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职业卫生与防护》

合集下载

《职业卫生与防护(第2版)》教学课件第9章 职业卫生防护工程

《职业卫生与防护(第2版)》教学课件第9章 职业卫生防护工程

➢ 对于特种防护服,目前尚未有国家技术(产品)标准。 暂执行相应的地方技术(产品)标准。在防护服中,使 用最普遍的是防机械外伤服,主要是起屏蔽作用。国家 标准要求在结构设计上尽可能避免有松散部位,并做到 “三紧”(领口紧、下摆紧、袖口或裤角紧),以防刮 绞造成伤害。同时,要求服装的面料必须具有一定的耐 磨强度、裂断强度和抗撕强度等主要机械性能。
(7)防护服类 防护服是保护生产者免受作业 环境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因素的伤害。它分为 特殊防护服和一般作业服两类。特殊防护服产 品有阻燃防护服、防静电工作服、防酸工作服 、带电作业屏蔽服、防χ射线工作服、防寒服、 防水服、防微波服、潜水服、防尘服等。
(8)护肤用品类 护肤用品是对劳动者裸露皮 肤的保护。这类产品分为护肤膏和洗涤剂,前 者在整个劳动过程中使用,一定的屏蔽体、 过滤体、系带或浮体,采取阻隔、封闭、吸收 、分散、悬浮等手段,保护人员肌体的局部或 全部免受外来的侵害。因此,劳动防护用品首 先应穿着舒适、便于操作,不影响工作效率, 在满足防护功能的条件下,尽量使其外观优美 大方;
➢其次必须选用优质的原材料制作,其质量必须 符合国家或地方规定的技术(产品)标准;此 外劳动防护用品本身不得损害佩戴者的身体器 官。
(4)听力护具类 听力护具是降低噪声保护听力 的有效措施。主要产品有耳塞、耳罩和防噪声帽 等品种。
(5)防护手套类 防护手套是保护手和臂 。主要产品有耐酸碱手套、电工绝缘手套 、焊工手套、防χ射线手套、耐温防火手套 及各种套袖等。
(6)防护鞋类 防护鞋是保护足部免受各 种伤害。目前我国防护鞋的产品有耐高温 鞋、绝缘鞋、防静电鞋、导电鞋、耐酸碱 鞋、耐油鞋、工矿防水鞋、防刺穿鞋等品 种用于保护足部免受各种伤害。
➢ 服装的缝合部位能承受一定的拉力,对其施加拉伸载荷 29.4N时,缝合部位应无脱线、断线现象。对于特殊用 途的防护服,如防静电、防酸碱、阻燃及隔热服等,除 应满足于上述技术要求外,其特殊防护功能还要符合相 应的技术(产品)标准的要求。

职业卫生与防护

职业卫生与防护

第一章1.职业性有害因素定义:劳动条件中存在的危害劳动者健康的各种因素。

(也称为生产性有害因素、职业危害因素)。

2.生产工艺过程中产生的有害因素(按性质为):(1)化学因素又可分为有毒物质和生产性粉尘两大类。

(2)物理因素通常包括:异常气象条件,如高温、低温、高湿、异常气压等;生产性噪声、振动;电磁辐射,如χ射线、γ射线等;非电离辐射,如可见光、紫外线、红外线、射频、微波、激光等。

(3)生物因素主要是指生产原料和作业环境中存在的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

3.职业病的定义: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等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4.我国卫生部、劳动保障部于2002年新颁布的《职业病目录》将职业病分为10类115种。

5.职业性有害因素的致病模式:个体特征工伤职业病疾患(职业病、工作有关疾病)伤残与死亡职业性有害因素作用条件职业性有害因素本身的性质、作用条件和接触者个体特诊三个因素联系在一起,才能对人体发生职业性损害。

6.职业病的特点:1)病因明确,病因即职业性有害因素。

2)所接触的职业性有害因素大多是可以检测和识别的,且其强度或浓度需达到一定程度才能致病。

3)在接触同样职业性有害因素人群中常有一定数量发病,很少出现个别病例。

4)大多数职业病如能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妥善处理,预后较好。

5)除职业性传染病外,治疗个体无助于控制人群发病,必须有效“治疗”有害的工作环境。

7.职业卫生工作的三级预防原则:(1).一级预防又称病因预防。

针对职业人群而言,一级预防就是让从业人员根本不接触职业有害因素,即从根本上消除或最大可能地减少对职业性有害因素的接触。

(2).二级预防为早发现病损,在一级预防达不到要求时,尽量作到三早预防,即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3).三级预防又称临床预防,即对已发展成职业性疾病或工伤的患者作出正确诊断,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措施,防止疾病恶化,预防并发症,防止伤残,促进健康。

职业卫生工程防护措

职业卫生工程防护措
柜形排风罩内有热源存在时,应在排风罩上部排风。 产生剧毒物质车间的排风系统和一般车间的排风系统应分
开。
输送含有剧毒物质的正压风管,不得通过其他房间。 挥发性有毒溶剂应用管道输送。
毒物排放控制
通过天窗排放的,车间屋顶应避免设置进风口。 可能突然产生大量有毒有害物质的工作场所,应设置事故
2007 服装干洗业职业卫生管理规范 GBZ/T 199-2007 建筑行业职业病危害预防控制规范 GBZ/T211-2008 印染纺织业职业病危害预防控制指南 GBZ/T212-2008
家俱制造业防尘防毒技术规范 2010 制革职业安全卫生规程 2011 革类加工制造业防尘防毒技术规范 2010 汽车铸造作业职业危害预防控制指南 硫化氢作业职业危害控制指南 火力发电厂职业卫生规范 2012
事故排风的排风口,应布置在无人员停留或通行的地点。 排风口应高于20m范围内最高建筑物的屋顶3m以上,当其 与机械送风系统进风口的水平距离小于20m时,应高于进 风口6m以上。
散发有毒有害物质设备的尾气必须经净化处理,达到国家 排放标准。直接排入大气时,应引至屋顶以上3m高处放 空,若邻近建筑物高于本车间时,应加高排放口高度。
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在 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 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
1、粉尘类
2、放射性物质类(电离辐射)
3、化学物质类 4、物理因素
5、生物因素
6、导致职业性皮肤病的危害因素
7、导致职业性眼病的危害因素
8、导致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的危害因素
度宜0.51mm~1.00mm。 风管与风管之间的法兰连接处应放置3mm~5mm厚的橡胶板作为密封垫。

论职业卫生与防护

论职业卫生与防护

论职业卫生与防护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was revised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13, 2020论《职业卫生与防护》摘要随着我国科学技术和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特别是构建“和谐社会”、坚持“以人为本”等文明理念的深入人心,生产生活中劳动者的健康和安全正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这就使得预防职业危害成为安全工程或公共安全管理类专业必须面对的问题,本篇文字则主要通过阐述《职业卫生与防护》课程在安全工程专业所开设课程中的作用、地位、合理知识内容。

关键词:劳动者职业危害劳动者健康合理知识一、《职业卫生与防护》在安全工程专业课程的概况二、目前,我国涉及有毒有害作业的企业已超过1600万家,接触职业危害的人数超过2亿,每年“显性”职业病报告病例达15000人左右。

我国的职业危害主要以粉尘为主,职业病人以尘肺病为主,占全部职业病的71 %,中毒占20%,两者占全部职业病的90%.尘肺病又以煤工尘肺、矽肺最为严重,尘肺病患者中有半数以上为煤工尘肺。

据有关资料显示,2006年,全国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不包括陕西,西藏,港,澳台)收到的各类职业病报告达到了11519例。

其中尘肺病8783例。

截至2010年底,全国累计报告职业病749970例,其中累计报告尘肺病676541例,死亡149110例,现患527431例;累计报告职业中毒47079,其中急性职业中毒24011,慢性职业中毒23068例。

由于职业危害具有群体性,致死,致残率高,以及难以治愈等特点,社会影响恶劣,造成了许多家庭,地区乃至社会的不稳定,甚至引发许多矛盾。

同时在国际上造成不良的影响。

据有关方面的估算,我国每年因职业病,工伤事故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约达1000亿元,简介经济损失约达2000亿元。

为此,政府加大了对职业安全卫生工作的投入,完善了职业安全卫生方面的法规和标准体系,强化了监督执法和职业危害事故查处力度,从而使我国职业安全卫生工作的整体水平有了明显提高。

常见行业主要职业病危害其防护范文

常见行业主要职业病危害其防护范文

常见行业主要职业病危害其防护范文在不同的行业中,不同的职业病会对人们的健康产生危害。

为了保护职工的身体健康,各行业都应该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以下是一些常见行业和主要职业病,以及它们的防护范文。

1. 建筑行业在建筑行业中,一些常见的职业病包括尘肺病、噪声聋、振动病等。

为了预防这些职业病的发生,我们应该做好以下几点的防护工作:首先,要采取有效的尘肺病防护措施。

对于施工现场的尘埃、石棉等有害物质,应该使用有效的防护设施,如防尘面罩、防尘服等,同时也要进行定期清洁和通风,减少尘埃的产生。

其次,要对噪声进行有效的控制。

在建筑现场,噪声是一个常见的问题。

我们应该采用防噪音的设备和措施,如佩戴防噪音耳塞或耳罩,对产生噪音的设备进行隔音处理等,以减少对工人的危害。

此外,还需要针对振动病进行预防。

振动病是由长期受到振动刺激而引起的一类疾病。

在使用振动工具时,应该采取缓冲措施,如使用防震手套、减振垫等,降低对手部的振动刺激。

2. 化工行业在化工行业中,一些常见的职业病包括化学中毒、皮肤疾病等。

为了预防这些职业病的发生,我们应该做好以下几点的防护工作:首先,要做好防护用具的使用。

对于接触有害化学品的工人,应该配备相应的防护用具,如防护手套、防护眼镜、防护面罩等,以防止有害物质的接触。

其次,要加强化学品管理。

对于有害化学品的储存和使用,应该制定相应的安全操作规程,确保化学品的科学使用,同时加强对工人的安全培训,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

此外,还需要定期进行体检和健康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潜在的职业病问题。

3. 社区服务行业在社区服务行业,一些常见的职业病包括工作性疾病、职业失聪等。

为了预防这些职业病的发生,我们应该做好以下几点的防护工作:首先,要保持良好的工作环境。

在社区服务行业,工作环境的舒适与否直接关系到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

我们应该确保室内空气质量良好,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同时也要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和工作强度,减少工作压力对身体的影响。

职业卫生与职业病预防管理制度(4篇)

职业卫生与职业病预防管理制度(4篇)

职业卫生与职业病预防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职业卫生监督管理,改善劳动环境,预防职业病,保护员工身体健康,结合公司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公司各部门的职业卫生和职业病防治工作的管理。

第三条职业卫生工作,必须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实行分类管理,综合治理。

采取有效措施,消除和减少有害员工健康的因素,预防职业病的发生为员工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第四条新建、改建、扩建和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等技术改造项目的职业卫生防护设施必须执行“三同时”的规定,使作业场所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浓度(强度)符合国家卫生标准。

第五条优先采用有利于职业病防治和保护劳动者健康的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

不得使用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设备和材料。

第六条公司设立职业安全卫生小组,职业安全卫生小组由主要负责人任组长,成员人事、车队主管组成。

第二章管理职责第七条主要负责人负责职业安全卫生和职业病防治工作。

第八条综合部负责对职业安全卫生和职业病防治工作的具体领导。

第九条车队主管负责职业安全卫生和职业病防治工作的具体实施。

第十条职业安全卫生小组职责:(一)制定职业卫生对策与措施,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和地____府有关职业卫生与职业病防治的法律法规。

(二)督查职业卫生和职业病防治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的执行情况(三)制定职业卫生奖惩事宜。

第十一条相关人员职责(一)主要负责人1、全面领导职业卫生和职业病防治工作。

2、负责建立健全职业卫生和职业病防治管理体系,明确各部门应负有的职业卫生和职业病防治职责。

1mz十二3、定期召开职业安全卫生小组会议,听取职业卫生和职业病防治工作汇报,研究解决重大职业卫生和职业病防治问题。

(二)综合部主管1、贯彻执行国家和地方的职业卫生和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____制定相关职业卫生和职业病防治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2、负责____审定职业卫生和职业病防治长远规划、年度计划。

3、负责____重点职业卫生和职业病防治技术措施项目的____、实施、竣工验收。

职业卫生防护知识

职业卫生防护知识

第二类: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 劳动组织或制度不合理,如劳动时间过长,劳 动休息制度不健全等;劳动强度过大或作业的安 排与劳动者的生理状态不适应;长期处于某种不 良体位,或长时间单调、重复动作;个别器官或 系统过度紧张等。
第三类:与生产技术设施不良有关的有害因素 生产厂所设计不符合卫生标准和要求(如厂房 狭小、车间布置不合理);缺乏必要的卫生技术 设施(如通风、照明等);缺乏防尘、病毒、防 暑降温等设备或设备不完善;其他的安全防护和 个人防护用品不足或有缺陷等。源自• 落实三级预防的基本措施有:
• 1、实施劳动卫生监督,包括预防性和经常性卫生 监督,以及事故性处理。新建、扩建、改建工程 项目的卫生防护设施“三同时”验收是其重要的 内容。 • 2、降低有害因素浓(强)度。常见的卫生技术措 施有从工艺上改进、防止有害因素逸散,推广运 用低毒,无毒的材料或技术,配置个人防护用品、 通风防尘等。 • 3、职业性健康筛检。已成为常规的措施有就业职 业性体检,定期职业性体检和离退休职业性定检。
先兆中暑:在高温作业场所劳动过程中,作业人员 有轻微头晕、头疼、眼花、耳鸣、心悸、脉搏频数、恶 心、四肢无力、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症状,体 温正常或略有升高,但尚能勉强坚持工作。 轻症中暑:作业人员具有前述中暑症状而一度被迫 停止工作,但经短时休息,症状消失,并能恢复工作。 重症中暑:作业人员具有前述中暑症状被迫停止工 作,并在该工作日未能恢复工作或在工作中出现突然晕 厥及热痉挛。
• 患尘肺病早期可无临床症状,部分患者有胸闷、 咳嗽、咳痰,随上述症状加重并有气紧气喘、呼 吸困难、晚期可并发肺气肿及肺心病。
在尘肺治疗上目前尚无根治的药物,主要采 取对症治疗和支持治疗控制病情的进一步发展。 目前,国外已将重点转移到尘肺的预防上,主要 措施有配置除尘设备,加强个人防护,接尘岗位 职工定期到防保机构检查。

《职业暴露与防护》经典课件

《职业暴露与防护》经典课件
排气时药物散发到空气中;安瓿剩余药物长时间敞开放置 〕 • 锐器伤
职业暴露产生的原因
• 管理层面:培训缺乏、防护设施不全、监管不到位等。 • 个人层面:职业防护意识淡薄、对职业暴露的危害认知缺乏、
常规操作欠标准、未掌握职业暴露的应急处理及预防方法等。
二 职业暴露防护措施
职业暴露的防范
• 标准预防:是指对所有病人的血液、体液及被血液体液污染的 物品均视为具有传染性的病源物质,医务人员在接触这些物质 时必须采取防护措施。
• 操作完成后脱去手套并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脱口罩、隔离防 护衣后再洗手。
• 建议全身沐浴更衣。
细胞毒性药物职业暴露应急处理
• 药物溅到衣服、皮肤:立即更换工作服,并用大量流动清水或 生理盐水冲洗局部皮肤,持续10~15min。
• 溅到眼部:立即用等渗盐水彻底冲洗眼部,至少10miபைடு நூலகம்,并及 时咨询眼科医生以待进一步处理。
艾滋病
研究资料说明: 医务工作者被艾滋病病毒污染的针具刺伤后,发生艾滋病病毒感
染的几率为0.33%〔20/6135〕。 粘膜外表暴露者,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几率为0.09%(1/1143〕。 2712名无破损皮肤暴露者无一例发生艾滋病病毒感染。
影响针刺暴露后的危险性因素
• 美国CDC的研究显示,影响针刺暴露后的危险性因素包括: • 伤口的深度。 • 有可见的血液从伤口溢出。 • 针头刺破了静脉或动脉。 • 污染源来自于晚期艾滋病病毒感染者。
等物质喷溅到时,应当戴一次性外科口罩或者医用防护口罩、 防护眼镜或者面罩,穿隔离衣或者围裙。 • 处理所有的锐器时应当特别注意,防止被刺伤。 • 对病人用后的医疗器械、器具应当采取正确的消毒措施。
医务人员洗手指征
• 接触病人前后,特别是在接触有破损的皮肤、粘膜和侵入性操 作前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职业卫生与防护》
摘要随着我国科学技术和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特别是构建“和谐社会”、坚持“以人为本”等文明理念的深入人心,生产生活中劳动者的健康和安全正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这就使得预防职业危害成为安全工程或公共安全管理类专业必须面对的问题,本篇文字则主要通过阐述《职业卫生与防护》课程在安全工程专业所开设课程中的作用、地位、合理知识内容。

关键词:劳动者职业危害劳动者健康合理知识
一、《职业卫生与防护》在安全工程专业课程的概况
二、目前,我国涉及有毒有害作业的企业已超过1600万家,接触职业危害的人数超过2亿,每年“显性”职业病报告病例达15000人左右。

我国的职业危害主要以粉尘为主,职业病人以尘肺病为主,占全部职业病的71 %,中毒占20%,两者占全部职业病的90%.尘肺病又以煤工尘肺、矽肺最为严重,尘肺病患者中有半数以上为煤工尘肺。

据有关资料显示,2006年,全国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不包括陕西,西藏,港,澳台)收到的各类职业病报告达到了11519例。

其中尘肺病8783例。

截至2010年底,全国累计报告职业病749970例,其中累计报告尘肺病676541例,死亡149110例,现患527431例;累计报告职业中毒47079,其中急性职业中毒24011,慢性职业中毒23068例。

由于职业危害具有群体性,致死,致残率高,以及难以治愈等特点,社会影响恶劣,造成了许多家庭,地区乃至社会的不稳定,甚至引发许多矛盾。

同时在国际上造成不良的影响。

据有关方面的估算,我国每年因职业病,工伤事故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约达1000亿元,简介经济损失约达2000亿元。

为此,政府加大了对职业安全卫生工作的投入,完善了职业安全卫生方面的法规和标准体系,强化了监督执法和职业危害事故查处力度,从而使我国职业安全卫生工作的整体水平有了明显提高。

二、《职业卫生与防护》的作用和地位
职业卫生工程是安全科学技术的二级学科,是应用工程技术方法和手段预防、减轻职业活动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是一门具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交叉科学,也是一门较为年轻的预防医学、工程技术、社会科学相交融的综合性学科。

它涵盖了“防尘工程、防毒工程、生产噪声与振动控制、辐射防护技术、个体防护”等五个三级学科。

本课程将论述的重点落在各类职业危害因素的来源、特征、检测及防护和管理技术等知识点上,而对职业卫生的病理学和专业治疗技术等方面只作一般性阐述,因此本课程是具有安全工程专业教育特色。

职业卫生及防护
的重要任务是治理、评价、控制不良的劳动条件,保护劳动者的健康;控制不良的劳动条件最根本的途径是改进工艺,改进或采用一些工程技术措施,使劳动者不接触或少接触职业危害因素,从而实现一级预防。

由于职业卫生与职业安全均是工业化集中生产所具有的高度复杂性、危险性带来的问题,均涉及劳动者的生命与健康,故在我国颁布的有关“学科分类与代码”的国家标准中,“职业卫生工程”作为“安全科学技术”一级学科下面的第四个二级学科而被单独列出,并且当前我国已将作业场所职业卫生监督检查的职责划归到了国家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来承担。

同时国家高等教育安全工程“十一五“规划教材明确开设“职业卫生与预防”这一课程,并一直将其作为本专业的特色课程。

这就要求我国从事安全生产工作的各级专业技术人员和科学研究人员,必须掌握职业卫生及其控制技术方面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从而更好地履行和完成与职业安全卫生有关的监管和科学研究工作,为保护广大劳动者的安全与健康作出积极贡献。

职业卫生课程的开设不仅仅对于安全专业,对于其他的高校专业也很有帮助。

从资料中我们可以了解到,我国的职业卫生教育和国外的相比,显然是较为落后和欠缺的。

而高校作为培养未来人才的地方,自然是有必要在这方面加强教育。

三、《职业卫生与防护》在全国高校的开设情况
尽管安全工程专业在我国的高校中已经越来越受到重视,但相关调查书记表明开设职业卫生课程的高校并不算多。

据统计,相对于一般高校,医科类院校由于其特殊的性质,都开设了职业卫生课程。

而有许多所供科类大学,则是把职业卫生课当选修课。

这样的情况还是相对乐观,更有许多学校的学生是没有接触过职业卫生的知识的。

据有关统计显示,全国开设有安全工程专业的高校总计79所,硕士点39所,博士点36所,其高校几乎遍及全国各省,包括中国矿业大学、东北大学、中南大学、重庆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南京工业大学、山东科技大学、安徽理工大学、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河南理工大学、西安科技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国民用航空学院、天津理工大学、中北大学、沈阳航空工业学院、南京理工大学、江苏工业学院、江苏大学、福州大学、江西理工大学、中国石油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湖南科技大学等。

四.《职业卫生与防护》课程的不足之处
1、课程应加强实践教学
加强实践课的教学,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实践课的教学主要包括实验课、课程设计。

实验课教学是整个教学活动重要组成部分,只有认真完成与教学内容相应的实验内容,才能使学生对所学理论有更深人的理解和认识,真正掌握教学大纲要求的重点和难点,同时让学生掌握职业卫生工作中所必需的基本技能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理论指导实践解决问题的能力。

2.职业卫生涉及生活的内容较少
职业卫生与防护课程总是涉及在工厂的,在其他方面的涉及的特别少,尤其是生活上的卫生安全,使我们用的不广泛。

五、结束语
职业安全卫生与防护是我国实现安全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在安全生产的同时要注重于职业病的防治,我国的职业病发病率比较高,这都和一些企业不重视安全生产,不注重职业病的防治有密切的关系。

只有保证职工的安全才能最大地提高生产效率,为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因此,企业重视安全生产,重视职业卫生与防护也就是维护了自己的利益。

虽然职业健康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取得实质性的突破,但是不断提高职业健康水平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矢志不移的工作。

参考文献:
1. 陈沅江,吴超,等.职业卫生与防护[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
2.陈卫红,陈镜琼,史廷明. 职业危害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M].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
3. 国家技术监督局,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 GB/T 13745—1992学科分类与代码[S]. 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9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