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髓移植病人在化疗期间并发口腔溃疡的护理

合集下载

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口腔黏膜炎的预防及护理对策

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口腔黏膜炎的预防及护理对策

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口腔黏膜炎的预防及护理对策目的探讨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口腔黏膜炎的预防及护理对策。

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造血干细胞移植的3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予以全面护理后比较护理前后口腔评分。

结果护理前口腔评分明显高于护理后,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进行全面护理可明显减少口腔黏膜炎发生以及明显促进口腔黏膜炎、溃疡的愈合。

关鍵词:造血干细胞移植;口腔黏膜炎;预防;护理对策口腔黏膜炎(Oral Mucositis,OM)是移植前放化疗引起的口咽部炎症,属于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的常见严重并发症。

口腔黏膜炎发病率高、危害重,可导致进食困难及全身性感染,进而影响患者营养供给及治疗的连续性[1-2]。

在及时治疗的同时积极预防及全面护理对减少并发症发生、保证移植成功意义重大。

本研究就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口腔黏膜炎的预防及护理方法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1年6月~2013年9月在我院接受造血干细胞移植的3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21例,女15例,年龄13~42岁,平均年龄(32.4 2.1)岁,外周血干细胞移植9例,骨髓移植11例,脐血移植16例。

所选研究对象中口腔黏膜炎患者35例,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标准将口腔黏膜炎分为0-Ⅳ级:0级:口腔黏膜无异常;I级:口腔黏膜出现1~2个小于1.0cm的溃疡,伴有轻度疼痛及红斑;Ⅱ级:出现1~2个大于1.0cm的溃疡及多个小溃疡,伴有一定程度疼痛,正常进食受影响;Ⅲ级:出现2个大于1.0cm的溃疡及多个小溃疡,疼痛明显,可进食流质食物;Ⅳ级:出现2个以上大于1.0cm的溃疡及融合溃疡,疼痛剧烈,不能进食。

1.2方法对上述患者采取积极预防及护理措施,内容包括心理护理、健康教育、口腔护理、饮食指导及营养支持,观察护理前后口腔黏膜炎发生情况并进行口腔评分,I-Ⅳ级为有口腔黏膜炎发生,0级为无口腔黏膜炎发生,I-Ⅳ级分别记为1~4分,0级记为0分。

白血病化疗后口腔溃疡的预防及护理

白血病化疗后口腔溃疡的预防及护理

做好健康宣教 , 讲解 保持 口腔清洁的重要性 , 指导正 确的漱 口方法 , 建议合 理饮 食。加强 观察 , 关心患者的每一个 细节
问题 , 使其 积极 配合 治疗 和护理 , 避免 严重并 发症发 生 , 使 治疗达到预期效果 。 4 2 常见 口腔溃疡 ( ) . 1 口腔 黏膜溃疡 : 口腔致 病菌多 为
4黄 娟 . 血 病 的 口腔 护 理 . 用护 理 杂 志 ,06,( 0 : 5 白 实 20 7 1 )4~ .
碍, 机体抵抗力降低加重了 口腔感染 。
骨科手术后意识障碍患者护理 的回顾分析
杨 敏
骨折是 临床常见 的创 伤之一 , 临床治疗中发现 , 分患 部 者在术后常出现急性可逆性 意识 障碍 , 导致患 者注意 力损 害、 精神运动和睡眠觉醒周期紊乱等 , 重影 响其 临床治疗 严 效果和生活质量 。2 0 0 6年 l O月至 2 1 年 1 0 1 0月期 间 , 本科 刺激无反应 , 深浅 、 反射均 消失 , 呼吸不 规则 , 血压 下 降, 大 小便失禁 。
度。 I : 度 口腔黏膜出现红斑 , 疼痛 , 不影 响进 食 。 Ⅱ度 : 口 腔 黏膜红斑 明显 , 疼痛加 重 , 有散在 溃疡 , 进食 半流 质饮 能 食 。Ⅲ度 : 口腔 黏膜 溃疡及疼痛 比 Ⅱ度 明显 , 只能进食 流质 饮食 。Ⅳ度 : 疼痛剧 烈 , 溃疡融合成 片状 , 不能进食 。
浙江I 床医学 2 1 0 2年 3月第 1 4卷第 3期

3 71 ・
白血 病 化 疗 后 口腔 溃 疡 的预 防及 护 理
魏 英
口腔感染 是 白血病患者在大剂量 化疗 后骨髓抑制 时常 见到 的并发症 。当大剂量应 用抗 代谢 化疗 药物 时 , 患者 常

移植物抗宿主病病人的护理

移植物抗宿主病病人的护理

移植物抗宿主病病人的护理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是一种特殊的免疫反应,发生在异基因骨髓移植后的患者身上。

这是因为移植的骨髓细胞攻击了宿主体内的正常组织,导致一系列的病理反应。

由于移植物抗宿主病对患者的生命和健康产生了严重威胁,因此对其进行护理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首先,在护理移植物抗宿主病病人时,需要进行全面的健康评估。

护士应了解患者的病史,包括移植前的病情、治疗方案和移植过程中的任何并发症。

同时,还要对患者的身体状况进行详细检查,包括测量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等重要指标,以及评估患者的皮肤和黏膜情况。

其次,护士需要对患者的病情进行监测。

移植物抗宿主病的症状多种多样,包括皮肤红斑、水肿、腹泻、黄疸、肝脾肿大等。

护士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注意观察患者是否出现发热、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症状,及时报告医生,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同时,护士还应定期对患者进行实验室检查。

移植物抗宿主病患者常伴有血液、肝功能、肾功能等方面的异常。

护士需要定期抽取患者的血液样本,进行血液学检查,并监测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等指标的变化。

依据实验室检查结果,护士可以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以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护理。

此外,护士还应提供妥善的口腔护理。

移植物抗宿主病患者往往伴有口腔溃疡和糜烂,这导致患者的饮食功能和舒适感受受到影响。

护士可以帮助患者进行口腔护理,包括饮食指导、漱口、定期清洁牙齿等。

另外,护士还要密切观察患者的饮食和水分摄入情况,确保患者的充分营养和水分供给。

总之,在护理移植物抗宿主病病人时,护士需要全面评估患者的健康状况,密切监测病情的变化,并及时调整护理措施。

口腔护理和心理支持也是非常重要的内容,可以帮助患者渡过这个困难的阶段,恢复健康。

护士的护理和关心,不仅可以缓解患者的痛苦,还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治疗的效果。

最终,希望每一位移植物抗宿主病患者都能顺利度过这个难关,恢复健康。

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引起口腔溃疡的护理体会

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引起口腔溃疡的护理体会

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引起口腔溃疡的护理体会摘要】目的:探讨如何通过有效的对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引起口腔溃疡的临床观察和护理,找出移植后骨髓抑制期口腔溃疡发生、发展的规律,总结有效的护理方法。

以提高护理人员对相关病情的观察及护理,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3月—8月在血液科层流室治疗的17例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患者。

对造血干细胞移植后骨髓抑制期的患者进行相应的口腔护理及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同时观察患者的口腔黏膜的变化,并将观察结果进行记录,分析口腔溃疡发生的原因。

结果:本院17例造血干细胞移植者中,发生口腔溃疡例数为15例,占88%(15/17),其中两侧峡部占35%(6/17),舌部占29%(5/17)及龋齿牙龈根部占11.8%(2/17),唇腭部占11.8%(2/17)。

发现,口腔溃疡的持续时间与口腔溃疡的严重程度有关,发生口腔溃疡时间越早,口腔溃疡越重,持续时间越长。

发生口腔溃疡时间晚,口腔溃疡较轻,持续时间短。

结论:通过及时的护理观察及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能有效的降低了口腔溃疡持续加重的发生率,缩短了口腔溃疡愈合的时间,减轻了患者的痛苦,提高并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造血干细胞移植;口腔溃疡;护理体会【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20)19-0180-02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按造血干细胞的来源分为三种:外周血干细胞移植、骨髓移植和脐血移植,它是治愈多种血液系统疾病的有效方法之一,而口腔溃疡是造血干细胞移植后骨髓抑制期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也是一个致死性感染的主要诱因。

它不仅影响患者的营养供给,还使患者心身痛苦,并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从而导致患者丧失了对治疗疾病的信心。

现将通过本院17例造血干细胞移植骨髓抑制期引起口腔溃疡的护理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了17例在我科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的病人,时间为2018年3月~8月,其中男12例,女5例,年龄9~54岁。

口腔溃疡护理常规

口腔溃疡护理常规

口腔溃疡护理常规
【护理问题】
1.有感染的危险---与口腔溃疡及白细胞降低有关
2.疼痛---与口腔溃疡有关
【护理措施】
1.护理人员要了解各类化疗药物引起口腔溃疡的好发部位,以利于患者化疗期间的观察和护理。

如抗代谢药引起的口腔溃疡多发生在颊粘膜,常较表浅;更生霉素引起的口腔溃疡主要在舌边及舌根,但溃疡较深。

2.注意观察化疗患者口腔粘膜的变化及倾听病人的主诉,粘膜发红及患者主诉唇舌麻木时,及时给予生理盐水漱口,保持口腔清洁。

3.患者出现口腔溃疡后,根据口腔溃疡的部位及程度,每日为患者进行口腔治疗1-4次,以清除溃疡表面腐败组织,保持口腔清洁,预防感染发生并促进粘膜再生。

4.口腔治疗时,护士要了解患者病情,特别是病人血小板计数。

对于骨髓抑制血小板低的病人,动作要轻柔,防止溃疡面出血不止。

5.严重的口腔溃疡患者要遵医嘱给予静脉输入维生素C,以
促进粘膜再生,加速溃疡愈合。

6.患者多进流食,避免过热或刺激性食物,防止加重溃疡及疼痛,平时鼓励患者尽量多说话,多用生理盐水漱口,保持口腔清洁,减少细菌在口腔生长繁殖的机会,防止感染发生。

7.密切注意患者血象及体温的变化,每日测3次体温以便及时发现感染征象。

8.严重口腔溃疡患者疼痛剧烈时,可遵医嘱在餐前给予0。

1%利多卡因合剂喷洒口腔,减轻疼痛,促进食欲。

化疗致口腔溃疡护理进展论文

化疗致口腔溃疡护理进展论文

化疗致口腔溃疡的护理研究进展概述摘要:口腔溃疡是化疗常见的一种并发症。

化疗过程中并发口腔溃疡或感染者占66%~75%[1]。

口腔溃疡可影响患者进食,易引起营养不良,阻碍疾病治疗进程,严重者甚至发生败血症,导致死亡。

因此,研究如何护理化疗所致的口腔溃疡具有极其重要的临床意义。

本文从口腔溃疡的发生机制、易发因素、临床分级、治疗、疗效评价、预防及护理措施进行综述。

关键词:化疗;口腔溃疡;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2)11-0517-021口腔溃疡发生机制1.1阻止dna合成的药物抑制口腔黏膜上皮细胞分裂增殖,导致黏膜损害,形成溃疡。

1.2化疗时唾液分泌减少及口腔环境ph值降低,减弱口腔的防卫功能,促使口腔溃疡形成。

1.3疾病致各器官功能低下,另外化疗药物引起恶心呕吐使患者进食减少,造成机体营养缺乏,导致免疫功能低下,细菌侵入发生感染,易形成溃疡。

2口腔溃疡的易发因素2.1年龄:年轻人细胞分裂较老年人旺盛,因此年轻人发病率高[2]。

2.2唾液腺分泌障碍者容易发生溃疡[3]。

2.3口腔卫生:口腔卫生情况保持差者发病率高。

2.4营养:因长期饥饿或蛋白质耗损,细胞的再生与移行受影响,无法填补细胞脱落处的黏膜组织而易发生溃疡。

2.5与治疗相关:放疗及化疗药物抑制骨髓造血系统,导致防御功能低下,易发生溃疡。

2.6吸烟:吸烟影响口腔黏膜的修复功能,提高了口腔黏膜对细胞性毒药物的易感性,因此,它是易发口腔炎的重要因素之一[4]。

2.7菌群失调:联合使用抗生素致菌群失调者,易发生溃疡。

3口腔溃疡对患者的影响3.1疼痛:影响进食,致营养摄取不足;影响睡眠及情绪,降低生活质量。

3.2张口困难、口臭:自尊心受损,社交受限。

3.3感染:为微生物的入侵提供门户,严重时可致败血症而危及生命。

4口腔溃疡临床表现及分度参照世界卫生组织(who)[5]:将口腔溃疡分为0-ⅳ级。

0级:口腔黏膜无异常;i级:口腔黏膜有1~2个1.0cm的溃疡和数个小溃疡,但患者能进食;ⅲ级:口腔黏膜有2个>1.0cm的溃疡和数个小溃疡,能进流质饮食;ⅳ级:口腔黏膜有2个以上>1.0cm的溃疡或融合溃疡,不能进食。

化疗所致口腔粘膜炎的预防及护理

化疗所致口腔粘膜炎的预防及护理

化疗所致口腔粘膜炎的预防及护理通讯作者:李芳,副主任护师。

口腔粘膜炎是化疗中的常见并发症,在接受标准计量化疗的患者中,口腔粘膜炎的总发生率为44%,化疗药物基本为细胞毒性药物, 长期或大量使用会对口腔粘膜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 严重者导致大面积溃疡, 例如甲氨蝶呤可直接破坏口腔粘膜屏障而引起粘膜炎症[1]。

化疗药物可抑制免疫功能, 使机体抵抗力下降, 也可抑制唾液分泌, 唾液减少使口腔自净作用减弱。

骨髓严重抑制患者预防性使用抗生素, 口腔中的正常菌群受到抑制, 此时条件致病菌和外源性致病菌迅速得以繁殖, 发酵、产酸作用增强, 可加大粘膜损伤而加重溃疡。

1 临床表现口腔粘膜炎的严重程度与药物剂量和治疗方案相关,通常发生于癌症化疗后5-10天[2],最初往往表现为软腭、颊粘膜、舌腹面及口底的红斑,并逐渐进展为广泛性粘膜上皮脱落,于11-14天时达到高峰,超过90%的溃疡局限于非角化粘膜。

2 预防措施目前有多种药物正应用于粘膜炎的预防之中,但研究显示,绝大多数药物疗效并不优于安慰剂,而另一些药物数据不是存在混杂性就是缺乏充分性。

临床试验表明,仅有极少数的几类药物可有效预防癌症患者的口腔粘膜炎。

2.1 冷冻疗法——唯一经验证有效的治疗:在化疗用药期间采用冷冻疗法(口腔内含服冰块)可暂时性收缩血管,减少化疗药物在口腔粘膜中的转运,冷冻疗法可将5-FU所引发的口腔粘膜炎减少约50%。

2.2 GM-CSF:特尔立即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rhGMCSF), 为多潜能的造血生长因子, 不仅能促进造血前体细胞的增殖、分化、成熟、释放, 还能直接刺激口腔黏膜的上皮细胞、成纤维细胞血管内皮细胞的生成或再生, 促进溃疡愈合[3]。

糜雅芬[4]等人研究结果显示, 特尔立漱口液预防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口腔溃疡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

且因特尔立以生理盐水为载体, 与一般漱口液相比无刺激性气味, 口感较好, 患者更积极配合使用。

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期间口腔黏膜炎的预防及护理

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期间口腔黏膜炎的预防及护理

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期间口腔黏膜炎的预防及护理急性白血病是一种危重疾病,常常需要化疗来控制病情。

然而,化疗药物对口腔黏膜会造成一定的损伤,导致口腔黏膜炎。

这种炎症可能会造成口腔溃疡、疼痛、食欲减退等问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因此,预防和护理口腔黏膜炎是化疗期间急性白血病患者的重要任务。

预防口腔黏膜炎1.口腔卫生:保持口腔清洁很重要。

建议患者每餐后漱口并刷牙,再用漱口水进行漱口。

避免使用含酒精的漱口水,因为酒精会刺激黏膜,加重炎症。

可以用浓盐水或低浓度的小苏打水进行漱口。

2.饮食:建议患者在饮食上避免过于刺激性的食物,例如辣椒、生姜等。

还要避免食用太硬太热的食物。

如果出现口腔溃疡,可以食用清淡、易于消化的食物,例如米粥、煮软的蔬菜、煮烂的果泥等。

3.避免口腔受伤:建议患者避免使用牙签、硬毛牙刷等可能会划伤黏膜的工具。

如果口腔不慎被划伤,要及时进行清洗和消毒。

4.避免口腔干燥:口腔黏膜炎的患者常常会产生口腔干燥的问题。

可以通过多喝水、使用口腔保湿剂等方法来缓解干燥的症状。

1.稀释漱口水:如果患者已经有了口腔黏膜炎,建议使用稀释后的漱口水进行漱口。

可以将浓盐水稀释成适当的浓度,也可以使用消毒水稀释后的溶液。

切忌使用含酒精的漱口水。

3.帮助清洁口腔:如果患者因为口腔黏膜炎而导致口腔疼痛,可能会影响他们的口腔卫生。

需要关注患者的口腔清洁,并提供必要的帮助。

例如,可以使用软毛牙刷或口腔泡沫清洁液轻轻清洁口腔。

4.提供舒适的食物:如果患者因为疼痛而导致食欲减退,可以提供清淡、易于消化的食物,并且将其做成软糯的口感。

同时可以建议患者多喝流质食物,例如汤、果汁、牛奶等。

总结预防和护理口腔黏膜炎对于化疗期间急性白血病患者的康复非常重要。

建议患者保持口腔清洁、避免过于刺激性的食物、避免使用划伤黏膜的工具,同时可以使用口腔保湿剂来缓解干燥。

如果出现口腔黏膜炎,建议使用稀释后的漱口水进行漱口,并且提供必要的口腔护理。

在食物选择上,要考虑患者的疼痛和食欲减退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骨髓移植病人在化疗期间并发口腔溃疡的护理
发表时间:2018-03-15T16:00:46.987Z 来源:《医师在线》2017年12月下第24期作者:李慧车恒英
[导读] 口腔溃疡是肿瘤患者在化疗期间常见的并发症,给患者的日常生活带来了严重的影响,而有效的护理能够改善口腔溃疡的相关症状
[1]。

(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安徽芜湖241001)
摘要:目的:探究骨髓移植病人在化疗期间并发口腔溃疡的护理。

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我院的30例骨髓移植患者,收治时间均在2016年5月~2017年11月期间。

观察护理后骨髓移植病人在化疗期间并发口腔溃疡的临床效果。

结果:经过有效的护理干预,在化疗期间,30例接受骨髓移植的口腔溃疡患者,治愈21例,有效7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3.33%。

结论:有效的护理措施,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关键词:骨髓移植;化疗;口腔溃疡
口腔溃疡是肿瘤患者在化疗期间常见的并发症,给患者的日常生活带来了严重的影响,而有效的护理能够改善口腔溃疡的相关症状[1]。

我院对骨髓移植病人在化疗期间并发口腔溃疡的护理进行研究,效果明显,现报告如下。

1资料
1.1临床资料
选择我院收治时间均在2016年5月~2017年11月期间的30例骨髓移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17例,女18例,年龄22-~60岁,平均年龄(40.27±4.3 7)岁,溃疡部位:口腔黏膜7例、韧带皱襞2例、舌背4例、舌缘6例、牙龈11例,并根据侵润度的深浅分为三度标准:轻度11例、中度10例和重度9例。

所有患者在基线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展开比较。

2方法
2.1护理
2.11早期预防
⑴化疗前,护理人员向患者及其家属告知有关口腔清洁的知识,教会患者正确的口腔含漱方法,确保口腔每日的清洁,每日的早、晚8:00,护理人员对患者口腔粘膜进行常规检查,并详细记录口腔溃疡的检查结果,记录内容包括口腔溃疡的具体部位、溃疡面的大小、溃疡时间等。

⑵密切观察患者化疗后口腔唾液PH值的变化情况,并根据观察得出的PH值,为患者选择适合的漱口液,每日护理口腔2~3次,如果患者口腔唾液的PH值偏碱性,可以使用浓度为2%的硼酸液,PH值为中性可用1:5000的吠喃西琳溶液,PH值偏酸性,可以食用浓度为2%的碳酸氢钠溶液[2]。

2.12心理护理
由于化疗的周期长、药物的毒副作用大,患者容易并发口腔溃疡,使患者遭受一定程度的局部疼痛,对患者的日常进食产生影响,并使大部分患者产生焦虑、急躁等负性情绪,认为进食多少与身体的康复程度紧密相连。

因此,护理人员应加强对患者的心理干预,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心理疏导措施,消除患者心理的困惑和压力,帮助患者放松心情,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疾病,增强医患之间的信任感。

2.13口腔护理
护理人员应向患者告知口腔清洁的重要性,指导患者学会正确的漱口方法以及每种漱口水的作用,护理口腔的部位主要包括舌面、牙齿内外面积的咬合面等,每次进食前,督促患者用漱口液漱口。

护理人员告知患者使用软毛的牙刷刷牙,使用时动作轻柔,防止因动作过大而刺激牙龈和黏膜,进而导致牙龈出血和溃疡处的细菌扩散的情况。

化疗期间,护理人员可以用中药代替患者的漱口液以及茶饮,如,将30克的茵陈篙放入250毫升的开水中,茵陈篙具有清热利湿、抗菌、消炎的作用,有预防口腔溃疡的效果,加快轻度口腔溃疡的愈合速度。

此外,还可以使用蒸馏水漱口,不仅成本较低,对口腔炎也有较好的预防效果。

2.14环境护理
护理人员应坚持每日为患者的病房进行清洁消毒,使用消毒液擦拭玻璃和地面,1日2次,用紫外线消毒,1日2次,保证室内的空气流通。

出入患者病房的家属应佩戴口罩,尽量减少患者的外出和家属的探视次数,以免增加交叉感染的几率。

2.15饮食护理
护理人员告知患者有关饮食的注意事项,为患者制定科学的膳食计划,鼓励患者多食用维生素丰富、高蛋白质的食物,如蔬菜、水果、鱼肉、豆类等。

患者的饮食要清淡、易消化,少食多餐,多饮水,1天最佳的饮水量为3000毫升。

对于重度的口腔溃疡患者,应多食用流质或半流质的食物,以免加重口腔溃疡。

2.16处理方法
当患者发生口腔溃疡时,应及时清除患者口腔内的腐败物质,如血污、脱落的黏膜等。

在50毫升的注射器中,加入浓度为1%的5毫升普鲁卡因、3克的维生素、30毫升的生理盐水以及1克的卡那霉素,用9号针头快速加压的移动清洗口腔,清洁完毕后,将金霉素软膏涂抹在口腔溃疡面。

2.2疗效判定标准[3]
评价治疗后1星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治愈:患者疼痛症状消失,口腔溃疡面完全恢复正常;有效:患者疼痛症状减轻,溃疡面明显缩小50%;无效:患者疼痛症状未发生任何改变,溃疡面缩小50%。

3结果
经过有效的护理干预,在化疗期间,30例接受骨髓移植的口腔溃疡患者,治愈21例,有效7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3.33%。

4结论
口腔溃疡,俗称口疮,是一种溃疡性损伤病症,多发于口腔粘膜,多见于舌头、颊黏膜、唇内侧、舌腹等部位,发作时有明显的局部灼痛,对患者的日常生活产生极大的影响。

骨髓移植患者接受化疗后,身体机能免疫力下降,骨髓造血系统受到抑制,将会减弱患者口腔的自洁效果,再加上,化疗对患者的口腔黏膜产生严重损害,患者容易出现牙龈出血、溃疡处的细菌扩散的情况,使口腔内滋生大量细菌,引起感染。

发生口腔感染的主要原因是口腔内存留的食物残渣,促使大量细菌滋生,分解糖类,进而产生苯并吡咯(吲哚)等物质,引发粘膜肿胀、口臭、溃疡糜烂等症状[4]。

为此,加强骨髓移植患者在化疗期间并发口腔溃疡的护理尤为重要。

护理人员要做好早期预防护理,定期检测患者口腔的PH值,根据PH值帮助患者选择最佳的口腔护理液;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告知患者漱口的重要性,指导患者
学会正确的漱口方法,督促患者用漱口液漱口,使用软毛的牙刷刷牙;由于患者普遍存在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问题,护理人员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并为患者制定有效的解决措施,使患者感受的关心和爱护,以积极的态度去面对生活,战胜疾病;定期对病房清洁消毒,保证室内通风;制定相关制度,减少患者外出和家属探视次数;指导患者建立科学的饮食习惯,鼓励患者多食用富含维生素、高蛋白质的食物。

本文研究表明,在化疗期间,30例接受骨髓移植的口腔溃疡患者,治愈21例,有效7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3.33%。

说明,护理的效果显著,有利于患者的身体恢复。

综上所述,实施有效的护理方法,能够有效预防口腔溃疡的发生,治疗效果明显。

参考文献:
[1]李文君,田楠楠. 恶性血液病患者化疗后口腔溃疡的护理干预[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98):233.
[2]顾丽萍. 急性白血病化疗后口腔感染的临床护理体会[J]. 中国医药指南,2015,13(35):233.
[3]陈丹姿. 口腔护理干预对治疗肿瘤患者化疗后口腔溃疡的疗效[J]. 吉林医学,2015,36(09):1884-1885.
[4]杨灵霞,王玉红. 化疗致口腔炎的预防和护理[J]. 山西医药杂志(下半月刊),2013,42(07):841-84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