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基础知识描述
摄影入门的所有基础知识

摄影入门的所有基础知识摄影,用镜头定格瞬间,用画面诉说故事。
对于许多初涉摄影领域的朋友来说,掌握一些基础知识是开启精彩摄影之旅的关键。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走进摄影的基础知识世界。
一、认识摄影器材1、相机数码相机:分为单反相机和无反相机。
单反相机通过反光镜和五棱镜取景,成像质量高;无反相机则取消了反光镜结构,体积相对较小,更便于携带。
手机:如今的手机摄影功能日益强大,对于日常拍摄和记录来说,是非常方便的工具。
2、镜头定焦镜头:焦距固定,成像质量通常较好,光圈较大,适合拍摄人像、静物等。
变焦镜头:焦距可变,使用灵活,能适应多种拍摄场景。
3、其他配件三脚架:稳定相机,避免拍摄时抖动,尤其在夜景、长曝光等拍摄中必不可少。
闪光灯:为拍摄对象补充光线,改善光线不足的情况。
存储卡:用于存储拍摄的照片和视频。
二、了解摄影参数1、光圈控制进光量的大小,光圈越大(数值越小),进光量越多,背景虚化效果越强;光圈越小(数值越大),进光量越少,画面整体更清晰。
2、快门速度决定曝光时间的长短,高速快门能定格瞬间,适合拍摄运动物体;慢速快门则可以记录物体的运动轨迹,常用于拍摄夜景中的车流、星轨等。
3、感光度(ISO)衡量相机对光线的敏感程度,ISO 值越高,对光线越敏感,但同时会增加画面噪点;ISO 值越低,画面噪点越少,但需要更多的光线。
4、曝光补偿在自动或半自动拍摄模式下,对相机的曝光结果进行微调,使画面更亮或更暗。
三、构图的基本法则1、中心构图将拍摄主体放在画面中心,突出主体,给人以稳定、集中的视觉感受。
2、三分法构图将画面横竖平均分成九等份,把主体放在四条分割线的交点上或沿着分割线分布,使画面更平衡、富有美感。
3、对称构图画面左右或上下对称,具有平衡、稳定、庄严的特点。
4、引导线构图利用线条引导观众的视线,将注意力集中到主体上,增强画面的纵深感和空间感。
5、框架构图利用门窗、树枝等框架元素将主体框住,使主体更突出,增加画面的层次感。
摄影基础知识要点

摄影基础知识要点1. 曝光:指相机的感光芯片(或胶卷)暴露到光线的时间。
曝光时间的长短决定了照片的明暗程度。
2. 快门速度:指相机快门打开和关闭的时间。
快门速度的选择可以控制画面中的运动模糊效果。
3. 光圈:相机镜头的光圈大小,决定了相机镜头通过的光线量。
光圈大小的调整可以控制照片的景深效果。
4. 焦距:指相机镜头到感光芯片(或胶卷)的距离。
焦距长短的选择可以决定照片的视角。
5. 白平衡:控制相机对白色光源的反应。
不同的光源下,照片的颜色会有所不同,正确的白平衡设置可以让照片看起来自然。
6. 景深:指照片中前景到背景的清晰范围。
景深较大时,前景和背景都可以清晰展现;景深较小时,只有部分距离镜头近的地方才能清晰。
7. 对焦:确定照片中的主体清晰的过程。
正确的对焦可以使照片更加清晰锐利。
8. 构图:指照片中的元素摆放和组合方式。
良好的构图可以使照片更加有吸引力和意义。
9. 视角:指从哪个角度拍摄照片。
不同的视角可以表达不同的观点和情感。
10. 快门:相机镜头前方的控制快门的装置。
通过按下快门可以拍摄照片。
11. 曝光补偿:调整相机曝光量的功能。
通过增加或减少曝光补偿值,可以使照片暗或亮。
12. ISO:感光度的单位。
ISO值的选择可以控制相机对光线的敏感程度。
13. 哈曼曲线:指照片中亮度的分布关系。
正常的哈曼曲线应该呈S型。
14. 相机模式:相机的各种拍摄模式。
常见的有全自动模式、手动模式、光圈优先模式和快门优先模式等。
15. 镜头:相机拍摄影像的光学部件。
不同的镜头具有不同的特点和用途。
16. 反光:指照片中明亮光线的反射现象。
反光的控制可以使照片更加平衡和舒适。
17. 色彩管理:指对照片中颜色的处理和管理。
包括校正色温、调整饱和度和修正颜色偏差等。
18. 布光:调整照片中光线的亮度、角度和颜色等。
合理的布光可以使照片更加有层次感。
19. 合焦:指相机自动或手动对焦到合适位置。
合焦的准确性可以决定照片的清晰度。
摄影基础知识及实用技巧

摄影基础知识及实用技巧摄影是一门用光影和色彩记录瞬间、表达情感与故事的艺术。
无论是想要记录生活中的美好瞬间,还是追求专业的摄影成就,掌握一些基础知识和实用技巧都是必不可少的。
一、摄影基础知识1、相机的基本构造和功能镜头:负责捕捉光线和成像,不同的镜头有着不同的焦距和光圈,从而影响拍摄的视角和景深。
传感器:类似于传统相机的胶片,是接收光线并将其转化为图像信号的部件。
快门:控制光线进入相机的时间长短,决定了曝光的时间。
光圈:调节进光量的大小,影响景深和曝光。
感光度(ISO):衡量相机对光线的敏感程度,高ISO 会增加噪点,但在光线较暗的环境中有助于提高快门速度。
2、曝光三要素光圈:光圈越大(数值越小),景深越浅,背景虚化效果越明显;光圈越小(数值越大),景深越深,画面中的清晰范围越大。
快门速度:高速快门可以定格瞬间,适合拍摄运动物体;慢速快门能创造出流动感和模糊效果,常用于拍摄夜景、水流等。
感光度(ISO):ISO 越高,相机对光线越敏感,但过高的 ISO 会导致图像噪点增多,影响画质。
3、构图原则对称构图:画面左右或上下对称,给人平衡、稳定的感觉。
三分法构图:将画面横竖平均分成九等份,把主体放在四条分割线的交点上或沿着分割线分布,能使画面更具吸引力。
引导线构图:利用线条引导观众的视线,增强画面的纵深感和空间感。
框架构图:利用窗户、门框等框架元素将主体框住,突出主体,增加画面的层次感。
4、色彩和光线色彩的情感表达:不同的颜色能传达不同的情感和氛围,如红色代表热情、蓝色代表冷静等。
光线的方向:顺光使物体表面均匀受光,缺乏立体感;侧光能够突出物体的纹理和轮廓;逆光则可以营造出独特的轮廓光和剪影效果。
二、实用技巧1、拍摄前的准备了解拍摄场景:提前到达拍摄地点,观察光线、环境和可能出现的元素,规划好拍摄角度和构图。
检查设备:确保相机电池充足、存储卡有足够空间、镜头清洁。
2、拍摄角度和高度低角度拍摄:可以使主体显得高大、有气势。
摄影基础知识概述

摄影基础知识概述摄影是一门艺术和技术相结合的学科,通过摄影师的眼睛将美丽的瞬间定格在画面上。
了解摄影的基础知识对于想要提高自己的摄影技术和创作能力的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对摄影的基础知识进行概述,包括光线与曝光、构图与视角、镜头与焦距、快门与焦外、相机与操作、后期处理等方面。
一、光线与曝光摄影中最基本的元素是光线。
在摄影中,光线的方向、强度和质量对于照片的表达和氛围至关重要。
摄影师需要学会观察光线,根据不同的光线条件来选择合适的拍摄时机。
曝光是指在摄影中控制光线通过镜头进入传感器或胶片的过程。
正确的曝光可以保证照片有良好的细节和适当的亮度。
曝光是由快门速度、光圈和ISO感光度三个参数共同决定的。
二、构图与视角构图是指在相框中按照一定的规则和要求来安排主体、背景和其他元素的位置和关系。
合理的构图可以提高照片的吸引力和表达力。
要学会运用对称、平衡、对角线、黄金分割等构图原则,使照片更加有吸引力。
视角是指摄影师在拍摄时选择的拍摄角度和高度。
不同的视角可以呈现出不同的视觉效果和照片氛围,摄影师需要根据创作意图选择合适的视角。
三、镜头与焦距镜头是摄影中的重要工具,不同的镜头有着不同的特点和用途。
广角镜头适合拍摄广阔的场景,长焦镜头适合拍摄远处的或需要拉近距离的主体,定焦镜头适合追求更精确的焦点和画质。
摄影师需要了解各种镜头的特点和使用方法,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镜头来完成拍摄任务。
四、快门与焦外快门是控制相机曝光时间的装置,它可以决定照片中物体运动的轨迹和清晰度。
快门速度的选择需要根据拍摄对象的运动状态和摄影师的意图来决定。
焦外是指照片中被视为模糊的区域,它可以用来强调主体,创造出艺术效果。
摄影师需要了解快门速度和焦外效果的关系,根据需要控制拍摄参数。
五、相机与操作选择适合自己需求的相机是摄影的第一步。
相机的基本操作包括对焦、测光和调节参数等。
摄影师需要熟悉相机的各种功能和操作方式,能够根据场景和需求进行灵活调整。
摄影基础常识

摄影基础常识
摄影基础常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曝光:曝光是指在摄影中通过控制光线的进入时间和强度,使得感光材料(如胶片或传感器)能够正确记录被摄物体的亮度和色彩。
合适的曝光可以保证照片细节丰富,并避免过曝或欠曝现象。
2. 快门:快门是控制曝光时间的装置,用于控制相机镜头前的光线进入时间。
快门速度的选择既能影响曝光量,也能决定拍摄运动物体时是否能冻结或模糊运动。
3. 光圈:光圈是控制镜头光线通量大小的装置。
光圈大小不仅会影响曝光量,还能影响景深,即照片前后景物的清晰程度。
4. 焦距:焦距是指摄影镜头到感光材料的距离。
不同焦距的镜头可以带来不同的视觉效果,比如广角镜头能拍摄更广阔的景象,长焦镜头则可以捕捉远处的细节。
5. 白平衡:白平衡用于校正不同光源下的色温,使得照片中的白色看起来真实。
不同光源(如日光、白炽灯等)具有不同的色温,正确的白平衡设置可以保证照片色彩准确。
6. 对焦:对焦是指将镜头调整到合适位置,使被摄物体清晰呈现在照片中。
相机的自动对焦功能可以帮助摄影师快速准确地对焦。
7. 构图:构图是指在拍摄时选择合适的视角和组合元素,使画面具有艺术性和吸引力。
常见的构图技巧包括三分法、对称构图、前景引导等。
8. 镜头选择:不同的镜头具有不同的特点和用途。
广角镜头适
合拍摄风景和室内场景,长焦镜头适合拍摄远处物体,微距镜头适合拍摄小物体的细节等。
以上是摄影基础常识的一些要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摄影综合知识点总结大全

摄影综合知识点总结大全一、摄影的基本原理1. 光线的作用光线是摄影的基本要素之一,了解光线的特性和作用可以帮助摄影师更好地把握光线的使用,从而拍摄出更具有艺术感的作品。
2. 曝光的概念曝光是指通过快门控制光线的进入时间来照射感光材料,根据光线的亮度和暗度来调节快门速度、光圈和ISO感光度,以获得合适的照片曝光度。
3. 光圈、快门和ISO光圈是控制镜头光线进入的大小,快门是控制光线进入感光材料的时间长短,ISO则是感光材料对光线的敏感程度的调节。
4. 白平衡和色温白平衡是相机校准颜色的过程,而色温则是指光线的颜色温度,了解这两个概念有助于摄影师在拍摄时更准确地还原被拍摄物体的真实颜色。
5. 对焦与景深对焦是摄影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调节对焦,摄影师可以准确地将摄像头对准被摄物体。
景深则是指在一幅照片中清晰的范围,了解景深可以帮助摄影师在拍摄时更好地选择焦距和光圈。
二、摄影器材知识1. 相机的类型单反相机、微单相机、数码相机、手机相机等各种类型的相机具有不同的特点和适用场景,摄影师需要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2. 镜头的种类和特点广角镜头、标准镜头、中望远镜头、超长焦镜头等不同种类的镜头具有不同的特点,了解这些特点可以帮助摄影师在拍摄时更好地选择镜头。
3. 三脚架和其他辅助器材三脚架、滤镜、闪光灯等辅助器材在拍摄时起到重要的作用,熟练使用这些器材可以提高摄影师的工作效率和作品质量。
4. 后期处理软件Photoshop、Lightroom、Capture One等后期处理软件是摄影师不可或缺的工具,熟练使用这些软件可以让摄影师更好地修饰和处理照片。
三、摄影构图技巧1. 主体与背景的关系主体和背景之间的关系直接影响着照片的美感和表现力,摄影师需要通过构图来准确地表达主体和背景之间的关系。
2. 对角线构图法对角线构图法是一种常用的构图方法,通过对画面进行对角线分割,可以使照片更具有张力和动态感。
摄影入门知识总结(通用6篇)

摄影入门知识总结(通用6篇)曾经作为一名摄影小白,刚拿起相机时也是充满了对摄影世界的好奇,拍照有些时日,但自知仍在摄影世界的门外徘徊,下面为大家分享了摄影入门知识总结(通用6篇),一起来看看吧!摄影入门知识总结篇1一、正确持机方法在拍摄的基本知识中,最重要的就是要拿稳相机。
无论其它的摄影要素和技术掌握得有多好,只要拍摄的一瞬间有震动,照片的质量一定会因影像模糊而大大降低。
虽然可以用三脚架来减低震动的可能性,但更多的时候是以手持相机拍摄为主,而且在“决定性的瞬间”内,往往不允许摄影者再花时间去放置三脚架并固定照相机。
数码照相机相对于传统照相机而言,它对拍摄稳定性的要求更高。
这是因为,电子元件存储信息需要一段额外的时间,通常称为“时滞”。
1、持机的正确姿势无论是站立、坐下还是跪下,持机的正确姿势都应该是:(1)、右手紧握相机一侧的握手位,食指轻触快门键,以备随时拍摄。
(2)、以左手手掌托住机身底部,用拇指和食指握住相机来稳定镜头。
(3)、两手上臂紧贴身体,尽量保持自然下垂的状态并向身体靠拢。
千万不要耸起双肩。
因为长时间用耸起双肩的姿势拍摄,双肩关节会出现疲劳感,更难稳定相机。
(4)垂直握持相机拍摄时,一般左手在下,右手在上,也要注意左臂紧贴身体。
2、站立或坐下摄影时的注意事项(1)、站立摄影时,双脚宜微张,或以前后步方式站立,以便将整个身体的重量平放到双脚上。
如果能借助一些固定的物体作为依靠,例如背靠树干或墙壁等,则效果更佳。
(2)、坐下摄影稳定性已经很高,但仍可借外物进一步稳定身体。
以椅子的靠背或桌子作依靠是不错的选择。
3、跪下摄影时的注意事项跪下摄影时左脚应该弓起,右脚跪地,托起机身底部的左手则支撑在弓起的左脚上。
一般情况下,跪姿拍摄较难稳定身体,最好也能借助固定物体作依靠,如树、墙等。
4、相机带的重要作用将相机带套在手腕上,握在虎口中绕两圈再拉紧,以拇指穿过带圈后再握紧相机,使相机和右手合二为一,不但可以减轻手的颤动,而且可以在不小心松手时将相机拉住,不至于掉到地上而损坏。
摄影最全知识点总结图

摄影最全知识点总结图一、基础知识1. 光圈光圈是指镜头的光圈孔径大小。
在摄影中,光圈的大小会影响到照片的景深,即画面中远近景物的清晰程度。
通常情况下,光圈的表示方式为f/数字,例如f/2.8、f/4等等,数字越小表示光圈越大,景深越浅。
2. 快门速度快门速度是相机曝光时间的描述,通常以秒为单位。
快门速度越快,所拍摄的物体移动越少,时间越短,曝光时间越短。
3. ISOISO是指相机感光度,也称为感光度调节。
ISO越高,相机对光线越敏感,对于暗光条件下的拍摄很有帮助。
然而,增加ISO可能会引入更多的噪点。
4. 白平衡白平衡是指相机对色温的调整。
不同的光源下所呈现出的颜色可能会有所不同,通过白平衡的调整,可以使照片呈现出真实的颜色。
5. 曝光补偿曝光补偿是指在相机自动曝光模式下,通过调整曝光值来改变照片的曝光亮度,用于处理逆光、背光及其他各种光线不均的场景。
二、构图1. 九宫格法则九宫格是一种构图方式,将画面平均分为九个部分,这种构图方式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构图,突出画面的主体,使画面更加和谐、美观。
2. 主体与背景构图时需要关注主体与背景的关系,背景不应该与主体相互干扰,主体应该清晰突出。
3. 对角线构图对角线构图是一种构图方式,通过将主体放在画面的对角线上,可以增加画面的动感和层次感。
4. 剪影剪影是指只保留主体的外轮廓,将主体变成黑色的一种构图方式,剪影可以使画面更加简洁有力。
5. 增加前景在构图时,可以通过增加前景来增加画面的层次感和立体感。
三、镜头1. 常见镜头常见的镜头类型有标准镜头、超广角镜头、长焦镜头、微距镜头等等,不同的镜头类型适用于不同的拍摄场景。
2. 焦距镜头的焦距大小会影响到照片的视角,焦距越大,视角越窄,焦距越小,视角越宽。
3. 镜头光圈不同的镜头光圈大小影响到镜头的光线透射情况,同时也影响景深。
4. 镜头滤镜滤镜可以过滤掉光线中的某些波长,调整光线色温,增加特效等,例如偏振镜、渐变镜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30/2018
• 1.推镜头 • 推镜头是指摄像机向着被摄主体方向推进, 或者变动镜头焦距(从广角调至长焦), 使画面的主体由远而近、由小变大。画面 从大景别向小景别连续递进的过程。
11/30/2018
• 推镜头的拍摄要领: • 1)在造型上要重点突出形象的细节,镜头应有 明确的表现意义和目标。 • 2)推镜头的画面运动过程为起幅、推进和落幅 三个部分。 • 起幅构图要严谨,落幅构图要准确,要把主体形 象经营在画面的最佳位置点上。 • 3)推镜头的推进速度要和画面的内容表现的情 绪和节奏相结合。
返回
11/30/2018
近景: 主体物已成为吸引观众注 意力的视觉中心,环境背 景只占画面中很小比例。
返回
11/30/2018
特写: 主体物完全充斥画面,有时 只有人物面部,甚至整个屏 幕只呈现人物的一双眼睛, 或其他部位的细部,为的是 细腻地表现、深刻地传神。
11/30/2018
仰角度是指 摄像机低于 被摄主体水 平线的拍摄 角度
11/30/2018
景别—远景
桂林远景图
11/30/2018
景别
景别
远景: 视野十分开阔,场面宏大, 主体物占画面比例很小。 常用来交待环境,渲染气 氛。
返回
11/30/2018
全景: 视野较之远景集中一些, 但环境背景所占画面比 例仍然超过主体。
返回
11/30/2018
中景: 环境背景仍很重要,但主 体物已明显处于支配地位, 所占画面比例也较大。
7
数码摄像机原理图
8
五棱镜
5
取景器
6
毛玻璃屏
胶片 镜头
3
推镜头要领
组员介绍
文 字
工作原理
使用方法
推镜头要领 主体突出 景别和角度 短片拍摄
掌握运动摄像 • 运动摄像是指摄像机在记录一个镜头时, 通过移动摄像机的机位,或者变动镜头焦 距所进行的拍摄。 • 运动镜头可分为:推镜头、拉镜头、摇镜 头、和移镜头等几种主要形式
11/30/2018
俯角度是指 摄像机高于 被摄主体的 角度
主体突出
组员介绍
文 字
工作原理
使用方法
推镜头要领 主体突出 景别和角度 短片拍摄
1、磁带式
1、广播级机型 2、光盘式 2、传感器数目:单CCD与3CCD 2、专业级机型
3、硬盘式
3、消费级机型
4、存储卡式
11/30/2018
①15 倍 光学变 焦镜头
②彩色取景器
③ 2.5 英寸彩色 液晶显示屏
④机身及功能 按钮
图4-1 松下NV-MD9000EN数码摄像机之一
11/30/2018
11/30/Biblioteka 018景别和角度组员介绍
文 字
工作原理
使用方法
推镜头要领 主体突出 景别和角度 短片拍摄
二、掌握景别和摄影角度 景别是指被摄主体在画面中呈现的范 围。景别包括有远景、全景、中景、 近景和特写。 摄影角度是指摄影师根据具体内容和 实际拍摄情况选择视点,包括拍摄的 方向、拍摄的距离和拍摄的角度。
11/30/2018
• 4.移镜头 • 移镜头是指将摄像机安装在移动的轨道车上, 沿着一个方向同被摄体保持一定的距离,在运动 中拍摄静止或运动物体的镜头。 • 移镜头拍摄要领: • 1)拍摄移动镜头时,用移动的轨道车和汽车保证 摄像机平稳、匀速地运动。 2)摄 像师手持摄像机,靠人体移动步伐拍摄时,应力 求画面平稳、流畅、匀速前进,地平线处于水平 的状态。 • 3)首先考虑用广角镜头的广角段来拍摄,因镜头 的视觉广景深大,能保证取得较好的画面效果。
11/30/2018
• 2.拉镜头 • 拉镜头是指摄像机逐渐远离被摄主体,或通 过变动镜头焦距(从长焦调至广角),其镜 头运动方向与推镜头正好相反,使画面的主 体由近而远,由大变小,逐渐退向远处,画 面从小景别向大景别连续渐变的过程。
11/30/2018
• 拉镜头的拍摄要领: • 1)拉镜头以画面的起幅来表现主体的形 象,又以画面的落幅来表现主体所处的环 境特点。 • 拉镜头要掌握好起幅画面形象局部与落幅 画面形象整体的关系。 • 2)拉镜头在画面的造型、主体形象的表 现、拉摄速度、节奏的把握和推镜头有着 大致相同的创作规律,在拍摄技术上可参 考推镜头的拍摄要领。
②摄像机手持 把
①充电电池 ④W/T变焦推 拉按钮 ⑤手柄和手执 带
⑥DV盒带带仓 ⑦肩扛底座
③录像开始/暂停 按钮
图4-2松下NV-MD9000EN数码摄像机之二
11/30/2018
成像原理
组员介绍
文 字
工作原理
使用方法
拍摄技巧 主体突出 景别和角度 短片拍摄
摄像机成像原理
摄像机是一种把景物光像转变为电信号的装置。从 能量的转变来看,摄像机的工作原理是一个光——电 ——磁——电——光的转换过程。 其结构大致可分为三部分:光学系统、光电转换系 统以及电路系统。 当摄像机中的摄像系统把被摄对象的光学图像转变 成相应的电信号后,便形成了被记录的信号源。录像 系统把信号源送来的电信号通过电磁转换系统变成磁 信号,并将其记录在录像带上。
11/30/2018
• 3.摇镜头 • 摇镜头是指摄像机位置不动,借助三脚架上的 活动云台或利用拍摄者的身体,以水平或垂直 移动摄像机光学镜头轴线所拍摄的镜头。 • 摇镜头拍摄要领: • 1)一个完整的摇镜头为起幅、摇动和落幅三个 部分。 • 2)摇摄速度的设计和控制是摇镜头成功的关键。 • 3)用肩扛方式进行摇摄时,要将身体朝向摇摄 镜头落幅的方向,以测试身体转动的位置,然 后再将身体扭回摇摄镜头的起幅位置并进行拍 摄。
摄像机的使用
We are
Spring Show
第二小组
分类
成像原理
功能
使用方法
推镜头要领 主体突出 景别和角度 短片拍摄
小组成员介绍
项 丹 丹
陈 金 兰 吴 欣 阳 周 榴 娜
何 建 贤
功 能
组员介绍 分类
工作原理
使用方法
推镜头要领 主体突出 景别和角度 短片拍摄
分
类
组员介绍 分类
工作原理
使用方法
推镜头要领 主体突出 景别和角度 短片拍摄
广播级
使用用途
摄 像 机 的 分 类
11/30/2018
专业级
消费级 磁带式 光盘式 存储介质 硬盘式 存储卡式 CMOS与CCD 传感器类型和数目 单CCD与3CCD
一、按照使用用途分类
二、按照存储介质分类
三、按照传感器类型和数目分类
1、传感器类型:CMOS与C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