 及核黄素、硫胺素等多种维生素具有补肝益肾、强筋壮骨、清虚热功效妇女产期多吃开产仔茶花鸡并连骨剁碎吃能够滋补强壮增加奶汁目前全国各地市场上难觅茶花鸡因适开发和发展茶花鸡养殖业有着广阔市场前景三、饲养特、适应性强茶花鸡不仅适应热带、亚热带地区饲养繁衍而且对高寒地区恶劣多变气候环境具有良适应能力、生长快茶花鸡早期生长迅速雏鸡出壳0天主翼即长齐雏鸡出壳体重约3克月龄体重初生重6倍多达80克以生长增重稍缓慢属快羽型3、粗养粗放采食量茶花鸡从初生到月龄平每只日采食量不足30克以饲喂稻谷、竹笋、树叶、莱叶、嫩芽主也可饲喂全价混合饲肉比5、成活率高茶花鸡饲养方法与普通鸡样可放养或圈养茶花鸡性情活泼有较强结群性可规模饲养只要做雏鸡免疫程序和保持饲养环境卫生茶花鸡般极少生病茶花鸡种蛋受精率89%~95%受精蛋孵化率90%种蛋孵化期天育雏成活率90%左右就巢性较弱茶花鸡不仅适应热带、亚热带地区饲养繁衍而且对高寒地区也具有良适应能力全年各季节全国各地可饲养茶花鸡作优质鸡种尤其是版纳茶花鸡饲养量正逐年得到发展特别是近些年市场上型草鸡逐渐热销而美名外茶花鸡更是抢手雏鸡饲养雏鸡出壳应采用保温棚育雏材可因地制宜饲养方法可采用平地养殖育雏应重做以下几()温~3天育雏室温33~3 ℃以逐日下降每周下降~℃以雏鸡匀分布不堆叠宜温低鸡则堆叠热边造成压死;温太高鸡则远离热张口呼吸、出汗保温热可用红外线灯、电热管等()饲喂开食前先用万分高锰酸钾饮水~3再投喂全价鸡敞开投供足清水让其由采食饮水(3)密按每平方米60只随着日龄增加逐步降低如垫潮湿则要及更换()防病主要预防白痢和球虫可用千分二土霉素拌或每只000单位青霉素和链霉素饮水3天交换二成鸡饲养脱温鸡可采用常规圈养和野外散养两种方法圈养即用鸡舍配以运动场饲养喂以饲并配以青绿植物因茶花鸡仍保留野生原鸡喜欢上树习惯故应鸡舍及运动场上搭建些栖架供鸡只跳跃栖息另种方法是野外散养,据上海奉贤庄行新兴珍禽养殖场饲养实践表明利用、树林地将鸡放养其适当搭建些简易棚供鸡只避风挡雨遮荫避寒采用这种方法鸡只除适当补饲外让其觅食昆虫、野草将提高商品鸡品质和销售价可减少林地病虫病鸡粪又成了林地很有机肥三种鸡饲养种鸡必须选择体健康、品种特征突出、体形强健鸡只并日龄限量饲喂每天用粗蛋白含量3%鸡只喂次至5月龄进入产蛋期逐步改用种鸡投喂让其由采食每隔3天添加适量蛋鸡多维用3天另添加氯化胆碱、矿物质等多喂青饲调整密5~7只平方米公母比例∶6~8并逐步补充人工光照每周增加半直到光照数6~8。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茶花鸡
(一)产地和分布
茶花鸡是云南沿西部、西南部、南部和东南部边境热带、亚热带地区分布广、数量多的小型鸡种,因其啼声似"茶花两朵",故名茶花鸡。
主要产于德宏、西双版纳、红河和文山四个自治州和临沧、思茅两个地区的盈江、潞西、耿马、沧源、双江、澜沧、西盟、景洪、勐腊、勐海、河口、富宁等县。
据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临沧和思茅两地区资料,茶花鸡约有66万余只。
(二)品种形成
云南南部边境属热带、亚热带地区,海拔一般均在1000m以下。
年平均气温为18.4--22.3℃,年平均降水量为1050--1800mm,相对湿度为79-85%,全年无霜或只有较短霜期。
气候炎热,雨水充沛,光照充足,土地肥沃,物产丰富,·农作物大多一年三熟,以水稻、早稻为主,并有玉米、大豆、花生等。
天然的饲料资源和丰富的农副产品为茶花鸡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
产区为边境地区,蕴藏有丰富的原始森林,林中分布有野鸡,经我国动物科学工作者鉴定为红色原鸡。
每当作物收获季节,红色原鸡常成群至村寨附近与家鸡混群觅食田中遗谷等,有的还与家鸡同栖息、打斗,有的公原鸡与家母鸡交配。
因红色原鸡公禽啼声、外貌与茶花鸡相似,故当地群众称红色原鸡为·野茶花鸡"。
产区为多民族聚集区,有傣、低、援尼、拉祜、基诺等民族,喜追山打猎,有的将捕捉到的羽毛美丽、习性好斗的红色原鸡小公鸡加以驯养,供观赏或斗鸡取乐;有的在原鸡交配季节,常用驯养的小公鸡或杂交后代,以诱捕原鸡。
原鸡和家鸡杂交的后代公鸡,其啼声亦很?quot;茶花两朵",羽毛美丽,有繁殖能力,亦为群众喜爱。
茶花鸡体型小,体重轻,骨细嫩,少数民族妇女产期喜吃末开产的仔母鸡,连骨剁碎吃,认为可滋补人体,增加奶汁。
又有以'鸡肉稀饭"招待至亲好友的习惯,因而群众常大量饲养茶花鸡。
该鸡饲养管理粗放,对不满1月龄的雏鸡只需稍加照顾,一般让鸡散放在田边地角、村寨附近,稍加补饲。
收获季节,鸡至耕地啄食谷物,不再补饲。
晚上任由鸡群在房前、屋后或牛、猪圈上、甚至宅旁树上栖息。
繁殖季节,在牛、猪圈或柴堆上放上竹筐垫草供鸡产蛋或就巢孵抱以上所述,可以推断茶花鸡应是红色原鸡在热带、亚热带环境条件下,经当地少数民族长期驯养培育过渡成为家鸡的一个地方鸡种。
(三)体型外貌
1.外貌特征
茶花鸡体型矮小,羽毛紧贴,肌肉结实,骨胳细致,体躯匀称,近似船形,性情活泼,机灵胆小,好斗性强,能飞善跑。
该鸡头部清秀。
冠大多呈红色单冠,少数呈豆冠和羽冠。
喙黑色,少数黑中带黄色。
眼大有神,虹彩黄色居多,也有褐色和灰色。
肉垂红色。
皮肤白色者多,少数浅黄色。
胫脚黑色,少数黑色带黄色。
公鸡羽毛除翼羽、主尾羽、镰羽为黑色或黑色镶边外,其余全身红色,梳羽、蓑羽并有鲜艳光泽。
母鸡除翼羽、尾羽多数是黑色外,全身是麻褐色,冀羽比一般家鸡略微下垂。
2.体重和体尺
据1980年产区调查测定,成年茶花鸡的体重和体尺如表1。
表1成年鸡的体重和体尺
从上表可以看出,茶花鸡在不同地区,体重和体尺表现出一些差异,但总的说来均属体型小、体重轻、胫轻短的小型鸡。
(四)生产性能
1.产肉性能
茶花鸡出壳后10d主翼即长齐,属快羽型。
雏鸡出壳体重,据思茅地区测定为23.0g,1月龄生长体重为初生重的6倍多,以后生长增重缓慢。
其生长期各阶段体重如表2。
表2生长期各阶段体重
据1980年产区调查,其屠宰测定结果如表3
表3居宰测定
2.产蛋性能
一般年产蛋量为3-4窝,每窝蛋10-21个,年平均产蛋量为70个左右,个别高产时可达130个。
蛋重平均为38.2g 。
蛋壳深由色。
蛋形指数,为1.35。
蛋的组成,蛋白占51.1%,蛋黄占37.6%,蛋壳占11.3%。
说明茶花鸡蛋黄大,蛋壳较厚重。
(五)评价和展望
茶花鸡为我国云南省境内、南部边境热带、亚热带地区分布较广的一种小型、骨细、早期生长迅速的地方品种,外貌美观,近似红色原鸡,与红色原鸡杂交,可产生有繁殖能力的后代,并常与红色原鸡混群放牧,这对于研究我国鸡种起源具有重要意义。
今后应加强对茶花鸡的生物学特性和经济性能的进一步研究,确定其利用前途。
当前,应划定茶花鸡的保种选育区,进行必要的选育工作,培育我国热带、亚热带地区小型鸡种,以满足当地人民发展养鸡业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