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最新七年级数学(北京课改版)上册

合集下载

【精编】2020七年级数学(北京课改版)上册.12用计算器做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教.doc

【精编】2020七年级数学(北京课改版)上册.12用计算器做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教.doc

1.12用计算器做有理数的混合运算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学习科学计算器的使用.2、会用计算器进行有理数的混合运算.3、会用计算器进行一些比较大的数的运算.二、课时安排:1课时.三、教学重点:会用计算器进行有理数的混合运算.四、教学难点:会用计算器进行有理数的混合运算.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科学计算器的记忆系统有保留中间运算结果的作用,所以在做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时,只要依照算式原来的顺序进行操作,就能得到正确的计算结果.下面我们学习用计算器做有理数的混合运算.(二)讲授新课例1、用计算器计算:(1)-5.2×(2.97+1.63)÷(6.22-3.62);(2)2×3.13×4.22-8.2×1.6(精确到0.001).(三)重难点精讲典例:例2、我们已经知道,光在真空中一年内所走的路程叫做1光年.据测定,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00000千米∕秒,请用计算器计算1光年相当于多少千米,并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出来.解:300000×365×24×60×60=9.4608×1012(千米).答:1光年相当于9.4608×1012千米.跟踪训练:德国科学家贝塞尔推算出天鹅座第61颗暗星距地球102000000000000千米,比太阳距地球还远690000倍.请用计算器计算出暗星到地球的距离,并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出来.解:102000000000000×690000=1.02×1014(千米).答:暗星到地球的距离是1.02×1014千米.(四)归纳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有何感想?学会了哪些方法?先想一想,再分享给大家.(五)随堂检测1、用计算器计算(精确到0.001):(1)3.6×(2.88-3.26)÷(7.65-4.32);(2)3×2.12×4.52-9.16×(-2.33).2、光的速度约为每秒300000千米,太阳光射到地球上需要的时间约为500秒,请用计算器计算地球与太阳间的距离,并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出来.六、板书设计用计七、作业布置:课本P59 习题 3八、教学反思。

【精编】2020七年级数学(北京课改版)上册.8.1有理数的除法教案.doc

【精编】2020七年级数学(北京课改版)上册.8.1有理数的除法教案.doc

1.8.1有理数的除法一、教学目标1、掌握有理数除法法则(一).2、掌握在不改变分数的值得条件下,分数的分子、分母、分数本身的符号之间的关系.3、会进行有理数的除法运算.二、课时安排:1课时.三、教学重点:有理数除法法则(一). 四、教学难点:在不改变分数的值得条件下,分数的分子、分母、分数本身的符号之间的关系.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怎样计算 (-8)÷(+4)呢?根据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就是要求一个数,使它与+4相乘的-8.也就是已知乘积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那么,我们是否可以运用有理数乘法的知识,去探求有理数的除法应当怎样进行?下面我们学习有理数的除法.(二)讲授新课交流:1、对于除法运算(-8)÷(+4),你能用乘法的知识求出商来吗?如果能,所得的商应是什么数?2、请你举出更多有理数除法的例子试一试,并用计算器检验你的结果是否正确.3、你能由此归纳出和有理数乘法法则类似的有理数除法法则吗?归纳出这个法则,再用计算器验证你归纳出的法则是否正确. 同学们思考并交流.(三)重难点精讲经过验证,我们可以得到有理数除法法则(一):1、同号两数相除得正,异号两数相除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2、0不能做除数,0除以任何不为零的数都得0.典例:例1、运用有理数除法法则(一)做下列除法:).2311(0)4();54()24.0)(3();415()125)(2();7()28)(1(-÷-÷--÷+-÷+.0)2311(0)4(;3.0)8.024.0()8.0()24.0()54()24.0)(3(;91)154125()415125()415()125)(2(;4)728()7()28)(1(=-÷+=÷-=-÷-=-÷--=⨯-=÷-=-÷+-=÷-=-÷+解: 跟踪训练:计算:(1) (-36) ÷9;).53()2512)(2(-÷- 解:(1)(-36)÷9=-(36÷9)=-4; .54)352512()532512()53()2512)(2(+=⨯+=÷+=-÷-在很多情况下,我们把分数线也看做除号,于是除法的法则也可以用来处理分数中分子、分母和分数本身的符号.典例:例2、化简:.1535)3(;542)2(;436)1(----- .37)1535(1535)3(;25)452(542)2(;9436436)1(+=--=--+=⨯+=---=-=-解: 思考:1、通过做“例2”中的除法运算,你能概括出在不改变分数值得条件下,分数的分子、分母的符号和分数本身的符号的变化规律吗?2、怎样用简洁、准确的语言叙述这个规律?同学们思考并交流.这个规律可以叙述为:分数的分子、分母和分数本身的符号中同时有两个改变时,分数的值不变.利用这个规律,我们可以在不改变分数值得条件下,把分数的分子、分母的符号都化为正号.(四)归纳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有何感想?学会了哪些方法?先想一想,再分享给大家.(五)随堂检测1、若a÷b 商是正数,那么( )A .a ,b 其中有一个数是正数B .a ,b 都是正数C .a ,b 都是负数D .a ,b 同号2、若a +b<0,a b>0,则下列成立的是( )A .a>0,b>0B .a<0,b<0C .a>0,b<0D .a<0,b>03、计算:(1)(-18) ÷6; (2)(-63) ÷(-7); (3)0÷(-8).4、化简:.750)3(;4530)2(;972)1(----六、板书设计七、作业布置:课本P52 习题 3、4 八、教学反思。

【精编】2020七年级数学(北京课改版)上册.6.2有理数加减法的混合运算教.doc

【精编】2020七年级数学(北京课改版)上册.6.2有理数加减法的混合运算教.doc

1.6.2有理数加减法的混合运算一、教学目标1、掌握去括号法则.2、掌握添括号法则.3、能用去括号和添括号法则解决实际问题. 二、课时安排:1课时. 三、教学重点:去括号法则和添括号法则.四、教学难点:用去括号和添括号法则解决实际问题.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有些加减法混合运算的算式中是含有括号的,如下面的式子:).3876(31-- 如何计算上面的式子呢?下面我们学习去括号和添括号.(二)讲授新课思考:1、观察这个算式,如果按照运算顺序的规定,应当怎样计算?2、我们发现,括号内的一个加数38-和括号外的31是同分母的分数,如果对它们先做计算,就能使运算简便.那么,怎样才能对它们先做计算呢?这种做法的依据是什么?同学们思考并交流. 要想实现38-和31先做计算,就必须去掉算式中的括号,然后再根据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进行.我们已经知道,“某数减去若干个数的和,可以逐个减去各个加数”,按照这个法则,就有 .715763763831387631)38()76(31)3876(31=-=-+=+-=--+-=-- 可见,在某些时候,如果能把算式中的括号去掉,就能使运算简便.(三)重难点精讲交流:1、形如m-(a+b-c)的算式可以选择几种不同的算法?2、如果我们选择先去掉括号的算法,你能从上面的研究中概括出“去掉前面带有减号(或负号)的括号”的法则吗?3、与此类似,对于形如m+(a+b-c)的算式,如果我们选择去掉括号的算法,那么你能概括出“去掉前面带有加号(或正号)的括号”的法则吗?同学们思考并交流. 由于存在加法结合律,所以“去掉前面带有加号的括号”可以任意地进行.而“去掉前面带有减号的括号”以后,进行的是减法运算.根据减法的运算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可以概括出去括号的法则.去括号法则1、当括号前面是“+”时,去掉括号和它前面的“+”,括号内各数的符号都不改变.2、当括号前面是“-”时,去掉括号和它前面的“-”,括号内各数的符号都要改变.典例:例3、计算:).52253711(739)2();41483(432)1(---+--++.8118318344143241483432)41483(432)1(-=--=--++=+--+=+--++解:.95452253711739)52253711(739)2(=+=++-=---.)3541(-3745-4⎥⎦⎤⎢⎣⎡+-+、简便地计算:例.31-321-35-413745)354137(45-.)3541(-3745-=+=++-=-++=⎥⎦⎤⎢⎣⎡+-+解: 跟踪训练:计算:).255321(5)2();31143(32)1(---+--+ .43-43-1-1311-43-32)31143(32)1(==+=+--+解: .53853252553215)255321(5)2(=++=++-=--- 交流:1、“添括号”和“去括号”是不是方向相反的变形?2、如果我们把一个算式先实施了“添括号”的步骤以后,再实施“去括号”的步骤,那么这个算式是不是应该恢复为原来的样子?3、“添括号”应有怎样的法则呢?同学们思考并交流.添括号法则1、添上前面带有“+”的括号时,括号内各数的符号都不改变.2、添上前面带有“+”的括号时,括号内各数的符号都要改变.典例:例5、把下列算式分别放入前面带有“+”和带有“-”的括号内:.76858837)2(;257273)1(+-+--+ ).257273().257273()1(+-----+++”的括号内,得放入前面带有“”的括号内,得放入前面带有“解:).76858837().76858837()2(-+---+-+-++”的括号内,得放入前面带有“”的括号内,得放入前面带有“例6、把下面算式中的后三位数放入前面带有“+”的括号内,再把算式中的后四位数放入前面带有“-”的括号内:.13925131722758--+- ).139251317227(58).1392513-17(227-58++----++”的括号内,得入前面带有“把算式中的后四个数放”的括号内,得数放入前面带有“解:把算式中的后三位(四)归纳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有何感想?学会了哪些方法?先想一想,再分享给大家.(五)随堂检测1、计算: ).7473611(623)2();41421(413)1(---+--++2、把下面算式中的后三位数放入前面带有“+”的括号内,再把算式中的后四位数放入前面带有“-”的括号内:.119-53123721+-+ 六、板书设计七、作业布置:课本P36 习题 10八、教学反思。

【精编】2020七年级数学(北京课改版)上册.6.2列方程解应用题教.doc

【精编】2020七年级数学(北京课改版)上册.6.2列方程解应用题教.doc

2.6.2列方程解应用题一、教学目标1、通过对实际问题的分析,掌握用方程计算盈亏、打折问题的方法.2、掌握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主要步骤.3、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二、课时安排:1课时.三、教学重点:掌握用方程计算盈亏、打折问题的方法.四、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我们常到商场购买东西,在那里我们可以发现一些能利用方程来解决的问题.为了搞活经济,许多商场都在搞促销活动,部分商品在打折销售.如何解决这类问题,我们继续研究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二)讲授新课例4、某商场把一个双肩背的书包按进价提高50%标价,然后再按8折(标价的80%)出售,这样商场每卖出一个书包就可盈利8元.请问这种书包的进价是多少元?如果按6折出售,商场还盈利吗?为什么?分析:这个问题中涉及了哪些数量关系?请你按下面的思路进行分析.如果每个书包进价为x元,那么每个书包标价为(1+50%)x元;打8折后每个书包的实际售价为(1+50%)x×80%元.在这个问题中的相等关系是:实际售价-进价=利润.(三)重难点精讲解:设每个书包的进价为x元.根据题意列方程,得(1+50%)x×80%-x=8.解这个方程,得x=40.如果按6折出售,那么40(1+50%)×60%=36<40,所以按6折出售时商场不盈利.答:这种书包的进价是40元,按6折出售时,商场不盈利.跟踪训练:商场将某种品牌的冰箱先按进价提高50%作为标价,然后打出“八折酬宾,外送100元运装费”的广告,结果每台冰箱仍获利300元,求每台冰箱的进价是多少元?解:设每台冰箱的进价为x元,则标价为(1+50%)x元,根据题意列方程,得(1+50%)x×80%-100=x+300,解这个方程,得x=2 000,答:每台冰箱的进价是2 000元思考:通过以上的研究,思考一下利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步骤是什么?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主要步骤1、认真读题,理解题意,弄清题目中的数量关系,找出其中得相等关系;2、设出未知数,用含有未知数的代数式表示题目中涉及的数量关系;3、根据相等关系列出方程;4、求出所列方程的解;5、检验方程的解是否符合问题的实际意义;6、写出答案.(四)归纳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有何感想?学会了哪些方法?先想一想,再分享给大家.(五)随堂检测1、某商品的零售价为每件900元,为了适应市场竞争,商店按零售价的九折并让利40元销售,仍可获利10%,则每件进价为多少元?2、某商品的进价是1000元,标价为1500元,商店要求以利润率不低于5%的售价打折出售,售货员最低可以打几折出售此商品?六、板书设计.6.2七、作业布置:课本P112 习题 2八、教学反思。

【推荐】2020七年级数学(北京课改版)上册.11.1数的近似和科学记数法教案.doc

【推荐】2020七年级数学(北京课改版)上册.11.1数的近似和科学记数法教案.doc

- 1 -1.11.1数的近似和科学记数法一、教学目标1、了解近似值的概念.2、能按要求对一个数四舍五入取近似值.3、会用计算器求一个数的近似值.二、课时安排:1课时. 三、教学重点:能按要求对一个数四舍五入取近似值.四、教学难点:能按要求对一个数四舍五入取近似值.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先看一个例子:对于参加同一个会议的人数,有两种报道:“会议秘书处宣布,参加今天会议的有513人”。

这里数字513确切地反映了实际人数,它是一个准确数,另一种报道说: “约有500人参加了今天的会议” ,500这个数只是接近实际人数,但与实际人数还有差别,它是一个近似数. 下面我们学习数的近似.(二)讲授新课探索:用计算器寻求一个正数,使这个正数的平方恰好等于2.不难发现,我们寻求不到这个正数的精确值,我们发现1.42=1.96<2; 1.52=2.25>2;1.412=1.9881<2; 1.422=2.0164>2;1.4142=1.999396<2; 1.4152=2.002225>2;……(三)重难点精讲所以,只能寻求到和这个数越来越近的1.4,1.5,1.41,1.42,1.414,1.415;…一组又一组的近似数,我们把和精确值近似的数叫做这个精确值的一个近似值. 一般地说,为了更加接近精确值,在各种近似程度上近似值得最后一位都是由四舍五入得到的.最后一个数字在哪一位,就说它是精确到哪一位的近似值. 典例:).0001.0(20000699121791精确到的近似值和,、分别求例- 2 -.2857.1792857.10001.02857142.179≈=,记作的近似值是,所以精确到解:因为 .0833.01210833.00001.0083333.0121≈=,记作的近似值是,所以精确到因为 .0350.0200006990350.00001.003495.020000699≈=,记作的近似值是,所以精确到因为 跟踪训练:).001.0(200011713191精确到的近似值和,分别求 .222.1911222.1001.0222222.1911≈=,记作的近似值是,所以精确到解:因为 .077.0131077.0001.0076923.0131≈=,记作的近似值是,所以精确到因为 .059.02000117059.0001.00585.02000117≈=,记作的近似值是,所以精确到因为 (四)归纳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有何感想?学会了哪些方法?先想一想,再分享给大家.(五)随堂检测1、近似数13.5亿精确到了( )A 、亿位 B.千万位 C. 十亿位 D. 十分位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近似数27.0精确到十分位.B.近似数27.0精确到个位.C.8万与80000的精确到相同.D.近似数0.15与0.150的精确度相同.3、已知地球离月球约为383900千米,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精确到千位)()千米.A.3.84×105B.3.84×106C.38.4×105D.3.83×1054、有下列数据(1)我国与13亿人口.(2)教室里有5人在绘画.(3)吐鲁番盆地海拔-155米.(4)这本书的定价是9.8元/本.其中___________是准确数.__________是近似数.5、用四舍五入法,精确到0.01,对5.9952取近似值的结果是__________.六、板书设计七、作业布置:课本P59 习题 1八、教学反思- 3 -。

【精编】2020七年级数学(北京课改版)上册.1.1字母表示数教.doc

【精编】2020七年级数学(北京课改版)上册.1.1字母表示数教.doc

2.1.1字母表示数一、教学目标1、知道字母表示数的意义.2、能用字母表示一些简单的量.3、会用含字母的式子表示规律.二、课时安排:1课时.三、教学重点:知道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四、教学难点:会用含字母的式子表示规律.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为了表示一种皮球的弹起高度与下落高度之间的关系,通过试验,得到一组数据.单位:厘米.?下面我们学习字母表示数.(二)讲授新课我们会用字母表示有理数的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1)加法交换律:a+b=b+a.(2)加法结合律:(a+b)+c=a+(b+c).交流:请你用字母表示有理数的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和乘法对加法的分配律.想一想用字母表示有理数的运算律有什么意义.学生思考并交流.(三)重难点精讲由于字母可以表示任意的有理数,所以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运算律比较简单明了,可以表示运算律的普遍性.在数学中,字母和含有字母的式子是主要的研究对象之一,这使我们对数的研究更具有一般性.典例:例1、用字母a,b表示下面的数量关系:(1)a比b小5;(2)a,b互为相反数;(3)a与b的2倍相等.解:(1)a=b-5;(2)a=-b或a+b=0;(3)a=2b.跟踪训练:用字母m,n表示下面的数量关系:(1)m比n大5;(2)m与n的和是6;(3)a比b的2倍小2.解:(1)m=n+5;(2)m+n=6;(3)a=2b-2.实践:1、某种练习册每本5.6元,请你根据购买练习册的数量计算应付的金额,填写下表,并进行概括:20,3,8,15,24,…,那么它的第10个数是________,第n个数是______.第1题中的空依次是:5.6,11.2,16.8, …,5.6n.第2题中这一列数的每一个数都是比它的序号的平方小1的数.所以它的第10个数是102-1=99,第n个数是n2-1.典例:例2、填空:(1)每瓶酸奶3.5元,小红买4瓶酸奶用了_____元;小红买x瓶酸奶用了____元.(2)在“手拉手”活动中,甲班捐献图书m本,乙班捐献图书n本,那么甲、乙两班一共捐献图书________本.(3)据报道,要治理祖国大西北的1亩沙地所需的费用大约是500元,主要用于购买适宜沙地种植的草种以及后期人工护养.某中学七年级(1)班有a名学生,七年级(2)班有b名学生,他们每人都有一个心愿,就是要为祖国大西北的治沙贡献自己的力量.于是他们决定将过年时得到的压岁钱中的一部分捐献出来用于治沙.如果平均每人捐献的钱可以治理1亩沙地,那么他们的捐款一共可以治理_____亩沙地;如果(1)班比(2)班的人数多,那么(1)班比(2)班多捐献了_____元.(4)如果甲、乙两地相距100千米,汽车每小时行驶v千米,那么从甲地到乙地需要_____小时.解:(1)小红买4瓶酸奶用了14元,买x瓶酸奶用了3.5x元;(2)两班共捐献图书(m+n)本;(3)两班的捐款一共可以治理沙地(a+b)亩;七年级(1)班比(2)班多捐献了500(a-b)元;100小时.(4)从甲地到乙地需要v跟踪训练:1、李老师带领x名学生到某动物园参观,已知成人票每张8元,学生票每张6元,设门票的总费用为y元,则y=6x+8.2、某服装原价为a元,降价10%后的价格为0,9a 元.3、设一个两位数的个位数字为m,十位数字为n,请你写出这个两位数10n+m .100,这样的式子,我们称它们为代数式.上面问题中得到的5.6n,n2-1,3.5x,m+n,a+b,500(a-b),v单独的一个数或字母也是代数式.交流:当a表示有理数时,-a一定是负数吗?为什么?学生思考并交流.(四)归纳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有何感想?学会了哪些方法?先想一想,再分享给大家.(五)随堂检测1、判断对错:(1)πr2中的π可以表示任意的数.( )(2)a+b=b+a可以表示有理数加法的交换律.( )(3)某人步行速度是a米/时,则他30分钟走了30a米.( )(4)n只能表示正整数.( )2、填空:(1)父亲的年龄比儿子大28岁.如果用x表示儿子现在的年龄,那么父亲现在的年龄为岁.(2)设奶粉每听p元,橘子每听q元,则买10听奶粉、6听橘子共需元.(3)长方形的长是a米,宽是3米,则面积是平方米.周长是米.3、为庆祝“六一”儿童节,某幼儿园举行用长度相同的小木棒摆“金鱼”比赛,如图所示:按照上面的规律,摆n条“金鱼”需要小木棒的根数为( )A.2+6nB.8+6nC.4+4nD.8n六、板书设计、七、作业布置:课本P85 习题 1八、教学反思。

【精编】2020七年级数学(北京课改版)上册.1负数的引入教.doc

【精编】2020七年级数学(北京课改版)上册.1负数的引入教.doc

1.1负数的引入一、教学目标1、能判断一个数是正数还是负数,能用正数或负数表示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2、借助生活中的实例理解有理数的意义,体会负数引入的必要性和有理数应用的广泛性.3、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二、课时安排:1课时三、教学重点:正、负数的概念及有理数的分类.四、教学难点:正、负数的概念及有理数的分类.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在数学课中我们曾经学习了自然数(如0,1,2,3,…)和分数(如 ,47,2311,53),我们还学习了小(2.84,0.333…,0.056,…),而且我们知道,小数只是分数的另一种形式.下面我们接着学习其他的数.(二)讲授新课交流:1、你能举出生活中“用自然数或分数表示量的多少”的例子吗?2、你了解“光年”和“纳米”的意义吗?请设法查阅资料,了解这两个词的意义,说说1光年和1纳米的大小.你还能举出一些例子吗?交流:1、在我们的身边,你见到过“负数”吗?在哪里见到过?2、你怎样理解“负数”的意义?在什么情况下要用“负数”?在足球比赛中,某足球队的净胜球数是“-3”(读作“负3”);龙庆峡冰雪节时,某天的气温是“-12℃”;某精密仪器上的钛金属零件的误差一般要控制在“±0.02mm”(也就是+0.02mm 和-0.02mm)以内……可见,像“-3”,“-12”,“-0.02”,…这样的“负数”已经在我们的生活中被广泛应用了.ÊýµÄ²úÉúºÍ·¢Õ¹Àë²»¿ªÉú»îºÍÉú²úµÄÐèÒª£®ÓɼÇÊý¡¢ÅÐò£¬²úÉúÊý1£¬2£¬3£¬…Óɱíʾ“ûÓД“¿Õ딣¬²úÉúÊý0ÓÉ·ÖÎï¡¢²âÁ¿£¬²úÉú·ÖÊý£¬£¬…2131你还能举出一些例子吗?实际上,“负数”也是用来表示一类量的多少的.这类量都有这样的共同特征:一定存在着和它们意义相反的量.例如:“净胜球数是-3”,表示的是“输了3个球”.在这里,“负数”描述的是“输球数”的多少,而“输球数”是和“赢球数”意义相反的量.思考:1、“-12℃”、“-0.02mm”也有类似的情况吗?怎样说明它们的意义?2、请举出你所了解的其他的例子来说明这种情况.(三)重难点精讲除0以外的自然数和分数,我们称它们为正整数和正分数,统称正数.为了进一步强调它们是正数,还可以在它们的前面加上一个正号“+”, 如+1,+3,+76,+3.56,+0.08, ,713,53++,“+”号可以省略;和它们意义相反的量就用“负数”来表示,这时,在0除以外的自然数和分数的前面加上一个负号“-”,得到的数叫做负数.如-2,-7,-4.76,-0.045, ,637,95--“-”号不能省略. 我们规定: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一个数前面的“+”、“-”号叫做它的符号.“-”号读作“负”,如:“-5”读作“负5”;“+”号读作“正”,如:“+3”读作“正3”;“+”号可以省略.我们原来认为,“0”表示是“没有”.在我们引入了“负数”以后,它是否又有了新的意义?这种新的意义是什么?当仓库中最后一台洗衣机运出后,仓库中洗衣机的库存量记作“0”,这时,它表示“没有”.但是当我们说“气温达到0℃时,水将结成冰”,却决不意味着那时“没有温度”,只是说那时温度恰好处于“正”、“负”之间.这说明,在引入了负数以后,“0”还表示“+”与“-”之间的分界点. 你能举出其他的用“0”表示正负之间的分界点的例子吗?交流:1、你学过哪些数,这些数可以怎样分类?2、各类数之间有怎样的包含关系?事实上,我们知道的数可以分为整数(包括正整数、零和负整数)和分数(包括正分数和负分数)两大类.整数和分数合并在一起,统称有理数.下面介绍一种有理数的分类方法:⎪⎪⎪⎩⎪⎪⎪⎨⎧⎩⎨⎧⎪⎩⎪⎨⎧负分数正分数分数负整数零正整数整数有理数 你还有其他的分类方法吗?典例:例1、读下列各数,指出下列各数中的正数、负数:+7、-9、4/3、-4.5、998.解:+7、4/3、988是正数,-9、-4.5 是负数.跟踪训练:指出下列各数中的正数、负数:.0,109,998,5.4,31,9,7---+ 解:998,31,7-+是正数,109,5.4,9---是负数. 典例: 例2、把下列给数填在相应的大括号里:-4,0.001,0,-1.7,15,+1.5.正数集合{0.001,15,+1.5…}负数集合{-4,-1.7…}正整数集合{15…}分数集合{0.001,-1.7,+1.5…}跟踪训练:把下列各数填入相应的集合内:.18-2009135%10,67,01.0,25.1,413,101,0,31,6,9.99,,,-+-+--- 整数集合:{ 18,2009,67,101,0,6+-…}分数集合:{ 135%10,01.0,25.1,413,31,9.99,--+--…} 正数集合:{ 2009135,67,01.0,413,6,++…} 负数集合:{ 18-%10,25.1,101,31,9.99,-----…} 典例:例3、如果80m 表示向东走80m ,那么-60m 表示向西走60m.跟踪训练:1、如果水位升高3m 时水位变化记作+3m ,那么水位下降3m 时的水位变化记作 -3 m.2、月球表面的白天平均温度是零上126℃,记作 +126 ℃,夜间平均温度是零下150℃,记作 -150 ℃.(四)归纳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有何感想?学会了哪些方法?先想一想,再分享给大家.(五)随堂检测1、把下列各数填入相应的集合内:31215,7.25,,0,,0.32,452+--+-. 正数集合:{32.0,512,5++…}; 负数集合:{21,43,25.7---…}. 2、填空:(1)如果买入100kg 大米记为+100 kg ,那么卖出220kg 大米可记作-220千克;(2)如果-10元表示支出10元,那么+100元表示收入100元;(3)太平洋最深处的马里亚纳海沟低于海平面11034 m ,它的海拔高度可表示为-11034m .六、板书设计七、作业布置课本P14 习题 1、2、3 八、教学反思。

【精编】2020七年级数学(北京课改版)上册.1.2列代数式教案.doc

【精编】2020七年级数学(北京课改版)上册.1.2列代数式教案.doc

2.1.2列代数式一、教学目标1、理解列代数式的意义.2、能用代数式表示简单的数量关系.3、通过列代数式体会代数式会使问题变得简洁,更具有一般性.4、会求简单的代数式的值.二、课时安排:1课时.三、教学重点:用代数式表示简单的数量关系.四、教学难点:求简单的代数式的值.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某地区夏季高山上的温度从山脚处开始每升高100米降低0.7℃.如果山脚温度是28℃,那么比山脚高300米处的温度是多少?一般地,比山脚高x 米处的温度是多少?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下面我们学习列代数式.(二)讲授新课 在上面讨论的问题中,我们可以用字母来表示数,并且把问题中涉及的数量关系用代数式来表示,这就是列代数式.典例:例3、用代数式表示:(1)a 的3倍与b 的和; (2)a 的一半与b 的相反数的和;(3)a 与b 两数的平方差; (4)a 与b 两数和的平方.解:(1)3a+b; (2) );(21b a -+(3)a 2-b 2; (4)(a+b)2.(三)重难点精讲例4、用语言表述下列代数式的意义:(1)某型号计算机每台x 元,那么15x 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2)某校合唱队男生和女生共45人,其中男生y 人,那么45-y 表示______________. 解:(1)15台计算器的价格;(2)合唱队中女生的人数.跟踪训练:填空:1、某厂产品产量第一年为a ,第二年比第一年增长了5%,第三年比第二年增长了4%,则第三年的产量是a(1+5%)(1+4%).2、用代数式表示:数a 的平方与b 的差的3倍为3(a 2-b).3、代数式 (a –b)²的意义是a 与b 差的平方.思考:代数式3a+b 能表示什么意义?如果a(元),b(元)分别表示签字笔和圆珠笔的单价,那么3a+b 表示3支签字笔和1支圆珠笔的价格;如果a(千克),b(千克)分别表示1袋大米和1袋面粉的质量,那么3a+b 表示3袋大米和1袋面粉的总质量……典例:例5、设甲数为x ,乙数为y ,用代数式表示:(1)甲数与乙数的和的三分之一;(2) 甲数的3倍与乙数的倒数的差;(3)甲、乙两数积的2倍;(4)甲、乙两数的平方和. .)4(;2)3(;13)2();(31)1(22y x xy y x y x +-+解: 交流: 列代数式时,在表示方法上要注意什么?1、要正确理解问题中的数量关系.2、特别要弄清问题中的和、差、积、商与大、小、多、少、倍、几分之几等词语的意义.3、要弄清楚问题中的运算顺序.典例:例6、某学校有退休教师x 人,比在职教师少21人.教师节前学校组织慰问活动,请他们参加音乐会.学校为退休教师购买A 级票,为在职教师购买B 级票.已知音乐会门票的价格是:A 级票每张100元,B 级票每张80元.(1)学校购买音乐会门票的总费用是多少?(用含x 的代数式表示)(2)如果这所学校有退休教师11人,那么学校购买音乐会门票的总费用是多少?解:(1)设该校有退休教师x 人,那么有在职教师(x+21)人,因此学校购买音乐会门票的总费用应是[100x+80(x+21)]元;(2)当x=11时, 100x+80(x+21)=100×11+80×(11+21)=3660.因此,学校购买音乐会门票的总费用为3660元.跟踪训练:某动物园的门票价格是 :成人票每张10元,学生票每张5元.(1)一个旅游团有成人x 人、学生y 人,那么该旅游团应付多少门票费?(2)如果该旅游团有37个成人、15个学生,那么他们应付多少门票费?解:(1)该旅游团应付门票费是(10x +5y )元.(2)把 x =37, y =15 代入代数式 10x +5y ,得10×37+5×15=445.因此,他们应付445元门票费.思考:在上面的问题中,“学校购买音乐会门票的费用”是怎样计算出来的?它给你什么启示?由于“学校有退休教师11人”,就是代数式[100x+80(x+21)]中,x=11,所以只要把x=11代替代数式中的x 进行计算,就可以得到购票需要的总费用.它告诉我们,用具体的数值代替代数式中的字母时,可以求出对应的代数式的值.一般地,用数值代替代数式里的字母,按照代数式原有的运算关系计算得出的结果,叫做代数式的值.典例:例7、求下列代数式的值:(1)-2x-5,其中x=-2; (2) .25,373-=+y y 其中 解:(1)当x=-2时,-2x-5=-2×(-2)-5=4-5=-1;.6313721537)25(337325)2(-=+-=+-⨯=+-=y y 时,当 .2)2(;))(1(,25,28222y xy x y x y x +++-=-=求下列代数式的值:、已知:例.481)25()25()2(2)2(2)2(;481)29()25(2-))(1(25,2222222=-+-⨯-⨯+-=++=-=⎥⎦⎤⎢⎣⎡-+=+-=-=y xy x y x y x 时:解:当 跟踪训练:求代数式的值:4x 2+3xy-x 2-9,其中x=2,y=-3.解:当x=2,y=-3时, 原式=4×22+3×2×(-3)-22-9=4×4+3×2×(-3)-4-9=-15.(四)归纳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有何感想?学会了哪些方法?先想一想,再分享给大家.(五)随堂检测1、用代数式表示:“比k的平方的2倍小1的数”为( )A、2k2-1B、(2k)2-1C、2(k-1)2D、(2k-1)22、某工厂第二季度的产值比第一季度的产值增长了x%,第三季度又比第二季度增长了x%,则第三季度比第一季度增长了 ( )A、2x%B、1+2x%C、(1+x%)2D、(2+x%)3、用语言叙述代数式a2-b2正确的是()A、a, b两数的平方差B、a与b差的平方C、a与b的平方的差D、 b, a两数的平方差4、已知a3-a-1=0,求:a3-a+2016的值.六、板书设计七、作业布置:课本P85 习题 5八、教学反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教学目标
1、理解乘方的意义.
2、能进行有理数的乘方运算.
3、经历探索有量数乘方意义的过程,培养转化的思想方法.
4、能用计算器求一些数的乘方.
二、课时安排:1课时.
三、教学重点:有理数的乘方运算.
四、教学难点:有理数的乘方运算.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你的生活中是否遇到过这样的问题,根据问题列出的算式是2个、3个或3个以上的相同数的连乘积?
下面我们学习有理数的乘方.
(二)讲授新课
在生活中,有这样的问题:1个细胞,经过1小时就可以分裂为2个同样的细胞,那么5小时以后,这个细胞可繁殖成多少个同样的细胞?
列出的式子为:2×2×2×2×2.
我国古代的数学书中有这样的话:“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而不竭.”那么,10天之后,这个:“一尺之棰”还剩多少?
列出的式子为:.2
1212121212121212121⨯⨯⨯⨯⨯⨯⨯⨯⨯
(三)重难点精讲
思考:
“一尺之棰,日取其半”,如果问10个月之后还剩多少?10年之后还剩多少?那么列出的式子将是什么样子?
显然,我们遇到了如何写出这个烦琐的式子的麻烦,我们需要创设一种新的表示方法来表达这样的运算.我们把
a×a写为a2;
a×a×a写为a3;
2×2×2×2×2写为25;
一般地,我们把几个相同的因数相乘的运算叫做乘方,乘方的结果叫做幂.如果有n个a相乘,可以写为an,也就是
其中,an叫做a的n次方,也叫做a的n次幂.a叫做幂的底数,a可以取任何有理数;n叫做幂的指数,n可取任何正整数.
特殊地,a可以看做a的一次幂,也就是说a的指数是1.
典例:
例1、计算:
跟踪训练:
计算:
例2、利用计算器计算:
交流:
1、当底数是负数,指数是任意正整数时,幂的符号是确定的吗?如果是不确定的,在什么条件下才能确定幂的符号?
2、在-an和(-a)n(n是任意正整数)的意义相同吗?如果不相同,区别在哪里?
3、在-an和(-a)n(n是任意正整数)的计算结果总是相同的吗?如果不是,那么,在什么情况下相同,在什么情况下不同?
学生思考并交流.
在做幂的运算时,要注意幂式中括号的意义:
(-a)n表示n个(-a)相乘,它的计算结果随n的取值的不同而不同,即有
-an表示n个a的乘积的相反数,即有
典例:
例3、计算:
(1)(-3)5; (2)-34;
(3)[-(-5)]3; (4)-[+(-2)]7.
解:(1)(-3)5=(-3)(-3)(-3)(-3)(-3)=-243;
(2)-34=-(3×3×3×3)=-81;
(3)[-(-5)]3=(+5)3=+125;
(4)-[+(-2)]7=-(-2)7=-(-128)=+128.
例4、据统计,20xx年底××市的人口总数已经从20xx年底的1695万人增加到1755万人.如果保持这样的增长率,请用计算器计算(精确到1万人):
(1)到20xx年底、20xx年底时,××市的人口总数分别约是多少万人?
(2)到20xx年底时,××市的人口总数分别约是多少万人?
分析: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要先求出从20xx年底到20xx年底××市的人口总数的增长率.
解:(1)用计算器计算,从20xx年底到20xx年底××市的人口总数的增长率为
所以,到20xx年底时,××市的人口总数是:
1755×(1+3.54%)≈1817(万人);
到20xx年底时,××市的人口总数是:
[1755×(1+3.54%)](1+3.54%)
=1755×(1+3.54%)2
≈1881(万人).
答:到20xx年底、20xx年底时,××市的人口总数分别约是1817万人、1881万人.
(2)通过观察我们发现,这些算式在结构上是相似的,我们还注意到,幂的指数等于所求的年份与20xx年相差的年数.由于20xx年与20xx年相差5年,所以到20xx年底时,××市的人口总数是1755×(1+3.54%)5≈2088(万人).
答:到20xx年底时,××市的人口总数分别约是2088万人.
(四)归纳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有何感想?学会了哪些方法?先想一想,再分享给大家.
(五)随堂检测
1、下列各组数互为相反数的是( )
A.32与-23 B.32与(-3)2
C.32与-32 D.-23与(-2)3
2、下列各式:①-(-4);②-|-4|;③(-4)2;④-42;⑤-(-4)4;⑥-(-4)3,其中结果为负数的序号为____________.
3、计算:
(1)(-4)6; (2)-24;
(3)[-(-3)]4; (4)-[+(-5)]3.
4、当你把纸对折1次时,可以得到2层;对折2次时,可以得到4层;对折3次时,可以得到8层…
(1)计算对折5次时的层数是多少?
(2)你能发现层数与折纸的次数的关系吗?
(3)如果每张纸的厚度是0.1毫米,求对折12次后纸的总厚度.
六、板书设计
七、
作业布置:课本P52
习题 5 八、教学反思 §1.9有理数的乘方 乘方的定义:
幂、底数、指数的概念:
例1、 例2、 例3、
例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