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尼克系列小说看海明威短篇小说的艺术风格
论海明威小说创作的艺术特色

论海明威小说创作的艺术特色李世强提 要 几乎所有的作家在创作中都离不开从自身的生活经历中挖掘题材,而这一点在当代美国小说家厄内斯特・海明威的作品中尤显突出。
本文对此作了重点论述。
同时,简析了海明威作品的艺术特点及其独具一格的文体风格。
关键词 海明威 生活经历 作品题材 艺术特点 文体风格厄内斯特・海明威是美国著名作家,一生写过六部长篇小说、五十多篇短篇小说。
中篇小说《老人与海》荣获诺贝尔文学奖。
理由是:海明威是我们时代的伟大作家之一,他忠实地、不屈地再现了这个严酷时代的真实面貌,在这个充满暴力和死亡的世界中,看到了勇气和同情。
同时,他精通现代叙事艺术,在当代风格中发挥了巨大的影响。
这就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对海明威的作品作出了权威性的评价。
海明威无论写什么都以自己的经验为基础。
他说:“只有你占有过的东西你才了解它。
”因此,海明威的素材都来自他的亲身经历。
他的成名之作《太阳照样升起》,写一群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旅居巴黎的美国海外游子。
这些人参加过大战,目睹战争中大规模的屠杀和破坏,只求在眼前的吃喝玩乐中寻求解脱,表面上虽然欢乐,内心却十分悲痛。
其实,这正是海明威本人的经历。
我们知道,海明威在1918年高中毕业之后,抱着为祖国的神圣和尊严而战,为拯救世界民主而战的崇高理想,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他为救护队开车,在意大利前线受了重伤,两条腿几乎都要截去,幸亏精湛的外科手术和良好的护理救了他,使他得以保住双腿。
在六个月的住院治疗当中,他与一美国女护士恋爱了(这女护士就是《永别了,武器》中的女主角凯萨琳的原型)。
痊愈之后,他以记者身份被派驻巴黎,开始了写作生涯,并成了“迷惘的一代”的代表。
《太阳照样升起》,诚如其家人所说,是海明威从欧洲负伤回来以后“什么事情都不想做”,“成了一个没有目标的人”的生活的写照。
书中主人公巴纳斯因受伤而丧失了性机能,在爱情上受到挫折而心灰意懒的同时,没有丧失勇气,而是光明磊落地对待一切。
论海明威小说独具的叙事艺术特色11

论海明威小说独具的叙事艺术特色0荷(东北财经大学国际商务外语学院,辽宁大连 116023)摘要:“海明威热”的原因之一在于海明威的小说中体现了一种人类的生存意识,即一种在死亡、失败面前仍面无惧色的“硬汉”品质。
在群星璀璨的文学花园里,海明威的作品能够风靡一时,还在于他创作风格上的独特魅力,海明威坚持“冰山” 的创作原则,在表现形式上采用象征主义、对话描写等手法,文字表达惜墨如金,尽量客观地描写。
他的小说具有戏剧艺术的某些特点:悬念迭起,冲突尖锐,对话简洁以及生动的场面描写。
这一切都构成了海明威独具的叙事艺术特色,使他在色彩纷呈的文学流派中独树一帜。
关键词:冰山原则;现代叙事艺术;叙述语态;戏剧性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2)09—0166—04早在 1932年,海明威就在其重要作品《午后之死》中阐述了“冰山”的创作原理:“冰山在海里移动很是威武壮观,这是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露出水面。
”他用独具的慧眼观察生活,汲取最具特征的画面,用客观冷静的文字凝固成读者看得见的“八分之一”,就像浮在海面上的冰山一样轮廓清晰,晶莹夺目,造成一种威武壮观的雄浑意境,以唤取读者丰富的想象力,去挖掘、填补那隐藏在水面以下的涵盖作家复杂思想感情的“八分之七”。
这就使得海明威的作品具有深沉含蓄、意蕴丰厚的艺术特征。
深沉含蓄的思想内容需用适宜的艺术形式来表现,而海明威常常采用象征暗示的手法,把抽象复杂的思想感情具体化。
尽管海明威矢口否认《老人与海》的象征意义,但许多文艺评论家还是从这部小说中看出了各种寓意和象征。
小说看上去就是一个“老人打鱼——遇鲨——斗争——最后失败”的故事,但我们只要多读几遍,仔细琢磨后,就会发现它的意义远远超越于故事本身,而被赋予了多种暗含的寓意。
鱼不仅仅是鱼,海不仅仅是海,老人不仅仅是普通的老人,男孩不仅仅是男孩,鲨鱼也不仅仅是鲨鱼。
美国评论家卡洛斯·倍克尔认为,小说围绕着个体英雄主义而展开,老人是基督的人格化;菲利普 ·扬认为这是一篇“英雄史诗式的隐喻”,它描写人生:人可以死,但要在斗争中保持自己的尊严;C.S.伯汉斯(Burhans)认为小说主要阐述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即人必须团结,同时肯定了个人的勇敢、爱、谦逊的崇高品质。
从《在我们的时代里》的尼克看海明威式英雄的成长

ANHUIWENXUE 安徽文学安徽文学2018年1期总第414期作者简介:李萍(1992-),女,湖北黄冈人,浙江师范大学外国语言文学专业2015级研究生。
从《在我们的时代里》的尼克看海明威式英雄的成长李萍浙江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摘要:作为海明威成名之路的奠基之作,《在我们的时代里》以短篇小说加随笔的文本结构形式讲述了尼克的成长过程,展现了海明威式英雄的雏形。
本文通过《在我们的时代里》与主人公尼克·亚当斯相关的八部短篇小说,结合海明威在人生不同阶段的自身经历,以此来展示海明威式英雄在成长过程中对于生命的感悟和面对死亡的心路历程。
关键词院《在我们的时代里》海明威式英雄成长文学研究作为享誉世界的文学大师,海明威的众多经典作品和艺术创作手法一直以来都备受关注。
除了对于《太阳照常升起》《永别了,武器》《丧钟为谁而鸣》和《老人与海》这样的名作有着层出不穷的研究成果之外,像他的“冰山理论”“垮掉的一代”和“硬汉精神”的解读始终方兴未艾。
《在我们的时代里》以15篇短篇小说和16篇随笔相互穿插的形式组成海明威第一部具有代表性的短篇小说集,其中有8篇是与尼克相关的。
著名的海明威研究专家菲利普·杨(PhilipYoung)曾经指出“这本书不论在哪一个方面说来,是海明威第一部有意义的书”。
在该小说集中的八篇与尼克相关的短篇小说中,几乎尼克的每一个成长阶段都是海明威自身经历的写照,尼克的成长过程反映了海明威从童年到成年的人生历程,这也是海明威式英雄雏形的体现。
董衡巽曾说尼克·亚当斯是“海明威最早和最具有自述性质的主人公”[1],这也正是说明尼克·亚当斯是海明威系列硬汉形象第一人,是海明威式英雄的起源。
一、童年时对生命的追寻:天真迷茫卡洛斯·贝克曾在《海明威传》中提到海明威的童年时光大多在贝尔湖畔的避暑房子里度过的,他喜欢看动物图画书、听别人讲故事、给人和物取各种各样的名字[2],这与尼克有着快乐的童年密不可分。
论海明威小说的悲剧艺术 海明威小说的艺术风格

《论海明威小说的悲剧艺术海明威小说的艺术风格》摘要:然而,他最后把这一切伤感、失落、惆怅及痛苦诉诸笔端,饱含激情地倾诉了被战争摧残的一代人的内心创伤,开始了小说创作,在《太阳照常升起》中,他描写了一群一战后流落于巴黎的英美青年,他们都是些极其普通的人,有其善良的一面,也有其反常、自私的一面,如果说《太阳照常升起》是写战争给人们造成的身心上的伤害及其种种表现,那么《永别了武器》则直接正面地描写了这场战争任何一个作家的创作,总是离不开他所处时代的影响,其作品又无不打上时代的烙印。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前维多利亚时代的美国,地处相邻两大洋的保护之中,人们的思想和道德观念是封闭的,温文尔雅的道德规范占主导地位。
后来随着工业的不断发展,西进运动使美国版图不断扩大,以及实现快速致富的美国梦的影响,给这块原本平静、较少竞争的土地注入了一些鲜活的血液。
一战,像催化剂一样加速了维多利亚社会结构的瓦解。
海明威也像大多数爱国青年一样参加了一战。
战争的残酷使海明威的身心遭受了极大的伤害,后来他回忆说:对于作家来说,有战争的经验是难能可贵的。
但这种经验太多了,却有危害。
战后,他茫然过,试图用爱情和寻欢作乐忘却痛苦;他也困惑过,什么事都不想做。
然而,他最后把这一切伤感、失落、惆怅及痛苦诉诸笔端,饱含激情地倾诉了被战争摧残的一代人的内心创伤,开始了小说创作。
不同的经历背景决定一个作家将观察到什么,将对什么发生兴趣,海明威有着如此的经历,他的作品才呈现出暴力、争斗、失败和死亡等主题。
海明威主人公的悲剧结局不仅仅是死亡,更有一种浓郁的失败意识,即他的主人公吃了败仗。
《太阳照常升起》中杰克和勃莱特只能永远隔海相望,如同灰色洋面上漂来漂去的两块没有泊港的木板,在风浪的冲击下偶尔相碰一下,但同时,这短短的相互碰撞又意味着再次分开,各自漂流,他们没有被消灭掉,但不是被打败了又是什么呢?亨利没有死,但他失去了一切值得他再活下去的东西:他的妻子和孩子,他愿终生为之奋斗的事业。
海明威短篇小说的叙事风格

浅论海明威短篇小说的叙事风格摘要:本文从叙事视角出发,分析了海明威短篇小说的叙事风格,即通过外聚焦反映其叙事的情境化,表现人物外部言行的自我呈现;以内聚焦来表达叙事的主体性,呈现出人物心理的直接袒露,并通过有限全知视角完成其小说的叙述格局,在小说中造成悬念和多种解读空间,因此深深地吸引了读者。
关键词:欧内斯特·海明威短篇小说外聚焦内聚焦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美国作家欧内斯特·海明威不仅在美国文坛上具有重要的影响,在世界文坛上也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海明威的创作生涯以短篇小说开始,《老人与海》是其短篇小说创作的巅峰之作,并为他赢得了诺贝尔文学奖的殊荣。
海明威一生共创作了70部短篇小说,它们是其创作整体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本文试从叙事视角出发,分析海明威短篇小说的叙事风格。
一关于叙事视角19世纪末兴起的现代小说理论——“叙事视角”,指出了叙述者和他所讲述的故事关系,换句话说,指的是叙述者从哪个角度来审视故事。
19世纪末前,传统小说大多采用第三人称叙述者的全知视角来讲述故事,随着叙事实践和叙事观念的发展,叙事视角在小说演变中发生了很大变化。
到了19世纪末,作家尝试在小说中对故事进行戏剧性的展示,叙述者深深退隐到了故事的幕后,并渐渐地在自己作品中探索和运用各种有限视角,使叙述方式逐渐得以完美的体现。
叙事视角是连接各种叙事技巧的枢纽。
随着叙事视角运用的多样化,法国叙事学家热奈特将叙事作品中的聚焦详细划分为:零聚焦、内聚焦和外聚焦。
他认为所有叙事作品聚焦方式包括固定、不定和多重性。
本文试用热奈特的三分法,引入聚焦者和聚焦对象,结合海明威短篇小说创作的实际,来探讨其叙述特色。
二海明威短篇小说叙事的主要特点在海明威的短篇小说中,作家运用其娴熟的叙事技巧,从各种不同视角为读者展示了丰富的内容。
海明威以其敏锐的观察性深刻地认识到了事物的本质特性,并在他的作品中很好地展现了出来。
1 通过外聚焦来实现叙事的情境化参照热奈特关于叙事视角的理论,外聚焦的故事通过某个叙述者在故事之外进行观察并叙述出来,用以讲述叙述者本身可以感知的内容。
评海明威短篇小说的“冰山”叙事风格

评海明威短篇小说的“冰山”叙事风格作者:段丽芳段聪丽来源:《青年文学家》2017年第20期摘要:诺贝尔奖得主欧内斯特·米勒·海明威(Ernest Miller Hemingway,1899 )以短篇小说来开始他的职业生涯,以简易的写作风格和“冰山理论”而著名。
这不仅体现在海明威简约明了的语体风格,更体现在海明威短篇小说在对话叙事、叙事时空转换和场景省略叙事方面独树一帜的叙事艺术,阐释了海明威小说“冰山”之下所隐藏的艺术主题。
关键词:海明威;短篇小说;冰山理论;叙事作者简介:段丽芳(1982-),女,汉族,云南芒市人,硕士学位,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英美文学和英语教学;段聪丽(1986-),女,汉族,云南腾冲人,硕士学位,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助教,主要研究方向为少数民族语言文化和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7)-20-0-03欧内斯特·米勒·海明威(Ernest Miller Hemingway,1899-1961 )以短篇小说来开始他的职业生涯,他毕生共写了10本短篇小说集。
作为一名作家兼新闻记者,他因简易的写作风格和“冰山理论”而著名。
他所展现的人物的真实性引起了观众的共鸣。
海明威作品的著名评论家贝克认为“海明威已经学会以少获多、如何删节语言、如何倍增强烈感以及如何通过留白而在某种程度上获得比真相更多的感觉”(Baker,1981:117)。
《海明威短篇故事集》(Hemingway ,1981)中《弗朗西斯·麦康伯短促的幸福生活》是公认的海明威最优秀的短篇小说之一。
结合作者的历史传记背景,本文以该篇为代表,分析海明威短篇小说的写作手法和叙事技巧,以此剖析阐释海明威短篇小说“冰山”之下隐藏的艺术主题。
1.对话叙事和叙事时序1.1对话叙事海明威短篇故事有着与其长篇小说一样的写作风格。
从尼克的经历看海明威的成长小说

的刺激和煎熬, 用剃刀自杀身亡了。 这一生一死、 一难一易
的强烈对照给尼克带来 心灵 的震 撼, 他不禁间父亲 :‘ , 4死 难 不难? 爸爸? ”不 , “ 我想死是很容易的吧。’ , 中目睹的死 无意 亡教会他从此直 面人生 ,但 他还是没有丧失对生活的勇气 和信心, 满有把握地相信他永远 不会死” ‘ 他 。在 嗜 杀人者》 中, 尼克更真切地感受到身边 的人们对 于死亡的轻率态度。 尼克无意中得知有两个人想把拳击 手安德 烈森杀死 ,他赶 紧找到安德烈森的公寓向他通风报信。 出乎预料的是 , 安德 烈森并不打算离开 ,而且他躺在床上平静地 迎接即将来临 的死 亡。 海明威前后六次反复用 了“ 望着墙壁’ 这样的字服 来强调 安德烈森对此的无动于衷 ,甚至不 向尼 克的方向看 一 眼 尼克难以理解安德烈森的行为 , 而由此他更加意识到 生命 的无 足重轻 , 死亡 又是多 么的轻而易举 。 海 明威 生活在炮火纷飞的战争年代 ,他把 自己对战争 的反思 融人尼克的成长经历中。战争不仅给尼 克带来 的巨
从
尼
克
的
经
历
看
海
明
威
的
成
长
小说罗焕来自(广酋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 桂林 5 004 广西 41
尼克是海 明威笔下的一个具有强烈的 自传性色彩的人 物, 最初使海 明威跻身于世界文坛的短篇小说集《 在我们的 时代里》 发表于19 24 年 , 其中关于尼克成长经历的小说几乎 占了一半 。 在海明威后来发表的两部短篇小说集( 没有女人 的男人》 1927 年) 和《 者一 无所得) ( 1933 年) 里 , ( 胜 海明威同 样对尼克情有独钟 ,不惜用大 量的笔 墨陆陆续续地描绘了 一幅幅尼克在那段峥嵘岁月里成 长的图景 。 成长 ,是一个人生命当 中不可避免而 又至关重要的阶 段。只有经过成长阶段生活的磨砺 , 一个人才能从无知走向 成熟 , 渐发展 自己的个性 确立 自己在社会 中的身份和地 逐 位 。出于对青 少年成长的关注和对二十世纪初社会 问题的 思考 , 明威 成功地似尼克的经历为贯穿始终 的主线, 海 创作 了这一 系列成长小说 。 在当时动荡不安的社会环境之 下, 年 轻 的尼克不停地 追求生活的真 啼, 走过坎坷 的成长历程 , 获 得对人生的感悟。生活就像五彩斑斓的调色板, 有欣喜也有 悲戚 , 有收获也有失落 。 有时尼克会满怀希望憧 憬美好的生 活, 但更多 的时候他却在残酷的现实面前苦 闷仿 徨, 找不 到 自己的出路和归宿 因而他成为“ 迷惘的一代” 的典型代表 。 一、 促使尼克成长的三大生活主题 莎士 比亚曾经借 哈姆 雷特之 口提出发人深 省的名言 : “ 生存还是死 亡, 这是一个 问题 。’ 死亡是生活 的一大 主题 , 任何人都无法 回避 。海 明威通 过《 印第安人营地》 告诉我们 少年尼克成 长的第一 步是 跟随身为医生的父亲 去印第安人 营地给一个难产 的妇女接 生, 从而初次感受到死亡 的气息 。 尼克的父亲给她做 了剖腹 产手术 ,终于帮助她把孩子生下 来了。谁知道那位 印第安人 丈夫因为受不了妻子难产痛苦 大 的精 神创伤 ,还 给他的成长 留下 不可磨灭 的深 刻烙印 《 我躺下》 里的尼 克在 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过程 中患 了严 重的失眠症 , 在浮想联翩中缅怀童年的美好时光。 拥有幸福 婚姻 的勤务兵约翰认 为结婚是 治愈失眠的 良方 ,于是再三 劝说尼克结婚 :“ 你应当结婚 , 中尉先生 。 了婚就不会犯愁 结 了。” 然而 , 无情的战争使得尼克不愿 相信 世上会有真诚的 爱情。<你们决不会这样》 中的尼克在思想上成熟了 , 他看透 了这场战争的虚伪性, 战争产生极大的厌恶情绪。尽管身 对 土受 了伤 ,尼 克还是受命违心地穿上美 国军 队的制服来到 意大利军 营进行宣传 , 让前线的士兵们知道美军快到 了, 以 鼓舞大家的士气 。他 无奈地对帕拉维契尼上尉说 “ 的任 我 务就是到处走走 , 让大家看看我这一身军装 。’ , 上尉却告诉 他士兵们对此并不感兴趣 : “ 要是穿了便服 ,那就要引人 你 注 目多了。在这儿穿 了便服才真叫万众瞩 目呢。” 他勉强按 捺着心 中对 派他到这 里的上级的怒气在 军队里转了一圈 , 结果发现真的如上堵所 言, 大家对他 毫不理会 。 他最后只得 悻悻地离开 。 试想扮演 了这样 的一个小丑般 的角色之后 , 尼克又怎么会对这场无 所谓正义的战争抱有什 么幻想呢? 许多人都会向往和珍惜美好 的爱情 ,但是我们在尼克 身上却看不到这种 清况 ,其 实这 和他的成长经历 有着千丝 万缕的联系。 从小尼克就着到了父母的关系不和iw , 比如在 《 医生夫妇》 , 里 尼克看到父亲受到别人 的诬蔑 , 亲却 不能 母 理解他 , 便使得尼克站在父亲一边 , 对母 亲颇感不 满。尼克 年少的时候就曾经有过不少感情经历 。《 十个 印第安人 》 讲 述尼克的印第安女友普罗迪移情别恋 了, 克为此很 难过 尼 尼克和后来的 女友玛乔丽也 因为志趣不 同而分道扬镇 , 这 是《 了却一段情 》 的情节。接二连三 的感情挫折让尼 克意志 消沉 , 再也提 不起 对感情的兴致 , 甚至造成 了他对婚姻玩 世 不恭 的态度 。 新婚之 日》尼克和海伦的婚礼上没有丝 毫 在《 , 的喜 庆气 氛, 尼克只是敷衍地完成一切需要做 的事情 , 他甚 至感到奇怪 别人 怎么会比他还紧张。( 越野滑雪》 则反映 了 尼克与妻子海伦 之间感情的隔阂 与淡漠o 海伦已怀有身孕 即将生孩子 了, 常理这应该是妻子最需要丈大的时候 , 按 谁 料尼克却还在瑞 士和朋友乔治滑雪。乔治问尼克 :‘ 你想要 回去吗? ’ , 尼克回答 :“ ’ 不。 我们乍一看可 能会惊讶于尼克不 负责任 的态度 但 回想 他成长的过程就会明白了 , 这无疑是 伴随着岁月的流逝渐渐形成的。 二、带领 尼克成长 的引路人和‘ .迷惘的一代” 的形成 成 长的引路人是成长小说 的一个 重要 的构成要素。从 社会学的角度来看 , 一个 人生 活在世 界上不可能是绝缘休 , 无论谁都会或多或少 与身边 的环境发生联系。青少年的成
【“海明威风格”之小议】海明威作品风格特点

《【“海明威风格”之小议】海明威作品风格特点》摘要:美国和国际评论界对海明威及其作品已有广泛的研究,上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外学者对海明威及其作品的研究数不胜数,英国小说家赫・欧・贝茨(H・E・Bates)在《海明威的文体风格》中指出,海明威写作手法引起了一场文学革命,提到海明威的“文体风格”,但未明确指出“海明威风格”的涵义;中国海明威研究的著名学者吴然和董衡巽明确提出了“海明威风格”一词,吴然强调它指的是简洁、凝练、朴实的语言与文风;董衡巽则指出“文体的优美简洁”是“海明威风格”的一个重要方面,海明威独特的文学风格,即“海明威风格”在内容上表现为海明威绝大部分作品都是以战争、拳击、斗牛、狩猎、捕鱼等为题材的,通过这些题材,海明威重复着对四大主题,即爱情、孤独、死亡、抗争的描写;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是那些面对死亡而毫无惧色的硬汉男性形象和和作为检验那些男子气概的场所的或“妖女”、或“天使”的女性形象一、引言欧内斯特・米勒尔・海明威(Ernest Miller Hemingway 1899―1961),是美国著名的现代小说家,是开一代文风的语言艺术大师,1954年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国内外对于海明威及其作品的研究硕果累累,但有关“海明威风格”研究相对较少,国外有少量的著作或论文涉及,而在中国学术期刊网上只看到了张润萍的《“海明威风格”内涵及形成原因初探》这篇专论。
本文旨在对“海明威风格”进行宏观考察并做出评价。
二、文学风格定义所谓文学风格,是在一系列作品的内容与形式的有机统一中显示出来的作家的精神个体性。
文学风格作为文学创作的最高境界,它是作家成熟的标志,是作家刻印在自己作品上面而区别于其他作家的徽章。
形成了独特风格的作家,在作品中即使不署上自己的姓名,也能够让读者见其文而知道是自己所写的作品。
文学风格表现在作品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
就内容方面的表现来说,主要表现在题材选择的一贯性以及主题的独特性、人物画廊的一致性等方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7卷 第4期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V o.l 7N o 4 2008年7月Journa l o f Luohe V ocationa lT echno l ogy Co ll egeJu.l 2008收稿日期:2008-01-16作者简介:赵爽爽(1982-),女,河南南阳人,广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2006级硕士研究生,专业方向:英语语言文学。
从尼克系列小说看海明威短篇小说的艺术风格赵爽爽(广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广西桂林541004)摘要:海明威以极大的热情在数十篇短篇小说中横绘了尼克 亚当斯从少年到成年的人生道路,形成了尼克形象系列短篇小说。
尼克是海明威的自传性形象,通过尼克,海明威表达了他对时代和社会的审视与思考。
因此,只有仔细研究尼克形象系列短篇小说,读懂尼克的性格特征,才能更好地了解作家海明威本人以及他的作品中所蕴藏的深刻含义。
关键词:海明威;尼克 亚当斯;短篇小说中图分类号:I 10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864(2008)04-0054-02欧内斯特 海明威(E rnest H e m i ngw ay ,1899 1961)是美国20世纪最重要的文学大师之一。
他的富有传奇色彩、充满冒险的经历和他独特、凝练的写作风格,尤其是其短篇小说的艺术魅力,为他带来了全世界的广泛赞誉,深深地影响了美国现代主义时期的文坛。
他以简洁的文笔和独特的风格,揭示了普通人的遭遇、苦难和觉醒,反映了他们在困难、危险和死亡压力下的硬汉子风度,激励青年一代知难而进,奋发向上,获得了各国读者的好评。
[1]海明威的短篇小说比长篇更具有代表性。
海明威以他先后出版的69篇短篇小说,充分确立了其作为短篇小说大师的地位。
正是他的短篇小说将其革命性的 冰山文体 推到极致,从而为我们提供了理解现代小说的另一种方式,也深刻地影响了后来的小说家。
海明威始终未能在长篇小说领域里博得声望,而是往往以其训练有素、基础扎实的短篇小说来赢得声誉。
[2](P485)从海明威的整个创作看,关于尼克的故事断断续续用了十多年的时间,写了二十多个短篇。
而当我们真正结识了尼克之后,我们又会得出这样一个结论: 尼克 亚当斯故事 尽管不如海明威蜚声文坛的那些名著那样精致,但他的确对他们中那些所谓硬汉式人物的性格的形成,产生了至关深远的影响,这种影响迫使我们从尼克入手,去试图剖解被人们称为 自传性极强 的海明威的文学创作的内在关合。
一、关于人的成长的主题海明威的一生极富传奇色彩,几乎所有作品的主人公都带着海明威本人的烙印。
海明威幼年心灵受到创伤,年轻时又屡遭挫折,晚年除了疾病缠身更有偏执狂等精神疾病,最后开枪自杀。
他在打猎、滑雪、战争、斗牛、酗酒、捕鱼、爱情、拳击中成长着,并学习人生。
学习的过程就是面对人生的伤痛、残缺、虚无和死亡的过程,海明威灵魂深处一直有着焦虑和烦躁、迷惘和绝望,并且一直在这种绝望中挣扎着。
海明威成功地以尼克的经历为贯穿始终的主线,写出了对青少年成长的关注和对二十世纪初社会问题的思考。
在当时动荡不安的社会环境下,年轻的尼克不停地追求生活的真谛,走过坎坷的成长历程,获得对人生的感悟。
海明威通过 印第安人营地 介绍了尼克的家庭情况和生长环境。
少年尼克跟随做医生的父亲去给一个印地安女人接生 动手术剖腹产。
尼克父亲用随身带的一把大折叠刀做手术,并且没有上麻醉药。
那女人的丈夫生病躺在上铺,他老婆在下铺痛苦地狂叫了两天,婴儿虽然生出来了,但那丈夫因为受不了刺激用一把剃刀自杀了。
这个故事的寓意在于揭示生与死的痛苦。
这一生一死、一难一易的强烈对照给尼克带来心灵的震撼,在小说的结尾,尼克和他的父亲讨论死亡 尤其是自杀: 爸爸,他为什么自杀? 我不知道。
我猜想他是受不了。
爸爸,是不是有许多人自杀? 没有多少,尼克。
爸爸,死,难不难? 不难,我想死是很容易的吧。
[3](P478)这是一段意味深长的对话,极富预见性。
在这里初次露面的医生和儿子,这两个人物影射人都是命中注定要死的,暗示了尼克在人生道路上将会不断地同暴力和死亡打交道。
生与死同时摆在了尼克面前,这既是尼克认识世界的开始,也是尼克成长的起点。
二、海明威式硬汉的成功塑造海明威的短篇小说中,海明威式的硬汉随处可见。
如尼克系列中的斗牛士、拳击手、钓鱼者、猎人和士兵,他们以惊人的毅力和旺盛的精力,在与充满敌意的世界对抗中,表现出共同的性格特征:坚强刚毅,勇敢正直,无畏地面对痛苦和第4期赵爽爽:从尼克系列小说看海明威短篇小说的艺术风格55死亡;他们都有严酷的悲剧命运,但无论情况多么严重,困难多么巨大,死神多么可怕,他们多数人身上都有 绝望的勇气 ,正是这种勇气使他们更像男子汉,在逆境中展现着他们的尊严、勇气和决心。
海明威借助于短篇小说中的主人公,坚定地断言人在面临着失败、死亡等悲剧时,表现出来的勇气是何等可贵,而大多数主人公的绝望的勇气和尊严是无法打败的。
这些,在海明威式的硬汉身上尤有体现。
[4](P252)海明威所铸造的这些硬汉形象并不是一开始就以一个完整的 准英雄 的形象呈现在读者面前的,而是经历了一个逐渐成熟和发展的过程。
在我们的时代里 就使我们看到了海明威一直在探索的主人公的演变过程。
印第安人营地 、 医生夫妇 、 了却一段情 、 三天大风 、 拳击家 、 越野滑雪 、 大双心河 这几篇集中写尼克 亚当斯的小说,介绍了海明威的主人公时隐时现的成长过程以及硬汉形象诞生及其形成的文化大背景。
在尼克身上,硬汉精神和品质特征已具雏形。
硬汉性格的塑造,正是海明威在走过尼克童年、青年式的经历后,对竞争社会中人的生存状态和方式的思考与选择,海明威通过小说告诉人们:虽然人生就是一场不可避免的悲剧, 人的结局只有一个 死亡,谁都恐惧,但这世界不是为弱者准备的,面对重压顽强拼搏,以一种永不消退的勇气和直面一切的风度去争得生存,即使输了也要输得坦然无悔,这便是贯穿海明威笔下的核心形象。
因此,我们可以看出尼克正隐约昭示着海明威硬汉形象的逐步成形。
在尼克系列小说中,海明威已让尼克成长为颇具硬汉气质的人物了。
尼克身上有两点颇值得注意:一是面对强大对手,表现出对其力量的无比钦佩,二是钦佩同时并不服输。
尼克意识到在社会中对手常是强硬有力的,对此自己 不硬不行 。
以上这两点正构成海明威式硬汉性格的精髓。
三、鲜明独特的写作风格20世纪的美国文坛上,海明威以其独树一帜的艺术风格赢得了不朽的声誉,并且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清澈流畅、朴实无华的散文体奠定了他作为那个时代的最富有才华和艺术感染力的散文体作家的地位。
海明威的作品有着很强的自传性,他说: 我决定把我所经历过的每件事都写进小说 这是良好而严格的锻炼。
[5](P245)他还说: 小说中的人物不是靠技巧编造出来的角色,他们必须出自作者自己经过熔化了的经验,出自他的知识,出自他的头脑,出自他的内心,出自一切他身上的东西。
[6](P100)谈到自己的创作时他说: 我是想表现出实际生活的感觉 不仅仅是描绘生活,也不是批评生活 而确实是把它写活。
[7](P113)在这一创作原则的指导下,他的小说素材多数来源于他自身的经历和亲身感受,作品中的人物和他本人有许多相似之处。
尼克的人生历程与海明威从少年到成年时代的生活道路基本相同。
在尼克身上,我们能看到海明威本人的影子。
尼克 亚当斯故事 中尼克成长的各个片段,几乎完全是海明威自身成长的写照。
如海明威也有与尼克相同的医生父亲,幼时也一样常随父行医或捕鱼( 印第安营地 三声枪响 ),在密执安湖畔与印第安人友好往来( 十个印第安人 印第安人搬走了 ),及湖区打猎违章被追逃( 最后一片净土 ),还有离家出走所遇的暴力恶性事件( 拳击家 )等等,都是海明威的亲身经历。
甚至尼克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参战并受伤(受伤部位也一样)及获奖章( 登陆前夕 尼克靠墙坐着 在另一个国家 ),以及受失眠之困扰( 现在我躺下 )、极力想摆脱战争之创伤( 大双心河 ),和回国后的结婚( 结婚之日 )、生子( 等了一天 两代父子 )以及实现童年的作家梦( 写作 )等,都与海明威的经历并无二致。
于是通过尼克,海明威传达着自己对世界的认识,昭示着自己对生活的态度,同时这种极强的创作自传性,在海明威以后的作品中也得到了有力的延伸,形成海明威独具特色和魅力的创作风格。
总之,尼克是海明威短篇小说中唯一贯穿始终的人物,他把海明威大多数的短篇小说连成了一个反映其成长过程的有机整体,形成了尼克形象系列短篇小说。
尼克反映了海明威从少年到成年时期的人生历程,可以说,不懂得尼克,就不能理解海明威许多短篇小说的内涵。
尼克是海明威倾注了很大热情塑造出的一个人物,他是作家笔下许多 海明威式的主人公 的第一个,海明威在以后的创作中塑造的主人公大多数都是由尼克这一形象发展而来的。
海明威以其迷惘的文学主题、硬汉式的主人公、简洁含蓄的风格,在他的短篇小说中讲述了关于成长、理想幻灭和如何在一个充满敌意、没有希望的世界里生存下去的主题,表达了战后一代青年彷徨无主的心态,以及战争使传统的精神大厦倒塌,新的精神家园又不知在何方构筑的悲哀。
而海明威作为 迷惘的一代 最重要、最杰出的代言人,他的短篇小说的艺术魅力一直是人类历史与进步过程中一个永恒的主题。
参考文献:[1]JosephM.F l ora,ErnestH em ingway:A S t udy o f the ShortF i c ti on,Boston:Tw ayne Pub lisher,1989.[2]王宁.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谈创作[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3]杰弗里 迈那斯:海明威传[M].北京:中国卓越出版公司,1990.[4]郑克鲁.外国文学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5]董衡巽.海明威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1985.[6]董衡巽.海明威谈创作[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85.[7]海明威短篇小说全集(上册)[M].陈良廷,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5.[责任编辑 宋占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