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离婚率与收入关联度的调查

合集下载

离婚现象的调查报告

离婚现象的调查报告

离婚现象的调查报告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离婚现象逐渐成为一个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

为了深入了解离婚现象的原因和影响,我们团队进行了一项调查研究。

本报告旨在总结调查结果,分析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一、调查结果在我们的调查中,我们采访了200位已婚人士,其中100位曾经离过婚,100位则未曾离婚。

以下是我们的调查结果:1.离婚率高于预期我们的调查显示,调查样本中,已离婚人士占比50%。

这意味着离婚率高于我们预期的水平。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未离婚人士中有30%表示曾经考虑过离婚。

2.最常见的离婚原因对于那些已经离婚的人,我们询问了导致他们离婚的原因。

以下是最常见的原因:• 没有彼此信任(35%)• 不再相互吸引或爱对方(30%)• 无法解决夫妻之间的矛盾(25%)• 一方出轨(10%)3.离婚的影响离婚对生活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我们的调查显示:• 60%的已离婚人士认为离婚带来了财务压力。

• 40%的已离婚人士表示,他们的子女受到了伤害。

• 30%的已离婚人士认为离婚给他们的家庭带来了不必要的痛苦。

二、分析原因我们对调查结果进行了分析,发现离婚现象的成因往往是多方面的。

下面我们来分析其中最常见的几种原因:1. 缺少相互信任在婚姻生活中,相互信任是非常重要的。

缺乏信任可能导致夫妻间的矛盾升级,甚至最终导致离婚。

我们的调查结果显示,一旦夫妻间没有建立起深厚的互信,他们面临离婚的风险就会增加。

2. 不再相互吸引或爱对方随着时间的推移,夫妻间的感情可能会出现起伏。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夫妻无法找到新的点亮感情的途径,他们可能会最终决定离婚。

3. 无法解决夫妻间的矛盾婚姻生活中难免会有一些争吵和冲突。

一些夫妻在处理矛盾方面不够成熟和理智,往往由于争执激化而导致离婚。

4. 一方出轨婚姻中发生出轨事件,会给夫妻带来巨大的伤害和信任危机。

如果无法及时处理,很可能导致离婚。

三、建议我们的调查结果表明,离婚现象背后的原因复杂而且多样。

离婚问题现状的调查报告

离婚问题现状的调查报告

离婚问题现状的调查报告背景介绍:离婚作为社会问题的一部分,在当代社会日益突出。

本调查旨在了解离婚问题的现状,为进一步的研究和社会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

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共分发了500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491份。

调查地点涵盖了城市和农村地区,被调查对象主要是已经离婚或正在离婚程序中的夫妻。

调查结果如下:一、离婚率的高企根据调查显示,在被调查对象中,离婚率高达73%,并且呈逐年增长的态势。

离婚已经成为家庭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二、导致离婚的主要原因1. 沟通不畅:调查表明,近60%的被调查者认为夫妻之间沟通不畅是导致离婚的主要原因。

夫妻之间的沟通问题导致了彼此的误解和不满情绪的积累,最终导致夫妻关系破裂。

2. 经济压力:超过40%的被调查者表示,经济压力是他们选择离婚的重要原因之一。

随着社会发展,物价上涨和就业压力增大,夫妻之间的经济争议和压力增加,成为离婚问题的一个重要因素。

3. 婚外关系:近30%的被调查者承认婚外关系是导致离婚的原因之一。

不忠、背叛等问题导致夫妻之间的信任被破坏,在一些情况下将不可挽回地导致离婚。

三、离婚对子女的影响1. 子女心理问题:超过70%的被调查者认为离婚对子女的心理健康产生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

一些子女可能会感到挫折、不安和无助等负面情绪。

2. 教育问题:近50%的被调查者认为离婚会对子女的教育产生不良影响。

经济困难、父母关系紧张等因素可能导致子女的学习和发展受到限制。

四、针对离婚问题的建议1. 加强教育:应该加强婚姻和家庭教育,培养夫妻间的沟通技巧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夫妻的婚姻质量和稳定性。

2. 完善法律制度:应根据离婚问题的现状,加强相关法律的制定和实施,确保离婚程序的公正和合理性,保护离婚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3. 建立社会支持系统:建立更加完善的社会支持系统,为离婚家庭提供心理咨询、经济援助和法律帮助等服务,减少离婚对子女的伤害。

结论:通过本次调查可以看出,离婚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并且对家庭和子女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离婚现象调查报告_调查报告_

离婚现象调查报告_调查报告_

离婚现象调查报告_调查报告_离婚现象调查报告调查背景和目的近年来,离婚现象在我国日益普遍且呈上升趋势,引起了广泛关注。

为了深入了解离婚现象的原因和影响因素,本报告对离婚现象进行了全面调查,并提出相关建议,希望能对相关政策制定和社会治理提供参考。

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共发放问卷1000份,回收有效问卷900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0%。

问卷涵盖了离婚原因、离婚过程、离婚影响等方面的内容。

调查结果一、离婚原因1. 个人沟通问题调查显示,个人沟通问题是导致夫妻离婚的主要原因之一。

近80%的受访者认为夫妻双方沟通不畅,导致理解和信任的缺失,从而加剧了矛盾和冲突。

2. 经济压力经济压力也是离婚的重要原因之一。

调查显示,超过60%的受访者认为经济问题是导致离婚的主要因素之一,包括生活费用过高、收入不稳定等。

3. 家庭暴力近20%的受访者表示,家庭暴力是导致离婚的原因之一。

家庭暴力的存在导致了夫妻关系的破裂,使得离婚成为不可避免的选择。

二、离婚过程1. 法律程序近90%的受访者表示,他们通过法律程序正式解除了婚姻关系。

这一结果表明,在离婚过程中,大部分夫妻都选择了遵循法律程序来保障自己的权益。

2. 协议离婚约15%的受访者选择了协议离婚。

协议离婚是指双方夫妻在无争议情况下达成离婚协议,通过平等协商解决财产分割和子女抚养等问题。

三、离婚影响1. 经济影响超过70%的受访者表示,离婚对经济状况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离婚后夫妻财产的分割以及独自承担生活费用都对个人经济状况带来了一定的压力。

2. 子女教育问题近60%的受访者认为离婚对子女的教育产生了负面影响。

离婚后的家庭环境改变、亲子关系的变化等都对子女的成长和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困扰。

建议1. 加强婚姻教育为了防止离婚现象的进一步升级,应该加强婚姻教育,提高夫妻双方的沟通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促进婚姻的稳定和幸福。

2. 完善法律保护应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保护妇女和子女的权益,减少家庭暴力的发生,并为离婚双方提供公正、快速的法律程序,保障他们的利益。

离婚率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离婚率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离婚率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离婚率是社会变迁和文化变化的一个重要指标之一。

在许多国家,离婚率的上升被视为家庭价值观的瓦解和社会不稳定的象征。

然而,离婚率与经济发展之间是否存在关联,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如何,一直是一个备受争议和研究的领域。

首先,经济发展对离婚率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和个人权益的追求也变得更为迫切。

经济的繁荣提供了更多的经济自主和更好的生活选择。

人们在经济稳定的环境下更有可能选择离婚,而不是忍受婚姻的不幸。

因此,高离婚率往往是经济繁荣的结果。

另一方面,社会经济条件的改变也影响了婚姻和家庭关系的稳定性。

当经济困难时,许多家庭面临着生活压力、经济不平等以及就业不稳定的困境。

这些问题会导致夫妻关系紧张和矛盾升级,从而增加了离婚的风险。

同时,经济不稳定还可能导致心理压力和焦虑的增加,进一步破坏婚姻。

此外,经济发展对于女性地位的提升也起到了关键作用。

随着女性教育水平的提高和就业机会的增加,女性在家庭和社会中的地位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这种变化使得女性更加独立,可以不再依赖婚姻来满足经济需求。

因此,女性更有可能在婚姻不幸时选择离婚,而不是长期忍受婚姻带来的痛苦。

然而,这种变化并不意味着经济发展必然导致离婚率上升,而是提供了更多选择的可能性。

另外,离婚率也对经济发展产生了影响。

随着离婚率的上升,单亲家庭和重组家庭的数量也增加。

这些家庭结构的变化对儿童的成长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研究表明,单亲家庭和重组家庭的孩子更容易陷入贫困,教育机会也更有限。

这种现象导致了社会不平等的进一步加剧,可能对经济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综上所述,离婚率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复杂而微妙的关系。

经济发展提供了离婚的选择和自主性,但也可能导致夫妻关系的紧张和不稳定。

女性地位的提升使得离婚更加容易,但也提供了更大的自主和个人发展的机会。

同时,离婚率的上升也对经济发展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因此,理解离婚率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相互作用对于制定家庭政策和促进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经济发展与离婚率关系的计量分析

我国经济发展与离婚率关系的计量分析

我国经济发展与离婚率关系的计量分析作者:赵燕孙红兵来源:《价值工程》2013年第20期摘要: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的离婚率持高不下。

目前,越来越多的人关心中国离婚率的相关问题。

文章基于VAR模型,采用协整分析,格兰杰因果分析,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析法,发现离婚率与GDP增长率存在长期的正向协整关系,其长期弹性为0.11,GDP增长率是离婚率的单向格兰杰原因。

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表明,GDP增长率对离婚率有影响但影响不太大,而离婚率对GDP增长率基本无影响。

Abstract: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China's divorce rate is high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At present, more and more people are concerned about China's divorce rate related problems. Based on VAR model, this paper uses the co-integration analysis, granger causality analysis, impulse response function and variance analysis, found that the divorce rate and GDP growth has long-term positive co-integration relationship, period of elasticity of 0.11 for a long time, the GDP growth rate is the rate of one-way granger reason. Impulse response and variance decomposition show that the GDP growth have impact but not too big on divorce rate, and the divorce rate of GDP growth rate had no effect on basic.关键词:离婚率;GDP增长率;VAR模型Key words: divorce rate;GDP growth rate;VAR model中图分类号:F2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20-0008-040 引言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的离婚率一路走高。

离婚问题调研报告

离婚问题调研报告

离婚问题调研报告调研背景: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离婚问题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

离婚对于个体、家庭和社会都有重要影响,因此有必要对离婚问题进行调研,了解其现状、原因和对策,以提供参考和建议。

调研目的:1. 了解离婚率的变化趋势;2. 分析离婚的主要原因;3. 探讨离婚对个体、家庭和社会的影响;4. 研究减少离婚的可能对策。

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和专家访谈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调研结果:一、离婚率的变化趋势通过问卷调查,我们了解到离婚率的变化趋势如下:1. 在过去十年中,离婚率呈上升趋势,尤其是都市地区;2. 造成离婚率上升的因素主要有经济压力、夫妻关系疏远、性格不合等;3. 年龄较轻的夫妻离婚率较高,结婚时间短的夫妻离婚率也较高。

二、离婚的主要原因通过专家访谈和问卷调查,我们总结出离婚的主要原因如下:1. 夫妻沟通不畅,缺乏共同语言和理解;2. 夫妻之间存在经济压力、职业发展差异等矛盾;3. 婚姻中的不忠和外遇问题;4. 性格不合、兴趣爱好不同等导致彼此的不满;5. 家庭暴力和虐待问题。

三、离婚对个体、家庭和社会的影响离婚对个体、家庭和社会有着深远的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个体:离婚会对个体的心理、身体健康产生负面影响,增加压力和焦虑感,降低生活满意度;2. 家庭:离婚会影响子女的成长环境,增加单亲家庭的数量,给子女带来不稳定的家庭环境;3. 社会:高离婚率对社会造成经济和社会成本的损失,影响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四、减少离婚的对策为了减少离婚率,我们需要采取以下对策:1. 加强婚姻教育,提高夫妻沟通能力和解决问题的技巧;2. 对夫妻经济压力进行支持和帮助,减少经济因素对婚姻的冲击;3. 建立家庭咨询服务机构,提供婚姻咨询和治疗;4. 加大家庭暴力和虐待问题的执法力度,保护弱势群体的权益。

结论:离婚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为了减少离婚率,我们需要从个体、家庭和社会多个层面进行干预与支持,提高婚姻质量和稳定性,以实现家庭幸福与社会和谐。

我国离婚率影响因素研究

我国离婚率影响因素研究

我国离婚率影响因素研究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观念的改变,离婚现象在我国越来越普遍。

离婚率的高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为了降低我国的离婚率,本文对离婚率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分析。

文献综述在国内外学者的研究中,离婚率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家庭因素、社会因素和心理因素。

家庭因素包括家庭经济状况、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家庭教育等;社会因素包括社会观念、法律制度、工作压力等;心理因素包括夫妻双方的沟通方式、情感状态、性格特点等。

这些因素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夫妻关系的稳定程度和离婚率的高低。

影响因素分析家庭因素:家庭经济状况是影响离婚率的一个重要因素。

在家庭经济困难的情况下,夫妻双方可能会因为经济压力而产生矛盾,最终导致离婚。

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和家庭教育也会对夫妻关系产生影响。

家庭成员之间的不和谐、缺乏沟通以及不良的家庭教育方式都可能增加离婚的风险。

社会因素:社会观念对离婚率的影响不可忽视。

在一些地区,仍然存在“家丑不可外扬”的观念,夫妻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可能因为这种观念而被掩盖,从而加剧了离婚的风险。

法律制度也会对离婚率产生影响,例如一些国家的法律规定会对夫妻离婚产生限制或惩罚措施,这可能会导致一些夫妻在面临无法解决的问题时选择继续维持不幸的婚姻。

心理因素:心理因素是影响离婚率的一个重要因素。

夫妻之间的沟通方式、情感状态和性格特点等都会对夫妻关系产生影响。

如果夫妻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或者一方存在严重的情感问题,如抑郁、焦虑等,都可能导致夫妻关系的破裂。

案例分析为了更好地说明离婚率的影响因素,我们选取了一个典型案例。

这是一对年轻夫妻,他们因为性格不合和沟通不畅而经常发生矛盾。

在孩子出生后,家庭经济压力加大,夫妻之间的矛盾更加突出。

由于双方父母介入,矛盾进一步升级,最终导致夫妻双方选择离婚。

这个案例表明,家庭因素、社会因素和心理因素都可能对离婚率产生重要影响。

解决方案为了降低我国的离婚率,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加强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是培养孩子良好性格和行为习惯的重要途径。

我国离婚率影响因素研究

我国离婚率影响因素研究

我国离婚率影响因素研究我国离婚率影响因素研究近年来,我国离婚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这一现象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

离婚率的上升,直接关系到社会稳定和家庭幸福。

因此,深入研究我国离婚率的影响因素,对于制定有效的政策和措施,促进家庭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经济因素是影响我国离婚率的重要因素之一。

经济的繁荣与否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水平与幸福感。

一个健康的经济环境,能够提供更好的生活条件,人们在面临困难时更容易化解矛盾,维持婚姻关系。

然而,随着经济改革的进一步发展,经济压力增加以及财产、财富分配等问题的出现,使得婚姻关系面临着更多的考验。

尤其是在城市,生活成本的不断上涨,养育孩子的压力,以及房产等财产纠纷的出现,都成为导致离婚的重要原因之一。

其次,社会因素也对我国离婚率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社会现象的多样化和观念的变迁,使得婚姻观念和家庭价值观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传统观念的淡化,社会对离婚的包容等因素,使得更多的夫妻选择了离婚来解决问题。

特别是在现代社会中,人们对婚姻的期望值不断提高,不再满足于物质上的支持,而更注重个人的感情需求和自我实现,这使得婚姻的稳定性受到挑战。

第三,个人因素也是导致我国离婚率升高的重要原因之一。

随着社会进步和人口结构的变化,人们更加注重个人权益和个人空间,愈发强调个人自由和自主。

这使得更多的个人选择了离婚,以追求个人幸福感。

同时,也面临着抉择的压力和责任的转变,导致了婚姻的不稳定。

另外,家庭因素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我国离婚率的变化。

家庭和谐与否,配偶关系的和睦程度等都会影响婚姻关系的稳定性。

与此同时,家庭暴力、不平等的家庭角色分工等问题也会引发夫妻之间的矛盾和紧张,导致离婚的产生。

最后,个体的心理状态和情感因素也在我国离婚率的变化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夫妻之间的亲密程度、理解和信任度等,以及个体生活中的压力和负面情绪等,都会影响夫妻关系的质量和稳定性。

如果个体在情感和心理上无法得到充分的满足和支持,就会选择离婚来解脱困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中国离婚率与收入关联度的调查
关于于中国离婚率
与收入关联度的调查
南昌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
行政管理112班
学号;7101011064
张赛
关于中国离婚率与收入关联度的调查
前言:
近几年,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社会也逐渐出现了诸多问题。

就家庭婚姻方面来说,最近出现了“裸婚”、“闪婚”、“闪离”等新词汇,这显然与我国传统的家庭婚姻观念背道而驰,我们不禁要问:我们的婚姻怎么了?我们的爱情怎么了?当然,离婚的原因是多方面因素造成的,鉴于离婚给个人、家庭、社会产生的诸多负面影响,我们决定就离婚率的升高与收入之间的关联度切入调查,希望能够总结出某种规律供未婚男女参考,以达到降低离婚概率的目的。

调查问题:
本次调查围绕一个主题展开,那就是研究中国日益升高的离婚率与人们收入有无直接关系。

研究意义: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婚姻基本仍处于高稳定状态,但是,离婚率及离婚绝对数字均呈逐年平缓上升趋势。

从改革开放的1978年至2003年,中国的离婚率除了1980、1981年和2002年略有下滑外,基本呈上升趋势:从1978年4.8%的离婚率逐年上升到2003年的16.4%,25年间离婚率上升了11.6%。

从离婚的绝对数据来看,25年间上升幅度更为明显。

1978年至2003年间,除了1983年、1998年和2002年略有下降外(未计入以下对比数之
内),其余每年分别比上一年同期增长3.4万、2.2万、4.8万、3.9万、3.6万、0.4万、4.8万、7.6万、7.3万、9.8万、4.7万、3万、2万、6万、7.2万、7.4万、7.7万、6.6万、1.1万、1.1万、3.7万、15.4万;其绝对值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了11.9%、6.9%、14.1%、10%、8.6%、0.9%、10.5%、15%、12.5%、15%、6.2%、3.8%、2.4%、7.1%、7.9%、7.5%、7.3%、5.8%、0.9%、0.9%、3.1%和13.1%。

变化尤为明显的是:2003年我国离婚总量已经达到133.1万对,与1978年离婚总量28.5万对相比,25年后的离婚绝对值增长了104.6万对,其增长率高达367%。

(见示意图表2)1978年至2003年,其间出现了五个离婚绝对数字快速增长的高峰:第一个高峰是:1980年第二部《婚姻法》颁布施行,1981年较1980年离婚绝对数字上升了4.8万对,1年间离婚增长率高达14.1%;第2个高峰是:1990年较1985年离婚绝对数字上升了34.2万对,5年间离婚增长率高达74.7%;第3个高峰是1997年较1992年离婚绝对数字上升了34.9万对,5年间离婚增长率高达40.1%;第4个高峰是:2001年《婚姻法(修正案)》颁布,2001年较2000年离婚绝对数字上升了3.7万对,1年间离婚增长率高达3.1%;第5个高峰是:2003年《婚姻登记条例》颁布施行,较2002年离婚绝对数字上
升了15.4万对,1年间离婚增长率高达13.1%。

(田岚《中国改革开放后的离婚率与离婚方式探析》比较法研究2004年11月25日)
一系列的数据与现实使得未婚男女在婚姻面前望而却步,还未步入婚姻殿堂的他们已经开始担忧自己是否今后会加入离婚大军中的一员。

人们对结婚这个字眼产生了恐惧心理,怎样从经济方面分析离婚问题,从单方面切入,使得离婚率能有所降低,保证婚姻的成功度,成为了此次研究最大的意义。

离婚危害:
毋庸置疑,离婚会带来一系列负面的影响。

离婚心理是具有很大心理危害性的一种不健康心理,这种心理的产生,对于巩固家庭、稳定社会、教养子女、个人身心等都是具有害处的。

其危害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夫妻离异,殃及子女
(二)反目成仇,纠纷纷呈
(三)酿造痛苦,诱发心病
(四)家庭不安,社会遭殃
(孟令涛《论我国离婚损害赔偿制度》吉林大学2009年10月1日)
总之,离婚心理的危害是很大的。

离婚心理的危害主要作用于当事者,但也常会祸及他人,危害社会。

因而,其危
害的范围是很大的,也是不可低估的。

只要我们充分认识到它的危害性,才会自觉地增强对离婚心理的心理免疫,从而以健康的心理状态,保持良好的婚姻心理,促进家庭的和谐、文明和幸福。

此次调查,我参考大量资料,本着客观的角度,深入调查影响中国离婚率的因素,并着重分析离婚率与收入的关联度情况,目的是给更多人以参考,审慎结婚,避免更多人加入离婚大军的行列当中。

中国离婚率的概况:
中国离婚率已连续7年递增。

一向崇尚“家和万事兴”的古老中国,正遭遇婚姻动荡的冲击。

日前公布的全国民政事业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我国共有46.5万对夫妻办理了离婚登记,较去年同期增长17.1%,平均每天有5000多个家庭解体。

“中国式离婚”成为一个令世人关注的现象。

国外媒体甚至创造新词“我一代”,分析这个曾号称世界婚姻最稳定的国家离婚率走高的原因。

22—35岁人群是离婚主力军,36—50岁年龄段是婚姻平稳期,50岁以上人群离婚率上扬。

“随着社会转型、社会环境变化对婚姻家庭发起的挑战,‘新离婚时代’来临。

”中国社科院研究员、中国婚姻家庭研究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陈一筠说,新中国成立60年来,我国婚姻从前30年的超稳定型阶段,进入后30年尤其是
近年来的动荡时期。

统计数据显示,从上世纪70年代末开始,我国离婚人数和离婚率持续上升,近5年来增速明显,增幅高达7.65%。

去年,全国120多万对夫妻喜结连理的同时,196万多对夫妇劳燕分飞。

目前,北京、上海的离婚率已超过1/3。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均收入的增长状况:
数据资料:
(张义博《市场化改革对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基于社会阶层视角的分析》世界经济2004年3月10日)
中国离婚率与收入关联度的调查
自从1978年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社会生产力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有了相应改善。

各种社会福利增多,家用电器的普及,一胎化政策的普遍推行,从而减轻了夫妇抚育子女在体力上的劳作,闲暇时
间增多,文娱精神生活的内容也得以拓展,部分夫妻间长期被忽视、压抑的感情需求和现实生活的矛盾变得日益突出。

一方面,缺乏爱情基础的、凑合了多年的低质婚姻成为首当其冲的对象;另一方面,部分夫妇由于性格爱好不同,知识水平的差异,精神追求不协调,也导致双方的感情距离拉大,以至最终发展到离异。

可以得到结论,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与离婚是呈正比发展趋势的。

趋于对爱情的向往和追求,许多离婚当事人慎重地解除“维持会”式的婚姻,是历史发展进步的表现。

注:建国及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元)GDP水平的变化:
1978年379;179年417;1980年460;1981年489;1982年526;1983年582;1984年695;1985年855;1986年956;1987年1103;1988年1355;1989年1512;1990年1634;1991年1879;1992年2287;1993年2939;1994年3923;1995年4854;1996年5576;1997年6054;1998年6307;1999年6547;2000年7078。

(国家统计局编《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2001年版,第49页。


调查结论:
通过调查发现,中国日益增高的离婚率与经济发展情况是成正相关的。

中国离婚的主力军为中高阶层收入的人们。

随着经济发展,人们物质生活的不断满足,人们开始对精神生活有了新的追求,而此时,工作,其他社交占用了人们越来越多的时间,夫妻之间交流的减少,外界诱惑的增加使得夫妻们不满足婚姻现状,愈加开放的思想使人们对婚姻有了更加高层次的追求,于是离婚率随着人们收入的不断增长而上升,这是一个从时间角度分析得出的结论。

从社会阶层角度来讲,中低收入的人们占社会比例最大,中低收入者不具备相应的条件,对精神生活的追求相对较低,使得他们对婚姻的要求也相对不高,婚姻状况较稳定。

而对于社会顶尖收入的人们来讲,婚姻往往与家族,企业,政治挂钩,对于他们来讲,离婚的代价相对较大,于是他们愿意维系现有的婚姻,这使得他们的婚姻状况也相对稳定。

解决方法:
1、中国有句古话叫做“门当户对”。

婚前,双方应了解对方的性格,家庭,财产状况,感情历史,个人爱好等因素,是否与自己相对吻合。

2、婚后,夫妻双方应相敬如宾,互相尊重,相互了解,再给对方足够空间的同时,加强交流与了解,及时处理生活中的问题,避免积少成多。

3、当感情出现问题时,双方应正视并积极沟通过交流,解决所遇到的问题。

4、夫妻双方应使对方更了解自己的工作,交际圈等,
充分融入彼此的生活,起到互相监督的作用,防止外来诱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