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度表和对公式的理解
八年级上册物理密度的知识点

八年级上册物理密度的知识点八年级上册物理密度的学问点11.密度的定义: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密度是反映物质的一种固有性质的物理量,是物质的一种特性,这种性质表现为:在体积相同的状况下,不同物质具有的质量不同;或者在质量相等的状况下,不同物质的体积不同。
2、定义式:P=M/V因为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某种物质的密度跟由这种物质构成的物体的质量和体积均无关,所以上述公式是定义密度的公式,是测量密度大小的公式,而不是确定密度大小的公式。
3.密度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密度的单位是千克/米3。
其它常用单位还有克/厘米3.1克/厘米3=1010千克/米3。
4.物质密度和外界条件的关系物体通常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即温度上升时,体积变大;温度降低时,体积变小。
而质量与温度无关,所以,温度上升时,物质的密度通常变小,温度降低时,密度变大。
固体、液体质量削减或增加时他们的密度也发生改变吗?八年级上册物理密度的学问点21.质量定义:物理学中,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质量,同m表示。
单位:千克(kg),常用的比千克小的单位有克(g)、毫克(mg),比千克大的单位有吨(t)t=1010kg1kg=1010g1g=1010mg理解:质量的大小与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有关,与物体的形态、状态、位置、温度无关。
留意:宇航员到月球上质量是不变的,因为所含物质的多少没变。
2.质量的.测量工具:天平是试验室测质量的常用工具。
说明:⑴被测物体的质量不能超过天平的称量范围;⑵要用镊子向天平加减砝码,不能用手接触砝码,不能把砝码弄湿、弄脏。
⑶潮湿的物体和化学药品不能干脆放到天平的托盘中。
方法:放平、调平、称平;左物右码。
⑴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
⑵调整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直到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央,这时横梁平衡。
⑶把被测物体放在左盘,用镊子向右盘加减砝码并调整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横梁复原平衡。
密度(基础)知识讲解

密 度 ( 基础 )责编: 冯保国学习目标】1、掌握密度概念、公式和单位。
并会密度单位之间的换算;2、知道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不同;3、会查密度表,记住水的密度值及其含义;4、能运用公式 及变形计算;5、能够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
【要点梳理】 要点一、密度(高清课堂《质量 体积 密度》 356649 (密度) )1、概念: 某种物质组成的物体的质量与它的体积之比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要点诠释:( 1)每种物质都有它确定的密度,即对于同种物质,它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一个常数。
如:所 有的铝制品的密度是相同的。
不论它的体积多大、质量多少,单位体积的铝的质量是不变的;( 2)不同的物质,其密度一般不同,即其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一般也不同。
平时习惯上讲“水比油 重”就是指水的密度大于油的密度,在相同体积的情况下,水的质量大于油的质量;( 3)密度与物体的质量、体积、形状、运动状态等无关,与物体的种类和物态有关,还受温度的 影响。
2. 密度的公式式中的 m 表示质量, V 表示体积, 表示密度。
要点诠释:( 1)同种物质,在一定状态下密度是定值,它不随质量大小或体积大小的改变而改变。
当质量(或 体积)增大几倍时,其体积(或质量)也随着增大几倍,而比值是不变的。
因此不能认为物质的密度与 质量成正比,与体积成反比;( 2)同种物质的物体,体积大的质量也大,物体的质量跟它的体积成正比,即( 3)不同物质的物体,在体积相同的情况下,密度大的质量也大,物体的质量跟它的密度成正比,即当 V 一定时, = ;在质量相同的情况下, 密度大的体积反而小, 物体的体积跟它的密度成反比, m 11m22即当 m 一定时, 。
3. 密度的单位 国际单位是千克 / 米 3(kg/m 3) ,常用单位有克 / 厘米 3( g / cm 3)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1g/cm 2 3= 103kg/m 3。
2 比较 1、2(2与 3、1与3)这两组数据,可得出结论:3 比较 1、4(2与 5、3与6)这两组数据,可得出结论: 。
八年级物理密度

八年级物理密度八年级物理上册:密度在八年级的物理学习中,我们接触到了一个重要的概念——密度。
密度是物质的基本属性,它反映了物质内部单位体积的质量,是物体质量与其体积的比值。
通过学习密度,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物质的本质和特性。
一、密度的定义密度是物质的质量除以其体积。
在数学表达式中,密度(ρ)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表示:本文 = m / V其中,m代表物质的质量,V代表物质的体积。
这个公式告诉我们,要得到物质的密度,我们需要将物质的质量除以它的体积。
二、密度的性质1、密度是物质的基本属性。
每种物质都有自己特定的密度,这是由物质本身的性质决定的。
例如,水的密度约为1×10³千克/米³,铁的密度约为7.8×10³千克/米³。
2、密度与物质的体积无关。
密度是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因此,即使物质的体积增大或减小,只要它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保持不变,它的密度就不会改变。
3、密度与物质的质量无关。
物质的质量增加或减少,不会影响其密度。
例如,无论是一块还是多块铁,只要它们都是铁,它们的密度就不会改变。
三、密度的计算要计算物质的密度,我们需要知道它的质量和体积。
质量可以通过使用秤或其他测量设备进行测量,而体积可以使用尺子、量筒或其他工具进行测量。
然后,我们将质量除以体积,得出密度。
例如,如果我们有一块铁块,其质量为1千克,体积为0.001立方米(1立方分米),那么它的密度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本文 = m / V = 1千克 / 0.001立方米 = 1000千克/立方米 = 1×10³千克/米³因此,这块铁的密度为1×10³千克/米³。
四、密度的应用密度的应用广泛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
例如,在工业生产中,人们可以使用密度来鉴别物质的质量和纯度。
在农业生产中,人们可以使用密度来计算土壤的营养成分和水分含量。
在医学领域,人们可以使用密度来诊断疾病和监测病人的生理状态。
密度的讲义

一、密度1、密度定义:.●密度是物质的固有属性,与物体的形状、体积、质量无关,即对于同一物质而言,密度值是不变的。
(如:一杯水和一桶水的密度是一样的;)●不同的物质,密度不同;1、密度的公式:m ρ= —-- (公式变形: m=ρv v=m / ρ)vρ表示密度, m表示质量(单位:千克或克),v 表示体积(单位:米3或厘米3)●水银的密度为13.6×103千克/米3,它所表示的意义是1米3的水银的质量是13.6×103千克,3、.密度的单位:(1)密度的单位:千克/米3 或克/厘米3,(2)两者的关系:1克/厘米3=1000千克/米3 1kg/m3=1×10 -3g/cm3(3) 水的密度:1×103千克/米3或1克/厘米3(4)单位转化:: 1毫升 = 1cm3= 1×10-6 m3 1吨=1000千克=1×106克1毫升= 1×10-3升 1升=10 -3 m34、密度的测量(1)测量原理:ρ=m/v(2)测量步骤:①用天平称量物体的质量;②用量筒或量杯测量物体的体积;③计算5、密度知识的应用:(1) 在密度公式中,知道其中任意两个量,即可求得第三个量。
(2) 可用于鉴别物质的种类。
3、密度30关于密度的说法正确的是()A、密度与质量成正比,与体积成反比B、同种物质,体积越小,密度越大C、同种物质,质量越大,密度越大D、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成正比6.将一瓶水倒掉一些后,对剩余部分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质量变小,密度变小 B.质量不变,密度不变C.质量变小,密度不变D.质量变小,密度变大13.一支正在燃烧的蜡烛,它的()A.质量不断减少,密度不变 B.质量不断减少,密度也减小C.质量不变,密度也不变 D.质量不变,密度减小7.三个完全相同的杯子里装有同样多的水,把质量相同的铝块、铜块、铁块(ρ铜>ρ铁>ρ铝),分别放在三个杯子里,水面升高最多的是(水未满出)()A.放铝块杯子 B.放铜块杯子 C.放铁块杯子 D.无法比较8.某钢瓶中装有氧气,瓶内气体密度为8千克/米3,在一次急救中用去了其中的3/4,则剩余气体的密度为()A.2千克/米3 B.4千克/米3 C.6千克/米3 D.8千克/米39.平常说“铁比木头重”,其实际含义是指()A.铁的质量比木头大 B.铁的体积比木头小 C.铁的密度比木头大D.铁的重力比木头大10.甲、乙两个物体均匀的实心的正方体,它们的边长之比为1:2,质量之比是1:2,则它们密度之比是()A.1:2 B.2:1 C.1:4 D.4:111.一个只能装500克水的玻璃瓶,装满水后质量为750克,改装密度为0.8×103千克/米3的酒精,则装满酒精后总质量为()A.650克 B.750克 C.850克 D.875克3、测量小石头的密度时不需要用到的仪器是()A、量筒B、天平C、酒精灯D、细线14.在做“测盐水的密度”的实验中,有下列步骤(1)用托盘天平测出盐水和烧杯的总质量(2)将盐水倒一部分到量筒中,读出量筒中盐水体积(3)用托盘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盐水的质量(4)计算出盐水的密度值上述步骤合理顺序是()A.(1)(2)(3)(4) B.(4)(1)(2)(3) C.(2)(1)(3)(4) D.(3)(1)(2)(4)一、密度公式与单位的灵活运用1、一物体质量为5千克,体积为20立方厘米,求物体的密度?2、一物体质量为500克,密度为2×103千克/立方米,求物体的体积?3、一物体体积为500立方厘米,密度为2×103千克/立方米,求物体的质量?二、密度公式的理解应用1、同种材料制成的甲和乙两球体积之比为3:2,则甲、乙两球的密度之比为。
小学物理密度知识点总结

小学物理密度知识点总结密度是物质的重量与体积的比值。
一个物体的密度越大,它就越重。
密度是一个很重要的物理概念,它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物质的性质,并且在许多科学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
密度的定义密度(ρ)可以用下式来表示:ρ = m/V其中,ρ是密度,m是物质的质量,V是物质的体积。
密度的单位通常是千克/立方米(kg/m³)或克/立方厘米(g/cm³)。
密度与物质的性质物质的密度通常是其性质之一。
例如,金属的密度通常比较大,而气体的密度通常比较小。
这就是为什么金属会沉在水里,而气体会浮在水上的原因。
不同物质的密度也可以用来区分它们。
比如,水的密度为1克/立方厘米,而木材的密度通常小于水,所以木头会浮在水上。
相反,铁的密度大于水,所以铁会沉在水里。
密度的测量我们可以通过简单的方法来测量一个物体的密度。
首先,我们需要测量物体的质量。
这可以通过天平来实现。
然后,我们需要测量物体的体积。
这可以通过将物体放入水中,然后测量水的位移量来实现。
最后,我们可以用物体的质量除以体积来计算出其密度。
应用密度有很多应用,尤其是在工程和科学领域。
例如,在建筑工程中,工程师们需要知道不同材料的密度,以便选择合适的材料来建造建筑物。
在天文学中,密度可以帮助科学家们理解星球和恒星的性质。
在医学领域,密度可以用来帮助医生诊断和治疗患者。
总结密度是物理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它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物质的性质,并且在许多科学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
通过测量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我们可以计算出其密度,从而更好地理解物质的特性。
密度的理解对我们日常生活和科学研究都有重要的意义。
第六章 质量与密度重点知识总结

第六章质量与密度第1节质量一、质量1。
定义: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通常用字母m表示2.单位:质量基本单位kg,常用单位还有t、g、mg3。
换算关系:1t=103kg=106g=109mg4。
物体质量的大小与外界条件无关,只取决于物体本身所含物质的多少,因此质量时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它与物体的形状、温度、位置和状态无关。
【注意】形状的改变指的时物体弯曲、伸长,压扁等,并不是指物体被削去一部分或增加一部分.二、质量的测量1。
测量工具:托盘天平。
(天平在月球上可用在太空失重状态下不可用)2.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可归纳为:放、移、调、称、读、收...........。
①放:将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
②移:使用前将游码移至标尺最左端的零刻线处。
③调:调节横梁上的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央刻度线处,这时横梁平衡。
若指针向右偏,应将平衡螺母向左调,即螺母调的方向与指针偏的方向相反。
④称:被测物体和砝码的位置为“左物右码"。
先估计被测物体质量,用镊子按“先大后小”的顺序在右盘中依次加砝码,如果添加最小的砝码时,指针右偏,而取下这个最小砝码时,指针左偏,这时应调节游码直到指针指在分度盘中央刻度线处。
⑤读:被测物体的质量m物=m法+m游;若不小心按“左码右物”的方式放置,那么被测物体的质量m物= m码— m游。
⑥收:测量完毕,取下物体,砝码回盒,游码归零。
【注意】①测量前,应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横梁平衡,但测量过程中切记不能在动平衡螺母,应调节游码和加减砝码.②游码的示数以游码左侧对齐的刻度为准。
3.质量的特殊测量法:①累积法:适用于微小物体质量的测量.“称多算少”,即取n 个小物体称出其总质量M ,则每个小物体的质量: nM m =。
②质量差法:测量液体质量时,一般先测容器的质量m ,再测液体和容器的总质量M ,则液体的质量m 液=M-m .4.特殊情况下使用天平造成读数偏差汇总 ①游码没有归零,读数偏大,即m 读数 > m 物②砝码生锈,读数偏小,即m 读数 〈 m 物 ③砝码沾上污物,读数偏小,即m 读数〈m 物 ④砝码磨损,读数偏大,即m 读数>m 物⑤右物左码,若未使用游码,m 读数=m 物;若使用了游码,m 读数〉m 物第2节 密度一、探究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1。
密度的计算

密度的计算密度是科学家经常用来衡量物体的大小和形状的重要概念。
它一般以千克每立方米的格式表示,并且是许多物理系统的基本特性。
在本文中,我们将解释什么是密度,以及如何计算它。
密度是指物体的质量与体积之比。
它也可以用更通俗的方式来理解,即一升水里有多少厘米立方体。
具体地说,密度表示的是物体质量与体积之商,计算公式如下:质量/体积 =度具体而言,质量可以用千克(kg)或帕斯托尔(g)测量,而体积可以用立方米(m3)或立方分米(dm3)表示。
因此,当计算密度时,需要将质量单位换算成千克,将体积单位换算成立方米,然后计算出质量与体积的比值,这就是密度。
此外,一般而言,密度的单位是千克每立方米(kg/m3)。
密度的计算虽然比较简单,但它对于科学家有着重要的影响力和意义。
密度的增大表明物体质量增加,而体积不变;相反,密度的减小表明物体质量减少,但体积却保持不变。
根据这一原理,我们可以用密度来比较物体的质量和体积,并且可以根据物体的密度来预测它的行为和性质,如浮力、沉降、流变性等。
此外,密度也可用于研究富含特定物质的物体,例如海水和土壤样品。
因为土壤、海水中都可能含有重要污染物,我们可以测量它们的密度,从而可以获得有关污染物数量的有用信息。
另一方面,密度也可用于物理学、化学和流体力学等领域,例如液体流动中的流速和压力等参数计算。
在流体常见的密度变化对其他性质的影响,以及液体的流动方式也是由密度决定的。
总而言之,密度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物理量,它可以用来描述物体的大小和形状。
它还有助于科学家们更全面地了解液体的物理性质,以及各种物质的存在量。
因此,密度的计算非常重要,是从实验室中获取有用信息的重要工具。
密度1.18 -回复

密度1.18 -回复1. 什么是密度?密度是物体的质量与其占据的空间的比值。
简单来说,它是物体在单位体积内所包含的质量。
密度通常用公式ρ= m/V来表示,其中ρ代表密度,m代表物体的质量,V代表物体的体积。
2. 密度的计算方法和单位要计算一个物体的密度,需要知道其质量和体积。
质量可以通过称重或者其他方法测量,体积则可以通过测量物体的长度、宽度和高度来计算。
根据公式ρ= m/V,将已知的质量和体积代入即可得到密度的值。
密度的单位通常是以克/立方厘米(g/cm³)或千克/立方米(kg/m³)来表示。
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密度也可以以其他单位来表示,比如克/毫升(g/mL)或千克/升(kg/L)。
3. 密度与物质特性的关系物质的密度与其本身的物质特性有直接的关系。
不同物质具有不同的密度,这是由于物质的分子结构、原子间的距离以及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等因素决定的。
一些基本的规律是:同样质量的物体,体积越小,密度越大;同样体积的物体,质量越大,密度越大。
比如金属材料常常具有较高的密度,而气体则通常具有较低的密度。
4. 密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密度在生活中有许多实际应用。
以下是其中的一些例子:4.1 浮力和沉浮原理:根据密度的原理,物体的浮力和沉浮可以解释。
当一个物体的密度小于周围液体的密度时,它会浮在液体表面;当物体的密度大于液体的密度时,它会沉到液体底部。
4.2 材料鉴定:密度可以用于区分不同的物质。
比如鉴别金属和塑料,可以通过测量它们的密度来判断。
4.3 地球科学研究:地球科学中,密度是研究地球内部结构和岩石组成的重要参数。
通过测量地球内部的密度分布,可以推测地球的物质构成和内部状态。
4.4 食品加工:在食品加工中,密度可以被用作测量和控制食品的含水量、含糖量等参数。
5. 密度的影响因素密度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5.1 温度:温度的变化会导致物质分子振动频率和能量的变化,从而影响物质的密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非同种材料:物体密度 ≠ 物质的密度
密度的知识
【密度表】
物质名称
金 铅 银 铜 钢、铁
一些固体的密度
密度
kg/m3
19.3103 11.3103
10.5103 8.9 103 7.9 103
物质名称
铝 花岗岩
冰 蜡 干松木
密度
kg/m3
2.7 103
(2.6 ~ 2.8) 103
5. ρ水=1.0×103 kg/m3表示的物理意义是:
__1_m__3的__水__的_质__量_是__1_.0_×__1_0_3_k_g_。____ 6. 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物质的密度是由__物___质__本___身___决__定____的物理量
①同种物质的密度一般是相同的。
(特例:水结冰,冰化水。状态改变,密度改变)
水银 干松木 铜 铅
13.6×10 0.5×10 8.9×10 11.3×10
5.为研究物质的某种特性,某同学测得四组数据,填在下列表中:
(1)将表填写完整;
(2)比较第1、2两次实验数据可得出结论:同一种物质,它的质量 跟它的体积成__正__比__
(3)比较第2、3两次实验数据可得出结论: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体 积是__不_同_____的.
学习目标:
会查密度表; 能够正确理解密度公式。
什么是密度
人口密度:
人口排列的紧密程度
东部大城市
中西部山区
什么是密度
车流密度:
车辆排列的紧密程度
北京三环路
省间高速路
什么是密度
物质的密度:
海绵
钢锭
什么是密度
物质的密度:
物质排列的紧密程度
●●●●● ●●●●● ●●●●● ●●●●● ●●●●●
●●●●●●●●● ●●●●●●●●● ●●●●●●●●● ●●●●●●●●● ●●●●●●●●● ●●●●●●●●● ●●●●●●●●● ●●●●●●●●● ●●●●●●●●●
甲物质
乙物质
什么是密度
物体的密度:
海绵
钢锭
同种材料:物体密度 = 物质的密度
什么是密度
物体的密度:
板擦
篮球
m冰= m水= 103kg
物体的质量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
位置、温度的变化而发生变化。
m不变
质量是物体的一个基本属性。
练习(看学案)
3.某医院中有一个氧气瓶,里面有质量为m,密度
为ρ的氧气,当用去一半后,剩余的氧气 ( A )
A 质量为原来的一半,密度为原来的一半 B 质量为原来的一半,密度与原来的相同 C 质量为原来的一半,密度为原来的两倍 D 质量为原来的一半,密度为原来的1/4
②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是不同的。
(特例: ρ钢= ρ铁=7.9×103 kg/m3 ρ冰= ρ石蜡=0.9×103 kg/m3 ρ酒精= ρ煤油=0.8×103 kg/m3 )
③同一物体的密度大小一般不变。
(特例:温度改变密度改变)
7. 关于密度公式
ρ m V
的理解:
ρ可通过m/V计算,但与m、V的大小无关。
练习(看学案)
4.小王同学阅读了下表后,得出了一些结论,
其中正确的是( D )
A.不同的物质,密度一定不同 B.固体的密度都比液体的大 C.同种物质在不同的状态下,其密度不同 D.质量相等的实心铜块和实心铅块,铜块的 体积比铅块的大
水 冰 煤油 酒精
1.0×10 0.9×10 0.8×10 0.8×10
(4)比较第1、4两次实验数据可得出结论 :__体_积__相__同__的__不_同__物__质__质__量_是__不__同__的_____.
(5)综合可得到结论 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一般是相同的; :________________不__同_物__质__,__质__量_与__体__积__的__比_值__一__般__是__不__同_的_. 。
实验次数 物体
1
铝块1
2
铝块2
3
木块3
4
木块4
质量(g)
54 108 108 10
体积 (cm3) 20 40 216 20
质量/体积 (g/cm3) 2.7 2.7
0.5
0.9 103
0.9 103
0.5103
密度的知识
【密度表】
物质名称 水银 硫酸 海水 纯水
一些液体的密度
密度
kg/m3
物质名称
13.6 103 1.8103
1.03103 1.0 103
植物油 煤油 酒精 汽油
密度
kg/m3
0.9 103 0.8103 0.8103 0.71103
2.一定质量的水结成冰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 质量不变,体积变小,密度不变 B 质量不变,体积变大,密度变小 C 质量变小,体积变大,密度变小 D 质量变大,体积变大,密度变小
V水 ρ水 m水= m冰 m冰
例:1m3的水全结成冰后,冰的质量为多少?
解: ρ m V
注意 公式变形
m水= ρ水V水= 1.0×103 kg/m3× 1m3 = 103kg
不能说ρ与质量成正比,与体积成反比!
ρ不变 8. 关于某种物质的密度公式 ρ m 的理解: ρ是定值, m与V成正比。 V
练习(看学案)
1、由密度的概念及公式
m
V
对于同一种物质( A )
A.密度是一样的
B.体积越小,密度越大
C.质量越大,密度越大
D.体积越,密度越大
,可以判定
练习(看学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