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三不朽”角度评价刘伯温
历史上的刘伯温是怎样的一个人

历史上的刘伯温是怎样的一个人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能与诸葛亮齐名,刘伯温也是中国史上第一人。
你了解刘伯温吗?下面是分享的历史上的刘伯温是怎样的一个人,一起来看看吧。
刘伯温是一位家喻户晓的人物,他是明朝的重臣,尽心尽力辅佐朱元璋,但他也是治世的能手,他善于严惩贪官,对百姓以礼待之,为人正直,就好像唐朝的魏征一般,是朱元璋的一面明镜,用以净身。
他字伯温深受别人了解,但是原名刘基却被不少人忽视了,但是并不影响他在历史上的影响力。
他在朱元璋起义后几年,就以谋士的身份进入他的帐下,并逐渐受朱元璋的器重。
朱元璋起义于现在的浙江左右,发展迅速,但是缺乏根基,备受腹敌,他的力量不足以直接对抗张士诚和陈友谅,在这种危急关头,他认为张士诚没有称雄的野心不足为虑,陈友谅挟持旧主,名号不对,并且身居上游,宜可早先征战。
深得朱元璋心意,先灭陈友谅,后灭张士诚,这两个劲敌已灭,何愁不成帝业。
并且刘伯温在机场重大战役中,身居前线,临阵不危,适逢陈友谅亲率重兵攻打金陵,双方兵力悬殊,陈友谅大概以3比1的远超于朱元璋,朱元璋帐下文武百官乱成一遭,主见四起。
有主战,有退战以保实力,也有投降……这么多的主见,却没有计谋用以克敌,老天还是眷恋朱元璋的,在这之前刘伯温就已投奔他的帐下,他效仿赤壁之战,采用先派人诈降,用以降低陈友谅的戒心,最后以火攻、火炮给予重创,使其兵败如山倒,逃回老窟,遂就占领大片的州府,替朱元璋反败为胜,并立下大功。
刘伯温的功勋远不只这些,之前的大战小战只不过是他帮朱元璋奠定一些根基,远不能最终摧毁陈友谅的势力。
时不待人,陈友谅在上次失败之后,整顿旗鼓,率领号称百万的雄狮与朱元璋决一死战,时间是1363年夏天,地点在潘阳湖。
一次偶然的机会,刘伯温跟朱元璋在一首船上探讨军事,刘伯温发现飞鸟惊飞,猛然醒悟,知道陈友谅想要集中兵力攻打朱元璋,于是,跟朱元璋避其锋芒,脚还没落定,就发现之前的那艘船被陈友谅的炮火猛烈打击,惊得朱元璋一身冷汗。
历史人物刘伯温简介和历史故事(刘伯温之死真相)

历史人物刘伯温简介和历史故事(刘伯温之死真相)(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小学作文、初中作文、高中作文、体裁作文、作文素材、作文指导、好词好句、读后感、观后感、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elementary school essays, middle school essays, high school essays, genre essays, essay materials, essay guidance, good words and sentences, reading feedback, observation feedback,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essay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历史人物刘伯温简介和历史故事(刘伯温之死真相)1946年12月,浙江省温州市下设文成县,以著名历史人物刘基(即历史上有名的“刘伯温”)的谥号“文成”命名。
形容刘伯温的一句话

形容刘伯温的一句话
1. 刘伯温那可是智谋超群的人啊,就好比是夜空中最璀璨的星星,耀眼无比!例子:你想想看,朱元璋为啥那么倚重刘伯温,不就是因为他那厉害得不得了的智谋嘛!
2. 刘伯温简直就是智慧的化身,像一座屹立不倒的灯塔,指引着方向!例子:大家都说遇到难题找刘伯温准没错,这难道还不能说明他的厉害?
3. 刘伯温啊,那可是神机妙算的大师啊,如同神奇的魔法师!例子:为啥每次战争他都能料事如神,不就跟魔法师一样有魔力嘛!
4. 刘伯温是个了不起的人物,犹如一把锋利的宝剑,无往不利!例子:他在朝堂上的表现,不就像宝剑出鞘那般犀利吗?
5. 刘伯温呀,真是聪明绝顶的人,仿若一本永远翻不完的智慧之书!例子:你去看看他的那些谋略,不就跟书里的知识一样丰富吗?
6. 刘伯温可是众人敬仰的大才,恰似那高山上的青松,坚韧而挺拔!例子:历经那么多风雨,刘伯温依然屹立不倒,这不就是青松的品质吗?
7. 刘伯温,那绝对是传奇般的存在,好比一阵强劲的旋风,席卷一切!例子:他的影响力多大呀,就跟旋风似的刮遍了整个时代!
8. 刘伯温是个超厉害的人物,仿佛一轮光芒万丈的太阳,温暖而耀眼!例子:他给百姓带来的希望,不正像太阳的光芒一样吗?
9. 刘伯温真是令人惊叹的智者,好像一艘在大海中稳稳航行的巨轮!例子:不管遇到啥风浪,刘伯温都能稳稳当当的,这就是巨轮的本事啊!
10. 刘伯温啊,那就是独一无二的天才,如同夜空中独一无二的明月!例子:历史上像刘伯温这样的人能有几个呀,不就像明月那样独特嘛!
我觉得刘伯温就是一个超级厉害、充满智慧、让人无比敬佩的人物,他的事迹和才能值得我们一直传颂和学习。
历史趣谈:他是传奇人物三分天下诸葛亮 一统江山刘伯温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他是传奇人物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
导语:刘基,字伯温,出生在1311年,于1375年去世,是我国浙江青田九都南田山人。
他是我国明朝时期的著名军事家、政治家和文学家,明朝开国名臣,
刘基,字伯温,出生在1311年,于1375年去世,是我国浙江青田九都南田山人。
他是我国明朝时期的著名军事家、政治家和文学家,明朝开国名臣,也是我国民间知名度极高的一个人物。
对于刘伯温在民间的传说很多,这得益于他的才华,他绝对是我国的传奇。
刘伯温从小就聪明好学,在父亲的教导下从小就学习诗文,在他十二岁的时候就考中了秀才,所以被当地人称之为“神童”。
刘基在十七岁外出游学,对天文地理、兵法数学都非常喜欢,见过他的人对他都有极高的评价。
刘基在二十三岁的时候就考中了进士,但是因为当时局势混乱,所以他在家呆了三年时间。
没多久他被授予县丞的职位,他正气凛然,对于豪绅欺压百姓他非常气愤,于是在明察暗访以后掌握了大量证据。
之后刘基对一些欺压百姓的豪强进行了处理,当时整个县城的整个风气为之一新。
所以老百姓对于刘基的评价非常高,而豪强们对刘基极为痛恨,好多次因为豪强的陷害都差点出事,幸亏他的长官护佑才没事。
自那事以后,刘基辞官回到青田,还过了一段隐居的生活,朱元璋在起义的时候听说浙东四大名士,就派人去请,其他三个很快就到了,只有刘基没有去。
但最终还是在别人的胁迫下才投奔了朱元璋。
开始的时候朱元璋就很看重刘基,陈友谅作战的时候刘基终于显示了他的才能。
当时和陈友谅作战,朱元璋力量并不大,所以很多人都劝朱元璋不要对抗,只有刘基坚持,作战方针,对这些想要逃跑的人
生活常识分享。
“三不朽伟人”刘伯温与杭州

扬善 抑 恶 ,德 、才誉 满 杭城 。在 寓居 杭 州 六年 时 间里 ,他 吟 诗 作 文 , 袖 群 贤 ,孕 育 于杭 州的 不朽 散 文 名篇 《 I 领 卖柑 者 言 》足 以
垂世 。他树开国之勋业而兼传世之文章,刘伯温在杭 州为登上元明之 交的政治舞台迈 出了重要的一步。刘基的道德、功业 、
S i. uBo nS rp rt ni n z o a e yfrhs oi c l aer ewe nteY a n s n eM igDy at. u ad Li we ’p e aai nHa g h up v dawa i lia re t e u nDy at a dt n n s Li o o p t c b h y h y
“ 三不朽伟 人 "刘伯温 与杭 州
陈 守文
( 江工贸职业技术 学院 刘基文化研 究所 ,浙江 温州 3 50 ) 浙 20 3
摘 要 : “ 三不朽伟人” 刘基刘伯温在杭州前后达六年 , 江浙行省儒 学副提举、行 省考试官任上 ,发展教 育,倡导兴 在
大明第一谋臣刘伯温

大明第一谋臣刘伯温大明第一谋臣刘伯温(一)迷雾重重【画外音】在大明王朝二百七十多年的历史上,这位经常被后人称作刘伯温的刘基,以他的神机妙算和出色的谋略,辅佐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在重重困境中开创了一个强盛的大明王朝,刘伯温也因此被后世称作大明王朝第一谋臣,而在其后数百年中国历史上,刘基刘伯温更是一个被神化的非凡人物,他不仅有着诸葛亮一般的智慧,更有着一种可以相传是他所作的那首《烧饼歌》竟然准确预言了,其后数百年发预言身后事的神奇能力,生的许多重大历史事件。
那么,这种神乎其神的一切真的是否就是一个真实的刘伯温,在真实的历史上,刘伯温究竟是怎样一个人物,他究竟又是有着怎样超凡的智慧,竟然可以在朱元璋后来对开国功臣的斩尽杀绝当中保全了性命,而他的死因,为什么后来又成为一桩历史悬案,从今天开始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博士生导师毛佩琦教授,与我们一同揭开笼罩在刘伯温身上的种种谜团,再现一个历史上真实的刘基刘伯温。
讲述大明第一谋臣刘基刘伯温之迷雾重重。
【毛佩琦】各位朋友,今天我们开始讲大名开国第一谋臣刘伯温。
刘伯温名字叫刘基,刘伯温的名字广为天下百姓传诵,刘伯温不仅仅是大明开国的第一谋臣,还是一个神秘的人物。
这个神秘人物神到什么程度,据说他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载。
有这么一件事,什么事情呢,上个世纪三十年代末,1938年12月5日,上海《申报》刊登了一条消息,说最近浙东,浙江东部来人了。
说到一件事,说当地在修建古老的桥梁,叫仙人桥。
在修桥的时候,挖地基,挖出来一块石碑,什么石碑呢,一看上面有字,几行。
大标题是回天宁、粤、汉,暗无天日,引胡深入,一举歼碑,碑文这么几句话:“起七七,终七七,冀、灭,吴越英杰,努力努力。
——刘基《回天碑》”。
这几句话没有来头,再一看下面,留有下款,刘基题。
这个刘基就是刘伯温,你看仙人桥底下挖出来一个石碑,是刘基的石碑。
刘基是什么人,一算,离当时500年了。
这几句话什么意思,大家仔细念以后,感到跟当时的现实很相像。
刘伯温的政治韬略与人生智慧

第三,“以智制胜”。刘伯温从小聪慧过人,博学强记,注重社会实践,因此成为那个时代智慧超群的杰出人物。刘伯温生生不息的天道观,知必有见于行的知行观,教为政本、重德致用的教育观,试之事而后识贤的用人观等,都是他哲学智慧的结晶。刘伯温逝世后,人们根据他参与指挥过的军事战役和办理过的重大事项加以演义,逐步把他神化为“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年”的“天师”。而实际上,刘伯温的“神机妙算”,并非天授,而是来自于对客观事物的周密观察和思考,来自于对世道人心的深刻洞察和体悟。这在他功成身退的变局中,也得到了体现。朱元璋的皇帝宝座坐稳以后,虚荣心和猜忌心大为滋长,开始杀戮功臣。刘伯温从朱元璋问相和定都等分歧中,敏锐地感觉到自己面临被冷落、被排斥乃至被铲除的危险。于是,他在年龄刚过六十,便当机立断,激流勇退,告老还乡,闭门谢客,不再过问朝政。就是这样,淮西集团李善长、胡惟庸之流,仍不放过他。在当时的权力倾轧中,刘伯温势单力薄,难以摆脱遭诬陷、受打击的可怕命运,但他依然坦然面对、沉着应付,最终得到较好的结局。
高三书信作文:智慧 道德 信仰_1750字

智慧道德信仰_1750字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
——题记他是运筹帷幄神机妙算的军师,他是嫉恶如仇不畏强权的清官,他是无所不能无所不晓的智者,他是呼风唤雨洞识天机的神人。
他的故事在街头巷尾,村头树下;他的故事在田舍茶楼,茶余饭后;他的故事无处不在,在《刘伯温传说》中的他走遍天下,处处关心着民间疾苦。
无论民间沉冤、苛捐、疾痛、民居、交通、生产、匠作,遍地有他为民排难造福的踪迹。
是的,他就是刘伯温,我们心中的智者。
他是一位伟人,他是一位著名的思想家、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
从这本书中我了解到刘伯温是以辅佐朱元璋完成帝业、开创大明王朝而留芳百世。
刘伯温一生为大明上朝的创立立下了不朽功勋。
还有人将刘伯温与诸葛亮作了比较,评论诸葛亮无论如何英明,但最终未能使蜀汉政权统一中国。
在民间口头传说中,刘伯温也是个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半神半人式的传奇人物。
书中曾说刘伯温是立德、立功、立言的三不朽伟人,正如王梦篆诗曰“文成工业斌千秋,圮上隆中可与俦”。
在民间,刘伯温也是道德楷模,几乎民间的道德形象他都集与一身了。
他使老百姓免于战火灾难,重回平静田园生活;在朝廷,刘伯温是清官好军师,几乎美好的政治道德他都拥于一身了。
他严惩贪官污吏,两袖清风。
实在不能不觉得刘伯温是个智慧化身,是个仁人君子、清官样板!智慧刘伯温的智慧,是这本书中的一大特色。
在《刘伯温传说》中,他的智慧故事十分多,实在难以想象刘伯温是个多么机智,多么灵活的人。
他的智慧可真是我们中国民间智慧的一大财富。
在还没看这本书之前,我真的无法表达也无法想象传说中的刘伯温是有多大的本事。
你看,在《高安县判案》中,他投钱水缸的方式识破小偷;在《母牛认犊》中,他类推母子亲情从而判定谁为牛犊主人;在《中秋月饼》中,他散布谣言假托奇梦,利用中秋月饼齐杀管家公;在《智斗蛇与人》中,他又是用将计就计之式,利用迷信的方式与土豪劣绅斗着,解决了龙泉城百姓的祭神节困惑……刘伯温的智慧用加减乘除也远远算不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三不朽”角度评价刘伯温
刘基,字伯温,是元末明初人,在当时军事以及文学方面有很深的造诣和建树,也是大明朝首屈一指的谋臣,后来被世人誉为“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伟人。
刘伯温曾在元末担任过县丞等职,在中年时拜入朱元璋的帐下,为开国皇帝朱元璋带兵作战,出谋划策,取得不少战役的胜利。
并且还消灭了陈友谅,为王朝的建立打下了坚定基础。
后来,刘伯温相继出任太史令、御史中丞、弘文馆学士,并首任考试官。
在其任职的时候,为明朝法律体系做了很大贡献,制定了一系列制度,以及制定《戊申大统历》确定历法等等。
被后人誉为“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 [1]。
与其他谋臣不同,刘伯温既辅佐了朱元璋完成“一统江山”大业,还助其制定一系列制度以“开国立政”,搭建了国家运行的基本框架,此后才逐渐退隐。
他从历史中知道狡兔死,走狗烹的道理,但他曾说“是故辞祸有道,辞其的而已矣”。
从当时的处境看,刘伯温谋高震主,危机四伏,但其拒绝高封,逐渐化险为夷全身而退。
而后朱元璋以两种方式表彰其功劳:一是为其家乡青田县减轻赋税,二是上三代封为永嘉郡公。
除了对明朝的贡献,刘伯温的智慧还体现在那个戴着镣铐跳舞的环境中,尽其所能发挥才智,还能保全自己,全身而退。
朱元璋曾赞许他“忠臣去国,不洁其名”。
即使在刘伯温离世后,原本不世袭的“诚意伯”爵位,朱元璋也授其子孙可世袭,俸银从两百四十石提升到五百石。
朱棣夺位后,刘伯温的第二个儿子刘璟不愿归从,认为其为篡位。
刘璟在牢里自杀后被送还故里埋葬,并未累及族人。
刘家由此繁衍开来,其家族至今有六万多人,大多分布在浙江省温州市丽水地区。
刘伯温是一位通“天地人”的全才式人物,他的思想承接先秦文化之传统,融会百家,并开明三百年风气,而他经世治国的思想集中体现在其代表作《郁离子》中,并著有《诚意伯文集》20卷[2]。
我们可以从他的著述言论及其家族家训家谱中来解读刘伯温的治家之道。
据现有记载,所见最早关于刘氏家谱的资料是洪武二十六年朱元璋所撰《明高帝赠诚意伯谱序》。
自那以后,刘氏家族的续修、增修从未中断。
在历次修撰中,刘氏后人都会将其家训、族规载之于谱,作为对子孙后代的训诫,家族日常生活的
管理以及个人行为的约束[3]。
中国的文化一直以来都是“家国同构”,治国治家的道理是相互联系的。
家族与国家,从组织结构看皆以宗法体系为统领;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角度看,则都是以“修身”为根本,目的都在于化民、成人、为善。
综合多方面材料,由此我们可以从刘伯温那里了解治家之道。
参考文献:
[1]刘伯温传说[M].浙江摄影出版社,陈炳云,2012.
[2]刘伯温传说新探[M].中国戏剧出版社,陈胜华,2011.
[3]刘基思想研究[M].浙江人民出版社,张宏敏,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