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版-语文-高二-选修语言文字单元检测 第6课语言的艺术

合集下载

高中语文第六课语言的艺术检测卷新人教版选修《语言文字应用》

高中语文第六课语言的艺术检测卷新人教版选修《语言文字应用》

第六课检测卷(时间:100分钟满分:100分,每小题5分)1.阅读下面一则通告,完成相关问题。

①我处②决定对长江江口街道办事处陈庄村至梅龙镇小李庄村段进行整治③工作,发现此段内有私自搭建的房屋④建筑,根据《安徽省河道管理条例》中关于“清除河堤内非法建筑物”的规定,⑤因此,⑥勒令房主于2013年9月30日前一律将房屋⑦拆除,⑧逾期不拆除的将按有关法律进行处罚。

安徽省长江河道管理处(1)从简明的角度看,应删除的三处是:。

(3分)(2)从得体的角度看,应改的一处是:,应改为。

(2分)③④⑤(2)⑥限2.阅读下面一则新闻材料,用一句话概括这则新闻的主要内容。

(不超过25字)新华社北京10月22日电当前正值候鸟迁徙季节,针对湖南罗霄山脉及新化、新邵、桂东等地“千年鸟道”上大量迁徙的鸟类遭受猎杀的现状,国家林业局22日向湖南省林业厅发出紧急通知,要求迅速调查候鸟迁徙线路涉及地区猎杀候鸟情况,坚决查处猎杀候鸟的违法行为。

据了解,国家林业局已派出由保护司、政法司、森林公安局等部门组成的专项工作组赶赴湖南,督促当地做好查处工作。

同时,向各省区市林业厅局发出通知,要求各地迅速开展排查活动,强化行政执法和监督,加强宣传教育,确保候鸟迁徙的安全。

(或“急令查处”)湖南等地猎杀候鸟的违法行为。

3.阅读下面的文字,在文中横线处各补充一个句子,要求语意连贯,表达明确得体,每处不超过15字。

一路上,小和尚不时地埋怨老和尚:“坐在禅房里念经多舒服,为什么非要千里迢迢地出来化缘呢?”走到江边,小和尚见几条逆水而游的鱼,就开始借题发挥:“这鱼真傻呀!逆水而游,多费力,多辛苦。

”“可他们正在享受快乐呢!”老和尚说。

“明明是辛苦,怎么会是快乐呢?”小和尚嘟囔着。

“①!”老和尚说。

“顺水而行,不是更安逸、更舒适吗?不是可以享受一种更大的快乐吗?”小和尚反驳说。

“你看见那片黄叶了吗?”老和尚指着漂流在江面上的一片黄叶说,“②!”②只有死去的东西,才会随波逐流4.请拟两条以“注意交通安全,拒绝酒后驾驶”为主旨的公益广告语。

高中语文第六课语言的艺术单元过关检测新人教选修语言文字应用

高中语文第六课语言的艺术单元过关检测新人教选修语言文字应用

【学案导学设计】高中语文第六课语言的艺术单元过关检测新人教版选修?语言文字应用?一、根底稳固1.以下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A.解.送(jiè)脑髓.(suǐ)蓦.然(mò)危如累.卵(léi)B.处.方(chǔ) 湍.急(tuān) 回溯.(shuò) 勾心斗角.(jiǎo)C.联袂.(mèi) 藿.香(hè) 混沌.(dùn) 风尘仆.仆(pú)D.窥.视(kuī) 切.脉(qiè) 引擎.(qínɡ) 一叶扁.舟(piān)答案 D解析A项“累〞读lěi。

B项“溯〞读sù。

C项“藿〞读huò。

2.以下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剪彩绊脚石罄竹难书苍海一粟B.盅惑和氏璧门可落雀繁文缛节C.梗概跑龙套夙遭闵凶仓皇北顾D.涅槃雨霖铃红襟翠袖计日程功答案 C解析A项苍—沧。

B盅—蛊,落—罗。

D项襟—巾。

3.将以下词语依次填入各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对这些人来说,仅靠道德上的自律或者单纯的宣传教育,并不一定________,因此,加强管理并严格执法,是非常必要的。

②千里瀚海、万顷荒原、巍巍高山、茫茫苍穹,这样一些在时间上________、在空间上浩大的景物,往往可以成为与之直接对话的生命之灵。

③最近几年,铁路交通开展迅速,到处兴建高速铁路。

“京津城际快车〞运行后,北京到天津的行驶时间________只需半小时。

④在孔门弟子中,颜回以突出的德行、修养而著称。

他家境贫困,对别人无法忍受的生活,他却能________,自得其乐。

A.生效悠远大概随遇而安B.奏效悠远大约安之假设素C.生效幽远大概安之假设素D.奏效幽远大约随遇而安答案 B解析“生效〞指发生效力。

“奏效〞指发生预期的效果。

“悠远〞指离如今时间长或间隔大。

“幽远〞是幽深的意思。

“大约〞一般表示对时间、数量的估计。

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第六课语言的艺术单元过关检测课件新人教版选修《语言文字应用》

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第六课语言的艺术单元过关检测课件新人教版选修《语言文字应用》
如何通过争执来解决问题。 ⑥ 人生又不能无争,结果,争执的唯一作
用无非是制造问题而已。很可惜,这样恐怕难以适应今后的社会。
① B √ A / 固然 ② 亦 也 ③ 其次 然后 ④ 而 / ⑤ 故而 因此 ⑥ 而且 而
C
D
1 2 3 4 5
不仅
虽然
6 7 8


再者
而后

反而
/
以致

/
解析 答案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一项是
A.村子里很静,杜鹃鸟在果林的深处不住地啼叫。果树的嫩叶,在四月的微风中
絮语。蝙蝠,扇动着它那半透明的黑纱似的翅膀,在树枝间飞翔。(文学语体)
B.细菌有三种形态:球形(球菌)、杆形(杆菌)及螺旋形(螺旋菌)。在这三类之间, C.“同学们,励志小学校园广播开始了!金风送爽,丹桂飘香,我校四(1)班李想 √ 同学在省城折桂了!她参加作文比赛,心骛八极,倚笔驰骋……”(广播语体) 还有许多不显著的过渡形态。细菌形体虽小,体积差别却很大。(科技语体)
第六课 语言的艺术
单元过关检测
一、基础巩固
1.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乐观与悲观的 “观”字,代表一种对世界和人生的总看法,也代表决定 行为的方向和做人的态度的根本看法。 ________ , ________ 。 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
D.为保护、培育和合理利用森林资源,加快国土绿化,发挥森林蓄水保土、调节
气候、改善环境和提供林产品的作用,特制定本《森林法》。(公文语体) 解析 C 项是广播语体,广播语体属口头语言,不宜使用过多的书面语言,如 “折桂”“心骛八极,倚笔驰骋”等。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练习 语言文字运用 第六课 语言的艺术 6.4 含答案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练习 语言文字运用 第六课 语言的艺术 6.4 含答案

第四节入乡问俗——语言和文化一、夯基训练1.“这件衣服真雅致,颜色美极了!”一位美国朋友对中国的一位青年妇女夸奖道。

下面最有可能是中国青年妇女听到这样夸奖后的回答的一项是( )A.谢谢,这件衣服是不错!B.这是件普通的衣服,我在中国国内买的。

C.谢谢,你真有眼光。

D.我很高兴,我的衣服能得到你的赏识。

,会让她抑制内心的高兴而表示谦虚。

2.下列关于我国书信的习惯和格式,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封书信一般应有“称呼”“正文”“祝语”“署名”“日期”等部分。

B.给老师写信,“称呼”部分如果连名带姓写上,就显得不够恭敬。

C.书信的“祝语”部分,如写“此致敬礼”,应将“此致”退后两个字的位置,“敬礼”则另起一行顶格书写。

D.书信的“署名”部分,写信人应连名带姓都写上,否则就显得不够恭敬。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惯用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给朋友写信,末尾用了万事如意....。

B.学生给一位刚刚病愈后的老师写的信,最后的致敬语是:敬祝痊安....。

C.有位海外游子给其祖父写的信,落款是:××顿首..。

D.有位长辈给侄儿写信说:“此事望你钧裁..。

”钧裁”用于称有关对方的事物或行为(对尊长或上级用)。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马是中国人喜爱的动物,是人类最早驯养的家畜之一,是极其温顺又充满野性魅力的动物。

, , , , , ,马已经成为力量与神行的代表。

①还让人们有了敬马王、打马球、赛马等习俗②对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重大影响③它帮人们种地运货,和人们一起南征北战④作为六畜之首⑤马是人类的朋友和伴侣⑥千里马、老马识途等故事也十分深入人心A.③②④①⑤⑥B.③⑥①④⑤②C.⑤③②⑥①④D.⑤④②③①⑥,引起下文;④②总体阐述马的地位及影响;③具体说明马的影响;①“还”表明此处是紧承上句说明马的影响;⑥中的“也”表明此举是对上文的补充说明。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俗语也叫俗话、常言等,是汉语语汇中广泛流传于大众中的一种定型语句。

人教版选修《语言文字运用》第六课-单元整合与过关检测(附答案)

人教版选修《语言文字运用》第六课-单元整合与过关检测(附答案)

第六课语言的艺术单元整合单元知识图示单元知识重点一、掌握选词和炼句的特点与要求,做到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简明、连贯、得体。

(1)简明,就是简要、明白。

简要,就是用较少的文字,把主要的意思说出来,不重复,不啰嗦;明白,意思清楚明白,不会令人费解或误解。

概括起来说,简明就是用尽可能少的语言,传递尽可能多的信息,达到尽可能高的准确度和可理解度。

“内部语境”和“外部语境”之分。

内部语境指的是上下文,“外部语境”则包括言语交际时各种条件,如场合、对象、话题、表达方式、情境等。

语言得体主要指符合外部语境的各种要求。

(2)语言连贯题是高考语文的热点,这种题型考查的是书面表达中句与句之间的组合与衔接问题,保持语言连贯,需要兼顾三个条件:统一的话题、合理的句序、上下文语意的呼应。

二、正确使用修辞手法首先,要熟悉常见修辞格的特点,明辨易混辞格。

虽说单独考查修辞格的可能性不大,但熟悉各种修辞手法的特征及易混修辞格的区别是运用修辞手法的前提。

其次,熟悉各种修辞手法的作用,理解和明确效果比如有的使表达更鲜明生动形象,有的使表达更充实丰富。

掌握修辞手法的主要目的是提高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和运用修辞手法更好地表达思想情感。

第三,要提高联想、想象等思维能力。

语言是表达思想的工具,而思想是思维的结果。

因此,近年来对修辞手法的考查,既考语言运用能力,也考思维能力。

要回答得出,回答得正确,首先要想得出,想得正确。

有些考生想不出恰当的比喻,不是因为不懂得比喻手法,也不是语言表达能力差,而是思维能力不够,想不出恰当的喻体,也不知表达怎样一个主题。

因此,要提高修辞运用能力,关键是要提高思维能力,尤其是联想和想象能力。

单元达标检测一、基础知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迸.发(bènɡ)不屈不挠.(ráo)怆.然(chuànɡ) 婀.娜多姿(ē)B.跻.身(jī) 岿.然不动(kuī)女娲.(wō) 谆.谆教导(zhūn)C.恫吓.(xià) 病入膏肓.(huānɡ)浣.衣(huàn) 神情尴尬.(ɡà)D.粗糙.(cāo) 徘徊.观望(huái)糟粕.(pò) 锲.而不舍(qiè)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鸿鹄之志如愿以偿以偏概全归纳演译B.冥思苦想自行其事风姿潇洒烟波浩荡C.气喘吁吁相辅相成匪夷所思安分守己D.蛊惑人心一愁莫展鼎力相助面容安详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改革开放30年后的今天,干部队伍________化建设已经有了制度保障。

新人教版高中语文第6课语言的艺术第2节语言表达的十八般武艺_修辞手法讲义选修语言文字应用

新人教版高中语文第6课语言的艺术第2节语言表达的十八般武艺_修辞手法讲义选修语言文字应用

第二节语言表达的十八般武艺——修辞手法1.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白酒)2.车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丰田车。

(汽车)3.给电脑一颗奔腾的心。

(处理器)4.情系中国结,联通四海心。

(电讯)5.裁剪春夏秋冬,风行东西南北。

(服装)6.诱人的貌,迷人的音,醉人的心,喜人的价。

(收音机)7.药材好,药才好。

(药品)8.赤橙黄绿青蓝紫,天上长虹落人间。

(彩电)上面是一些精彩的广告词,你知道它们分别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吗?[知识·梳理][考点·聚焦]本节内容对应的考点是“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

本节着重学习几种常见的修辞手法及其使用时应注意的问题。

本节内容涉及的考点较多,近年一般与扩写、仿写、图文转换、古代诗歌鉴赏、现代文阅读等结合考查。

[典例·探究](2015·山东高考)用排比的修辞方式,改写下面画线部分。

要求:①句式一致;②字数相等;③与上文语意连贯;④不改变原意。

可以将我的容颜映照在它长途跋涉后,我终于在林中寻到这幽深澄碧的水潭。

这潭水,明镜一般的水面上;我把这潭水当作激发我诗兴的佳酿;这潭水还可以成为我的墨池,供我笔走龙蛇。

【解析】本题考查变换句式。

解答这类题目,要从形式和内容两方面入手,既要考虑写作内容,又要考虑句式和修辞手法。

【答案】(示例)如明镜,让我映照容颜;似佳酿,助我激发诗兴;若墨池,供我笔走龙蛇。

请紧扣下面画线句的观点,结合《论语》或《三国演义》的有关内容,运用排比修辞手法,续写一段意思完整的话,不少于60字。

“是中华文化的精髓之一,不少名著都蕴含有尚和精神。

和”【解析】本题从续写的角度综合考查语言表达的多种能力。

首先,要围绕中心写这一段话,中心就是第一句话;其次,要结合《论语》或《三国演义》来写;再次,要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最后,语言要连贯、生动、鲜明,注意字数要求。

【答案】(示例一)《论语》中既有“礼之用,和为贵”的行事准则,也有“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的谆谆告诫,还有“和无寡,安无倾”的社会理想,这部儒家经典蕴含了仁爱和谐的尚和精神。

高中语文第六课语言的艺术素质升级检测含解析语言文字应用

高中语文第六课语言的艺术素质升级检测含解析语言文字应用

第六课素质升级检测(本试卷满分150分,测试时间15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30分,每小题3分)一、(12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C)A.绵亘擦边球积毁销骨不记前嫌B.渊源成式化终南捷径行迹可疑C.蜜饯百叶窗披沙拣金和盘托出D.白晰杀风景彪炳千秋诚惶诚恐【解析】A.记-计;B.成—程,行—形;D.晰—皙.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4题.当前人工智能很热,打开电视,翻开报纸,接入微信,点进网站,随处可以看到人工智能的字眼,甚至________、茶余酒后的话题都离不开人工智能。

人们对人工智能异常关注,也发表各种各样的言论,其中有许多都不是“科学”(不是基于逻辑、客观事实,以及两者的组合得到的结论)的.(),用另一位分析哲学的代表人物,也是罗素的学生——维特根斯坦的话来说,就是“对于不可言说的,我们必须保持沉默".因为针对任何不科学的________的言论,对其进行探讨、辩论都是没有意义的。

我们认为,正确的态度应该是面对实际问题,用科学的方法去解决问题,不断推动计算机的智能化。

这与胡适所说的“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有________之处。

当然我们并不反对未来科技的发展进行幻想,进行发散式的交流与思考,但这时应该明确自己是在做什么。

可以说,完整地实现人工智能的确极具挑战。

但是有一点是________的,那就是:人工智能技术将会不断发展,计算机将会变得越来越智能.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C)A.当然我们并不反对对未来科技的发展进行幻想,进行发散式的交流与思考B.当然我们并不反对对未来科技的发展进行幻想,进行发散式的交流与思索C.当然我们并不反对对未来科技的发展进行幻想,进行发散式的思考与交流D.当然我们并不反对未来科技的发展进行幻想,进行发散式的思考与交流【解析】画横线句子中,“未来科技"前缺少介词“对”;同时,“交流与思考”语序不当,应为“思考与交流”。

高二语文选修的语言文字运用第六课语言的艺术

高二语文选修的语言文字运用第六课语言的艺术

第六课语言的艺术【教学目标】⑴引导学生掌握选词炼句的方法。

⑵了解修辞在语言表达中的作用,正确使用修辞。

⑶正确运用语言的形象色彩来表情达意,提高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

⑷了解语言和文化的相关知识。

【教学重难点】⑴了解修辞在语言表达中的作用,正确使用修辞。

⑵正确运用语言的形象色彩来表情达意,提高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

【教学过程】第一节语不惊人死不休——选词和炼句【教学目标】⑴引导学生理解选词和炼句的重要性。

⑵在实际语言运用中正确使用选词和炼句。

【教学过程及步骤】一、导入新课诗圣杜甫曾有诗云:“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意思是说,我平生特别喜欢追求最能表情达意的诗句,达不到语不惊人的地步,我是决不罢休的。

这两句诗代表了我国古代文学艺术家们在语言运用上对一种理想的艺术境界的追求,它也启示我们,选词炼句不仅仅是一个技巧的问题,更是一个写作态度的问题,只有怀着精益求精的态度反复推敲锤炼,才能达到准确生动地传情达意的效果。

古往今来,文学史上注重选词炼句的故事不胜枚举。

“苦吟派”诗人贾岛在驴背上反复“推敲”;王安石一句“春风又绿江南岸”改换十余次,得来不易;曹雪芹“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终成“满纸荒唐言”……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为了“吟安一个字”而“拈断数茎须”,甚至“知音如不赏”,就要“归卧故山秋”了呢?下面我们就来了解选词和炼句的魅力。

二、语言的“生命”(一)什么是选词炼句1.什么是选词选词就是从丰富的词汇中选用恰当的词语,生动准确地反映客观事物和表达思想感情。

2.什么是炼句炼句就是对句子进行锤炼,要求我们不仅把句子写得准确流畅,还应该在句子中表现出丰富的情味。

(二)如何选词炼句1. 解读文本(阅读课本P97~100例子)2. 明确要求:⑴要注意修饰语与中心语。

写作中词句的选择,并不需要词藻多么华丽,句式多么复杂,而修饰语也不仅仅是可有可无的“装饰”。

恰当准确地使用修饰语对表现文章内容和表达作者的感情都有重要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课语言的艺术单元整合单元知识图示单元知识重点一、掌握选词和炼句的特点与要求,做到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简明、连贯、得体。

(1)简明,就是简要、明白。

简要,就是用较少的文字,把主要的意思说出来,不重复,不啰嗦;明白,意思清楚明白,不会令人费解或误解。

概括起来说,简明就是用尽可能少的语言,传递尽可能多的信息,达到尽可能高的准确度和可理解度。

“内部语境”和“外部语境”之分。

内部语境指的是上下文,“外部语境”则包括言语交际时各种条件,如场合、对象、话题、表达方式、情境等。

语言得体主要指符合外部语境的各种要求。

(2)语言连贯题是高考语文的热点,这种题型考查的是书面表达中句与句之间的组合与衔接问题,保持语言连贯,需要兼顾三个条件:统一的话题、合理的句序、上下文语意的呼应。

二、正确使用修辞手法首先,要熟悉常见修辞格的特点,明辨易混辞格。

虽说单独考查修辞格的可能性不大,但熟悉各种修辞手法的特征及易混修辞格的区别是运用修辞手法的前提。

其次,熟悉各种修辞手法的作用,理解和明确效果比如有的使表达更鲜明生动形象,有的使表达更充实丰富。

掌握修辞手法的主要目的是提高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和运用修辞手法更好地表达思想情感。

第三,要提高联想、想象等思维能力。

语言是表达思想的工具,而思想是思维的结果。

因此,近年来对修辞手法的考查,既考语言运用能力,也考思维能力。

要回答得出,回答得正确,首先要想得出,想得正确。

有些考生想不出恰当的比喻,不是因为不懂得比喻手法,也不是语言表达能力差,而是思维能力不够,想不出恰当的喻体,也不知表达怎样一个主题。

因此,要提高修辞运用能力,关键是要提高思维能力,尤其是联想和想象能力。

单元达标检测一、基础知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迸.发(bènɡ)不屈不挠.(ráo)怆.然(chuànɡ) 婀.娜多姿(ē)B.跻.身(jī) 岿.然不动(kuī)女娲.(wō) 谆.谆教导(zhūn)C.恫吓.(xià) 病入膏肓.(huānɡ)浣.衣(huàn) 神情尴尬.(ɡà)D.粗糙.(cāo) 徘徊.观望(huái)糟粕.(pò) 锲.而不舍(qiè)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鸿鹄之志如愿以偿以偏概全归纳演译B.冥思苦想自行其事风姿潇洒烟波浩荡C.气喘吁吁相辅相成匪夷所思安分守己D.蛊惑人心一愁莫展鼎力相助面容安详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改革开放30年后的今天,干部队伍________化建设已经有了制度保障。

②现代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________从前的幻想今天都有可能成为现实。

③到半夜,小说终于脱稿了,他________地摸着胡子,长长地松了口气。

A.年轻以至踌躇满志B.年青以致踌躇满志C.年轻以致自鸣得意D.年青以至自鸣得意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瑞士国土面积不大,但民族众多,语言也多,法语、德语、意大利语等都是日常生活中通行的语言,不少人都能随心所欲....地使用几种语言。

B.牡丹居社区餐厅明天将开始营业,消息传出,社区居民口耳相传....,以前他们到最近的餐厅都要步行半个多小时,现在出门走几步就能吃上饭了。

C.岭南的书法艺术历史悠久,但由于气候潮湿等原因,唐代以前的书法作品鲜有传世,即使是宋元墨迹,今天能见到的也是寥若晨星....。

D.灾情就是命令,地震救援队员们冒着大雨,跋山涉水....,克服重重困难,终于按规定时间抵达四川震中灾区,并立即投入了救援工作。

5.下列新闻标题中,语意明确的一句是()A.省旅游局落实优惠刺激旅游热情B.瘦精肉不能检测就不能收费C.客轮沉江只剩货轮D.我省低保人均月救助金全国最低6.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顺序正确的一项是()①春日融融,和风习习,花红草青,气息清新,难怪唐人语出惊人:“握月担风且留后日,吞花卧酒不可过时。

”②鬼斧神工的幽雅峻峭,司空见惯的柳下花前,小桥流水。

芳草萋萋,自然之美,无处不在。

佳境原本用不着寻觅。

③把那盘盘盏盏的美酒佳肴,统统搬到郊野去享用,另有一种滋味,别有一番情趣。

④郊游野宴,自然以春季为佳。

⑤但自然之美,有时还得屈尊郊野,远足寻觅。

A.②①⑤④③B.①④⑤②③C.②⑤③④①D.①③④⑤②7.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句子,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这片丛林,自是不再寂寞了,除了__________,还有__________;除了________,还有________。

①绿色的叶子②花色的衣裳③女人的谈话声与孩子的欢笑声④春天的鸟语声与秋天的蝉鸣声A.②①③④B.③②④①C.④③①②D.①④②③8.下面是某协议书的一些条款,表述有问题的一项是()①交货办法:甲方负责包装,负担押运货物的全部费用;乙方负责押运,并负责途中安全,如遇劫夺、罚没,乙方赔偿全部损失。

②付款办法:乙方如期安全将货物全部运到甲方指定地点,办好交接手续,领回执返转后,甲方凭回执一次付清押运费。

③甲方先暂借人民币5 000元给乙方,后在押运费中扣还。

A.①③B.①②③C.③D.②③9.下列诗句所用修辞手法归类准确的一项是()①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②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

③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④山无棱,江水为竭,冬雷阵阵,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⑤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⑦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⑧秦时明月汉时关。

⑨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A.①⑥/②③⑤/④⑦/⑧⑨B.①④/②③⑤/⑥⑦/⑧⑨C.①⑥/②⑤/③④/⑦⑧⑨D.①④/③⑤/②⑥/⑦⑧⑨10.下列各句在修辞手法运用上恰当的一项是()A.个别单位的领导官僚主义盛行,即使在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讲起话来也还是没有实质性的内容,空得像战鼓一样。

B.台风“圣帕”过后,路边的蒲公英柔弱的茎上顶着小黄伞,雄赳赳地守卫在道路两旁。

C.个人的自学、个人的努力、个人的独立钻研是必要的;但是,适当的讨论,相互的议论,集体的讨论,也是必要的。

D.波浪滔滔的大海,在渔民脚下,犹如平地;浪中行船,胜似平川走马。

11.下列短信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近悉教躬违和,弟子..特此致候B.惊闻学兄家慈..病逝,特致沉痛哀悼C.会期定于五日,勿误,特此见示..D.已悉,一号广州面商,为荷..二、阅读与鉴赏(一)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塞上听吹笛高适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

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从军北征李益天山雪后海风寒,横笛遍吹行路难。

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

12.(1)这两首诗都描写了“雪”和“月”,它们在诗中分别起什么作用?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这两首诗是如何表现征人思乡之情的?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6题。

乡村铁质刘向民乡村是我永远的家园。

在我全部的生活中,乡村是最重要的。

虽然走进了城市,不可能与土地日日肌肤相亲,但我始终以农民的眼光审视乡村。

乡村是城市的依托,没有乡村也就没有城市的存在;乡村是城市的母体,城市是乡村的延伸和延续。

乡村是狗吠鸡鸣牛哞,是薄薄的晨雾和袅袅的炊烟,一条静静地流淌的小河,茂密的小草尖上晶莹的露珠闪耀着太阳的光彩。

乡村的早晨是清新和鲜明的。

走进田野,就走进了自我。

一株株茂盛的高粱、谷子或者玉米,就是我们的兄长。

闪着光芒的锄探进植物的根部,根系蔓延,锄的铁质意念就通过异常发达的根系蔓延了整个土地,广阔的原野处处闪耀着铁质的浑厚和沉重,所以我们收获的每一粒粮食、每一季粮食包含着铁质。

铁质沿着血管流动,扎根于我们的每一处神经,我们的脊梁才如此坚挺。

粮食的存在,使乡村有了存在的充分理由。

一茬一茬的庄稼,一茬一茬的人生,在乡村的远天下格外亮丽。

已经死去多年的大树仍然直直地挺立,黑枯的树干直指青天,乡村中许多的构思和想象缘自树干的启迪。

镰刀闪着铁质的锋利,农民的梦想始终与庄稼有关,一头牛与一架犁在土地深处探寻,浑黄或者黝黑的土壤蕴涵着无穷的力量,只要播下种子,幻想就无可阻挡地蓬勃起来了。

土地时刻迸发着铁质的响声。

土地养育了庄稼,也养育了整个乡村。

乡人们的性格和作为,任何时候都充满着铁质,欢喜时会无所顾忌地畅心大笑;发怒时会打上一架,或者跑到村街上不明不白地骂上一场;悲哀时会痛痛快快淋漓尽致地大哭一场,然后又执著地走进田野,走进劳作,一切都毫不遮遮掩掩。

嫉恶如仇,旗帜鲜明,高昂的气概和高亢的声音比得过任何烦琐深奥的说教。

他们不怕风,不怕雨,不怕雷鸣,他们饮风餐露,吃得下千般苦,受得住万般罪,他们常说“没有吃不了的苦,没有受不了的罪”,年景的丰歉和日子的辛苦都是岁月的点缀,他们从不怨天尤人,总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沿着太阳的方向走进田野,走进庄稼地里,走进乡村深处的每一个细节,使乡村每一刻都充充实实和铿锵有声。

哪怕只是一声劳动的号子,也如雷鸣一般响亮;哪怕只是向前迈出一步,也如山一般稳重;哪怕只是一个耕或者种的手势,也都是乡村的经典动作。

乡村,处处铁质,铁质处处。

乡村是农民的部落。

城里人已经厌烦的事情,乡村还在喜欢或者也早已厌烦,喜欢的是一种没有丢失的乡村质朴,厌烦的是曾经生活在乡村里的城里人的矫作。

城里人始终也在吃着乡村的粮食,但缺少了乡村的铁质。

铁质似乎已被城里人丢失殆尽。

我们是否要寻找乡村的铁质,使乡村铁质在城市里闪烁,应该是我们思考的问题。

乡村是我们生存的依托,也是城市生活的依据,没有了乡村就没有城市。

是否有人为城市的一天天的侵占乡村沾沾自喜呢?如果缺少了乡村,缺少了乡村铁质,我们将会更加颓废,城市也将因此而变得莫名其妙地失去方向。

因此,不论生活在乡村还是城市里的人们,都不能忘记永远的乡村铁质,它是我们永远的支撑,我们永远的方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