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1林静--科学素养测评
四年级科学素养测评期末

四年级科学素养测评期末科学素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要求,教育界开展科学素养测评是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在科学素养上取得更大进步的重要活动。
为了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科学知识,培养学生科学素养,本校决定开展四年级科学素养测评。
一、科学素养测评目的科学素养测评的目的是通过考察学生的科学素养,发现学生的科学素养水平,找出学习的不足和问题,及时改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水平;通过测评进一步让学生深刻理解和认识科学知识,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意识。
二、科学素养测评内容科学素养测评主要分为理论知识考试和综合性测评两部分。
(1)理论考试内容理论考试主要考察学生的科学知识,包括普通物理学知识、普通化学知识、生物知识、自然知识、数学和统计知识等。
考核标准是学生对知识内容有正确的认识,能把基本理论应用到实际中去,能根据理论知识综合和分析现象,准确归纳理论证明。
(2)实验考试内容实验考试主要考察学生在实验操作过程中的应用科学素养,如对观察方法、执行方法、记录方法、实验安全等掌握情况,能按规程运用设备,快速准确地做出安全可靠的实验,并能根据实验数据准确推断结论。
三、科学素养测评步骤(1)根据教材要求,学校针对要考核的科学知识,准备相关习题和实验例题,及时向学生公布考试具体安排。
(2)学校组织教师准备考试内容,根据要求和教学目标,设计出有针对性的测试项目,编制考试的习题,做好考试的准备工作。
(3)考试前一周,学校组织教师重新审核考试习题,及时给学生注明要求,确保考试活动的顺利进行。
(4)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考试,督促学生认真答题,评估学生的科学素养水平,给出适当的建议和意见,及时向家长汇报考试情况。
(5)学校组织教师将考试成绩进行统计分析,根据结果,制定出有效的改进措施,以提高学生科学素养水平。
四、科学素养测评的重要性科学素养测评是促进学生获得知识的重要措施,它不仅可以检验学生理论与实际操作能力的水平,而且能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充分发挥自我潜能,加快科学素养的提高步伐。
科学素养测试题目

科学素养测试题目科学素养测试题科学研究方法•科学研究中的步骤有哪些?•请解释“假设”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是什么?•什么是实验组和对照组?它们有何作用?科学常识•解释一下科学常识与个人经验之间的区别。
•请列举一些科学常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场景。
•科学常识为什么具有普遍适用性?请举例说明。
科学伦理•科学伦理的基本原则有哪些?•请解释“科学欺骗”和“科学不端行为”之间的区别。
•为什么科学研究必须遵守伦理原则?举例说明。
科学沟通•科学沟通的重要性在于什么?•请列举几种科学沟通的方式。
•你认为科学家在进行科学沟通时应该注意哪些方面?科学判断与推断•解释一下科学判断和推断的意义和作用。
•请给出一个科学判断和推断的例子并说明其过程。
•科学判断和推断中常见的逻辑错误有哪些?请举例说明。
科学数据与统计分析•什么是科学数据?请列举一些常见的科学数据。
•统计分析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是什么?•请解释“相关性不等于因果性”这个科学原理,并给出一个例子说明。
科学领域的跨学科整合•为什么跨学科整合对于科学研究的发展至关重要?•请列举一些科学领域的跨学科整合的例子。
•跨学科整合对于解决现实问题的作用是什么?请举例说明。
科学追求真理•科学的本质是追求真理吗?请解释你的观点。
•科学是如何不断修正和发展的?请举例说明。
•科学方法对于人类社会的进步有何贡献?请谈一谈你的看法。
科学与虚假信息的辨别•在信息时代,科学素养对于辨别虚假信息的重要性是什么?•请列举几种常见的虚假信息,以及科学方法对于辨别它们的作用。
•你有什么建议可以帮助他人提高辨别虚假信息的能力?科学与社会发展•科学与技术的关系是什么?请解释你的观点。
•科学的发展对于社会的进步有何意义?请列举几个例子。
•你认为科学家应该如何将科学与社会发展结合起来?科学教育与科普•科学教育的目的和意义是什么?•科学普及的方法有哪些?请列举几个例子。
•你认为科学教育和科普工作在培养公众科学素养方面的作用是什么?科学与可持续发展•科学在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是什么?•请列举一些科学在环境保护、能源利用等方面的应用。
科学素养试题及答案初一

科学素养试题及答案初一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太阳系中,地球是第几颗行星?A. 第一颗B. 第二颗C. 第三颗D. 第四颗答案:C2. 以下哪个选项不是生物的特征?A. 需要营养B. 能进行呼吸C. 能生长和繁殖D. 能进行光合作用答案:D3. 光年是什么单位?A. 时间单位B. 长度单位C. 速度单位D. 质量单位答案:B4. 以下哪个选项是生态系统?A. 一片森林B. 一只老虎C. 一条河流D. 一块石头答案:A5. 以下哪个选项是遗传物质?A. 蛋白质B. 核酸C. 脂肪D. 糖类答案:B6. 以下哪个选项是可再生能源?A. 煤炭B. 石油C. 太阳能D. 天然气答案:C7. 以下哪个选项是物理变化?A. 铁生锈B. 木材燃烧C. 水蒸发D. 食物腐败答案:C8. 以下哪个选项是化学变化?A. 折断铅笔B. 切开苹果C. 铁生锈D. 融化冰块答案:C9. 以下哪个选项是力的作用效果?A. 改变物体的形状B. 改变物体的颜色C. 改变物体的温度D. 改变物体的气味答案:A10. 以下哪个选项是电磁波?A. 紫外线B. 红外线C. 可见光D. 所有选项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1. 地球的自转周期是______小时。
答案:2412. 植物通过______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
答案:光合作用13. 人体最大的器官是______。
答案:皮肤14. 声音的传播需要______。
答案:介质15. 地球的公转周期是______年。
答案:116. 牛顿第一定律描述的是物体在没有外力作用下的运动状态,这种状态被称为______。
答案:惯性17. 电流的单位是______。
答案:安培18. 地球的大气层中,最靠近地面的一层是______。
答案:对流层19. 物质的三种状态是______、液体和气体。
答案:固体20. 光的传播不需要______。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21. 植物的光合作用只在白天进行。
九年级科学素养评测方案设计

计2023-11-08•评测目的和背景•评测范围和方法•评测标准和内容目录•评测时间和周期•评测结果分析和反馈•评测方案实施和优化建议•总结和展望01评测目的和背景评估九年级学生的科学素养水平了解学生在科学知识、技能和态度方面的表现为改进科学教育提供参考依据目的背景国家对科学教育的重视科学素养对于学生未来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当前科学教育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02评测范围和方法评测范围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等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原理科学探究的方法和技能科学态度、科学精神和科学价值观评测方法包括选择题、填空题、计算题等,主要考察学生对基本概念和原理的掌握程度。
书面测试考察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科学探究能力,包括实验设计、实验操作、数据记录和分析等。
实验操作测试观察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运用科学知识和技能的情况,包括问题解决能力、创新能力和批判性思维等。
表现性评价学生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有助于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和结果,促进学生的自我发展和合作学习能力。
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03评测标准和内容学生对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跨学科领域的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包括基本概念、原理、方法等。
评测内容评测方式评测标准笔试、在线测试、小组讨论等。
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应用和迁移能力。
03基础知识评测0201评测内容学生对实际问题解决、批判性思维、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等能力的表现。
综合能力评测评测方式项目制学习、实验操作、案例分析等。
评测标准学生在实际问题解决中的策略、方法和效果;批判性思维的体现,如分析、推理和判断能力;创新能力的展现,如解决问题的能力、想象力和创新思维;团队合作中的角色承担、沟通协调和任务完成情况。
科学态度和价值观评测评测方式观察、访谈、问卷调查等。
评测标准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兴趣、好奇心和坚持精神;对科学价值的认识和信仰,如对科技进步的认同、对科学伦理的遵守等。
评测内容学生对科学探究的态度、对科学价值的认识和个人的科学信仰等。
科学素养测试题

科学素养测试题第一部分:多选题1. 下面哪个选项是科学研究的基本特征?A. 主观性和片面性B. 客观性和系统性C. 偏见性和感性性D. 主观性和模糊性2. 科学研究的目的不包括下面哪个?A. 发现自然界的规律B. 解决社会问题C. 探索宇宙起源D. 满足人类的好奇心3. 下面哪个不是科学研究的方法?A. 实验法B. 观察法C. 经验法D. 主观臆断法4. 科学研究中“假说”的作用是什么?A. 验证假设是否成立B. 严格控制实验条件C. 限制研究范围D. 提供实验方法5. 哪位科学家被称为“近代物理学之父”?A. 爱因斯坦B. 牛顿C. 麦克斯韦D. 居里夫人第二部分:判断题6. 科学研究的结果一定是客观真实的。
( )7. 假设是科学研究的基础,没有假设就不能开展科学研究。
( )8. 科学家在研究过程中应该遵守伦理道德的原则。
( )9. 科学家的发现和突破都是独立完成的,与其他科学家没有关系。
( )10. 科学研究旨在解决社会问题,促进人类进步和发展。
( )第三部分:简答题11. 解释一下“科学思维”的概念,并举例说明。
12. 什么是科学道德?科学道德的重要性是什么?13. 科学家在研究中应遵守哪些原则?请简要说明。
14. 科学研究中的“控制变量法”是什么?它的作用是什么?15. 简述科学研究的步骤和流程。
第四部分:应用题16. 请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用来验证“植物的生长受光照强度影响”的假设。
描述实验步骤和结果。
17. 选择一个你感兴趣的科学课题,简要说明你会如何用科学研究的方法去探索和解决这个课题。
18. 从媒体报道的科学新闻中选择一条,分析其表达的科学素养和科学方法的应用。
19. 以你参与或观察到的一个科学实验为例,描述实验过程中科学家们如何遵守科学道德原则。
20. 总结你在本科学素养测试中学到的重要知识和思考。
注意:以上题目仅为示例,请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知识进行回答。
为了简化文章结构,题目和答案之间的顺序可以根据内容进行调整。
科学素养测试题目(一)

科学素养测试题目(一)科学素养测试题1. 科学方法•什么是科学方法?简要描述其基本步骤。
•请解释“观察”和“实验”在科学方法中的作用和意义。
2. 实证与理论化•实证研究和理论化研究有什么区别?举个例子来说明。
•为什么科学研究中要追求理论化?3. 数据分析与统计•描述一下统计学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和意义。
•什么是正态分布?它在数据分析中的应用是什么?4. 科学伦理•科学研究中的伦理问题有哪些?举个例子来说明。
•如何保护研究中的人员的隐私和权益?5. 媒体素养•描述一下科学新闻报道中的“科学不等于真理”原则,并举个例子来说明。
•如何辨别媒体报道中的科学内容是否可靠?6. 科学沟通•在科学领域,交流和沟通的重要性是如何体现的?•请列举一些有效的科学沟通技巧。
7. 科学批判思维•解释科学批判思维的概念和意义。
•为什么在科学研究中需要进行持续的辩证分析和评估?8. 科学与社会•科学与技术对社会的影响有哪些方面?请举例说明。
•你认为科学研究能够解决社会问题吗?为什么?9. 科学与偏见•科学研究是否存在偏见?举个例子来说明。
•为什么要警惕科学研究中的偏见和偏倚?10. 科学与可持续发展•请解释科学在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和重要性。
•举个例子说明科学研究如何促进环境保护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11. 科学教育•科学素养对个人和社会的意义是什么?•请列举一些提高科学素养的方式和途径。
12. 科学的限制与局限性•科学研究存在哪些限制和局限性?请举例说明。
•科学研究的局限性是否意味着科学无法解答所有问题?请阐述你的观点。
以上为一些相关的测试题,希望能帮助你整理科学素养的内容。
综合素质测试科学素养卷

综合素质测试科学素养试题卷温馨提示:1.科学素养卷分数学和科学两部分,按数学、科学的顺序排列。
满分值175分,其中数学占75分,科学占100分。
2.考试的总时间为150分钟,请注意合理安排各科的答题时间。
3.所有答题内容请写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上。
不按规定位置答题的无效。
数学部分一、选择题(本题有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请选出各题中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1.直四棱柱,长方体和正方体之间的包含关系是( )2.若函数22(2)2(2)x x y x x ⎧+≤=⎨>⎩,则当函数值8y =时,自变量x 的值是( )A .±6B . 4C .±6或4D .4或6-3. 下列命题中, 假命题是 ( )A. 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的四边形是菱形B. 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矩形C. 对角线互相垂直且相等的四边形是正方形D. 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4. 抛物线2y ax bx c =++关于x 轴对称的二次函数解析式是 ( )A .c bx ax y ---=2B .c bx ax y -+-=2C .2y ax bx c =-+D .c bx ax y --=25. 如图,⊙O 与AOB Rt ∆的斜边交于D C ,两点, D C ,恰是AB 的三等分点. 若⊙O 半径的长等于5, 则=AB ( )A. 102B. 103C. 104D. 126. 东东准备给南南打电话, 由于保管不善, 电话本上的南南手机号码中, 有两个数字已模糊不清. 如果用,x y 表示这两个看不清的数字, 那么南南的手机号码为139370580x y , 东东记得这11个数字之和是20的整数倍. 则东东一次拨对南南手机号码的最大概率是(第5题)( ) A. 101 B. 41 C. 61 D. 51二、填空题(本题有4小题,第1小题4分,第2小题2分,第3、4小题都是3分,共12分)7.如图所示的图形是某些多面体的平面展开图, 请写出它们的名称:① _____▲____ ; ② _____▲____; ③ _____▲____; ④ ____▲_____ .8.若01x ≤≤, 且223x y +=,1xy =,则x y -= ▲ .9. ABC ∆中, AC AC AB ,=边上的中线BD 把ABC ∆的周长分成12和18两部分. 则ABC ∆各边的长为 _______▲______ .10. 有C B A ,,三粒骰子,A 骰子的6个面上分别刻有1, 2, 3, 4, 5, 6;B 骰子的6个面上分别刻有1, 3, 5, 7, 9, 11;C 骰子的6个面上分别刻有2, 4, 6, 8, 10, 12。
七年级科学学科第一次素质测试试题卷

七年级科学学科第一次素质测试试题卷亲爱的同学:经过一个多月《科学》程的学习,你一定有了不少的收获和体会吧?今天是你把它们展现出来的时刻,祝你们成功!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0分)人具有的四种基本味觉是()A酸、甜、苦、咸B酸、甜、苦、辣酸、甜、成、涩D酸、甜、辣、涩2著名作家海伦•凯勒失去了听觉和视觉,但她通过“阅读”盲文学习了大量的知识,一生共写了《我的生活》等14部著作。
她获取信息的主要手段是()A触觉B味觉嗅觉D心灵感应3当你闭上眼,嗅柠檬同时吃苹果,会产生()A苹果味B柠檬味无味D苹果与柠檬混合的味道4感觉的产生是在()A大脑皮层B感觉器官感受器D小脑皮层.如右图所示,在一个透明玻璃钟罩内放一个会闪光的音乐贺卡,在贺卡闪光播放音乐时,抽出玻璃钟罩内的空气,此时()A看不到闪光,听不到音乐B看不到闪光,听到音乐看到闪光,听不到音乐D看到闪光,听到音乐6教师在教室里讲,听不到回声,原因是()A教室的窗户开着,不存在回声B教室的墙壁把声音全部吸收了教师发出的声音被同学们的衣服全部吸收了D回声与原声混在一起区分不出来7右图中,老师用同样的力吹一根吸管,并将它不断剪短,他在研究声音的()A响度与吸管材料的关系。
B音调与吸管材料的关系。
音调与吸管长短的关系。
D音色与吸管粗细的关系。
8下列的实验和实例,能说明声音的产生或传播条的一组是()①在鼓面上放些碎纸屑,敲鼓时可观察到纸屑在不停地跳动;②放在真空罩里的手机,当有来电时,只见指示灯闪烁,听不见铃声;③拿一张硬纸片,让它在木梳齿上划过,一次快些,一次慢些,比较两次的不同;④锣发声时用手按住锣,锣声就消失了A①②③B②③④①③④D①②④9为什么要用两只耳呢?这是因为()A主要是为了收集到的声音的音量更大B主要是为了能辨别声音的音色主要是为了辨别声源的方向和位置D主要是为了使能听到的声音的声波更响0做早操排纵队时,只要看到自己前面的一位同学挡住了前面所有人,队就直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评价指路
• 清晰科学素养内涵和科学教育价值取向
科学内在的:科学知识、能力、情感 态度价值观 科学外在的:科学应用以及科学、技 术、工程、社会之间的关系
评价指路
素养是一种稳定的品质,表现为对某一专业或领域的“应知应会”。 素养的核心是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应知应会”。
这百年的科学教育
• 中小学科学教育始于1904年 ——清政府颁发《奏定学堂章程》(癸卯学制),在大学、中学、
小学分别设置物理、化学、博物(含植物、动物、矿物、生理 等)、地理、格致等科目,初建科学教育体系。
这百年的科学教育
• 新中国成立后,照搬苏联“双基”教育模式 ——强调“智育第一”,课程的价值取向是以学科知识体系为中心,
新世纪近十多年的进步
• 2001年启动以科学素养为课程宗旨的科学教育改革 ——教学方法从教师讲授转变为追求学生探究
小组合作 实验探究 科学史探究
新世纪近十多年的进步
• 2001年启动以科学素养为课程宗旨的科学教育改革 ——考试评价从注重知识识记发展为注重能力测试
中考改革 高考改革
新世纪近十多年的进步
义务 教育
高中 教育
新世纪近十多年的进步
• 2001年启动以科学素养为课程宗旨的科学教育改革 ——教材从“一纲一本”发展为多元化研发
小学科学8个版本 初中物理7个版本 初中化学6个版本 高中物理3个版本 高中生物5个版本
初中科学4个版本 初中生物7个版本 初中地理8个版本 高中化学3个版本 高中地理4个版本
主人),能适应2061年彗星再次临近地球的那个时期科学技术 和社会生活的急剧变化。
新世纪近十多年的进步
• 2001年启动以科学素养为课程宗旨的科学教育改革 ——教育理念逐步与国际接轨
科学探究 科学本质 S T S 教育 核心概念
新世纪近十多年的进步
• 2001年启动以科学素养为课程宗旨的科学教育改革 ——课程价值和地位得以彰显
• 2001年启动以科学素养为课程宗旨的科学教育改革 ——师资队伍从不稳定到逐步壮大
教师接受新理念; 教师教学行为注重学生活动、联系实际; 教师的学科知识和学科教学知识得到更新; 教师学历得以一定的提升; 涌现一批专家型教师。
新世纪近十多年的进步
• 国际影响 ——国际中学生奥林匹克竞赛成绩斐然 ——上海2009科学PISA成绩位居榜首 ——拥有一大批科学与工程专业人员 2008年全球5百万科学与工程专业类的本科毕业生中,23%是 中国学生,19%是欧洲学生,10%是美国学生。
-1-
科学素养测评:国际经验与本土思考
林静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
请教问题
1. 质量监测与中考、高考有何不同? 2. 开展质量监测的目的与作用是什么? 3. 区县监测与国家监测有何异同?
引入
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
《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方案》
监测目的 以监测促进基础教育质量提升
现场测试工具主要用于体育、科学、艺术等学科领域,通过学生
的现场演示和项目参与,考查运动、操作、创作能力。
科学教育质量监测的基本定位
找准 问题 摸清 现状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提升 质量
科学教育质量监测需要思考的问题
• 评价目的:回顾性 or 前瞻性 ? • 评价内容:具体评价维度与目标的定义 ? • 评价方式:纸笔评价、动手操作、基于计算机的评价 ?
报告内容
现状 国际 本土 讨论 分析 借鉴 思考 问题
现状分析
我国百年科学教育反思
这百年的科学教育
• 近代科学教育始于1866年
——京师同文馆增设天文算学馆,开授天文、算学、西方
制造技术等课程。
被动舶来 震荡朝廷 技术定位
保守派的反对意见: 窃闻立国之道,尚礼仪不尚权谋;根本之途 在人心不在技艺。今求之一艺之末,而夷人 为师,无论夷人诡谲未必传其精巧,即使教 者诚教,学者诚学,所成就者不过术数之士 ,古今来未闻恃术数而能启弱者也。天下之 大,不患无才。如以天文、算学必须讲习, 博采旁求,必有精其术者,何必夷人,何必 师事夷人?
• 客观反映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业质量、身心健康及变化情况, 深入分析影响义务教育质量的主要原因,为转变教育管理方式和 改进学校教育教学提供参考,引导社会树立正确的教育质量观, 纠正以升学率作为评价学校和学生唯一标准的做法,推动义务教 育质量和学生健康水平不断提升。
《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方案》
科学学科重点测查 生命科学、物质科学、地球宇宙和空间科学, 知识的了解、理解和运用, 科学问题的探究、解释、解决, 学习兴趣、学习信心和学习习惯等。
1989年至2009年,在美的外国留学生中60%以上学习科学与工 程专业,其中获得博士学位的半数以上是中国留学生。
本土化进程中的问题
• 教育理念与实践存在差距 ——形似而神未至
理念耳熟能详 内涵混沌不清 实施尚无良策
本土化进程中的问题
• 教育理念与实践存在差距 ——形似而神未至
理念耳熟能详 内涵混沌不清 实施尚无良策
在课堂教学中主张权威式的管理,教学方式偏重于教师讲授和学 生接受。
赫尔巴特
凯洛夫
这百年的科学教育
• “文化大革命”期间“学工”“学农” ——1978年之后仍回归“双基”教育模式,没有关注“二战”之后国
际科学教育的精英教育思潮。
• 改革开放后,逐步接触国际“科学为大众”的教育思潮 ——1985年美国启动“2061计划”,旨在使美国的儿童(下世纪的
− 什么是科学? − 学习怎么发生的? − 学生已知什么? − 学科学对学生有何用? − ·····
本土化进程中的问题
• 课程实然与应然存在差距 ——远不能满足时代要求
课程地位偏低 内容结构偏杂 教材定位偏高 评价目标偏窄 教师专职偏少
本土化进程中的问题
• 中国今日的中学教学法,是一种讲演式的教授法,学生 居于被动的地位,无自动的精神。这种方法,学中国古 文,或者可以用;若学今日的科学,是万万不行的! — —孟禄,1920s
• 假如科学教育被安排为仅仅是啃书本的话,那最好不要 去尝试它。科学教育的最大特点,就是使心智直接与事 实联系,并且以最完善的归纳方法来训练心智。由于科 学教育具有这样重要的特点,其他任何教育是无法代替 它的。——赫胥黎,19世纪
本土化进程中的问题
科学教育,对于中国来说, 问题不在于差距,而在于觉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