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艺美术赏析总结资料

合集下载

中国工艺美术鉴赏详细

中国工艺美术鉴赏详细

工艺美术品的类别比较复杂, 按其适用性来分,可分为日用工艺和陈设工艺; 按工艺手段来分,可分为陶瓷工艺、金属工艺、 玻璃工艺,编结工艺、绣织工艺、雕刻工艺、搪瓷 工艺、漆器工艺种种。 而且,各类工艺中又可以细分,如根据原材料 质地的不同,雕刻工艺又可下分为牙雕、玉雕、石 雕、珊瑚雕、木雕、竹雕、驼骨雕、牛骨雕、铜雕、 铜刻、丝刻、砖刻、金石、印纽雕刻等多种类别。 根据工艺技法的差别,绣织工艺中的“绣”, 除京绣、苏绣、粤绣、湘绣四大名绣外,还有彩锦 绣、桃花绣、补绣、辫绣等。 此外,绘画工艺中有内画、羽绒画、贝壳画、 烙画、丝绒画等。 编结工艺中有竹编、草编、棕编、麦秆编等。 民间工艺中有剪纸、风筝、花灯、泥人、面人、 糖人、料器制品(如“葡萄常”)等。
瓷器的前身叫做原始瓷器,它是由陶器 向瓷器过渡阶段的产物。根据现已发现的出 土文物证明,早在商代中期,我国就已经出 现了原始瓷器。 中国真正的瓷器出现在东汉时期。瓷器 结束了原始瓷状态,进入了成熟期。我国手 工艺美术在六朝时期进入了瓷器时代,为在 历史上强盛一时的唐朝奠定了基础。中国最 早的瓷器都是青瓷,是一种颜色偏青或偏灰 绿色的瓷器。
2、莲鹤方壶
河南博物院与北京故宫博物院,分别收藏有一件 莲鹤方壶。这两件莲鹤方壶原本是一对,它们硕大的 器形、优雅的曲线、纯青的工艺、精美的纹饰,尤其 是顶端盛开的莲瓣之中挺立展翅欲飞的仙鹤,清新隽 永,令世人叹为观止。 方壶的顶盖作镂空花瓣形, 中立一鹤,昂首舒翅。双耳为镂 雕的顾首伏龙,颈面及腹四皆为 伏兽代替扉棱。四面自颈至腹饰 以相缠绕的龙,圈足饰似虎的兽, 足下承以吐舌双兽,兽首有二角。 造型奇特华美,为春秋青铜器中 的精品。
二、金属工艺
金属的冶炼和使用,是人类进入文明 时代的一个重要标志。中国金属工艺具有 悠久的历史和优秀的艺术传统。商周的青 铜器,战国的金银器,汉唐的铜镜,唐宋 的金银器以及明代的宣德炉,明清的景泰 蓝等,都是我国古代著名的金属工艺品。

中国古代陶器中的工艺美术赏析

中国古代陶器中的工艺美术赏析
似 之处 。 庙底沟彩陶较半坡晚 , 距今约五六千年。器形 多为平底 、 卷
工艺美术是美术学科 的一大 门类 , 它具有美术 的一般特点 , 即 用造型、 色彩 、 图等来反映社会生活 , 构 表达思想感情 。但又不 同于 般美术 , 特点之一就是它具有“ 实用性” 。

沿、 鼓腹 , 器物主要 有盆 、 、 、 钵 罐 瓶等 日常生 活用品 , 纹饰早期 多为
间夹层基本是紫红 色 , 另一面为黄褐色 , 另杂有深灰 , 浅灰色。坯体 中有许多气孔 和细小 的断裂痕迹 , 有一定的硬度和抗 压强度。这是
直立的枝干上 , 的叶脉清晰可见 , 有 竖叶和重叶结合在一起 , 成为一
个完整画面 , 花瓣更是变化多样 , 大致可分 当时的纹样多用 曲线 造型 、 二方 连续 图案 比较多用 , 一般都画在器形外部 , 而半坡 则多画在器物 内, 色彩则是在 白色陶衣上用黑色、 红色彩绘 , 而半坡 多为红 陶黑彩 , 庙 底沟彩 陶生动 、 典雅、 设计 与绘制水平已经 达到一定高度 , 可称得上 是 中国原始彩陶文化走向成 熟的标 志。
摘 要 本文简单描述 了工艺美 术在 中国原始社会 时期陶器 制作中的应用 , 包括从造型、 色彩、 图等简单地进行 了描 写。 构 关键词 工艺美术 中国 原始社 会 陶器 应用
几何图案 , 植物图案、 人物 图案 和动物 图案 , 纹样大多为单独适合 纹 样, 直线造型 , 概括 , 张变形 , 高度 夸 质朴生动 , 后期陶器纹样多为几 何纹样 , 是从早期 巨象图腾 演变而来 , 色彩 多为红陶黑 彩 , 比强 对 烈, 色彩鲜 明, 器物沿 口处刻有符 号 , : 、 、 、、 、 上等 , 如 I T + X 爻 t、 大 约有五十多件 , 有可能是文字 的雏 形 , 和后来 的商代 甲骨文有些相

中国工艺美术欣赏

中国工艺美术欣赏

2021/6/16
10
宋代五大名窑—汝窑薄,
胎泥极细密,呈
香灰色,制作规
整,造型庄重大
方。器形多仿造
古代青铜器式样。
汝窑传世作品不
足百件,因此非
常珍贵。
11
2021/6/16
12
宋代五大名窑—官窑
2021/6/16
器物造型往往带有雍 容典雅的宫廷风格。其烧 瓷原料的选用和釉色的调 配也甚为讲究,釉色以月 色、粉青、大绿三种颜色 最为流行。官瓷胎体较厚, 釉面开大纹片。
2021/6/16
素纱禅衣
马王堆汉墓出
土,衣长128厘
米,通袖长190
厘米,面料为素
纱,重仅49克,
可谓“薄如蝉
翼”、“轻若烟
雾”, 且色彩鲜
艳,纹饰绚丽。
它代表了西汉初
养蚕、缫丝、织
造工艺的最高水
平。
30
珐琅(景泰蓝)
景泰蓝,又名“铜胎掐丝珐琅”,制造 历史可追溯到元朝。明代景泰年间(1450 年-1456年)最为盛行,又因当 时多用蓝色, 故 名景泰蓝。景泰蓝以紫铜作坯,制 成各 种 造型,再用金线或 铜丝掐成各种花,中 充 珐琅釉,经烧制、磨光、镀金等工 序 制 成。景泰蓝造型特异,制作精美,图 案 庄
2021/6/16
23
2021/6/16
24
2021/6/16
25
刺绣
刺绣是针线在织物上绣制的各种装饰 图案的总 称。是中 国民间传 统 手工艺之 一,在中国有二三千年历史。中国刺绣主 要有苏绣、湘绣、蜀绣和 粤 绣四大门类。 刺绣的用途主要包括生活和艺术装饰,如 服装、床上用品、台布、舞台、艺术品装 饰。
中国的工艺美术,历史悠久, 品种繁多,技艺精湛。它蕴含着中 国人民的智慧,融汇了中华民族特 有的民族气质和文化素养,以其生 动的神韵蜚声国内外,是世界文明 中一颗闪光的明珠。

民间工艺品赏析

民间工艺品赏析

民间工艺品赏析民间工艺品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精湛的工艺而备受珍视。

这些工艺品不仅展示了中国民间工艺的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内涵,还体现了民间艺人的聪明才智和精湛技艺。

在本文中,我们将赏析几种典型的民间工艺品,包括剪纸、泥塑、刺绣和彩绘。

一、剪纸剪纸是中国最古老、最普及的民间艺术之一,具有浓厚的民俗特色和文化内涵。

剪纸源于古人用于祭祀、庆祝和装饰的纸质剪裁物件,经过漫长的发展,形成了各种风格和流派。

剪纸的技艺精湛,艺人通过一把剪刀、一张纸,剪出各种图案,如花鸟鱼虫、人物故事等。

这些图案不仅造型生动,而且线条流畅,给人以美的享受。

不同地区的剪纸风格各异,如陕西的粗犷豪放、河北的细腻婉约。

这些剪纸作品既可用于装饰墙壁、窗户,也可用于制作各种工艺品,如剪纸灯笼、剪纸风筝等。

二、泥塑泥塑是以粘土为原料,通过艺人手工捏制而成的民间工艺品。

泥塑具有形象逼真、色彩艳丽的特点,深受人们喜爱。

不同地区的泥塑风格各异,如陕西的华县泥塑、江苏的惠山泥塑等。

泥塑的制作过程非常繁琐,艺人首先要挑选合适的粘土,然后经过反复摔打、揉捏,形成需要的形状。

最后经过细心的雕刻和上色,才能成为一件精美的泥塑作品。

泥塑的造型多样,有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有的动物形象活灵活现,还有的山水风景维妙维肖。

三、刺绣刺绣是一种以针线为工具,在绸缎等织物上刺出各种图案和花纹的民间工艺品。

刺绣历史悠久,早在汉代就有相关的文字记载。

刺绣的技艺精湛,绣出的图案不仅美观大方,而且具有高雅的品质。

刺绣的种类繁多,有苏绣、湘绣、蜀绣等。

不同的刺绣流派具有不同的风格特点,如苏绣以精细秀雅著称,湘绣则以构图严谨、色彩明快见长。

刺绣作品既可以用于生活用品的装饰,也可以用于服装和工艺品的制作。

四、彩绘彩绘是一种以颜料为画料,以画笔或其他工具为工具,绘制在各种材质上的民间工艺品。

彩绘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壁画和岩画,经过漫长的发展,形成了各种风格和流派。

彩绘的种类繁多,有木板彩绘、陶瓷彩绘、布料彩绘等。

中国工艺美术鉴赏

中国工艺美术鉴赏

第一节 陶瓷
图3-3 彩陶漩涡纹瓶
第一节 陶瓷
一、 陶器
4.黑陶
黑陶出现在新石器时代晚期的滇藏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 文化、屈家岭文化和良渚文化等遗址中。黑陶的烧成温度达1 000 ℃,黑陶有细泥、泥质和夹砂三种,其中以细泥薄壁黑陶制作水 平最高,有“黑如漆、薄如纸”的美称。
黑陶是继仰韶文化彩陶之后的优秀陶种,被誉为“土与火的 艺术,力与美的结晶”。中国黑陶的制作工艺比原始彩陶更纯熟、 精致、细腻和独特,早在瓷器产生的约2000年前中国黑陶已达到 与瓷器相媲美的工艺程度。图3-4所示为龙山文化陶器黑陶罍。此 酒器1974年出土于山东省胶州市三里河遗址,细泥黑陶,外表打 磨光滑,乌黑黝亮,侈口,口径13 3厘米,高22厘米,高直颈, 圆肩,深腹,腹壁较斜直,肩部附有对称的两耳和两盲鼻,颈部 和腹部有弦纹,器盖呈覆碗形,上部有环形把手。
第二节 青铜器
图3-8 司母戊大方鼎
第二节 青铜器
2.四羊方尊
尊,今作樽,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大中型盛酒器。 尊的形制圈足,圆腹或方腹,长颈,敞口,口径较大。 尊盛行于商代至西周时期,春秋后期已经少见。较著 名的有四羊方尊。商周至战国时期,还有另外一类形 制特殊的盛酒器——牺尊。牺尊通常呈鸟兽状,有羊、 虎、象、豕、牛、马、鸟、雁、凤等形象。牺尊纹饰 华丽,在背部或头部有尊盖。四羊方尊商朝晚期偏早 青铜器。属于礼器,祭祀用品。
第二节 青铜器
图3-9 四羊方尊
第二节 青铜器
3.龙纹觥
觥,古代的盛酒器。流行于商晚期至西周早期。椭圆形或
方形器身,圈足或四足。带盖,盖做成有角的兽头或长鼻上 卷的象头状。有的觥全器做成动物状,头、背为盖,身为腹, 四腿为足。且觥的装饰纹样同牺尊、鸟兽形卣相似,因此有 人将其误以为兽形尊。然觥与兽形尊不同,觥盖做成兽首连 接兽背脊的形状,觥的流部为兽形的颈部,可用作倾酒。 龙纹觥(图3-10),也可称为龙纹兕觥,商代后期青铜器。 1959年出土于山西省石楼县桃花庄。这件商代的龙纹兕觥为 我们认识兕觥提供了实物根据。这件造型奇特的兕觥独具风 采。觥的装饰纹样精美华丽。

中国工艺美术赏析

中国工艺美术赏析

中国工艺美术赏析班级:小学教育(英语方向)10级英语班姓名:李萍萍学号:100714142012-10-23青铜器文化青铜器是以青铜为材料,采用一种非常特殊的工艺(今人称之为青铜铸造工艺)制作出来的器物,它是古代灿烂文明的载体之一。

指以青铜为基本原料加工而制成的器皿、用器等。

青铜,古称金或吉金,是红铜与其它化学元素(锡、镍、铅、磷等)的合金,其铜锈呈青绿色,因而得名。

青铜是人类历史上的一项伟大发明,是世界冶金铸造史上最早的合金。

红铜加入锡、铅,成为一种新的合金,这种合金历经几千年的化学反应,其表面出现一层青灰色的锈,所以今人谓之"青铜",而古人则将这种合金称之为"金",文献中所讲"赐金"、"受金"多少,即指青铜。

青铜器则是以青铜为材料,采用一种非常特殊的工艺(今人称之为青铜铸造工艺)制作出来的器物,它是古代灿烂文明的载体之一。

史学上所称的“青铜时代”是指大量使用青铜工具及青铜礼器的时期。

保守的估计,这一时期主要从夏商周直至秦汉,时间跨度约为两千年左右,这也是青铜器从发展、成熟乃至鼎盛的辉煌期。

由于青铜器以其独特的器形、精美的纹饰、典雅的铭文向人们揭示了先秦时期的铸造工艺,文化水平和历史源流,因此被史学家们称为“一部活生生的史书”。

中国的古文明悠久而又深远,青铜器则是其缩影与再现。

青铜时代(Bronze Age)是由丹麦考古学家G·J·汤姆森首先提出来的人类物质进化史上的分期概念。

世界上所有的古老文明都经历了石器时代、铜石并用时代、青铜时代和铁器时代。

中国的先民在青铜时代(距今约4000年至2200年)创造了独步世界的青铜文化。

重要意义:中国古代的青铜文化十分发达,并以制作精良,气魄雄伟、技术高超而著称于世。

奴隶主把青铜器作为宴享和放在宗庙里祭祀祖先的礼器。

青铜器不是一般人可以拥有的,它作为一种权利和地位的象征、一种记事耀功的礼器而流传于世。

中外工艺美术个人总结范文

中外工艺美术个人总结范文

中外工艺美术个人总结范文工艺美术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学科,涵盖了广泛的艺术形式和技艺。

通过学习中外工艺美术,我深刻体会到了其独特的魅力和价值。

在这里,我将对这段学习经历进行个人总结。

首先,通过学习中外工艺美术,我对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艺术表达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中外工艺美术的发展历史和传统技艺各具特色,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在学习中外工艺美术的过程中,我了解到了中国传统工艺的精髓,如中国画、陶瓷、刺绣等,以及西方工艺美术的独特之处,如玻璃艺术、珠宝设计等。

通过对比和研究,我不仅扩展了自己的艺术视野,还体验到了不同文化对艺术的诠释方式。

其次,学习中外工艺美术培养了我的审美意识和艺术创作能力。

通过欣赏和学习不同类型的工艺作品,我学会了辨别艺术品的质量和价值,并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审美观。

同时,在实践中我也不断提升自己的艺术创作能力。

通过研究和模仿传统工艺技艺,我慢慢掌握了其中的技巧和奥妙,并将其运用到自己的创作中。

这不仅丰富了我的艺术作品,还提升了我的艺术表达能力。

最后,通过学习中外工艺美术,我也深刻认识到了工艺美术与社会发展的紧密联系。

工艺美术作为一种实用性艺术形式,承载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和文化传承。

在学习中外工艺美术的过程中,我不仅了解到了不同时期和地域的工艺美术发展历程,还深入思考了工艺美术与当代社会的关系。

工艺美术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它既满足了人们的审美需求,又通过艺术创作传递了文化价值和社会意义。

综上所述,学习中外工艺美术是一段丰富而有意义的经历。

通过学习中外工艺美术,我拓宽了自己的艺术视野,提升了审美意识和艺术创作能力,认识到了工艺美术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这段学习经历将对我的未来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我将继续努力学习和创作,为推动工艺美术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中国工艺美术赏析 总结

中国工艺美术赏析 总结



三、中国工艺美术的美学特征 1、和谐性。 中国传统艺术思想重视人与物、用与美、文与 质、形与神、心与手、材与艺等因素相互间的 关系,主张“和”与“宜”。对“和”、“宜” 之理想境界的追求,使中国工艺美术呈现出高 度的和谐性;外观的物质形态与内涵的精神意 蕴和谐统一,实用性与审美性的和谐统一,感 性的关系与理性的规范的和谐统一,材质工技 与意匠营构的和谐统一。
中国古代工艺美术比较完美的范式和境界出现 在宋代,并集中地表现在陶瓷上。发达的手工 业和尚文重理的文化氛围,为保持造物与主体 审美理想的和谐统一提供了极大的可能性,从 而形成一代沉静典雅、平淡含蓄、心物化一的 美学风范。宋代工艺美术充分地物化了中华民 族的文化精神和审美意识,它体现和揭示的创 造原则至今仍具有重大的现实指导意义。

2、象征性。 中国工艺思想历来重视造物在伦理道德上的感 化作用。它强调物用的感官愉快与审美的情感 满足的联系,而且同时要求这种联系符合伦理 道德规范。受制于强烈的伦理意识,中国传统 工艺造物通常含有特定的寓意,往往借助造型、 体量、尺度、色彩或纹饰来象征性地喻示伦理 道德观念。这种象征性的追求常常使宫廷或文 人工艺美术沦为纯粹的伦理道德观念的展示, 造成矫饰之态或物用功效的损害。相比之下, 更多以生产者自身的功利意愿为象征内涵的民 间工艺美术则显得刚健朴质,充满活力。

在非物质的文化资源动员中可以迅速地转化为 物质财富与文化资本。例如,服饰文化、礼仪 文化、婚俗文化、宗教文化、建筑文化,旅游 文化、休闲文化、会展文化,动漫文化、戏曲 文化、餐饮文化、酒文化、品牌文化等中每一 个文化符号与符号资源,都有着与工艺美术民 族文化资源的内在依据。




元代蒙古族以其强大的军事势力统一中国后, 工艺美术有着一定的发展。染织工艺的织金锦、 陶瓷工艺的青花和釉里红是这一时期的突出贡 献。来自尚武的游牧文化的影响,元代工艺美 术风格趋向粗犷、豪放和刚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象征性。
中国工艺思想历来重视造物在伦理道德上的感 化作用。它强调物用的感官愉快与审美的情感 满足的联系,而且同时要求这种联系符合伦理 道德规范。受制于强烈的伦理意识,中国传统 工艺造物通常含有特定的寓意,往往借助造型、 体量、尺度、色彩或纹饰来象征性地喻示伦理 道德观念。这种象征性的追求常常使宫廷或文 人工艺美术沦为纯粹的理道德观念的展示, 造成矫饰之态或物用功效的损害。相比之下, 更多以生产者自身的功利意愿为象征内涵的民 间工艺美术则显得刚健朴质,充满活力。
中国工艺美术赏析
2011
(一)总 结
一、传统工艺美术
所谓传统工艺美术,主要指在手工业时代形成、 以用与美的结合为特征的造物部类与设计,在 现代大机器工业生产的比照下,尤指那些手工 技艺性强、并具有一定艺术性的传统型产品, 如为一般人所熟知的陶瓷、玉雕、牙雕、景泰 蓝、漆雕、木雕乃至皮影、风筝、灯彩、剪纸、 蓝印花布、泥玩、刺绣、抽纱等等。其品类众 多,花色更是无数。
光的一章。
二、中国工艺美术的发展概况
中国工艺美术的原始发生可追溯到远古先民的 第一件劳动工具的创造。凝聚在原始工具里的 实用内涵和精神内涵既确立了中国工艺美术的 初始形态,亦确立了工艺美术作为中华民族造 型艺术先导的地位。
新石器时代的石玉、牙骨、编织、缝纫,特别 是制陶工艺,已鲜明地显示了中国工艺美术重 视实用和审美相统一的造物思想和设计意匠, 亦鲜明地显示了工匠把握材料性能和制作工艺 的能力以及对形式美法则的认识和运用。
中国工艺美术在初唐和盛唐获得全面的发展, 呈现繁荣发达的景象。织锦、印染、陶瓷、金 银器、漆器和木工等的技艺水平和生产规模都 超越了前代。经济的发达,中外文化的交流以 及人的思想意识的解放,使隋唐工艺美术表现 出舒展博大的气势、精巧圆婉的装饰意匠和富 丽丰满的形态特征。
中国古代工艺美术比较完美的范式和境界出现 在宋代,并集中地表现在陶瓷上。发达的手工 业和尚文重理的文化氛围,为保持造物与主体 审美理想的和谐统一提供了极大的可能性,从 而形成一代沉静典雅、平淡含蓄、心物化一的 美学风范。宋代工艺美术充分地物化了中华民 族的文化精神和审美意识,它体现和揭示的创 造原则至今仍具有重大的现实指导意义。
三、中国工艺美术的美学特征 1、和谐性。
中国传统艺术思想重视人与物、用与美、文与 质、形与神、心与手、材与艺等因素相互间的 关系,主张“和”与“宜”。对“和”、“宜” 之理想境界的追求,使中国工艺美术呈现出高 度的和谐性;外观的物质形态与内涵的精神意 蕴和谐统一,实用性与审美性的和谐统一,感 性的关系与理性的规范的和谐统一,材质工技 与意匠营构的和谐统一。
3、灵动性。
商、西周时期,中国工艺美术有了划时代 的进步,工艺造物的实用内涵和精神内 涵进一步丰富和加强。精神内涵中大量 渗入的社会意识和宗教意识,使这一时 期的工艺美术具有一种崇高的美学魅力。 原始青瓷和漆器获得初步发展,而青铜 器和玉器则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春秋战国至秦汉时代的工艺美术显示了中国封 建社会早期经济实力和意识形态的发展。理性 主义精神的崛起和高扬,使指向实用功利和现 实人生的价值追求,与承继原始文化传统的充 满激情和浪漫色彩的形式有机统一,由此而产 生的轻利活泼、飞动奔放、雄强古拙的美学特 征,在陶瓷、漆器和丝织品上得到充分的表现。
三国两晋南北朝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和 整个意识形态上的转折,造成工艺美术生产格 局和价值追求的变化。生产中心逐渐由北方移 向南方,工艺造物趋向内在人格和心性的显示。 这一时期崇尚主体人格精神的造物倾向和空疏、 清静、平淡的审美风范,深刻地影响了中国工 艺美术的整体发展。青瓷、建筑物件和宗教工 艺美术在这一时期取得了突出的成就。
元代蒙古族以其强大的军事势力统一中国后, 工艺美术有着一定的发展。染织工艺的织金锦、 陶瓷工艺的青花和釉里红是这一时期的突出贡 献。来自尚武的游牧文化的影响,元代工艺美 术风格趋向粗犷、豪放和刚劲。
明朝是中国历史上又一个强盛的时代。资本主 义因素的萌发以及与此相适应的新的文化和科 学的产生,促使明代工艺美术跨入一个新阶 段,织锦、棉纺、陶瓷、漆器、金工、家具和 建筑装饰等门类都得到较全面的发展。明代工 艺美术承继了宋以来的美学追求,并向程式化 和完善化发展,具有端庄、简约、健实等审美 特点。
总之,工艺美术是中国人民为满足自己的物质 需要和精神需要,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采用 各种物质材料和工艺技术所创造的人工造物的 总称。它是中华民族造型艺术的重要组成部 分,既体现了工艺美术的一般本质特征,在内 涵和形式上保持着实用性与审美性的统一,又 显示了中华民族文化自身所具有的鲜明个性。 中国工艺美术以其悠久的历史、别具一格的风 范、高超精湛的技艺和丰富多样的形态,为整 个人类的文化创造史谱写了充满智慧和灵性之
传统工艺美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也是传统艺术的一部分,它是生活的艺 术,生活文化的“活化石”。是中华民 族文明智慧和艺术心智的产物,是民族 文化与历史的真实存在。是以中华民族 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为基础,经历长期 发展而形成的独具特色的人类文化遗产, 是中华文明和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 部分。
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的各个门类在清代更加完善 化,其品种之繁多、技艺之精湛、手法之丰富 都远远超过前代,呈现出集各历史时期之大成 的局面。在清代工艺美术生产中进一步强化, 以致一代艺术风格日趋矫饰雕琢、精致繁缛。 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中国工艺美术的生产格 局、产品结构、工艺思想和艺术风格都呈现着 新的面貌。衰败和新生、模仿与创造、恪守与 分化构成近现代中国工艺美术的基本景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