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疗所致的恶心呕吐

合集下载

化疗引起的恶心呕吐的护理ppt课件

化疗引起的恶心呕吐的护理ppt课件
2、患者特征
(1)女性比男性发生恶心、呕吐的几率高。 (2)化疗引起的呕吐较常见于年轻患者。 (3)有效的呕吐治疗会减少下一次发生恶心、呕吐的几率。
化疗引起的恶心呕吐的护理
四、常用止吐药物 • 高治疗指数止吐药 • 低治疗指数止吐药 • 止吐辅助药
化疗引起的恶心呕吐的护理
四、常用止吐药物
化疗引起的恶心呕吐的护理
恶心、呕吐是肿瘤患者应用抗癌药后常见的不良反应之一。据 估计,接受联合化疗的患者75%可出现。随着化疗应用次数的增多, 发生频率亦不断增加,且程度加重。恶心、呕吐虽是自限性的,也很 少危及生命,但却是患者最恐惧的不良反应之一。反应严重时,可引 起脱水、食欲不振、营养不良,甚至影响化疗的继续进行。如果及时
明确呕吐原因 合理选用止吐药物 个体化用药
化疗引起的恶心呕吐的护理
五、化疗引起恶心、呕吐的护理
虽然药物治疗是控制恶心、呕吐的主要手段,但是有效的护理 也会在预防和减轻恶心、呕吐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以下是针对恶 心、呕吐患者的护理措施。
化疗引起的恶心呕吐的护理
五、化疗引起恶心、呕吐的护理
1、评估 在给予护理措施之前,护士应该先了解患者的病史,通过患者以前
化疗引起的恶心呕吐的护理
二、化疗引起恶心呕吐的分期
2、迟发的恶心、呕吐 是指发生在给药24小时后
或更长时间的恶心、呕吐。尽 管与急性恶心、呕吐相比症状 较轻,但症状的持续时间会比 较长,导致影响化疗后的水化、
营养和全身状况。
化疗引起的恶心呕吐的护理
二、化疗引起恶心呕吐的分期
3、预期性恶心、呕吐 可发生于化疗前或化疗
期间,常见于那些在以前的 化疗过程中呕吐控制不好的 患者因为是条件反射所致, 所以在某些与化疗有关的情

化疗后恶心呕吐吃什么可以缓解

化疗后恶心呕吐吃什么可以缓解

化疗后恶心呕吐吃什么可以缓解约80%的恶性肿瘤患者需要使用化疗,而化疗药物可损害患者的免疫系统,导致免疫功能缺陷或下降。

恶心、呕吐是化疗中最常见胃肠道副作用,往往使部分患者难以接受预期治疗,甚至产生恐惧心理,从而影响疗效。

化疗所致呕吐是一个相当复杂的病理反射过程,与延脑呕吐中枢及化学感受区受到抗癌药物代谢产物刺激有关。

对化疗出现胃肠道反应该如何处理?恶心、呕吐是化疗药物最常见的早期毒性反应,严重的呕吐可导致出现脱水、无法进食,严重的恶心、呕吐是非常痛苦的。

有的患者甚至不能忍受这种痛苦而拒绝进行化疗。

恶心呕吐的原理除了化疗药物对于胃肠道的直接刺激作用外,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是药物通过间接或者直接的作用刺激大脑的呕吐中枢。

化疗引起的呕吐可以分为急性呕吐、延缓性呕吐。

急性呕吐是指在化疗24小时以内发生的呕吐;延迟性呕吐是指化疗后1周内出现的呕吐。

可以通过补充pizvdn 白蛋白肽营养粉,密集补充患者所需营养,帮助患者提升血象,升白,改善食欲、提高体重、提升体质,减少副作用,保障营养不缺失,食欲好了,身体的各项指标才会正常。

目前对于呕吐已经有非常有效的治疗药物,这些药物包括激素、胃复安和众多的5-HT受体抑制剂,这些抑制剂包括枢复宁、枢丹、呕必停、康泉等很多种类,各种药物的效果基本是一样的。

如果病人在化疗过程中食欲很差,应该适当进行营养的补充,可以进行静脉补液,同时应用保护肝脏、肾脏功能的药物。

化疗过程中其他的消化道反应:因为消化道黏膜是增殖活跃的组织,因此在进行化疗时黏膜的损伤非常常见,这些损伤主要以炎症的形式表现。

这些炎症包括口腔炎、食管炎、口腔溃疡等。

氟尿嘧啶类药物出现黏膜的炎症和口腔溃疡的机会最常见。

连续应用比单次应用出现的频率高得多。

病人主要的不适是疼痛和不能进食。

治疗方面可以口服维生素B6,并且进行对症处理,可以局部应用麻醉药、经常进行漱口保持口腔清洁、各种治疗口腔溃疡的散剂、贴剂。

不能进食时及时通过pizvdn白蛋白肽营养粉进行补充。

化疗所致恶心呕吐专家共识

化疗所致恶心呕吐专家共识

上海市抗癌协会癌症康复与姑息专业委员会恶性肿瘤患者出现脑转移、并发肠梗阻和水电解质紊乱,或给予手术、化疗、放疗、分子靶向治疗等抗肿瘤治疗以及癌痛药物控制过程中都可能引发肿瘤患者的恶心呕吐。

其中,化疗所致恶心呕吐(chemotherapy-induced nausea and vomiting,CINV)是最常见的化疗不良反应,易造成代谢紊乱、营养失调及体重减轻,对患者的情感、社会和体力功能都会产生明显的负面影响,更是患者畏惧化疗、生活质量下降和依从性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

虽然相关指南已发布多年,但国内外临床实践对于指南的遵循仍然不尽人意。

有研究显示,临床实践中通常单用5-HT3受体拮抗剂(5-HT3 receptor antagonist,5-HT3 RA)预防高度致吐性化疗方案(high emetic chemotherapy,HEC)或中度致吐性化疗方案(moderate emetic chemotherapy,MEC)所致CINV,采用三联疗法者仅为2.8%~20.1%[1]。

在欧美开展的前瞻性、多中心、观察性研究中发现,接受HEC/MEC者,第1个周期急性期、延迟期和全程遵照指南预防用药的比例仅分别为55%、46%和29%,与指南相悖的主要原因是未使用NK-1受体拮抗剂(NK-1 receptor antagonist,NK-1 RA)和糖皮质激素[2],甚至有研究显示,在延迟期未依从指南用药者高达89%[3]。

遵照指南进行CINV预防可以为患者带来明显的临床获益。

美国的一项观察性研究显示,按指南推荐方案进行预防者,呕吐完全控制率达53.4%,明显高于未按照指南进行预防者(53.4% vs 43.8%,P<0.010;OR=1.31,P=0.037),这一现象在接受HEC者中更为明显(49.2% vs 37.8%,P=0.024)。

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2016—2017年回顾性研究显示,CINV预防已经深入人心,预防止吐用药率达100%,但单日和多日HEC方案化疗的止吐药物使用指南符合率分别为15.79%和22.29%,仍有提高空间 [4]。

化疗致恶心、呕吐的机制及治疗研究进展

化疗致恶心、呕吐的机制及治疗研究进展

化疗致恶心、呕吐的机制及治疗研究进展在肿瘤化疗中,最常见的副反应是恶心、呕吐等消化道反应,本文就目前国际上对于治疗化疗引起恶心、呕吐反应的治疗研究进展进行探讨,同时阐述化疗引起恶心、呕吐反应的主要机制。

标签:化疗;恶心呕吐;治疗;机制;在化疗所有副反应中,最常见的是消化道反应,而其中最常见的是恶心、呕吐。

这些反应使患者感到痛苦,严重者可引起自身代谢失调、电解质紊乱等。

患者常常因严重的恶心呕吐反应推迟化疗,甚至拒绝下一步化疗,从而影响治疗的疗效。

在过去几十年中,恶心、呕吐反应的处理有较大提高,使患者痛苦得到极大减轻,进而使化疗达到一定的目的,但目前对于化疗引起恶心、呕吐反应的机制尚未明确。

1 概括1.1 恶心及呕吐定义恶心是指上腹部的不适感,可伴随迷走神经的兴奋症状,例如皮肤苍白、流涎、出汗,血压降低、心动过缓等,常常为呕吐前奏症状。

呕吐主要是通过胃强烈的收缩而迫使胃或小肠部分内容物经过食管或口腔而排出体外的现象【1】。

化疗引起的恶心、呕吐(chemotherapy-induced nausea and vomiting,CINV):是指化疗过程中,由化疗药物所引起的恶心、呕吐。

1.2 分类CINV根据呕吐时间可以分为3类【2】1.2.1 急性恶心、呕吐(acute emesis)是指给予化疗药物后24小时之内发生的恶心、呕吐。

主要是通过肠嗜铬细胞释放5-羟色胺。

1.2.2 延迟性呕吐(delayed emesis)是指给予化疗药物后24小时至120小时后发生的恶心、呕吐。

主要是P物质破坏血脑屏障,胃肠功能失调所引起。

1.2.3 预期性呕吐(anticipatory emesis)是由条件反射而引起,主要是由于既往化疗中恶心、呕吐控制不良所致。

2 主要机制目前化疗引起恶心、呕吐反应的机制尚不明确,大多数研究者认为机制主要以下4反面:1、毒性药物主要指化疗药物,通过刺激胃肠道粘膜,引起粘膜损伤,或通过血液循环作用于肠道嗜铬细胞,使肠嗜铬细胞释放神经递质如5-HT3,并与5-HT3受体结合产生神经冲动,从而由迷走传入神经传入呕吐中枢引起呕吐。

化疗导致的恶心、呕吐的预防PPT课件

化疗导致的恶心、呕吐的预防PPT课件

药物治疗
5-HT3受体拮抗剂
这类药物可以抑制化疗引起的恶心和呕吐,如昂丹司琼、格拉司 琼等。
糖皮质激素
如地塞米松,可以降低化疗引起的恶心和呕吐,常与5-HT3受体拮 抗剂联合使用。
其他药物
如胃复安、苯海拉明等,也可以用于预防和治疗化疗引起的恶心和 呕吐。
饮食调整
01
02
03
04
避免油腻、辛辣、刺激 性食物,尽量选择清淡、 易消化的食物。
医护人员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合理选 用止吐药物,并注意观察疗效和副作用。
心理疏导
健康教育
医护人员应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提供必 要的心理支持和疏导,帮助患者减轻焦虑 和恐惧。
医护人员应向患者及家属提供关于化疗导 致恶心、呕吐的预防和应对知识,提高患 者的自我管理和应对能力。
对研究的展望
深入探讨机制
化疗导致的恶心、呕吐的 预防
• 引言 • 化疗导致恶心、呕吐的原因 • 预防化疗导致的恶心、呕吐的方法 • 临床案例分享 • 结论和建议
01
引言
化疗的背景和重要性
01
化疗是治疗癌症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使用化学药物杀死癌细胞 或阻止其生长。
02
化疗在延长患者生存期和提高治 愈率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但也会 带来一系列副作用,其中恶心、 呕吐是最常见的。
少量多餐,避免过饱或 过饿。
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 避免脱水。
避免在化疗前2-3小时内 进食。
心理干预
01
02
03
心理辅导
帮助患者调整心态,减轻 焦虑和压力,减少恶心和 呕吐的发生。
放松训练
如深呼吸、冥想等,有助 于缓解紧张情绪,减轻恶 心和呕吐。
分散注意力

化疗所致恶心呕吐防治指南

化疗所致恶心呕吐防治指南

化疗所致恶心呕吐防治指南(2014版)临床上多种抗肿瘤治疗都可以引起恶心呕吐,其中以化疗引起得最为常见与较为严重,其她得药物治疗(分子靶向药物与止痛药物等)、放疗以及手术等都可能引起患者恶心呕吐。

当并发肠梗阻、水电解质紊乱与脑转移等,也可发生不同程度得恶心呕吐。

恶心呕吐对患者得情感、社会与体力功能都会产生明显得负面影响,降低患者得生活质量与对于治疗得依从性,并可能造成代谢紊乱、营养失调、体重减轻,增加患者对治疗得恐惧感,严重时不得不终止抗肿瘤治疗。

因此,积极、合理地预防与处理肿瘤治疗相关得恶心呕吐,将为肿瘤治疗得顺利进行提供保障。

本文讨论化疗治疗(化疗)所引起得恶心呕吐得机制、分类、预防与处理原则、常用得预防药物与出现恶心呕吐后得应对办法。

一、化疗所致恶心呕吐(CINV)得病理生理呕吐中枢与化学感受器触发区(CTZ)可能就是产生恶心与呕吐得中枢机制。

除CTZ得传入信号之外,化疗药物刺激胃与近段小肠粘膜,肠嗜铬细胞释放神经递质刺激肠壁上得迷走神经与内脏神经传入纤维,将信号传入到脑干直接刺激呕吐中枢得神经核,或间接通过CTZ启动呕吐反射。

来自中枢神经系统得直接刺激时,前庭系统得传入信号也可以诱导呕吐。

神经递质及其受体在呕吐形成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与化疗所致恶心呕吐(CINV)关系最密切得神经递质为5⁃羟色胺(5-HT)、P物质与大麻素,其她还包括多巴胺、乙酰胆碱与组胺等。

近年来认为5-HT就是在CINV,特别就是急性呕吐中发挥重要作用得递质,在迷走神经传入纤维、CTZ及孤束核中均有多种5-HT受体。

P物质属于激肽家族得调节多肽,能够结合神经激肽(NK)受体,在急性与延迟性呕吐中产生重要作用。

不同得神经递质在不同得呕吐类型中得作用与重要性存在差别。

例如顺铂化疗后8~12h得CINV主要由5-HT起介导作用,延迟性CINV则以P物质起主导作用。

化疗导致得细胞损伤以及炎症因子得释放,在延迟性CINV中也起到重要得作用,故临床上常利用糖皮质激素得强大抗炎效应来防治延迟性CINV。

化疗所致恶心呕吐的药物治疗

化疗所致恶心呕吐的药物治疗

NCCN antiemesis 2019 V1
• 患者女,45岁,卵巢癌术后辅助化疗中, 方案为紫杉醇脂质体175mg/m2+卡铂 AUC=4.5。患者不饮酒,平素容易晕车, 妊娠期曾发生较为严重的呕吐,对化疗可 能产生恶心呕吐十分担忧。 • 1. 她有多大的可能性会出现呕吐? 高致吐方案,90%以上发生率 • 2. 如何能让她不呕吐? • 三联或者四联止吐药预防
高致吐风险 中致吐风险
卡铂AUC<4 奥沙利铂 伊立替康 环磷酰胺≤1.5g/m2 多柔比星<60mg/m2 异环磷酰胺<2g/m2
多西他赛
紫杉醇
致吐等级(2019
NCCN)吉西他滨 培美曲塞
依托泊苷
5-FU
低致吐风险
轻微致吐风险
很多靶向药物
• 患者女,45岁,卵巢癌术后辅助化疗中, 方案为紫杉醇脂质体175mg/m2+卡铂 AUC=4.5。患者不饮酒,平素容易晕车, 妊娠期曾发生较为严重的呕吐,对化疗可 能产生恶心呕吐十分担忧。 • 1. 她有多大的可能性会出现呕吐? 高致吐方案,患者因素中高危因素很 多,极大可能呕吐 • 2. 如何能让她不呕吐?
知己知彼——CINV的发生机制
NK1受体 拮抗剂
中枢通路主要与迟发 性CINV有关(大脑)
外周通路主要与急性 CINV有关(胃肠道)
5-HT3受体拮抗剂
中枢通路 化疗药物→ CTZ →呕吐中枢 p物质结合NK-1受体
外周通路 化疗药物→消化道黏膜刺激 和损伤→迷走神经→CTZ → 呕吐中枢 5-HT3结合5-HT3受体
化疗所致恶心呕吐
• CINV(Chemotherapy-induced nausea and vomiting) • 是指由化疗药物引起或与化疗药物相关的恶心[以反胃和(或)

化疗患者恶心呕吐的原因及护理进展

化疗患者恶心呕吐的原因及护理进展

浅谈化疗患者恶心呕吐的原因及护理进展化疗是治疗恶性肿瘤的有效手段之一,但多数化疗药物在肿瘤治疗中常引起恶心呕吐,又称化疗后恶心呕吐反应chemotherapy-induced nausea andvomiting(cinv)。

cinv是肿瘤化疗常见的副作用。

据报道,化疗患者60%以上会出现恶心呕吐症状。

这种反应不仅加重患者的心理负担,而且强烈的呕吐会导致脱水、电解质紊乱、营养不良、心肾功能不全乃至全身衰竭。

严重地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导致化疗的终止。

恶心呕吐对化疗患者的严重危害已引起国内外学者的高度关注,成为临床研究的重点和热点。

本文将近年来化疗患者呕吐临床护理方面的研究综述如下1化疗患者呕吐的发生机制抗肿瘤药物的一般用药途径,特指静脉用药,它是化疗患者主要药物治疗方法。

近年来,对呕吐的发生机制存在2种说法:1.1中枢性机制有研究显示,化疗后恶心呕吐直接与呕吐中枢关系密切。

关于呕吐中枢的概念,最早在约60年前由wang等[1]人提出的,呕吐中枢能加工所有的传入冲动信号,最终引发呕吐。

呕吐中枢主要包括呕吐中枢和化学感受器。

然而,呕吐中枢的位置,人们一直存在疑义,一般认为在延髓,而miller等[2]提出一个大胆的说法:解剖结构上独立的呕吐中枢是不存在的,这一说法一直沿用至今。

现如今最可能的情形是延髓内有序的神经元区域相互作用共同调节呕吐反射[3-4]。

borison[5]与wang[5]通过动物实验认为呕吐中枢在延髓外侧网状结构的球部,但实验研究化学药物所致呕吐不是直接影响呕吐中枢,而是由呕吐中枢以外的部位活动诱发,进而传入呕吐中枢所致。

呕吐中枢的第四脑室底部的最后区有一个催吐化学感受区(ctz),实验证实ctz存在不同的受体,这些受体与呕吐反射相关。

其中5-羟色胺iii受体(5-ht3)在化疗引起的呕吐中起关键作用。

1.2胃肠道机制化疗后恶心呕吐与胃肠道关系也十分密切。

这是因为胃肠道黏膜特别是肠嗜铬细胞中含大量5-ht,化学药物刺激胃肠黏膜及嗜铬细胞引起5-ht的大量释放,兴奋胃肠黏膜的迷走传入神经,兴奋冲动经神经传导至呕吐中枢引起呕吐反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多巴胺受体拮抗剂 吩噻嗪类 丁酰苯类 5-HT3RA 昂丹司琼 格拉司琼 托烷司琼 第一代 多拉司琼 雷莫司琼 阿扎司琼 帕洛诺司琼 — 第二代 多巴-5-HT3RA 甲氧氯普胺 NK-1RA 阿瑞吡坦 福沙吡坦 罗拉吡坦 奈妥吡坦
呕吐机制最终的共同途径尚不明确,所以尚没有一种止吐药可以 对所有种类化疗呕吐提供全面保护。 还有皮质类固醇激素,精神类药物,莨菪碱,抑酸药物。
具有中高度催吐反应的化疗引起 的恶心呕吐反应至少持续3天
迟发性呕吐
Delayed
难治性呕吐
解救性止吐 治疗失败
爆发性呕吐
预防性止吐 治疗失败
3、抗肿瘤药物的催吐性分级
2004年意大利佩鲁贾会议达成共识
确立4个致吐风险等级先后被MASCC / NCCN / ASCO 所采用
MASCC (Multi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upportive Care in Cancer)
焦虑
活动水平 体力状况
对严重不良反应的担忧
同病室患者经历恶心和呕吐
5、化疗所致的恶心呕吐的治疗原则
目的是预防恶心呕吐的发生

具有高度催吐反应的化疗引起的恶心呕吐风险至少持续3天 中度致吐则持续2天
需要采取措施使患者度过整个风险期——予以防护 止吐药物的选择取决于抗肿瘤药物的催吐风险、既往史以及患者本身的 因素 对于多药方案,应给予催吐风险最高的药物来选择止吐药 注意避免止吐药的不良反应 良好的生活方式 肿瘤患者还存在其他潜在的催吐原因
催吐风险 高 急性 5-HT3RA+DXM+NK-1RA±劳拉西 泮±H2拮抗剂或PPI 延迟性 DXM+NK-1RA±劳拉西泮±H2拮 抗剂或PPI 证据 推荐级别 1
中 低 轻微
5-HT3RA+DXM±NK-1RA±劳拉西 泮±H2拮抗剂或PPI DXM;甲氧氯普胺、丙氯拉嗪±劳 拉西泮±H2拮抗剂或PPI
无常规预防
5-HT3RA+DXM±NK-1RA±劳拉 西泮±H2拮抗剂或PPI
无常规预防 无常规预防2A2A源自2A口服化疗高度-中度
低度-轻微 5-HT3RA±劳拉西泮±H2拮抗剂或 PPI 无常规预防
无常规预防
无常规预防
2A
2A
H2拮抗剂或PPI用于胃部疾病患者;NK-1 RA用于中度及高度催吐风险患者。
(呕吐发 卡巴他赛 生率10% ~ 阿糖胞苷(低剂量)100~200 mg/m2 30%) 多西他赛
阿霉素(脂质体)
氟达拉滨
沙利度胺 足叶乙甙 来那度胺
足叶乙甙
5-氟尿嘧啶 氟尿苷 吉西他滨
α干扰素>500万IU/m2,<1000万IU/m2 塞替派 拓扑替康 轻微催吐 危险 门冬酰胺酶 博来霉素(平阳霉素) 地西他滨 右雷佐生3 氟达拉滨 α干扰素≤500万IU/m2 苯丁酸氮芥 羟基脲 美法仑 硫鸟嘌呤 甲氨蝶呤
化疗所致的恶心呕吐 (CINV)
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肿瘤科 刁 岩
化疗所致的恶心呕吐
呕吐发生的机制 CINV的临床类型 抗肿瘤药物的催吐性分级
CINV的危险因素
CINV的预防与治疗 止吐药物的分类和作用机理 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的处理 病例分享
NCCN及MASCC/ESMO最新指南临床建议
难治性恶心呕吐的治疗
无随机双盲试验在此类情况下对止吐药的应用研究。
参见爆发性恶心呕吐的治疗。
同步放化疗所致呕吐的治疗
1、同步放化疗患者根据化疗的催吐强度来接受预防性止吐药
治疗。(2A)
2、除非计划放疗的催吐风险较高(3)
6、止吐药物的机理和分类
止吐药通过阻断介导呕吐的神经递质而发挥止吐作用,可分为
中风险
低风险
延迟 性
急性
NK-1受体拮抗剂 (neurokinin-1 receptor antagonists)
与大脑中的NK-1受体高选择性的结合,拮抗P物质。
阿瑞吡坦(Aprepitant)增加了5-HT受体拮抗剂的止吐作用 ,并且增强皮质类固醇激素地塞米松抑制急性和延迟性顺铂诱 导的呕吐的作用。 阿瑞吡坦是CYP3A4的中度抑制剂,停药后产生暂时的轻度诱导 作用。
7、常用止吐药物
• 高治疗指数止吐药 • 低治疗指数止吐药 • 止吐辅助药
高治疗指数止吐药
5-HT3受体拮抗剂 (serotonin receptor antagonists)
——不减少5-HT的产生和释放,选择性阻止5-HT与5-HT3 受体结合,包括肠嗜铬细胞、迷走神经的5-HT3受体,抑制
致吐风险等级 HIGH MODERATE LOW MINIMAL (高度致吐风险) (中度致吐风险) (轻度致吐风险) (轻微致吐风险)
患者呕吐发生风险 >90% 30-90% 10- 30% <10%
级别 静脉给药 顺铂 高度催吐危险 AC方案(阿霉素或表阿霉素+环 磷酰胺)
药物 口服给药 阿霉素>60 mg/m2 表阿霉素>90 mg/m2
Palonosetron 帕洛诺司琼
• 肝肾功能异常不必调整剂量
• 个体差异大, 建议用最小有效剂量
对各类呕吐疗控制率: • 高剂量顺铂: 48%-73% • 中致吐性抗癌药物: 60%-85% • 对迟发性呕吐控制不佳: CR率:28% • 对预期性恶心/呕吐控制不佳 常见的副作用:
头晕/头痛,腹部不适,便秘, 嗜睡,腹泻,
1、呕吐发生的机制
大脑皮层
延髓
化学诱导区
呕吐中枢
化疗药物
神经冲动传入至化学诱导区 和呕吐中枢 小肠 激活迷走神经和 内脏神经 释放神经递质 细胞破坏
3
止吐药根据作用部位的分类
化学感受区: 吩噻嗪类 丁酰苯类 胃复安 5-HT3受体拮抗剂 呕吐中心: 抗组胺类 抗胆碱类
大脑皮质层: 大麻 苯二氮类药物
(呕吐发生率 >90%)
环磷酰胺≥1500 mg/m2
卡莫司汀>250 mg/m2
异环磷酰胺≥2 g/m2
氮芥 氮烯咪胺(达卡巴嗪)
丙卡巴肼
六甲蜜胺
白介素-2>(1200~1500)万 IU/m2 阿米福汀>300 mg/m2
阿霉素≤60 mg/m2 表阿霉素≤90 mg/m2
苯达莫司汀
中度催吐危险 (呕吐发生率 30% ~ 90%) 卡铂 卡莫司汀≤250 mg/m2 环磷酰胺≤1500 mg/m2
NK-1受体拮抗剂
阿瑞吡坦 福沙吡坦
第一天
125mg,po 150mg,iv
第2-3天
80mg,po,qd -
NK-1 RA多为CYP3A4抑制剂,地塞米松为CYP3A4底物, 与NK-1RA联用时,地塞米松需要减量。罗拉吡坦例外。
低治疗指数止吐药
甲氧氯普胺、丁酰苯类、吩噻嗪类和大麻酯 对接受高致吐风险药物化疗的患者,这类止吐药不作为首选 药物。 作用于多巴胺受体 引起锥体外系不良反应
托烷司琼
格拉司琼 雷莫司琼 帕洛诺司琼
8h
9h 6h 40h
/
8.91 / 10.45
5mg/日
3mg/日 0.3mg/日 0.25mg
第一代
第一代 第一代 第二代
第一代5-HT3受体拮抗剂的特点: • 与5-HT3受体亲和力相似,半衰期均<9小时
恩丹西酮
格拉司琼 托烷司琼 雷莫司琼 阿扎司琼 多拉司琼
伊达比星
异环磷酰胺<2 g/m2 α干扰素≥1000万IU/m2 伊立替康 美法仑 更生霉素 柔红霉素 环磷酰胺 替莫唑胺
阿糖胞苷>200 mg/m2
奥沙利铂 甲氨喋呤≥250 mg/m2
级别 静脉给药 低度催吐 危险 阿米福汀≤300 mg/ m2 IL-2≤1200万IU/m2
药物 依沙比酮1 甲氨喋呤>50 mg/m2, <250 mg/m2 丝裂霉素 米托蒽醌 紫杉醇 白蛋白紫杉醇 培美曲塞 喷司他丁 普拉曲沙2 口服给药 卡培他滨 替加氟
偶有转氨酶升高 CR: 无呕吐和没有明显的恶心
第二代5-HT3受体拮抗剂的特点 (Palonosetron 帕洛诺司琼)
第二代5-HT3受体拮抗剂的特点: • 5-HT3受体亲和力是第一代的30-100倍 • 药物血浆半衰期长达40小时 临床疗效: • 对急性恶心/呕吐的控制率并不优于第一代拮抗剂 • 对中致吐性抗癌药物所致迟发性呕吐的控制率明显优于第一代 • 副作用与第一代5-HT3受体拮抗剂相似或较轻 FDA批准的适应症(2003.7.25):
地塞米 松 急性 高风险 延迟 性 急性
剂量及方案 12mg,po/ivgtt,qd(联合NK1RA,6mg,po/ivgtt,qd) 8mg,po/ivgtt,3-4d(联合NK1RA,3.75mg,po/ivgtt, bid,3-4d) 12mg,po/ivgtt,qd 8mg,po/ivgtt,qd,或4mg,bid,2-3d 4-8mg,po/ivgtt/,qd
爆发性恶心呕吐的治疗
重新评估药物,注意非化疗相关性催吐原因,重新审视上一次无效的止
吐方案。
基本原则:酌情给予不同类型止吐药。 如口服难以实现,则经静脉或经直肠给药。 考虑加入劳拉西泮和阿普唑仑。 考虑加入奥氮平或甲氧氯普胺替代5-HT3或加入一种多巴胺拮抗剂。 确保补充适当水分及体液,监测并及时纠正可能的电解质异常。 其它药物:劳拉西泮、屈大麻酚、大麻隆、氟哌啶醇、奥氮平、东莨菪碱、 丙氯拉嗪和异丙嗪(2A)
• 中高致吐性化疗药物引起的急性呕吐
• 中致吐性化疗药物引起的迟发性呕吐
皮质类固醇激素 (corticosteroid)
• 止吐机制不太明确,可能和抗炎有关。 • 最常用的为地塞米松。 • 在等效剂量时,皮质类固醇激素具有相同的疗效和安全性, 可互相替代。 • 推荐每天单次给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