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故居的保护和利用

合集下载

鲁迅故居的介绍

鲁迅故居的介绍

鲁迅故居的介绍
一、鲁迅故居的历史背景
1. 鲁迅故居的建筑年代
2. 鲁迅故居的位置及地理环境
3. 鲁迅故居的原始主人
4. 鲁迅故居的修缮历史
二、鲁迅故居的建筑风格
1. 故居的整体布局
2. 故居建筑的特点
3. 故居建筑的装饰风格
三、鲁迅故居的文化价值
1. 鲁迅故居的保护意义
2. 故居中展示的文物和遗物
3. 故居对于研究鲁迅的重要性
四、鲁迅故居的参观体验
1. 故居的开放时间和门票价格
2. 参观故居的须知事项
3. 故居参观的推荐路线
五、鲁迅故居的影响力
1. 故居作为文化景点的影响
2. 故居对于鲁迅粉丝的意义
3. 故居的社会教育作用
六、鲁迅故居的未来发展
1. 故居的保护措施和规划
2. 故居的未来展望和意义
3. 故居与周边旅游资源的整合
七、结语
故居作为鲁迅的生活和创作场所,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价值和人文纪念意义。

通过对鲁迅故居的介绍和探讨,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鲁迅的生平和他对中国现代文化的影响。

不仅如此,鲁迅故居也成为了一座重要的文化景点,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和鲁迅粉丝前来参观和纪念。

故居的保护与发展,对于传承中华文化和提升旅游业发展水平有着重要意义。

希望未来能够加强对鲁迅故居的保护和研究,使其成为更具影响力和受欢迎的旅游胜地。

鲁迅故居考察报告

鲁迅故居考察报告

鲁迅故居考察报告鲁迅故居位于浙江省绍兴市,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历史遗迹之一。

该故居原为鲁迅夫妇的故居和写作场所,建于20世纪20年代,是一幢西式建筑。

该建筑分为两部分,前半部分是住宅,后半部分是书房。

故居保留了鲁迅夫妇生前所用的家具、书籍、用品等,展现了鲁迅的生活及创作过程,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和历史价值。

在考察过程中,我深刻地感受到了鲁迅的卓越才华及思想深度。

故居内摆放的家具、照片、原稿等,让我仿佛回到了鲁迅的生活和创作场景当中,感受到了他创作的严谨、耐心和执着。

更重要的是,鲁迅的思想和思想精神深深地影响了我。

他向世人揭示了现实社会的黑暗和残酷,使我们意识到文化自觉和精神觉醒的重要性。

同时,考察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首先是故居的保护问题。

虽然故居经过多次修缮和改造,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建筑的老化和自然灾害的影响,故居的结构稳定性受到了一定的威胁。

其次是故居的游客数量过多,人流量大,给建筑本身及其文物造成了一定的损害。

因此,对于鲁迅故居的保护和维护显得尤为重要。

为了进一步推进鲁迅故居的保护工作,我们应该采取以下措施:首先,增加故居的保护经费,逐步改善建筑的环境条件和设施设备,确保故居的安全和可持续发展。

其次,加强故居的文物保护工作,加强建筑与文物的保护与修复,并建立健全的文物管理机制。

最后,加强故居的宣传和教育工作,增强公众对鲁迅及其思想的认识和理解,提高人们的文化自觉和精神觉醒,注重现代文化教育的发展。

综上所述,鲁迅故居具有极高的历史和文化价值,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遗迹之一。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应该加强对故居的保护和维护,同时注重对鲁迅思想精神的宣传和教育,引导人们增强文化自觉,激发精神觉醒,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添砖加瓦。

绍兴历史名人故居介绍

绍兴历史名人故居介绍

绍兴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拥有众多历史名人和文化古迹。

其中,许多历史名人的故居更是成为了绍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下面,我将为大家介绍几位绍兴历史名人的故居,并简要介绍其历史背景和价值。

1. 鲁迅故居: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杰出代表之一,他的故居位于绍兴市区鲁迅路中段。

这座故居建于清朝末年,是一座具有江南特色的传统民居。

鲁迅在此居住期间,创作了大量文学作品,为中国的现代文学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鲁迅故居现已成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吸引了无数国内外游客前来参观。

2. 陆游故里:陆游是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他的故居位于绍兴市区东南郊皋埠镇牌门村,是一座具有南宋时期建筑风格的古民居。

陆游在此居住期间,创作了大量诗歌作品,表达了他对国家兴亡的关注和对百姓疾苦的同情。

陆游故里的建筑和环境得到了很好的保护和修缮,成为了绍兴文化旅游的重要景点之一。

3. 秋瑾故居:秋瑾是中国近代史上的女革命家,她的故居位于绍兴市区胜利路60号。

这座故居建于清朝中期,是一座具有江南特色的传统民居。

秋瑾在此居住期间,积极参与革命活动,为推翻清朝统治做出了重要贡献。

秋瑾故居现已成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每年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参观。

除了以上几位历史名人外,绍兴还有许多其他著名历史名人的故居,如蔡元培、马寅初、周恩来等。

这些故居不仅是绍兴文化的瑰宝,更是中国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些历史名人的故居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它们记录了绍兴乃至中国历史的发展进程,反映了不同时期的社会风貌和人文精神。

通过参观这些故居,人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历史和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总之,绍兴历史名人故居是绍兴文化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不仅是历史文化遗产,更是教育和旅游的重要资源。

希望更多的人能够了解和关注这些故居,共同保护和传承中国优秀的历史文化遗产。

保护名人故居的意义

保护名人故居的意义

保护名人故居的意义名人故居,那可是一座座宝藏啊。

你想啊,就好比老祖宗给我们留下了一个个装满故事的魔法盒子。

这些故居里,每一块砖、每一片瓦,都像是会说话的小精灵,它们在悄咪咪地给我们讲述着名人的那些事儿呢。

拿鲁迅故居来说吧。

那小小的百草园,现在看起来可能就是个普普通通的园子,可这里面啊,有着少年鲁迅的欢乐时光。

他在这里看云雀高飞,听蟋蟀弹琴,和小昆虫们玩耍。

你要是走进那故居,仿佛能看到一个小小的鲁迅,在园子里蹦蹦跳跳,充满了童真。

这故居要是没了,就好像把那本写着鲁迅童年的书给撕了,多可惜呀!这就好比你家里有个传家宝,是你爷爷的爷爷留下来的,这个传家宝能让你知道家族的历史,要是有一天它没了,你心里会不会空落落的?名人故居对我们整个社会来说,就像是这样一个传家宝,它承载着我们的文化记忆呢。

再看看老舍先生的故居。

在那故居里,说不定老舍先生就坐在那张旧书桌前,一笔一划地创造出那些经典的人物形象。

他的喜怒哀乐,他对社会的观察和思考,都融入到了那一方小小的天地里。

如果我们不好好保护名人故居,那就像把老舍先生的灵感源泉给堵住了,以后的人就没法真切地感受到他创作时的氛围了。

这就跟你把一个厨师做饭的厨房给拆了一样,那厨师还怎么做出美味的菜肴呢?名人故居是他们创作的土壤,我们要是把这土壤破坏了,就等于断了文化传承的根啊。

保护名人故居,也是在给我们的城市和乡村保留独特的风景。

你想想看,在一片现代化的高楼大厦中间,突然有一座古色古香的名人故居,就像在一群时尚的年轻人里,站着一位穿着古装的老者,别有一番韵味。

这故居就像是一个独特的文化地标,让人一看就知道这个地方有故事、有内涵。

要是都把名人故居拆了,那我们的城市和乡村就会变得千篇一律,就像所有人都穿着同样的衣服,多无趣啊。

这难道是我们想要的吗?而且啊,名人故居对当地的旅游业也是个大宝贝。

游客们来旅游,可不只是想看那些千篇一律的人造景点。

他们想走进名人故居,去感受名人的气息,去探寻那些历史的痕迹。

绍兴鲁迅故居的景点介绍

绍兴鲁迅故居的景点介绍

绍兴鲁迅故居的景点介绍
绍兴鲁迅故居位于绍兴市大隐镇许巷,距市中心约6公里。

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绍兴鲁迅故居为鲁迅祖父周福清于清光绪十五年(1889年)所建。

“绍兴鲁迅故居”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该建筑为清代江南传统民居,以绍兴民居特色为基调,采用江南传统建筑形式,同时又融汇了北方民居的特点,是集居住、旅游、文化、展览等多功能为一体的大型民居博物馆。

鲁迅故居占地面积约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分三个区块。

第一区块为鲁迅祖居;第二区块是书斋和私塾;第三区块是三味书屋和鲁迅青少年时代居住过的旧宅。

三个区块间以回廊连接,既可各自参观,又可互相通连。

书斋是鲁迅青少年时代居住过的地方,“三味书屋”是鲁迅少年时代学习和生活的地方。

故居前有一座门楼,上面有一副对联:“越中之地多才俊,海内存知己”。

—— 1 —1 —。

从鲁迅故居到鲁迅故里

从鲁迅故居到鲁迅故里

综合中国文物报/2004年/11月/05日/第003版/从鲁迅故居到鲁迅故里关于绍兴名人故居保护和合理利用的模式研究宣传中在绍兴鲁迅故里,古色古香的东昌坊步行街、粉墙黛瓦的鲁迅故居周家新台门、傍水而筑的寿镜吾故宅寿家台门、庄重简约的明代建筑戴家台门,连同闻名遐迩的鲁迅故居、鲁迅祖居、百草园、三味书屋,原汁原味地展现在世人面前。

海内外参观者慕名前来,络绎不绝。

国家文物局和前来参加全国名人故居保护和利用论坛活动的专家,对鲁迅故居到鲁迅故里的名人故居保护与利用的模式给予了肯定。

现就绍兴文物局有关名人故居保护的做法与大家探讨,以期抛砖引玉。

保护鲁迅故居,强调的是整体保护的理念鲁迅故居(包括鲁迅祖居、百草园、三味书屋),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绍兴鲁迅路历史文化街区的核心。

因此,绍兴在编制鲁迅故居保护规划时,从鲁迅故居及周边环境风貌的现状出发,提出了全面保护、整体保护的理念,加大了文物保护的力度。

鲁迅故居所在街区是绍兴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鲁迅先生青少年时期生活过的故土,除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鲁迅故居外,还有寿家台门、陈家台门、朱家台门、邹家花园、长庆寺等5处绍兴市级文保单位(点),以及大量与鲁迅文化和绍兴传统文化有关的历史文化遗存,如:都昌坊口、咸亨酒店、土谷祠、塔子桥、街亭、恒济当铺、静修庵等。

街区内还保存着一批相当规模并传承了丰富历史信息的传统民居台门建筑。

街区因伟人鲁迅而声名显赫,被列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是广大青少年和文化人对大文豪的 朝圣之地。

但随着城市的发展,一些建筑风貌与街区的历史氛围不相协调。

居民的乱搭乱建现象严重,部分老屋年久失修,严重影响了街区历史风貌的协调,街区已无法与鲁迅笔下的风土人情和江南水乡绍兴古城相联系。

因此,保护名人故居,不仅要保护故居本身,更重要的是保护名人生活的真实环境,否则,鲁迅故居就会成为 文物的孤岛。

以鲁迅故居为核心的鲁迅路历史街区是游客到绍兴的必到之处,是目前市区游客最多、人气最旺的文化旅游区。

鲁迅故居介绍

鲁迅故居介绍

鲁迅故居介绍
一、鲁迅故居的背景
二、鲁迅故居的地理位置
三、鲁迅故居的建筑风格
3.1 主要建筑物
3.2 建筑风格特点
四、鲁迅故居的历史沿革
4.1 建筑物的兴废更替
4.2 鲁迅故居的前身
4.3 鲁迅故居的改建与修缮
五、鲁迅故居的价值与意义
5.1 文化遗产保护
5.2 鲁迅文化的传承
5.3 研究鲁迅的重要资源
六、鲁迅故居的开放情况与游览指引
6.1 开放时间
6.2 参观事项提醒
6.3 游览路线规划
6.4 相关讲解与活动
七、鲁迅故居所展示的文物与展品
7.1 鲁迅的个人生活用品
7.2 鲁迅的手迹与书籍
7.3 鲁迅的照片与艺术作品
八、鲁迅故居对个人与社会的影响
8.1 鲁迅思想的传播
8.2 鲁迅精神的激励
九、鲁迅故居的未来发展与规划
9.1 故居保护与维修
9.2 文化教育推广
9.3 增加展览与互动内容
十、结束语
通过对鲁迅故居的介绍,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这位伟大作家的生平及其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鲁迅故居是名副其实的文化遗产,也是鲁迅精神的象征之一。

希望我们能够重视鲁迅故居的保护与传承工作,在今后的发展中,更好地向世人展示这位伟大人物的卓越贡献。

中外名人故居旅游资源保护及利用对比研究

中外名人故居旅游资源保护及利用对比研究

中外名人故居旅游资源保护及利用对比研究中外名人故居旅游资源保护及利用对比研究随着旅游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旅游资源的保护和利用。

而中外名人故居作为一种独特的旅游资源,其保护和利用方式也备受关注。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对中外名人故居旅游资源的保护及利用进行比较分析。

一、保护措施1.1 国内名人故居的保护中国历史上有许多名人留下了自己的居所,这些故居被视为文化遗产的一部分。

如卢沟桥故居、鲁迅故居、毛泽东故居等。

为了保护这些历史遗迹,中国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法规和政策,对名人故居进行保护、修缮和维护。

同时,政府还设立了专门的机构负责名人故居的管理和保护。

1.2 外国名人故居的保护外国也有很多著名的名人故居,比如美国的林肯故居、英国的莎士比亚故居等。

这些故居同样被认为是文化遗产,受到政府的保护。

不同的是,国外的名人故居保护主要依赖于私人机构和企业的资助,政府在这个过程中发挥的作用相对较小。

二、利用方式2.1 国内名人故居的利用在国内,名人故居被视为一种旅游资源,许多故居都开放给游客参观。

这些故居利用的方式一般为“基地+项目”的组合。

例如,卢沟桥故居建有博物馆、图书馆和文化交流中心等。

鲁迅故居则开设了展览、文化活动和研究等项目。

毛泽东故居则拥有丰富的文物和纪念品,供游客观展和收藏。

2.2 外国名人故居的利用与国内不同,外国名人故居一般都是通过私人机构和企业进行管理和运营。

这些机构会将故居改造成博物馆、纪念馆、文化中心等,用来展示名人的生平和贡献。

此外,故居还会被用来举办展览、文化活动和庆祝仪式等活动,吸引更多游客前来参观。

三、存在的问题3.1 国内名人故居的问题目前,国内名人故居的保护和利用仍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一些故居的管理和维护不够规范,导致资源浪费和损失。

其次,部分故居经营者过于商业化,导致文化价值被冲淡。

最后,游客的文化素质和环保意识不够,存在破坏和乱扔垃圾等不良行为。

3.2 外国名人故居的问题外国名人故居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利用方式方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鲁迅故居的保护和利用2(14)班莫佳俊 15号绍兴的古色古香的东昌坊步行街、粉墙黛瓦的鲁迅故居周家新台门、傍水而筑的寿镜吾故宅寿家台门、庄重简约的明代建筑戴家台门,连同闻名遐迩的鲁迅故居、鲁迅祖居、百草园、三味书屋,原汁原味地展现在世人面前。

海内外参观者慕名前来,络绎不绝。

虽然出现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但它们的保护和利用的怎么样呢?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鲁迅故居的一些保护措施和保护情况吧!第一点是保护鲁迅故居,强调的是整体保护的理念。

因为鲁迅故居(包括鲁迅祖居、百草园、三味书屋),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绍兴鲁迅路历史文化街区的核心。

因此,绍兴在编制鲁迅故居保护规划时,从鲁迅故居及周边环境风貌的现状出发,提出了全面保护、整体保护的理念,加大了文物保护的力度。

所以有三个要点:1.突出整体保护。

鲁迅故居所在的鲁迅路历史文化街区是绍兴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鲁迅先生青少年时期生活过的故土,历史悠久,古迹众多,传统风貌保存相对完整,除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鲁迅故居外,还有寿家台门、陈家台门、朱家台门、邹家花园、长庆寺等5处绍兴市级文保单位(点),以及大量与鲁迅文化和绍兴传统文化有关的历史文化遗存,如:都昌坊口、咸亨酒店、土谷祠、塔子桥、街亭、恒济当铺、静修庵等。

街区内还保存着一批相当规模并传承了丰富历史信息的传统民居台门建筑。

因为居民的乱搭乱建现象严重,部分老屋年久失修,严重影响了街区历史风貌的协调,街区已无法与鲁迅笔下的风土人情和江南水乡绍兴古城相联系。

因此,保护名人故居,不仅要保护故居本身,更重要的是保护名人生活的真实环境,否则,鲁迅故居就会成为“文物的孤岛”。

2. 注重环境改善。

随着绍兴市区环城河整治、城市广场建设、解放路街景改造、仓桥直街、书圣故里历史街区修建以及汤浦水库、污水处理等重大工程的建成,居民的生活环境有了较大改善,居民的生活质量有了明显提高。

因此,保护鲁迅故居既要保护故居的传统风貌,又必须改善区内整体环境,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提高绍兴历史文化名城的品位。

3. 促进文物利用。

以鲁迅故居为核心的鲁迅路历史街区是游客到绍兴的必到之处,是目前市区游客最多、人气最旺的文化旅游区。

但由于故居规模小、设施差,街区环境差、风貌乱,既不能满足展示鲁迅的需要,也难以感受鲁迅笔下的绍兴风情;既影响教育功能的发挥,又制约了旅游产业的发展。

因此,抓紧实施鲁迅历史文化街区保护项目,对于加强文物的保护,促进文物的利用,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第二点是修复鲁迅故里,突出的是历史文脉的延续。

我们政府为了加强对鲁迅故居及周边环境的整体保护,绍兴市经过多年的论证,2002年上半年,委托清华大学编制了整体规划,并将街区正式定名为“鲁迅故里”,所以整个保护规划面积由原来的1万多平方米扩大到51.57公顷,依据所包含的保护内容不同,界定为重点保护区、传统风貌协调区和环境风貌控制区。

确定规划目标为:在世界,成为最著名的名人故里之一;在中国,成为历史街区保护的样板以及集中展现江南风情、江南古城、江南文化的具有独特文化内涵的历史街区;在绍兴,成为最具清末民初环境风貌,延续城市历史文脉的典型区块,成为体味鲁迅青少年时期生活意境、展示鲁迅笔下风情和解读鲁迅作品的真实场所。

所以在具体实施中,坚持整体保护、原汁原味、修旧如旧、原版再现,体现历史文脉的延续,重点抓了三个方面的工作:1. 修缮、修复6项:一是对鲁迅故居进行了维修,并修复了鲁迅故居组成部分——周家新台门;二是对三味书屋进行了维修,并修复了鲁迅的老师寿镜吾先生的故宅——寿家台门。

寿家台门除原状陈列外还辟有“越中古代教育史陈列馆”,以实物和照片形式展示灿烂的古代绍兴教育史;三是对鲁迅祖居进行了维修,并对西厢房作了原状陈列布置,展示了鲁迅祖上作为大户人家的生活原貌;四是完整修复了绍兴典型的花园式民居台门——位于鲁迅故居东侧的朱家台门。

修缮后作为“鲁迅笔下风情园”,向游客详细展示旧时绍兴祝福、祭祖、迎神、婚嫁、茶馆等民俗风情;五是恢复了鲁迅先生当年生活时的步行街,基本采用清末民初时期的旧石板、旧石墩、旧石窗、石库门、旧黑瓦、旧砖头、旧木料;六是修复了鲁迅祖上的另一处台门——过桥台门遗存部分,以及鲁迅邻居家的明代建筑——戴家台门等。

2. 新建3项:一是东入口停车场和沿街配套的仿古建筑。

地面及地下停车场面积达3800多平方米,可停各种车辆近百辆。

沿街建筑古色古香,与步行街浑然一体。

二是被誉为鲁迅故里灵魂的入口广场,主要由以反映鲁迅少年生活的场景及人物小品雕塑组成。

三是建造了新鲁迅纪念馆,陈列鲁迅生平事迹,采用了智能化、多媒体等现代陈列手段。

3.增加特色旅游项目3项:一是“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广大游客随着讲解员声情并茂的讲解,进入了原汁原味的历史遗存之地,仿佛回到了鲁迅童年、少年时代,给人一种“朝圣”的感觉,追求真实的感觉。

这是鲁迅故里的精华之一。

二是“三味早读”。

在寿镜吾故居寿家台门门首西厢房恢复了三味书屋的前身——“三余书屋”。

陈设与三味书屋基本相同,游客在这里可以感受到旧时绍兴私塾的教学场景,每天还定时举行“三味早读”,学生读书、老师提问,以及学生迟到、私塾老师谆谆教诲的情景表演。

游客可以参与其中,当一回私塾学生,还可以在仿真的书屋中坐一坐,体验一下,或拍照留影。

三是“走进老台门,寻访大文豪”。

第三点是从故居到故里,体现的是保护力度的加大与利用水平的升华按照“重点保护、合理保留、普遍改善”的方针,“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经济效益”相结合的原则,“整体风貌、传统格局、环境氛围”相协调的思路,“传统建筑、地方工艺、特色商业”相衬托的要求,通过2年多的实施,初步实现了从鲁迅故居到鲁迅故里的重大转折。

1. 在认知上,确立了三种保护理念:一是积极的、动态的保护理念。

在鲁迅故里里尽管有些传统建筑破旧不堪,但这些静态的传统建筑往往传递着丰富的历史信息,是城市文脉延伸和名人文化沿续的载体,因此,这些有灵性的文化符号得到了尽可能地保护。

二是全面的、整体的保护理念,在目标上把大树与森林的概念引入到文物保护的领域中。

历史文化名城是个整体,必须是一片大的森林。

绍兴被称为是一座没有围墙的博物馆,鲁迅、秋瑾、周恩来、徐渭、陆游、蔡元培等等众多的名人是绍兴的金名片,保存基本完好的名人故居则是绍兴2500年古城的重要支点,是森林中的大树。

但是,仅有几棵大树形不成森林,仅保护几处名人故居,形不成气候,仅靠几家名人纪念馆成不了“没有围墙的博物馆”。

绍兴在鲁迅故居的保护问题上,不仅保护文物遗产的本身,而且十分注重以名人故居为核心,保护周边环境风貌,利用文物大树效应,由点及面扩大保护范围,挖掘文化内涵,增加保护容量,促使文物大树形成为文物森林,并产生森林的“生态效应”。

三是发展的、创新的保护理念。

《威尼斯公约》对文物修复有许多严格规定,包括在修复过程中需留出修复标志,其中的不少原则在我们的名人故居保护中是适用的,但有些方面也难以照本照抄。

欧式的石质建筑与我国的木构建筑材质不同,保护模式也应有所突破。

绍兴在鲁迅故里保护中,对一些已经毁坏的建筑,只要整体环境风貌有要求的,允许根据史料、口碑、周边风貌等加以适当的恢复,附属建筑则大多通过移建同时代相应建筑的方法来处理。

恢复性建筑坚持用绍兴特有的旧石、旧砖、旧瓦、旧木构件。

鲁迅故里一期工程修复过程中,共使用了旧石板25000平方米,旧砖瓦片300万张,旧石构件2500个、石方连4000米,旧木构件100立方米,体现了原汁原味的要求。

同时,在外观风貌协调前提下的展览场馆内部的设施和实物展示中,使用了如智能化、多媒体、硅胶像、中央空调、自动扶梯等现代的手段和设施。

这样处理,取得了很好的实际效果。

2. 在规划上,体现了四个保护原则:一是原真性原则。

鲁迅故里是鲁迅青少年时代生活的真实地点,也是鲁迅作品多次描写的真实场景,携带着大量真实的历史文化信息,对这些原生态实物和环境的保护是街区保护的基础。

街区命名为“鲁迅故里”具有独一性与亲切感。

二是整体性原则。

鲁迅故里的价值在于其街区环境风貌的整体形态。

文物保护的范围不仅仅是那些文物保护单位而应该是对整体环境的保护。

三是延续性原则。

保护不是静态的恢复,而是保护街区发展的历史脉络,反映其内在生命的真实性。

通过对鲁迅故里的整体保护使鲁迅故里凝结成为市民、游客记忆的情感场所。

绍兴市经过反复讨论,拆除了已成为城市标志,但体量大、风格现代、质量设施相对落后的鲁迅纪念馆陈列大厅。

第四点是在建设上,采用了八种保护与整治模式。

一是保护——对保护区内文物保护单位和文保点,风貌形态和质量较好的建筑予以原貌保护的,对其中的个别构件加以更换和修缮,修旧如初,以存其真。

具体如:鲁迅故居、鲁迅祖居、百草园、三味书屋等。

二是改善——原有建筑结构尚好,但不适合现代生活需要的建筑,在保护其建筑格局和风貌、治理外部环境的同时,重点对建筑内部加以修缮改造,配备市政设施,改善居民生活质量。

具体如:鲁迅路步行街两侧、新建南路两侧及东西咸欢河沿的传统风貌带等。

三是重建——对传统风貌影响较大的建筑,拆除后通过历史建筑移植或利用历史建筑构件进行重建,以保障与传统风貌的协调。

对于特别有历史意义的建筑及其环境,利用图纸、照片、口碑等真实史料为建设的依据,按照保护规划的要求进行恢复重建。

具体如:都昌坊口、鲁迅路步行街等。

四是保留——对部分虽属80年代以后兴建但质量较好,设计时在一定程度上考虑了与传统风貌的协调和对历史文化的继承,并能体现出历史街区的历史变迁的建筑,予以保留,维持现状。

具体如:咸亨酒店、鲁迅文化广场、古玩市场等。

五是整饬——对于质量较好,风貌不协调的建筑,对其立面进行整治,加坡屋顶及重新装修立面。

具体如:鲁迅河和咸欢河沿、百草园公寓的立面等。

六是拆除——对违章搭建添建的、影响院落空间环境、风貌较差的建筑,则予以拆除。

具体如:东入口临时营业房、绍兴县人武部营院等。

七是新建——对历史街区整体风貌的完整有要求的,则根据传统建筑的体量、色彩和肌理布局进行补建。

具体如:东西入口停车场,步行街店铺古建筑等。

八是搬迁——对具有典型绍兴传统的台门,因为街区的保护需要而拆迁的建筑,则实行整体搬迁、移置建筑构件,实行异地保护的方式。

第五点是在价值取向上,发挥了社会与经济两个方面的功能。

一是社会教育功能。

以鲁迅故居为代表的绍兴名人故居是不可多得的人文资源。

绍兴历史悠久,人才辈出,毛泽东曾称为“鉴湖越台名士乡”,历代名人数以万计。

但由于人为与自然的原因,绝大多数的名人故居未能保存至今。

许多历史名人虽名存史册却踪迹无存。

而名人故居价值在于其原真性,不能随意恢复,所以保存至今的名人故居弥足珍贵。

鲁迅故居作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无论是建筑风貌,还是故居的文化内涵,都是特定时代的文化典例,其原真状态就是传统文化的一幕缩影,在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