敷脐疗法 敷涌泉穴巧治高血压
艾灸涌泉穴可以治疗高血压

艾灸“涌泉穴”治疗高血压
“涌泉穴”位于足底1/3“人字纹”处的凹陷点。
温灸此穴有回阳救逆、温通血脉、促进气血运行的功效,长灸此穴,可强身健体、延年益寿。
而且适用于高血压患者。
方法:每晚睡前,患者洗脚后平卧,艾灸条每次1支,截成两段,由他人点燃对准涌泉穴,左右两穴灸完为止。
每日1次,勿烫伤。
7天为1疗程,休息2天后,再进行第二疗程,可连灸3~5个疗程。
功效:高血压的病因是“肝阳上亢、血上行于顶”,而涌泉穴位于足底,为人体的最低位,艾灸可“引血下行”,调和阴阳,使血压趋于正常。
吴茱萸贴敷涌泉穴治疗舒张期高血压临床研究

2 0 1 3 年 7月 1 5日收稿
7 6
内蒙 古 中医药
基 层 医院临床 药学 开展 的 问题 及探 讨
齐永 红‘
关键 词 : 临床 药学 ; 工作现状 ; 发展思路
中图分类号 : R 9 5 文 献标识码 : B 文 章编 号 : 1 0 0 6 — 0 9 7 9 ( 2 0 1 3) 2 4 — 0 0 7 6 — 0 1 2 0 1 1 年《 医疗 机构 药 事 管 理 规定 》 规定 , 医疗 机 构应 建 立 临 床药师制度 , 配备专职临床药师 , 参 与 临 床 药 物 治 疗 方 案 设计 ; 对 病 人进 行安 全用 药 指 导 , 实 施 治 疗 药 物监 测 , 指导合理用药; 对处 方 和用 药 医嘱进 行 适 宜性 审 核 ; 收 集 药物 安 全 性 和 有效 性 等信 息 , 建 立 临 床药 学 信息 系统 , 提 供 用 药咨 询 服务 等 【 1 1 。 我 院是 家有 3 0 0张 床位 的二 级 甲等 医院 , 从2 0 0 8年 开始 抽 调 一名 主 管 药 师专 职 开展 临 床药 学 工作 , 现 将 目前 的工作 情 况 汇报 如下 。 l 临床 药 师 工 作 的 内容 及 方 法 1 . 1点 评处 方 : 每月 随机抽 查 3天 的门诊 处方 上 『 方数 量 不得 低 于 1 0 0 0张 ) , 因我 院 已使 用 电子处 方 , 药 品名 称 均位 通 用 名 , 抗 生素 分线 自动 控 制 , 不 存在 越权使 用现 象 。 故 检查 内容 只有 : 临床 诊断 书写 是 否规 范 、 用 药与 临 床诊 断是 否相 符 、 用法 用量 是 否正 确 、 有 无 重 复用 药 和 配伍 禁忌 、 处 方 用药 有 无 超量 、 签 名是 否完 整 规 范 以及 其他 不 符合 处方 规定 的事项 等 。 最 后按 科室 进行 汇总 、 统计 , 计算 各 科 室 的处 方 合格 率 、 抗 菌药 物使 用率 , 列 出处 方 不 合格 医 生 的名单 及 不合 格项 交于 质量控 制办 公室 进行 考核 。 1 . 2 出院 病 历 检查 : 临 床药 师 每 月 随机 抽 查 1 0 0份 出 院病 历 , 仔 细阅读, 了解 基 本 病情 , 查看( 1 ) 用药 是 否合 理 , 有无 适 应 症 ; ( 2 ) 病 人是 否 有 禁忌 症 ; ( 3 ) 用 药剂 量 和 用药 方法 是 否 正确 ; ( 4 ) 有无 配 伍禁 忌 ; ( 5 ) 抗 菌 药物 使 用 是 否合 理 。对存 在 的 问题 在 每 季度 的 全 面质 量督 查 会 议上 进 行反 馈 , 限 期 整改 。 1 . 3 参 与 业 务查 房 :对 临床 治 疗 中用 药 存 在 的 主要 问题 与 主 任 或 医 师进 行 沟 通交 流 , 以期 达 到互 相 学 习 , 共 同提 高 的 目的 。 1 . 4 监测 药 物 不 良反 应 :药 物 不 良反应 是 临床 用 药 过 程 中经 常 出 现 的 问题 。 我 院给 每个 临 床科 室 均 发放 一定 数 量 的 “ 药 品不 良 反应 报告 表 ” , 要 求 遇 到 药物 不 良反 应 及 时 填 表 、 登记 、 报告 , 按 月 由 临床 药 师 收集 、 整理 、 筛选 , 然 后 向 有 关药 品不 良反 应报 告
茱萸贴敷涌泉穴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

茱萸贴敷涌泉穴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一、茱萸对高血压的药效茱萸是一种中药材,其主要成分有紫茱萸苷、茱萸素、茱花甙等。
根据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茱萸具有降血脂、降血糖、扩张血管等作用,对高血压患者有一定的疗效。
茱萸中的茱萸素可以通过抑制肾上腺素的释放,减少血管紧张素的合成,从而扩张血管,降低血压。
茱萸还含有大量的维生素C和维生素P,这两种成分可以增强毛细血管的弹性,改善微循环,维护心脑血管的健康。
二、茱萸贴敷对涌泉穴的作用涌泉穴位于足底第一、二趾趾缝的前1/3处,是人体一处非常重要的穴位。
涌泉穴是人体气血的汇聚之地,中医认为涌泉穴是十二经络的原始点,与全身脏腑器官的功能息息相关。
茱萸贴敷对涌泉穴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茱萸可以通过贴敷涌泉穴,促进足底经络的畅通,增强气血的流动,改善足部的微循环,从而有利于血压的稳定;茱萸的药效可以通过涌泉穴迅速渗透到人体内部,发挥其降压作用。
因为足底是人体的第二心脏,经络密布于足底,所以茱萸贴敷对涌泉穴能够快速地影响全身的气血运行,调节身体的阴阳平衡,进而达到治疗高血压的目的。
针对茱萸贴敷涌泉穴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不少医学研究都进行了相关的临床试验。
其中一项由江苏省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王教授领衔的临床研究显示,茱萸贴敷涌泉穴治疗高血压的总有效率达到90%以上。
而且,在治疗过程中,患者不需要服用任何降压药物,避免了药物副作用对患者的伤害。
一些长期服药但血压未能控制的患者,也通过茱萸贴敷涌泉穴后,血压得到了显著的控制,不良反应明显减少。
在临床实践中还发现,通过不同程度的茱萸贴敷涌泉穴治疗可以改善患者的头晕、头痛、心悸等症状,并且对情绪不稳定、失眠、耳鸣等相关症状也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茱萸贴敷涌泉穴治疗高血压在临床上具有显著的疗效,可以望文生义的认为非常安全、有效。
茱萸贴敷涌泉穴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显著,且治疗方法简便、易于操作。
但在使用茱萸贴敷涌泉穴治疗高血压时,需要患者根据医嘱进行操作,以免出现过敏或其他不良反应。
涌泉的作用功能主治帖膏药

涌泉的作用功能主治帖膏药概述涌泉,又称为KI-1或者Kidney 1 acupoint,是足少阴肾经上的第一个穴位。
涌泉位于足底部,是人体上与肾脏相关的经络之一。
在中医理论中,涌泉被认为是人体上的一个重要穴位,有着广泛的作用功能和主治效果。
涌泉穴具有较强的疏通肾经、调节肾功能的作用,同时还可以缓解许多疾病和症状。
涌泉的作用功能1.补肾:涌泉穴位与肾经相关,经常按摩涌泉可以起到补肾作用,改善肾脏功能失调带来的身体不适。
2.疏通经络:涌泉穴是足少阴肾经的起始穴位,经常按摩涌泉可以疏通经络,促进气血的运行,增强身体的抵抗力。
3.缓解疲劳:涌泉穴被广泛认为是人体的能量点,经常按摩涌泉可以缓解疲劳,提升体力和精力。
4.增强免疫力:涌泉穴按摩可以增强免疫力,提高身体抵抗疾病的能力,身体更加健康。
5.舒缓压力:涌泉穴位于足底,经常按摩涌泉可以舒缓压力,缓解焦虑和紧张的情绪。
6.改善失眠:涌泉穴按摩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平衡神经系统,改善失眠问题。
7.缓解肩颈疼痛:按摩涌泉穴可以缓解肩颈疼痛,放松肌肉。
8.调节内分泌:涌泉穴按摩可以调节内分泌系统,改善内分泌失调引起的身体不适。
涌泉帖膏药的使用涌泉帖膏药是一种中药贴膏药,是将药物贴敷在涌泉穴位上,通过药物的渗透作用来发挥药理效果。
涌泉帖膏药的使用非常便捷,可以根据个人需求和医生建议自行贴敷。
使用方法:1.清洁足部:用温水和肥皂清洁足部,保持足部的清洁和干燥。
2.取适量帖膏药:根据个人需求,取适量的涌泉帖膏药。
3.贴敷涌泉穴位:将涌泉帖膏药贴敷在涌泉穴位上,轻轻按压使药物与皮肤贴合。
可以使用透明胶带固定贴膏药。
4.按摩涌泉穴位:贴敷涌泉帖膏药后,可以适当按摩涌泉穴位,增加局部血液循环。
5.持续时间:根据医嘱和个人需求,涌泉帖膏药的贴敷时间可以在30分钟到数小时之间。
注意事项:1.可能出现的不适:在使用涌泉帖膏药的过程中,个别人可能会出现皮肤过敏、瘙痒等不适反应,此时应及时停用。
涌泉的作用功能主治贴膏药有用吗

涌泉的作用功能主治贴膏药有用吗1. 什么是涌泉涌泉是人体足底的一个穴位,属于足三里穴,是十二经脉之一的胃经的起始穴。
涌泉位于足底部位前正中偏下方的凹陷处,正位于第一跖骨之间。
涌泉被认为是人体的“泉涌之地”,因此得名涌泉。
2. 涌泉的作用功能涌泉穴在中医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和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补益作用:涌泉穴被认为是气血的源头,通过刺激涌泉穴,可以增强气血的流动,促进气血的生成和循环,达到补益作用。
•调理作用:涌泉穴与人体的脏腑经络有着密切联系,按摩涌泉穴可以调理脏腑功能,促进气血的平衡流通。
•镇痛作用:涌泉穴是足底的重要穴位之一,通过刺激此穴,可以缓解身体其他部位的疼痛,如头痛、牙痛等。
•舒缓作用:按摩涌泉穴可以调节身体的神经系统,促进身心的放松,缓解疲劳和焦虑。
3. 贴膏药在涌泉穴的应用贴膏药在涌泉穴的应用已经有了相当长的历史,并且被广泛使用。
贴膏药在涌泉穴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温通经络:贴膏药在涌泉穴可以通过药物的渗透作用,温通胃经,促进气血的流通,达到温通经络的效果。
•活血化瘀:一些草药成分在贴膏药中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贴在涌泉穴上可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改善淤血状况。
•镇痛舒缓:贴膏药中的一些成分具有镇痛舒缓的作用,贴在涌泉穴上可以缓解身体其他部位的疼痛,舒缓身体不适。
•益气补虚:贴膏药中的一些补益成分可以通过涌泉穴渗透,起到补气补虚的作用,增强身体的抵抗力和免疫力。
4. 贴膏药在涌泉穴的使用注意事项使用贴膏药在涌泉穴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穴位准确定位:涌泉穴的位置比较特殊,需要准确定位以保证效果。
通常情况下,涌泉穴位于足底正中向前突出的凹陷处,定位时可以用手指按压找到。
•贴敷时间控制:根据个人情况和膏药说明,控制贴敷时间。
一般来说,20分钟到1小时为宜,过长时间可能出现刺激或过敏反应。
•个人体质差异:个人体质存在差异,对膏药的反应也不尽相同。
使用贴膏药时需留意自身是否出现过敏等不良反应,如有不适应停止使用。
茱萸贴敷涌泉穴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

茱萸贴敷涌泉穴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它会导致心脑血管的损害,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
常规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改变生活方式等,但是长时间使用药物会导致一些副作用,所以寻找一种安全有效的辅助疗法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十分重要。
最近的研究表明,茱萸贴敷涌泉穴可能具有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
茱萸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早在古代就有用茱萸治疗高血压的记载。
茱萸具有祛风定惊、降压平肝的作用,对于高血压患者具有一定的疗效。
涌泉穴位于足底部位,是一个重要的穴位,按摩涌泉穴可以起到平肝的作用,有助于调节血压。
茱萸贴敷涌泉穴的具体操作方法如下:准备好茱萸贴和酒精棉球。
然后,用酒精棉球清洁涌泉穴位,除去污垢。
接下来,将茱萸贴敷在涌泉穴上,轻轻按压几秒钟,使其贴紧。
让患者保持坐位,并让他们适当活动足部,以促进药物的吸收。
每次贴敷20-30分钟,连续贴敷10-15天,然后停药3-5天,再连续贴敷10-15天。
一般来说,连续贴敷1-2个疗程即可见到一定的疗效。
1. 降低血压: 茱萸具有平肝降压的作用,贴敷涌泉穴可以直接作用于足底的经络系统,通过神经调节和血管扩张的作用,降低血压。
2. 调节神经系统: 多数高血压患者的病因与神经系统的紊乱有关,茱萸贴敷涌泉穴可以通过调节神经系统的功能,减少交感神经冲动,使血管放松,从而减少血压上升。
3. 缓解症状: 高血压患者常伴有头晕、头痛等症状,茱萸贴敷涌泉穴可以改善患者的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茱萸贴敷涌泉穴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已经得到初步验证,但是在进一步推广和应用之前,还需要更多的临床研究来进一步证实其疗效和安全性。
中药外敷治疗多种疾病敷脐疗法

中药外敷治疗多种疾病敷脐疗法中药外敷疗法是将中草药切碎、捣烂,或加入一定辅料调成糊状后,敷于患处或特定穴位(常用的为神阙穴和涌泉穴),从而起到舒筋活络、祛瘀生新、消肿止痛、清热解毒等功效的一种外治法。
该疗法历史悠久,方简效捷,现重点介绍中药外敷神阙和涌泉。
【中药敷神阙】神阙即肚脐,此处皮肤是全身表皮角质层最薄,屏障功能最弱的地方,药物敷于此,易于穿透、弥散而被吸收,可发挥神奇的治疗作用。
药物敷脐后最好热敷半小时,可使局部毛细血管稍微扩张,促进药物吸收。
少数患者在初次用药时,脐周会隐隐作痛,或肠鸣软便,或呕恶不适,不必过于担心。
中药敷脐在临床上应用广泛,具体如下:(1)感冒:葱、姜、淡豆豉、盐各适量炒热敷脐。
(2)肠胃炎:生白芷末60克,小麦粉15克,食醋调糊敷脐。
(3)黄疸:茵陈、栀子、芒硝、大黄各30克,杏仁、常山、鳖甲、巴豆霜各12克,豆豉60克,共煎汁热敷于脐。
(4)便秘:生姜60克,豆豉15克,葱头3根,共捣敷脐。
(5)尿闭:葱、姜、蒜共捣敷脐中;或葱、车前子捣敷脐中;或用海金砂6克捣敷;或用鲜青蒿200至300克,捣烂敷脐。
(6)遗精:五倍子、牡蛎,盐水调敷脐中。
(7)腹胀:厚朴、枳壳等量研末,每次取0.3克,食醋调后敷脐。
【中药敷涌泉】涌泉穴位于足心,是人体最重要的养生穴位之一,中药敷涌泉蕴含着“上病下取,引火归原”之意,适应症广,简便验廉,可治疗感冒、呕吐、发热、火眼等病症,还可用于催产,具体应用如下。
(1)口腔炎:吴茱萸5至15克,研末,加适量陈醋调成糊状敷涌泉穴,24小时后取下。
也可用吴茱萸15克,胡黄连6克,大黄6克,生南星3克,研末,以醋调后敷涌泉穴,12小时后取下。
(2)小儿口角流涎:吴茱萸12克,胆南星4克,研末,用陈醋糊后敷涌泉穴;或用生南星9至12克,研粉,醋调后于临睡前外敷涌泉穴,连用2至4天。
(3)腮腺炎:吴茱萸9克,虎杖5克,紫花地丁6克,胆南星3克,研末,醋调后敷涌泉穴。
常用中药外敷治高血压

常用中药外敷治高血压中药贴敷某些特定穴位{如神阙},可增加高血压病患者每搏心输出量,降低外周血管阻力,对高血压病有很好的降压作用。
常用中药外敷配方:1、吴茱萸细末15―30克,用醋或生理盐水调制做成小药饼,贴敷双侧涌泉穴,用胶布固定,晚上睡前贴敷,次日晨起取下,10天为一疗程。
2、胆汁制吴茱萸100克、龙胆草60克、土硫磺20克、朱砂15克、明矾30克,共为一料,制成细末,装瓶密封备用。
用时取药粉适量加少许米醋调成糊状,分别贴敷于神阙(即肚脐)、トǎ翰脊潭āC客硭疤螅纬咳∠拢1个月为1疗程。
3、马钱子12克(去壳,取仁),白丑2克,黑丑2克,鸡苦胆12克(鲜用),取前三味混合捣碎,然后加入鸡苦胆共捣成膏状,装入瓶中备用。
用时取配好的药膏敷于涌泉穴,用胶布固定。
睡前贴敷,次日晨起取下,隔日一次,4次为一疗程,4、川牛膝、川芎等份,制成细末,置干燥处备用。
贴药时取仰卧位,将“神阙”穴擦干净,取药末3―5克放在穴位上,用胶布固定,3~4天换药一次,10次为一个疗程。
贴敷治疗一般应坚持1~2个疗程后方能见效,病人在血压下降的同时,头痛、眩晕、四肢麻木等症状亦有所减轻。
另据有关报道,贴敷治疗对高脂血症、肥胖亦有治疗作用。
三、中药足浴:中药足浴是指将单味或复方中药水煎待温后浸泡双足的治疗方法。
高血压病的临床症状往往表现为头痛头晕,这些病症按中医病位分类属“病在于上”。
脚位于人体下部,实施足浴疗法时刺激了足部密集的穴位,体现了中医治疗中“上病取下”的原则,而中药足浴更是发挥了中药和足浴的双重作用,是中药与足浴疗法的有机结合,所以中药足浴疗法治疗高血压病是有理论依据的。
有报道称,中药足浴疗法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有效率可达90%以上。
常用足浴配方:1、磁石30克、钩藤20克、石决明、独活各15克、桑枝、枳壳、蔓荆子、白蒺藜、白芍、牛膝各10克,党参、黄芪、当归、乌药各6克。
2、明矾50克、钩藤60克、茺蔚子60克、糯米粉30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敷涌泉穴疗法巧治高血压
1.吴茱萸散:每晚睡前取20克吴茱萸粉用陈醋调敷双侧涌泉穴,次日取下, 10日为1疗程。
2.桃杏散:桃仁、杏仁各10克,栀子 15克,胡椒7粒,糯米14粒,共研细末,以蛋清或开水调膏敷涌泉穴,每日换药 1次,一般敷药3日后即可见效。
3.蓖麻附子散:将蓖麻仁50克,吴茱萸、附子各20克,共研细末,加生姜 150克,共捣泥,再加入10克冰片和匀调膏贴敷涌泉穴,一般敷药2-5日后即可见效。
4.茱萸肉桂散:吴茱萸、菊花、肉桂各等份研细末,取药末50克水煎泡脚,另取药末10克用蛋清调敷涌泉穴,主治肝阳上亢型高血压所致的眩晕,每晚用药1次。
敷脐疗法巧治高血压
1.吴萸川芎散:吴茱萸、川芎各等份共研细粉,每次取5-10克敷神阙穴,外用麝香止痛膏固定,每3日换药1次。
2.萸芎白芷散:吴茱萸、川芎、白芷各30克,共研细末,装入瓶内密封备用,每次取15克,用脱脂棉薄裹成小球紧压于脐窝,外用胶布固定,每天换药1次, 10天为1疗程。
3.附子三七散:附子、川芎、三七各等份,研成细末,每次取5-10克敷神阙穴,3天换药1次,10次为1疗程。
4.吴萸磁石散:吴茱萸、磁石、肉桂各30克,共研细末,用时每次取药末5- 10克用蜂蜜调和制成两个药饼,分别贴于神阙穴和涌泉穴上,并以胶布固定,然后点燃艾条灸两穴位各20分钟,每日1 次,10日为1疗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