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的节日》阅读原文
《父亲的自行车》阅读原文

《父亲的自行车》阅读原文《父亲的自行车》阅读原文①那次回老家,父亲说自行车丢了。
“唉,真倒霉,到菜场买菜,一转头自行车就没了。
丢就丢了,再买一辆,又不值多少钱。
”我对父亲说。
a父亲没有吭声,只是神情沮丧,仿佛多年前和我赶集走散的光景。
②记忆里,父亲的自行车是在我五六岁时买的。
那时,父亲在镇上的供销社上班,母亲在乡下务农。
父亲为了方便回家干农活和照看我们,花费半年的工资买了辆凤凰牌自行车。
③有了自行车,我和一起出生的弟弟就有了期盼。
日之夕矣,我们坐在门槛上焦急地等待父亲。
当我们听到隐隐的铃声,便赛跑一般穿过那打谷场,跨过小桥,朝竹林那边的石子路冲去。
我们赛跑的原因只是为了能坐在前面的单杠上按铃铛。
自然我总是比弟弟跑得快。
等到我兴奋地把铃铛按得叮当直响时,弟弟往往才气喘吁吁地赶到。
父亲像先前抱我一样把弟弟抱上后座,乐呵呵地推着我们回家。
④最快乐的等待在节日里,因为父亲的自行车上比往常多了月饼、糖果之类的东西,它们是那时最美昧的食品。
铃声还没有响,我和弟弟就已经翘首以待。
我们一边等待,一边讨论,一边想像自行车满载而归的情形。
等待的时光快乐而漫长。
或许是单位加班的缘故,或许是我们心情焦急的缘故,父亲在节日里似乎总回来得晚些。
太阳快要落山了,父亲尚未归来。
b “爸爸回不回来呀’”弟弟担心地问。
“怎么不回来,你听,铃声。
”铃声并没有响,我只是哄他。
“好像有。
”弟弟侧耳倾听,但很快又失望了。
⑤记忆里,总是在我们略略失望时,铃声乍起。
于是,我们又赛跑着上路,不过,这时的我们不是争坐前面,而是争提食品。
父亲取下食品,每人手里放一些。
我们小心翼翼地往家提,生怕有半点闪失。
⑥记忆里也有不快乐的时光。
我和弟弟常常同时生病,而且常常在夜晚。
等到忙碌一天的父亲准备休息时,我们便开始发烧。
为什么我们的病总在晚上发作?我很不明白。
我只记得,父亲把我们一前一后放在车上,急匆匆地往镇卫生院赶,父亲要推六七里路才能到达。
有时。
月光如水,静静地铺在父亲的背上,显得那么温乖;有时,满天星辰,每一个亮晶晶的星星都在向我们眨眼,似乎是责备我们又惹父亲劳神:有时,夜黑似漆,父亲和自行车在黑暗中一步一步艰难地摸索,而我们常常就在自行车上睡着了。
2023届济南市历下区九年级语文(上)期中考试卷附答案解析

2023届济南市历下区九年级语文(上)期中考试卷试题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一、(16分)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2题。
(共6分)星河澄澈,白露洗空,秋天如娉婷少女款款而至。
2022年9月6日,在最美的白露节气的前一天,泉城济南拉开了第十届国际泉水节的帷幕,随后而来的中秋佳节又给今年的节日平添了些许团圆①和的气氛。
泉水文化②养泉城人的身心,节日、节气文化与地域特色碰撞融合,更是树立文化自信的③之有效的途径。
花车巡游是泉水节的经典项目,特别是9月10日中秋夜的花车夜巡,花车色彩绚烂,圆月也不再可望而不可④,它与花车相得益彰,等待与市民们美丽邂逅。
游泉打卡活动则特别推荐了“泉水老街游”“古刹名泉游”等8条寻泉线路,同样圈粉无数。
1.文段中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3分)A.dèngB.pīngC.fènD.shà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的字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A.①祥②濡③行④即B.①详②儒③形④及C.①祥②儒③行④即D.①详②濡③形④及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A.我们平时做了好事也要注重宣传,自吹自擂,让助人为乐的精神发扬光大。
B.从水患频繁到岁岁安澜,历经沧海桑田,黄河文化在传承中创新和发展。
C.中考临近,初三学生虽有压力,但知识能力也一天天地与日俱增。
D.运动会上,接力队员们的配合可称得上是间不容发,简直像一个人一样。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青少年应成为体育强国建设的积极开拓者,享受体育,参与体育,关注体育。
B.为满足市民绿色出行的需要,济南供电公司全面加快了电动汽车的充电站。
C.历下区“中国好人”候选人陈军波英勇灭火,表演了教科书式的救援行为。
D.“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所以写作文一定要有真情实感,切忌胡编乱造。
5.语言运用(4分)2022年全民阅读大会上,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发布了第十九次国民阅读调查结果,调查图表如下:(1)阅读以上两个图表,各概括出一则结论。
题号押题09 第21—22题:名著阅读-备战中考语文临考题号押题(福建专版)(解析版)

题号押题9福建卷第21—22题:名著阅读〖真题回顾〗(2019•福建卷第21—22题)21.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唐僧师徒经过一处山涧时,唐僧骑的马被孽龙吃了。
观音菩萨擒住孽龙,把它变作白马,让白马驮唐僧上西天取经。
(吴承恩《西游记》)(________)(2)梁山泊军师吴用棒打洪教头、义夺快活林、智取大名府,是一个饱读经书、精通韬略、神机妙算的人,人称“智多星”。
(施耐庵《水浒传》)(________)(3)简·爱被舅母送到了一所食宿条件很好的学校,在那里,她抓住了有利的学习机会,勤奋刻苦,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夏洛蒂·勃朗特《简·爱》)(________)【答案】(1)√(2)×(3)×【解析】本题考查对名著的理解与记忆。
(1)对,(2)错,棒打洪教头是林冲,义夺快活林是施恩。
(3)错,简·爱被舅母送到恶劣的食宿条件,要求严苛的洛伍德学校寄宿。
2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
到了高亮桥,他向四围打了一眼,并没有一个兵,他又放了点心。
两块钱到底是两块钱,他盘算着,没点胆子哪能找到这么俏的事。
(老舍《骆驼祥子》)祥子原以为“俏的事”,后来却是什么结果?请简要概括。
【答案】祥子连车带人被兵抓走。
【解析】《骆驼祥子》是中国现代著名作家老舍的代表作,《骆驼祥子》描写了20年代,旧北京的一个人力车夫的辛酸故事。
祥子来自农村,立志买辆自己的车,做独立的劳动者。
但用三年的血汗钱换来的车却被军阀的乱兵抢走,选文祥子原以为“俏的事”的结果却是第一次买车竟连车带人被兵抓走。
〖命题探究〗在中考试卷中,“名著阅读”试题一般出现在“积累与运用”版块,常要求学生“根据你的阅读积累”作答,主要考查学生对文学名著的作家、朝代、国籍、人物、情节等内容的识记能力和理解能力。
这一点说明,学生在平日阅读名著的过程中要注意积累。
另一方面,“名著阅读”强调“阅读”二字,意在引导学生阅读经典、陶冶性情,要有个性化的阅读体验,侧重考查学生对作品中人物的性格、主旨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等方面的理解和评价。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最新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总分120分,答题时间120分钟)一、积累与运用(25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A.伫立(zhù)称职(chèn)窸窣(sū)陛下(bì)B.匿笑(nì)迸溅(bèng)伶仃(lín)炫耀(xuàn)C.援助(yuán)猝然(cù)尴尬(gǎ)嬉戏(xī)D.吆喝(yāo)诀别(jüé)扒窃(pá)头衔(xián)2.选出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2分)A.XXX惊慌失错踉踉跄跄B.绵延心旷神怡获益匪浅骇人听闻C.颤动更胜一愁豪不犹豫随声附和D.愕然恍然大悟各得奇所鸦雀无声3.选出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2分)A.被誉为“最美司机”的XXX,几十年如一日服务乘客,任劳任怨,在生命的最后时刻,顶着肋骨被撞断和肝脏破裂的剧痛,停稳汽车,保障了乘客的安全。
B.她小心翼翼地撕开信封,将里面的紫色信笺拿出来,认真地读着每一个字。
C.他俩表演的双簧真是太有趣了,连一向严肃的XXX 都忍俊不禁地笑了起来。
D.这个决定让我们莫名其妙,本来喧嚣的课堂,立即变得鸦雀无声。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且句意明确的一项是()(2分)A.经由过程此次理论活动,使我们磨炼了意志,增长了常识。
B.他看见大病初愈的朋友脸上露出了笑容。
C.绍兴黄酒是全国最大的黄酒产地。
D.思想内容是否健康,是衡量作品好坏的重要标准。
5.以下说法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2分)A.《赫耳墨斯和雕像者》选自寓言故事集《伊索寓言》,它是古希腊、古罗马时代流传下来的故事。
B.《小圣施威降大圣》选自《西游记》,是明代小说家XXX的作品,该书被列为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
C.XXX,宋代作家,代表作有《天净沙•秋思》等。
浙江绍兴市越城区届九年级学业考试适应性测试语文试题及答案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下册

浙江绍兴市越城区届九年级学业考试适应性测试语文试题及答案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适应性测试(语文卷)温馨提示:1.全卷共8页,三大题,22小题及附加题4小题。
满分150分,其中卷面书写5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题前请仔细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
一、书写(5分)请在答题时努力做到书写正确、工整、美观。
二、积累(16分)1.“诗中越韵”:阅读下面古诗,按要求完成相关题目。
(4分)(1)根据拼音,将相应的汉字写在下面的田字格中。
(2分)lán干玉xiāo(2)给文中加点字“长”选择正确的读音。
(▲)(1分)A.chángB.zhǎng(3)给文中处选择合适的汉字。
(▲)(1分)A.霭霭B.蔼蔼2.“经典品读”:古诗名句默写。
(8分)翻开书卷:一江流水能激起乡愁,“(1)▲,万里送行舟”(李白《渡荆门送别》);一轮明月能寄寓祝福,“但愿人长久,(2)▲”苏轼《水调歌头》);一株青莲能触动心弦,“出淤泥而不染,(3)▲”(周敦颐《爱莲说》);一缕蚕丝能抒写大爱,“春蚕到死丝方尽,(4)▲”(李商隐《无题》)。
诵读经典:感受白居易《卖炭翁》中¨“可怜身上衣正单,(5)▲”的悲悯情怀;领略杨慎《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中“古今多少事,(6)▲”的超脱襟怀;汲取古人“(7)▲,▲”的人生哲理。
3.下面文段中,有两个句子各有一处错误,请提出修改意见。
(4分)①语文学习既包括读写听说能力的培养,又包括精神的充实、情感的完善与人格的提升,其最终目的是要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②在这里,教科书只是给你们提供了一种资源,一个平台。
③你们不必受此局限,而应尽可能将教科书与社会生活中的语文学习资源整合起来,在更广阔的范围内运用语文、学习语文、享受语文。
④这样,你们的语文水平就会在潜移漠化中得到提高。
(1)第▲句有语病,你觉得应该怎么改?▲(2)第▲句有错别字,你觉得应该怎么改?▲三、阅读(61分)(一)名著阅读(13分)4.下列有关名著的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小说《简爱》以自叙形式写成,阐释了“人的价值是尊严与爱”的主题,大量运用心理描写是小说的一大特色。
父亲的年记叙文阅读原文附答案

父亲的年记叙文阅读原文附答案①我记忆中的年,它是雕着俗艳图案的小船,撑篙的是父亲。
②父亲的年里,对联是重头戏。
③进到腊月,头一桩神圣的事情是请老姑爹爹来家里写对联。
其实,父亲也能写,但他嫌自己的字不好,只敢写些鸡笼与猪圈的对联,人丁出入的门,总要贴上老姑爹爹的字才体面。
之前,父亲早已经将红纸裁好,将墨汁倒进一只小碗或小碟子里,还将陈年的毛笔尖在温水里泡开。
老姑爹爹摆开架势写时,父亲端详着看,还间以牵一牵纸角,怕未干的墨汁会在纸上流,私自篡改了字形。
写好了的一张,父亲双手捧着,轻放在地上,几乎要行跪拜礼的样子。
那个时候的父亲,多半在一个下着雨或者落着雪的午后,忽然间仿佛是书房里的童子,谦逊地侍奉着老姑爹爹写字。
他敬重老姑爹爹的字,他更敬重这一副副红灿灿的对联,大概他心里想要的如意与吉祥,都在这红纸黑字里寄托了吧。
④写完对联,晚上照例是有一桌薄酒招待老姑爹爹的,而老姑爹爹的一桌酒话总逃不了前朝旧事,什么曹操在江北吃了败仗于是有了“无为”这个地名啦,什么朱元璋少年穷困给人放牛啦……父亲爱听,我也爱听。
老姑爹爹的桌子前,酒杯深则故事长,酒杯浅则故事短,于是父亲频频起身给老姑爹爹斟。
写对联的日子之于父亲,近似节日,而这个节日,最后总要在老姑爹爹醉醺醺的故事中结束才算圆满。
⑤最后是贴对联,放鞭炮,写了三百六十多天的长文,到了腊月三十才算是明明白白地点了题。
三十这天,奶奶和妈妈,一个锅下一个锅上地忙,父亲上午擦洗门板上的旧对联与面糊,下午贴。
双扇门贴好不容易,父亲叫我和弟弟站在他身后一丈开外的地方看,“齐不齐啊?啊……右边高了?”父亲一连串地问。
到底不放心,又从锅边叫来油汪汪的母亲,要她也来目测。
仿佛对联贴得不象样,一年的日子怕也要不象样,所以父亲极其慎重。
⑥除了对联这重头戏,父亲的年,还会插入其它一些小情节。
⑦裁对联剩下的红纸条,父亲一片也没扔,年夜饭前,全搬出来,门前的梨树,柿子树,桃树,门后的柳树,榆树,楮树,一一都拦腰斜贴一块红纸条,迎宾似的,远看,一片的喜气,父亲喜欢日子笼罩在这样一片茫茫的喜气里。
【阅读】语文五年级上册期中阅读理解组合训练现代文+文言文+诗歌鉴赏+非连续文本(必备)

二〇二〇年秋部编版期中复习阅读理解组合训练现代文+文言文+诗歌鉴赏+非连续文本1.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天山美景七月间新疆的戈壁滩炎暑逼人,这时理想的是骑马上天山。
进入天山,戈壁滩上的炎暑就远远地被抛到后边。
迎面送来的雪山寒气,立刻使你感到秋天般的凉爽。
蔚蓝的天空衬着矗立着的巨大的雪峰,几块白云在雪峰间投入云影,就像雪白的绸缎上绣了几朵银灰色的暗花。
那融化的雪水从雪峰的峭壁断崖上飞泻下来,闪耀着银光。
在那白皑皑的群峰脚下,是_________的翠绿的原始森林,密密的塔松像无数撑大的巨伞。
夕阳西下,阳光透过_________的枝丫,在苍绿的苔藓上留下了_________细碎的日影。
小山坡上,一条条清澈见底的小溪两岸,到处是高过马头的鲜花,红、黄、蓝、白、紫,五彩缤纷,绚丽夺目。
马走在花海中,显得格外矫健;人浮在花海上,也显得格外精神。
在马上你用不着离鞍,只要一伸手,就可以捧到满怀的鲜花。
虽然这时并不是春天,但是有哪一个春天的花园能比这时的天山更美丽?(1)选择下列3个词语填入文中的横线上。
斑斑点点连绵不断重重叠叠那融化的雪水从雪峰的峭壁断崖上飞泻下来,闪耀着银光。
在那白皑皑的群峰脚下,是________的翠绿的原始森林,密密的塔松像无数撑大的巨伞。
夕阳西下,阳光透过________的枝丫,在苍绿的苔藓上留下了________细碎的日影。
(2)照样子,在文中找出描写颜色的双音节以上的词语写在横线上。
雪白、五彩缤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文中画线部分是个比喻句,把________比作________,这样写的好处________。
(4)短文中作者具体描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景物,写出了天山景物的美,表达了作者________。
2.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他要感谢那只手感恩节的前夕,美国芝加哥的一家报纸编辑部向一位小学女教师约稿,希望得到一些家境贫寒的孩子画的图画,图画的内容是:他想感谢的东西。
陕西省西安市2023_2024学年八年级上册期中考试语文模拟测试卷(附答案)

陕西省西安市2023_2024学年八年级上册期中考试语文模拟测试卷一、积累和运用(17分)1.经典诗文默写。
(6分)(1)牧人驱犊返,。
(2)晴川历历汉阳树,。
(3),云生结海楼。
(4)几处早莺争暖树,。
(5),松柏有本性。
(6),良多趣味。
2.阅读语段,完成(1)~(2)题。
(4分)在文学大家笔下,一个个形象都是鲜活的。
“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除下帽来则油光可jiàn。
列夫·托尔斯泰的皮肤藏污纳垢,就像用枝条扎成的村舍外墙那样粗糙,留给人的总印象是失调、崎岖、平庸,甚至粗鄙。
不少人经长途跋涉,在客厅里正襟危坐,颔首低眉,等待这位大师的接见,换来的却往往是失望与尴尬。
不过,他却具有犀利的目光能满含粲然笑意,也会因忧郁而àn然失色。
(1)给加点字的注音。
(2分)正襟危坐粗糙(2)根据拼音写汉字。
(2分)油光可jiànàn然失色3.名著阅读(4分)“就在这时,来了一位体态颀长的青年军官,留着中国人不常见的浓密黑髯。
他走过来,和气地问我:“哈啰,你在找什么人?”他说的是英语!”(1)这个人物是()(2分)A.周恩来B.彭德怀C.朱德D.徐特立(2)请写出本书中和这个人物有关的一个小故事。
(2分)4.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
(3分)①责任_____不因时间的流逝而褪色,_____不因距离的遥远而销蚀。
②因此,他们更容易得到别人的支持和信任,从而获得更多的机会。
③事实上,凡事尽责的人在获得时,会明白所得一切来之不易,应当珍惜;失误时,亦晓得反省己过,勇于承担,尽力改善。
④勇于承担责任的人最终才能取得成功。
(1)请在第①句的横线上填上一组恰当的关联词语,并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1分)(2)第②句有语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1分)(3)提取第④句的句子主干。
(1分)二、综合性学习(7分)5.请你参加“人无信不立”综合性学习活动,完成以下学习任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父亲的节日》阅读原文
《父亲的节日》阅读原文①那一天,参加一个集体宴会。
一个长得很帅气的小男孩,转到我面前,扬着手中的一束花花草草,很兴奋的样子。
这个调皮的小家伙,在一排花篮上抽抽取取,制作了一束鲜花。
我逗他,给我吧。
他立刻紧张起来,将花别到身后,一口回绝,不行,这是给我爸爸的。
为什么要给爸爸呢,我问。
他扬起小脸,明天是父亲节呀。
②哦,是父亲节。
我当着众人的面夸奖他,真是个懂事的孩子。
不料,他又扬起了小脸,很认真地问我,你给你爸爸准备礼物了吗?这一问。
竟让我无法回答。
因为,我还不曾想到过给我的父亲准备礼物。
③孩子看出我的窘相,抽出一枝康乃馨,放在我的手里,喏,你把这花带给你的爸爸吧,他一定会高兴的。
我接过花,看着他那张天真的笑脸,觉得这孩子是个有心人。
④第二天早晨,是星期天,父亲来看我们了。
父亲来,事先没有告诉我。
他敲门的时候,我们还在梦乡中。
看到父亲,我突然想起昨晚小男孩给我的花儿。
那一枝花儿,我压根没有考虑带回来,顺手放在了饭桌上。
我猜想,父亲知道今天是父亲节吗?
⑤敲门声也唤醒了女儿,她揉揉眼睛,跳下床,来到我的跟前,爸爸,把眼睛闭上。
我以为她要跟我撒娇,或者做捉迷藏的游戏,便佯装闭眼。
她从枕头旁边拿出一个手工做的桃子,放到
我的手上。
待我睁开眼,她在房间里欢呼雀跃,父亲节快乐,请爸爸吃桃子!
⑥父亲看着女儿,女儿看着我,我看着父亲,场面有些尴尬。
父亲嘀咕了一句,父亲节?随即像明白了什么似的,一个劲地夸着女儿,真是个懂事的乖孩子,将她引到了阳台上玩。
父亲的举动,很明显是帮我解围。
这一天,毕竟是父亲节,可我连一件礼物都没有准备。
想到这,我的表情有些不自然。
⑦过了一会儿,父亲又跑过来,在裤兜里摸了半天,摸出一个鼓鼓的信封来,摆在桌上。
听你母亲说,你们买房子缺钱,我们想办法凑了点,你收好了。
我坚持不要,父亲显得有点不高兴,咱们父子之间谁跟谁呀。
等你们日子过好后,再孝敬我们也是一样的嘛。
见我接下钱,父亲又开了口,老家的杉木已成材,还有一些槐树楝树,都伐倒了,放在河里浸泡,等秋凉时,就能动手打几件家具了,我们帮不上大忙,能帮多少算多少。
⑧没说几句话,父亲就要走了。
留他吃饭,他说,家里正忙着插秧,你母亲叫我早去早回。
母亲前几天刚从我这儿返乡,一定是她与父亲商量好了的。
父亲说走就要走,临行前,他到我的书房里,试探着问,能不能把你写的书送几本给我,带回去给庄上的人翻翻。
⑨拿书的时候,我突然发现书橱上有两张票,便递到父亲手里。
父亲很开心,是戏票吗?等秧插完了,陪你母亲来,她喜欢看戏哩。
⑩父亲拿着书,又带着戏票,欢欢喜喜地走了。
我的手里,捏着父亲送来的厚厚一叠钱,沉默了好一阵子。
《父亲的节日》阅读题目8.本文围绕“父亲的节日”主要记叙了哪几件事?(至少写3伟(3分)
9.第②段与第⑥段中分别写“我”、“父亲”夸孩子“懂事”的用意是什么?(3分
10.⑨段划线句“父亲很开心”中“父亲”开心的原因是什么?(3分)
11.文末划线句“沉默了好一阵子”中“沉默”体现出“我”怎样的心理?(3分)
12.结合一个具体语句简析人物描写的作用。
(不超过50字)(4分)
《父亲的节日》阅读答案8.(3分)答案示例:女儿送给我手工做的桃子,并祝我节日快乐。
/父亲给我们送钱来。
/我送书及戏票给父亲。
/小男孩为他的父亲准备节日礼物。
9.(3分)反复夸孩子“懂事”,反衬“我”作为孩子的不懂事。
10.(3分)有儿子送的戏票可以陪“我”那喜欢看戏的母亲看戏了;可以把儿子写的书带回去给庄上人翻翻。
11.(3分)渐愧、内疚及自责。
12.(4分)答案示例:第①段写小男孩的语句:“……给我吧!”他立即紧张起来,将花别到身后,一口回绝:“不行,这是给我爸爸的……通过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表现出小男孩把给父亲的礼物看得非常神圣,不容侵犯。
突出小男孩的天真可爱及对父亲的爱。
第②段写父亲的语句:“在裤兜里摸了半夭,摸出一个鼓鼓的信封来”。
通过对父亲摸钱动作的描写,表现了父亲准备的钱藏得非常安全,体现了父亲对儿子周到细致的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