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化工工程基础知识
石油化工工程基础知识

(4)管子壁厚的选择
管径确定后,管壁厚度应根据 以下因素确定: ◇承受的压力 温度 ◇材质 ◇操作温度 介质 ◇输送介质 材质 ◇使用周期 ◇工作压力
雷诺采用不同的流体和不同的管径精心了 多次试验,发现:
对于圆管内的流动,当Re〈2000时,流动总是层流;Re〉 4000时,流动一般为湍流;其间为过渡区,流动可能是层流 ,也可能是湍流,取决于外界条件。对于平行流体流过光滑 平板的情况,边界层由层流转变为湍流的临界雷诺数约在105 ~3×106之间。雷诺数Re的大小取决于三个参数,即流体的速度
f.轴封
(1)大修时,填料必须全部更新,填料应事先 制成合格的填料环。 (2)填料函上有密封液系统的,密封液管道必 须畅通。 (3)检查导向内孔巴氏合金,如有拉毛、磨损 严重等情况,则需更新导向套。 (4)调节螺母应进行探伤检查,不允许有裂纹 等缺陷。
g.缸体
(1)对缸体进行着色探伤,发现裂纹,原则上 要更换新备件。但尿素装置中的氨基甲酸胺泵 等,因缸体用材贵重,不宜轻易报废。 要防止裂纹继续延伸,可用砂轮打磨后 焊接或粘接或摸索其他有效方法处理后继续使 用,日后,每次拆修都应该详细检查缺陷有无 再生或发展。
式中的动力粘度η用运动粘度υ来代替,因η=ρυ, 则 式中: υ——流体的平均速度; l——流束的定型尺寸; ρ、η一一在工作状态;流体的运动粘度和动力粘 度 ρ——被测流体密度;
Hale Waihona Puke 由上式可知,雷诺数Re的大小取决于三个参 数,即流体的速度、流束的定型尺寸以及工作 状态下的粘度。
石油化工基础安全知识

石油化工基础安全知识一、填空1、石化集团公司安全生产方针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全员动手、综合治理。
2、班组安全活动每月不应少于2次,每次不少于1学时。
3、安全生产“五同时”原则是指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生产工作时,同时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
4、“谁主管、谁负责”和“管生产必须管安全”是安全生产的重要基本原则5、“三基”工作是指基层建设、基础工作和基本功训练。
6、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将安全法制、安全责任、安全文化、安全科技、安全投入列为“安全五要素”。
7、集团公司的隐患治理“四定原则”是指定整改方案、定资金来源、定项目负责人和定整改期限。
8、集团公司的安全监督“四全”原则是指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和全天候。
9、安全色有红、蓝、黄及(绿)四种,其中:红色代表(禁止、停止),蓝色代表(指令),黄色代表(警告),绿色代表(安全)。
10、防止放射性物质外照射的办法基本有三种,即距离防护、时间防护和屏蔽防护,因此称为外照射防护“三要素”。
11、按照高处作业的作业方式,高处作业又可分为临边作业、洞口作业、攀登作业和悬空作业等。
12、加强特种设备安全监控是安全工作的重要内容,石油石化企业常用的特种设备主要有起重机械、厂内机动车辆、卷扬机和电梯等。
13、在人员聚集的公共场所或工作场所,建筑物的门窗宜采用向外开启式方式。
14、从业人员未经过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未取得考核合格证就上岗,生产经营单位应承担法律责任。
15、两个以上生产经营单位在同一作业区域内进行生产经营活动,可能危及对方生产安全的,应当签订_安全生产管理协议。
16、消防工作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坚持专门机关与群众相结合的原则,实行防火安全责任制。
17、生产经营单位的从业人员有权了解其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防范措施及事故应急措施,有权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提出建议。
18、我国普遍采用的安全生产教育形式有:三级安全教育、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教育、经常性的安全教育。
石油化工基础知识

1、圆直管内流动流体,湍流时雷诺准数是(【B】)。
A. Re ≤2000;B. Re ≥4000;C. Re = 2000~4000。
2、在稳定流动系统中,水由粗管连续流入细管,若粗管直径是细管的2倍,则细管流速是粗管的(【C】)倍。
A. 2;B. 8;C. 4;D. 63、流体流动时产生摩擦阻力的根本原因是(【C】)。
A. 流动速度大于零;B. 管边不够光滑;C. 流体具有粘性。
4、在相同条件下,缩小管径,雷诺数(【A】)。
A. 增大;B. 减小;C. 不变;D. 不一定5、单位时间内流过管道任意截面的流体量称为(【C 】)。
A 流速;B 流线;C 流量;D 流函数。
6、单位时间内流体在流动方向上所流过的(【C 】)称为流速。
A 宽度;B 高度;C 距离;D 直线。
7、柏努利方程式中的(【A】)项表示单位质量流体所具有的位能。
A gz;B u2/2;C p/ρ;D We。
8、柏努利方程式中的u2/2项表示单位质量流体所具有的(【B 】)。
A 位能;B 动能;C 静压能;D 有效功。
9、牛顿粘性定律适用于牛顿型流体,且流体应呈(【B】)。
A.层流流动;B.湍流流动;C.过渡型流动;D.静止状态。
10、水以2 m·s-1的流速在Ф35 mm×2.5 mm钢管中流动,水的粘度为1×10-3 Pa·s,密度为1000 kg·m-3,其流动类型为( 【B】)。
A.层流;B.湍流;C.过渡流;D.无法确定。
11、装在某设备进口处的真空表读数为50 kPa,出口压力表的读数为100 kPa,此设备进出口之间的绝对压强差为(【A】)kPa。
A.150;B.50;C.75;D.25。
12、层流与湍流的本质区别是(【D】)。
A 湍流流速>层流流速;B 流道截面大的为湍流,截面小的为层流;C 层流的雷诺数<湍流的雷诺数;D 层流无径向脉动,而湍流有径向脉动。
13、(【A 】)上的读数表示被测流体的绝对压力比大气压力高出的数值,称为表压力。
石油化工基础安全知识

石油化工基础安全知识是指在石油化工行业中,员工需要了解的一些基本的安全知识和措施,以确保工作场所的安全性和工作人员的健康。
下面将详细介绍一些石油化工基础安全知识。
1. 基本的安全意识作为石油化工行业的从业人员,首要的任务就是保护自己的人身安全。
员工需要对自己的工作环境和可能存在的危险有充分的认识和认识,并始终保持高度的警惕和谨慎。
员工还需要了解并遵守公司的安全规章制度,参加相关的培训和考核。
2. 火灾防护火灾是石油化工行业中的一个常见的危险,因此员工需要了解火灾的基本防范措施。
例如,员工需要知道如何正确使用和保管易燃和易爆物品,并熟悉火灾报警系统、灭火器等灭火设备的使用方法。
3. 化学品的安全使用石油化工行业使用大量的化学品,因此员工需要了解如何正确地使用和处理这些化学品,以避免事故。
员工需要了解化学品的性质、储存条件、使用方法和可能存在的危险,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如佩戴防护手套、护目镜等,并遵守相关的操作规程。
4. 高处作业安全在石油化工行业中,经常需要进行高处作业,如搭建和拆除脚手架等。
员工需要了解高处作业的安全规范,包括正确佩戴安全带、正确使用安全绳和安全防护设备等。
员工还需要定期检查和维护使用的安全设备,并在高处作业时保持平稳和谨慎。
5. 电气安全在石油化工行业中,电气设备的使用频繁,因此员工需要了解相关的电气安全知识。
员工需要了解电气设备的使用规范、维护方法和可能存在的危险,如电击、电火灾等,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如戴绝缘手套、使用绝缘工具等。
6. 健康与安全管理石油化工行业的员工需要定期进行身体检查,以确保身体健康。
员工需要遵守公司的健康管理规定,如按时接种疫苗、佩戴个人防护装备等,并注意个人的卫生习惯和作息规律,以保持健康。
7. 紧急情况应急处理石油化工行业中可能发生各种紧急情况,如火灾、泄漏等。
员工需要了解相应的应急处理措施,如紧急疏散、报警等,并参加相关的紧急情况演练和培训,以保证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冷静应对和采取正确的行动。
石油化工安全基础知识

石油化工安全基础知识目录1. 安全意识与行为规范 (2)1.1 石油化工行业安全概述 (3)1.2 安全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4)1.3 个人安全行为规范 (5)1.4 安全责任与管理 (6)2. 风险识别与评估 (8)2.1 风险识别方法 (9)2.2 风险评估原则 (10)2.3 常见化工危险品及控制措施 (11)2.4 过程安全风险评估 (13)3. 火灾与爆炸防控 (14)3.1 火灾、爆炸的原理和危害 (15)3.2 防火设施及安全用电知识 (16)3.3 爆炸危险品的分类和安全储存 (18)3.4 火灾事故应急处置 (19)4. 环境保护与安全 (21)4.1 环境污染防治法规 (22)4.2 化工企业废气、废水、废渣处理 (24)4.3 环境安全事故应急处置 (24)5. 个人防护 equipamento (25)5.1 常用防护装备及其使用方法 (26)5.2 对不同危险物的防护 (28)5.3 个人防护装备的保养和检查 (29)6. 应急救援与处理 (31)6.1 突发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32)6.2 泄漏、燃烧、爆炸事故应急演练 (34)6.3 伤亡处理和应急医疗 (35)7. 安全技术与管理 (36)7.1 安全技术标准和规范 (37)7.2 安全运行规程制定和实施 (39)7.3 安全事故调查和总结 (41)7.4 安全信息化管理 (42)1. 安全意识与行为规范在石油化工行业中,安全始终是首要考虑的因素。
员工的安全意识与行为规范是确保安全生产的基石,从踏入石油化工领域开始,每一位员工都需要树立起牢固的安全观念,充分认识到安全生产对于个人、家庭和社会的重要性。
安全意识不仅是一种对潜在危险的认知和警觉,更是一种行动上的自觉遵循。
员工应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对任何可能引发安全事故的行为和细节都不能掉以轻心。
要不断提升自己的安全技能,熟悉并掌握各种安全操作规程,确保在关键时刻能够迅速、准确地应对各种突发状况。
石油化工基础知识

石油化工基础知识石油化工的基础原料石油化工的基础原料有4类:炔烃 (乙炔)、烯烃 (乙烯、丙烯、丁烯和丁二烯)、芳烃(苯、甲苯、二甲苯)及合成气。
由这些基础原料可以制备出各种重要的有机化工产品和合成材料天然气化工以天然气为原料的化学工业简称天然气化工。
其主要内容有:1)天然气制碳黑;2)天然气提取氦气;3)天然气制氢;4)天然气制氨;5)天然气制甲醇;6)天然气制乙炔;7)天然气制氯甲烷;8)天然气制四氯化碳;9)天然气制硝基甲烷;10)天然气制二硫化碳;11)天然气制乙烯;12)天然气制硫磺等。
100×104 t原油加工的化工原料据资料统计,100×104 t原油加工可产出:乙烯15×104 t,丙烯9×104 t,丁二烯2.5×104 t,芳烃8×104 t,汽油9×104 t,燃料油47.5×104 t。
炼油厂的分类可分为4种类型。
1)燃料油型生产汽油、煤油、轻重柴油和锅炉燃料。
2)燃料润滑油型除生产各种燃料油外,还生产各种润滑油。
3)燃料化工型以生产燃料油和化工产品为主。
4)燃料润滑油化工型它是综合型炼厂,既生产各种燃料、化工原料或产品同时又生产润滑油。
原油评价试验当加工一种原油前,先要测定原油的颜色与气味、沸点与馏程、密度、粘度、凝点、闪点、燃点、自燃点、残炭、含硫量等指标,即是原油评价试验。
炼厂的一、二、三次加工装置把原油蒸馏分为几个不同的沸点范围(即馏分)叫一次加工;将一次加工得到的馏分再加工成商品油叫二次加工;将二次加工得到的商品油制取基本有机化工原料的工艺叫三次加工。
一次加工装置;常压蒸馏或常减压蒸馏。
二次加工装置:催化、加氢裂化、延迟焦化、催化重整、烃基化、加氢精制等。
三次加工装置:裂解工艺制取乙烯、芳烃等化工原料。
辛烷值辛烷值是表示汽油在汽油机中燃烧时的抗震性指标。
常以标准异辛烷值规定为100,正庚烷的辛烷值规定为零,这两种标准燃料以不同的体积比混合起来,可得到各种不同的抗震性等级的混合液,在发动机工作相同条件下,与待测燃料进行对比。
石油化工基础知识讲解

石油化工基础知识讲解石油化工是指利用石油和天然气等烃类化合物作为原料,经过化学反应制成各种有机化合物的一种行业。
其产品广泛应用于化学、农药、医药、塑料、合成纤维等领域,是现代化学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那么,石油化工的基础知识有哪些呢?本文将做一简单的讲解。
1. 石油和天然气的基本性质石油和天然气都是由天然界中烯烃类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
它们具有可燃性、挥发性、粘滞性等特点。
石油主要是碳氢化合物,其中的主要成分是烷烃和芳香烃。
而天然气主要是甲烷和少量乙烷、丙烷等。
2. 石油提炼和物理性质的表征在石油化工中,石油首先要进行提炼,得到不同的石油分馏产品。
石油的物理性质包括密度、粘度、沸点等。
这些性质是自然界中石油来源的基础,并且是进行石油提炼和精炼过程中的重要参数。
对每个石油产品的性质进行准确的表征,可确保正确的使用和混合。
3. 石油化工反应和产物当石油和天然气为原料被投入化学反应炉中时,一些化学反应会发生。
反应稳定与否取决于反应条件和催化剂的选择。
这些化学反应通常会生成新的有机化合物,如乙烯、丙烯等。
这些化合物是石油化工的核心产物。
4. 催化剂催化剂是石油化工反应中必要的元素。
在石油化工中,催化剂是使化学反应发生的重要元素。
它们能够使化学反应过程更加高效,提高反应产物的收率,并且可以有效减少不理想的副反应。
有些催化剂能够使反应发生在亚常温下,从而减少电能的消耗。
而其他催化剂则可以加速反应速率,从而提高产量。
5. 制备高性能聚合物高性能聚合物是石油化工的另一个重要产物。
这些聚合物具有优异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并且可用于制造塑料、橡胶等产品。
然而,制备高性能聚合物需要特定的化学知识和技能。
以上就是有关石油化工基础知识的简单讲解。
石油化工是一门高科技产业,它正在推动着人类社会的进步。
对于石油化工工程师和学习石油化工专业的人来说,了解这些基础知识是起点,愈加深入的学习和积累知识,方能更好地推动现代化学工业的发展。
石油化工基本知识

石油化工基本知识一、高分子材料及其分类相对分子量超过10000的化合物称之高分子,又称高聚物或聚合物。
高分子材料可分天然高分子(如淀粉、纤维素、蚕丝、羊毛等和合成高分子,通常所说高分子材料指的是后者。
按其应用来分,高分子材料可分为塑料、橡胶、化纤、涂料和粘合剂五大类,有时又将塑料和橡胶合称为橡塑。
由于大量新材料的不断出现,上述分类方法并非十分合理。
二、塑料基本知识塑料是指以树脂(或在加工过程中用单体直接聚合为主要成分,以增塑剂、填充剂、润滑剂,着色剂等添加剂为辅助成分,在加工过程中能流动成型的材料。
塑料的分类:塑料是有机高分子材料中一个重要分枝,品种多,产量大,用途广。
对于品种繁多的塑料,可按如下方法分类,使人们容易认识它,掌握并应用它(一按受热时的行为分塑料按受热时的行为,可以分为热塑性塑料和热固性理科。
1、热塑性塑料加热时变软以至流动,冷却变硬,这种过程是可逆的,可以反复进行。
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聚苯乙烯、聚甲醛,聚碳酸酪,聚酰胺、丙烯酸类塑料、聚砜、聚苯醚,氯化聚醚等都是热塑性塑料。
热塑性塑料中树脂分子链都是线型或带支链的结构,分子链之间无化学键产生,加热时软化流动、冷却变硬的过程是物理变化。
2、热固性塑料第一次加热时可以软化流动,加热到一定温度,产生化学反应一交链固化而变硬,这种变化是不可逆的,此后,再次加热时,已不能再变软流动了。
正是借助这种特性进行成型加工,利用第一次加热时的塑化流动,在压力下充满型腔,进而固化成为确定形状和尺寸的制品。
这种材料称为热固性塑料。
热固性塑料的树脂固化前是线型或带支链的,固化后分子链之间形成化学键,成为三度的网状结构,不仅不能再熔触,在溶剂中也不能溶解。
酚醛、服醛、三聚氰胺甲醛、环氧、不饱和聚酯、有机硅等塑料,都是热固性塑料。
(二按树窟合成时的反应类型分按塑料中树脂合成时的反应类型,可将树脂分为聚合型树脂和缩聚型树脂塑科分别称为聚合型塑料和缩获型塑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式中的动力粘度η用运动粘度υ来代替,因η=ρυ, 则 式中: υ——流体的平均速度; l——流束的定型尺寸; ρ、η一一在工作状态;流体的运动粘度和动力粘 度 ρ——被测流体密度;
由上式可知,雷诺数Re的大小取决于三个参 数,即流体的速度、流束的定型尺寸以及工作 状态下的粘度。
流束的定型尺寸以及工作状态下的粘度。
数学模型为:Re=d·v·ρ/ μ 或 Re=d·v/λ 流速:v,管径d、密度ρ、黏度μ 或λ
实验表明:
对于流体在管内的流动: (1)当Re <2000时,流动形态为层流; (2)当2000 < Re <4000时,为过渡流; (3)当Re > 4000时,为湍流状态。
式中, le——管件的当量长度,可查表或实验测定
③管路的总阻力损失
管路的总阻力损失为流体流经直管的阻力损失 与各局部阻力损失之和,即: Σhf = hf + Σhf´
二、动、静设备基本知识
压力
(5)稳态流动和不稳态流动
任一截面处的流速、流量和压力等物理参数是 否随时间变化,确定流动状态。 对于圆形管道:
v1 / v2 = (d2/d1)²
(6)伯努利方程式
mU1+mgH1+mv² 2+P1Q1+wm+qm =MU2+mgH2+mv² /2+P2Q2
(机械能守恒)
(总能量守恒)
πν 通常,由于流速的大小体现了操作费用的高低,而 管径d的大小则体现了设备投资费用的多少,所以, 对于较长的管道,两者要权衡考虑,以总费用最低 为目标。
(4)管子壁厚的选择
管径确定后,管壁厚度应根据 以下因素确定: ◇承受的压力 温度 ◇材质 ◇操作温度 介质 ◇输送介质 材质 ◇使用周期 ◇工作压力
④流速:单位时间内流过的距离。 ⑤平均流速:在管截面中心处最大,越靠近管壁流 速越小,在管壁处的流速为零。
(2)流体静力学基本方程
静止液体内任意两点满足静力学方程:
H1 + P1/ρg= + P2/ρg
H2 H
P2 = P0 + ρg H
H1
(3)管径的确定
对于圆形管道,管径可以由下式 d= 4Q
化工原理 一、流体力学基本理论
(1)基本概念
①流体的密度 ②流体的压力 ρ=m/v ﹙kg/m³ ﹚ р=F/A ﹙N/m² ﹚
压力对流体的密度影响很小,可忽略不计,故液体可 视为不可压缩流体;温度对液体的密度有一定影响, 在查阅密度时要注明温度条件。
③流量:单位时间内流过管道任意界面的流体量。 流量常以体积流量Q和质量流量G表示。
ι ——直管段长度(m)
2)局部损失
产生原因: 由于管路中管件(三通、弯头、变径接头等)、 阀门、管子出入口及流量计等局部障碍的存在 而产生的阻力损失。 ①阻力系数法 Hf´= ξv² /2g
式中 ξ——局部阻力系数,由查表或实验测定;
②当量长度法
将流体的局部阻力折合成相当于流体流经同直 径长为le的直管时所产生的阻力,局部阻力可 表示为: hf´=λ le/d· v² /2g
(7)圆管内流体压力损失的计算
雷诺数 测量管内流体流量时往往必须了解其流动状态、 流速分布等。雷诺数就是表征流体流动特性的 一个重要参数。 流体流动时的惯性力Fg和粘性力(内摩擦力)Fm 之比称为雷诺数。用符号Re表示。Re是一个 无因次量。
1883年,英国物理学家O.雷诺观察了圆管内的流动状态,首先提出:由层流向湍 流的过渡取决于比值dup/μ(d为管子内径)。这个比值即雷诺数 Re。
雷诺采用不同的流体和不同的管径精心了 多次试验,发现:
对于圆管内的流动,当Re〈2300时,流动总是层流;Re〉 4000时,流动一般为湍流;其间为过渡区,流动可能是层流, 也可能是湍流,取决于外界条件。对于平行流体流过光滑平 板的情况,边界层由层流转变为湍流的临界雷诺数约在105~ 3×106之间。雷诺数Re的大小取决于三个参数,即流体的速度、
1)沿程流动阻力损失
产生原因: 流体流经一定管径的直管时,由于摩擦力的 作用而产生的阻力,造成沿程流动损失: Σhf = λ ·ι /d ·v²/2g
式中:
Σhf ——沿程流动损失(m) λ ——摩阻系数,与雷诺数、管壁粗糙有关, 可通过实验测定,也可以计算求得,当流体处 于层流时, λ = 64/Re d ——管内径(m) v ——流体在管内的流速(m/s)
雷诺数小,意味着流体流动时各质点间的粘性 力占主要地位,流体各质点平行于管路内壁有 规则地流动,呈层流流动状态。 •雷诺数大,意味着惯性力占主要地位,流 体呈紊流流动状态
在不同的流动状态下,流体的运动规律:
在不同的流动状态下,流速的分布等都是不同 的 因而管道内流体的平均流速υ与最大流速 υmax的比值也是不同的。 因此雷诺数的大小决定了粘性流体的流动特性。
用圆管传输流体,计算雷诺数时,定型尺 寸一般取管道直径(D),则
用方形管传输流体,管道定型尺寸取当量直径(Dd)。 当量直径等于水力半径的四倍。对于任 意截面形状的管道,其水力半径等于管 道戳面积与周长之比.所以长和宽分别 为A和B,的矩形管道,其当量直径 :
对于任意截面形状管道
用当量直径,都可按截面积的四倍和截面周长 之比计算,因此,雷诺数的计算公式为:
光滑管道的雷诺数ReD与速度比V/Vmax的 关系
试验表明,外部条件几何相 似时(几何相似的管子,流 体流过几何相似的物体等), 若它们的雷诺数相等,则流 体流动状态也是几何相似的 (流体动力学相似)。这一相 似规律正是流量测量节流装 置标准化的基础。可见,雷 诺数确切地反映了流体的流 动特性是流量测量中常用的 参数.
H1+v² /2g+P1/ρg + He= H2+v² /2g+P2/ρg + Hf
H1-位压头
He-外加功
Hf-压头损失
注意:
总能量衡算中,动能、位能、压力能、外加功 属于机械能;内能和热是非机械能。机械能和 非机械能的区别是前者在流动过程中可以相互 转化,既可以用于流体输送,也可以转变成热 和内能;而后者不能直接转化为机械能用于流 体的输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