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云南事业单位考试判断推理:可能性推理里面那些你不熟悉的论证模型(三)
2020云南省考行测技巧:判断推理之到底是谁在说谎

2020云南省考行测技巧:判断推理之到底是谁在说谎例1:桌子上的蛋糕不知道被谁吃了,以下是屋内四个人的回答。
甲说:是乙吃的;乙说:是丁吃的;丙说:我没吃;丁说:乙在撒谎。
这四个人中只有一个人说了真话,由此可以推断:A.甲说了真话,是乙吃的B.乙说了真话,是丁吃的C.丙说了真话,是甲吃的D.丁说了真话,是丙吃的题干中共有四句话,题干条件明确说明只有一人说真话,即一真三假,这就是“有真有假”问题。
解题过程如下:【答案】D。
中公解析:观察四个人的话,乙说丁吃的,丁说乙在撒谎,即丁没有吃,两句话构成矛盾关系(必然一真一假),由于只有一人说真话,故真话一定在乙、丁之中,则剩下的甲、丙二人的话一定为假,根据甲的话为假可知乙没吃,根据丙的话为假可知丙吃了。
此时,丁的话“乙在撒谎”为真话,故答案选D。
我们一起来梳理下题目,总结解题思路:第一步是观察题目的话,找到互相矛盾的两句话,第二步是绕过矛盾,结合题干判断剩下话的真假性,并进行推理,第三步,根据已经推出的结论,回到互为矛盾的两句话,判断真假性。
简单来说,就是三个字“找”“绕”“回”。
下面,我们再看一道题巩固一下做题思路:例2:某省游泳队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高原集训,集训最后一日所有队员进行了一次队内测试,几位教练预测了一下队员的成绩:张教练说:这次集训时间短,没人会达标。
孙教练说:有队员会达标。
王教练说:省运会冠军或国家队队员可达标。
测试结束后,只有一位教练的预测是正确的,由此可以推出:A.没有人达标B.全队都达标了C.省运会冠军达标D.国家队队员未达标【答案】D。
中公解析:根据总结的“找”“绕”“回”做题思路,观察题干发现,张教练的话(所有非)和孙教练的话(有些是)为矛盾关系,结合题干只有一位教练说真话,真话在张、孙之,则可推出王教练的话为假,进而可知,省运会冠军和国家队队员均不达标,故答案选D。
从这道题我们发现,没有“回”这一步,也就告诉我们,在考试中,有时候是不需要用到“回”就可以锁定答案了,所以同学们在做题的时候也要因题而变,需要的时候当“回”则“回”。
行政职业能力测试:可能性推理之可行性分析

行政职业能力测试:可能性推理之可行性分析【导读】中公事业单位帮助各位考生顺利通过事业单位招聘考试!今天为大家带来事业单位行政职业能力测试备考资料。
希望可以帮助各位考生顺利备考!纵观近几年事业单位和地市单独命题的考试,不难发现,可能性推理部分都会经常出现一种特殊的论证模型,即可行性分析。
很多考生在辨别这类结构和寻找削弱加强选项的时候还存在一些盲点。
今天,中公教育就给大家来梳理一下可行性分析这种论证模型,帮助各位考生从多角度来找到削弱加强项。
一、判断依据题干一般给出一个计划/方案/措施/建议等,以求达到一定的期望值。
有的时候也可能只给出计划/方案/措施/建议,没有期望值。
举例:小丽原来有120斤,希望通过连续一个月的健身运动来减肥,让体重变为100斤。
题干的计划是健身运动,期望值是减肥20斤。
二、削弱角度1.计划不具备可操作性:小丽工作很忙,根本不会每天都参加健身运动。
2.无法达到期望值:小丽按照预定计划,每天参加运动,经过一个月之后体重并没有下降。
3.有其他不良影响:小丽运动一个月之后,去医院检查出现了肌肉拉伤的问题。
三、加强角度1.计划具备可操作性:小丽具备连续一个月参加运动的条件。
2.可以达到期望值:小丽经过一个月的运动,体重下降到了100斤。
3.无其他不良影响:小丽经过一个月的运动之后,原本的高血脂降下来了。
四、角度强弱比较1.有计划和期望值的:削弱角度:无法达到期望值>计划不具备可操作性>有其他不良影响加强角度:可以达到期望值>计划具备可操作性>无其他不良影响2.只有计划没有期望值的:削弱角度:计划不具备可操作性>有其他不良影响云南事业单位考试网提供云南事业单位招聘和云南事业单位考试资讯、真题资料加强角度:计划具备可操作性>无其他不良影响五、例题精讲例题1.某次医学调查发现,对同一类病的治疗,使用价格较低的药物与在同一时间内使用价格较高的药物的疗效相当。
公务员考试可能性推理的论证结构分析

2021年公务员考试:可能性推理的论证结构分析世界上普遍存在着因果关系,有因才有果.这是我们大家都熟悉的。
而这种因果关系也普遍存在于可能性推理中的论证结构之中。
可能性推理是近几年公考的重点考查内容。
今天,给大家分享一下,我们如何运用因果关系特性来解决可能性推理中论证结构的四类题型.希望能帮助到备战2021年公务员考试的考生们!当一件事情发生时,你会思考它所引发的结果是什么,这就是论证结构--—知因求果。
例如:喜爱夜读,有一次有一个小偷夜晚潜入他家偷西,但是因为没有睡觉,他在读书,所以没办法动手。
已经过了很长很长时间,夜色越来越深,那个人在屋檐下,捅破窗户纸,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地瞄着,等待睡着之后入室盗窃,但是一直不睡,贼人实在等不了了,,跳出来,愤怒的对说: 这种水平读什么书? 然后把那篇文章从头到尾背诵一遍,扬长避短。
根据这个故事,我们就想要推测这么认学,将来肯定会有出息,这就是—知因求果.我们都知道,最后成为一代名臣。
我们如果想削弱的话只需要:因不致果;而如果想的话,就只需要:建立因果。
例题:的大脑与血液之间有一道血脑屏障,任何起安眠作用的物质首先必须能穿过这个屏障才能起效.牛奶中含有一种名为色氨酸的氨基酸能够穿过血脑屏障,制造诱发睡眠的荷尔蒙5-羚色胺,因此人们认为睡前喝牛奶是促进睡眠非常有效的方法。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削弱上述结论?A。
皮肤温度上升,入睡速度就快,故而喝一杯热牛奶就如同洗热水浴一样,能够入睡速度.B. 小份的牛奶所含的色氨酸总量不足以让身体的激素水平发生较大的波动,只有喝大量的牛奶助眠效果才会好.C。
米饭等碳水化合物助眠效果更好,它们会刺激胰岛素的合成,让色氨酸以外的氨基酸进入肌肉组织,从而使色氨酸更易进入大脑。
D。
牛奶中蕴含许多种类的色氨酸,这种物质进入血液后,会争抢穿过血脑屏障的通道,从而降低色氨酸穿过血脑屏障的能力。
这道例题是典型的知因求果。
题干给出事实A:任何起安眠作用的物质首先必须能穿过这个屏障才能起效,和事实B:牛奶中含有一种名为色氨酸的氨基酸能够穿过血脑屏障,制造诱发睡眠的荷尔蒙5-羚色胺,得出睡前喝牛奶能够促进睡眠。
2020云南三支一扶行测备考判断推理:必然性假言命题中的“前推后”与“后推前”

2020云南三支一扶行测备考判断推理:必然性假言命题中的“前推后”与“后推前”必然性推理是行测逻辑判断中的一种题型。
这类题型的特征是题干和选项所给的信息中包含了逻辑关联词,要求我们按照推理规则找出一个可以推出的选项。
所谓假言命题就是根据题干中具有条件关系的逻辑关联词来写出推出关系,并根据推理规则来确定哪个选项可以推出,哪个选项不能推出。
因此,对于基本的推出关系和推理规则我们是需要牢牢记在心里的。
“前推后”与“后推前”,需要我们对常见关联词加以记忆:一、“前推后”的逻辑关联词所谓前推后就是关联词的前半句推出后半句(A⥤B),即当前半句为真时,后半句一定为真,下面给大家列出前推后的基本关联词:1.如果A,那么B; 2.若A,则B; 3.只要A,就B; 4.A是B的充分条件。
二、“后推前”的逻辑关联词所谓后推前就是关联词的后半句推出前半句(B⥤A),即当后半句为真时,前半句一定为真,下面给大家列出后推前的基本关联词:1.只有A,才B; 2.不A,不B; 3.除非A,否则不B; 4.A是B的前提/假设/基础/基石/必要条件/必不可少的条件。
三、逆否命题逆否命题是假言命题最基本的推理原则,即A⥤B⇔非B ⥤非A。
用文字表示:肯前必肯后,否后必否前。
例:如果天下雨,那么地会湿。
推出关系:天下雨⥤地会湿逆否命题:地不会湿⥤天不下雨历年试题示例一个人如果是智者,那么他一定是一位谦虚的人;而一个人只有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他才会谦虚。
但是,如果一个人听不进别人的意见,那么他就不会认识到自己的不足。
由此可以推出:A.一个人如果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他就是一位智者B.一个人如果听不进别人的意见,他就不是一位智者C.一个人如果听得进别人的意见,他就会认识到自己的不足D.一个人如果认识不到自己的不足,他一定听不进别人的意见解题思路:正确答案为B。
题干中出现两次“如果……,那么……”的关联词,一次“只有……,才……”的关联词,因此题干推出关系为:①智者⥤谦虚;②谦虚⥤认识到自己的不足;③听不进别人的意见⥤不会认识到自己的不足。
事业单位行测判断推理:枚举归纳

事业单位行测判断推理:枚举归纳小编为大家提供事业单位行测判断推理:枚举归纳,枚举归纳还是可能性推理中比较简单的一个小模型,希望大家多多练习,好好掌握!事业单位行测判断推理:枚举归纳在逻辑判断中,可能性推理是重点考察的题型,因为这部分考试的概率比较高。
在可能性推理中考察最多的是加强型和削弱型,由历年真题统计可以看出基本上考5题左右。
可能性推理,研究的对象是因果关系,常见的有几个论证模型,今天我们解密的是其中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模型——枚举归纳。
(一)含义大家拿到一道可能性推理的题,根据问法判定出考的题型是削弱性或者加强型,读题干首先找到前提和结论,敏感的感知到题干符合一些小模型。
枚举归纳是这样一种推理:依据某种属性在部分同类对象中不断重复,没有遇到反例,而推出该类所有对象都具有某种属性的推理。
其结论是或然的。
公式表述如下:S(1)具有性质PS(2)具有性质PS(3)具有性质P……S(n)具有性质PS1,S2,S3,……S(n)是S类的部分个体对象,且在考察中没有遇到相矛盾的情况;所以,所有S都具有性质P。
【示例】免疫研究室的钟教授说:“生命科学从前的研究生那种勤奋精神越来越不多见了,因为我发现目前在我的研究生中,起早摸黑做实验的人越来越少了。
”依据某种属性在部分同类对象中不断重复(目前在我的研究生中,起早摸黑做实验的人越来越少了),没有遇到反例,而推出该类所有对象都具有某种属性(生命科学从前的研究生那种勤奋精神越来越不多见了)的推理。
(二)削弱与加强削弱:数量不够大,样本没有代表性,没有调查的样本也具有同样结果;对上述【示例】进行削弱:钟教授目前研究生只占生命科学院研究生的1%;钟教授目前的研究生相对比较懒惰;同院李教授的研究生小鼠实验组每天起早摸黑做实验。
加强:样本足够大;样本具有代表性;没有调查的样本也具有同样结果;对上述【示例】进行加强:钟教授目前研究生占生命科学院研究生的60%;生命科学学院的其他学生与钟教授学生对科研表现相同;目前生命科学院李教授研究生中,起早摸黑做实验的人也是越来越少了。
可能性推理 方法

近两年来国家公务员考试中考察可能性推理的题目比重越来越大,这种转变对考生的逻辑思维水平要求更高了。
可能性推理又称或然性推理,它是指前提和结论不具有蕴含关系的推理。
在公务员考试中根据题型可分为削弱型、加强型、前提型、解释型、评价型和结论型六种题型。
下面介绍这六种题型的基本特点和常规思路。
一、削弱型题目:此类题型的特点是题干中给出一个完整的论证或者表达某种观点,要求从备选项中寻找到最能(或最不能)反驳或削弱题干的选项。
削弱型的题目是以分析题干的结论、论据和论证逻辑为主的一类题目。
削弱型题目的解题关键是首先应明确题干的推理关系,即什么是前提,什么是结论;其次,根据题目的问题来明确削弱的方向是针对前提、结论还是论证本身。
一般来讲,题目本身直接要求削弱论据的提问方式很少,大部分的题目是要求削弱结论或者是论证。
而要求削弱结论或论证的题目,我们可以通过直接削弱论据、直接削弱论点或者直接削弱论证关系来达到目的,其中直接削弱论证关系主要可以从前提与结论没有联系、因果倒臵、另有他因这三个方面考虑。
注意:当一个题目中有多个选项对题干有削弱作用时,要观察哪个选项是直接削弱题干,哪个选项是间接削弱题干,哪个选项是削弱论据,哪个选项是削弱论点,哪个选项是削弱论证关系。
一般来说,直接削弱比间接削弱的削弱作用强,削弱论点比削弱论据或论证关系的削弱作用强。
例题:在—些地方,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相关规定没有得到真正落实,尤其是该法的一项重要精神——管理过程中采用监督和评议等手段制约村官滥用权力,远远没有落实到位。
在这—背景下,一些村官疯狂贪污,村民维权困难,仅靠行政渠道的调查组或司法渠道的‚两院‛,可能不能解决问题。
下面哪句话最能削弱上述相关内容?A.有的地方的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相关规定得到了真正落实B.依靠行政渠道的调查组或司法渠道的‚两院‛必然不能解决村官贪污问题C.我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相关规定得到了真正落实D.依靠行政渠道的调查组或司法渠道的‚两院‛有可能解决村官贪污问题【答案】D。
判断推理:可能性推理“求异论证”模型

职业能力测试中,逻辑判断部分会考察10道题目,此部分是判断推理中难度较大,也是考生失分率较高的板块。
其中可能性推理又是重中之重,通常会考察7道题左右。
接下来跟大家分享一种特殊的论证模型——求异论证。
一、求异论证的含义求异论证即题干出现求异法的论证。
求异法,是指在被研究现象出现和不出现的两个场合中,如果只有一个情况不同,其他情况完全相同,而且这个唯一不同的情况在被研究现象出现的场合中存在,在被研究现象不出现的场合中不存在,那么这个唯一不同的情况就是被研究现象的原因(或结果)。
二、求异论证的运用例1打乒乓球的人往往比不打乒乓球的人身体健康,因此,打乒乓球有助于增加健康。
下面哪一项如果为真,最能削弱上述结论?A.打乒乓球通常不会造成运动伤害B.打乒乓球能增进人的反应能力C.打乒乓球没有打篮球运动量大D.只有身体健康的人才打乒乓球【答案】D。
解析:题干的结论为,打乒乓球能增加健康,D项说明只有健康的人才打乒乓球,因果倒置,最能削弱结论。
A项“运动伤害”、B项“反应能力”以及C项“运动量”均与题干结论无关。
故答案选D。
例2我们通常需要7~9小时的睡眠,过长的睡眠可能意味着健康隐患。
过去十多年的随访结果表明,每晚睡眠时间长期超过9小时的老年人,患老年认知功能障碍的风险是同龄人的两倍。
因此,长时间的睡眠是神经退行性疾病如老年认知功能障碍的早期生物学指标。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削弱上述结论?A.一些参与随访的老年人对自己的睡眠状况并不能准确描述B.因意外或其他疾病发生大脑损伤的老年人会出现过度睡眠C.一些研究发现,许多睡眠不足7小时的老年人也出现了老年认知功能障碍D.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发生与大脑中聚集的一种蛋白有关,当人体试图清除这一蛋白时,需要更长的睡眠【答案】B。
解析:题干由“每晚睡眠时间长期超过9小时的老年人,患老年认知功能障碍的风险是同龄人的两倍”得出结论“长时间的睡眠是神经退行性疾病如老年认知功能障碍的早期生物学指标”。
2020云南红河公务员考试行测判断推理指导:详解直言命题矛盾关系

2020云南红河公务员考试行测判断推理指导:详解直言命题矛盾关系在云南红河公务员行测考试部分直言命题在逻辑判断部分是比较重要而且比较难解决的问题,那么今天红河中公教育就来给大家分享一下直言命题中的矛盾关系。
一.直言命题矛盾含义简单来说,三个条件。
①对于一个话题②有且只有A,B两种情况③并且A,B不交叉。
比如说:生和死,男和女,开和关。
对于生存状态,有且只有生死两种,并且生死不交叉;性别也只有男女,机器的状态也只有开和关两种。
那么比如,黑和白是否是矛盾关系呢?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因为颜色不仅有黑白,不符合第二个条件,并不是反义词就是矛盾,这个大家需要注意。
二.矛盾的性质矛盾二者必为一真一假。
如果A真,那么B假;如果A假,那么B真。
比如我说:小明是男生为真,那么能推出小明是女生这句话必然为假。
三.如何找矛盾加否定词。
在命题前加否定词“并非”,或者在概念前加否定词“非”。
一些比较简单的,当然可以根据常识判断。
但是一些一时之间判断不出来反义词和矛盾之间区别的,可以在前面加入否定词。
比如:男生的矛盾是女生,开的矛盾是关。
这些比较简单。
但是如果比如黑色,可能有些同学就会自然觉得是白色。
但是实际并非如此,所以我们在判断的时候,可以在黑色前面加“非”,所以黑色的矛盾是非黑色。
四.直言命题中的矛盾在直言命题中主要考查三对矛盾关系:所有是和有些非,所有非和有些是,某个是和某个非。
比如我班所有同学都考上了公务员,找到矛盾,命题前加“并非”,即“并非所有同学都考上了公务员”,说明至少有一个同学没考上,那么就等价于有些同学未考上。
所以,所有是的矛盾是有些非,其他情况同样如此推理。
那么大家在记忆的时候,总而言之就是:“所有”和“有些”的互换,“是”和“非”的互换。
五.矛盾的意义矛盾的矛盾是它本身。
比如①所有是的矛盾是②并非所有是,那么②并非所有是意为③有些非,③有些非的矛盾则为①所有是。
也就是说,所有是矛盾的矛盾仍然是所有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云南事业单位考试判断推理:可能性推理里面那些你不熟悉的论证模型(三)
转眼间又到了一年一度的事业单位考试,按照历年公告发布时间来看,云南事业单位招聘公告已经发布,但目前还未有事业单位考试的消息,希望大家利用好充足的时间认真备考。
下面,和大家看一看可能性推理里面那些你不熟悉的论证模型。
(温馨提示:天气炎热,大家别中暑了!)
对于大家来说,首先就是要去了解什么是求异论证,其实指的就是用求异的方法找因果关系的论证形式,比如,我们经常有见到一些题目,做了一个实验,发现有两个大棚各养了十只鸡,两个大棚的鸡每天喝同样的水,有同样的温度,但是第一个大棚的鸡吃的是精白米,第二个大棚的鸡吃的是稻米,第一个大棚的鸡得病了,第二个大棚的鸡没有得病,就得出了结论“吃稻米使得鸡不得病”。
我们会发现,题干论述里面不同之处就是在于鸡吃的什么米,导致了鸡是否得病这样的不同结果,故而给它们之间建立了因果关系。
所以我们就可以来思考一下,有了因果关系应该如何削弱和加强呢?比如,我们可以去切断这种因果关系,说明鸡得不得病和吃稻米没什么必然联系,也可以说明事由其他的原因导致了鸡不得病,所以,我们可以总结一下常见的削弱和加强的角度:
1.削弱:①另有他因
②切断因果联系
2.加强:①排除他因
②建立因果联系
那我们来看一看下面的题目:
【例】老张为了试验某品牌化肥的效果,把自家的稻田分成东边、西边两块,在东边地
块施肥,西边地块不施肥。
水稻收割后,东边地块亩产700 公斤,西边地块亩产400公斤。
因此,该品牌化肥能有效增产。
以下最能反驳上述论证的是:
A.东边地块的土壤肥力原本就比西边地块高
B.东西两块地种植的是同一品种的水稻
C.东边地块的水稻遭受过病虫害
D.老张收割西边地块的水稻先于东边地块
【答案】A。
解析:题干通过“老张把自家稻田分成东边、西边两块,在东边地块施肥,西边地块不施肥,水稻收割后,东边地块亩产700公斤,西边地块亩产400公斤第二步”得出“某该品牌化肥能有效增产”这一结论,给使用该品牌化肥和能增产建立了因果关系,那我们来看一看选项,A项说的是东边地块的土壤肥力原本就比西边地块高,说明了两块地本身的性质就不一样,东边肥力高于西边,可能是由于土壤肥力不同才导致了产量的不同,那么高产很有可能就是本身肥力的问题,和化肥无关,属于另有他因的削弱,保留;B项说明了东
西两块地种植的是同一品种的水稻,说明水稻一样,排除了其他影响因素,属于加强的选项,排除;C项:东边地块水稻遭受过病虫害,说明在遭受虫害的情况下还能高产,在证明可能是化肥的功效,对题干论证进行了支持,属于加强项,排除;D项说明西边和东边的收割时间有差异,但是收割时间的先后和产量的高低是无关的,故属于无关选项,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