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信用卡业务的风险及其防范的论文开题报告

合集下载

研究信用卡风险 开题报告

研究信用卡风险 开题报告

研究信用卡风险开题报告研究信用卡风险开题报告一、引言信用卡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为人们提供了便捷的支付方式和消费能力。

然而,随着信用卡的普及和使用频率的增加,信用卡风险也逐渐显现出来。

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信用卡风险的形成原因、影响因素以及预防措施,以提供更全面的理解和应对策略。

二、信用卡风险的形成原因1.技术风险随着科技的进步,信用卡支付方式的安全性也面临着挑战。

黑客攻击、数据泄露等技术风险使得信用卡信息容易被盗取和滥用。

2.消费行为风险信用卡的便捷性和消费能力往往导致人们过度消费和债务累积,从而增加了信用卡违约和逾期还款的风险。

3.经济环境风险宏观经济环境的不稳定性会对个人和企业的还款能力产生影响,从而增加了信用卡违约的概率。

三、信用卡风险的影响因素1.个人因素个人的收入水平、职业稳定性、消费习惯等因素都会对信用卡风险产生影响。

收入不稳定、高风险职业和不良消费习惯会增加个人信用卡风险。

2.信用卡产品因素不同信用卡产品的风险控制策略和政策规定也会对信用卡风险产生影响。

例如,信用额度、利率、还款期限等因素都可能影响持卡人的还款能力和风险承受能力。

3.市场环境因素市场竞争、金融政策和法律法规等因素也会对信用卡风险产生影响。

市场竞争激烈和金融政策宽松可能导致信用卡发行量增加,进而增加了信用卡风险。

四、信用卡风险的预防措施1.加强技术安全措施金融机构应加强对信用卡支付系统的安全性保护,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防范黑客攻击和数据泄露。

2.加强消费者教育通过开展信用卡知识普及和消费者教育活动,提高消费者对信用卡风险的认识和防范意识,引导消费者理性使用信用卡。

3.完善信用评估体系金融机构应建立健全的信用评估体系,通过评估个人的还款能力和风险承受能力,合理控制信用卡额度和利率,降低信用卡违约风险。

4.加强监管和法律法规建设相关监管部门应加强对信用卡市场的监管力度,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严厉打击信用卡诈骗和滥用行为,维护市场秩序和消费者权益。

大学生信用卡业务风险控制(开题报告)(1) (1)

大学生信用卡业务风险控制(开题报告)(1) (1)

大学生信用卡业务风险控制(开题报告)1、选题背景随着国内信用卡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各商业银行开始进一步细分与拓展目标群体,于是具有良好素质和拓展潜力并容易接受新生事物的大学生成为了各银行的重要目标人群。

2004年9月20日,金诚国际信用管理有限公司与广东发展银行联合发行了首张“大学生信用卡”,广东发展银行成为我国第一家以大学生作为发卡主体的信用卡发卡银行,在高校发行了第一张大学生信用卡。

从2004到2009的5年间,大学校园曾经是各家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的必争之地,中国大学生作为信用卡消费的一支特殊群体,也深刻地经历了信用卡从初生到辉煌的各个瞬间。

各个商业银行都以大学生为发卡对象,推出种类繁多的大学生信用卡,中国工商银行发行快乐猪福信用卡、中国建设银行发行龙卡名校卡、招商银行发行Young卡、深圳发展银行发行上海青年卡、兴业银行发行加菲猫信用卡。

随着大学生信用卡发卡量的日益扩大,在校大学生持有信用卡人数与日俱增,许多大学生迅速跻身为信用卡持卡族,信用卡在大学中逐渐普及。

但是由于许多大学生对信用卡的使用以及计费方法等并不了解,卡片激活率低,大学生本身并没有经济收入,有些同学自制力弱,不能理智消费,超额负债后拆东墙补西墙,最终出现坏账,甚至有大学生毕业前办理信用卡大肆透支消费,毕业后只留下打上负值的信用卡账户,人却没了影踪,大学生的信用问题给各大银行留下了阴影。

在2009年,各家银行对于大学生之一潜在市场的认同有了新的变化,摆在学校里的信用卡申办摊点不见了,寝室里也不再听到信用卡推销人员的敲门声了。

各家银行着手调整了信用卡市场战略,都收缩了大学生信用卡的办理,大部分商业银行甚至己经暂停办理大学生信用卡。

银行开拓大学生信用卡市场,这一发展战略是正确的。

但是,各大银行却只追求办卡的数量,不顾办卡质量和后期的服务与管理,是造成大学生信用卡信用度偏低的主要原因。

大学生属于无工作、无固定收入的群体,其还款能力是与其他信用卡用户有差异的。

银行系统论文:浅谈信用卡的风险防范及化解

银行系统论文:浅谈信用卡的风险防范及化解

银行系统论文:浅谈信用卡的风险防范及化解信用卡作为一种现代化的支付工具,其本身带有一定的风险性。

如何有效地防范和化解信用卡业务风险,减少发卡行损失,促进信用卡业务的健康发展,就成了各信用卡发行机构共同探讨的重要课题,下面笔者就此谈一些自己的看法。

一、风险的产生原因所谓信用卡风险也是一种信用风险,它是指持卡人在信用卡信用功能的基础上,在从事经济活动过程中使发卡机构遭受经济损失的可能性的程度。

自信用卡诞生之日起,这种风险就一直困扰着发卡机构。

以下就构成风险的诸多原因进行具体分析。

1.开展业务的依据不够完善(1)就各行开展信用卡业务的基本依据(各种《信用卡章程》和与特约商户签订的《受卡协议书》)而言,均系发卡机构拟定的原则性条款,其弹性较大,且多以定性和强制性、倾向性条款为主,尚缺少一套完善的判别标准来衡量业务过程中所发生种种行为的正确性,这样就很难以平等的效力制约发卡机构、持卡人和特约商户,即使其中有一些具体规定,也缺乏全面性。

大多数《信用卡章程》规定的内容,对持卡人和特约商户多以责任和义务约束为主,对发卡机构却又多强调权力和利益,而且条款的解释权只属于发卡机构一方,有失公允。

(2)按多数发卡行的现行规定,特约商户与发卡机构没有从属关系,仅仅是业务代理关系,发卡机构只能对其进行业务指导,而不可能采取什么制约性管理措施。

这样,在处理形形色色的交易纠纷时,就难以做出权威性的解释,很易形成“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尴尬局面,无法顺利解决问题。

2.各方当事人的素质偏低当事人指发卡机构的工作人员、特约商户的经办员和持卡人。

(1)由于国内各发卡行开办信用卡业务时间尚短,而这项业务又涉及到银行内部的科技、会计、储蓄、商业信贷、保卫、宣传等多个部门,加之发卡机构的工作人员多数是从基层各专业岗位抽调集中而来,边干边学,基本上没有接受过全面、系统、良好的专业培训。

面对全新的业务,他们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都比较缺乏,难于驾轻就熟地开展业务,往往不能得心应手地处理疑难问题。

信用卡风险管理的法律问题研究的开题报告

信用卡风险管理的法律问题研究的开题报告

信用卡风险管理的法律问题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信用卡已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支付工具之一。

而信用卡的普及和使用,也同样带来了一系列风险和问题。

尤其在信用卡风险管理领域,由于其风险类型多样、影响广泛,加上我国法制建设相对滞后,使得信用卡风险管理领域存在大量的法律问题。

针对信用卡风险管理的法律问题,从法律制度和实践层面,探究其根本原因,并提出可行性建议,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信用卡风险管理的法律问题,分析其根本原因,进一步探讨如何完善我国信用卡法律制度,规范市场行为,提高信用卡风险管理水平。

三、研究内容1. 信用卡风险管理的概念、意义、重要性和发展概况;2. 信用卡风险管理的法律形式及现状;3. 信用卡风险管理中存在的法律问题及其原因;4. 国外信用卡风险管理经验;5. 完善我国信用卡法律制度的建议。

四、研究意义本研究旨在探讨信用卡风险管理的法律问题,从制度和实践角度提出可行性建议,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重要意义:1. 为信用卡市场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2. 对于信用卡机构、银行、消费者对信用卡风险管理有一定的指导作用;3. 能够从法律层面保障消费者权益,规范市场行为;4. 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五、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文献法和问卷调查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分析和比较国内外相关政策、法规和经验,并通过问卷、访谈等方式,了解市场主体、消费者对于信用卡风险管理的看法和建议。

六、预期成果通过本研究,预期可以得出以下几个方面的成果:1. 了解信用卡风险管理的法律问题,分析其产生原因;2. 提出完善我国信用卡法律制度的建议;3. 提高信用卡机构和消费者的风险意识,规范市场行为;4. 为信用卡市场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信用卡业务发展和风险防范调研报告3篇

信用卡业务发展和风险防范调研报告3篇

信用卡业务发展和风险防范调研报告3篇信用卡业务发展和风险防范调研报告第1篇一、银行信用卡发展现状作为一种新型信用支付工具,信用卡不仅有效刺激了消费,提高居民的即时购买力,在国内促进"提前消费"的消费理念普及,促进银行消费信贷业务的发展,而且有利于优化银行资产结构,事实上形成了一种短期的小额信贷交易,大大拓展了商业银行的业务。

然而,收益与风险往往是成正比的,因此,随之产生的信用卡风险也有着惊人的扩大。

就我银行而言,自20xx年信用卡业务开始至20xx 年底,信用卡应收账款为亿元,不良贷款为亿元,20xx年1月至20xx年7月,信用卡应收账款为亿元,不良贷款为亿元,与20xx年月增幅达倍之多。

信用卡作为一种现代化、大众化的金融电子产品,其迅速发展一方面越来越受到市场和客户的普遍欢迎,另一方面,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商业银行在发展信用卡业务中,面临的风险也越来越大。

二、银行信用卡业务中存在的风险(一)信用风险。

信用风险主要指持卡人违反信用卡章程,非善意透支或信用状况下降所造成的风险。

发卡机构在向客户发放信用卡时,主要依据客户当时的经济状况和信誉状况。

然而,客户的具体情况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如果客户的职业、收入、家庭、健康等因素发生变动,经济状况恶化而无力还款,势必引发信用风险。

(二)管理风险。

银行在开展信用卡业务时,往往重规模、轻质量,商业银行之间盲目竞争客户,因而存在着很大的管理风险。

一是对申请人状况审查不严或者降低门槛,对客户授信未予严格把关。

二是对客户资信调查及申请流程控制不合规,未做到亲访亲签,容易引发纠纷或案件。

(三)诈骗风险。

一般来讲,客户在办理信用卡时总是很直观地与储蓄存折、存单相比较。

信用卡与存单、存折确实有许多相似之处,但又具有更多的优点和更大的风险:存单、存折万一丢失,客户只要到办理存款的银行办理挂失即可阻止风险。

而信用卡不慎丢失、客户挂失后,发卡银行则要上报总行通知到全国成千上万个受理点和特约商户止付;然而,由于使用信用卡出示的身份证有效期达20年之久,年限跨度大,银行或商户工作人员往往难以辨认身份证照片的真伪,冒用者只要在签字上略施小计,便可蒙混过关,致使信用卡挂失后的风险仍然存在。

银行在信用证结算方式下面临的风险及防范措施的开题报告

银行在信用证结算方式下面临的风险及防范措施的开题报告

银行在信用证结算方式下面临的风险及防范措施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随着国际贸易的不断发展,信用证已经成为国际贸易中最常见的结算方式之一。

信用证是指买卖双方通过银行中介来进行结算的一种方式,银行作为信用证的开证行和通知行承担了较大的风险。

本文将探讨银行在信用证结算方式下面临的风险及防范措施。

二、研究内容1.信用证的概念及作用本部分主要介绍信用证的定义、作用、种类等基本知识。

2.银行在信用证结算方式下面临的风险本部分主要探讨银行在信用证结算方式下面临的风险,包括政治风险、信用风险和操作风险等方面的风险。

3.防范措施本部分主要介绍银行在信用证结算方式下面临的风险后如何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包括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加强人员培训、做好审批流程、建立风险评估体系等方面的措施。

三、研究意义本文主要研究银行在信用证结算方式下的风险及防范措施,对于银行从事信用证业务的人员及国际贸易从业人员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同时,对于完善银行信用证业务的管理和风险防控体系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四、研究方法和步骤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研究和案例分析两种方法来进行探讨。

具体步骤为:1)资料收集:收集相关研究文献和信用证实际操作案例;2)资料分析:对文献和案例进行分类整理和分析,得出结论;3)编写论文:按照选题背景和研究内容,编写出完整的开题报告。

五、预期成果本研究预计能够得出以下成果:1)对信用证的基本概念、作用和种类进行了系统的介绍;2)明确了银行在信用证结算方式下面临的风险,尤其是风险防控方面的问题;3)提出了有效的防范措施,并给出实际案例进行说明和分析。

六、论文结构本论文预计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第一章:选题背景;第二章:文献综述;第三章:银行在信用证结算方式下面临的风险;第四章:防范措施;第五章:结论和建议。

信用卡风险管理开题报告

信用卡风险管理开题报告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题目名称:我国商业银行信用卡风险管理研究院系名称:经济管理学院班级:金融071学号:************学生姓名:*******:**2010年12月用记帐法》、《信贷机会均等法》、《公正资信报告法令》、《公正索回债款行为法》等,这些法规对信用卡业务的规范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而我国在信用卡立法方面还存在很大的改善空间。

因此,我国加强立法,利用法律明确持卡人及银行的权利与义务,明确信用卡犯罪、违约的概念及范畴,明确违约的责任与处罚等是保护银行利益、这也是防范信用卡风险的根本保证。

综上比较分析,我国商业银行信用卡风险管理应当借鉴当前国际发达国家的经验和技术,建立适宜的个人信用制度体系,强化对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的监管,加快建立完善相关法规和准则。

从而形成一整个完善的信用卡运营机制,确保我国信用卡业务的健康有序的发展。

参考文献:[1]马春峰.商业信用卡业务运作[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8.133-134[2]杨静.浅谈中国信用卡的现状及发展[J]. 科技信息,2007(25)[3]周宏亮.信用卡风险管理[M]. 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2. 232-233[4]吴镝,蒋鹏.论我国商业银行的信用卡风险管理[J].现代商贸工业, 2007(8)[5]吴志刚.信用卡的风险及其防范[J]. 安徽农村金融,2008(6)[6] 邹玲.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创新研究[M]. 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7.97-98[7] 彭嫱.当前我国信用卡市场的竞争态势与营销策略[J]. 广西金融研究,2008(10)[8] 刘振华.金融专业知识与实务[M]. 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127-128[9] 黄宝奎.美国金融制度的特点及其改革[J]. 厦门大学学报,1989(6)[10] 弹惟婷. 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与案例[M]. 四川: 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8.103-104[11] 章彰.国际银行业授信风险管理调研报告[J]. 国际金融增刊,2002(1)[12] 李寿喜.商业银行信息资产风险管理[J]. 上海金融,2006(7)[13] 石艳娟、夏文赋.信用卡业务经营与操作[M]. 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1997.256-273[14] 曹其祥.信用卡理论与实务[M]. 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1992.26-28[15] 赵鹏飞.从信用卡业务的盈利模式看风险管理[J]. 中国信用卡,2006(6)[16] 彭嫱.当前我国信用卡市场的竞争态势与营销策略[J]. 广西金融研究,2008(10)[17] 赵挺.对国内信用卡产业未来发展趋势的思考[J]. 金融理论与实践,2007(1)[18] 欧志敏.防微杜渐慎防信用卡危机[J]. 商场现代化,2008(5)[19] 周宏亮,穆文全.信用卡风险管理[M]. 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2.17-22[20] 陈建.信用评分模型综述[J]. 技术论坛,2005(4)[21] 李兴继,刘文章.信用卡风险管理[J]. 中国信用卡,2009(10)[22] 吴腾华,吕福来.现代金融风险管理[M]. 北京:中国经济出版,1999.37-37[23] 胡庆康.现代货币银行学教程[M].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126-126[24] 曹依.中国信用卡面临的风险及应对策略[J]. 黑龙江对外经贸,2009(10)[25] 任立.我国信用卡风险管理的研究[J].江西金融职工大学学报,2006(6)。

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开题报告】

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一、立论依据1.研究意义、预期目标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金融全球化进程的加快,银行信用卡以其高效、方便、快捷的支付特点越来越广泛地被全世界接受。

在全世界银行信用卡业务迅猛发展的背景下,我国银行卡尤其是信用卡起步较晚,征信体制不健全,风险控制体系落后,风险管理模式也不完善。

同世界上经济发达的国家相比,我国的银行信用卡业务在风险管理上还存在很大的差距。

但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金融制度和金融业务创新步伐的加快,各商业银行越来越重视以银行信用卡为首的中间业务的快速发展,使我国银行信用卡在风险防范上有了一定的进步。

伴随着近年来中国信用卡发卡量的“井喷式”增长,信用卡风险发生的频率越来越高,导致的损失也越来越大。

各商业银行在追求多发卡的同时应该着重考虑和解决发展问题。

随着中国金融市场全面开放的日益临近,国内商业银行纷纷在零售银行业务上展开布局,竞争日趋激烈,尤其是信用卡业务成为各家银行的重点发展领域。

因此,对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的研究显得极为必要。

本文以招商银行为例,结合我国经济发展的背景及各方面相关数据和案例对信用卡业务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对于招商银行信用卡业务的发展有很好的参考价值,对其健康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国内外研究现状国内外关于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现状及对策做了大量的研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2.1 国内研究现状2.1.1 信用卡业务现状、前景元昕(2010)认为全球信用卡业务在上一世纪70年代就步入了快速发展期,主要是因为随着国际上几大卡组织的相继成立,而信息技术业在快速的发展,再加上消费信贷需求的快速上升。

信用卡在过去的十年间发展的速度相当之快,仅是五大信用卡品牌(运通、威士、力一事达、发现和大莱)的交易额就已经翻了四倍。

世界上信用卡的交易主要集中在一些欧美国家,在亚洲香港和日本的信用卡使用情况也是不错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范文最新推荐------------------------------------------------------ 论信用卡业务的风险及其防范的论文开题报告一、论文题目:论信用卡业务的风险及其防范信用卡作为现代经济生活中最为简便、安全、快捷的一种信用消费工具,不仅引发了金融消费方式的革命与创新,更为推动推动金融经济向更为广阔的领域发展创造了机遇和条件。

在我国信用卡产业参与金融全球化态势下的国际竞争的背景下和深入研究信用卡的发展历史的同时,更需要分析信用卡业务的风险所产生的背景、信用卡业务经营中的安全风险和强化信用卡安全监管需要解决的问题。

因此,为使我国信用卡产业的有序健康发展,就必须着眼于实际、综合分析,并阐明观点、提出建议。

在上述背景的前提下《论信用卡业务的风险及其防范措施》应依据国内外的相关资料,在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而产生于金融领域中的一个具有强大生命力的金融创新产业,通过分析不同阶段的信用卡发展状况及其水平以及未来发展的前景,通过比较中外信用卡业务的发展过程,深度剖析信用卡的安全风险,并提出保障信用卡安全的意见和建议,为完善信用卡安全机制提出了发展思路。

二、选题依据1. 与选题相关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虽然信用卡业务在国内起步较晚,但在国外信用卡产业有一个比较完整的系统,对于信用卡业务的研究也有比较深入的见解。

xx年,1/ 8美国戴维h布泽尔在其《银行信用卡》中队银行信用卡业务的风险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对美国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的经营与管理进行了权威的分析与介绍,并提出了一些其所在的弊端。

xx年美国戴维s 埃文斯、理查德斯默兰在《银行卡时代消费支付的数字化革命》中总结信用卡支付产业的发展教训,分析了制度与技术聚合而起的新经济对支付产业的深层影响,解释了信用卡产业的影响魔力。

相比较国外的研究,陈建在《现代信用卡管理》〔xx〕、尹龙《信用卡业务管理与监管制度发展》、毕曼《中国银行信用卡业务的发展与回顾》〔xx〕等对于我国信用卡也务的风险与防范做深入的研究,但从国外信用卡业务的风险管理与我国市场现状来看,信用卡业务的风险防范已成为我国商业银行迫在眉睫的必然选择。

随着金融经济在金融全球化快速发展的态势,以知识为载体的综合国力的竞争不断加剧,信用卡产业全球发展的不平衡性决定了信用卡市场仍然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就必须成立独立核算、专门管理的信用卡业务中心,并实行高度专业化分工,加强发展信用卡监管原则,健全信用卡法律体系。

建立一套较为科学、实用的风险防范与评价体系就是一个非常有应用价值的研究课题。

2.与选题相关的参考文献[1] 虞月君. 中国信用卡产业发展模式研究[m]. 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xx年版[2] 陈建. 现代信用卡管理[m]. 北京:中央财政经济出版社, xx 年版---------------------------------------------------------------范文最新推荐------------------------------------------------------ [3] 戴维h布泽尔. 银行信用卡[m]. 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 xx年版[4] 尹龙. 信用卡业务管理与监管制度发展[j]. 中国信用卡, xx 年第2期[5] 刘沛、卢文刚. 金融安全的概念及金融安全网的建立[j]. 中国信用卡,xx年第2期[6] 马丁迈耶. 大银行家[m]. 海南:海南出版社, xx年版[7] 陈勇、胡改琴、胡雪琴等. 我国商业银行信用卡操作风险控制研究[j]. 现代经济, xx年第8期[8] 张倩、张云志. 刍议我国信用卡业务的发展及风险监管[j]. 中国农村信用合作, xx年第10期[9] margaret. credit reporting systems and the international economy[m]. the mit press,xx年版[10] 赵永林. 信用卡安全机制与法律问题研究[m]. 北京:法律出版社, xx年版[11] 王娜娜. 信用卡业务历史沿革研究[r]. 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生产力研究, xx年三、研究方案1. 研究的主要内容一、归纳我国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的风险来源,明确我国信用卡业务的发展现状3/ 8二、通过对比西方发达国家等国外的信用卡业务风险、管理的先进经验。

找出我国信用卡业务发展中所体现的不足三、通过研究现有的背景情况,结合所学的知识,分析出我国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的风险管理的措施2. 研究思路与方法研究思路:根据金融全球化的发展现状,结合西方发达国家信用卡业务发展的管理经验,依据我国国情,提出信用卡业务的风险与防范措施。

研究方法:以归纳为主采用了比较分析、统计分析的研究方法,根据信用卡业务风险的相关理论和我国银行信用卡业务的防范发展现状,结合大量的实例分析,运用归纳法找出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

通过比较分析法,对比国内外信用卡业务的发展经验现状,最终提出解决我国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风险的防范对策和建议。

课题题目:茶与现代经济课题组成员:xxxxx主题:二十一世纪的绿色饮料一一茶简要课题说明: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和利用茶树的国家。

目前世界各国引入的茶种、栽培技术、加工工艺、饮茶方法,最初都是直接或间接由中国传入的。

而中国茶叶更是以其品质之佳享誉海内外。

但是近几年来,中国茶叶对出口量已远不如从前,中国不再是世界上最大的茶叶出口国。

即使是在国内,中国的茶文化也正面临着前所未有---------------------------------------------------------------范文最新推荐------------------------------------------------------ 的西方饮料的冲击和挑战。

我们决定以此入手,来探究这些现象产生的原因,调查中国新兴茶文化的发展状况。

课题的目的和意义:新时期的学生都热衷于饮用西方饮料,却不知隐藏在那方便、快捷表象下的是口味的极度单一化。

而中国传统的茶文化恰恰由于品种的多样化、口味、欣赏的个性化而较难被学生接受。

但孰不知,几千年下来,中国茶文化已积淀起极其丰富的内涵。

中国的文化遗产中不论是文学、诗歌、戏曲,上至国家大事的庆典节目,下至民间生活的喜庆婚丧、风俗民风、农时收种,无不渗透着茶文化的影子,去掉茶文化,中国的文化面貌无疑将大大逊色。

我们研究茶文化在新时期的发展状况,目的是希望茶文化能以崭新的面貌适应现代化发展。

经济的高速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使人们不再注重素质的培养,而茶文化则是培养人的素质最佳的精神食粮之一。

我们希望以这行动来唤醒大家对茶文化的重视。

活动计划:1、任务分工:上网调查:周彬琳活动记录:徐莲敏资料的整理归纳:金艳文余文伟设计包装袋:周璐君光盘制作:刘雯琳姜契2、活动步骤:阶段:一二三时间:5-6周 3-4周 2周主要任务:资料收集论文成形制作光盘5/ 8阶段目标:完成论文所需资料的准备工作论文的整体撰写多媒体光盘的制作美化修饰工作3、计划访问的专家:徐永成老师倪唤风老师等4、活动所需条件:图书资料,如:有关茶文化、茶经济方面的书籍其它:计算机上网预期成果:论文表达形式:文字、实物、多媒体光盘1.课题名称:钢筋混凝土多层、多跨框架软件开发2.项目研究背景:所要编写的结构程序是混凝土的框架结构的设计,建筑指各种房屋及其附属的构筑物。

建筑结构是在建筑中,由若干构件,即组成结构的单元如梁、板、柱等,连接而构成的能承受作用(或称荷载)的平面或空间体系。

编写算例使用建设部最新出台的《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xx,该规范与原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j10-89相比,新增内容约占15%,有重大修订的内容约占35%,保持和基本保持原规范内容的部分约占50%,规范全面总结了原规范发布实施以来的实践经验,借鉴了国外先进标准技术。

3. 项目研究意义:建筑中,结构是为建筑物提供安全可靠、经久耐用、节能节材、满足建筑功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建筑材料、制品、施工的工业---------------------------------------------------------------范文最新推荐------------------------------------------------------ 化水平密切相关,对发展新技术。

新材料,提高机械化、自动化水平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由于结构计算牵扯的数学公式较多,并且所涉及的规范和标准很零碎。

并且计算量非常之大,近年来,随着经济进一步发展,城市人口集中、用地紧张以及商业竞争的激烈化,更加剧了房屋设计的复杂性,许多多高层建筑不断的被建造。

这些建筑无论从时间上还是从劳动量上,都客观的需要计算机程序的辅助设计。

这样,结构软件开发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栋建筑的结构设计是否合理,主要取决于结构体系、结构布置、构件的截面尺寸、材料强度等级以及主要机构构造是否合理。

这些问题已经正确解决,结构计算、施工图的绘制、则是另令人辛苦的具体程序设计工作了,因此原来在学校使用的手算方法,将被运用到具体的程序代码中去,精力就不仅集中在怎样利用所学的结构知识来设计出做法,还要想到如何把这些做法用代码来实现,4.文献研究概况在不同类型的结构设计中有些内容是一样的,做框架结构设计时关键是要减少漏项、减少差错,计算机也是如此的。

建筑结构设计统一标准(gbj68-84) 该标准是为了合理地统一各类材料的建筑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是制定工业与民用建筑结构荷载规范、钢结构、薄壁型钢结构、混凝土结构、砌体结构、木结构等设计规范以及地基基础和建筑抗震等设计规范应遵守的准则,这些规范均7/ 8应按本标准的要求制定相应的具体规定。

制定其它土木工程结构设计规范时,可参照此标准规定的原则。

本标准适用于建筑物(包括一般构筑物)的整个结构,以及组成结构的构件和基础;适用于结构的使用阶段,以及结构构件的制作、运输与安装等施工阶段。

本标准引进了现代结构可靠性设计理论,采用以概率理论为基础的极限状态设计方法分析确定,即将各种影响结构可靠性的因素都视为随机变量,使设计的概念和方法都建立在统计数学的基础上,并以主要根据统计分析确定的失效概率来度量结构的可靠性,属于概率设计法,这是设计思想上的重要演进。

这也是当代国际上工程结构设计方法发展的总趋势,而我国在设计规范(或标准)中采用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法是迄今为止采用最广泛的国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