醋调吴茱萸外敷涌泉穴治失眠

合集下载

吴茱萸贴敷涌泉穴防治艾素静脉化疗患者失眠症的临床观察

吴茱萸贴敷涌泉穴防治艾素静脉化疗患者失眠症的临床观察

吴茱萸贴敷涌泉穴防治艾素静脉化疗患者失眠症的临床观察张慧兰【摘要】目的观察吴茱萸贴敷涌泉穴防治艾素静脉化疗患者失眠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原则,将80例艾素静脉化疗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在口服地塞米松后夜间睡前给予热水泡脚等常规护理.治疗组在常规护理同时予吴茱萸贴敷双足涌泉穴.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5%,对照组为62.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吴茱萸贴敷涌泉穴是一种防治艾素静脉化疗患者失眠症的有效方法.【期刊名称】《上海针灸杂志》【年(卷),期】2014(033)003【总页数】2页(P204-205)【关键词】穴位贴敷法;吴茱萸,穴,涌泉;艾素;化疗;失眠症【作者】张慧兰【作者单位】浙江省中医院,杭州31000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46.6艾素在肺癌、乳腺癌、胃癌等多种恶性肿瘤化学治疗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也取得了公认的疗效,但其却容易引起过敏反应。

为了避免因艾素静脉化疗所引起的过敏反应,我们通常会在患者艾素静脉化疗前1 d开始口服地塞米松片剂(7.5 mg,每日2次,共服用3 d)。

但地塞米松会引起患者精神兴奋、激动、不安、狂燥等伴随症状而导致患者难以入睡,甚至失眠。

为解决艾素化疗前口服地塞米松所致失眠症问题,笔者采用吴茱萸贴敷涌泉穴防治艾素静脉化疗患者失眠症,并与常规护理相比较,现报告如下。

80例恶性肿瘤患者均为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我院肿瘤科住院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

治疗组中男22例,女18例;年龄最小23岁,最大67岁,平均49岁;肺癌7例,乳腺癌5例,卵巢癌2例,其他癌6例。

对照组中男23例,女17例;年龄最小29岁,最大65岁,平均46岁;肺癌8例,乳腺癌4例,卵巢癌3例,其他癌5例。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癌症类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 治疗方法2.1 对照组根据《中国失眠防治指南》[1]和《中医治疗调养失眠》[2]中相关的标准和经验,进行积极的治疗与精心的护理。

上病下治:妙用吴茱萸,敷足底涌泉穴治病大全!

上病下治:妙用吴茱萸,敷足底涌泉穴治病大全!

上病下治:妙用吴茱萸,敷足底涌泉穴治病大全!
中药吴茱萸始载于《本经》中品。

性热味苦寒;散热止痛,降逆止呕,助阳止泻;用于肝胃虚寒,阴浊上逆的头痛或胃脘痛疼,寒疝腹痛,痛经,行经腹痛,呕吐吞酸,五更泻,外治口疮,高血压。

关于吴茱萸有这样一个传说:
吴茱萸生吴国,吴国使臣献之于楚王,楚王不高兴,赶之。

楚国有位精通医术的朱大夫追上并且种植。

后来楚王受寒旧病复发,朱大夫熬汤给楚王治好。

楚王知情后马上给吴国道歉,且亲自命名该药为吴茱萸。

吴茱萸研末醋调外敷足底涌泉穴能治的病有好多。

计有急慢性结膜炎、头部一切炎症、鼻出血、口疮、咽喉口舌生疮、小儿支气管炎、
小儿口腔糜烂、小儿口疮、复发性口疮、疱疹性口腔炎、鹅口疮、一切虚火喉炎、新生儿面红啼哭不停、小儿夜啼、孕妇目鼻咽喉唇舌诸病、头部炎症、腮腺炎发热不退、小儿消化不良性呕吐、气膨胀等数几十种病。

另外吴茱萸外用涌泉穴还可以治神经衰弱的失眠;还可以治阴虚头痛(下午及夜间剧痛);高血压等。

吴茱萸研末醋调敷涌泉穴的适应性:凡身体上部有热者都可以使用。

外敷相对安全。

吴茱萸量成人五克,小孩一克左右。

好醋适量。

提示:健康问题请咨询医生,切勿私自试药。

吴茱萸治“失眠”有绝招!

吴茱萸治“失眠”有绝招!

吴茱萸治“失眠”有绝招!
吴茱萸治“失眠”有绝招!
很多高血压患者多伴有失眠症状,在临床实习的时候,见过老师用吴茱萸治疗,绝大多数患者反馈效果显著。

吴茱萸
吴茱萸粉
用法:吴茱萸粉100g,用蜜、醋调和,每日睡前取适量贴敷于双脚足底涌泉穴,能明显改善睡眠,并有辅助降压作用。

注:此法对于正常人失眠也适用哦,尤其对虚火上行引起的失眠效果甚好。

不会辩证的朋友不要乱用哦,欢迎关注贫号微信公众号“仰望岐黄”,了解贫号如何自学中医、自学切脉、了解阴虚、阳虚、阴阳两虚的分辨、了解金匮肾气丸、桂附地黄丸、六味地黄丸等中成药的鉴别,如何拔罐治疗颈椎病,或者关注公众号“仰望岐黄”后,直接回复数字“10”,即可自动推送。

吴茱萸粉调醋穴位贴敷双涌泉穴治疗冠心病失眠

吴茱萸粉调醋穴位贴敷双涌泉穴治疗冠心病失眠

Clinical Journal of Chinese Medicine 2018 V ol.(10) No.27 -26- 中华医学·气证·呼吸睡眠体免疫功能增强,经足三里穴注射,缓解咳嗽、呼吸困难等COPD常见症状。

维生素B1是人体必需维生素,参与体内糖类物质的分解代谢,可保护神经系统,还有利于胃肠功能的恢复,改善食欲。

肺功能指标中,FEV1等指标能够反映气道阻塞程度,疗程结束后,观察组各项肺功能指标数据都高于对照组,可见观察组患者肺功能更好;COPD的基本特征是气道炎症反应,多项细胞因子在炎症反应中参与作用,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经治疗后3项炎症因子水平都比对照组低,说明气道炎症反应明显减轻[7,8],此外,观察组疗程结束后CAT评分低于对照组,可能和各种不适症状减轻有关。

总之,穴位注射足三里治疗COPD缓解期能够显著缓解症状,效果可靠。

参考文献:[1]欧健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缓解期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10(13):204-205.[2]欧健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缓解期中西医结合疗效的观察[J/CD].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6,10(4):209-210.[3]孙国华,吕纪玲,刘宝良,等.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缓解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细胞因子的影响及疗效观察[J].实用医学杂志,2014,30(1):19-22.[4]易良杰,刘丽萍.穴位注射序贯穴位埋线对COPD稳定期患者运动耐量的影响[J].中医临床研究,2015,7(22):32-34.[5]张洁,朱慧志,胡国俊.中医药调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非急性发作期免疫功能文献研究[J].亚太传统医药,2018,14(2):91-93.[6]张圣,杜亚青,张延威.经皮刺激足三里穴对COPD需呼吸机支持患者肠功能的影响[J].河北医药,2017,39(2):255-256.[7]郭洁,张勇,武蕾.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缓解期的中医治疗[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24(3):337-339.[8]钟烨丽,钟国就.自血穴位注射疗法联合护理干预治疗在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的临床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7,9(24):11-12+17.编辑:白莉编号:EB-18061405F(修回:2018-06-24)吴茱萸粉调醋穴位贴敷双涌泉穴治疗冠心病失眠Application of Wuzhuyu Powder in vinegar on both Yongquan acupoint in treating insomnia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何石燃(中山市中医院,广东中山,528400)中图分类号:R256.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2018)27--03证型:GBA【摘要】目的:探讨吴茱萸粉调醋穴位贴敷双涌泉穴治疗冠心病失眠。

一味吴茱萸,治病大功效!20个吴茱萸外敷方,简单实用,横扫疾病

一味吴茱萸,治病大功效!20个吴茱萸外敷方,简单实用,横扫疾病

一味吴茱萸,治病大功效!20个吴茱萸外敷方,简单实用,横扫疾病吴茱萸外敷20方,能治许多疾病,简单实用,莫因技小而不为1、失眠:吴茱萸、肉桂各等份,研末备用,每取10克,酒调炒热,敷双足心,每晚1次。

打开新浪新闻2、高血压:吴茱萸粉5克,置脐孔,外以胶布固定,3日换药1次,15天为1疗程,连续3个疗程。

或吴茱萸降压膏(成药)1贴,外贴涌泉穴。

3、早泄:吴茱萸、五倍子等份为末,米醋调糊,外敷脐孔,每晚1次,7日为1疗程,连续2~3个疗程。

4、头痛:吴茱萸适量,研末醋调外敷双足心,1日1换,7天为1疗程,适用于肝阳头痛;加生姜同敷,适用于阴虚头痛,症见下午或夜间痛剧者。

5、眩晕:吴茱萸适量,研末,米醋或凡士林调帝外敷双涌泉穴,每晚1次,连续10~15次,适用于眩晕耳鸣、烦燥多梦、面颊潮红者。

6、结肠炎:吴茱萸2克,硫黄1克,冰片少许,共为细末,陈醋调匀敷脐中,外以麝香追风膏固定,每晚1次,连续1—3周。

7、泄泻:吴茱萸10克,芥子20克,共研细末备用,每取3克,米醋调糊,按男左女右敷贴于涌泉穴,1日1换,4次为1疗程,连续1—2个疗程。

虚寒泄泻,可取吴茱萸10克,丁香、肉桂各5克,共研细末,用温水调糊外敷脐孔,每10小时换药1次,连续5天。

顽固性泄泻或五更泻,可取吴茱萸10克,硫黄5克,共研细末,陈醋调糊,外敷脐孔,每晚1次,连续1周。

8、癫痫:吴茱萸粉少计,置肚脐及双足心,外用止喘膏固定,每数日或一周更换1次,连续敷贴至症状基本消失后一周至7个月左右。

9、高热:吴茱萸7克,白芥子3克,共研细末,米醋调糊外敷双手足心,适用于高热惊厥。

10、痛经:吴茱萸5份,细辛1份;桂枝2份,共研细末,调匀装瓶备用。

先取单层纱布约1.5平方厘米放脐孔中,取药末2克,加食盐适量混匀置纱布上,外用纱布覆盖,胶布固定,每晚入睡前用手指按摩5-10分钟,2-3天换药1次,15天为1疗程,休息3~5天再行下一疗程,连续3~5个疗程。

?吴茱萸敷涌泉的方法

?吴茱萸敷涌泉的方法

吴茱萸敷涌泉的方法取吴茱萸适量研成极细粉末,醋调成糊状备用,每晚临睡前热水泡脚19-20分钟后,取麝香止痛膏或医用胶布剪成3*3CM大小,将调好的药做成直径1.2CM,厚0.25CM的圆柱形小药饼,置于胶布中央,临睡前敷于足底涌泉穴,连用1-2周见效。

适应证:失眠小儿夜间哭闹、咽痛。

中医专家解释:吴茱萸性温热,取其“引火归元”“上病下取”之义。

吴茱萸穴位外敷治疗婴儿喉喘鸣治疗方法:取吴茱萸10g,研极细末,用醋调和如稠粥状,敷于双足涌泉穴通处,也可摊至整个足心。

外用棉布,48小时除掉,间隔2天再敷,连敷3次。

吴茱萸性辛、热,味苦,具有散寒止痛,降逆止呕,助阳止泻之功效。

醋调吴茱萸足心治疗婴儿喉喘鸣的作用机制可能为醋吴茱萸在足底产生温和的刺激作用,通过经络或神经体液的调节作用;从而减轻乃至消除面部毛细血管病理性异常扩张或收缩,改善局部组织的血液循环;消除了上呼吸道鼻腔等处的黏膜组织的炎症、过敏性肿胀,从而达到呼吸畅通,喘鸣消失。

1治疗口腔炎a. 吴茱萸18g、肉桂12g, 研成细末, 醋调, 捏成小饼状敷於双足底涌泉穴, 用绷带固定, 1天1次.治疗小儿口腔炎70例, 全部治愈, 其中用药3次以内痊愈者50例, 最长不超过1周.[江苏医药1976;(5): 11]b. 吴茱萸12~15g(小儿酌减), 研成细末, 用醋调成糊状, 敷於双侧涌泉穴, 24小时取下, 一般敷1次即有效.治疗溃疡性口腔炎256例, 治愈率达96.48%.[山东医刊1965;(3): 23]2. 治疗眩晕a. 吴茱萸9~12g、红参6~9g、大枣9g、生姜30g, 水煎服.治疗2例, 均治愈.1~2剂即见效.[湖南医药杂志1975;(5): 40]b. 吴茱萸末20g、肉桂末2g, 醋适量, 外敷双足涌泉穴, 临睡贴, 次晨取下.治疗高血压引起的眩晕1例, 获愈.[云南中医药杂志1988;9(1): 48]3. 治疗美尼尔综合征吴茱萸5g、党参15g、桂枝6g、生姜4片、大枣4枚.随证加减.水煎服, 日1剂.治疗22例, 痊愈20例, 好转2例.[新中医1990;(4): 18]4. 治疗呃逆吴茱萸20g、苍耳子20g、肉桂5g, 共研末.每次取10g, 用醋调敷双足涌泉穴.治疗12例, 大部分经治疗3天即可痊愈.[中医药学报1990;(5): 33]5. 治疗胆汁返流性胃炎吴茱萸、生甘草各80g, 炒白术、桂枝各100g, 元胡、生龙骨各50g.共研末, 过120目筛, 备用.每次5g, 日3次, 用红枣5枚、生姜3片煎汤饭前半小时冲服.治疗40例, 显效24例, 进步10例, 无效6例.[浙江中医杂志1991;(10): 444]6. 治疗肾绞痛吴茱萸9g, 边条参(另炖)10g, 淡附片、炙甘草各5g, 小茴香、台乌药各15g, 生姜汁1匙(冲).水煎服, 日1剂.治疗肾绞痛, 效果良好.[江苏中医1989;(11): 17]7. 治疗肩周炎吴茱萸、薏苡仁、莱菔子、菟丝子、紫苏子、食盐各30g.先将食盐在铁锅内炒黄, 再将以上中药拌炒至微变色为度, 然后倒入布袋内, 热熨患肩, 同时作肩关节上举后伸等活动, 日3次, 连续治疗2天, 第3天将上药水煎熏洗患肩2次.治疗64例, 痊愈57例, 好转5例, 无效2例.[广西中医药1990;(2): 8]8. 治疗黄水疮吴茱萸粉1g, 凡士林9g, 制成10%的软膏.温水洗净患处后涂药膏, 每日1~2次.治疗12例, 全部治愈.一般用药4~6次即愈.[中级医刊1965;(7): 455]9. 治疗湿疹炒吴茱萸30g, 乌贼骨21g, 硫磺6g, 共研细末, 渗液多者撒干粉, 无渗液者, 用蓖麻油或猪板油化开调抹, 隔日1次, 纱布包扎.治疗1100余例, 有效率在95%以上.[中草药通讯1971;(3): 46]10. 治疗疥疮吴茱萸风干, 粉碎, 过筛, 配成10%~15%的泥膏, 洗净皮肤后涂药膏, 1~7天为1疗程.治疗26例, 全部治愈.[四川中医1987;(5): 46]11. 治疗腮腺炎吴茱萸12g, 浙贝母、大黄各9g, 胆南星3g , 共研细末, 醋调, 外敷足心, 患左敷右, 患右敷左, 双侧患病, 左右均敷.每日换药1次.治疗100余例, 疗效满意, 单用敷药1~3天痊愈者约占2/3.[新中医1984;(8): 30]12. 治疗婴儿肺炎吴茱萸研成细末, 醋调成糊状, 每日用3g, 贴於双脚心, 用纱布包好, 24小时更换1次, 连用3天, 辅佐治疗85例, 显效64例, 好转10例, 无效11例.[陕西中医1989;10(2): 78]13. 治疗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吴茱萸10g, 研末, 醋调成糊状, 敷於双足涌泉穴, 48小时取下.治疗8例, 全部治愈.[新中医1980;(5): 29]14. 治疗小儿腹泻a. 吴茱萸12g, 研末, 取未熟的热饭适量与药粉混合成饼, 温度适中, 敷於脐部, 用纱布绷带固定, 敷10小时.治疗35例, 外敷1次治愈者28例, 有效率为97%.[中级医刊1988;23(9): 55]b. 吴茱萸20g, 研细, 用醋调成糊状, 敷脐部, 胶布固定, 24小时取下.治疗96例, 1次治愈37例, 2次治愈者51例, 3次治愈者5例, 好转3例.[陕西中医1987;8(10): 461]c. 吴茱萸6g, 苍术7g, 白胡椒2g, 肉桂、枯矾各3g.共为细末, 分3等份.每次取1份用食醋适量调匀置於脐部, 外用麝香虎骨膏固定, 每日换药1次.治疗15例, 痊愈147例, 无效9例.[陕西中医1988;(1): 43]15. 治疗小儿流涎吴茱萸3份, 胆南星1份, 共研细末, 用醋调成糊状, 临睡前, 敷於涌泉穴, 男左女右, 每次敷12分钟.治疗100余例, 全部治愈.[新中医1980;(6): 29]16. 治疗蛲虫病吴茱萸10g, 大黄3g, 每日1剂, 水煎分3次服, 连服7天.治疗15例, 全部有效.[广西中医药1984;7(3): 54]17. 治疗高血压病a. 胆汁制吴茱萸500g, 龙胆草醇提取物6g, 硫磺50g, 醋制白矾100g, 朱砂50g, 环戊甲噻嗪175mg, 混合研成细面.先将肚脐用温水洗净擦干, 取药粉200~250mg, 敷入, 盖以软纸片、棉球, 按紧再用普通胶布固定, 每周换药1次.治疗353例, 其中用中药治疗302例, 显效170例, 有效85例, 无效47例;西药组51例, 显效33例, 有效9例, 无效9例.[上海中医药杂志1983;(1): 27]b. 吴茱萸水煎, 制成冲剂, 每包含生药15g, 每日2包, 早晚饭后各服1包, 用开水冲服.治疗182例, 显效73例, 有效51例, 无效58例.总有效率为68.1%.[新医学1976;(11): 517]c. 吴茱萸研末, 每次21~31g, 用醋调敷两脚心, 睡前敷, 用布包裹, 约敷12~24小时, 一般敷后血压即可下降, 症状改善, 轻病人敷1次, 重者敷2~3次, 治疗21例, 效果显著。

吴茱萸粉调醋穴位贴敷双涌泉穴治疗冠心病失眠的临床效果观察

吴茱萸粉调醋穴位贴敷双涌泉穴治疗冠心病失眠的临床效果观察

吴茱萸粉调醋穴位贴敷双涌泉穴治疗冠心病失眠的临床效果观察摘要】目的:分析探究在冠心病失眠治疗期间应用吴茱萸粉调醋穴位贴敷双涌泉穴的临床治疗效果。

方法:选择冠心病失眠患者66例展开对照研究,分别应用西药以及吴茱萸粉调醋穴位贴敷双涌泉穴进行治疗,对比临床治疗效果。

结果:观察组患者睡眠质量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差异表现为P<0.05,在用药期间患者均无不良反应发生。

结论:在冠心病失眠治疗中应用吴茱萸粉调醋穴位贴敷双涌泉穴取得的成效较为理想,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睡眠质量,值得推广。

【关键词】吴茱萸粉调醋;穴位贴敷;双涌泉穴;冠心病失眠;临床效果冠心病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心血管疾病类型,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管腔狭窄以及心肌缺血、缺氧所导致的疾病类型,在病情发展期间经常会继发失眠,如果患者失眠症状受到忽视,不仅会增加患者躯体不适还会直接影响生活质量,促使患者病情加重,因此针对冠心病失眠患者采取及时有效地治疗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临床对于冠心病失眠一般采用镇静、催眠药物进行对症治疗,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患者心理负担,影响治疗效果。

据调查研究资料表示采用中医疗法具有显著效果,为此本文以对照研究的方式,探究冠心病失眠治疗中应用吴茱萸粉调醋穴位贴敷双涌泉穴的临床治疗效果,具体研究内容如下所示: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此次研究所选对象均为冠心病失眠患者,符合研究内容的患者共计66例,入院治疗时间为2019年1月~2020年4月,将其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确保两组患者例数均等。

对照组:性别分布比例为男24例,女9例,年龄跨度54-77岁,年龄均值为(65.87±3.54)岁;观察组:性别分布比例为男21例,女12例,年龄纳选范围于53-78岁,年龄均值为(65.44±3.71)岁,将两组患者基线资料进行综合评估后统计学结果表示为P>0.05。

1.2方法所有患者在入院以后均给予对症治疗措施,具体内容包括扩张血管、调节血脂水平,降低血压指标等,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应用阿普唑仑片(江苏恩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2020215 )实施治疗,在睡前服用,用药剂量为每天0.4mg。

醋调吴茱萸敷贴涌泉穴辅助医治心因性失眠症60例疗效观看

醋调吴茱萸敷贴涌泉穴辅助医治心因性失眠症60例疗效观看

醋调吴茱萸敷贴涌泉穴辅助医治心因性失眠症60例疗效观看徐胜东贺晓慧唐利龙贾孟辉【摘要】为观看醋调吴茱萸敷贴涌泉穴辅助医治心因性失眠症临床疗效,将60例心因性失眠患者,随机分为医治组和对照组进行疗效观看。

医治组采取“参芪五味子片+安神补脑液+醋调吴茱萸敷贴涌泉穴”医治方式,对照组采取常规加“参芪五味子片+安神补脑液”的医治方式,观看两组医治成效。

结果,医治组总有效率为%,对照组为%。

以为醋调吴茱萸敷贴涌泉穴辅助医治心因性失眠症具有必然临床疗效。

【关键词】醋调吴茱萸;涌泉穴;辅助医治;心因性失眠症心因性失眠属中医失眠症,亦称不寐,是以常常不能取得正常睡眠为主特点的一种病症,表现为入眠困难,容易觉醒或晨醒过早,常伴有睡眠不深及多梦。

2007年10月—2020年5月,本课题组在导师指导下应用醋调吴茱萸敷贴涌泉穴疗法辅助医治心因性失眠症,取得必然成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式临床资料观看病例均来自宁夏医科大学附属银川市中医医院和宁夏医科大学中医学院门诊部。

依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那么》中有关失眠诊断标准,选取60例心因性失眠患者,随机分为医治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

医治组男12例,女18例,年龄25~60岁,平均岁;病程半月~10年。

对照组男13例,女17例,年龄28~55岁,平均岁;病程半月~5年。

诊断标准依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那么》[1]中拟定。

纳人标准:①失眠典型病症。

入眠困难,睡后易醒,睡而不稳或醒后不能再睡,晨醒过早,夜不能人睡,白天昏沉欲睡,天天睡眠不足5h,持续1个月以上者。

②有反复发作史。

排除标准:①具有全身性疾病如疼痛、发烧、咳嗽、手术等,和外界环境因素干扰引发者。

②怀胎或哺乳期妇女。

③归并有心血管、肺、肝、肾及造血系统等严峻原发性疾病者、神经病患者。

④未按规定用药,无法判定疗效或资料不全等阻碍疗效和平安性判定者。

医治方式医治组采取“参芪五味子片+安神补脑液+醋调吴茱萸敷贴涌泉穴”疗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
四、小结
采用醋调吴茱萸外敷涌泉穴不仅可以 对足底反射区产生良性刺激,调节自主 神经功能,而且可以舒筋活血,通筋活 络,调节阴阳。外敷涌泉穴既可节省费 用、方便易行,疗效显著、无毒副反应, 又可增强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巩固治 疗效果,极受病人欢迎,是值得进一步 研究和推广应用的自然疗法。
8
9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4
涌泉穴的位置图片
5
三、治疗方法
(一)定穴位:涌泉穴在足底前 1/3与后2/3 交界处,当足趾跖屈时呈凹陷处。
(二)药饼制作方法:将吴茱萸碾末过筛, 加适量食醋搅拌,用压舌板压制成直径 2cm, 厚度0.3cm的药饼。
(三)贴敷方法:每晚 20:00用温水泡脚 l5~20min后擦干,用自制中药饼 2枚分别放于 3cm×3cm大小的纱布上,贴敷于双侧涌泉穴, 用胶布固定,次日 8:00揭除。
6
三、治疗方法
(四)注意事项 : 1.保持卧室安静,创造良好的睡眠环境。 2.保持良好的睡眠习惯,调整睡眠状态。 3.清淡饮食,忌烟酒、浓茶及兴奋性饮品, 适当锻炼。 4.保持心情舒畅,勿紧张焦虑。 (五)禁忌症:足心皮肤有破损,有中药 过敏史及局部皮肤病变者禁用。 (六)疗效观察:七天为一疗程,若入睡 所需时间缩短,睡眠时间延长,伴随症状改善 为治疗有效,可以继续使用。
3
二、醋调吴茱萸外敷涌泉 的作用
? 吴茱萸果实,辛、苦、热,有小毒、归肝、脾、胃经、 具有散寒止痛、疏肝下气、燥湿的功效。入足少阴肾 经和手厥阴心包经,具有安神定志之功。涌泉穴是人 体位置最低的穴位,功擅主降,是升降要穴,吴茱萸 外敷涌泉穴可引热下行,宁心安神,既可刺激穴位, 激发经络之气,又可使药物经皮肤由表入里,循经络 传至脏腑,发挥药物的作用,以调节脏腑的气血阴阳, 扶正祛邪。而醋为酸性,有助于增强吴茱萸的药效, 增加其引热下行、安神定志的作用。总而言之,醋调 吴茱萸外敷涌泉穴可以引火归原,对于因痰热、肝火、 阳亢等实证所致失眠,有确切的疗效。
2
一、失眠的病因病机
? 中医学称失眠为不寐,病因多为饮食不节、 情志失常、劳逸失调、病后体虚等,导致气血 阴阳失和,脏腑功能失调。其病机一为阴虚不 能纳阳,一为阳盛不得入于阴,故治疗原则为 补虚泻实,调整脏腑阴阳。辨证应分虚实,虚 证多属阴血不足,心失所养,实证多为邪热扰 心。因吴茱萸末穴位贴敷的治疗原理在于引火 归原,故适用于实证患者。
醋调吴茱萸外敷涌泉穴巧 治失眠
骨伤三科 张守翠
1
?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节奏加快,精 神和心理负担加重,失眠发生率逐渐上升, 严重影响生活质量。临床多使用安定等镇 静催眠药物进行治疗,但该法不能解决导 致失眠的根本原因,且易引起诸如晨起头 晕昏沉、耐药成瘾、肝肾功能损害等副作 用。
? 在住院的病人中针对肝阳上亢、肝火上炎、 痰热扰心等热证所致失眠患者,打算开展 中医疗法醋调吴茱萸末外敷涌泉穴治疗失 眠,希望得到各位医生的支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