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科学竞赛辅导
初中学生学科竞赛辅导方案

初中学生学科竞赛辅导方案一、引言学科竞赛是培养中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途径,是选拔优秀学生的有效手段。
为了帮助初中学生在学科竞赛中取得好成绩,开展有效的辅导至关重要。
本文将提供一份初中学生学科竞赛辅导方案,以指导学生和家长。
二、了解学科竞赛在开始辅导前,首先要了解主要的学科竞赛种类,如数学竞赛、英语竞赛、科学竞赛等。
通过研究过去的试题和考纲,我们可以了解考试的重点和难点,为辅导的内容提供方向。
三、制定学习计划根据每个学科竞赛的要求,制定详细的学习计划,明确每天的学习目标和内容。
考虑到学生的学习负担和时间安排,合理分配每个学科竞赛的学习时间,并留出适当的复习和巩固时间。
四、学习材料的选择通过网络、书店或学校图书馆等渠道,选择适合学生的学习材料。
这些材料应包括习题集、模拟试题和教辅材料等,以满足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并确保涵盖了考试的全部内容。
五、重点知识的梳理根据每个学科竞赛的考纲和学习材料,梳理并整理出重点知识点。
将这些知识点以图表或思维导图的形式呈现,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同时也方便辅导者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跟踪。
六、学习方法的培养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学习方法的培养至关重要。
辅导者应引导学生掌握一些学习方法,如分析题目、总结归纳、做笔记等。
通过培养良好的学习方法,学生能够更高效地学习和应对竞赛中的各种题型。
七、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为了提高学习效果,学生需在一个舒适和安静的环境中学习。
家长和辅导者应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减少干扰和噪音,同时监督学生的学习进度,并给予必要的鼓励和支持。
八、与老师的沟通合作学校老师是学生学习竞赛的重要资源,辅导者应与学校老师保持良好的沟通合作关系。
了解学校所推荐的教材和教学要求,根据教师的建议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协调学业学习和竞赛备考。
九、定期模拟测试在辅导的过程中,定期进行模拟测试是必不可少的。
通过模拟测试,可以检测学生的学习情况、找出薄弱环节,并帮助学生适应竞赛的考试形式和时间限制。
中学教育中的学科竞赛辅导方法

中学教育中的学科竞赛辅导方法一、引言中学教育中的学科竞赛辅导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通过学科竞赛辅导,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自信心和团队协作精神。
本文将探讨中学教育中的学科竞赛辅导方法,以期为教师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明确竞赛目标在学科竞赛辅导开始之前,教师需要明确竞赛的目标和要求。
这包括了解竞赛的背景、规则、评分标准等。
教师还应该与学生一起讨论竞赛的意义和价值,以激发他们的兴趣和动力。
三、制定辅导计划制定辅导计划是学科竞赛辅导的关键步骤。
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竞赛目标,设计适合他们的辅导计划。
这个计划应该包括课程设置、教学策略、教学资源等方面。
教师还应该考虑学生的个别差异,制定个性化的辅导计划,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四、课堂教学与个性化辅导相结合在学科竞赛辅导中,课堂教学与个性化辅导是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
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兴趣,制定针对性的课堂教学内容,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同时,教师还应该针对学生的个别问题,进行个性化的辅导,以满足他们的需求。
五、组织学习小组学习小组是学科竞赛辅导中一种有效的组织形式。
通过学习小组,学生可以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相互鼓励,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在组织学习小组时,教师需要考虑到学生的兴趣、能力和个性特点,以确保小组的平衡和有效。
同时,教师还需要给予学生足够的自由度和空间,让他们自主选择合作伙伴,以激发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六、加强实践训练学科竞赛往往需要学生具备较高的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
因此,教师在学科竞赛辅导中应该加强实践训练,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模拟竞赛场景、组织实践活动、提供实践机会等方式,帮助学生提高实践能力。
同时,教师还应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外活动,以拓宽他们的视野和经验。
七、培养创新思维创新思维是学科竞赛辅导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教师可以通过启发式教学、案例分析、讨论式教学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初中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竞赛辅导课件

例3:两株植物放在封闭的玻璃罩内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用全素营养液置于室外进行培养(如甲图所示),假定玻璃 罩内植物的生理状态和自然环境中 相同,且空气湿度对植物蒸腾作用的影响、微生物对CO2 浓度影响均忽略不计。现用CO2浓 度测定仪测定了该玻璃罩内CO2浓 度的变化情况,绘制 成如乙图所示曲线。请据图分析回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1.在同一天时间里,从文档经仅供过参考饥,不能饿作为处科学理依据的,请植勿模物仿;如的有不同当之一处,叶请联片系网站上或本陆人删续除。取下面积相 同的叶圆片,称取其质量,实验情况如图所示。在不考虑叶片内有机物
c 向其他部位转移的情况下进行分析,其中错误的是( )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1: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比较
反应式
场所 条件 物质变化 能量变化 意义
相互联系
光合作用
二氧化碳十水 光 二有氧机化物碳+氧十气水气 叶绿体
十氧气
有机物(淀粉)
叶绿体
光
无机物→有机物
光能→化学能
是地球上各种有机物和氧气 的主要来源。自然界中氧和 碳循环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
用呼吸所产生的CO2外,每小时还应从外界吸收CO2
初中科学竞赛方法

初中科学竞赛方法
1. 充分准备
在科学竞赛前,要认真复习和掌握所有考试范围,熟记公式和概念,并且进行大量练习和模拟考试。
还要注意掌握实验操作技能和分析数据的能力。
2. 注重细节
参加科学竞赛时,要细心、耐心,注意细节。
在答题中细节问题也很重要,如书写一定要清晰、规范,计算一定要认真,不要粗心大意出错。
3. 支持证明
竞赛试题中常出现证明题,要注意证明过程,给出充分的证明过程和理由,切勿敷衍了事,否则易被扣分。
4. 真实有效
在考试中给出的答案一定要真实且有效。
答案要实事求是,不要随意猜测和编造,尽量给出清晰合理的解答,给出完整的解答过程,更能获得专业的裁判们的认可。
5. 快速反应
科学竞赛时间紧迫,要求考生迅速反应,快速分析问题,迅速确定解决方法,并迅速给出一定的答案。
6. 合作协作
科学竞赛中也存在团队合作的考试题,参加者需要相互配合、相互支持,将个人能力最大限度的发挥出去,优势互补,减小答题的误差率。
7. 冷静应对
考试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和挑战,例如遇到不懂的问题、时间紧张、紧张压力等问题,要冷静应对,不要紧张焦虑,切勿心态失衡。
初中科学竞赛辅导《密度》经典简答、探究18题(有详解)

初中科学竞赛辅导《密度》经典简答、探究18题(温馨提示:题目的编排顺序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使用时可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题目进行训练;如有疑难问题,可与编者交流:QQ 16173689420)1、两种液体的密度分别为ρ1、ρ2,若混合前它们的质量相等,将它们混合后,则混合液体的密度为 ;若混合前它们的体积相等,将它们混合后,则混合液体的密度为 (设混合前后液体的体积不变)。
2、已知砖的密度为1.5×103千克/米3,用长25厘米、宽12厘米、厚6厘米的砖块砌房子的墙,若房子内外墙的总面积为720平方米,墙的厚度为25厘米,则修建此房约需砖 块,如果汽车一次能装载4吨,则最少要拉 次才能将这些砖拉来.3、用质量均为1千克的水和甲液体(甲液体的密度为0.8×103千克/米3)配制密度为0.9×103千克/米3的乙液体。
则最多能配成乙液体______千克。
4、一根轻质小弹簧原长10厘米,两端分别连接在容器底部和物体A上,将水逐渐注入容器,当物体的一半浸入水中时,弹簧长12厘米,如图(a )所示。
把水倒出,改用密度为 0.8×103千克/米3的油注入容器,当物体A 全部浸入油中时,弹簧长15厘米,如图(b )所示。
前后两种情况下物体受到的浮力之比为_________;物体A 的密度为_________千克/米3。
5、有一个量筒和一个量杯的量程都是100mL (设到量程的高度都是h ),如果倒入50mL 的液体,对量筒而言,所装液体的液面将 h/2,对量杯而言,液面的高度将 h/2(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如果它们最小刻度都是5mL ,则当所测液体体积较大时,选用 测量要准确.6、一个实心圆球分为内外两层。
内层由甲物质组成,外层由乙物质组成,且内层半径r 是外层半径R 的1/3,内层质量是外层质量的1/2,那么,甲、乙两种物质的密度这比是 。
7、复印纸是现代办公的必备用品。
初中科学竞赛辅导《简单机械》经典计算20题(有解析)

初中科学竞赛辅导《简单机械》经典计算20题(温馨提示:题目的编排顺序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使用时可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题目进行训练;如有疑难问题,可与编者交流:QQ 16173689420)1、一保洁工人,要清洗一高楼的外墙,他使用了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升降,已知工人的质量为60kg,保洁器材的质量为20kg,人对绳的拉力为300N,吊篮在拉力的作用下1min匀速上升了10m,求:(1)此过程中的有用功(2)拉力F做功的功率;(3)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解析:(1)提升工人和保洁器材做的功为有用功:W有=Gh=(60kg+20kg)×10N/kg×10m=8000J(2)将整个装置看作一个整体,那么三段绳子都受力,已知拉力为300N,则整个装置的总重为:F=3×300N=900N;拉力F做的功即为总功:W总=Fs=300N×30m=9000J;拉力做功功率:P= W/ t=9000/60s=150W(3)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 W有/ W总=8000J/9000J≈88.9%答案:(1)此过程中的有用功为8000J;(2)拉力F做功的功率为150W;(3)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8.9%.2、随着城市的建设规划,衢州城内出现许多高层建筑,电梯是高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某电梯公寓的电梯某次在竖直向上,运行的过程中,速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如图所示,忽略电梯受到的空气阻力和摩擦阻力,向上运行的动力只有竖直向上的电动机拉力,电梯箱和乘客的总质量为600kg,(g=10N/kg).求:(1)电梯在匀速运动阶段上升的高度h1是多少?拉力F1做了多少功?(2)电梯在前4秒作匀加速运动,如果匀加速阶段的平均速度等于该阶段速度的最大值和最小值的平均值,且在匀加速阶段,电动机的拉力F2做了11520J的功;求匀加速阶段电动机拉力F2的大小?(3)电梯开始向上运动后经过64s,电动机的拉力的平均功率是多大?解析:(1)电梯匀速阶段V1﹦0.8m/s,t1﹦60s,电梯在匀速运动阶段上升的高度h1=V1t1=0.8m/s×60s﹦48m;拉力F 1做功W 1=F 1h 1﹦6000N×48m﹦2.88×105J ;(2)匀加速阶段的平均速度v 2﹦(0.8m/s+0)/2﹦0.4m/s ; 匀加速阶段电动机拉力F 2﹦W 2/ S 2=11520J/0.4×4m﹦7200N ; (3)W=W 1+W 2=2.88×105J+11520J=299520J ;电动机的拉力的平均功率是P= W/ =299520J/64s=4680W ;答案:(1)电梯在匀速运动阶段上升的高度h1为48m ,拉力F 1 做了2.88×105J ;(2)匀加速阶段电动机拉力F 2的大小7200N ;(3)电动机的拉力的平均功率4680w 。
初中科学竞赛辅导《热学》经典选择20题

初中科学竞赛辅导《简单机械》经典选择20题1、在气温是20℃的房间里,用水银温度计测沸水的温度,当水银面经过“20”到“100”之间的某一刻度时,温度计的示数表示()A、房间里空气的温度B、沸水的温度C、温度计中水银的温度D、什么也不表示2.我国北方地区冬季用燃煤取暖所造成的大气污染,己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现在有些家庭已经改用燃油取暖,以降低对大气的污染。
小明家的住房面积约110m2,若将住房的门窗关闭好,用燃烧柴油来取暖,并使室温升高10℃,已知柴油的热值为4.3×107J/kg,空气的密度约为1.3kg /m3,空气的比热容为1.O×l03 J/(kg.℃),所需的柴油约为()A.0.01kg B.0.1kg C.1kg D.10kg3. 不久前 , 日本某一材料研究所的科学家发明了一种 " 碳纳米管温度计 ", 这种温度计被认定为是目前世界上最小的温度计。
研究人员在长约 10-6m、直径为 10-7m 的碳纳米管中充入液态的金属镓。
当温度升高时, 管中稼就会膨胀, 通过电子显微镜就能读取温度值。
这种温度计测量的范围可从30℃到490℃ ,并且精确度较高, 可用于检查电子线路是否异常、测量毛细血管的温度等许多方面。
根据以上信息判断下列推测中正确的是()A.碳纳米管的体积在 10℃至 500℃之间随温度变化很小, 可忽略不计B.金属镓的熔点、沸点都很低C.在30℃至 490℃之间金属镓的体积与温度变化呈反比D.金属嫁的体积在 30℃至 490℃之间随温度变化很小, 可忽略不计4、在气温为0℃的室内,把盛有冰和水的金属盒漂浮在盛有酒精溶液的开口容器里,过一段时间后,金属盒内冰和水的变化情况是()A、不发生变化B、冰减少,水增多C、冰增多,水减少D、无法判断5.物理学家焦耳利用两锤下落带动叶片搅水来测定热功当量(即做功与产生的热量的比值),如果水的比热为C,质量为m,吸热升温Δt,则产生的热量Q=CmΔt。
初中科学竞赛辅导《植物知识》经典简答、探究28题

初中科学竞赛辅导《植物知识》经典简答、探究28题(温馨提示:题目的编排顺序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使用时可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题目进行训练;如有疑难问题,可与编者交流:QQ 16173689420)1、如图所示,在大豆种子萌发成幼苗的过程中,根据其干重(种子除去水分后质量)和鲜重(种子实际质量)的变化而分别绘制的两条曲线。
则表示鲜重变化的是曲线 。
该幼苗开始进行光合作用的起点时间是 ,说明你的理由 。
2、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强度可以用单位时间内吸收或释放二氧化碳的量来表示。
如图表示某植物在恒温30℃时,处于不同光照强度下在单位时间内对二氧化碳的吸收或释放量。
(1)植物吸收或释放二氧化碳的主要通道是叶表皮的 。
(2)已知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分别为2 5℃和3 0℃。
那么,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将温度调节到2 5℃时,图中曲线上的A 点将向 移动(填“上”或“下”)。
3、各种植物的开花都要求一定的黑暗和光照时间,但“影响开花的关键性因素是黑暗期的长短,还是光照期的长短”并不明确。
人们很早就认识到,苍耳(一种植物)需要每天短于16h 的日照才能开花,若日照时间长于16h 就不开花,16h 的光照是一个临界点。
20世纪30年代,有人将苍耳置于不同组合的光照期和黑暗期中进行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1)图所示实验中,各组处理的差异(变量)是 。
根据本实验的结果,你认为可以对前人的认识作何修正?(2)请你继续做进一步的实验:探究在黑暗期中插入一段时间的光照,及在光照期间插入一段黑暗期的植物开花情况,设计方案(用图示的方式呈现)。
4、某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开展了“湿地植物净化污水的作用”研究。
他们从不同的地点采集了生活污水、工业污水、混合污水和池塘水,量取等量的四种水样分别装入四只编号为a 、b 、c 、d 的玻璃容器中,再将四份质量和生长状态等均相同的菖蒲(一种湿地植物)分别放入容器中培养。
15天后继续实验:步骤l :从上述培养过菖蒲的四种水样中各取3kg,分别加入4个鱼缸中(编号与水样编号一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竞赛的目的
全国中学生科学竞赛章程明确指出:竞赛的目 的是促进中学生提高学习科学的主动性和兴趣, 改进学习方法,增强学习能力;为高中的学习 打下坚实的基础、不断增强学生自己学习科学 的兴趣。发现具有突出才能的青少年,以便更 好地对他们进行培养。因此,全国初中应用科 学知识竞赛从1991年开始至今已举办18届了, 上海市初中科学竞赛到现在已举办了22届,浙 江省到现在也已经举办了12届。
布置作业技巧
为了使真正的参赛选手从班上能脱 颖而出,平时布置作业和考查时, 除了难度适中的常规题外,还布置 一些有一定难度和能培养学生思维 能力的试题作为选做题和附加题。 这样既达到了分层教学的要求,锻 炼了一部分学生解决难题的能力, 又有利于教师发现竞赛苗子,为以 后的集中辅导打下基础。
四、创设条件,提高参赛学生能力
3.如图为一块矩形金 属板,在其右上角 切掉一个小正方 形.在金属板被加 热时可以观察到下 列哪些现象 ( ) A.QR>PQ B.QR<PQ C.QR恒等于PQ D.QR:PQ=b:c
5、图像法方法
图像法是根据题意把抽象复杂的科 学过程有针对性地表示成科学图像, 将科学量间的代数关系转变为几何 关系,运用图像直观、形象、简明 的特点,来分析解决科学问题,由 此达到化难为易,化繁为简的目的, 图像法在处理某些运动问题,变力 做功问题时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
O A B
5.如图所示.将R1、R2、 R3、R4、R5五只阻值 不等的电阻并联后接 在电源电压为6伏的 电路中,若电阻R1, 的阻值为50欧,R5为 10欧,且 R1>R2>R3>R4>R5.当 电键S闭合后,可判 断电流表的示数范围 是 .
某同学用一根粗细均匀的铁棒,将一个边 长为a的正方形重物箱撬起一个很小的角 度(如图所示,图中的角度已被放大)。 已知:铁棒单位长度受到的重力为P1;重 物臬常驻到的重力为G。现将铁棒的一端 插入箱底,在另一端施加一个向上的力撬 动重物箱。如果插入的长度为箱宽的四分 之一,并保持该长度不变,则当选用的铁 棒长度满足 什么条件时,施 加的力最小,此 最小的力为多大?
2、等效法方法
在一些科学问题中,一个过程的发展、 一个状态的确定,往往是由多个因素决 定的,在这一决定中,若某些因素所起 的作用和另一些因素所起的作用相同, 则前一些因素与后一些因素是等效的, 它们便可以互相代替,而对过程的发展 或状态的确定,最后结果并不影响,这 种以等效为前提而使某些因素互相代替 来研究问题的方法就是等效法.
在培训前教师准备
教师应首先做到认真研究近几年的竞赛 试题,揣摸其特点,做到心中有数。特 别对那些重在培养能力、体现创新的热 点题型,要进行认真评析,并注意题目 可能的演变方式;充分挖掘初高中衔接 的知识点,有助于考查学生升入高一级 学校学习的潜能,增强可持续性教育, 这也是科学竞赛的目的之一。
等效思维的实质
等效思维的实质是在效果相同的
情况下,将较为复杂的实际问题 变换为简单的熟悉问题,以便突 出主要因素,抓住它的本质,找 出其中规律.因此应用等效法时往 往是用较简单的因素代替较复杂 的因素,以使问题得到简化而便 于求解.
1.在水平地面上并排铺有块相同 的均质砖块,如图甲,每块砖 的质量为m,长为a,宽为b, 厚为c。若要将这块砖按图乙 所示叠放在最左边的砖块上, 则至少要给砖块做的功
基础知识教学的过程中注意点
注意对学生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和 多题同解、多题归一的练习,训练 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同一问题和同 一角度思考不同问题的能力,以达 到让学生学会集中和发散的思维方 式。培养思维能力,教给学生分析 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这是 提高学生素质和实验能力的关键。
一条笔直的小河里,一运载 木箱的小船逆流而上,船速v1, 水速v2。船行到桥下被桥碰下 一个木箱,从碰下木箱到船 员发现已过去了t时间。发现 后船立即掉头以同样的船速v1 去追赶木箱,那么从发现掉 木箱到追上木箱需用的时 间 。
二、注重双基,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养应用能力
‚初中学生科学素质和实验能力竞赛‛是在中 考要求的基础上,以课程目标为基本要求,加 大了信息题、实验能力题的比例,进一步强调 了双基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因此,我们必须 指导学生扎扎实实地掌握基础知识,挖掘教材 的内涵,拓宽其外延,训练学生的综合能力。 双基是学生逻辑思维的基础,判断分析的依据。 只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学生在解题时才会有正 确的分析和明辨是非的能力。
1.如图所示,密度均匀的木块漂在 水面上,现沿虚线将下部分截去, 则剩下的部分将 ( ) A.上浮一些 B.静止不动 C.下沉一些 D.无法确定
2.如图所示,电源电压恒,L“6V3W”, 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100Ω,则 当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为 多大时滑动变阻器所消耗的功率最 大.
3.如图电路的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R 为20欧,电源电压保持不变,R0为 定值电阻。当变阻器的滑片位于最 左端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3安,则 把变阻器的滑片向右移动到C点 (RBC=R/5)时,通过R0的电流大 小可能是
4.如右图所示OB为粗细均匀的 均质杠杆,O为支点,在离O 点距离为的A处挂一个质量为 的物体,杠杆每单位长度的 质量为,当杠杆为多长时, 可以在B点用最小的作用力维 持杠杆平衡? F
4、假设法方法
假设法是对于待求解的问题,在与 原题所给条件不相违的前提下,人 为的加上或减去某些条件,以使原 题方便求解。求解科学试题常用的 有假设科学情景,假设科学过程, 假设科学量等,利用假设法处理某 些科学问题,往往能突破思维障碍, 找出新的解题途径,化难为易,化 繁为简。
1.一端开口、一端封闭的玻璃管, 开口向下插入水银槽中,不计 玻璃管的重力和浮力,用竖直 向上的力F提着保持平衡,此 时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为h(如 图所示).如果将玻璃管向上 提起一段距离,待稳定后,此 时的F和h与刚才相比 ( ) A,F会增大、h也增大 B.F 会增大、h却不变 C.F会不变、h却增大 D.F 会不变、h也不变
3、极限法方法
极限法是把某个科学量推向极端,即极 大和极小或极左和极右,并依此做出科 学的推理分析,从而给出判断或导出一 般结论。极限法在进行某些科学过程的 分析时,具有独特作用,恰当应用极限 法能提高解题效率,使问题化难为易, 化繁为简,思路灵活,判断准确。因此 要求解题者,不仅具有严谨的逻辑推理 能力,而且具有丰富的想象能力,从而 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如图所示,高度为L、横截面积为 s的物块浮在盛水的杯内,杯内水 的高度恰好为L。已知杯子的横截 面积为2s,水的密度为ρ,物块的密 度为专ρ/2,现用外力将物块按入 水底,则外力所做的功至少是多 少?
3.如图所示电路是由十二个 不同的电阻组成的,已知 R1=12欧,其余电阻阻值未 知,测得A、B总电阻为6 欧.今将R1换成6欧的电阻, 则A、B间的总电阻为 ( )
第一阶段
初二第一学期通过一段时期
有意识的培养渗透后,教师 对学生的情况已经了如指掌。 这时,可以在每个班物色几 个(根据本班学生的具体情 况)优秀学生作为预赛选手, 进行重点培养。
第二阶段
初二第二学期新课结束后,教师
要为学生收集近几年的全国及各 省的预决赛试题及各类杂志、书 籍,让其在正常学习之余,每天 能挤出半个小时来广涉博览,使 其熟悉竞赛试题的题型、了解其 特点,增强他们在竞赛中的实力。
初中科学竞赛辅导
王培民
一、初中科学竞赛背景
素质教育强调面向全体学生,尊重学生的个性, 承认学生间的差异性。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并 不是在教学上对所有学生实行‚一刀切‛,力 图使所有学生齐头并进。若这样势必既会拖优 秀学生的后腿,又降低困难学生的知识吸收率。 对少数智力优秀的学生,应该积极鼓励他们在 其可能发展的范围内充分发展,使其在更高的 平台上充分施展自己的才华,争取成为国家急 需的高、精、尖人才,当好提高国家整体素质 的领头雁、排头兵。
2.如图所示,一根细绳悬挂一个半径为 r米、质量为m千克的半球,半球的 底面与容器底部紧密接触,此容器内 液体的密度为ρ千克/米3,高度为H米, 大气压强为p0帕,已知球体的体积公 式是V=4πr3/3,球面积公式是S球 =4πR2,圆面积公式是 S圆=πr2,则 液体对半球的压力为 多少?若要把 半球从水中拉起, 则至少要用 多少 的竖 直向上的拉力。
三、因材施教,培养竞赛苗子
浙江省初中科学竞赛的预决
赛都在四月份举行,距新课 结束只有一个月的时间,用 于专门的综合培训的时间非 常有限,这就要求在平时教 学中渗透竞赛的解题方法, 培养出竞赛苗子。
处理好中考与竞赛的问题
教学必须立足中考,面向全体学生。为了解决 常规教学与提高解中、高档题目的能力、挖掘 部分参赛学生的潜力之间的矛盾,我采用了课 上晴蜓点水,课后多下苦功的办法。即课堂上 除传授科学课程标准所规定的教学内容外,还 需对课本上的知识点进行拓宽和适度的加深, 但对其只能点到为止,留下较大的思考空间, 鼓励学有余力,对科学感兴趣的学生课后多思 勤问。这样既锻炼了优秀学生的思维,使参赛 学生得到了知识的积累,又避免将中等及中等 偏下学生拖入难题中,而加重其学习负担。
CO与CO2的混合气体5克,
测得C%=36%,如果把混合 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粉 末(假设CO 全部转化为 CO2, 气体没有损耗), 然后把气体全部通人足量 的纯清石灰水,能得到沉 淀多少克?
注重双基教学同时培养学生能力
根据初中科学周期短、知识集中的 特点,注重双基教学,培养学生能 力,这一步骤必须贯穿整个新课教 学过程的始终。初中科学直到初三 第二学期的三月份新课才教授完毕, 这一段时间内,在夯实基础知识的 同时,注意培养学生的能力至关重 要。
根据科学学科的特点,积极创造条件,增加动手机会, 培养实验能力,这是非常重要的。科学是一门以实验 为基础的学科。科学实验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途径之一。 纵观近几年的竞赛题,实验题的比例正逐年上升,所 以提高学生综合实验能力,特别是运用实验手段解决 具体问题的能力尤为重要。因此,利用课余时间给参 赛学生开放实验室,让其有动手机会,学有所用。增 设的实验中除有以加强实验基本操作和基本技能训练 为目的的常规实验、兴趣实验、选做实验外,更多的 应以培养学生逻辑思维为目标的探索性实验、设计性 实验、创造性实验,并让学生能感受到实验的过程。 实验中不仅学生严谨规范的基本操作达到锻炼强化, 同时在实验设计过程中使得双基知识得到了充分灵活 运用,学生科学综合素质得到了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