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省玉米田杂草种类

合集下载

新疆玉米田间杂草组成及群落结构分析

新疆玉米田间杂草组成及群落结构分析

新疆玉米田间杂草组成及群落结构分析新疆是我国重要的玉米生产区之一,其玉米田间的杂草组成及群落结构对于农田生态系统的健康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新疆玉米田间的杂草组成及群落结构进行分析。

一、玉米田间杂草组成新疆玉米田间的杂草主要包括禾本科、豆科、菊科等草本杂草和多年生杂草。

禾本科杂草主要有狗尾草、稗草、谷子草等;豆科杂草主要有大豆、豌豆等;菊科杂草主要有蒲公英、菊花等。

禾本科杂草是新疆玉米田间最常见的杂草,其特点是生长迅速、容易扩散,对玉米的生长发育有较大的竞争压力。

豆科杂草的特点是根系发达,能够利用空气中的氮气固定为植物可利用的形式,对玉米的生长有较大的促进作用。

菊科杂草的特点是开花时间长,花粉丰富,容易引起玉米的传粉障碍,对玉米的产量有一定的影响。

新疆玉米田间的杂草群落结构主要表现为物种多样性较低、优势种较多的特点。

在禾本科杂草中,狗尾草、稗草和谷子草是常见的优势种,它们生长迅速,抢占了大量的光、水和营养资源,对玉米的生长造成了一定的竞争压力。

在豆科杂草中,大豆和豌豆是常见的优势种,它们的根系发达,能够有效地利用土壤中的养分,为玉米提供了养分。

在菊科杂草中,蒲公英和菊花是常见的优势种,它们长时间开花,容易引起玉米的传粉障碍。

三、影响因素及控制措施新疆玉米田间的杂草组成及群落结构受多种因素影响,如气候、土壤、种植制度和管理措施等。

气候因素对于杂草的生长发育具有较大的影响,高温干旱的气候条件有利于禾本科杂草的生长,而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有利于豆科杂草的生长。

土壤因素也对杂草的生长发育起到重要作用,土壤肥力越高、土壤酸碱度越适宜,杂草的生长发育就越旺盛。

种植制度和管理措施对于控制杂草也起到重要的作用,适时翻耕、覆盖草料、采用化学除草剂等都可以有效地控制杂草的生长。

夏季播种玉米田杂草的发生与防除方法

夏季播种玉米田杂草的发生与防除方法

夏季播种玉米田杂草的发生与防除方法一、玉米田杂草的分类在夏季,玉米田中生长的杂草主要分为单子叶杂草和双子叶杂草两类。

1.单子叶杂草单子叶杂草的叶子形状扁平,长度与宽度相等,通常长成群落,附着在玉米的根际部位,常见的有:•宽叶鹿草:这是一种草质植物,叶子宽阔,呈现深绿色,表面有明显的芦蒿香味。

在夏季玉米田中生长较快,污染高,对玉米生长有一定的影响。

•鹤虱草: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高度可达1.5米左右。

它在玉米田中喜欢在玉米地下生长,根系发达,黄色花朵上面有刺。

•狗尾草:多生长在田边、堤坝和橡胶林地,是一种常见的草本植物。

它有群根,深色花絮,是一种有害的杂草。

2.双子叶杂草双子叶杂草的叶片成对出现,叶子刚萌发时短而粗,随着生长逐渐变细,通常生长在玉米排上,影响玉米的生长,常见有:•幼苗虎耳草:多为一年生草本植物,总体高度在5-20厘米之间。

其特征是茎为细长,多宽直的叶状质叶子,具有裂片。

在玉米田中被称为“芒草”。

•鸢尾草:也是常见的一年生草本植物,在玉米田中多抽生于玉米排中。

是一种常见且严重的玉米田杂草。

•粘虫子草:即又称反拉草,是一种纤细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幼苗时常会被误认为是玉米幼苗,污染高,影响玉米的生长。

二、玉米田杂草的发生原因夏季是玉米生长的重要时期,但同时也是杂草易于生长的季节。

这主要是由以下几个原因导致的:1.气候原因夏季气温高、湿度大,这些因素都是杂草生长和繁殖的条件。

气温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玉米的生长,长期夏季天气有利于杂草的生长激发。

2.玉米种植管理玉米种植前期对消灭玉米田杂草的处理不彻底,种子浸种不到位,施肥繁殖不当等原因都会对杂草生长造成影响。

3.人为原因常有人员不慎把玉米田杂草种到了种植玉米的泥土里,也有人在玉米田周缘非法种植杂草,加重了杂草对玉米的危害。

三、玉米田杂草的防除方法在夏季玉米田中,防除杂草是非常重要的,既可以控制杂草的繁殖和生长,也可以促进玉米的生长和发育。

合理的防除方法可以分为物理、化学、生物学三种方式。

玉米地杂草种类有哪些

玉米地杂草种类有哪些

玉米地杂草种类有哪些玉米地杂草种类有哪些?玉米地主要杂草有马唐、牛筋草、稗草、狗尾草、反枝苋、马齿苋、藜、蓼、苘麻、田旋花、苍耳、铁苋菜、苣荬菜和鳢肠等。

玉米生长较快,封行早,特别是夏玉米,只有那些比玉米出苗早或几乎和玉米同时出苗的杂草才对玉米造成严重的为害。

出苗较晚的杂草对玉米产量影响不大。

然而草害的防治措施有哪些?生物灾害安全小知识:1.播前或播后苗前土壤处理a. 48%地乐胺乳油180~250毫升b. 43%拉索乳油200~250毫升c. 72%都尔乳油100~150毫升d. 50%乙草胺乳油100~150毫升e. 50%西玛津可湿粉剂200~300克f. 40%阿特拉津悬浮剂200~300毫升g. 50%氰草津悬浮剂200~300毫升h.乙阿悬乳全面的村镇信息共享剂(乙草胺阿特拉津) 150~300毫升.i.都阿悬乳剂(都尔阿特拉津) 60~120克(a.i./亩)j.丁阿悬乳剂(丁草胺阿特拉津)60~120克(a.i./亩)a、b、c、d、e、f、g土壤封闭处理,主要防治一年生的禾本科杂草及部分阔叶杂草。

土壤湿润有利于药效的发挥。

e、f、g属长残效除草剂,在小麦玉米连作地区,施用量不要超过80 g( a.i./亩),而且施药期不宜太晚,以免造成下茬小麦药害。

在生产中,多以阿特拉津与酰胺类除草剂混用,以便扩大杀草谱,降低残留量。

乙阿、都阿、丁阿对玉米地大多数杂草均有效。

丁阿对土壤墒情要求较高,所以不宜用在干燥的春玉米地。

阿特拉津、西玛津和氰草津还可作茎叶处理剂,在苗后早期使用。

夏玉米田用低量,可免后茬受害。

提醒您:草害防治措施是必须要做的,因为草害类型数不胜数,我们只有及时预防才能更好地保护农作物。

然而大家也可以多了解一些草害知识来帮助自己,比如生物灾害知识与自然灾害知识都是非常有用处的。

玉米杂草种类

玉米杂草种类

2. 分布与危害 根据我国地域与耕作差别分为: 1.北方春播玉米田草害区 如: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和山西的北部等 ,为一年一熟,这些区域的杂草种类有:马 唐.稗草.龙葵.铁苋.狗尾草.苍耳.蓼.鸭趾草.藜. 蓟.田旋花等,而且草害非常严重,面积占 90%,必须进行防治。
2.黄淮海夏播玉米田草害区 如:河北中南部.河南.安徽.江苏北部.山 西南部.陕西关中地区.山东等地是我国玉米 最大种植区,一年二熟,多为麦玉轮作或 套作等。主要杂草有:马唐.马齿苋.牛筋草. 田旋花.藜. 狗尾草.香附子等,但近年来酰 胺类.三氮苯类除草剂及复配剂的应用使香 附子.田旋花上什为优势杂草
3.长江流域玉米田草害区 如: 江苏南部.上海.浙江北部等,一 年二熟或三熟,一般麦.玉.稻轮作或套作, 主要杂草有:马唐.牛筋草.千金子.凹头苋. 马齿苋.碎米莎草..稗草.空心莲子草等,危 害面积达60%左右
4.华南玉米田草害区 如:广东.广西.福建等地,一年二熟,主 要杂草有:马唐.牛筋草.稗草.胜红蓟.香附 子.绿狗尾.碎米莎草等;
5.云贵川玉米田草害区 一年二熟或二年三熟,主要杂草有:马 唐.辣子草.毛臂形草.绿狗尾.荠菜.蓼等。
6.西北玉米田草害区 如:甘肃的河西走廊,以及新疆的部分地 区,一年一熟,主要杂草有:藜.稗草.田春玉米和夏玉米,那么杂草的发 生规律肯定是不一样的; 春玉米自播种后杂草就开始发生,几乎 和玉米同步生长,不过一般发生时期长, 出草情况不同;而夏玉米一般在5月下旬到 6月上旬播种,气温较高,杂草生长快,墒 情好发生集中,一般播后10天即达出苗高 峰,25天左右基本达到97%
玉米杂草种类
玉米田的分布情况
• 主要以: • 山东.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南.河北.四川.江苏 .安徽等,种植面积仅次于水稻和小麦,位 居第三,产量和小麦相等

我国各省玉米种植结构及杂草分布情况汇总

我国各省玉米种植结构及杂草分布情况汇总

我国各省玉米种植结构及杂草分布情况玉米在我国分布很广,但不均衡,主要集中在东北、华北和西南地区,大致形成一个从东北到西南的斜长形玉米栽培带,按区域可分为东北平原春玉米区、华北春夏玉米区、黄淮海夏玉米区、西南山地玉米区、西北灌溉玉米区、南方丘陵玉米区、青藏高原玉米区。

图1 我国玉米种植区域划分截止2008年,我国种植玉米29863.8千公顷,分布在约24个省、市、自治区。

其中黑龙江、吉林、河北、山东、山西、河南、内蒙古、陕西、四川、辽宁、云南、广西为我国主要玉米产区,玉米种植面积约占全国内种植面积的82%。

主要玉米产区种植情况如图2所示:图2主要玉米种植区域占全国玉米种植面积的比例1主要玉米种植省区基本情况1.1 吉林省一年一熟制,旱地垄作,无霜期短,低温冷害较重,生产季节性强。

大部分农田地势平坦,适宜机械作业,吉林省农作物总播种面积为4998.2千公顷,其中玉米种植面积为2922.5千公顷,占总农作物播种面积的58.47%,其玉米播种总面积占全国玉米种植面积的9.79%。

1.1.1 玉米田杂草群落结构主要杂草28种,单子叶杂草有6种,双子叶杂草22种。

以菊科、禾本科杂草种类居多,其中一年生杂草约占60%以上,以禾本科的马唐、稗草、狗尾草等危害严重;多年生杂草约占27%左右,以蒲公英、苣荬菜、大蓟和小蓟等数量多,危害大。

越年生杂草不到13%。

其中一年生的禾本科杂草马唐,在该地区危害最为严重。

(吉林地区旱田杂草种类调查及研究,尚海庆等,作物杂志,2008.2)1.2 黑龙江主要种植小麦、大豆、玉米和水稻等,一年一熟制,旱田以垄作为主,无霜期短,冷害较重,生产季节性强。

农田地势平坦,人少地多,非常适宜大机械作业。

注:以上数据是根据黑龙江统计年鉴2003-2007的5年数据平均得到的,单位是万亩,个位数后面的小数部分采取了4舍5入。

单位:万亩哈尔滨910齐齐哈尔764鸡西88鹤岗36双鸭山102大庆337伊春27田间优势杂草种类暂未找到,1.3 辽宁省一年一作制,旱地垄作。

玉米杂草

玉米杂草

玉米田杂草种类及特点我国是世界上玉米主要生产国,常年种植面积约3亿亩左右。

黄淮海地区是我国最大的夏播玉米种植区。

栽培方式多为小麦----玉米一年两熟,种植形式大部分为套种或铁茬播种。

根据全国杂草普查结果,全国玉米田杂草有22科、38属、43种,玉米田主要杂草有马唐、牛筋草、稗草、马齿苋、反枝苋、田旋花、藜、画眉草、绿狗尾、香附子、铁苋草、龙葵等。

一般年份,杂草危害可使玉米减产1~2成,严重时减产3~5成。

玉米田杂草生命力极其旺盛,一些种子埋在土壤中20年仍可发芽,如香附子、藜、蓼、马齿苋、旋花等。

一般杂草具有成熟早、不整齐、分段出苗等特点,不利于防治,并且很多杂草能死而复生,尤其是多年生杂草,如马齿苋在人工拔除后在田间晒3天,遇雨仍可恢复生长。

此外,杂草还具有惊人的繁殖能力,绝大多数杂草的结实数是作物的几倍、几百倍甚至上万倍。

据调查,一株马唐约有22万粒种子,可见其繁殖能力有多强。

玉米田杂草生长迅速,生长量大,与玉米争水、争肥、争空间,对玉米苗期生长危害较大,造成苗瘦、苗弱,影响产量达10—30%,因此,必须进行化学除草。

玉米苗期受杂草的危害最重,所以杂草的化学防治应抓好播后苗前和苗后早期两个关键时期。

玉米田主要除草剂种类1.主要除草剂单剂种类1)酰胺类除草剂:是目前玉米田最为重要的一类除草剂,可以为杂草芽吸收,在杂草发芽前进行土壤封闭处理有效防治一年生禾本科杂草和部分一年生阔叶杂草。

该类除草剂品质较多,如乙草胺、甲草胺、丁草胺、异丙甲草胺、异丙草胺等。

试验证明,在同等有效剂量下除草活性比较结果为:乙草胺>异丙甲草胺>异丙草胺>丁草胺>甲草胺;根据其有效用量,除草活性的量化比较结果为:乙草胺:异丙甲草胺:丁草胺:异丙草胺为1:0.9:0.8:0.7;该类除草剂受土壤墒情影响很大,墒情差时除草效果显著降低。

因此若土壤干旱的情况下,可适当浇水后再施药。

2)三氮苯类除草剂:可以有效防治一年生阔叶杂草和一年生禾本科杂草,以杂草根系吸收为主,也可以为杂草茎叶少量吸收。

新疆玉米田间杂草组成及群落结构分析

新疆玉米田间杂草组成及群落结构分析

新疆玉米田间杂草组成及群落结构分析新疆是我国的重要粮食生产基地之一,玉米是该地区的主要农作物之一。

玉米田间的杂草组成及群落结构对于玉米生长和产量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针对新疆玉米田间的杂草组成及群落结构进行分析,以期为玉米田间的杂草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一、新疆玉米田间的杂草组成1.主要杂草种类新疆玉米田间常见的杂草主要包括:谷子、猪毛菜、稗子、狗尾草、蓼科植物、苋科植物等。

这些杂草种类在新疆地区生长势强,对玉米生长发育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2.生长情况在新疆玉米田间,杂草的生长情况主要受到土壤水分、温度、光照等因素的影响。

一般来说,杂草在玉米苗期生长迅猛,严重竞争玉米的水分、养分和光线资源,影响玉米的正常生长。

而在玉米成熟期,杂草的生长逐渐减弱,对玉米的影响也相应减小。

对于玉米田间的杂草管理,需要根据杂草的生长情况进行合理的管理措施。

1.群落物种多样性新疆玉米田间的杂草群落物种多样性较高,主要存在于玉米田间的田埂、地头、田间小道等地。

在这些区域,由于人工耕作和考虑不周,杂草的生长呈现出多样性,对玉米生长和产量造成了一定的不利影响。

2.群落结构特点新疆玉米田间的杂草群落结构主要表现为:种属多样性较高,但单个种的数量并不多,数量较为分散;不同种属的杂草之间存在一定的竞争关系,竞争的结果表现在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

地上部分主要表现为光照竞争和营养物质的争夺,地下部分主要表现为水分和养分的争夺。

这两方面的竞争都会对玉米的生长和产量造成一定的影响。

1.科学施肥科学合理施用化肥是减少杂草对玉米的影响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科学施用化肥,可以提高玉米的生长能力和竞争能力,从而减轻杂草对玉米的影响。

2.选择适宜品种选择抗逆性强、竞争力强的玉米品种,可以有效减轻杂草对玉米的影响。

适宜的玉米品种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抵御杂草的侵害,保证玉米的正常生长。

3.合理灌溉合理的灌溉是保证玉米顺利生长的重要保障之一。

通过合理的灌溉管理,可以控制杂草的生长,减轻对玉米的影响。

玉米常见杂草及草害防治药物介绍

玉米常见杂草及草害防治药物介绍

玉米常见杂草及草害防治药物介绍玉米在我国的栽植面积广泛,但是种植玉米的农户都知道,玉米地常见的杂草种类繁多,不好防治,很容易造成玉米草害。

近年来,随着玉米种植面积的不断增加,玉米草害日益严重,令农户们非常头疼,那么造成玉米草害的杂草都有哪些?玉米草害如何防治?一、玉米草害的主要杂草种类马唐、葎草、千金子、香附子、酸浆、狗尾草、刺儿菜、苣荬菜、铁苋菜、马齿苋、苘麻、稗草、牛筋草、反枝苋、田旋花、鸭跖草、空心莲子草、莎草、苍耳、问荆、小藜、独行菜、猪殃殃、打碗花、大蓟、小蓟、鳢肠、繁缕、车前草、画眉等。

二、玉米草害防治技术1、公道轮作由于目前尚缺少防除玉米田多年生禾本科杂草的苗后处理除草剂,对于禾本科杂草,特别是多年生禾本科恶性杂草,可与大豆、花生、油菜、棉花等阔叶作物轮作,在苗后用防治禾本科杂草除草剂和收获后用灭生性除草剂,将禾本科杂草有效控制后再种植玉米。

2、播前除草玉米播种前2~5天,用50%乙草胺+38%莠去津100毫升/亩;或4%玉农乐100毫升/亩;或72%2,4-D丁酯100毫升/亩平均喷洒地面,不重喷、不漏喷,漏喷、重喷率应小于5%,喷头距离地面不应大于10cm。

然落后行浅旋混土、旋耕深度小于8cm。

若土壤墒情差可以直接破茬播种。

或在播种前,进行浅松或浅旋除草。

浅松、浅旋除草最好与播种连续作业,以防跑墒,深度应为5~6cm,地要平整,不拖堆,不出沟,同一地块的高度差不超过3~4cm。

3、播种后出苗前除草玉米播种后5~7天,在玉米和杂草还未出苗之前,用50%乙草胺+38%莠去津150毫升/亩;或4%玉农乐150毫升/亩;或72%2,4-D丁酯150毫升/亩进行喷洒药剂,封闭杂草的萌生。

4、玉米苗期杂草防除在玉米苗3叶1心时,用50%乙草胺+38%莠去津150~200毫升/亩;或4%玉农乐100~150毫升/亩;或72%2,4-D丁酯60~100毫升/亩对杂草叶面进行喷洒药剂。

苗期中耕除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各省玉米种植结构及杂草分布情况截止2008年,中国种植玉米29863.8千公顷,分布在约24个省、市、自治区。

其中、、、、、、、、、、、广西为我国主要玉米产区,玉米种植面积约占全国种植面积的82%。

主要玉米产区种植情况如图1所示:图1主要玉米种植区域占全国玉米种植面积的比例1主要玉米种植省区基本情况1.1省省农作物总播种面积为8713.2千公顷,其中玉米种植面积为2 841.10千公顷,占总农作物播种面积的32.61%,其玉米播种总面积占全国玉米种植面积的7.84%。

1.1.1 省种植结构夏播面积保持80%左右,可灌溉区面积也在80%以上,冀中原夏播玉米区,是发展玉米生产的优势区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灌溉条件较好,占总播种面积的70%;冀东平原和太行丘陵山区夏播区,热量资源相对短缺,约占总面积的10%;春播玉米区,生态、生产类型多样,约占总面积的20%。

省约70%的玉米用于饲料加工和养殖,约29%用于工业加工。

(省玉米生产面临的形势问题与对策研究,文英,农业科学,2009,13(6):113-115)春玉米是冀北地区栽培的主要农作物,播种面积占整个农作物播种面积的50%以上,部分地区甚至达到了80%以上,20世纪80年代的调查结果表明,玉米田杂草群落主要由马唐、稗草、黎、反枝苋、牛筋草等杂草组成。

在化学除草剂的长期作用下,近年来群落结构发生了很大改变,东北春玉米区鸭跖草、芭英菜、问荆等杂草的危害程度不断上升,逐步演变为田间主要杂草,而华北夏玉米区难除杂草铁苋菜、苘麻在田间的优势度显著提高。

省玉米田杂草有136种(含变种),隶属于34科、97属,其中优势杂草有马唐、反枝苋、稗、马齿苋、藜、狗尾草、铁苋菜、刺儿菜、田旋花等9种,是构成各地区田间杂草群落的优势种。

区域性优势杂草10种:牛筋草、鸭跖草、灰绿藜、打碗花、苦荬菜、苣荬菜、芦苇、蒺藜、野稷、碎米莎草。

常见杂草有21种,一般杂草有96种。

地区主要形成反枝苋十狗尾草+灰绿藜+藜为主的杂草群落,地区为马唐+稗+反枝苋十藜,一地区为马唐+马齿苋+鸭跖草十稗+反枝苋,地区为马唐+牛筋草+铁苋菜+马齿苋。

和地区玉米田杂草群落的物种丰富度、多样性及均匀度较其它地区高,而优势度较低。

从群落相似性来看,与一地区群落结构最为相似。

(省玉米田杂草组成及群落特征,2006.6,植物保护学报,守辉等)春玉米是冀北地区栽培的主要农作物,播种面积占整个农作物播种面积的50%以上,部分地区甚至达到了80%以上。

于2006—200在冀北地区春玉米生产重点县选择有代表性的8个地点、72个地块进行调查,鉴定出春玉米杂草18科、46种。

其中主要优势种有马唐、藜、反枝苋、铁苋菜、鸭趾草,次要优势种有狗尾草、鬼针草、小蓟、山苦荬、葎草、稗草、辣子草、猪毛菜、个别地块黄花蒿、苣荬菜、圆叶牵牛、莎草等为害较重。

圆叶牵牛较多的地块,宜选择含有烟嘧磺隆的药剂等。

以莎草科杂草和阔叶杂草为主的地块,可用灭草松;鸭趾草、小蓟、黄花蒿、藜等较多的地块,可在配中加入适量的2,4一滴丁酯;圆叶牵牛较多的地块,宜选择含有烟嘧磺隆的药剂等。

对于乙草胺+莠去津和异丙草胺+莠去津的配,为提高对藜、鸭趾草等的药效,可适当加入2,4一滴丁酯,但加入量一般每亩不超过有效成分309,(冀北春玉米田主要杂草种类及化学防除技术探讨,明辉,树才. 植物保护科技创新与发展----中国植物保护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小麦秸秆覆盖对杂草出苗和生长具有抑制作用,若无覆盖并去除麦根,则对马齿苋的萌发和生长更有利,主要原因有以下2个面,1、麦根的去除为杂草生长腾出了生存空间;2、麦根对杂草生长有抑制作用减少。

麦根水提物对杂草种子萌发有抑制作用。

(麦秸覆盖对杂草萌发及玉米产量的影响,郭宪,农业科学,2007,35(9):2584,2596)不同耕作式下杂草发生规律:黄淮海小麦一玉米一年两熟制农田,小麦收获后直播或套种玉米,玉米田的耕作式主要有两种:旋耕和免耕。

免耕属于保护性耕作,又分为秸秆覆盖和不覆盖。

在免耕覆盖麦秸、免耕、旋耕3种耕作式下,不同耕作式杂草种类差异不大,主要杂草有8个科,11种,包括马唐、牛筋草、狗尾草、百草等禾本科杂草,马齿苋、铁苋菜、藜、旋花、酸浆、苘麻等阔叶杂草;但免耕覆盖麦秸的杂草数量比免耕不覆盖的降低53%-82%,比旋耕的降低了62%-78%;免耕玉米田,由于不进行翻耕,部分在小麦田危害的杂草转嫁到玉米田,免耕玉米田有上茬危害小麦的扁蓄,而旋耕田则无此杂草,多年生杂草旋花在免耕玉米田发生的数量比旋耕的多,无论免耕还是翻耕,均以禾本科杂草为优势杂草。

对玉米生长发育危害比较重的杂草有:马唐、牛筋草、狗尾草、反枝苋。

另外,免耕覆盖麦秸,杂草发生数量少,在田间呈点片分布。

(不同耕作式对玉米田杂草发生规律及产量的影响,樊翠芹等,中国农学通报,2009,25(1):207-211,试验时间2006-2008)省禹城市,常年实行小麦玉米一年两熟的栽培制度,上茬为冬小麦,收获时留茬15-30cm,麦秸全部覆盖回田,下茬为夏玉米免耕条播。

免耕直播夏玉米田杂草种类与翻耕田差别不明显,主要差别在于免耕秸秆覆盖农田杂草生物量的大:使用常用除草剂能有效防治杂草危害和保护性耕作的实现。

其中马唐、稗草为优势杂草,苋菜、马齿苋等为次要杂草.另外自生麦在玉米苗期发生较多。

免耕和翻耕夏玉米田杂草种类、数量差异不大,主要杂草均为马唐和稗草。

(保护性耕作农田玉米病虫草害发生情况的初步研究,克诚, 2006年中-加保护性耕作论坛论文汇编,61-65)旋耕玉米田,夏玉米田杂草在玉米播后5-7 d开始出苗,播后8-10 d出草进人始盛期,播后15-18 d达出草高峰,28 d后极少有杂草发生。

优势杂草为马唐、狗尾草、牛筋草、鸭跖草、马齿苋、铁苋菜等,其发生频度系数分别为0.88、0.85、0.76、0.80、0.66、0.55。

(夏玉米田杂草的发生及防除技术,桂东,杂草科学,2009,(1):44-45))农大108、豫玉22、单9583个玉米品种中,以农大108的耐药性最强,其次为豫玉22。

(5种除草剂对不同品种玉米的安全性研究,凡彬,广西农业科技,2008,(6),81-82)北中部春玉米种植区玉米田的优势种杂草有藜(通常称灰菜)、小藜、反枝苋、苣荬菜、灰绿藜、独行菜、酸模叶蓼、苍耳、蒺藜、田旋花、打碗花、狗尾草、无芒稗、马唐等;晋东南玉米种植区优势种杂草有马唐、狗尾草、稗草、打碗花、藜、反枝苋、马齿苋、车前、猪殃殃等;南部夏玉米种植区的优势种杂草有藜、黄蒿、反枝苋、马齿苋、大蓟、小蓟、地锦车前、铁苋菜、打碗花、马唐、狗尾草、牛筋草等(玉米田化学除草技术,白美卿,农业技术与装备,2008.07: 54-55)主要杂草有马唐、稗草、狗尾草、牛筋单、反枝苋、马齿苋、铁苋菜、藜、苍耳、香附子等。

随着玉米田酰胺类、三氮苯类除草剂及其复配剂的广泛应用,香附子、田旋花等逐渐上升为优势杂草。

(豫北地区小麦玉米田杂草防治技术,路志国,农学通报,2009,15(12))省不同种植式对玉米田杂草群落及生长发育的影响省,通过玉米与苜蓿间种对照玉米清种,调查发现两种种植式下,玉米田的杂草群落均由稗草、红蓼、反枝苋、藜、苘麻、龙葵、打碗花和鸭趾草组成,清种玉米田稗草和红蓼为优势种。

(不同种植式对玉米田杂草群落及生长发育的影响,芳等,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9.07,27(4),203-207)省各地区常见杂草有35种,分属19科。

其中玉米生长前期主要危害杂草有鸭拓草、藜、稗草和反枝苋,其相对多度分别为34.06%、38.75%、29.72%和21.85%;玉米生长中、后期主要危害杂草有铁苋菜、马唐、鸭跖草、藜,其相对频度分别为15.63%, 10.94%、9.38%、7.81%.。

地区,构成玉米一杂草群落的杂草有鸭拓草、牛筋草、马唐、铁苋菜、苦卖菜和茼麻,、、熊岳地区,构成玉米一杂草群落的杂草有藜、铁宽菜、反枝苋、马齿苋、稗草和苘麻,地区,构成玉米一杂草群落的杂草有鸭跖草、反枝苋、藜、马齿苋、铁苋菜、问荆和苦卖菜;地区,构成玉米一杂草群落的杂草有鸭跖草、黎、稗草、苘麻、苍耳、稗草、香薷、马唐和问荆;,构成玉米一杂草群落的杂草有稗草、萝摩、刺菜、鸭跖草、蓼、苘麻、藜、马唐。

大部分地区玉米田反枝苋对去津处于敏感性水平,:、兴城等地区反枝觅对莠去津的敏感性较其它地区低(省玉米田杂草群落调查及反枝苋对莠去津的抗性研究,会杰,2007,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主要杂草28种,单子叶杂草有6种,双子叶杂草22种。

以菊科、禾本科杂草种类居多,其中一年生杂草约占60%以上,以禾本科的马唐、稗草、狗尾草等危害重;多年生杂草约占27%左右,以蒲公英、苣荬菜、大蓟和小蓟等数量多,危害大;越年生杂草不到13%,以看麦娘为主。

其中一年生的禾本科杂草马唐,在该地区危害最为重。

(地区旱田杂草种类调查及研究,尚海庆等,作物杂志,2008.2):鄂西南()山区长阳县。

长阳县玉米种植面积1.67万公顷左右,其中1.33万公顷左右为小麦玉米、油菜玉米、马铃薯玉米、蚕碗豆玉米套种。

长阳玉米田间杂草共31科77种,以禾本科、菊科、蓼科、唇形科、苋科居多,共有杂草36种,占杂草总数的46.7%,危害重的15种杂草依次是马唐、铁苋菜、野篙、狗尾草、尼泊尔寥、荩草、刺儿菜、鸭跖草、风轮草、叶下珠、鳢肠、辣寥、繁缕、地锦、车前草。

其中以马唐分布广、密度大、危害重,出现频率达96.8%.,草害指数25. 46%,危害频率达41.1%,重危害频率为3.27%。

玉米田杂草按出现频率和草害指数的大小依次是:马唐、尼泊尔寥、风轮草、野篙、辣寥、母猪油、鸭m草、狗尾草、黎、车前草、卷茎寥、马兰、繁缕、大尾摇等。

调查表明,地膜玉米与同海拔高度露地玉米田间杂草种类及危害情况无明显差异。

所有调查的地膜玉米田杂草都比较重,有的杂草将地膜顶穿,影响地膜覆盖的增产效果。

(长阳玉米田杂草发生现状及防除,连举等,杂草科学,2007年第1期)天津:大港区小麦田中,越年生杂草播娘蒿、黄花蒿所占比例为65%-71%,1年生杂草灰绿藜、打碗花所占比例为80%-88%;玉米田中,越年生杂草稗草、狗尾草、刺儿菜所占比例为65%-77%,1年生杂草马齿苋、裂叶牵牛所占比例为时65%-76%;大豆田中,越年生杂草稗草、狗尾草和1 年生杂草扁蓄、凹头苋所占比例均为65%-79%.(大港区主要农作物杂草普查及防治技术研究,春斌等,农学通报,2009,15(08))玉米田杂草群落中主要杂草为打碗花、田旋花、藜、刺儿菜、荞菜、稗草、马齿苋、反枝苋、狗尾草,其中优势杂草是黎、反枝苋和稗草。

玉米田杂草株数以马齿苋最高,为119.4株/m2,占同期杂草总数的46. 77%;其次为反枝苋和藜,3种杂草株数差异达极显著水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