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与先秦诸子(易中天绍兴图书馆越州讲坛演讲视频)

合集下载

先秦诸子与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_易中天

先秦诸子与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_易中天

先秦诸子与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易中天先秦诸子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思想家,他们所形成的光辉思想对后来中华文化核心价值的形成,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并具有重要的奠基作用。

先秦诸子处在春秋战国时代,这个时代是我们民族思想文化史上的黄金时代,同时也是处在人类文明的黄金时代,这个伟大的时代被近代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称之为轴心时代。

他提出了一个著名观点,从公元前800年到公元前200年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

在这个时代,世界上几个主要的文明民族,进入文明时代后都产生了自己伟大的思想家,比方说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比方说以色列的犹太先知;比方说古印度的释迦牟尼;比方说中国的先秦诸子。

这些人的思想不但一直影响着这些民族和人类文明的历史进程,而且也一直影响着当今世界的变革和发展,而产生我们先秦诸子的春秋战国也正好处在这样一个轴心时代。

一、先秦诸子百家产生的历史文化背景在春秋战国时期,为什么我们中华民族能涌现出那么多伟大的思想家呢?!穿越历史的时空隧道,认真审视分析中华历史文化的渊源和脉络,我认为主要有三个原因。

第一,华夏民族心智的成熟。

从三千年前的周朝开始,中华民族的心智开始成熟了。

第一个标志是产生了《周易》这样具有哲学意义的不朽杰作。

《周易》笼统地说包括两本书:一本叫《易经》,一本叫《易传》。

《易传》是战国末年秦汉之初的作品,是对《易经》做解释的。

《易经》历史上比较公认的说法产生于殷纣时期,就是殷商王朝灭亡、西周王朝建立的那个时期,按照儒家的说法就是周文王时期,因为《易传》也有这么一个说法。

《周易》的产生就表现出了我们华夏民族在心智上的成熟。

第二个标志就是周公所创意的一系列制度。

中国古代有一个说法叫“太上有立德”,就是一个人最高的成就是他树立了一种道德,叫“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就是一个人要有成就是对人民要有功劳;“再次有立言”,就是一个人有成就必须要提出一种学说思想;其实还有一种是非常重要的,就是建立制度。

易中天先秦诸子百家争鸣 第二部 儒墨之争

易中天先秦诸子百家争鸣 第二部 儒墨之争

孔子墨子
(1)主张不同仁爱(有等级的爱)兼爱(平等的爱)
(2)时代不同春秋晚期春秋与战国之间(3)立场不同统治者平民
(4)代表不同文士,贵族气武士,平民味2. 孟子与墨子的区别:
孟子墨子
(1)主张不同仁爱(有等级的爱)兼爱(平等的爱)(2)时代不同战国中期春秋与战国之间(3)仁爱与兼爱出不同仁义功利
(4)鬼神论的信奉不同天命观鬼神论
(5)君权与民权关系不同民贵君轻君权至上(尚同)
孔子孟子
(1)宽厚谦和刚正不阿(2)温文尔雅心直口快(3)为人低调个性张扬
4. 墨子与孟子的相同点:
墨子孟子
行侠仗义孟子: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
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
君之视臣如草芥,则臣视君如寇雠。

我读经典系列——百家讲坛

我读经典系列——百家讲坛

我读经典系列(一)我读先秦诸子·易中天观众朋友们,大家好!从今天开始,《百家讲坛》推出一个新的系列,就是由《百家讲坛》的若干主讲人,一起来讲《我读经典》,准确地说,读先秦诸子,这就产生了三个问题,第一,我们为什么要读;第二,我们读什么;第三,怎么读。

先说第一个问题:为什么要读经典,为什么要读先秦诸子,这个问题其实很简单,就因为经典是人类文化的精华,什么叫经典呢?经典就是一个民族最有价值、最有意义的著作。

中国文化当中,经典非常多,为什么我们这个系列要讲先秦诸子呢?因为先秦诸子是中国文化遗产中,经典的经典,精华的精华。

先秦诸子产生的年代,我们通常称之为春秋战国,春秋战国是一个什么的时代呢?是我们民族的黄金时代,也是人类文明的黄金时代。

[画外音]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221年,是中国历史的春秋战国时期,这个时期社会矛盾激化,兼并战争连年不断,整个社会礼崩乐坏,就在这个时期,一批新的社会力量应运而生,他们来自社会的各个方面,虽然社会地位较低,但很多都是有思想和有才能的人,由于出身不同,立场不同,他们著书立说,各成一家之言,出现了我们历史上有名的“百家争鸣”的局面,形成了儒家、道家、墨家、法家、阴阳家等学派,后世称他们为先秦诸子,这些思想家的思想,对中华民族的性格和中华文化产生了巨大影响,这一时期,是我们民族思想发展的黄金时代。

这样一个黄金时代,被德国的哲学家雅斯贝尔斯称之为“轴心时代”,“轴心时代”是一个什么概念呢?“轴心时代”大概是公元前800年到公元前200年,尤其是公元前600年到公元前3 00年,这样的一个时段,发生的地区大概是北纬30度上下,也就是北纬25度到北纬35度这样的一个区间,在我们这个星球上,不同的民族同时产生了他们的精神领袖和精神导师,比方说古印度的释伽牟尼,比方说以色列的犹太先知,比方说古希腊的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比方说我们中国的老子、孔子等等,这些人是几乎同时产生在地球的这样一个区间,这个时代称为“轴心时代”,在这样一个“轴心时代”,在世界各大民族、各大文明当中,都产生了这样一批非常优秀、杰出,甚至可以说是伟大的思想家,我们的先秦诸子就产生于这样一个时代,因为它是我们民族的黄金时代,也是人类文明的黄金时代,这样一个人类文明的黄金时代留下的宝贵的遗产,我们应该知道,应该了解,应该阅读,这是第一点。

易中天在《开讲啦》第95期的励志演讲稿分享PPT

易中天在《开讲啦》第95期的励志演讲稿分享PPT
易中天在《开讲啦 》第95期的励志演 讲稿分享
contents
目录
• 引言 • 成长经历与感悟 • 成功秘诀与经验分享 • 面对困难与挑战的态度 • 对年轻人的建议与期望 • 结尾感言与互动环节
01
引言
节目背景与易中天介绍
《开讲啦》
一档由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和唯众传媒联合制作的中国青年 电视公开课节目,邀请“中国青年心中的榜样”作为开讲人 ,通过前沿的新知分享,以平实的角度和润物无声的方式传 递主流价值观。
易中天
著名历史学家、文化学者,厦门大学教授,曾登上央视《百 家讲坛》主讲“汉代风云人物”与“品三国”系列讲座而广 受欢迎。在《开讲啦》第95期节目中,他以“坚持与梦想” 为主题发表了励志演讲。
演讲主题及目的
演讲主题:坚持与梦想
演讲目的:通过分享个人经历与感悟,鼓励年轻人坚持追求梦想,面对困难与挑 战时保持积极心态和行动力。同时传递积极向上、勇于探索的价值观。
鼓励观众积极提问
最后,我鼓励在座的各位积极提问 ,分享自己的看法和感受。让我们 在交流中共同成长,一起追求更加 美好的未来。
THANKS
感谢观看
03
成功秘诀与经验分享
坚持不懈,追求卓越
持之以恒
成功的关键在于持续不断的努力 ,只有坚持不懈地追求目标,才 能逐步接近成功。
追求卓越
不满足于平庸,始终追求更高的 标准和更好的表现,不断挑战自 我,实现自我超越。
善于观察,勇于创新
观察力
敏锐的观察力能够帮助我们发现身边 的机会和问题,为创新提供源源不断 的灵感。
寻求帮助,共同成长
寻求支持
当遇到困难时,不要孤军 奋战。可以向家人、朋友 或同事寻求支持和帮助, 共同解决问题。

易中天《先秦诸子百家争鸣》(cctv百家讲坛全六部共36集)

易中天《先秦诸子百家争鸣》(cctv百家讲坛全六部共36集)

易中天《先秦诸子百家争鸣》(cctv百家讲坛全六部共36集)一.百家讲坛《先秦诸子百家争鸣第一部实话孔子》(共6集)夫子何人类型:历史/史说天下|名家大师|名人|人文|2008百家讲坛百家讲坛介绍:本期节目由厦门大学易中天教授讲述了儒家创始人孔子的出身、为人、治学及处世态度,由此使观众认识孔子是何许人。

(百家讲坛2008年第287期)实话孔子之学而优则仕类型:历史/史说天下|名家大师|名人|人文|2008百家讲坛百家讲坛介绍:本期节目中,厦门大学教授易中天讲解了先秦诸子百家争鸣(第一部)实话孔子之学而优则仕,从中评价孔子思想的伟大价值,并分析了培养一个优秀的领导的重要意义等。

(百家讲坛2008-10-..君子固穷类型:历史/史说天下|名家大师|名人|人文|2008百家讲坛百家讲坛介绍:厦门大学教授易中天向我们讲解先秦时期孔子的君子做官之道,孔子周游各国宣传自己思想的经过,以及孔子的政治思想。

(百家讲坛2008-10-18 16:23:10)头号教书匠类型:历史/史说天下|名家大师|名人|人文|2008百家讲坛百家讲坛介绍:本期节目厦门大学教授易中天讲述孔子,有人问孔子为什么不参与政治,孔子说孝顺父母、友爱兄弟,把这样一种道德风气推广到政治上去那就是参与政治。

实际上孔子从来没有离开过政治,他不做官了,..谁是好学生类型:历史/史说天下|名家大师|名人|人文|2008百家讲坛百家讲坛介绍:在孔子三千弟子中,孔子喜欢什么样的学生。

在孔门之中,孔子和学生除了师生关系之外,还会给人留下什么感觉。

厦门大学易中天教授为您讲述系列节目《先秦诸子百家争鸣》第一部——实话孔子之谁..伤心事与玩笑话类型:历史/史说天下|名家大师|名人|人文|2008百家讲坛百家讲坛介绍:本期介绍了孔子是最守礼的一个人,他一辈子维护的就是礼,他一举一动都不越礼的雷池一步。

甚至在对自己后事的安排上,他也遵守礼的约束。

但同时孔子又是一个性情中人,经历人生的悲欢离合,他从..二.百家讲坛《先秦诸子百家争鸣第二部儒墨之争》(共6集)儒与侠类型:文化/名家大师|国学|人文|2008百家讲坛百家讲坛介绍:本期易中天教授为观众讲述墨子是批儒第一人,儒与墨之间的争辩。

易中天讲《先秦诸子》

易中天讲《先秦诸子》

易中天讲《先秦诸子》儒家主张仁爱,就是"不平等地爱",墨家主张兼爱,就是"平等地爱",结果都没人执行,这才出来了道家,道家说,那就"不要爱"。

儒家关注的是文化,留下的是仁爱、正义、自强;墨家关注的是社会,是站在社会层面上看问题,留下的是平等、互利、博爱;道家关注的是人生,更关注个人,留下的是真实、自由、宽容;法家关注的是国家,主张"以法治国",留下的是公开、公平、公正。

其实,儒家的孔孟荀,墨家的墨子,道家的杨朱、老、庄,法家的韩非学说的核心问题就是两个:一个是如何治国,一个是如何做人。

儒家讲礼治,就是用礼来治;墨家讲人治,就是"尚贤";道家讲不治,清净无为。

法家讲法治。

韩非说,君子不要圣明,也不要能干,他只要做到一条,就是守法,严格按照法来做,就是法来治。

韩非明确讲"以法治国"。

是"以法治国",不是"依法治国",是法治,不是人治。

而且韩非强调法治的三原则:一、固、显。

"一"就是统一、唯一,"固"就是不变,"显"就是公开。

一旦制定了法,第一要统一、唯一,第二要永远不变,第三要公开透明。

用今天的话说,就是公开、公正、公平,这就是法家留下的遗产。

韩非子讲,君主手上有二"柄":一曰赏,二曰罚。

赏就赏得臣下感恩戴德,罚就罚得倾家荡产,家破人亡。

韩非子还主张君主要有"势、术、法"。

首先要保证有威势,威慑力;第二个是术,就是权术;第三个是法。

法一定要公开,术一定要藏起来。

所以法家的主张总结为"两面三刀"。

"两面"是赏、罚,"三刀"是势、术、法。

有了"两面三刀"就可以"横行霸道"。

易中天我读先秦诸子(二)(完整版)

易中天我读先秦诸子(二)(完整版)

易中天:我读先秦诸子(二)易中天四、读墨得力行再说读墨。

孟子是不喜欢墨子的。

孟子说:“杨氏为我,是无君也;墨氏兼爱,是无父也;无君无父,是禽兽也。

”(《孟子·滕文公下》)杨氏就是杨朱,墨氏就是墨子,他们观点不同,却都被孟子骂作禽兽。

这是孟子的偏见。

其实孟子不必骂墨子,他们两人也不乏相通之处,这就是“行侠仗义”。

实际上后世的“侠义”,就一半来自孟子,一半来自墨子。

如果说他们有什么不同,那就是墨子侧重于“行侠”,孟子侧重于“仗义”。

孟子的“仗义”,可以用一个故事来证明。

据《孟子·梁惠王下》,有一次邹国和鲁国发生冲突,邹国的官吏死了三十三人,邹国的老百姓却袖手旁观,见死不救。

因为孟子是邹人,邹穆公就问他应该怎么办。

孟子说,活该!谁让他们平时对老百姓不好!这下子老百姓可逮住报复的机会了(民今而后得反之也)!又据《离娄下》,孟子还曾经对齐宣王说:“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这些话,孟子就这么当着“君”的面说,一点儿都不含糊,真可谓仗义执言。

墨子的“行侠”,也可以用一个故事来证明。

这故事大家都很熟悉,就是墨子救宋。

据《墨子·公输》,当时鲁国著名的工匠公输盘(也叫公输般、公输班、鲁班),为楚国制造了一种攻城的器械——云梯,楚人准备用来攻打宋国。

墨子听说后立即动身,走了十天十夜到达郢都(今湖北省荆州市),来见公输盘。

公输盘问,先生有何指教?墨子说,北方有人侮辱了在下,想借先生的力量杀了他。

公输盘不高兴。

墨子说,鄙人愿出二百两(原文是“请献十金”。

古时二十两为一镒,一镒为一金,十金就是二百两)。

公输盘更不高兴了,心想你怎么能买凶杀人?便说我恪守正义,从不随便杀人。

墨子说,先生既然从不杀人,那就好说了。

在下听说先生要帮助楚国攻打宋国,请问宋国有什么罪过?楚国多的是土地,少的是人民。

牺牲不足的(人民),去争夺多余的(土地),这不能算是聪明。

攻打无罪之国,不能算是仁爱。

懂得这个道理,却不据理力争,不能算是忠诚。

(完整word版)百家讲坛--我读经典之易中天我读先秦诸子

(完整word版)百家讲坛--我读经典之易中天我读先秦诸子

阅读经典,铸就文化人生感悟经典,历练文化人格从“阎崇年现象”到“易中天现象"、“于丹现象”,以前仅仅能在高校的围墙之内,被少数人聆听的学者,突然间经由《百家讲坛》,走近了电视机前的寻常百姓,成了与他们朝夕相处的朋友.《百家讲坛》的“粉丝"们被阎崇年的扎实严谨所吸引,被易中天的纵横捭阖所震撼,被于丹的华丽空灵所迷醉,被王立群的博学儒雅所折服……他们聚集互联网上你来我往、唇枪舌剑,大家共同追问着这样一个问题,是一种什么样的力量,造就了这些他们所喜爱的学者们的今天?在他们成功的背后,有哪些书籍对他们影响深远?在对他们影响深远的书籍中,又有哪些国学经典与他们的人生轨迹紧紧相联……作为中央电视台将在今年5月隆重推出的《中国记忆—-文化遗产博览月》中浓墨重彩的一笔,《百家讲坛》栏目将在5月18日推出的大型系列《我读经典》,将邀请这些最为观众所喜爱的主讲人做客《百家讲坛》,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讲述一部对他们的人生轨迹影响深远的先秦经典,回答那些观众朋友们关心已久的问题,与电视机前的观众一道,共同感悟那些对中国文化影响深远的先秦经典的魅力。

发现经典:讲述“我与经典,不得不说的故事”世界上有一种东西,要用人一生的时间和整个生命去读懂,这就是经典.在《我读经典》系列中,大家首先会看到易中天先生以他那纵横捭阖的气度,再一次带领我们穿越迷雾重重的历史时空,回到金戈铁马的春秋战国,进入我们这个民族百家争鸣的黄金时代。

在这里,孔庆东、周思源、马瑞芳、孟宪实将为我们品读《论语》,让我们沐浴先秦儒家的“仁者爱人”;王立群、纪连海、徐放鸣将为我们讲述《孟子》,复活天地之中的浩然正气;隋丽娟将为我们讲述《墨子》,重温“兼爱、非攻”的侠义精神;孙立群、葛健雄将为我们细读《韩非》、《荀子》,遥望权术斗争中冷面法家的真谛;孙丹林、康震、李昌集将为我们解读“老庄”,启迪历史辩证法中的人生智慧;于丹将为我们带来“儒道相济”,讲述在成长中如何感悟《论语》、《庄子》,启发我们获取内心的幸福……在《我读经典》系列中,每一位主讲人都会讲述那些在他们成长经历中鲜为人知的故事,结合这些故事,为我们细品一部先秦经典,分享经典对他们生活智慧、学术人生的启迪。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鲁迅与先秦诸子(易中天绍兴图书馆越州讲坛演讲视频)
“绍兴这个地方风景秀丽、人杰地灵,这块不平凡的土地上注定会产生很多的伟人,而我自己最崇敬的就是鲁迅先生。

”昨天下午2点,著名学者易中天教授在绍兴图书馆正式开讲《鲁迅与先秦诸子》,一上台易中天就对鲁迅大加赞赏:鲁迅先生可能是中国历史上最懂中国人的人,而且直到现在其对中国人的认识和判断还没有过时。

这样的言语一下就拉近了易中天和台下市民的距离,赢得阵阵热烈的掌声。

作为央视《百家讲坛》收视率最高的演讲者,顶着“学术超男”名头的明星学者易中天在绍兴的人气十分,他在图书馆讲座的门票更是早早被市民一抢而空。

昨天下午1点30分左右,记者来到讲座现场时,偌大的演讲厅里已经坐满了市民,一些来晚了的市民只能站着听完整个讲座。

而一些没有领到门票的市民则选择通过网络直播收看讲座。

在2小时左右的讲座中,易中天用其特有的风趣幽默的语言、渊博的知识,和绍兴市民一起分享了先秦诸子中的孔子、墨子等人的思想和典故,整个讲座氛围十分轻松。

一位姓朱的市民告诉记者,对于先秦文化和历史他一直都很感兴趣,但是现有的一些文史资料都过于深奥,理解起来十分费劲,可是听易中天这么一说就觉得特别容易理解了。

一向注重互动的易中天昨天依然留下了足够的时间和市民们进行交流,对市民们的提问一一进行了解答。

而在回答一位市民提出的“怎么看待现在很多家长为了培养孩子,很小就让孩子读《四书五经》的做法”时,易中天“语出惊人”,他表示自己是坚决反对励志,反对培优,反对成功学,不要因为对孩子有过多的苛求而扼杀孩子快乐的童年,不要单纯的“望子成龙”,而是应该“望子成人”。

易中天说他对于下一代的希望就是他们能够成长为真正的人,成长为善良、有爱心、真实、快乐的人。

易中天绍兴“品鲁迅”
年过六十的易中天曾经以学术著作和“品读中国系列”而知名,而在2005年以来凭借在《百家讲坛》中“品汉代风云人物”,特别是“三国”成大众讲坛和书界炙手可热的人物。

此次易中天绍兴开讲,主办方免费发放给市民的300张讲座票短短半个小时左右的时间就全部领完,一票难求的场景可见其在绍兴的受欢迎程度。

昨天晚上8时许,到绍兴没多久的易教授接受了本报记者的采访。

关于绍兴,关于鲁迅
时隔5年,这是易中天教授第二次踏上绍兴的土地,虽然来的次数不多,但他对自己崇敬的鲁迅先生的家乡绍兴不可谓不了解,表示自己非常看好绍兴:“绍兴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历
史文化名城之一,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这样的古城即使在全世界也是很罕见的。

”易中天认为,历史文化是绍兴的一大优势,并且绍兴没有把历史文化作为包袱,而是作为了可持续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文化促进了古城的竞争力。

易中天在《百家讲坛》讲“三国”时,观众可以注意到他经常会引用鲁迅先生的话,而且尊称鲁迅先生为“先生”,这与他从小阅读鲁迅有关。

初中时期一个偶然的机会到一个旧书店去淘书,偶然地发现鲁迅先生的《集外集拾遗》,这本杂文集也是易中天读的第一部鲁迅先生的书。

从这本《集外集拾遗》开始,觉得鲁迅先生的语言“特别有意思”的他陆续不停地看了很多鲁迅的其他作品。

“我一直说我是喝鲁迅的‘奶’长大的,先生是五四时期最伟大的思想家,最了解中国人,对国民劣根性剖析得很透彻。

”易中天认为鲁迅先生最伟大之处在于不光剖析国民劣根性,也能剖析自己。

“我从小受先生的教育与熏陶,如果绍兴人民能把我看成是鲁迅的学生,我就非常知足了。


关于读书,关于讲座
对于读书,易中天也有自己的心得,就是要奉行“杂食主义”:“读书就跟吃饭一样,要什么都吃,什么都读,但个体有差异,不能强迫读,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最大的动力。

”易中天认为,现在有小孩不太爱看鲁迅的作品,看了也不明白,可能是作品选得不好或是对于鲁迅先生的认识不够全面,“中学生未必需要一遍就能理解深意,伟大的作品是需要反复阅读的”。

易教授自己有一种“独特”的读书方式,就是抄书。

他说这也是向鲁迅先生学习的,抄书了解的与浏览获知的绝不一样。

今天下午2点,受“越州讲坛”邀请,易中天将在绍兴图书馆报告厅作“鲁迅与先秦诸子”专题讲座。

他昨晚向记者透露这是为绍兴之行特别设计的题目,借由鲁迅先生引出先秦诸子,讲座重点仍是在于后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