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性污染控制期末总结
物理污染总结报告范文(3篇)

第1篇一、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其中物理污染作为环境污染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类生活和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的危害。
本报告旨在总结我国物理污染的现状、危害及防治措施,为相关部门和企业提供参考。
二、物理污染现状1. 大气污染(1)工业废气:我国工业发展迅速,但部分企业环保意识薄弱,导致工业废气排放量较大。
如钢铁、水泥、化工等行业,其废气中含有大量的有害物质,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等。
(2)汽车尾气:随着汽车数量的增加,汽车尾气排放成为大气污染的重要来源。
汽车尾气中含有氮氧化物、碳氢化合物、颗粒物等有害物质。
(3)燃煤污染:我国煤炭资源丰富,但燃煤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较多,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等。
2. 水污染(1)工业废水:部分企业废水处理设施不完善,导致工业废水排放量较大,含有重金属、有机物等有害物质。
(2)生活污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生活污水排放量逐年增加,其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氮、磷等污染物。
(3)农业污染:农业化肥、农药的使用不当,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影响水质。
3. 土壤污染(1)工业固体废物:部分企业固体废物处理不当,导致固体废物堆放场土壤污染。
(2)农业污染:农药、化肥的使用不当,导致土壤重金属、有机物等污染物积累。
(3)城市垃圾:城市垃圾填埋场、焚烧厂等设施运行过程中,对土壤造成污染。
三、物理污染危害1. 人类健康危害:物理污染物质通过呼吸道、消化道、皮肤等途径进入人体,导致各种疾病,如肺癌、心血管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等。
2. 生态环境危害:物理污染物质对生物多样性、生态平衡造成严重影响,如水体富营养化、土壤退化等。
3. 经济损失:物理污染导致农作物减产、工业生产受阻、旅游业受损等,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巨大损失。
四、物理污染防治措施1. 加强环保法律法规建设,严格执行环保标准,加大对违法排污行为的处罚力度。
2. 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淘汰落后产能,发展循环经济,降低污染物排放。
物理性污染控制 期末复习知识点

物理性污染控制期末复习知识点物理性污染控制期末复习知识点第一章为绪论1.物理性污染特点:1.能源污染2.普遍为局部性污染,区域性和全球性较少见3.无残留材料。
一旦污染源消失,污染就会消失4.引起物理性污染的声、光、电磁场在环境永远存在,本身对人体无害,只是环境中含量过高或过低才造成污染或者异常。
2.环境污染:1化学污染2生物污染3物理污染(注:前两种为物质污染,后一种为能源污染)第二章噪声污染及其控制(一)概述1.噪声的定义:物理观点:不同频率和强度的声波不规则地组合在一起心理学观点:人们不需要的声音2.噪声特征:局部性2.无残余污染物,不积累3.噪声源停止,污染消失4.能量小,利用价值不大3.噪音控制方法:1.从声源上降低噪声(最根本有效):1.降噪材料2.改进设备结构3.改善传动装置4.改皮革加工生产2.从传播途径上降低噪声(最常用):1.闹静分离2.利用声源指向性降低噪声3.利用地形状4绿色3.在接收点进行防护(最无奈):隔声岗亭、耳塞等(二)声学基础1.声波的组成:空气介质中中声波为纵波,固体液体介质中声波既有横波也有纵波2.声波的基本物理量:频率、波长和声速(空气和固体中340m/s>液体>气体)3.声音的波动方程:.1.运动方程(牛顿第二定律)2.连续性方程(质量守恒定律)3.物态方程(绝热压缩定律)4.术语解释:频程:把频率变化范围划分为若干较小段落,称为频程波阵面:同一时刻相位相同的轨迹平面声波:波前垂直于传播方向的波称为平面声波声压:局部空气被压缩或膨胀,压缩处压力增大,膨胀处压力减小,这样在原来的大气压上产生了压强的变化,此压强变化由声波引起,称为声压瞬时声压:声场中某一瞬时声压值称为瞬时声压声能密度d:单位体积介质所含的声波能量声强I:单位时间内沿声传播方向垂直通过的单位面积平均声能W:单位时间内声源辐射的声能声压级:声强级:声功率级:5.计算题:6.随着温度的升高,声速增加,白天高度增加,温度降低,夜间高度增加,温度升高7.声影区:声线不能到达的地方8.温度和风速对声音传播的影响(图为关键)9.声源的指向性与频率有关:频率越高,指向性越强10.传播过程中噪声的衰减:1扩散引起的衰减2空气吸收引起的衰减3其他原因(植被、地表结构等)(三)噪声的评价和标准1.频率:20Hz-20KHz(次声、可听、超声波)声压:2*10^-5pa-20pa(可听阈值、痛阈)2.人耳对强度(声压级)相同而频率不相同的声音有不同的响度感觉3.响度:描述声音大小的主观感知。
物理性污染控制考点

1 物理性污染是指由物理性因素引起的环境污染,如噪声、光、热、电磁等。
这些物理运动的强度超过人的忍耐限度。
2 物理环境质量(PEQ)是指周围物理环境条件的好坏。
3 环境物理性污染的特点:(1)没有形状,没有实体,无色无味,又称无形污染;(2)环境中永远存在,并且无处不在;(3)本身无害,仅在环境中的量过高或过低时,才造成污染或异常,没有累积效应;(4)物理性污染一般是局部性的,不会迁移、扩散;(5)不残留,污染源消失即污染消除。
4 噪声就是指人们不需要的声音。
5 需注意的是:噪声也是声音,具备声音的一切属性,声学理论可直接引用。
6 分类:产生条件:自然噪声、人为噪声发声机理:机械噪声、空气动力性噪声、电磁噪声按能量随时间变化:稳态噪声、非稳态噪声、脉冲噪声城市环境噪声,人类生活方式:交通噪声、工业噪声、建筑施工噪声、社会生活噪声频率特性:高频噪声、低频噪声、宽带噪声、窄带噪声7 噪声是不需要声的总称,一般可有如下四种类别:过响声、妨碍声、不愉快声、可忽视噪声8影响现象:损伤听力、诱发疾病、影响睡眠、干扰语言交流(白噪声)、影响设备正常运转、损坏建筑结构等。
听觉疲劳(暂时性听阈迁移)、噪声性耳聋(永久性听阈迁移)、暴振性耳聋(急性噪声性耳聋):9 一切声音均由振动所引起,凡发出声音的振动体称为声源。
声源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可能还有等离子体。
并非所有振动源均为声源。
10 声音在真空中不传播。
11 介质连续、惯性和弹性是传播声音的必要条件。
12 应该注意,声音传播只是振动形式(振动能量)的传播,介质各质点本身在声波作用下并不传播,仅在其平衡位置附近来回地振动。
13 纵波:质点的振动方向与声波的传播方向相同。
横波:质点的振动方向与声波的传播方向相互垂直。
纵波或横波都是通过相邻质点间的动量传递来传播能量的,而不是由物质的迁移来传播能量的。
14波阵面是指空间同一时刻相位相同的各点的轨迹曲线。
平面声波、球面声波、柱面声波(波阵面的形状)15对于平面声波,声阻抗率只与媒质的密度和媒质中的声速c有关,而与声波的频率、幅值等无关,故又称声阻抗率为媒质的特性声阻抗。
物理性污染控制工程期末复习知识点

题型:名词解释5*3’=15’简答题4*5’=20’计算题4*10’=40’综合题12’+13’=25’第一章绪论要求掌握:物理性污染基本概念,定义及其研究内容。
】物理性污染的定义:物理运动的强度超过人的耐受限度,就形成了物理污染。
】物理性污染的特点,与化学污染、生物污染相比有何不同特点:(1)在环境中不会有残余物质存在。
(2)引起物理性污染的声、光、热、电磁场等本身对人无害,只是在环境中的量过高或过低才会造成污染或异常。
化学性污染、生物性污染的特点是污染源排放的污染物随时间增长而累积,即使污染源停止排放,污染物仍存在,并且可以扩散。
物理性污染是能量的污染,化学性污染、生物性污染是物质的污染。
】物理性污染的主要研究内容:物理性污染的(1)机理规律(2)评价标准(3)测试与监测(4)环境影响评价(5)基本控制方法与技术第二章噪声】噪声定义:噪声是一种主观评价。
心理学:人们不需要的声音。
医学:大于 60 分贝,物理学:许多不同频率不同强度的声波杂乱无章无规则的组合。
】城市环境噪声的来源主要有四种:①交通噪声②工业噪声③建筑施工噪声④社会生活噪声】噪声的危害:1、干扰正常生活2、诱发疾病3、损害设备和建筑物】噪声控制基本途径:①声源控制②传播途径控制③个人防护】声源控制技术:①改进结构和工艺,如减少振动、摩擦、碰撞等;②采用声波吸收、反射、干涉、隔离等方法。
③减小作用力:如改进机器的平衡,隔离机器振动;④减小振动:增加阻尼、润滑,改变共振频率等;⑤调整设备的使用时间:如夜间停开等;⑥新技术如有源消声、有源吸振等。
】噪声控制不是越低越好:一方面技术上难以达到,一方面投资大。
】为什么声音在晚上要比晴朗的白天传播的远一点?答:因为在夜晚,大气温度随高度增高而升高,声速也随高度增高而增大,声波传播方向将向地面弯曲;而在晴朗的白天,大气温度随高度增高而下降,声速将随高度增高而降低,声线向上空弯曲,声源辐射的噪声在距离声源一定距离的地面上掠过,在较远处形成声影区,即声线不能到达的区域。
物理性污染总结汇报稿件

物理性污染总结汇报稿件物理性污染是指由于物理因素引起的环境污染问题,包括噪声污染、光污染、振动污染、电磁辐射污染等。
这些污染来源广泛,影响范围广泛,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的危害。
下面将针对这些物理性污染进行详细的总结与分析。
首先,噪声污染是指超过人类正常听觉能力范围的声音,对人类身心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主要来源包括道路交通、工业设施、建筑施工、机械设备、飞机、火车等。
噪声对人类的睡眠、心理、听力和交流产生负面影响,严重时甚至会引发心血管和精神疾病。
其次,光污染主要是指人类夜晚使用过量、不当或对环境造成不必要的光照,干扰了动植物的正常生物节律和生态系统。
城市夜景、车灯、广告牌、照明设施等都是光污染的主要来源。
光污染对动物的觅食、繁殖和迁徙行为产生负面影响,破坏了自然生物钟,进而影响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
振动污染主要是由于交通工具、机械设备和工业生产过程中的震动、颤动产生的振动波导致环境和人体振动。
频繁的振动对人体造成不适和危害,如影响正常的休息和工作,引发骨骼和关节疾病等。
对建筑物和土壤也会造成长期的破坏。
电磁辐射污染是指人造电磁辐射对环境和人体健康产生的不良影响。
主要来源包括电视、手机、微波炉、电力线路、无线电设备等。
长期暴露在电磁辐射下会对人体细胞和免疫系统产生影响,可能导致患癌症、心脏病和神经系统疾病等。
针对这些物理性污染的严重影响,我们需要采取一些措施来减少和防止污染的发生。
首先,应加强监管,制定和执行严格的环境保护法规和政策,对超标排放的噪声、光、振动和电磁波进行监控和处罚。
其次,应推广使用低噪声、低辐射和低振动的设备和技术,减少对环境的不良影响。
此外,人们也应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减少过度使用电器和灯光,合理规划城市布局和交通流量,以降低环境污染的程度。
综上所述,物理性污染作为环境污染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系统造成了极大的威胁。
我们应加强环保意识,积极采取措施减少污染源的排放,以创造一个更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的环境。
物理性污染总结汇报稿范文

物理性污染总结汇报稿范文物理性污染是指环境中存在的各种物理因素对人类生理和心理健康产生的不良影响。
以下是物理性污染的总结汇报稿范文:尊敬的各位领导、同事们:大家好!我今天演讲的主题是物理性污染。
随着人类经济的不断发展,物理性污染日益成为威胁我们生活环境与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
因此,了解和应对物理性污染的重要性越发凸显。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物理性污染的主要类型。
物理性污染主要包括噪声污染、电磁辐射污染、光污染和热污染等。
噪声污染是指以声音形式存在的环境污染,如交通噪音、工业噪音和社会噪音等。
电磁辐射污染是指各种电磁波对人体健康产生的不良影响,如电视、电脑、手机等电子设备所产生的辐射。
光污染是指过度照明对生物和人体生物钟的影响,如夜间城市过度照明导致的星空不可见等。
热污染是指气候变化和城市化进程中过度发热导致的环境问题,如高温天气、城市岛效应等。
接下来,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简要分析物理性污染对我们生活环境和健康的影响。
首先是噪声污染。
长期暴露在高强度噪声环境下会导致听力丧失、睡眠障碍和心理紊乱等健康问题。
噪声还会影响人们的正常工作和学习效率,加剧社会矛盾和危害心理健康。
其次是电磁辐射污染。
不断增长的电子设备和互联网使用,不可避免地增加了电磁辐射的暴露时间和频率。
长期暴露在电磁辐射环境中可能引发头痛、失眠、恶心等身体不适,甚至可能导致癌症和生殖系统问题。
然后是光污染。
夜间过度照明会扰乱人体的生物钟机制,导致失眠、抑郁和免疫力下降等问题。
光污染还会破坏夜间生物对光线的感知和生活习性。
最后是热污染。
随着气候变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剧,高温天气和城市岛效应导致的热污染问题日益突出。
高温和热岛效应会导致中暑、光化学烟雾和臭氧超标等环境问题,对人体健康带来巨大威胁。
针对物理性污染的严重性,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来降低其影响。
首先,加强环境监测和管理,制定严格的法律法规来限制噪声、电磁辐射、光污染和热污染。
其次,推广清洁能源和绿色低碳技术,减少对环境的不良影响。
物理污染控制工程复习总结

物理污染控制工程1.声波在传播过程中会产生一些基本声学现象,如反射、透射、折射、衍射。
3. 常见的隔声设施有隔声墙、隔声罩、隔声间、声屏障4. 城影响多孔吸声材料吸声特性的主要因素有材料的空隙率、空气流阻、结构因子三种。
5. 频谱仪的主要组成部分有传声器,衰减器、放大器、滤波器四部分。
6. 声学系统由三个环节组成,即声波的产生、声波的传播、声波的接受和效应7. 吸声系数定义为定义为材料吸收的声能与入射到材料上的总声能之比,用来描述吸声材料或吸声结构的吸声特性。
1.描述声波的基本物理量有波长、周期、频率。
2.在实际工作中,常把各种声源发出的声波简化为平面声波、球面声波、柱面声波三种理想情况。
3.环境噪声标准可以分为产品噪声标准、噪声排放标准、环境质量标准、三大类,《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90)属于其中的噪声排放标准。
4.城影响多孔吸声材料吸声特性的主要因素有材料的空隙率、空气流阻、结构因子三种。
5. 频谱仪的主要组成部分有传声器、衰减器、放大器、滤波器四部分。
6. 根据噪声源的发声机理,噪声可分为机械噪声、空气动力性噪声、电磁噪声三种。
一、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物理物理性污染主要包括噪声污染、电磁辐射污染、热污染、放射性污染、光污染等。
2.人耳对声音强度的感觉并不正比于强度的绝对值,而更接近正比于其对数值。
3.噪声是指人们不需要的声音,噪声可能是由自然现象产生的,也可能是由人们活动形成。
4.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测量对于噪声普查应采取网格测量法。
5.城市环境噪声按噪声源的特点分类,可分为四大类:工业生产噪声、交通运输噪声、建筑施工噪声、社会生活噪声。
6.根据振动的性质及其传播的途径,振动的控制方法可归纳为三大类别:减少振动源的扰动、防止共振、采用隔振技术。
7.在实际工作中常把声源简化为点声源、线声源、面声源三种。
8.在声学实验中,有两种特殊的实验室,分别为消声室、混响室。
1.人耳对声音强度的感觉并不正比于强度的绝对值,而更接近正比于其对数值。
物理污染控制

物理污染控制物理污染是指由工业、交通、建筑等活动所产生的直接环境污染,主要通过固体、液体和气体形式排放到环境中。
物理污染对人类和生态系统都会产生负面影响,如空气污染导致呼吸系统疾病的增加,水污染影响水生生物的生存繁殖,噪声污染影响人们的健康和睡眠质量等。
因此,物理污染控制是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必不可少的一环。
首先,要从源头上控制物理污染的排放。
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可以采取现代化清洁技术和装备,对污染物进行有效捕捉和处理,减少其进入环境的数量和浓度。
另外,应加强对污染源的监管和管理,严格执行环境保护法规,对违法企业进行处罚,以此来约束企业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其次,要加强对物理污染的治理。
例如,在城市中,应建设足够数量的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处理中心,通过科学的处理工艺,将污水和固体废弃物中的有害物质去除或转化,降低对环境的污染。
在交通方面,可以采取限行措施、推广绿色交通工具和提供公共交通等方式,降低汽车尾气排放对空气质量的影响。
在建筑方面,可以采用节能环保的材料和技术,减少建筑物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此外,要加强环境监测和预警系统的建设。
通过建立完善的环境监测设施和网络,及时掌握污染物的排放情况和环境质量的变化,预警环境问题的出现,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治理。
同时,还要加强公众的环境意识和参与,通过教育宣传、媒体报道和社会组织等方式,提高人们对环境污染问题的认识与重视,促使大家共同参与污染控制的工作。
最后,要加强国际合作,推动全球范围内的物理污染控制。
由于物理污染问题具有跨区域、跨国界的特点,各国之间需要加强合作,分享经验和技术,共同应对环境污染问题。
在全球环境治理机制中,通过制定国际环境法规和标准,建立环境治理的国际合作机制,实现全球范围内的物理污染控制和环境保护。
总之,物理污染控制是保护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任务。
要从源头上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加强治理工作,加强环境监测和预警系统的建设,提高公众参与意识和国际合作水平,共同努力为改善环境质量做出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噪声
1. 噪声污染防治研究内容:
(1)噪声定义
(2)噪声污染特点
(3)噪声的危害
(4)噪声控制的措施
2.声波的基础知识
(1)声音的传播过程
(2)声波产生条件
(3)瞬时声压、峰值声压、二者关系
(4)声压的听阈和痛阈
(5)描述声波基本物理量:频率、周期、波长,换算关系
(6)声速的特性
(7)频程、频谱的划分、中心频率值、带宽
(8)声波的分类:平面波、球面波、柱面波,声压随传播距离的变化特点(9)声阻抗率及决定因素
(10)声能密度、声强、声功率定义
(11)声压级、声强级和声功率级公式及相互转换
3. 噪声的特性和计算
(1)声场:自由声场、半自由声场、扩散声场
(2)声波的叠加:噪声的瞬时声压叠加,有效声压叠加;声压级的相加与相减的计算(3)声波的反射、折射定律,发生折射的原因,折射案例的分析
(4)声波的衍射规律
(5)噪声在声波中的衰减方式:扩散衰减、空气吸收衰减、地面吸收衰减、声屏障衰减、气象条件,噪声衰减计算
4.噪声的标准与测量方法
(1)噪声的主要标准
(2)噪声测量仪器的基本组成
(3)车间噪声等效A声级的计算
4. 噪声评价
(1)响度级、响度的概念,换算关系
(2)等响曲线的含义
(3)斯蒂文斯响度含义
(4)连续等效A声级的作用,计算方法
(5)昼夜等效声级L dn计算方法
(6)噪声评价数曲线NR与声压级的换算
5.吸声
(1)噪声控制基本原理与途径
(2)噪声源分类
(3)吸声定义
(3)吸声系数影响因素、吸声量计算
(4)多孔吸声材料的吸声原理,吸声降噪频率范围
(5)吸声材料的共同构造特征
(6)吸声特性的影响因素
(7)吸声结构的种类
(8)薄板共振吸声结构组成及吸声原理,改善吸声方法
(9)穿孔板共振吸声结构吸声原理,改善方法
(10)微穿孔板吸声结构吸声原理,改善方法
(11)室内声场组成
(12)声源的指向性因素Q值
(13)直达声、反射声的声压级,室内总声压级,混响半径
(14)混响时间计算:赛宾公式,通过混响时间确定吸声降噪量的计算6.消声
(1)消声器定义及适用范围
(2)消声器分类
(3)消声器的评价依据
(4)消声器的声学性能评价量
(5)阻性消声器消声原理、消声降噪频率范围
(6)单通道直管式消声器消声衰减量计算
(7)高频失效的原因及验算
(8)气流对消声的影响
(9)阻性消声器的设计计算
(10)抗性消声器的原理,适用频率,种类(11)扩张消声器的改善方法
(12)扩张消声器的设计计算
(13)共振消声器单独消声特性
(14)微穿孔板消声器消声原理
(15)扩散消声器种类
7.隔声
(1)隔声原理
(2)隔声量的计算
(3)单层均质墙的频率特征
(4)吻合效应的发生频率,防控措施
(5)单层均质墙的平均隔声量计算
(6)双层墙的隔声频率特征,及平均隔声量计算(7)隔声罩的插入损失计算
(8)组合墙平均隔声量计算
(9)孔洞缝隙对墙板隔声的影响
(10)隔声屏的隔声原理
(11)隔声屏插入损失的计算
(12)隔声屏设计要点
二、振动
(1)自由振动、强迫振动、共振定义
(2)振动基本物理量
(3)振动的危害
(4)振动控制原理
(5)主动隔振与被动隔振的区别
(6)隔振性能分析:频率与阻尼比的影响
(7)刚弹簧隔振器、橡胶隔振器、空气弹簧的隔振特点(8)弹簧隔振器的设计及计算
(9)阻尼的作用
(10)动力吸振系统减振原理
三、光污染
(1)人工光源的发展
(2)光污染的特点
(3)光污染来源
(4)眩光分类
(5)失能眩光定义
(6)光的基本物理量
(7)室内光环境评价指标
(8)不同眩光的防控方法
四、热污染
(1)热污染分类:水体热污染、大气热污染
(2)水体热污染的主要来源
(3)水温变化对水生生物的主要影响
(4)大气热污染种类:温室效应、城市热岛,形成原因
五、电磁辐射
(1)电磁波谱分类
(2)常见的主要辐射源
(3)电磁辐射的量度单位
(4)电磁辐射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5)我国环境电磁辐射污染现状
(6)电磁辐射测量指标的确定
(7)广播、电视发射台的电磁辐射防护措施
(8)家电设备的电磁防护措施
(9)射频设备的电磁辐射防护
(10)静电防护措施
(11)空间电磁波传播的主要途径
六、放射性污染与防治
(1)射线的基本种类、特点,防护措施(2)辐射剂量学的基本量与单位
(3)急性放射病种类
(4)放射性废物特点
(5)放射性废物浓缩处理技术
(6)放射性废物固化方法
(7)受放射性沾污器物的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